第二十三章 為名利你争我奪
關燈
小
中
大
點頭,道;“不過,少跟我繞圈子,有話快說。
” 顯見地,他情緒有點不安,說話也有點不耐煩。
心情,最影響靈智,思路一閉,便着着紊亂,步步俗拙,下棋最忌諱這一點。
百裡相不是不明利害,似乎是控制不住。
南宮毅鳳目飛閃一絲異采,慢條斯理,淡淡笑道:“你老兒急個怎地?莫非太重勝負?老兒,恨天翁與天外神魔有如世外浮雲,能算得什麼?你若再如此我便不敢與你在這第七陣中一決雌雄;你赢了還好,萬一你不幸因一着之差,全體皆墨,來個羞憤自絕,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由我而死,南宮毅豈不要負咎無窮……” “南宮毅!”百裡相神色極為難看,雙目暴射寒芒,猙獰兇厲,一聲沉喝,說道:“你有完沒完,老夫勸你少逞口舌之利,如今鹿死誰手,尚難預蔔,究竟你我到頭來誰會羞憤自殺,那還很難說……” “說得是!”南宮毅哈哈大笑,接道:“與其口舌無謂争,何如盤上決雌雄?百裡相,南宮毅最後一句話,你我可要赢得起,輸得起。
” 這最後一句話又激得百裡相須發微張,目閃兇芒,咬牙狠聲說道:“南宮毅,且莫猖狂,你未必能在棋上勝得老夫,也放寬心,隻要老夫差你一着棋,老夫就立刻認輸就是。
” “衆目睽睽,評判當面,哪怕你不認!”南宮毅輕笑說道:“話已交代完了,如今你且聽聽我這賽棋之法。
” 微頓話鋒,又道:“我适才說過,你我于此道均頗不俗,當知黑白之間,極費神思,棋要逢了敵手,真正對弈起來,恐怕三天三夜也難分出高下,怎好多耽誤時光?八位評判也沒那麼多工夫,故此我想出了個速戰速決的辦法,咱們各以五十子為限,每落子前之思考不得超出十數,五十子完,就盤上形勢優劣判勝負,如何?” 僅僅五十子已屬太少,每落子之前之思考又不得超過十數,豈非更難? 南宮毅出此刁題,那表示他可以做得到,人家做得到,他百裡相何獨不能,怎可示弱。
事實不容他多猶豫,隻有爽快點頭,一口承諾,道:“南官老兒,使得,你就是再減十子,百裡相也憤然奉陪。
” 南宮毅毫不饒人,飛快接口,道:“奉陪是一回事,憑你百裡相三字也該有這個膽。
不過,勝負那就很難說了。
” 百裡相神色剛變,他卻轉身取過了棋盤,平放地上,盤膝坐于一端,故做未見。
百裡相恨得牙癢癢地,色厲神獰,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冷哼坐下。
八位嚴判也走過來坐于一旁,由耶多克負責數數。
雙方布局對應,細運清謀,勾心鬥角,各逞機鋒,就在這一方棋盤之上,展開一場罕見的劇烈搏鬥。
黑白交落,每一子無不是精辟高招,看得衆喇嘛個個驚服,敬佩無以,耶多克有幾次竟入了神,忘了數數。
僅僅五十子數,卻費了這兩位蓋世魔頭約半日工夫。
景後一子落下,南宮毅大笑站起,不等評判,便即向着盤坐未起的百裡相說道:“百裡老兒,非你棋不如我,實過于緊張,心緒難甯之過也,一着之差,先機盡失,如今若之奈何?隻有委屈你坐坐副……” 座字尚未出口,百裡相突揚厲叱:“住口。
” 戟指南宮毅,須發俱張,目毗欲裂,鋼牙連挫,狠聲說道:“南宮毅,你休要癡人說夢,驕狂得意,老夫豈肯屈居你下。
二次出世,滿懷雄心,卻不料因一時大意,敗在你手,令人好恨! 你若不死,老夫此生絕不再出西昆侖一步。
” 話落,目中兇焰狂噴,狠注南宮毅,一閃出殿,騰空疾射而去。
衆喇嘛大感意外,愕然失色。
南宮毅似早在意料,望着百裡相逝去處微笑不語,一雙風目中卻閃漾着一絲寬心、喜悅異采…… 片刻之後方緩緩轉過身形,向着阿旺藏塔法王拱手說道:“南宮毂所争隻為名位,本欲一正一副雙輔法王,共圖大事,未料南宮毅這位數十年老友性情如今變得這般剛烈,老友既去,南宮教負疚含愧,至為不安,何顔再留?拟就此請辭……” 阿旺藏塔法王雖不谙武技,但也知深淺,适才七陣比試,曠絕神功,有目共睹,自覺高出他密宗絕學多多,所有布達拉宮頂尖高手相形黯然難望項背,心目中早将這兩個魔頭視若神仙,敬如天人,依為最穩固的靠山。
