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暗霧竄荒山 古寺疏鐘 驚聞密語 深宵焚盜窟 花塢野火 怒失霜镡

關燈
鐵牛因幾次耽擱,心中發急,知道莫邪腳程極快,出門便催快跑。

    莫邪笑道:“你自前馳,我定追上。

    ”鐵牛因莫邪舉止從容,神态文雅,嫌他遲緩,巴不得能夠放量跑去,聞言,問明途向,開腿就跑。

    回顧莫邪,無論自己跑得多快,相隔不過二三丈,老是不慌不忙神氣,才知對方功夫精純,表面看不出來,心中驚服,方想:還是等他一路,可以就便領教。

    回頭再看,人已不知何往。

    仰望天空,陰雲密布,又有雨意。

    前行到一山谷之中,兩面崖壁陰森,光景昏暗,更無人蹤。

    車、卞二人一個不見跟來,想起前路漸入危境,師父此時不知是何光景,自己年幼力弱,遇見賊黨,怎敵得住?先頗膽怯,不時回顧,盼望車、卞二人趕上;繼一想:死生有命,譬如不遇這兩人,莫非師父有難,便不敢去:管它虎穴龍潭,且到那裡再說。

    當時心膽立壯,重又加緊飛奔,不消多時,便把十餘裡的谷徑走完,越過二三處嶺崖,入了九華山境。

    初次經曆,不知途徑,隻照莫邪所說趕去。

    不料愁急心慌,又是陰天,一不留神,把路走岔,方向全迷,後來越走越不對,才知忙中有錯,路已走迷,所行乃是九華後山偏僻之處。

    空山無人,無從詢問,幾次登高四望,不見人影。

    在山中往來亂竄了半日,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雖未下雨,但是天色陰晦,星月無光。

    想起師父現困賊巢,不知吉兇,車、卞二位異人又全走失,似此走投無路,今夜決尋不到師父。

    萬一彼此錯過,如何是好?心焦意亂,打不起主意。

    天已人夜,人也疲乏起來,正急得要哭,忽然一陣狂風,飛沙走石,樹木蕭蕭,聲如潮湧,風中更有好些冰點,不知乃是左近瀑布吹落,心疑要下陣雨,恐和昨日一樣,周身水濕,更難行路,便往前面坡上樹林中跑去。

    到後一看,林中有一小峰,高隻二三丈,上豐下銳,中腰還有一洞,可以栖身。

    心想:深山黑夜,鐵花塢不知是在何方,如何尋去?天又不好,恐下大雨,不如且在峰上暫避,少時雲開月現再行起身,否則隻好住上一夜,候到天明,設法尋人,問明再走,反正急也無用,心倒定了下來。

    尋到峰上小洞口外,坐在石上,想起前事,悔恨交集。

    一摸馬寡婦所贈幹糧尚在囊中,取出來吃了一飽。

    忽覺口渴,耳聽泉聲轟轟,相隔不遠,方欲尋去,忽見地下光影參差,景色漸明。

    起身上下一看,就此一陣狂風之後,滿天浮雲已被吹開,大片雲層,急如奔馬,向月而馳,月影隐現雲層之中,始而明晦不常,光影閃變,晃眼之間,雲層退盡,清光大來,照得遠近山巒林木明如白晝。

    心中一喜,振起精神,仍想乘着明月觀察途向,往尋師父。

    剛一立起,便聽樹林深處傳來一下鐘聲,空山回響,餘音悠揚,半晌方息,才知林中有廟。

    本想尋人詢問,正合心意,剛待縱下,又聽林外有人低聲說話,由遠而近,似往林中走來。

    猛想起師父常說,深山荒野,如有孤廟和獨戶人家高大房舍,必須留意。

    似此黑夜荒山、偏僻無人之處,林中藏有廟字,也是可疑。

    來者二人,腳程又如此快法,如非聽他說話,聲息全無,不問善惡,均非尋常。

    此地離鐵花塢想必不遠,如是賊黨,出去遇上,豈不是糟?當時警覺,忙往洞中退回,探頭外望。

     來人已到林内,本來走得極快,行至峰前,忽然止住。

    内一人道:“五弟且慢前進,我看此事還是不宜告知外人。

    好在和尚正做夜課,我們且去峰頂小亭商量好了,再打主意如何?”另一人道:“此劍至寶奇珍,我們才得到手,不知用法。

    依我之見,非但和尚不令知道,便在途中也須密藏,等到回山,見過師父再作計較。

    先去峰上一談也好。

    ” 鐵牛聞言,心中一動,越發留心靜聽。

    來人邊說邊走,已繞峰而上。

    到了峰項,鐵牛這才看出,那峰還有人工修成的盤道。

    來人便由洞旁不遠經過,背影看去,乃是兩個佩劍少年。

    一人年紀稍輕,手裡拿着一口劍,正是師父所失那口寶劍。

    所說小亭,就在上面,離洞不過數尺,聽得畢真。

     二人大意是說:由江西來,去往黃山訪友,因與廟中和尚相識,繞道訪看,并将行李衣物寄存廟中。

    今日黃山歸來,打算明朝回往小孤山,中途遇一師執,談了些時。

    剛剛分手,快要起身,忽見前面林内劍光如虹,連閃兩下,微聞驚呼之聲。

    連忙掩去一看,原來林中二人,乃鐵花塢三兇門下賊黨,合謀害了一人,把那人的劍奪來,想回山獻功。

    行至途中,因聞那劍神物利器,拔出觀看,不料劍上芒尾伸縮不定,劍光強烈,稍一舞動,同黨便受了傷,正在包紮。

    二人立時上前,問他劍由何人手中奪來。

    本意既有此劍,必非庸流。

    雖恨賊黨陰謀暗算,并無殺賊之意。

    不料二賊兇橫太甚,開口就罵,舉刀就斫。

    受傷那賊,更将此劍拔出,二人幾為所傷,并将自帶一口寶劍截去一段。

    另一賊又取迷香,想要暗算。

    幸而二人手急眼快,用燕尾梭将二賊打倒,将劍奪去。

    乘着賊黨未來,四外無人,索性将二賊提往無人之處,用藥化掉。

    匆匆起身回走,剛進九華山,便見賊黨往來不絕,内有數人并還互相咒罵:先殺二賊,多大膽子,也不敢背叛師父,何況内中一人,還是師父最得寵的徒弟,不是遇見敵黨能手将劍奪去,不敢回山,追去拼命,想要奪回,便是人劍均失,為敵人所殺,屍首必在山中隐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