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 古洞幾千春 遍地香光開别府 滇池八百裡 彌天霞彩鬥癫師
關燈
小
中
大
上文說到金蟬等七矮在巫山石仙王舊居收了石氏姊弟之後,石慧由淩雲鳳帶走。
七矮同往峨眉解脫坡,又受寶相夫人之托,師徒九人同了黎女雲九姑,往救九姑之弟黎人雲翼。
中途将人分成兩起:由小神僧阿童帶了甄艮、甄兌、石完師徒三個精通地形的人,趕往婁山關九盤嶺救人,并破禁制九姑真形的邪法;金蟬、石生、易鼎、易震帶了靈奇,先由九姑引路,去往雲霧山暗谷中降落,九姑指明途徑别去,金、石等五人由谷中走入,到了道家西南十四洞天金石峽口外。
石生向衆人商議,假裝迷路,獨自循徑深入,直抵癫僧洞前,與妖徒韋蛟相遇。
雙方本有夙緣,韋蛟固是一見投契,惟恐石生受害,想要保全;石生也覺他貌雖醜怪,心地善良,知他誤認自己是個迷路道童,有心取笑。
又見瀑布上幻影現出九姑适才分手,飛至途中便被妖徒追上,鬥了一陣,勉強脫身,又被妖僧擒去。
算計雙方發難時間将到,石生二次引逗韋蛟,重現瀑布幻影,剛查看出九姑在妖僧台前被石完、阿童救走,二妖徒吳投忽然隐形趕來,想擒石生,并害韋蚊,以遂平日忌刻之念。
剛一發動妖法,不料幹神蛛隐形趕來,用幾根蜘蛛絲将其擒向空中吊起。
石生也即出手。
韋蛟才知來人并非弱者,上了石生的當。
無如前世恩主,相依多年,雖然前因已昧,天性猶存,依然不忍加害。
但又恐妖徒進讒,妖師回來無法交代,意欲迫令服輸,便将妖牌晃動。
妖光寒焰立時加強,上下四外重如山嶽。
石生本就覺出厲害,幹神蛛又在一旁隐身警告。
石生入峪時,惟恐妖僧警覺,雖将頭上金牌交與金蟬,但是石生近來已與此寶心靈相合,又經枯竹老人指點,不論相隔多遠,行法一收,立向主人飛回。
上來自恃,不曾想用,聞言立被提醒,知道此寶正是妖法克星。
于是運用玄功,手掐靈訣,往頭上一按,立有一片金霞,金山也似湧起,轟的一聲巨響,将那緊壓身外的刀山火海蕩開,成一巨洞。
韋蛟情急,盡管将牌連指,無如敵人法寶威力神妙,隐形人又在旁說起來人便是峨眉七矮,吳投已然疼死了兩次,對方也不還攻,一味好笑,心正愁急,無計可施。
猛聽當空厲聲喝道:“徒兒快收法寶,去往前山相候。
我與這班小狗拼了!”語聲未歇,眼前倏地一暗,當空青幕突隐,一片墨雲比電還快,忽由空中直壓下來。
同時又聽隐形人在旁喝道:“妖僧已來,石道友還不傳聲合圍?”跟着又道:“無知秃賊妖孽,在我幹神蛛手下,想把你那孽徒救走,豈不是夢想麼?”話未說完,那片墨雲已快撲向吳投身上。
就這晃眼之間,隻聽吳投一聲慘号,幾絲灰白色的光影微一閃動,吳投平空裂成七八大塊,身遭慘死。
斷體殘肢帶着一些肝腸心肺,也不下落,徑朝墨雲撞去。
妖僧本意先救吳投,然後對敵。
上來看出吳投身外勒有幾絲白影,邪氣隐隐,暗忖:“峨眉門下怎會有這等邪法?”心方奇怪,人已隐身墨雲之中飛撲上去。
本意想用獨有的烏靈神火,先将綁人的法寶燒斷。
并沒料到那是蛛絲,收得那等快法,敵人井還利用吳投殘屍,暗藏土木神雷,就勢反擊。
雙方勢子都是又快又猛,一下撞個正着,隻聽一聲爆音,血肉橫飛,宛如雨雹,當頭墨雲首被震散了一大片。
