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撲朔迷離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柄鐵鍬,默然在屋前垂柳之下,掘了一列七個土坑。
掩埋了父母,接着是“洞庭三劍”,再接着是令他心碎的蘭表妹,他淚如泉湧,從懷裡取出那隻陳舊的香袋,拗開她的右手,想讓她握在掌心裡忽然,一件閃亮的東西,從她手心悄沒聲息墜落在泥地上。
韋松眼中一亮,俯下頭去,卻見是一枝打造極其精巧的星狀暗器。
那東西系用純鋼打造,共有六角,菱尖鋒銳,閃閃發着碧綠的光輝。
顯見是經過劇毒浸淫的。
韋松心頭猛震,用一幅細絹墊着手,謹慎地将它拾了起來,再看時,才發現蘭表妹纖腕“勞官”穴上,有一處非常細小的針孔。
這個發現,使他渾身血液沸騰起來,急忙又檢視那尚未掩埋的斑發老人,奇怪的是,那斑發老人竟渾身無傷。
韋科如瘋似狂,将那斑發老人身上衣物,盡都傾掏了出來,細細檢視,蓦地,卻在地貼身衣袋裡,找到一張紅紙請帖。
那請帖上寫着:“謹請于清明正日,故備菲酌,恭候台光,席設洞庭君山之巅,萬毒教主田秀貞謹具。
” 他握着那張請帖,腦中百念飛轉,一時想不起這“萬毒教主田秀貞”是何許人物,可是,偏偏這請帖會在班發老人身上發現,而自己一家七口,死得離奇,難道說這個慘變,竟跟“萬毒教”有關嗎? 細算時日,這一天恰好正是清明,他霍地躍起身來,小心翼翼,将爹爹所遺半截金劍,以及那枚星狀淬毒暗器和請帖藏進懷中,掩埋了死者,鎖閉了屋門,恭恭敬敬在父母墳前拜了三拜,灑淚禱祝道:“爹娘,求你們老人家的在天之靈護佑,踏遍天涯海角,孩兒誓要查出元兇,替爹娘、二位叔叔、蘭表妹、梅香,和這位不知姓名的老前輩報仇,決不玷辱爹爹金劍神镖和師父他老人家南嶽一奇的聲譽。
” 凄惶中,韋松揮淚上馬,一步一回頭,直到轉過小山,望不見家門那株垂柳和七座新墳,壓抑了一整夜的悲怆,才進發了出來。
他悲憤地仰面向天,發出一聲凄厲絕倫的情嘯,抖動馬缰,沖上了征途。
怒馬如飛,轉眼又到了那棵大樹下十字路口,韋松俯首低回,那隻鏽漬斑斑的小鐵盒,還在樹根下爛泥中,回首前情,隻在昨宵,這一夜中去而又返,人事變遷,家毀人亡,竟是如此的悲慘和巨大,他縱是鐵石人兒,也不禁淚水滂沱哭一會,想一會,蓦覺腦中靈光一閃,對了!昨天那神色匆忙西奔而去的和尚和道人,他們所去的方向,豈不也是洞庭?這一想,心神大振,勒轉馬頭,循着西去大道,放馬疾奔。
他暗算腳程,要是能夠在午時之間趕到湖濱,還獲得及雇舟立趕君山,假如再遲了,縱然到得君山,隻怕也在黃昏日落的時候了。
因此,他也顧不得道路泥濘,坐騎疲急,一口氣飛馳疾奔了五十餘裡,馬背上一片濕漉漉,已分不出是雨?是汗?還是濺起的泥漿? 已到将盡,韋松人困馬乏趕抵湖邊,遠遠地,就見湖邊停着一列三艘大船,船上已密密站滿了許多人,其中道家、俗家都有,個個神情凝重,默默垂首不語。
韋松奔到近前,棄馬落地,向船象供拱手道;“請問這船是去君山的嗎了’那船夥不屑地冷瞥了他一眼,道:“雖是去君山,但咱們是萬毒教主包下來迎接賓客的,你有請帖嗎?” 韋松聽說沒錯,心裡頓時放松了一半,微微一笑,取出那張紅紙請帖,遞給船夥,那船夥細看了好一會,仍然狐疑地道:“閣下是那一派弟子,怎麼就隻你一個人?” 韋松不悅道:“在了既是持帖而來,你管我是哪一門派?願意幾個人同來?’船夥冷笑道:“萬毒教主柬邀武林七大正派聚會君山,身份不對,是不許參加的。
’韋松怒目一瞪,方要發作,卻聽一個聲音接口喝道:“既然持帖趕來,便是教主貴賓,你是什麼東西,倒敢追查起人家來曆,真是讨打!”随着“打”字,一縷疾風,逆襲而至,徑奔船夥兒面門。
那船夥兒身手競相當不俗,蓦地滑步旋身甩頭,“脫袍讓位’,閃開三尺,怒目反顧,卻見是個虬髯大漢,虎視眈眈立在船頭上。