百裡相含恨而去,那是來不及下座挽留,隻有忍痛,已失北鬥,他如何再肯失去這位泰山? 故而不等南宮毅說完,便連忙下座堅挽,急形于色,誠懇之情溢于言表,緊握南宮毅一雙修長大掌,道:“南宮大俠,請聽本座一言,比試既屬公平,南宮大俠何咎之有? 兩位本是本座之管采蕭曹,今本座已折一股,奇痛未消,南宮大俠何忍于痛上加痛,再萌去意?百裡大俠既去,國師之位已懸,本座願拜南宮大俠為相,請鼎力相助,俾成大業,更請從此勿再言去。
” 說着,強拉南宮毅至國師正位,雙手将他按下,然後肅然躬身。
法王神職,身份尊貴,禮雖僅止于此,但已經是天大重禮。
南宮較連忙起避,正色說道:“法王豈非要折煞老朽?武林中人最重承諾,感法王錯愛,老朽隻有從命,由今日起,法王大業一日不成,老朽便一日不萌去意。
” 這個靠山算是牢了。
阿旺藏塔法王面上難掩心中欣喜之情,立命殿中大喇嘛重新拜見大國師。
拜見完畢,阿旺藏塔法王揮手命一衆大喇嘛退出正殿,僅留身後八大護法、十二近侍,要和這位國師做一席密談。
國師要運籌帏幄,殲敵于掌握之中,是以,所談難免對敵布陣之策,行軍用兵之道。
阿旺藏塔法王胸羅淵博,似乎是有意要考考這位國師。
哪知不試還好,-試之下,這位武林大魔頭竟然天文地理、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無所不通,無所不精,使得自許胸羅萬有的阿旺藏塔法王瞪目張口,驚詫欲絕,佩服得無以複加;舉止言談,越發地必恭必敬,簡直就覺得這位大魔頭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百年難遇的奇才。
其實,這位大魔頭本來就是奇才。
密談稍歇,阿旺藏塔法王提出南宮毅早先所言中原武林與滿朝兵馬驟集峨嵋,不日來攻事,請教卻敵之策。
南宮毅似胸有成竹,智珠在握,腦中早有卻敵之策,聞言目注法王,捋須笑道:“法王,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老朽對彼已略知大概,對己卻一竅莫名。
敢問法王,布達拉宮有多少位密宗一流高手?” 阿旺藏塔法王絕口不提幾個月前在玉箫神劍閃電手夏夢卿玉箫神劍之下,所蒙受的重大損失,那損失雖不足以影響全局,但不可否認地削弱了布達拉一部份雄厚實力,略一沉吟,歎道:“南宮大俠若隻問一流高手,布達拉宮中不下數百。
” 南宮毅微笑說道:“請法王給老朽一精确數字。
” 阿旺藏塔法王道:“兩百有餘。
” 雖不算太精确,也湊和了。
南宮毅點頭又問:“布達拉宮共有多少位習武喇嘛?” 阿旺藏塔法王道:“習武喇嘛勉強可上六百。
” 南宮毂再點頭,道:“但不知大食人供與布達拉宮多少火器?” 阿旺藏塔法王一驚反問:“這……南宮大俠怎麼知道? ……” 南宮毅淡笑接道;“法王貴人多忘,老朽是和西域雙殘兩個後生一路來此,而且是他們請者朽加盟義舉。
” 阿旺藏塔法王變色說道:“這種機密竟敢輕洩,幸好所遇隻是南宮大俠,要是别人那還得了,非予嚴懲不可。
” 他才要揮手傳谕,南宮毅已然揚眉笑道:“洩一機密便足覆沒全軍,按說該重罰,無如法王若是以此責之,老朽将何以自處?于老朽顔面不太好看,再說,他兩人在老朽威迫之下,為保全十車火器也是萬不得已,可否看老朽薄面,姑饒初犯?” 西域雙殘如若在場,應該是感激涕零。
阿旺藏塔法王神色稍霁,笑道:“有南宮大俠緩頰,本座豈可不從?” 這位大國師還真有面子。
南宮毅力稍謝說道:“法王尚未賜下答複。
” 阿旺藏塔法王“哦”地一聲,笑道:“本座險些給氣忘了,大食人所供火器隻有百枝。
” 南宮毅眉鋒微微一皺,道:“聽法王之意,好像還嫌不夠。
” 阿旺藏塔法王笑道:“火器犀利,血肉之軀絕難抵禦,數量越多豈不是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這句話聽得令人直能毛發悚然,不寒而栗。
看來,這位法王是量大而毒甚的君子、丈夫一流,好心腸。
