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回 壯志切民生 事業千秋 當從此始 香光浮月影 清言永夕 相與同行
關燈
小
中
大
前文黑摩勒、鐵牛師徒正在獅猿洞中和江小妹、江明、阮菡、阮蓮四人談說尋找壺公,并令兩獅猿趕往黑風頂探看壺公歸未。
洞中獅猿因經前主人訓練,善解人意,靈慧異常,奉命剛走,便聽洞外鳥嗚之聲,聲如金鈴。
跟着飛進一隻銀燕,雙爪抓着一信,到了衆人頭上,将信放落飛走。
四人拆開一看,乃是小盤谷九十三天梯新交好友葛孤所寫,大意是說衆人走後,聽一好友來說壺公方才回轉黑風頂,另兩位異人業已離山他去。
前遇三賊,一名馮吉,一名宮祥,一名燕飛來。
以馮吉本領最高,見識也最多,和壺公老人相識,這次往尋便是此賊領頭。
另一老淫賊燕飛來,也有一身驚人本領,更擅縮骨鎖身之法,昔年本與七指神偷葛鷹是同門師兄弟,隻為荒淫大甚,雖不似江湖上别的淫賊在外采花,強奸婦女,所有姬妾多半銀錢買來,但他大片财産卻是偷盜所得,一半仗着心機盤剝巧取而來,平日惟利是圖,比馮吉還要好狡兇惡,無惡不作。
年已七十,看去不過四十來歲,平日眼用奢華,享受過于王侯,家中姬妾有好幾十個,雖非暴力強奪,也是仗着财勢,用種種心機方法誘騙挾制而得,因為年紀相差太多,最年輕的才隻十七八歲,并非自願,作孽甚多。
本來已在家中洗手納福,不輕出外,因和芙蓉坪老賊曹景勾結多年,每年每節均受重禮,而武夷山正是幼年同了葛鷹從師習武之處,全山地理極熟,無一處沒有走到,黑風頂離前師所居古廟相隔最近。
事在五十多年以前,燕賊尚未成年,壺公和另外兩位異人尚未隐居山中,閑來無事,常随葛鷹滿山亂跑,不特盤蛇谷與黑風頂是舊遊之地,連小盤谷、小螺彎那幾處險徑也都常時往來,壺公也有兩面之緣。
燕賊平日也曾偷富濟貧,所犯淫惡太多,他那幫助苦人,均是一時高興,好名好勝,或是看中人家妻子,别有所圖,借着财力,使對方感激,無以為報,自将妻女送上。
不過用心陰毒,做得極巧,事情多在臨危之時,人又生得美秀文雅,易得婦女歡心。
當事人固然落他圈套,便是外人也看不出。
自以為昔年有俠盜之名,壺公又曾見過,必能投機。
馮吉雖與壺公相交,是在别處,黑風頂的道路還不太熟。
燕賊接到曹景親筆的信,立時答應。
既想得那重禮酬謝,又想近兩年來不常出外,美女難得遇到,已有三年未買新人,家中姬妾均已日久生厭,見慣無奇,得寵的幾個又漸年老。
芙蓉坪山清水秀,常出美貌少女,打算借此一行,沿途查訪,如有美貌婦女,便想法弄回家去。
如遇不到,再向曹景要上幾個,以娛晚年。
因此他比馮賊還要起勁。
燕賊雖有師傳絕技,武功精純,又善房中之術,畢竟平日荒淫太過,多少年來夜無虛夕,無形中吃了大虧,因此内家真力不如馮吉。
他那輕功卻是極好,幾乎已入化境。
因為他那本身惡行隻有葛鷹一人知道,也隻葛鷹一人制得住他,洗手十年,便是連被葛鷹警告三次之故。
最後一次,葛鷹将他擒住,要代師門正那家法。
後經再三跪地苦求,立誓改邪歸正,葛鷹才将他放掉。
事情雖無人知,但恐葛鷹傳說出去,多年威名一時掃地,自覺丢人太甚。
又知這位師兄雖有神偷之名,但他所得财物完全散與窮苦,自家從來不留餘财,連他最愛的酒,也多半是臨時想法去擾朋友。
除酒以外,終年流浪江湖,家隻三間小房,還是借于朋友。
有時回到家中,便不出手。
每日買酒的錢,都是為人鑄煉刀劍所得酬資,從不以偷盜的錢供給自己享受。