隐形人語聲搖曳,已然飛向遙空,哈哈大笑而去。
那墨雲乃地底煞氣煉成,放将出來,隻是一片濃煙墨雲。
不知底細的人與之相遇,妄用法寶、飛劍迎敵,稍微一撞,立即爆炸,化為千尋暗赤色的烈火血光,将人罩住,稍微疏忽,休想活命。
不料幹神蛛曾受師父指教,得知底細。
雖知阿童、金蟬、石生各有防身至寶,别人卻是難說。
惟恐甄、易、靈、石完諸人萬一疏忽受傷,立時将計就計,先将妖徒勒死,再用法力把殘屍往上打去。
妖僧驟不及防,幾吃大虧。
幸是上來志在救人,未怎全力施為,又将火勢禁住。
雖然收勢得快,元氣已然受傷。
不由怒上加怒,立時現身,不顧先尋石生晦氣,将手一揚,飛起一圈青光照向空中。
石生隻想收服韋蛟,不願傷他,并未十分施為。
一見吳投被幹神蛛所殺,不知用什法寶隐在殘屍之内,破了妖火。
妖僧跟着現身,似要往空朝幹神蛛發話之處飛去,如何能容。
先是一串太乙神雷向空打去,緊跟着一晃兩界牌,待要飛身追趕。
妖僧因見吳投慘死,連元神也被消滅,妖火毒計不曾使上,反被隐形對頭暗用法寶震傷元氣,不知幹神蛛隐遁神速,快得出奇,怒火頭上,方想行法查看敵蹤,不料下面敵人小小年紀,這等厲害,揚手便是數十百丈金光雷火打将上來。
知道太乙神雷威力至大,不敢硬鬥,忙用玄功變化,剛剛遁向一旁,待施毒手還攻,稍挽顔面。
眼前倏地一亮,七八道劍光寶光連同一片佛光,分兩路電馳飛來。
内中一個小和尚,正是先前救走雲九姑兄妹的勁敵。
妖僧一見佛光,已是驚心。
再見内有一人,手指霹靂雙劍,化為一紅一紫兩道長虹,帶着風雷之聲,當先飛到。
頭前更有一隻玉虎,口噴銀花祥霞,精光潋滟,靈雨霏霏,竟看不出是何法寶,如此厲害。
再加上衆敵人的法寶、飛劍,一時劍氣沖霄,金霞蓋地,光芒萬丈,照耀崖谷。
還未近前,各人的太乙神雷已連珠般打上身來。
暗忖:“這等猛烈形勢,從來未見,任憑自己精擅玄功變化,法力高強,也難抵敵。
何況敵衆我寡,内有數人,剛剛見面,不知深淺,所用法寶、飛劍已有如此威力,道法高強可想而知。
”不由心驚膽寒。
知被佛光照定,衆人再一合圍,萬元生路,忙縱妖遁破空逃去。
衆人還待追趕,妖僧已經一閃即隐,不知去向。
又聽石生在下面疾呼:“小神僧、蟬哥哥,你們快來,我有話說。
”飛落一看,妖徒韋蛟怔怔的,滿面驚疑之容,站在當地,眼望石生,一言不發,去留兩難神氣。
石完見韋蛟生得和他差不多高,相貌也一般醜怪;又見石生與他笑容相向,不似敵人。
由不得心生喜愛,縱将過去,伸手便拉。
石完行動魯莽,韋蛟誤當擒他,立縱遁光往側閃避。
阿童後到,佛光尚未及收,一見韋蛟相貌醜怪,所用遁光又是邪法,與前遇妖僧同一路數。
當是餘孽,想要漏網,将手一指,佛光便罩上去。
韋蛟知難逃脫,不願身落人手,剛急喊得一聲:“師父!”待要施展邪法自殺,猛覺佛光透體而過,當時機伶伶打了一個冷戰,佛光照處,禁法全解。
石生恐有疏失,恰巧飛身趕來救護。
韋蛟猛然警覺,想起拜師以前所遇異人以及前生經曆,恍然大悟。
同時阿童佛光也被石生止住,收了回去。
韋蛟便不再倔強,随向石生撲去,到了面前,口喊:“恩主,想死小畜了。
