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東聲擊西
關燈
小
中
大
「不錯,我不是」蠟齋反手撕下朱君照的面具,身形一縮,竟然從衣服中縮出來,一身忍者裝束。
天河上人一群立即劈到,那隻手掌刹那間彷佛大了很多,正是密宗的秘技「大手印」。
蠟齋不敢接,手中衣服與倒退同時抛出,霹靂一聲,爆開了一蓬煙霧。
天河上人雙掌輪轉,那股煙霧尚未散開便已被他的内力束起來。
蠟齋原是要施展煙遁霧隐這一招,看見這種情形隻有硬闖出去。
徐廷封上前截擊,可是蠟齋半身一轉,便向那些錦衣衛當中闖去,那些錦衣衛兵器早已在手,可是蠟齋一上前便奪了一柄刀在手,跟着殺進人叢中,亂成一片。
徐廷封、天河上人雙雙搶上,卻被那些錦衣衛阻止住,眼看便要給闖出去,蕭三公子突然出現,斷腸劍出其不意将蠟齋砍殺地上。
蠟齋怎麼地想不到錦衣衛當中竟然殺出一個蕭三公子這樣的高手,發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閃避了。
蕭三公子那一劍也是全力施為,斷腸劍的精妙所在,就是在平時,蠟齋要化解也不容易。
「想不到中原武林的高手也會用這種卑鄙暗算手段!」蠟齋倒伏地上,恨恨地瞪着蕭三公子。
「這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蕭三公子冷應。
蠟齋慘笑,圍堵上前來的錦衣衛這時候又散開,皇帝在徐廷封與天河上人左右保護下大步走至。
「大膽倭奴,竟然敢與甯王勾結來行刺?」皇帝這個時候自然眉飛色舞。
「算你命大」蠟齋喘着氣,雙手掩着胸腹,他的腸已斷。
「皇上乃九五之尊,自然洪福齊天。
」天河上人不忘奉承這一句。
皇上大樂,大笑,也就在這時候蠟齋的口張開,一枚毒針噴出,射向皇帝的咽喉。
徐廷封、天河上人都想不到有此一着,要阻擋已經來不及,蕭三公子的斷腸劍卻及時擋在皇帝面前,将那枚毒針擋去。
蠟齋大怒,一個身子疾挺起來,天河上人的大手印即印在他的在靈蓋上,連印三下,蠟齋就是有三條命也給印掉了。
皇帝驚魂甫定,上前一拍蕭三公子肩膀,大笑道-「你殺刺客功勞已經不少,方才又替我擋去暗器,功勞更大,要做什麼官,快快說來,我一定不會令你失望。
」 蕭三公子跪倒道-「草民蕭三,隻求皇上一件事。
」 「莫說一件,就是百件,我也答應你。
」皇帝這話出口,自己也一呆,他是一時口快,完全沒有考慮到後果。
君無戲言,若是其它真的有什麼難題提出來,可就頭痛了。
「如此蕭兄直說好了。
」徐廷封心念一轉。
已知道蕭三公子所求何事。
蕭三公子連忙道-「草民隻求皇上将草民的徒弟朱菁照交給草民,恕她死罪。
」 「朱菁照?」皇帝一怔,心底歎了一口氣,他原是什麼血統關系也不管,南昌事了,便将朱菁照收入宮中。
徐廷封随即接道-「菁照不過一個女孩子,放了她也不會有什麼後患,天下百姓更因而會頌贊皇上的寬宏大量,皇上無妨三思。
」 「既然你也是這樣說,我又有言在先,還思什麼?」皇帝索性大大方方的一聲道:「就這樣好了。
」 蕭三公子連忙叩謝,皇帝連忙歎息道-「我卻正要以朱菁照要挾甯王投降,如此一來,又要另想辦法的了。
」 徐廷封接道-「皇上乃是體恤上天好生之德,不想大動刀兵令生民」 蕭三公子截口道-「草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還請皇上派一隊身手敏捷的高手随我到南昌城西的水灞走一趟。
」 皇帝奇怪道-「這有什麼用?」 蕭三公子道:「草民知道在沒有辦法之下,王爺必定會毀壞水灞,到時江水湧進,南昌固然難免水淹,周圍十裡亦不例外,雙方軍兵斷無幸理,兩岸民居相信亦一樣,遺患就更不堪設想。
」 皇帝悚然動容,他就是怎地想不到會有此一着,連忙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蕭三公子道-「唯今之計乃是先一步攻占水灞,而王爺方面軍心一動,南昌城不攻自破。
」 「好」皇帝眉飛色舞,卻又問道-「你乃是甯王府的劍師,何以會背叛甯王?」 蕭三公子歎息道-「王爺其實并無大志,隻是小王爺與倭奴為伍,野心勃勃,才有今日的事發生,草民并無他念,隻是不忍見千萬百姓陷身于水深火熱之中。
