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回 高處可勝寒 暗霧危峰尋野老罡風吹不堕 飛丸走石儆雄奸

關燈
阮菡還未及答,猛瞥見離地二十數丈的峰崖上飛落兩條人影,心中驚奇,因在說話,也未看清,忙喊:“有人由上飛落,不知敵友,我們快走!”話未說完,忽聽前面撲咚一聲水響,好似内有一人墜入溪中;如是主人一面,決不至于落水,忙同趕去。

    相隔還有十多丈,隐聞獸嘯低而且急,甚是耳熟。

    那兩條人影已由臨溪一帶相繼縱起,映着月光方始看清,那獸嘯也自聽出,目光到處,正是兩條獅猿,一路連縱帶跳,星丸飛擲,一躍便是十來丈,由斜刺裡淩空飛越而過。

    跟着便聽花林中樹枝亂響,月光之下,接連幾個起落便往來路逃去,不見蹤影,看那神情好似在峰上吃了大虧,驚慌過甚,亡命飛逃。

     二人就在他們側面,相隔甚近,小妹、阮蓮正由旁邊趕來,獅猿目力最強不會不見,偏是剛一落地便不顧命一般往前飛逃,一個身上還帶有溪水,濕了一路,始終頭也未回。

     四人見面,料那落處隻在離地二十丈左右的山峰危崖上面,看他們這等驚慌急竄,許是壺公将其驚走,忙同照那落處趕去。

    到了峰腳一同朝上求告、禮拜了一陣,始終不聽回應,那一帶又背着月光,崖勢險滑,看不出絲毫上升之路,隻得退了下來。

    連日勞乏,因兩獅猿一逃,對面相遇,又奉自己之命而來,不敢停留見面必有原因。

    惟防萬一有事,或是壺公脾氣古怪,逼令當夜起身,又回到原處,準備各人輪流睡上些時,養好精神再作計較。

    本定二人一班,江明事後想起阮菡方才發怒情景,忽然大悟,不禁面紅心跳,驚喜交集,想了一陣,又覺不合,力說:“大家連日勞苦,隻我一人不累,守夜何必分班?隻我一人已足,三位姊姊請自安歇,我如想睡,再請一位起來也是一樣。

    ” 阮蓮心疑二人途中商量,故意如此說法,心想就是分班也不會強令你二人一起,做得那樣明顯,便說:“一人太單,我姊妹先睡總可以吧?”江明固執不肯。

    阮菡料他借此讨好,表明心迹,心中好笑,繼一想:此人實是少年謹厚,對我更好,難得這樣聽話,我既胸懷大志,以後我行我素,管什旁人議論?目前随便和他同遊說笑便要害羞避嫌,以後如何做事,今日暫且由他,看他一人是何光景?便在旁邊說:“他願意一個人,我們樂得安睡,管他作什?真要倦時,我會替他。

    我三姊妹先睡吧。

    ” 小妹本想陪伴兄弟,因江明固執,隻得依了。

    三女便在盤石上取出所帶皮毯,一鋪一蓋,同時卧倒。

    阮菡人剛睡下,忽又坐起,喊道:“我們今日隻吃了一頓,你是大肚漢,吃過飯很久了,一人守夜少時必餓,還不将糧袋取下,挑你愛吃的取點出來,月下飲酒,既免夜寒,又解寂寞。

    ”說罷便要去往樹上取那糧袋。

     江明忙說:“無須,我還不餓。

    ”阮菡嗔道:“此時天氣還早,自然不餓,你又不聽我的話麼?”說完,覺着話太親切,一看小妹、阮蓮均似人睡,擠在一起聲息全無,江明似恐自己上樹污了衣服,已搶先連縱帶爬到了樹上将糧袋取下,不由勾起前念,仰望晴空萬裡,月朗星疏,一色青蒼,隻黑風頂有兩三條雲帶繞着峰頂蜿蜒搖曳,俯視花影離披,清蔭滿地,香光浮動,夜景幽絕,念頭一轉,索性起身,笑道:“這樣好的月色夜景,虛度可惜。