南宮毅神情微震,凝目不語。
阿旺藏塔法王似有所醒悟,連忙笑道:“南宮大俠萬勿介意,本座指的隻是滿清。
” 南宮毅身為漢人,這解釋聽來應該悅耳,孰料他竟這麼說:“法王誤會了,對敵人慈悲便是對自己殘酷,凡阻礙義舉者,應一概視為仇敵,即是漢人,殺之何妨?老朽之意隻不過覺得百枝之數已足夠應用,加上布達拉宮兩百一流高手,六百習武喇嘛,老朽隻消稍運智謀,準必盡殲來犯頑敵。
” 阿旺藏塔法王點頭未語,不知是頗感意外,震懾于這位大魔頭比他猶狠毒三分的心腸,抑或是由于略同的英雄之見而深表佩雁。
他未說話南宮毅卻不閑着,想了一想,又問;“請問法王,布達拉宮現可住有大食人?” 阿旺藏塔法王搖頭道:“沒有,為避人耳目,他們隻有遠駐在大漠。
” 原來住在大漠。
南宮毅微微颔首,道:“他們倒好,準備坐享其成了。
” 阿旺藏塔法王道:“南宮大俠錯了,大食人供火器,布達拉宮出人手,這是理所當然。
” 南宮較笑了笑道:“話雖這麼說,對敵交鋒難免沒有死傷,人命關天.區區火器能值幾何?老朽以為他們占足了便宜。
” 阿旺藏塔法王微微一笑,道:“南宮大俠有所不知……現在為時尚早,到時候南宮大俠自然會了解一切。
” 他話鋒轉變得很快,似有難言之隐,也可見他頗為機警謹慎。
南宮毅雖然已是國師,但是這位法王認為還沒有到他了解全盤機密的時候。
南宮毅何等老練?察言觀色,心頭了然,不再追問下去,立刻轉移話題道:“作戰,先求鞏固根本,根本不固,談不上攻敵,老朽敢問不知法王對布達拉宮有沒有做一番周密布置?” 阿旺藏塔法王笑道:“布達拉宮上下從來各有職守,無如那是平時的一般防範,本座認為那不太适合目前情勢,似有重新布署的必要。
” 南宮毅雙眉微軒,道:“難道百裡相未……” 阿旺藏塔法王道:“百裡大俠剛剛莅臨布達拉宮不過是數日工夫,所以尚未加調整,甫宮大俠莫非準備要……” 南宮毅接口笑道:“老朽雖有此心,一時卻不敢冒失,還是等法王認為有必要時再說吧!” 乍聽起來,他是要候命行事;安際上,他是借題發揮,不啻表示為免動人猜疑,他不敢再那麼積極。
阿旺藏塔法王乃一方霸主,何等精明?當然聽得出來,他還真不敢惹怒這位大魔頭,翻臉動手舉世無敵那且不說,恨天翁已去,絕再請不到他,倘若這位天外神魔再一怒拂袖,這等高人再上哪兒去找?布達拉宮實力豈不大打折扣? 萬一不幸,他老先生再反過來相助中原武林者或滿清朝廷一臂,布達拉宮不更是自招禍患,泥菩薩過江之餘,還談什麼舉事? 臉上一紅,頗為窘迫地赧笑忙道:“南宮大俠萬勿誤會,想必是本座口齒笨拙,辭未達意,無心得罪之處……” “豈敢!”南宮毅淡淡笑道:“老朽尚非這般不明事理、不識大體、量小之人,老朽來得突然自知難免惹人猜疑,法王多謹慎一點,總是好的。
” 阿旺藏塔法王一張白淨的臉漲得通紅,大窘嗫嚅,笑得好不自然:“南宮大俠怎仍耿耿難釋?本座已明心迹,非敢對南宮大俠有所猜疑,實詞未達意,出于無心;再說本座既拜南宮大俠為國師,委以重任,也斷無不信任之理,南宮大俠若再見責本座,本座實……” 嗫嚅半晌,竟不知如何接下去才好。
南宮毅似已釋然,微微一笑,旋即正色說道:“法王也請勿誤會,老朽适才之言也是言之由衷,出自肺腑。
說實在,老朽二次出世,隻不過是不甘寂寞雌伏,欲将宇内鬧個天翻地覆,并非想要幫助什麼人。
若不是事逢湊巧布達拉宮與者朽有同一心意,老朽不比百裡相,就是請也請不來!老朽今受西域雙殘之邀,加盟義舉,本的是初衷,乃出自誠意;法王既又委以重任,彼此就該推心置腹,互掏肝膽,法王待我以誠,用我以信,老朽不遺餘力,竭盡綿薄,如此合作無間,方能有所成,否則何異為書掣肘? 老朽既不能盡展所能,也不敢放手行事,義旗未舉,先起内哄,老朽無法想象後果如何……” 阿旺藏塔法王靜昕之餘,臉色刹那數變,緩緩垂下頭去。
好一會兒,才猛然擡頭,肅然說道:“南宮大俠所責極是,本座知過了,更多謝當頭棒喝,盡退冥頑。
願借南宮大俠一句話,從此推心置腹,互掬肝膽,合作無間,共圖大業。
