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 古洞幾千春 遍地香光開别府 滇池八百裡 彌天霞彩鬥癫師

關燈
? 還有一個大妖徒可曾除去?”阿童随說前事。

     原來九姑因在解脫坡苦求寶相夫人,時經一年,終無回應。

    知道兄弟受盡磨折,心如刀割,惟恐誤事,四出求人相救,請托到昆侖派一位女長老崔黑女門下。

    滿拟對方乃昆侖名宿,必可相助,哪知崔黑女竟将她看中,意欲收徒,方肯出手。

    九姑生具潔癖,最愛幹淨。

    見黑女形容醜怪還在其次,最難受的是性情怪僻。

    自從乃師道成飛升,孤身一人,隐居小雲山錦楓谷旁崖洞之中。

    從此休說外人,連本門師兄弟也絕少往來,除有時裝作乞丐遊戲人間而外,常年洞内打坐。

    當地風景絕佳,山洞有好幾處,不是崇閡高大,便是曲折幽奇,盡可辟作洞府之用。

    她偏住在一個大小不足方丈的崖洞裡面,地勢卑濕,正當峰口,常年泥土塵沙布滿。

    偶然打坐日期較長,起身一看,通體塵封,簡直成了泥人,她也不加拂拭。

    崖洞本就污穢異常,黑女性又嗜酒,多半自釀,大壇小罐,滿洞都是,幾無立足之地。

    酒味雖美,那盛酒的器具全是山外拾來的破碎殘缺的人家棄物。

    看去和老年女花子所住的窯洞一樣。

    門下也無徒弟。

    九姑心性自然不投,她不知對方特意苦修,以此減消夙孽。

    當時受寵若驚,求人之際,還不敢過于堅拒。

    正想婉言推托,答話稍慢,對方便已大怒,将其逐出。

     九姑忍氣吞聲,含淚出洞。

    冤家路窄,飛出不遠,又遇見前在昆侖派,後被逐出的女仙陰素棠。

    因見對方遁光乃昆侖家法,人又美豔,不知底細,一見訂交,便露求助之意。

    陰素棠假說:“妖僧邪法厲害,勝他容易。

    無奈你姊弟二人,一個被困洞内,一個真形被他攝去,投鼠忌器,必須冷不防先破禁法,将人救出,再行下手。

    我有一至交金神君,煉就小阿修羅法,可以為你出力。

    ”随寫一信,令其往投。

    那地方正是妖僧所居入口暗谷附近,惟恐妖僧覺察,九姑先不敢去。

    陰素棠說:“無妨。

    我這裡留有神符一道,可供來往一次之用。

    但是此人性情古怪,最重恩怨,不論親疏,永不無故助人。

    他如有事相求,必須答應:否則,他也決不勉強,你的事卻無望了。

    ”九姑趕到一看,對方住在谷口外面山腹之中。

    裡面地勢廣大,石室甚多,布置得和仙宮一樣,到處珠光寶氣,明如白晝。

    心還暗喜,覺着此人法力必高,事情有望。

    誰知那人以前乃魔教中有名人物,自從教祖屍毗老人隐退多年,一班同道多半遭劫;加以身具特性,不喜與人交往,獨自一人帶了好些魔女姬妾隐居當地,終年享受。

    因和陰素棠相識,曾托她代為物色兩個有根器的美女。

    陰素棠知他前在魔教門下犯規被逐,屍毗老人乃他師伯,隐退以前恨其淫兇,為本門丢人,曾有除去之意,自聞老人近又出世,不敢出外。

    意欲借此結納見好,以便異日學他魔法地步。

     九姑哪知就裡,照着指點和那一道魔符,深入洞内,見宮室如此華美靈奇,隻是沿途未見一人。

    正在奇怪,朝着當中寶座恭禮陳詞,眼前一花,寶座上現出一個中年道裝男子,旁立好些少年男女。

    心想:“自己法力并非尋常,一路留意,竟未看出一點影迹。

    ”越發駭異。