性又疾惡如仇,愛管不平之事,雙方宛如冰炭,不能相容,手法又辣,再不見機而退,被他捉住,身敗名裂。
想起膽寒,偏又無奈他何,隻得如約洗手。
一晃多年,對于葛鷹咬牙切齒,恨毒到了極點。
因聽人說葛鷹自覺年老,想收一個傳衣缽的弟子,物色多年,一直沒有尋到,最近忽然收了一個神童黑摩勒,禀賦之好,從來少有,比他還要刁鑽古怪,機智絕倫。
拜師以前便有一身驚人本領,近在金華北山又得了一口靈辰劍,越發威名遠震,所向無敵。
芙蓉坪賊黨被他傷了不少。
本就氣憤,又受曹賊重托,此往如與相遇,就便除去。
燕賊想起前受葛鷹三次大辱,命幾不保,雖未向外間傳說,自己天性喜動好色,為了這個克星,家居十年,氣悶已極。
便是這次受人之聘,也是偷偷摸摸,不敢露出本來名姓,葛鷹如在,永無出頭之日。
對頭卻是天生異禀,無論何等功夫,均人化境,人又機警異常,無法近身,又練有内家罡氣,人在十步之外,舉手便倒,也無法近身,除非得有幹将、莫邪一類神物利器,休想傷他毫發。
聽說那口靈辰劍便是前古奇珍,分金斷鐵,宛如腐朽。
此去如能遇機下手,将此劍得到手中,便可橫行無忌。
再要不行,現在曹景把芙蓉坪造得和鐵桶一般,當地風景既好,美女又多,能夠報仇雪恨,将仇人師徒殺死,再好沒有,否則索性全家遷往芙蓉坪,省得受那惡氣。
雖然同在山中,不能随便出來走動,但他那裡窮奢極欲,夜夜笙歌,享受無窮,美女甚多。
主人又以上賓之禮相待,怎麼也比悶坐家中,守着幾個常見的婦女要好得多。
燕賊本心便是想尋黑摩勒師徒晦氣,但還不知雙方走了一條路,如與相遇,決不放過。
此賊心狠手黑,又和葛鷹結仇甚深,實比馮、宮二賊還要兇險。
因其此次雖受老賊禮聘,心終害怕,不特未用真名,連貌相俱用昔年俠盜老南極伊繁的易容丹變過,臉如黃蠟,又多了好幾歲年紀,便是葛鷹相遇,也未必能看得出。
所用名姓,是個洗手将近什年的綠林中人,也是一張黃臉,故此葛孤先不知道。
因聽江、阮四人說起黑摩勒師徒已然先來,另走一路,雖知芙蓉坪派有賊黨來此勾結壺公,并不知這三賊的來曆深淺,事情可慮。
途中如與黑摩勒師徒相遇,令其留心,除将三老賊的形貌年歲詳細開明而外,并告四人,最好和黑摩勒師徒照龍九公所說分成兩路,不要一起;并說黑風頂前山還有一條極危險的山路可以走上,壺公并不由此上下,平日往來之路是在峰後,孤峰拔地,峭壁排空,風景極好,壺公無事,常時自帶美酒在此獨飲,看他所種的花和兩畝山田。
但他性情古怪,不是尋他的人,任意遊玩決不過問,如是有心尋他,輕則受氣,重則還要吃上不少苦頭,來者再是惡人,休想整個回去。
峰前住有二人,一名蘇同,乃獨叟吳尚承桃母家的堂侄,另一同伴名叫蕭森,乃師叔蕭山人之孫,因誤傷一人,被蕭師叔逐出,因和蘇同交好,結為兄弟,想拜壺公為師,費了許多心血,吃了好些苦頭,又在峰前守了好幾年,均未如願。
終算日久年深,壺公被他二人誠意感動,未再驅逐,偶然也去所居花林田畝中散步遊行。
二人也守着壺公昔年之誡,不問不敢開口。
偶然也往山外訪友走動,近因覺出壺公随便幾句話均有深意,漸漸才有一點指望。
可是一晃多年,峰後一帶,不奉命也不敢前往走動,這多年來,隻初尋壺公時去過幾次,都吃了一點苦頭。
三月前,二人為了一事,迫不得已去求壺公,在峰前候了多日,不見下來,急得無法。
去往峰後探看,見壺公正由上面下來,總算沒有怪罪。