” 南宮毅微笑不語,阿旺藏塔法王卻突然目注一名近侍,揮手沉喝:“速取本宮形勢詳圖。
” 那名近侍應聲而去。
南宮毅鳳目中飛快地掠過一絲異采。
适時,阿旺藏塔法王又道:“本座先命人取來本宮形勢詳圖,請南宮大俠過目,俾便了解全貌,然後再請南宮大俠到處看看,對本宮布署重新做一全盤調度……” 話猶未完,那名近侍已手捧一個方形的檀木盒,疾步入殿,雙手呈上法王。
阿旺藏塔法王接過檀木盒,順手打開盒蓋,取出-卷紅絲繩捆紮的牦牛皮。
打開這卷牦牛皮,平鋪石桌之上,布達拉宮全境赫然在目。
這是-張平面圖,布達拉宮因山勢而建,占地極廣。
其中,十二殿卅六壇,千間僧舍,各處門戶,險惡要塞;舉凡亭、台、樓、榭,無不盡在圖上,毫發不遺,纖細畢見,一目絕難了然,非得費上三五天工夫不可,稱得上是一張極為詳盡的詳圖。
阿旺藏塔法王不厭其洋,指點說明。
南宮毅全神貫注,頻頻颔首。
這兩個人一講一聽,足足用去頓飯工夫才略稱詳細地把這張布達拉宮全國看完。
阿旺藏塔法王卷起牦牛皮,放好之後,将檀木盒随手遞向南宮毅:“請南宮大俠代為保管,以備不時之需。
” 南宮毅不接,道:“此圖不啻為布達拉宮命脈,關系重大,極為緊要、還是請法王妥為收藏,老朽要用時再向法王讨取不遲。
” 阿旺藏塔法王并未收手,道:“就因為它是布達拉宮命脈,太以重要,敵方又不乏武林高手,随時有來犯之虞,為防潛入偷襲,盜竊此圖,所以本座才請南宮大俠代為保管。
” 這是理,也很誠懇,更表現充分的信任。
但是,南宮毅仍堅拒不收,他說得也很有道理,他說:“法王明鑒,非老朽推卸責任,不敢負責。
一旦戰事開始,老朽就要來往巡視,指揮殲敵,甚至不免親自出于,到那時,實無法兼顧此圖;倘若置于身上,萬一因奔馳交手失落,老朽萬死事小,舉事之根本重地事大:法王群龍之首,自當全力維護,戒備密嚴,所以此圖仍存法王身邊才是萬無一失,最安全的辦法,事關整個大局,還請法王收回成命。
” 不錯,唯有他法王的身邊,才是最保險的地方。
阿旺藏塔法王略一沉吟,未再堅持,收回了手,仍将檀木盒交給了那名近侍。
接着,傳下令谕,命大喇嘛耶多克陪着國師視察全境。
南宮毅在大喇嘛耶多克的前導下,足足費了半日工夫才将布達拉宮全境視察完畢。
他發現,布達拉宮所以被中原武林稱為龍潭虎穴,聞風色變,側目裹足,是有它的道理,龍潭虎穴四字不但當之無愧,恐怕還躇不夠。
布達拉宮險勢天生再加上近千密宗高手的嚴密布署,簡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固若金湯,無法撼動。
滿清朝廷縱然動員上萬鐵騎,若不能出那緻勝奇兵,隻怕也無可奈何。
同時,他還發現布達拉宮稱為龍潭虎穴、銅牆鐵壁的另一道理。
那就是,不是武林一流高手,你進不了布達拉宮,甚至可以說根本近不了它百丈以内,即或能進得布達拉宮,若無絕頂功力,進去就别想再活着出來。
所以,滿清朝廷那神力威侯傅小天率将八員,領兵三千不日來犯之舉,實不足慮。
唯一可慮的是以那宇内第一奇才,玉蕭神劍閃電手夏夢卿為首的那些武林頂尖高手。
他身為國師,職責所在,理應預謀防範,更求殲滅來敵。
黃昏時光,南宮毅才在耶多克的陪同下,踏着暮色雙雙走了回來。
回來後,再度谒見法王,陳述他的視察經過,并一一說出他的意見,一直到了初更,南宮毅才行辭退。
阿旺藏塔法王早為南宮數準備了一間幽雅淨室,在一名近侍前導下,穿畫廊,越石階,過重殿,來到了布達拉宮西角。
這地方是布達拉宮的最高處,那間幽雅淨室就靜靜地建在一堵石壁之前,旁繞蒼蒼古木,一片甯靜。
室為石砌,四壁皆有窗戶,室頂高守的懸着一盞八角琉璃燈,燃得不知何物,不過絕非藏人慣用的油脂。
室内,布置得點塵不染,陳設簡單雅緻,除了一張軟榻、桌、椅及一幹應用之物外,别無其他東西。
南宮毅看得很滿意,頻頻點頭之中,法王近侍躬身告退。
臨走還指着桌上一隻玉磐敬告國師,如有使喚,請敲此磐,自有小喇嘛聽候差遣。
法王近侍走後,南宮毅上了門,一人獨坐燈下,苦思卻敵之策。