    我也睡不着,由她兩姊妹睡去。

    我和你對月同飲,吃點東西,誰要疲倦,誰就先睡好了。

    ” 江明自是願意,連聲贊好。

    阮蓮少女天真,早有倦意,心中無事,剛一卧倒便自睡熟。

    小妹一則心中有事,又挂念兄弟,本想叫他取下糧袋準備半夜裡吃,因阮菡已先開口,便在一旁靜聽,見阮菡口氣親切,兄弟也未堅持成見,知其情分越深,心中暗喜。

     阮、江二人便去溪旁點火,将肉切下一塊稍微烤熟,一同飲食,一面剝着松子,對月談心,甚是高興。

    雙方越來越投機,光陰易過,一晃便是子夜将近。

    正談得高興頭上,忽聽峰頂起了異聲,先是一股極凄厲刺耳的尖銳之聲起自峰腹之内,跟着地底便似着了火一樣,轟轟亂響,地面上大片山林均似受了震撼,仿佛地震神氣。

    四顧天色清明,月光如畫,花影重重,夜色依舊幽靜,一點風也沒有,全不像是有何異兆光景,方疑地震将起,心中驚疑,想去喊醒兩個睡着的同伴,瞥見黑風頂一角似有黑煙搖曳,袅袅上升。

    定睛一看,原來峰頂一角有一片平崖,黑煙便由那裡冒出,因是偏在側後面,看不見它全貌,那地底的巨哄和峰腹中的異聲似已聯合一起,合成一種刺耳難聞的厲嘯。

    一看天上星月正是子時光景,才知黑風将起。

     正在指顧談說之間,林中二女也自驚醒起身詢問。

    阮菡恐怕二女初起夜涼,剛把酒遞過,小妹說是天氣一點不冷,隻更暖熱。

    隻見峰頂上那股黑煙已越來越粗,力也越大,晃眼之間沖霄而起,中間還夾着萬點火星。

    那圍着峰腰的雲帶忽然分散,化為一片濃霧,圍繞在近頂一帶。

     那峰本來撐天筆立,拔地千丈。

    經此一來,仿佛成了一座極高大的傘蓋。

    那黑煙初冒起時,峰頂一帶的天空立時全映成了烏金色,轟轟發發之聲越來越猛,震得山搖地動,聲勢驚人,可是天空星月依舊清明,隻月光好似淡了一點,看去顯得渺小已極,峰頂一帶漸漸布滿雲霧。

    小妹方說:“原來傳說中的黑風,竟是火山下面蘊藏的地火餘氣,想不到竟有這等猛惡的聲勢。

    天氣如此晴和又沒有風,萬一這類火砂到了空中散塌下來,這一片花林豈不被它埋葬在内?” 阮蓮笑說:“怎麼沒有風,你看煙頭不是歪倒了麼?”話未說完,那天地間自然之力神速如電,大得出奇。

    就這晃眼之際,煙頭已往峰前後兩面之中橫倒,緊跟着潮水一般向側湧去。

    先似一條帶有億萬金星的墨龍,往四人來路側面橫空而渡,其長經天,晃眼之間便是老遠,看去約有十來裡光景,煙頭方始漸漸低下,由此便被山崖擋住。

    隻聽異聲大作,宛如山崩海嘯,數百萬天鼓迅雷,夾着千軍萬馬踏地奔騰之聲,會合一起,同時怒嗚。

    煙頭早看不見,響聲延長越遠,後面的黑影仍是狂潮一般,由峰頂火口噴射出來,其疾如箭。

    耳聽狂風大作,越來越猛,趕往小山頭上遙望,由方才煙頭下落之處起,蜿蜒出去老遠,遇到山崖缺口地勢較低之處,均有一段段的粗大黑煙湧現,帶着千萬火星急馳而過,有的地方已成了一片黑霧。

    此外仍是皓月當空,明星耿耿,除近峰頂一圈陰雲暗霧似起似落、分合萬變而外,不特沒有一點烏煙瘴氣,一點風也沒有,氣候反比白天溫暖,偶有微風拂面,還加上一點蒙蒙細雨,也是轉眼就住,連衣服都未沾濕。