” 石生還在奇怪,韋蛟随由胸前取出一枚玉環,大隻寸許,哭訴道:“恩師轉世多年,當已遺忘。
此是恩主昔年所賜舊物。
本來小畜前因已昧,幸蒙極樂真人恩憐,說師父前生所習不是玄門正宗,轉世之時,真人恐怕來生又入歧途,特用仙法,使恩主在道基未固以前,不再記得前生之事。
小畜自恩主兵解,憤而自殺,投生在一個山民家内。
生時,右手握着恩主所賜玉環,自知轉世為人,猶記前生。
為避山民傷害,一直裝呆。
三歲上父母雙亡,雖解前因,無奈無什法力,受盡欺淩苦難。
每日望天号哭,想尋恩主,年紀太小,不得遠行。
好容易挨到九歲,因比常人力大身輕,決計離開山寨,往各處山中訪詢恩師下落,半夜逃出。
行至此山來路暗谷之中,極樂真人忽然現身,對小畜說:‘你家恩主現在峨眉修煉,不久便要來此。
但你前途還有遇合,你如不忘本來,此人性情古怪,難免不受其虐待。
暫時又無安身之處,正好借此在你恩主将來的洞府中等候,就便學點法術。
此人所習雖是旁門,但與别的妖邪不同,尤其初步功夫,與玄門正宗殊途同歸。
你若能在數年以内打點根基,将來修為上比較容易。
你恩主不久便出來行道,無暇傳授,你必須學點法術,得有幾件法寶,才可相随出入。
我現将你前生經曆行法禁閉,除我親自解去,隻有佛家大小乘佛光能破。
再在玉環之中留一靈符,異日遇見你家恩主,将此環交他,用本身真氣一吹,便生妙用,他前生之事立時想起,從此相随,便可望成就了。
’說完,在小畜頭上按了一下,小畜便昏迷過去。
醒來隻玉環仍懸胸前,真人已走。
便順谷徑前行,中途連經奇險,身受重傷,幾遭慘死。
多蒙方才逃走那位恩師救來此地,收到門下,因見弟子忠厚,十分憐愛。
隻二師兄吳投忌恨作對,師父也未聽他蠱惑。
日前師父忽說小畜大難将臨,隻有兩條路走:一條是将末幾頁道書,連同黎母留藏的毒龍丸搶奪到手,并娶雲九姑為妻,永作快樂散仙;另一條路卻未明言。
弟子見他時喜時憂,不知何故。
“今日恩主到來,小畜前因已昧,連這胸前玉環也不知來曆用處。
除一見如故,不舍離開而外,萬沒想到是前世恩主。
後被佛光罩住,知道峨眉各位仙長法力高強,師父昨日又有‘發現警兆不妙,九姑之事如不成功,過了今年便無生理’的話。
當師父逃時十分狼狽,先命小畜去往前山等待。
師父忽又暗中傳聲:‘去了隻有送死,不可前往。
最好仍在當地,或許因禍得福。
’小畜心正遲疑,見要被擒,想起二師兄死時慘狀,恐難免死,跑又跑不脫,懷念師恩,心中愁憤,意欲求死。
不料佛光上身,便被恩主止住神僧,并未加害。
及将禁法破去,悟出前因,小畜本是恩主前生洞中黑猿。
恩主見了玉環,當已想起。
此洞乃西南十四洞天,應為諸位師長所有,靈景頗多,尚未開辟。
望乞恩主憐念小畜誓死相随區區微誠,許小畜棄邪歸正,從此随侍門下,永不離開。
并請諸位師長大發慈悲,念在小畜前師雖是左道,但他近數十年并無惡行,此次與雲九姑作對也非得已,情有可原,好在為惡隻二師兄一人,已遭惡報,敬乞格外開恩,小畜感恩不盡。
” 韋蛟說時,石生早一口真氣噴向玉環之上,一片精光當頭照過,立把前生經曆全都想起。
知道韋蛟本是守洞小猿,平素靈慧機警,自己也曾傳他道法,甚是憐愛。
今見他以身殉主,這等忠義,再想起方才相待情景,越發心許。