由幾上取過一張頗大的上奸宣紙,由筆架上拈下一枝狼毫,濡墨凝神,想想畫畫,畫畫想想,由那才起的輪廓看來,他赫然畫
” 顯見地,他情緒有點不安,說話也有點不耐煩。
心情,最影響靈智,思路一閉,便着着紊亂,步步俗拙,下棋最忌諱這一點。
百裡相不是不明利害,似乎是控制不住。
南宮毅鳳目飛閃一絲異采,慢條斯理,淡淡笑道:“你老兒急個怎地?莫非太重勝負?老兒,恨天翁與天外神魔有如世外浮雲,能算得什麼?你若再如此我便不敢與你在這第七陣中一決雌雄;你赢了還好,萬一你不幸因一着之差,全體皆墨,來個羞憤自絕,我不殺伯仁,伯仁卻由我而死,南宮毅豈不要負咎無窮……” “南宮毅!”百裡相神色極為難看,雙目暴射寒芒,猙獰兇厲,一聲沉喝,說道:“你有完沒完,老夫勸你少逞口舌之利,如今鹿死誰手,尚難預蔔,究竟你我到頭來誰會羞憤自殺,那還很難說……” “說得是!”南宮毅哈哈大笑,接道:“與其口舌無謂争,何如盤上決雌雄?百裡相,南宮毅最後一句話,你我可要赢得起,輸得起。
” 這最後一句話又激得百裡相須發微張,目閃兇芒,咬牙狠聲說道:“南宮毅,且莫猖狂,你未必能在棋上勝得老夫,也放寬心,隻要老夫差你一着棋,老夫就立刻認輸就是。
” “衆目睽睽,評判當面,哪怕你不認!”南宮毅輕笑說道:“話已交代完了,如今你且聽聽我這賽棋之法。
” 微頓話鋒,又道:“我适才說過,你我于此道均頗不俗,當知黑白之間,極費神思,棋要逢了敵手,真正對弈起來,恐怕三天三夜也難分出高下,怎好多耽誤時光?八位評判也沒那麼多工夫,故此我想出了個速戰速決的辦法,咱們各以五十子為限,每落子前之思考不得超出十數,五十子完,就盤上形勢優劣判勝負,如何?” 僅僅五十子已屬太少,每落子之前之思考又不得超過十數,豈非更難? 南宮毅出此刁題,那表示他可以做得到,人家做得到,他百裡相何獨不能,怎可示弱。
事實不容他多猶豫,隻有爽快點頭,一口承諾,道:“南官老兒,使得,你就是再減十子,百裡相也憤然奉陪。
” 南宮毅毫不饒人,飛快接口,道:“奉陪是一回事,憑你百裡相三字也該有這個膽。
不過,勝負那就很難說了。
” 百裡相神色剛變,他卻轉身取過了棋盤,平放地上,盤膝坐于一端,故做未見。
百裡相恨得牙癢癢地,色厲神獰,狠狠地盯了他一眼,冷哼坐下。
八位嚴判也走過來坐于一旁,由耶多克負責數數。
雙方布局對應,細運清謀,勾心鬥角,各逞機鋒,就在這一方棋盤之上,展開一場罕見的劇烈搏鬥。
黑白交落,每一子無不是精辟高招,看得衆喇嘛個個驚服,敬佩無以,耶多克有幾次竟入了神,忘了數數。
僅僅五十子數,卻費了這兩位蓋世魔頭約半日工夫。
景後一子落下,南宮毅大笑站起,不等評判,便即向着盤坐未起的百裡相說道:“百裡老兒,非你棋不如我,實過于緊張,心緒難甯之過也,一着之差,先機盡失,如今若之奈何?隻有委屈你坐坐副……” 座字尚未出口,百裡相突揚厲叱:“住口。
” 戟指南宮毅,須發俱張,目毗欲裂,鋼牙連挫,狠聲說道:“南宮毅,你休要癡人說夢,驕狂得意,老夫豈肯屈居你下。
二次出世,滿懷雄心,卻不料因一時大意,敗在你手,令人好恨! 你若不死,老夫此生絕不再出西昆侖一步。
” 話落,目中兇焰狂噴,狠注南宮毅,一閃出殿,騰空疾射而去。
衆喇嘛大感意外,愕然失色。
南宮毅似早在意料,望着百裡相逝去處微笑不語,一雙風目中卻閃漾着一絲寬心、喜悅異采…… 片刻之後方緩緩轉過身形,向着阿旺藏塔法王拱手說道:“南宮毂所争隻為名位,本欲一正一副雙輔法王,共圖大事,未料南宮毅這位數十年老友性情如今變得這般剛烈,老友既去,南宮教負疚含愧,至為不安,何顔再留?拟就此請辭……” 阿旺藏塔法王雖不谙武技,但也知深淺,适才七陣比試,曠絕神功,有目共睹,自覺高出他密宗絕學多多,所有布達拉宮頂尖高手相形黯然難望項背,心目中早将這兩個魔頭視若神仙,敬如天人,依為最穩固的靠山。