」 「很好很好。
」皇帝笑了笑道-「你卻是不肯做官,否則一定是一個好官。
」 他說來一番熱誠,其實心意并不是這樣,也隻因為蕭三公子對這一戰很有幫助才會說這種話。
蕭三公子不為所動,他早已立定主意,連江湖也準備退出的了。
徐廷封對皇帝固然很了解,對蕭三公子也是,所以并沒有說什麼。
※※※ 甯王的确并沒有什麼大志,朱君照卻彷佛感染了倭奴的習性,哪裡管什麼百姓死活,為求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知道蠟齋行刺失敗,立即着令柳飛絮、夏清風、花别離三人帶人趕赴水灞,要将水灞毀去。
徐廷封、蕭三公子亦帶人同時到達,柳飛絮三個當然不是對手。
朱君照以時辰已至,仍然毫無動靜,亦知道事情有變化,而同時王守仁亦開始城攻,挾雷霆萬鈞之勢,守城的軍兵未戰便已心怯。
守将怠報看甯王如何定奪,來到王府才發覺甯王父子已經離開。
蛇無頭不行,南昌不攻自破,王守仁知道消息,立時繪其圖形,追緝甯王父子。
他的判斷沒有錯誤,甯王父子果然混在人潮中,乘亂要混出去,但都作下人裝束,卻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一路走來都平安無事,遇上截查的軍兵,也隻是看看便将他們放走,但兩個與圖形相貌這樣接近的人走在一起,到底還是很容易引起注意,到了第八次截查,終于被軍兵截下來。
朱君照人急智生,搶先告訴那些軍兵甯王化裝成下人,甯王怎地想不到出賣自己的竟然是親生兒子,驚怒之下便要奪路逃走。
那些軍兵立時一擁上前,倒将朱君照忘記了,朱君照又怎肯放過這個機會,與一刀軒随即混進人群中。
甯王看在眼裡,沒有嚷出來,到底是虎毒不食兒,何況他并不是毒虎,一個人卻已完全崩潰。
被帶到皇帝面前他也是沒精打采的,任由宰割,皇帝也是立定了主意殺一儆百,當場下旨将他殺掉。
連朱菁照他也不想放過,有意反悔,隻是徐廷封早已防到有此一着,水壩事了,立即着蕭三公子将朱菁照帶走,以免節外生枝。
經此大變,朱菁照完全變了另一個人的,明白事理,知所取并。
這是徐廷封最感安慰的一件事——
天河上人一群立即劈到,那隻手掌刹那間彷佛大了很多,正是密宗的秘技「大手印」。
蠟齋不敢接,手中衣服與倒退同時抛出,霹靂一聲,爆開了一蓬煙霧。
天河上人雙掌輪轉,那股煙霧尚未散開便已被他的内力束起來。
蠟齋原是要施展煙遁霧隐這一招,看見這種情形隻有硬闖出去。
徐廷封上前截擊,可是蠟齋半身一轉,便向那些錦衣衛當中闖去,那些錦衣衛兵器早已在手,可是蠟齋一上前便奪了一柄刀在手,跟着殺進人叢中,亂成一片。
徐廷封、天河上人雙雙搶上,卻被那些錦衣衛阻止住,眼看便要給闖出去,蕭三公子突然出現,斷腸劍出其不意将蠟齋砍殺地上。
蠟齋怎麼地想不到錦衣衛當中竟然殺出一個蕭三公子這樣的高手,發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閃避了。
蕭三公子那一劍也是全力施為,斷腸劍的精妙所在,就是在平時,蠟齋要化解也不容易。
「想不到中原武林的高手也會用這種卑鄙暗算手段!」蠟齋倒伏地上,恨恨地瞪着蕭三公子。
「這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蕭三公子冷應。
蠟齋慘笑,圍堵上前來的錦衣衛這時候又散開,皇帝在徐廷封與天河上人左右保護下大步走至。
「大膽倭奴,竟然敢與甯王勾結來行刺?」皇帝這個時候自然眉飛色舞。
「算你命大」蠟齋喘着氣,雙手掩着胸腹,他的腸已斷。
「皇上乃九五之尊,自然洪福齊天。
」天河上人不忘奉承這一句。
皇上大樂,大笑,也就在這時候蠟齋的口張開,一枚毒針噴出,射向皇帝的咽喉。
徐廷封、天河上人都想不到有此一着,要阻擋已經來不及,蕭三公子的斷腸劍卻及時擋在皇帝面前,将那枚毒針擋去。
蠟齋大怒,一個身子疾挺起來,天河上人的大手印即印在他的在靈蓋上,連印三下,蠟齋就是有三條命也給印掉了。
皇帝驚魂甫定,上前一拍蕭三公子肩膀,大笑道-「你殺刺客功勞已經不少,方才又替我擋去暗器,功勞更大,要做什麼官,快快說來,我一定不會令你失望。