    對方聽完來意,便取出一個晶球,令其自看。

    球上一片黃光閃過,立時現出兄弟雲翼在妖僧洞中受那風雷水人煉魂之苦。

    九姑心中悲痛萬分,跪哭求救。

    金神君道:“我雖在這一甲子内不離此洞,但我法力無邊,通行地底,如魚遊水,更能用我阿修羅法隐蔽行蹤。

    隻消煉法四十九日,救你姊弟,易如反掌。

    但我不白出力,可曾準備以何為酬麼?”九姑知對方将她看中,由各樣珠寶說起,一直說到分他一粒毒龍丸,俱都不要。

    最後還是對方吐口,明說心事。

    九姑心高好強,誓修仙業,聞言自非所願,但又不敢得罪。

    所幸對方還講情理,并不十分勉強,說道:“我由今日起,便為你煉法,以備開山入地。

    你兄弟的慘狀,你也看見了。

    你将來的身受比他更慘,如允嫁我為妾,立可轉禍為福。

    可自歸計利害,隻要在四十九日之内趕來回複,說明心意,絕不勉強。

     否則便算應允,到日不必你求,我自下手,将你兄弟救出。

    由此你姊弟二人同在我的門下,永享仙福,豈不是好?” 九姑無可如何,未置可否,退了出來,也未受到攔阻。

    回來越想越傷心。

    心想: “當年恩師黎母曾說自己根骨甚厚,如能改歸正教,成就尚不至此。

    因為師門恩重,尚不肯改投到别人門下。

    如今偏遇上一個妖邪對頭苦苦相逼,事還未完,又遇見這麼一個魔頭。

    ”悲忿之下,如非手足情長,兄弟未曾脫困,真形又被妖僧攝去,惟恐激怒,緻受形神俱滅之害,真恨不能毀容自殘,以免糾纏。

    九姑後來再四盤算,覺着還是妖僧可惡,仇深恨重,是起禍根苗。

    心想:“且挨過四十多天,寶相夫人再如堅拒不見,隻好拼着此身,等将兄弟救出,令其遠遁海外,然後自行兵解,保全清白,再去轉世修為。

    ” 不料一念之貞,災退福臨,七矮到來,允為相助。

    但那魔頭十分難惹,必須先行回絕,以免結怨。

    九姑去時,因妖窟密迩,本具戒心,但與七矮初交,羞于啟齒,未借隐遁神符。

    去時假托引路,與衆同行,自然無事。

    回時如在天明以前,也可無妨。

    偏生晦星還未退盡,到時魔頭正在宮中恣情作樂,九姑守到天明,方始得見。

    話說完後,對方倒也不曾作難,隻冷笑一聲,手揮處,一陣雷鳴之聲,九姑眼前一花,身已移出洞外。

    隻得自隐身形,向前急飛。

    心還在想:“不遇上對頭最好,如被發覺,在他限期以内也有話說。

    ”誰知二妖徒吳投無心發現,一面報知妖師,一面忙和韋蛟趕去。

    九姑想起邪法厲害,真形被攝,在此方圓三千裡内,休想脫身,無奈妖徒不由分說,隻得假裝回飛。

    沿途無甚動靜,心想:“妖僧居然言而有信!”心中慶幸。

    正待冷不防往婁山關九盤嶺急飛過去,與阿童等四人會合,猛覺身上一緊,身被一種極大力量吸住,一任奮力掙紮,休想脫身。

    知道妖僧己然發動邪法,連身攝去,不由心驚膽寒。

    斷定此行不落毒手,便遭污辱,并還無力與抗。

     九姑心正悲憤,忽然想起:“阿童等四人,此時必在途中等候自己,何不現身試上一下?如被發現,不特多出生機,又免四人不知自己被擒,在外枯守,以至延誤。

    ”剛把隐身法撤去,前面崖角轉出四人,不知何故并未隐身。

    未及出聲招呼,石完手裡拿着九姑所贈果子,正在啃吃,一眼瞥見九姑手舞足蹈,背向前面淩空倒飛,人卻拼命亂掙不已;同時耳聽師父又在疾呼:“小神僧快看!九姑已為妖法所擒。