百裡相含恨而去,那是來不及下座挽留,隻有忍痛,已失北鬥,他如何再肯失去這位泰山? 故而不等南宮毅說完,便連忙下座堅挽,急形于色,誠懇之情溢于言表,緊握南宮毅一雙修長大掌,道:“南宮大俠,請聽本座一言,比試既屬公平,南宮大俠何咎之有? 兩位本是本座之管采蕭曹,今本座已折一股,奇痛未消,南宮大俠何忍于痛上加痛,再萌去意?百裡大俠既去,國師之位已懸,本座願拜南宮大俠為相,請鼎力相助,俾成大業,更請從此勿再言去。
” 說着,強拉南宮毅至國師正位,雙手将他按下,然後肅然躬身。
法王神職,身份尊貴,禮雖僅止于此,但已經是天大重禮。
南宮較連忙起避,正色說道:“法王豈非要折煞老朽?武林中人最重承諾,感法王錯愛,老朽隻有從命,由今日起,法王大業一日不成,老朽便一日不萌去意。
” 這個靠山算是牢了。
阿旺藏塔法王面上難掩心中欣喜之情,立命殿中大喇嘛重新拜見大國師。
拜見完畢,阿旺藏塔法王揮手命一衆大喇嘛退出正殿,僅留身後八大護法、十二近侍,要和這位國師做一席密談。
國師要運籌帏幄,殲敵于掌握之中,是以,所談難免對敵布陣之策,行軍用兵之道。
阿旺藏塔法王胸羅淵博,似乎是有意要考考這位國師。
哪知不試還好,-試之下,這位武林大魔頭竟然天文地理、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無所不通,無所不精,使得自許胸羅萬有的阿旺藏塔法王瞪目張口,驚詫欲絕,佩服得無以複加;舉止言談,越發地必恭必敬,簡直就覺得這位大魔頭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國,百年難遇的奇才。
其實,這位大魔頭本來就是奇才。
密談稍歇,阿旺藏塔法王提出南宮毅早先所言中原武林與滿朝兵馬驟集峨嵋,不日來攻事,請教卻敵之策。
南宮毅似胸有成竹,智珠在握,腦中早有卻敵之策,聞言目注法王,捋須笑道:“法王,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老朽對彼已略知大概,對己卻一竅莫名。
敢問法王,布達拉宮有多少位密宗一流高手?” 阿旺藏塔法王絕口不提幾個月前在玉箫神劍閃電手夏夢卿玉箫神劍之下,所蒙受的重大損失,那損失雖不足以影響全局,但不可否認地削弱了布達拉一部份雄厚實力,略一沉吟,歎道:“南宮大俠若隻問一流高手,布達拉宮中不下數百。
” 南宮毅微笑說道:“請法王給老朽一精确數字。
” 阿旺藏塔法王道:“兩百有餘。
” 雖不算太精确,也湊和了。
南宮毅點頭又問:“布達拉宮共有多少位習武喇嘛?” 阿旺藏塔法王道:“習武喇嘛勉強可上六百。
” 南宮毂再點頭,道:“但不知大食人供與布達拉宮多少火器?” 阿旺藏塔法王一驚反問:“這……南宮大俠怎麼知道? ……” 南宮毅淡笑接道;“法王貴人多忘,老朽是和西域雙殘兩個後生一路來此,而且是他們請者朽加盟義舉。
” 阿旺藏塔法王變色說道:“這種機密竟敢輕洩,幸好所遇隻是南宮大俠,要是别人那還得了,非予嚴懲不可。
” 他才要揮手傳谕,南宮毅已然揚眉笑道:“洩一機密便足覆沒全軍,按說該重罰,無如法王若是以此責之,老朽将何以自處?于老朽顔面不太好看,再說,他兩人在老朽威迫之下,為保全十車火器也是萬不得已,可否看老朽薄面,姑饒初犯?” 西域雙殘如若在場,應該是感激涕零。
阿旺藏塔法王神色稍霁,笑道:“有南宮大俠緩頰,本座豈可不從?” 這位大國師還真有面子。
南宮毅力稍謝說道:“法王尚未賜下答複。
” 阿旺藏塔法王“哦”地一聲,笑道:“本座險些給氣忘了,大食人所供火器隻有百枝。
” 南宮毅眉鋒微微一皺,道:“聽法王之意,好像還嫌不夠。
” 阿旺藏塔法王笑道:“火器犀利,血肉之軀絕難抵禦,數量越多豈不是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這句話聽得令人直能毛發悚然,不寒而栗。
看來,這位法王是量大而毒甚的君子、丈夫一流,好心腸。
南宮毅神情微震,凝目不語。
阿旺藏塔法王似有所醒悟,連忙笑道:“南宮大俠萬勿介意,本座指的隻是滿清。