    隻覺頭面上稍微濕潤,略有一絲涼意,月下花草似更肥鮮,分外精神,料那黑煙通過之處必是來路烏雲峽小盤谷一帶。

    這等奇景平生初見,均想等那回潮,看它是否仍回峰頂。

     小妹、阮蓮又有點餓,回到原處石上一看,因為松枝太密,方才那陣毛毛雨全被上面松葉吸收了去,衣服仍是幹的。

    月影偏西,正照石上,當地起坐方便,又是壺公指定之處,便分出兩人将溪旁烤肉之處打掃幹淨,肉架支好,拿了餘肉殘酒往林内同吃,環坐石上,靜等黑風回來。

    互相指點談說,隔了一會,前面黑煙忽然由空中斷,一半煙尾随同去勢,投入遠方山谷之中,晃眼不見,下餘還有十好幾丈長一段,略微一閃,便往峰頂出口自行收退,去勢更是快極,仿佛下面藏有極大吸力,地底山腹中的厲嘯之聲連同震撼,一齊由大而小,逐漸停止,隻那黑風越響越遠,四山狂風大作。

     江明去往小山頂上張望,到處峰崖山谷之中,凡是黑風經過的附近,多半暗雲低壓,昏霧迷茫,連山形也被隐住。

    當地天色雖還算好,隻是峰頂暗霧聚而不散,近頂之處已看不見。

    隐聞天風凜冽,勢頗驚人,但是高出那片暗雲之上,吹不到下面。

     江明心想:這地方實在好,這樣厲害的黑風,稍遠一點的地方都是風煙浮動,暗霧昏沉,這裡依舊山清水秀,花月鮮明。

    無怪壺公在此隐居多年不肯離開。

    以前隻說黑風頂高出天漢,上有罡風冰雪和黑風火砂之險,猿鳥都難飛上,沒想到近峰下面這樣奇景,隻不知峰對面黑哥哥去的那條路風景如何。

    既有蘇、蕭二人在彼隐居,黑風去路又在前後兩面之間,偏在一旁,風景想也不差。

    看天上星月,鬥柄西指,時已不早,方才那大股黑煙始終未見回轉。

     回到林内和三女談了一陣,不覺啟明星耀,殘月欲墜,除遠近山谷中山風越大,稍低之處已成雲海,高處峰崖也和海中島嶼一般,隻微露出一點角尖。

    風是在往外吹,但是極高,又被山谷擋住,沒有吹到當地。

    回憶前情,才知所謂黑風回潮并非真事,乃是大量黑煙由火口中噴出,到了遠方,因其質量太重,便往下沉,落入山谷之中。

    後面的還在狂噴不已,這股威力雖然大得出奇,但是煙氣大重,内有凝聚之物,急切問不易分散,并非尋常狂風之比。

    這樣狂猛的熱煙火氣,循着所經山谷,潮水一般向前猛蹿,附近天氣自然引起變化。

    因為山高谷深,分量又重,隻管所過之處成了黑海,到處均被黑煙填沒,但是不能冒起。

    這類中含火砂地氣,越往前密度漸稀,威力也漸減退。

    所過之處,幹山萬壑,歧路又多,自又分去不少威力,肉眼自看不出,見那威勢,早已吓退。

    這黑煙到了盡頭已成強弩之末,空中氣候再一生出反應,照着往複相對之理,發生大風雲霧,餘煙被風一逼,反潮回來。

    另一面峰頂噴口,仿佛大量點燃的火油,一經爆發,立時奪口而出,下面地域廣大,山腹地底因昔年火山爆發,地質燒熔,成了一個極大的空殼。

    餘下火煙受了地氣反應,到時暴漲,向上狂噴,勢力太猛,快噴完時,下面成了真空,另生出一種極大的吸力,殘餘煙尾自禁不住被它猛力一吸,當時中斷,連同外面空氣同時吸進,又在裡面連同原有可燃之物和殘餘地氣互相變化,摩擦凝聚,發生火力,到時再狂噴出來,似此每日兩次,循環不息。

    有時為了天時變化,也有大小不同,甚而停止之時,非到年久地氣噴完不會全消。

    因在亂山深處,四面高山環繞,形勢奇險,常人足迹不到,到的人也未細心體會,隻見一般,偶然發現上面情景,沒有深入此地,隻見黑煙被風吹回,便當反潮,于是疑神疑怪,或是認為荒誕不經,引起猜想,其實并非其事。