方要開口,金蟬已先問道: “石師弟,果然是這樣麼?”石生笑道:“一句不差。
他心性還好,隻可惜陷身左道,把路走錯。
”金蟬、阿童同聲說道:“這又何妨?我們奉命收徒,原許便宜行事,何況極樂真人又是那等說法,你就收他為徒便了。
”随命韋蛟重行拜師之禮,師徒二人均頗欣慰。
韋蛟原想前師恩義難忘,隻當可以保全。
剛向衆人禮拜完畢,甄兌說道:“秃賊實是兇狠可惡,照他行為,萬不能容。
并且此洞是他老巢,絕不甘休,休看逃走,早晚卷土重來,還須預為之備。
”石完接口道:“師父說得對。
方才他将雲九姑困住時所說的話,已是該死。
後來竟想用邪法将九姑和那道人一齊害死,幸虧被小神僧吓跑,不曾如願。
後來我和九姑尋到他的兄弟一看,渾身上下均被那黑顔色的妖火燒得稀爛,體無完膚。
并且弟子晚到一步,仍要遭他毒手。
如今九姑在禁法防護之下,正為他醫傷,可憐極了。
諸位師怕、師父,萬不可容他逃走。
”韋蛟聞言,方在不快,石生笑道:“這妖孽邪法真高,連幹道友那麼神通,均未與他對面,隻用妖徒殘屍回敬了一下,破去他的妖火,便自遁走。
大家也趕來了。
”金蟬驚問:“幹道友也來了麼?如何未見?”石生道:“他說此時未到相見時機,隻在我面前略微現形,便将妖徒吊起,秃賊一來,立時遁走,未再見面。
你們救人的事,我已得知大概。
九姑怎會被他攝去?如何破他妖法
七矮同往峨眉解脫坡,又受寶相夫人之托,師徒九人同了黎女雲九姑,往救九姑之弟黎人雲翼。
中途将人分成兩起:由小神僧阿童帶了甄艮、甄兌、石完師徒三個精通地形的人,趕往婁山關九盤嶺救人,并破禁制九姑真形的邪法;金蟬、石生、易鼎、易震帶了靈奇,先由九姑引路,去往雲霧山暗谷中降落,九姑指明途徑别去,金、石等五人由谷中走入,到了道家西南十四洞天金石峽口外。
石生向衆人商議,假裝迷路,獨自循徑深入,直抵癫僧洞前,與妖徒韋蛟相遇。
雙方本有夙緣,韋蛟固是一見投契,惟恐石生受害,想要保全;石生也覺他貌雖醜怪,心地善良,知他誤認自己是個迷路道童,有心取笑。
又見瀑布上幻影現出九姑适才分手,飛至途中便被妖徒追上,鬥了一陣,勉強脫身,又被妖僧擒去。
算計雙方發難時間将到,石生二次引逗韋蛟,重現瀑布幻影,剛查看出九姑在妖僧台前被石完、阿童救走,二妖徒吳投忽然隐形趕來,想擒石生,并害韋蚊,以遂平日忌刻之念。
剛一發動妖法,不料幹神蛛隐形趕來,用幾根蜘蛛絲将其擒向空中吊起。
石生也即出手。
韋蛟才知來人并非弱者,上了石生的當。
無如前世恩主,相依多年,雖然前因已昧,天性猶存,依然不忍加害。
但又恐妖徒進讒,妖師回來無法交代,意欲迫令服輸,便将妖牌晃動。
妖光寒焰立時加強,上下四外重如山嶽。
石生本就覺出厲害,幹神蛛又在一旁隐身警告。
石生入峪時,惟恐妖僧警覺,雖将頭上金牌交與金蟬,但是石生近來已與此寶心靈相合,又經枯竹老人指點,不論相隔多遠,行法一收,立向主人飛回。
上來自恃,不曾想用,聞言立被提醒,知道此寶正是妖法克星。
于是運用玄功,手掐靈訣,往頭上一按,立有一片金霞,金山也似湧起,轟的一聲巨響,将那緊壓身外的刀山火海蕩開,成一巨洞。
韋蛟情急,盡管将牌連指,無如敵人法寶威力神妙,隐形人又在旁說起來人便是峨眉七矮,吳投已然疼死了兩次,對方也不還攻,一味好笑,心正愁急,無計可施。