” 南宮毅身為漢人,這解釋聽來應該悅耳,孰料他竟這麼說:“法王誤會了,對敵人慈悲便是對自己殘酷,凡阻礙義舉者,應一概視為仇敵,即是漢人,殺之何妨?老朽之意隻不過覺得百枝之數已足夠應用,加上布達拉宮兩百一流高手,六百習武喇嘛,老朽隻消稍運智謀,準必盡殲來犯頑敵。
” 阿旺藏塔法王點頭未語,不知是頗感意外,震懾于這位大魔頭比他猶狠毒三分的心腸,抑或是由于略同的英雄之見而深表佩雁。
他未說話南宮毅卻不閑着,想了一想,又問;“請問法王,布達拉宮現可住有大食人?” 阿旺藏塔法王搖頭道:“沒有,為避人耳目,他們隻有遠駐在大漠。
” 原來住在大漠。
南宮毅微微颔首,道:“他們倒好,準備坐享其成了。
” 阿旺藏塔法王道:“南宮大俠錯了,大食人供火器,布達拉宮出人手,這是理所當然。
” 南宮較笑了笑道:“話雖這麼說,對敵交鋒難免沒有死傷,人命關天.區區火器能值幾何?老朽以為他們占足了便宜。
” 阿旺藏塔法王微微一笑,道:“南宮大俠有所不知……現在為時尚早,到時候南宮大俠自然會了解一切。
” 他話鋒轉變得很快,似有難言之隐,也可見他頗為機警謹慎。
南宮毅雖然已是國師,但是這位法王認為還沒有到他了解全盤機密的時候。
南宮毅何等老練?察言觀色,心頭了然,不再追問下去,立刻轉移話題道:“作戰,先求鞏固根本,根本不固,談不上攻敵,老朽敢問不知法王對布達拉宮有沒有做一番周密布置?” 阿旺藏塔法王笑道:“布達拉宮上下從來各有職守,無如那是平時的一般防範,本座認為那不太适合目前情勢,似有重新布署的必要。
” 南宮毅雙眉微軒,道:“難道百裡相未……” 阿旺藏塔法王道:“百裡大俠剛剛莅臨布達拉宮不過是數日工夫,所以尚未加調整,甫宮大俠莫非準備要……” 南宮毅接口笑道:“老朽雖有此心,一時卻不敢冒失,還是等法王認為有必要時再說吧!” 乍聽起來,他是要候命行事;安際上,他是借題發揮,不啻表示為免動人猜疑,他不敢再那麼積極。
阿旺藏塔法王乃一方霸主,何等精明?當然聽得出來,他還真不敢惹怒這位大魔頭,翻臉動手舉世無敵那且不說,恨天翁已去,絕再請不到他,倘若這位天外神魔再一怒拂袖,這等高人再上哪兒去找?布達拉宮實力豈不大打折扣? 萬一不幸,他老先生再反過來相助中原武林者或滿清朝廷一臂,布達拉宮不更是自招禍患,泥菩薩過江之餘,還談什麼舉事? 臉上一紅,頗為窘迫地赧笑忙道:“南宮大俠萬勿誤會,想必是本座口齒笨拙,辭未達意,無心得罪之處……” “豈敢!”南宮毅淡淡笑道:“老朽尚非這般不明事理、不識大體、量小之人,老朽來得突然自知難免惹人猜疑,法王多謹慎一點,總是好的。
” 阿旺藏塔法王一張白淨的臉漲得通紅,大窘嗫嚅,笑得好不自然:“南宮大俠怎仍耿耿難釋?本座已明心迹,非敢對南宮大俠有所猜疑,實詞未達意,出于無心;再說本座既拜南宮大俠為國師,委以重任,也斷無不信任之理,南宮大俠若再見責本座,本座實……” 嗫嚅半晌,竟不知如何接下去才好。
南宮毅似已釋然,微微一笑,旋即正色說道:“法王也請勿誤會,老朽适才之言也是言之由衷,出自肺腑。
說實在,老朽二次出世,隻不過是不甘寂寞雌伏,欲将宇内鬧個天翻地覆,并非想要幫助什麼人。
若不是事逢湊巧布達拉宮與者朽有同一心意,老朽不比百裡相,就是請也請不來!老朽今受西域雙殘之邀,加盟義舉,本的是初衷,乃出自誠意;法王既又委以重任,彼此就該推心置腹,互掏肝膽,法王待我以誠,用我以信,老朽不遺餘力,竭盡綿薄,如此合作無間,方能有所成,否則何異為書掣肘? 老朽既不能盡展所能,也不敢放手行事,義旗未舉,先起内哄,老朽無法想象後果如何……” 阿旺藏塔法王靜昕之餘,臉色刹那數變,緩緩垂下頭去。
好一會兒,才猛然擡頭,肅然說道:“南宮大俠所責極是,本座知過了,更多謝當頭棒喝,盡退冥頑。
願借南宮大俠一句話,從此推心置腹,互掬肝膽,合作無間,共圖大業。
” 南宮毅微笑不語,阿旺藏塔法王卻突然目注一名近侍,揮手沉喝:“速取本宮形勢詳圖。
” 那名近侍應聲而去。
南宮毅鳳目中飛快地掠過一絲異采。