等到一談,才知二人那件急事已代辦好,說完便令二人回去,以後無事不可再來。
此老行事往往令人莫測。
阮、江回人不遠千裡來此尋他,又有好些淵源,如往峰後,或可無事,黑摩勒師徒卻非所宜。
為防遇敵彼此須要照應,上來不妨同路,離開黑風頂七八裡有一岔道,往左一轉便是黑風頂的道路,稍微繞遠一兩裡路,入口太小,是一山縫,不易看出。
雙方可在當地分路,各走一條,敵人見到也不敢動手。
不是對方先自發難,我們也不可以為敵,兔犯此老禁條,自尋煩惱。
六人看完,得知三賊已極厲害,後面恐還有同黨接應,均是強敵。
小妹謹慎持重,惟恐仇敵搶在前面,對方已先起身;信上又說那兩位異人均已離山他去,賊黨地理甚熟;心中未免驚疑,但因向來言行如一,說了算數,業已答應黑摩勒和衆獅猿,天又大黑,不便起身,正恐落後愁急,忽見幾隻大獅猿由外奔入,互相叫了幾聲,為首獅猿便向衆人連叫帶比。
經此半夜,人獸相習,各比手勢,已能會意。
衆人問出外面霧氣越濃,三賊雖然帶有特制的千裡火筒,一樣也難行路,現在小螺彎山洞之中,被獅猿們無心發現,疑是衆人一路,想要引來,剛一現身便被打了幾镖,一個幾将眼睛打瞎,幸未受傷。
後來伏在一旁偷聽,才知三賊不是衆人一路,正在商計明日霧退往黑風頂去尋壺公。
山中住有異人,三賊也都知道,因是上來遇了敵人,生了戒心,改走小螺彎險徑便為避人,照那走法要遠出不少,正在彼此埋怨。
獅猿照例人不犯它,它不犯人,本想報複,一則主人行時嚴命不許傷人,那地方離黑風頂雖然尚遠,谷徑曲折,繞越路多,實在相去不過四五十裡,恰在壺公禁條之内,在此境内向不許人動武。
獅猿雖是野獸,曾受訓練,不比野豬一類蠢物,三賊又是尋找壺公而來,不敢冒失,隻得把奉命采取的山果取回。
衆人問出賊黨似把阮氏姊妹和用暗器打他的人當成異人門下,一心避人,路要繞出不少,就是明日走得稍晚,多半也可搶在前面。
葛孤來信又說三賊并不知道峰後途徑,所去路卻相反;就是同時到達,壺公不由峰前上下,去了也見不到,心中一寬。
黑摩勒卻對來信所說之言,心中不服,覺着壺公如是正人君子,這樣兇惡的老賊便不應放過,如何與他們相交?此去不遇便罷,如與三賊相遇,說什麼也要為民間除此三個大害;因恐小妹勸阻,好在不是一路,也未明言。
随即商量明日同除毒蟲之事。
光陰易過,大家又是少年交好的兄弟姊妹,談得越發投機,誰也沒有一點倦意,一晃便是天明将近。
江明心急,出洞去看天氣,見霧氣尚未全消,景甚陰晦,剛回洞内說天還早;獅猿本通人語,老的更靈,聞言,正打手勢,連聲低叫,似說天已快亮,要請衆人起身為它們除害。
忽一小猿由外奔入,手指後面急叫。
衆人料知毒蟲業己出洞,同往觀看。
為首猿獅便在前面領路,和衆人由左壁亂石林中往後繞去。
洞中昏黑,好在無人到此,阮氏姊妹便将蛟珠取出照路。
往後洞走進不遠,地勢逐漸高起,盤旋曲折而上。
忽然發現上面有一平台高懸,水聲湯湯,聽去頗深,右壁空出畝許來長一條。
走到一看,原來台下還有水路,深不可測;左壁一個圓門,内中石室似頗整潔;珠光照處,靠壁一條天然石榻,上設竹枕,旁邊石案上還有筆墨書籍。
阮菡同了江明當先走進,獅猿好似不願,叫了幾聲。
黑摩勒看出主人所居,便說:“你不要急,我們看看何妨,又不動你東西。
”獅猿剛一點頭,瞥見江明在動桌上書籍,忽然急叫搶進,似要攔阻。
江明已将書拿在手内,看了一看,脫口驚喜道:“這不是說那毒蟲麼?”獅猿已搶上前去,伸手想奪,又恐将書損壞,急叫不已。