」 蕭三公子跪倒道-「草民蕭三,隻求皇上一件事。
」 「莫說一件,就是百件,我也答應你。
」皇帝這話出口,自己也一呆,他是一時口快,完全沒有考慮到後果。
君無戲言,若是其它真的有什麼難題提出來,可就頭痛了。
「如此蕭兄直說好了。
」徐廷封心念一轉。
已知道蕭三公子所求何事。
蕭三公子連忙道-「草民隻求皇上将草民的徒弟朱菁照交給草民,恕她死罪。
」 「朱菁照?」皇帝一怔,心底歎了一口氣,他原是什麼血統關系也不管,南昌事了,便将朱菁照收入宮中。
徐廷封随即接道-「菁照不過一個女孩子,放了她也不會有什麼後患,天下百姓更因而會頌贊皇上的寬宏大量,皇上無妨三思。
」 「既然你也是這樣說,我又有言在先,還思什麼?」皇帝索性大大方方的一聲道:「就這樣好了。
」 蕭三公子連忙叩謝,皇帝連忙歎息道-「我卻正要以朱菁照要挾甯王投降,如此一來,又要另想辦法的了。
」 徐廷封接道-「皇上乃是體恤上天好生之德,不想大動刀兵令生民」 蕭三公子截口道-「草民也是這個意思,所以還請皇上派一隊身手敏捷的高手随我到南昌城西的水灞走一趟。
」 皇帝奇怪道-「這有什麼用?」 蕭三公子道:「草民知道在沒有辦法之下,王爺必定會毀壞水灞,到時江水湧進,南昌固然難免水淹,周圍十裡亦不例外,雙方軍兵斷無幸理,兩岸民居相信亦一樣,遺患就更不堪設想。
」 皇帝悚然動容,他就是怎地想不到會有此一着,連忙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蕭三公子道-「唯今之計乃是先一步攻占水灞,而王爺方面軍心一動,南昌城不攻自破。
」 「好」皇帝眉飛色舞,卻又問道-「你乃是甯王府的劍師,何以會背叛甯王?」 蕭三公子歎息道-「王爺其實并無大志,隻是小王爺與倭奴為伍,野心勃勃,才有今日的事發生,草民并無他念,隻是不忍見千萬百姓陷身于水深火熱之中。
」 「很好很好。
」皇帝笑了笑道-「你卻是不肯做官,否則一定是一個好官。
」 他說來一番熱誠,其實心意并不是這樣,也隻因為蕭三公子對這一戰很有幫助才會說這種話。
蕭三公子不為所動,他早已立定主意,連江湖也準備退出的了。
徐廷封對皇帝固然很了解,對蕭三公子也是,所以并沒有說什麼。
※※※ 甯王的确并沒有什麼大志,朱君照卻彷佛感染了倭奴的習性,哪裡管什麼百姓死活,為求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知道蠟齋行刺失敗,立即着令柳飛絮、夏清風、花别離三人帶人趕赴水灞,要将水灞毀去。
徐廷封、蕭三公子亦帶人同時到達,柳飛絮三個當然不是對手。
朱君照以時辰已至,仍然毫無動靜,亦知道事情有變化,而同時王守仁亦開始城攻,挾雷霆萬鈞之勢,守城的軍兵未戰便已心怯。
守将怠報看甯王如何定奪,來到王府才發覺甯王父子已經離開。
蛇無頭不行,南昌不攻自破,王守仁知道消息,立時繪其圖形,追緝甯王父子。
他的判斷沒有錯誤,甯王父子果然混在人潮中,乘亂要混出去,但都作下人裝束,卻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一路走來都平安無事,遇上截查的軍兵,也隻是看看便将他們放走,但兩個與圖形相貌這樣接近的人走在一起,到底還是很容易引起注意,到了第八次截查,終于被軍兵截下來。
朱君照人急智生,搶先告訴那些軍兵甯王化裝成下人,甯王怎地想不到出賣自己的竟然是親生兒子,驚怒之下便要奪路逃走。
那些軍兵立時一擁上前,倒将朱君照忘記了,朱君照又怎肯放過這個機會,與一刀軒随即混進人群中。
甯王看在眼裡,沒有嚷出來,到底是虎毒不食兒,何況他并不是毒虎,一個人卻已完全崩潰。
被帶到皇帝面前他也是沒精打采的,任由宰割,皇帝也是立定了主意殺一儆百,當場下旨将他殺掉。
連朱菁照他也不想放過,有意反悔,隻是徐廷封早已防到有此一着,水壩事了,立即着蕭三公子将朱菁照帶走,以免節外生枝。
經此大變,朱菁照完全變了另一個人的,明白事理,知所取并。
這是徐廷封最感安慰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