适時,阿旺藏塔法王又道:“本座先命人取來本宮形勢詳圖,請南宮大俠過目,俾便了解全貌,然後再請南宮大俠到處看看,對本宮布署重新做一全盤調度……” 話猶未完,那名近侍已手捧一個方形的檀木盒,疾步入殿,雙手呈上法王。
阿旺藏塔法王接過檀木盒,順手打開盒蓋,取出-卷紅絲繩捆紮的牦牛皮。
打開這卷牦牛皮,平鋪石桌之上,布達拉宮全境赫然在目。
這是-張平面圖,布達拉宮因山勢而建,占地極廣。
其中,十二殿卅六壇,千間僧舍,各處門戶,險惡要塞;舉凡亭、台、樓、榭,無不盡在圖上,毫發不遺,纖細畢見,一目絕難了然,非得費上三五天工夫不可,稱得上是一張極為詳盡的詳圖。
阿旺藏塔法王不厭其洋,指點說明。
南宮毅全神貫注,頻頻颔首。
這兩個人一講一聽,足足用去頓飯工夫才略稱詳細地把這張布達拉宮全國看完。
阿旺藏塔法王卷起牦牛皮,放好之後,将檀木盒随手遞向南宮毅:“請南宮大俠代為保管,以備不時之需。
” 南宮毅不接,道:“此圖不啻為布達拉宮命脈,關系重大,極為緊要、還是請法王妥為收藏,老朽要用時再向法王讨取不遲。
” 阿旺藏塔法王并未收手,道:“就因為它是布達拉宮命脈,太以重要,敵方又不乏武林高手,随時有來犯之虞,為防潛入偷襲,盜竊此圖,所以本座才請南宮大俠代為保管。
” 這是理,也很誠懇,更表現充分的信任。
但是,南宮毅仍堅拒不收,他說得也很有道理,他說:“法王明鑒,非老朽推卸責任,不敢負責。
一旦戰事開始,老朽就要來往巡視,指揮殲敵,甚至不免親自出于,到那時,實無法兼顧此圖;倘若置于身上,萬一因奔馳交手失落,老朽萬死事小,舉事之根本重地事大:法王群龍之首,自當全力維護,戒備密嚴,所以此圖仍存法王身邊才是萬無一失,最安全的辦法,事關整個大局,還請法王收回成命。
” 不錯,唯有他法王的身邊,才是最保險的地方。
阿旺藏塔法王略一沉吟,未再堅持,收回了手,仍将檀木盒交給了那名近侍。
接着,傳下令谕,命大喇嘛耶多克陪着國師視察全境。
南宮毅在大喇嘛耶多克的前導下,足足費了半日工夫才将布達拉宮全境視察完畢。
他發現,布達拉宮所以被中原武林稱為龍潭虎穴,聞風色變,側目裹足,是有它的道理,龍潭虎穴四字不但當之無愧,恐怕還躇不夠。
布達拉宮險勢天生再加上近千密宗高手的嚴密布署,簡直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固若金湯,無法撼動。
滿清朝廷縱然動員上萬鐵騎,若不能出那緻勝奇兵,隻怕也無可奈何。
同時,他還發現布達拉宮稱為龍潭虎穴、銅牆鐵壁的另一道理。
那就是,不是武林一流高手,你進不了布達拉宮,甚至可以說根本近不了它百丈以内,即或能進得布達拉宮,若無絕頂功力,進去就别想再活着出來。
所以,滿清朝廷那神力威侯傅小天率将八員,領兵三千不日來犯之舉,實不足慮。
唯一可慮的是以那宇内第一奇才,玉蕭神劍閃電手夏夢卿為首的那些武林頂尖高手。
他身為國師,職責所在,理應預謀防範,更求殲滅來敵。
黃昏時光,南宮毅才在耶多克的陪同下,踏着暮色雙雙走了回來。
回來後,再度谒見法王,陳述他的視察經過,并一一說出他的意見,一直到了初更,南宮毅才行辭退。
阿旺藏塔法王早為南宮數準備了一間幽雅淨室,在一名近侍前導下,穿畫廊,越石階,過重殿,來到了布達拉宮西角。
這地方是布達拉宮的最高處,那間幽雅淨室就靜靜地建在一堵石壁之前,旁繞蒼蒼古木,一片甯靜。
室為石砌,四壁皆有窗戶,室頂高守的懸着一盞八角琉璃燈,燃得不知何物,不過絕非藏人慣用的油脂。
室内,布置得點塵不染,陳設簡單雅緻,除了一張軟榻、桌、椅及一幹應用之物外,别無其他東西。
南宮毅看得很滿意,頻頻點頭之中,法王近侍躬身告退。
臨走還指着桌上一隻玉磐敬告國師,如有使喚,請敲此磐,自有小喇嘛聽候差遣。
法王近侍走後,南宮毅上了門,一人獨坐燈下,苦思卻敵之策。
由幾上取過一張頗大的上奸宣紙,由筆架上拈下一枝狼毫,濡墨凝神,想想畫畫,畫畫想想,由那才起的輪廓看來,他赫然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