阮菡笑說:“你這老猢狲不要發急,我們稍微一看就會放下,決不損壞拿走。
這上面說有毒蟲來曆,你不讓看,如何能夠除去?”老猿隻得停了吼叫,面上仍帶惶急之容。
阮蓮見乃姊和江明并肩并頭,借着珠光看那書上的字,神态親密,毫不自知,心方暗笑。
江明已喜呼道:“黑哥哥快看!這東西真個兇毒,除你還無第二人能除它呢。
”說罷将書遞過。
衆人聚攏,互相傳觀。
原來那是洞主蕭山人一本日記的未了幾頁,上寫洞後壑底藏有一條毒蟲,名為——(-,音孽,曾見《說文解字》及《楚辭》,乃禽獸蟲蝗之怪;-,蟲名,又名馬陸,《淮南子》“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便指此蟲),乃兩種毒蟲交合而生,其毒無比。
本不甚長,因這毒蟲本生在聚有瘴毒的沼澤污泥之中,不知何年何月留下孽種,隐伏壑底一個沒有出口的暗洞以内,年月一久,越長越大,無法出去。
此蟲雖然生在污泥裡面,但不喜水,最忌日光,能有這長壽命,便由于所居巢穴臨近泉眼,污濕陰晦,每當山水發時,壑底所積大量濕毒之氣全被隔着洞壁的石縫吸收了去,自從生長,從未見到一絲陽光之故。
蕭山人先本不知下面伏有毒蟲,這日因覺水洞中的泉水那樣清冷,内中偏會含有奇毒,正在留意查看。
正趕毒蟲身越長大,下面巢穴狹小,轉側不便,想要破洞而出,先往下面水洞探路,剛現出一點形迹,便被蕭山人看出。
毒蟲為水所阻,退了回去。
蕭山人前在蠻荒森林之中見過,知道此蟲兇毒無比,想要除去,無奈上下相隔太高,下面的水深不可測;毒蟲看去隻是一身細鱗,但極堅韌,并有極強彈性,力大無窮,差一點的刀斧弩箭休想傷它分毫,性子又長,不将它頭頸和胸尾間三處要害從中分裂,就是殺死,落在污泥之中,不消多日仍能複活,端的厲害非常,為此又往壑底仔細查聽。
毒蟲
洞中獅猿因經前主人訓練,善解人意,靈慧異常,奉命剛走,便聽洞外鳥嗚之聲,聲如金鈴。
跟着飛進一隻銀燕,雙爪抓着一信,到了衆人頭上,将信放落飛走。
四人拆開一看,乃是小盤谷九十三天梯新交好友葛孤所寫,大意是說衆人走後,聽一好友來說壺公方才回轉黑風頂,另兩位異人業已離山他去。
前遇三賊,一名馮吉,一名宮祥,一名燕飛來。
以馮吉本領最高,見識也最多,和壺公老人相識,這次往尋便是此賊領頭。
另一老淫賊燕飛來,也有一身驚人本領,更擅縮骨鎖身之法,昔年本與七指神偷葛鷹是同門師兄弟,隻為荒淫大甚,雖不似江湖上别的淫賊在外采花,強奸婦女,所有姬妾多半銀錢買來,但他大片财産卻是偷盜所得,一半仗着心機盤剝巧取而來,平日惟利是圖,比馮吉還要好狡兇惡,無惡不作。
年已七十,看去不過四十來歲,平日眼用奢華,享受過于王侯,家中姬妾有好幾十個,雖非暴力強奪,也是仗着财勢,用種種心機方法誘騙挾制而得,因為年紀相差太多,最年輕的才隻十七八歲,并非自願,作孽甚多。
本來已在家中洗手納福,不輕出外,因和芙蓉坪老賊曹景勾結多年,每年每節均受重禮,而武夷山正是幼年同了葛鷹從師習武之處,全山地理極熟,無一處沒有走到,黑風頂離前師所居古廟相隔最近。
事在五十多年以前,燕賊尚未成年,壺公和另外兩位異人尚未隐居山中,閑來無事,常随葛鷹滿山亂跑,不特盤蛇谷與黑風頂是舊遊之地,連小盤谷、小螺彎那幾處險徑也都常時往來,壺公也有兩面之緣。
燕賊平日也曾偷富濟貧,所犯淫惡太多,他那幫助苦人,均是一時高興,好名好勝,或是看中人家妻子,别有所圖,借着财力,使對方感激,無以為報,自将妻女送上。