猛聽當空厲聲喝道:“徒兒快收法寶,去往前山相候。
我與這班小狗拼了!”語聲未歇,眼前倏地一暗,當空青幕突隐,一片墨雲比電還快,忽由空中直壓下來。
同時又聽隐形人在旁喝道:“妖僧已來,石道友還不傳聲合圍?”跟着又道:“無知秃賊妖孽,在我幹神蛛手下,想把你那孽徒救走,豈不是夢想麼?”話未說完,那片墨雲已快撲向吳投身上。
就這晃眼之間,隻聽吳投一聲慘号,幾絲灰白色的光影微一閃動,吳投平空裂成七八大塊,身遭慘死。
斷體殘肢帶着一些肝腸心肺,也不下落,徑朝墨雲撞去。
妖僧本意先救吳投,然後對敵。
上來看出吳投身外勒有幾絲白影,邪氣隐隐,暗忖:“峨眉門下怎會有這等邪法?”心方奇怪,人已隐身墨雲之中飛撲上去。
本意想用獨有的烏靈神火,先将綁人的法寶燒斷。
并沒料到那是蛛絲,收得那等快法,敵人井還利用吳投殘屍,暗藏土木神雷,就勢反擊。
雙方勢子都是又快又猛,一下撞個正着,隻聽一聲爆音,血肉橫飛,宛如雨雹,當頭墨雲首被震散了一大片。
隐形人語聲搖曳,已然飛向遙空,哈哈大笑而去。
那墨雲乃地底煞氣煉成,放将出來,隻是一片濃煙墨雲。
不知底細的人與之相遇,妄用法寶、飛劍迎敵,稍微一撞,立即爆炸,化為千尋暗赤色的烈火血光,将人罩住,稍微疏忽,休想活命。
不料幹神蛛曾受師父指教,得知底細。
雖知阿童、金蟬、石生各有防身至寶,别人卻是難說。
惟恐甄、易、靈、石完諸人萬一疏忽受傷,立時将計就計,先将妖徒勒死,再用法力把殘屍往上打去。
妖僧驟不及防,幾吃大虧。
幸是上來志在救人,未怎全力施為,又将火勢禁住。
雖然收勢得快,元氣已然受傷。
不由怒上加怒,立時現身,不顧先尋石生晦氣,将手一揚,飛起一圈青光照向空中。
石生隻想收服韋蛟,不願傷他,并未十分施為。
一見吳投被幹神蛛所殺,不知用什法寶隐在殘屍之内,破了妖火。
妖僧跟着現身,似要往空朝幹神蛛發話之處飛去,如何能容。
先是一串太乙神雷向空打去,緊跟着一晃兩界牌,待要飛身追趕。
妖僧因見吳投慘死,連元神也被消滅,妖火毒計不曾使上,反被隐形對頭暗用法寶震傷元氣,不知幹神蛛隐遁神速,快得出奇,怒火頭上,方想行法查看敵蹤,不料下面敵人小小年紀,這等厲害,揚手便是數十百丈金光雷火打将上來。
知道太乙神雷威力至大,不敢硬鬥,忙用玄功變化,剛剛遁向一旁,待施毒手還攻,稍挽顔面。
眼前倏地一亮,七八道劍光寶光連同一片佛光,分兩路電馳飛來。
内中一個小和尚,正是先前救走雲九姑兄妹的勁敵。
妖僧一見佛光,已是驚心。
再見内有一人,手指霹靂雙劍,化為一紅一紫兩道長虹,帶着風雷之聲,當先飛到。
頭前更有一隻玉虎,口噴銀花祥霞,精光潋滟,靈雨霏霏,竟看不出是何法寶,如此厲害。
再加上衆敵人的法寶、飛劍,一時劍氣沖霄,金霞蓋地,光芒萬丈,照耀崖谷。
還未近前,各人的太乙神雷已連珠般打上身來。
暗忖:“這等猛烈形勢,從來未見,任憑自己精擅玄功變化,法力高強,也難抵敵。
何況敵衆我寡,内有數人,剛剛見面,不知深淺,所用法寶、飛劍已有如此威力,道法高強可想而知。
”不由心驚膽寒。
知被佛光照定,衆人再一合圍,萬元生路,忙縱妖遁破空逃去。