船夥冷冷一笑,道:“朋友,待會兒君山會上,有的是抖露本領的機會,此時此地,未免有些犯不上吧!” 虬髯大漢敞聲笑道:“區區萬毒教,諒也唬不倒伍某人,朋友既是會家于,咱們就先走幾招如何?”船夥方要回話,旁邊一個黑衣中年人冷冷瞅了他一眼,沉聲道:“時刻到了,開船,别給教主得罪了貴賓。
”那船夥似對黑衣人十分恭順,不再争論,揚揚手,三隻大船一齊解了纜。
韋松岡身上了船頭,恰好和虬髯大漢并肩而立,不禁感激地含笑拱手,道:“兄台也是接到萬毒教請帖,往君山赴會的?’ 虬髯大漢笑道:“不去君山.怎會上得賊船,在下伍菲,乃華山門下,小兄弟氣宇不見,身手矯健,又是孤身一人趕會,難道是昆侖俗家弟子?” 韋松忙搖頭道;“在下韋松,并非昆侖門下” 伍非微微一怔,問:“那麼令師是?” 韋松笑道:“象師雖也是道象,卻和昆侖并無淵源,伍兄乃華山派中高手,不知可曾聽說過衡山上百練-一。
”伍非未待他說完,搶着叫道:“令師敢情是南嶽一奇百練羽士?” 韋松點點頭。
伍菲既驚又喜,道:“天下武林。
除了七大門派,有首歌詞,叫做:天外隐三聖,宇内唯一君,南北分雙奇,西漠僅半人。
這七個絕頂異人中,今師盛譽。
不在天外三聖島、宇内一君康一等、北天山神手頭陀以及西漠怪傑檐迦耶彌之下,難怪萬毒教主,竟連令師也請到了!” 韋松好奇地問:“伍兄所稱天外、字内、南北雙奇,都不費解,那句:‘西漠僅半人’,不知作何解說?” 伍菲道:“西漠異人檐迦耶彌據說乃猿人交配所生,自幼神力天賦,行動如風,更練成一身曠世無匹的武功,所以,雖說西漠僅半人,這半個人,卻是武林中一代怪傑,盛名幾乎駕淩其他六奇之上。
” 韋松聽得出神,偶一回目,卻見所乘大船.正乘風鼓浪,向北洞庭君山航駛,三艘船一前二後,首尾相連,隐隐已可望見君山挺拔的峰頭。
他心念微微一動,忙又問道;“小弟甫出師門,閱曆朕淺,今日初次參與武林盛會,卻不知那萬毒教主,究竟是何許人物,發帖邀請各
掩埋了父母,接着是“洞庭三劍”,再接着是令他心碎的蘭表妹,他淚如泉湧,從懷裡取出那隻陳舊的香袋,拗開她的右手,想讓她握在掌心裡忽然,一件閃亮的東西,從她手心悄沒聲息墜落在泥地上。
韋松眼中一亮,俯下頭去,卻見是一枝打造極其精巧的星狀暗器。
那東西系用純鋼打造,共有六角,菱尖鋒銳,閃閃發着碧綠的光輝。
顯見是經過劇毒浸淫的。
韋松心頭猛震,用一幅細絹墊着手,謹慎地将它拾了起來,再看時,才發現蘭表妹纖腕“勞官”穴上,有一處非常細小的針孔。
這個發現,使他渾身血液沸騰起來,急忙又檢視那尚未掩埋的斑發老人,奇怪的是,那斑發老人竟渾身無傷。
韋科如瘋似狂,将那斑發老人身上衣物,盡都傾掏了出來,細細檢視,蓦地,卻在地貼身衣袋裡,找到一張紅紙請帖。
那請帖上寫着:“謹請于清明正日,故備菲酌,恭候台光,席設洞庭君山之巅,萬毒教主田秀貞謹具。
” 他握着那張請帖,腦中百念飛轉,一時想不起這“萬毒教主田秀貞”是何許人物,可是,偏偏這請帖會在班發老人身上發現,而自己一家七口,死得離奇,難道說這個慘變,竟跟“萬毒教”有關嗎? 細算時日,這一天恰好正是清明,他霍地躍起身來,小心翼翼,将爹爹所遺半截金劍,以及那枚星狀淬毒暗器和請帖藏進懷中,掩埋了死者,鎖閉了屋門,恭恭敬敬在父母墳前拜了三拜,灑淚禱祝道:“爹娘,求你們老人家的在天之靈護佑,踏遍天涯海角,孩兒誓要查出元兇,替爹娘、二位叔叔、蘭表妹、梅香,和這位不知姓名的老前輩報仇,決不玷辱爹爹金劍神镖和師父他老人家南嶽一奇的聲譽。
” 凄惶中,韋松揮淚上馬,一步一回頭,直到轉過小山,望不見家門那株垂柳和七座新墳,壓抑了一整夜的悲怆,才進發了出來。
他悲憤地仰面向天,發出一聲凄厲絕倫的情嘯,抖動馬缰,沖上了征途。