不過用心陰毒,做得極巧,事情多在臨危之時,人又生得美秀文雅,易得婦女歡心。
當事人固然落他圈套,便是外人也看不出。
自以為昔年有俠盜之名,壺公又曾見過,必能投機。
馮吉雖與壺公相交,是在别處,黑風頂的道路還不太熟。
燕賊接到曹景親筆的信,立時答應。
既想得那重禮酬謝,又想近兩年來不常出外,美女難得遇到,已有三年未買新人,家中姬妾均已日久生厭,見慣無奇,得寵的幾個又漸年老。
芙蓉坪山清水秀,常出美貌少女,打算借此一行,沿途查訪,如有美貌婦女,便想法弄回家去。
如遇不到,再向曹景要上幾個,以娛晚年。
因此他比馮賊還要起勁。
燕賊雖有師傳絕技,武功精純,又善房中之術,畢竟平日荒淫太過,多少年來夜無虛夕,無形中吃了大虧,因此内家真力不如馮吉。
他那輕功卻是極好,幾乎已入化境。
因為他那本身惡行隻有葛鷹一人知道,也隻葛鷹一人制得住他,洗手十年,便是連被葛鷹警告三次之故。
最後一次,葛鷹将他擒住,要代師門正那家法。
後經再三跪地苦求,立誓改邪歸正,葛鷹才将他放掉。
事情雖無人知,但恐葛鷹傳說出去,多年威名一時掃地,自覺丢人太甚。
又知這位師兄雖有神偷之名,但他所得财物完全散與窮苦,自家從來不留餘财,連他最愛的酒,也多半是臨時想法去擾朋友。
除酒以外,終年流浪江湖,家隻三間小房,還是借于朋友。
有時回到家中,便不出手。
每日買酒的錢,都是為人鑄煉刀劍所得酬資,從不以偷盜的錢供給自己享受。
性又疾惡如仇,愛管不平之事,雙方宛如冰炭,不能相容,手法又辣,再不見機而退,被他捉住,身敗名裂。
想起膽寒,偏又無奈他何,隻得如約洗手。
一晃多年,對于葛鷹咬牙切齒,恨毒到了極點。
因聽人說葛鷹自覺年老,想收一個傳衣缽的弟子,物色多年,一直沒有尋到,最近忽然收了一個神童黑摩勒,禀賦之好,從來少有,比他還要刁鑽古怪,機智絕倫。
拜師以前便有一身驚人本領,近在金華北山又得了一口靈辰劍,越發威名遠震,所向無敵。
芙蓉坪賊黨被他傷了不少。
本就氣憤,又受曹賊重托,此往如與相遇,就便除去。
燕賊想起前受葛鷹三次大辱,命幾不保,雖未向外間傳說,自己天性喜動好色,為了這個克星,家居十年,氣悶已極。
便是這次受人之聘,也是偷偷摸摸,不敢露出本來名姓,葛鷹如在,永無出頭之日。
對頭卻是天生異禀,無論何等功夫,均人化境,人又機警異常,無法近身,又練有内家罡氣,人在十步之外,舉手便倒,也無法近身,除非得有幹将、莫邪一類神物利器,休想傷他毫發。
聽說那口靈辰劍便是前古奇珍,分金斷鐵,宛如腐朽。
此去如能遇機下手,将此劍得到手中,便可橫行無忌。
再要不行,現在曹景把芙蓉坪造得和鐵桶一般,當地風景既好,美女又多,能夠報仇雪恨,将仇人師徒殺死,再好沒有,否則索性全家遷往芙蓉坪,省得受那惡氣。
雖然同在山中,不能随便出來走動,但他那裡窮奢極欲,夜夜笙歌,享受無窮,美女甚多。
主人又以上賓之禮相待,怎麼也比悶坐家中,守着幾個常見的婦女要好得多。
燕賊本心便是想尋黑摩勒師徒晦氣,但還不知雙方走了一條路,如與相遇,決不放過。
此賊心狠手黑,又和葛鷹結仇甚深,實比馮、宮二賊還要兇險。
因其此次雖受老賊禮聘,心終害怕,不特未用真名,連貌相俱用昔年俠盜老南極伊繁的易容丹變過,臉如黃蠟,又多了好幾歲年紀,便是葛鷹相遇,也未必能看得出。
所用名姓,是個洗手将近什年的綠林中人,也是一張黃臉,故此葛孤先不知道。