    ”石完心烈如火,對于九姑又有好感,話未聽完,一着急,把吃殘的佳果随手一擲,一道墨綠光華,箭一般連身斜射上去。

    九姑因他年小,又是南海雙童新收門人,不知他天賦本能頗具神通,妖洞内外邪法封禁堅如精鋼,恐其閃失,還在大聲疾呼說:“邪法禁閉嚴密,到處埋伏,不可冒失。

    快請小神僧施展佛法救我!”石完哪聽這一套,見九姑末一句話剛剛說完,一片青光閃過,人已不見。

    再看那地方,乃是一片極險峻的危崖,崖下有一丈許大小的圓洞,看去甚深。

    九姑剛剛投入,便成了一片整崖,連洞門一齊隐去,不由大怒。

    因知這類正門人口必多埋伏,轉不如由洞側石壁上穿洞進去,對方邪法多高,也想不到來人會把極深厚的崖石視若無物,随意通行。

    便把遁光一按,往裡穿去,果然料中。

    但那穿入之處,卻是崖心正洞入口,本是妖僧就着山石孔竅開辟出來,其中高下回環,并非直路。

    石完心租,匆匆穿入,不曾看明形勢,走的又是洞徑左側相反之處,找了一陣也未找到。

    後仗天賦穿山行石的本能,在裡面亂沖亂撞,居然在無意之中穿達腹部内設法壇的石室以内。

     石完還未透出壁外,便聽妖僧師徒與九姑問答喝罵之聲。

    本要當時沖出,繼一想: “師父曾說,妖僧邪法厲害,九姑人又被困,不要人未救走,反被傷害。

    ”想到這裡,便隐藏在石壁以内,運用家傳隔石透視之法,靜悄悄向外查看。

    見那外面乃是一座極高大的廣堂,靠壁當中設着一座三丈方圓的法台。

    上坐一個身着半截僧衣,滿頭秃疤,面黑如漆,形容醜怪的矮胖妖僧。

    左右立着兩個妖徒,一胖一瘦。

    前面不遠有一丈許來高的石筍,粗約兩抱,上豐下銳,倒立在地。

    九姑被一片青色淡煙籠罩全身,立在石上,一言不發,滿面俱是悲憤之容。

    同時妖僧手上放出一圈圓光,把九姑方才被妖徒追逃,後又回身,口中急呼求援的景象全現出來。

    随聽九姑在石上大罵:“妖僧!秃賊!淫兇無信。

    似此行為,人天共憤。

    我甯甘百死,絕不失身妖邪。

    你今日運數已終,果報将臨,形消神滅,死無葬身之地,不自縮頭逃命,還敢賣弄邪法。

    你如自命不凡,以為無人能敵,隻要敢等上三日,你不伏誅遭報,我便心服口服。

    ”妖僧還未答言,旁立妖徒吳投本來領命要走,聞言大怒,行前大喝:“無知賤婢,不知死活!你敢出言頂撞,我先教你吃點苦頭再說。

    ”說罷,手掐法訣,朝前一指,石筍上立時冒起大片青、黑二色的妖光,由下面突突湧起,晃眼九姑全身便被包沒,妖徒随即遁去。

    九姑面容立時慘變,哀聲哭喊道:“妖孽死在目前,還敢欺淩善良。

    少時峨眉諸道友、小神僧一到,我不照樣用雷火将你師徒燒成灰燼,報此大仇,誓不為人!” 石完藏身石内,因不知妖法如何破解,又先見九姑未受什苦,惟恐少時師父又說冒失,不曾動手,卻也躍躍欲試。

    及見九姑被妖光罩住,面容慘變,不由激動俠腸,再忍不住怒火。

    又見台前同樣石筍甚多,都是邪氣隐隐。

    便不問青紅皂白,意欲用飛劍将那石筍斬斷,試上一下,如若成功,便将九姑就勢帶走。

    這時還不知九姑肉身已與乃弟同禁地底石牢之内,此是九姑元神,那些石筍均是妖幡,隻要幡一破,九姑立可脫身。

    劍光到處,石筍立斷,破了妖法,九姑元神首先遁走。

    妖僧驟出不意,正要施展邪法,猛瞥見一片佛光由斜刺裡飛來,晃眼暴長,滿洞俱是金光祥霞,法台上下所設妖幡邪法全被破去。

    緊跟着,敵人手上又飛出一道青光,連同先前那道墨綠光華,一同電馳飛來。

     看出那青光正是銅椰島天癡上人獨有的神木劍,那墨綠光華更似強烈厲害,竟未見過。

     心想:“有了這片佛光,敵人先立不敗之地,如何能與拼鬥?”料知來人定是九姑所約,心中恨極。

    惟恐佛光罩上身來更要吃虧,忙取一件法寶向前一揚,一片青色濃煙激射中,立時遁走。

    這原是瞬息問事。

    一任妖僧飛遁神速,仍斷送了一件法寶,方得脫身。

    越發恨上加恨,咬牙切齒,決計趕往地牢,将九姑姊弟殺死洩憤。

    哪知剛到地底,迎頭遇見甄艮、甄兌,一照面,便将飛劍、法寶、太乙神雷紛紛施為。

    妖僧惡氣難消,仍不肯退。

     方想帶了妖徒,幻形入内,阿童、石完又由後面趕來,兩面夾攻。

     甄氏弟兄本和阿童一起,由地底穿入,見洞中門戶、途徑甚多。

    剛剛分手,阿童快要尋到法台門前,瞥見裡面墨綠光華一閃,知道石完已先動手,因他莽撞,惟恐有失,連忙趕進。

    如果阿童一進門便對妖僧下手,或在掃蕩邪法以前先除敵人,妖僧驟出不意,又當九姑遇救,又急又怒分神之際,一經佛光罩定,縱有邪法也難逃身,便不緻以後遠去北海,生出許多事來。

    也是阿童魔難将臨,不可避免,金蟬等七矮該有那等仙福奇遇。

     阿童臨敵又無什經驗,上來先顧救護石完,童心未退,老想施展銅椰島所得的那口神木劍。

    一面指揮佛光,去破那些用石筍煉成的邪法;一面飛出劍光,想試驗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