     随又論到天地問的水火風雲雷電以及這類地氣,凡是有質有力之物哪怕無影無色,均可運用智能加以研讨發明,使生出極大力量,為天下人民多出無量福利。

    可惜暴君專政,民智不開,偶有才智之士發明一點真理技藝便加诽謗,不肯重用,此均帝王專政以愚民為務,妒賢嫉能之故。

    将來真個世界大同,人無棄力,地無棄利,有心國家事業的才智之士,再将這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威力加以發明運用,使九洲萬國所有人類均受其福,彼時的人,那是何等快活? 内中江明、阮菡雖然言大而誇,但都言之成理,并非虛妄。

    連阮蓮素來天真平淡的心情,也被感動,認為江明所說有理,哪怕暫時萬難做到,将來天下人類知道封建自私之害,全民扶助,共存共榮,共勞共享福利無窮之益,終有全體醒悟之時,誰能領頭發起的便是先知先覺,功昭萬世,永受人類敬仰的福星巨人。

     四人正說得眉飛色舞,興高采烈,忽覺眼前光景越暗。

    江明走出樹下一看,疏星熒熒,山風漸寒,殘月挂樹,大如冰盤,景色昏黃,蒼煙浮動中,東方已有明意,剛喊得一聲:“天快亮了!”猛瞥見離地二三十丈的峰崖雜樹之間,似有兩條人影,接連兩閃便自不見,正是去往峰前的一面。

    那峰下半數十丈本是蒼崖壁立,石堅如鐵,光滑滑草木不生,隻發現人影之處,鄰近前峰一帶,到處都是喬松奇樹倒挂盤生,還有大片藤蔓互相勾結,但是離地十多丈才有樹木,崖勢内凹,依舊無法上去。

    忙告三女一同出看,人影不曾再見,似已駛往峰前一面。

    細看形勢,當地本是峰旁盡頭之處,下面是一絕壑和大片峭壁,均非可上之路。

    昨夜二猿落處也在上面不遠,溪旁水迹尚還未于,離地二十丈高下雖有一條橫崖,地勢似頗平坦,怎麼看也看不出一點上升途徑。

    料那人影非是賊黨不可,既能安然退去,必已見到壺公。

    雖然慌張驚竄,仿佛受驚被逐,事終難料。

    并且黑摩勒師徒早就該到,照他性情,必往峰後尋來,此時未見蹤迹,不知光景如何,見到壺公沒有。

    還有昨日途中所見兩人也難斷定敵友,照百烏山人師徒之言,後面尾随的兩少年,十九玉琪在内,也未見到。

    天已漸明,各有各的心事,江氏姊弟尤為憂急。

     正商計間,隐聞峰那面有人高呼“鐵牛”,隻喊了一聲,底下便無聲息。

    空山回音相隔大遠,也未聽清,知是黑摩勒所發。

    江明首先情急,忙即奔向前去,急喊了好幾聲,并無回應。

    阮菡追上前去,笑喊:“呆子!方才喊聲順風而來,偶然湊巧聽到。

    我們人在下風,喊破喉嚨也無用處。

    萬一壺公不願驚吵,豈不失禮?我此時想起這座孤峰雖是高而不粗,也有好幾裡的方圓,我們為了壺公平日遊行起坐之處和山田在此,始終是在這裡許方圓以内打轉,沒有遠去。

    隻憑遠望看個大概,覺着上下無路,何不去往那一面仔細看看呢?” 一句話把江氏姊弟提醒,都笑自己糊塗。

    因見昨日壺公走的是這一面,便在當地留意,那一面因有大溪阻路,峰腳插在水中,始終不曾去過。

    略一商談,趕回林内,稍微收拾,将衣包挂好,拿起兵刃暗器和李玉琪行時所贈發絲野麻精制的長索套鈎等應用之物,又将所贈健力提神靈藥各人服上一粒,便順峰腳一路查看過去,方覺前途山形越險,峰旁并有深溝大壑阻住去路,無法飛越,心中失望。

     阮蓮這次獨自當先,到了廣溪盡頭,忽然發現有一片地方雖然陡峭非常,細看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