因聽江、阮四人說起黑摩勒師徒已然先來,另走一路,雖知芙蓉坪派有賊黨來此勾結壺公,并不知這三賊的來曆深淺,事情可慮。
途中如與黑摩勒師徒相遇,令其留心,除将三老賊的形貌年歲詳細開明而外,并告四人,最好和黑摩勒師徒照龍九公所說分成兩路,不要一起;并說黑風頂前山還有一條極危險的山路可以走上,壺公并不由此上下,平日往來之路是在峰後,孤峰拔地,峭壁排空,風景極好,壺公無事,常時自帶美酒在此獨飲,看他所種的花和兩畝山田。
但他性情古怪,不是尋他的人,任意遊玩決不過問,如是有心尋他,輕則受氣,重則還要吃上不少苦頭,來者再是惡人,休想整個回去。
峰前住有二人,一名蘇同,乃獨叟吳尚承桃母家的堂侄,另一同伴名叫蕭森,乃師叔蕭山人之孫,因誤傷一人,被蕭師叔逐出,因和蘇同交好,結為兄弟,想拜壺公為師,費了許多心血,吃了好些苦頭,又在峰前守了好幾年,均未如願。
終算日久年深,壺公被他二人誠意感動,未再驅逐,偶然也去所居花林田畝中散步遊行。
二人也守着壺公昔年之誡,不問不敢開口。
偶然也往山外訪友走動,近因覺出壺公随便幾句話均有深意,漸漸才有一點指望。
可是一晃多年,峰後一帶,不奉命也不敢前往走動,這多年來,隻初尋壺公時去過幾次,都吃了一點苦頭。
三月前,二人為了一事,迫不得已去求壺公,在峰前候了多日,不見下來,急得無法。
去往峰後探看,見壺公正由上面下來,總算沒有怪罪。
等到一談,才知二人那件急事已代辦好,說完便令二人回去,以後無事不可再來。
此老行事往往令人莫測。
阮、江回人不遠千裡來此尋他,又有好些淵源,如往峰後,或可無事,黑摩勒師徒卻非所宜。
為防遇敵彼此須要照應,上來不妨同路,離開黑風頂七八裡有一岔道,往左一轉便是黑風頂的道路,稍微繞遠一兩裡路,入口太小,是一山縫,不易看出。
雙方可在當地分路,各走一條,敵人見到也不敢動手。
不是對方先自發難,我們也不可以為敵,兔犯此老禁條,自尋煩惱。
六人看完,得知三賊已極厲害,後面恐還有同黨接應,均是強敵。
小妹謹慎持重,惟恐仇敵搶在前面,對方已先起身;信上又說那兩位異人均已離山他去,賊黨地理甚熟;心中未免驚疑,但因向來言行如一,說了算數,業已答應黑摩勒和衆獅猿,天又大黑,不便起身,正恐落後愁急,忽見幾隻大獅猿由外奔入,互相叫了幾聲,為首獅猿便向衆人連叫帶比。
經此半夜,人獸相習,各比手勢,已能會意。
衆人問出外面霧氣越濃,三賊雖然帶有特制的千裡火筒,一樣也難行路,現在小螺彎山洞之中,被獅猿們無心發現,疑是衆人一路,想要引來,剛一現身便被打了幾镖,一個幾将眼睛打瞎,幸未受傷。
後來伏在一旁偷聽,才知三賊不是衆人一路,正在商計明日霧退往黑風頂去尋壺公。
山中住有異人,三賊也都知道,因是上來遇了敵人,生了戒心,改走小螺彎險徑便為避人,照那走法要遠出不少,正在彼此埋怨。
獅猿照例人不犯它,它不犯人,本想報複,一則主人行時嚴命不許傷人,那地方離黑風頂雖然尚遠,谷徑曲折,繞越路多,實在相去不過四五十裡,恰在壺公禁條之内,在此境内向不許人動武。
獅猿雖是野獸,曾受訓練,不比野豬一類蠢物,三賊又是尋找壺公而來,不敢冒失,隻得把奉命采取的山果取回。
衆人問出賊黨似把阮氏姊妹和用暗器打他的人當成異人門下,一心避人,路要繞出不少,就是明日走得稍晚,多半也可搶在前面。
葛孤來信又說三賊并不知道峰後途徑,所去路卻相反;就是同時到達,壺公不由峰前上下,去了也見不到,心中一寬。