怒馬如飛,轉眼又到了那棵大樹下十字路口,韋松俯首低回,那隻鏽漬斑斑的小鐵盒,還在樹根下爛泥中,回首前情,隻在昨宵,這一夜中去而又返,人事變遷,家毀人亡,竟是如此的悲慘和巨大,他縱是鐵石人兒,也不禁淚水滂沱哭一會,想一會,蓦覺腦中靈光一閃,對了!昨天那神色匆忙西奔而去的和尚和道人,他們所去的方向,豈不也是洞庭?這一想,心神大振,勒轉馬頭,循着西去大道,放馬疾奔。
他暗算腳程,要是能夠在午時之間趕到湖濱,還獲得及雇舟立趕君山,假如再遲了,縱然到得君山,隻怕也在黃昏日落的時候了。
因此,他也顧不得道路泥濘,坐騎疲急,一口氣飛馳疾奔了五十餘裡,馬背上一片濕漉漉,已分不出是雨?是汗?還是濺起的泥漿? 已到将盡,韋松人困馬乏趕抵湖邊,遠遠地,就見湖邊停着一列三艘大船,船上已密密站滿了許多人,其中道家、俗家都有,個個神情凝重,默默垂首不語。
韋松奔到近前,棄馬落地,向船象供拱手道;“請問這船是去君山的嗎了’那船夥不屑地冷瞥了他一眼,道:“雖是去君山,但咱們是萬毒教主包下來迎接賓客的,你有請帖嗎?” 韋松聽說沒錯,心裡頓時放松了一半,微微一笑,取出那張紅紙請帖,遞給船夥,那船夥細看了好一會,仍然狐疑地道:“閣下是那一派弟子,怎麼就隻你一個人?” 韋松不悅道:“在了既是持帖而來,你管我是哪一門派?願意幾個人同來?’船夥冷笑道:“萬毒教主柬邀武林七大正派聚會君山,身份不對,是不許參加的。
’韋松怒目一瞪,方要發作,卻聽一個聲音接口喝道:“既然持帖趕來,便是教主貴賓,你是什麼東西,倒敢追查起人家來曆,真是讨打!”随着“打”字,一縷疾風,逆襲而至,徑奔船夥兒面門。
那船夥兒身手競相當不俗,蓦地滑步旋身甩頭,“脫袍讓位’,閃開三尺,怒目反顧,卻見是個虬髯大漢,虎視眈眈立在船頭上。
船夥冷冷一笑,道:“朋友,待會兒君山會上,有的是抖露本領的機會,此時此地,未免有些犯不上吧!” 虬髯大漢敞聲笑道:“區區萬毒教,諒也唬不倒伍某人,朋友既是會家于,咱們就先走幾招如何?”船夥方要回話,旁邊一個黑衣中年人冷冷瞅了他一眼,沉聲道:“時刻到了,開船,别給教主得罪了貴賓。
”那船夥似對黑衣人十分恭順,不再争論,揚揚手,三隻大船一齊解了纜。
韋松岡身上了船頭,恰好和虬髯大漢并肩而立,不禁感激地含笑拱手,道:“兄台也是接到萬毒教請帖,往君山赴會的?’ 虬髯大漢笑道:“不去君山.怎會上得賊船,在下伍菲,乃華山門下,小兄弟氣宇不見,身手矯健,又是孤身一人趕會,難道是昆侖俗家弟子?” 韋松忙搖頭道;“在下韋松,并非昆侖門下” 伍非微微一怔,問:“那麼令師是?” 韋松笑道:“象師雖也是道象,卻和昆侖并無淵源,伍兄乃華山派中高手,不知可曾聽說過衡山上百練-一。
”伍非未待他說完,搶着叫道:“令師敢情是南嶽一奇百練羽士?” 韋松點點頭。
伍菲既驚又喜,道:“天下武林。
除了七大門派,有首歌詞,叫做:天外隐三聖,宇内唯一君,南北分雙奇,西漠僅半人。
這七個絕頂異人中,今師盛譽。
不在天外三聖島、宇内一君康一等、北天山神手頭陀以及西漠怪傑檐迦耶彌之下,難怪萬毒教主,竟連令師也請到了!” 韋松好奇地問:“伍兄所稱天外、字内、南北雙奇,都不費解,那句:‘西漠僅半人’,不知作何解說?” 伍菲道:“西漠異人檐迦耶彌據說乃猿人交配所生,自幼神力天賦,行動如風,更練成一身曠世無匹的武功,所以,雖說西漠僅半人,這半個人,卻是武林中一代怪傑,盛名幾乎駕淩其他六奇之上。
” 韋松聽得出神,偶一回目,卻見所乘大船.正乘風鼓浪,向北洞庭君山航駛,三艘船一前二後,首尾相連,隐隐已可望見君山挺拔的峰頭。
他心念微微一動,忙又問道;“小弟甫出師門,閱曆朕淺,今日初次參與武林盛會,卻不知那萬毒教主,究竟是何許人物,發帖邀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