黑摩勒卻對來信所說之言,心中不服,覺着壺公如是正人君子,這樣兇惡的老賊便不應放過,如何與他們相交?此去不遇便罷,如與三賊相遇,說什麼也要為民間除此三個大害;因恐小妹勸阻,好在不是一路,也未明言。
随即商量明日同除毒蟲之事。
光陰易過,大家又是少年交好的兄弟姊妹,談得越發投機,誰也沒有一點倦意,一晃便是天明将近。
江明心急,出洞去看天氣,見霧氣尚未全消,景甚陰晦,剛回洞内說天還早;獅猿本通人語,老的更靈,聞言,正打手勢,連聲低叫,似說天已快亮,要請衆人起身為它們除害。
忽一小猿由外奔入,手指後面急叫。
衆人料知毒蟲業己出洞,同往觀看。
為首猿獅便在前面領路,和衆人由左壁亂石林中往後繞去。
洞中昏黑,好在無人到此,阮氏姊妹便将蛟珠取出照路。
往後洞走進不遠,地勢逐漸高起,盤旋曲折而上。
忽然發現上面有一平台高懸,水聲湯湯,聽去頗深,右壁空出畝許來長一條。
走到一看,原來台下還有水路,深不可測;左壁一個圓門,内中石室似頗整潔;珠光照處,靠壁一條天然石榻,上設竹枕,旁邊石案上還有筆墨書籍。
阮菡同了江明當先走進,獅猿好似不願,叫了幾聲。
黑摩勒看出主人所居,便說:“你不要急,我們看看何妨,又不動你東西。
”獅猿剛一點頭,瞥見江明在動桌上書籍,忽然急叫搶進,似要攔阻。
江明已将書拿在手内,看了一看,脫口驚喜道:“這不是說那毒蟲麼?”獅猿已搶上前去,伸手想奪,又恐将書損壞,急叫不已。
阮菡笑說:“你這老猢狲不要發急,我們稍微一看就會放下,決不損壞拿走。
這上面說有毒蟲來曆,你不讓看,如何能夠除去?”老猿隻得停了吼叫,面上仍帶惶急之容。
阮蓮見乃姊和江明并肩并頭,借着珠光看那書上的字,神态親密,毫不自知,心方暗笑。
江明已喜呼道:“黑哥哥快看!這東西真個兇毒,除你還無第二人能除它呢。
”說罷将書遞過。
衆人聚攏,互相傳觀。
原來那是洞主蕭山人一本日記的未了幾頁,上寫洞後壑底藏有一條毒蟲,名為——(-,音孽,曾見《說文解字》及《楚辭》,乃禽獸蟲蝗之怪;-,蟲名,又名馬陸,《淮南子》“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便指此蟲),乃兩種毒蟲交合而生,其毒無比。
本不甚長,因這毒蟲本生在聚有瘴毒的沼澤污泥之中,不知何年何月留下孽種,隐伏壑底一個沒有出口的暗洞以内,年月一久,越長越大,無法出去。
此蟲雖然生在污泥裡面,但不喜水,最忌日光,能有這長壽命,便由于所居巢穴臨近泉眼,污濕陰晦,每當山水發時,壑底所積大量濕毒之氣全被隔着洞壁的石縫吸收了去,自從生長,從未見到一絲陽光之故。
蕭山人先本不知下面伏有毒蟲,這日因覺水洞中的泉水那樣清冷,内中偏會含有奇毒,正在留意查看。
正趕毒蟲身越長大,下面巢穴狹小,轉側不便,想要破洞而出,先往下面水洞探路,剛現出一點形迹,便被蕭山人看出。
毒蟲為水所阻,退了回去。
蕭山人前在蠻荒森林之中見過,知道此蟲兇毒無比,想要除去,無奈上下相隔太高,下面的水深不可測;毒蟲看去隻是一身細鱗,但極堅韌,并有極強彈性,力大無窮,差一點的刀斧弩箭休想傷它分毫,性子又長,不将它頭頸和胸尾間三處要害從中分裂,就是殺死,落在污泥之中,不消多日仍能複活,端的厲害非常,為此又往壑底仔細查聽。
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