衆人還待追趕,妖僧已經一閃即隐,不知去向。
又聽石生在下面疾呼:“小神僧、蟬哥哥,你們快來,我有話說。
”飛落一看,妖徒韋蛟怔怔的,滿面驚疑之容,站在當地,眼望石生,一言不發,去留兩難神氣。
石完見韋蛟生得和他差不多高,相貌也一般醜怪;又見石生與他笑容相向,不似敵人。
由不得心生喜愛,縱将過去,伸手便拉。
石完行動魯莽,韋蛟誤當擒他,立縱遁光往側閃避。
阿童後到,佛光尚未及收,一見韋蛟相貌醜怪,所用遁光又是邪法,與前遇妖僧同一路數。
當是餘孽,想要漏網,将手一指,佛光便罩上去。
韋蛟知難逃脫,不願身落人手,剛急喊得一聲:“師父!”待要施展邪法自殺,猛覺佛光透體而過,當時機伶伶打了一個冷戰,佛光照處,禁法全解。
石生恐有疏失,恰巧飛身趕來救護。
韋蛟猛然警覺,想起拜師以前所遇異人以及前生經曆,恍然大悟。
同時阿童佛光也被石生止住,收了回去。
韋蛟便不再倔強,随向石生撲去,到了面前,口喊:“恩主,想死小畜了。
” 石生還在奇怪,韋蛟随由胸前取出一枚玉環,大隻寸許,哭訴道:“恩師轉世多年,當已遺忘。
此是恩主昔年所賜舊物。
本來小畜前因已昧,幸蒙極樂真人恩憐,說師父前生所習不是玄門正宗,轉世之時,真人恐怕來生又入歧途,特用仙法,使恩主在道基未固以前,不再記得前生之事。
小畜自恩主兵解,憤而自殺,投生在一個山民家内。
生時,右手握着恩主所賜玉環,自知轉世為人,猶記前生。
為避山民傷害,一直裝呆。
三歲上父母雙亡,雖解前因,無奈無什法力,受盡欺淩苦難。
每日望天号哭,想尋恩主,年紀太小,不得遠行。
好容易挨到九歲,因比常人力大身輕,決計離開山寨,往各處山中訪詢恩師下落,半夜逃出。
行至此山來路暗谷之中,極樂真人忽然現身,對小畜說:‘你家恩主現在峨眉修煉,不久便要來此。
但你前途還有遇合,你如不忘本來,此人性情古怪,難免不受其虐待。
暫時又無安身之處,正好借此在你恩主将來的洞府中等候,就便學點法術。
此人所習雖是旁門,但與别的妖邪不同,尤其初步功夫,與玄門正宗殊途同歸。
你若能在數年以内打點根基,将來修為上比較容易。
你恩主不久便出來行道,無暇傳授,你必須學點法術,得有幾件法寶,才可相随出入。
我現将你前生經曆行法禁閉,除我親自解去,隻有佛家大小乘佛光能破。
再在玉環之中留一靈符,異日遇見你家恩主,将此環交他,用本身真氣一吹,便生妙用,他前生之事立時想起,從此相随,便可望成就了。
’說完,在小畜頭上按了一下,小畜便昏迷過去。
醒來隻玉環仍懸胸前,真人已走。
便順谷徑前行,中途連經奇險,身受重傷,幾遭慘死。
多蒙方才逃走那位恩師救來此地,收到門下,因見弟子忠厚,十分憐愛。
隻二師兄吳投忌恨作對,師父也未聽他蠱惑。
日前師父忽說小畜大難将臨,隻有兩條路走:一條是将末幾頁道書,連同黎母留藏的毒龍丸搶奪到手,并娶雲九姑為妻,永作快樂散仙;另一條路卻未明言。
弟子見他時喜時憂,不知何故。
“今日恩主到來,小畜前因已昧,連這胸前玉環也不知來曆用處。
除一見如故,不舍離開而外,萬沒想到是前世恩主。
後被佛光罩住,知道峨眉各位仙長法力高強,師父昨日又有‘發現警兆不妙,九姑之事如不成功,過了今年便無生理’的話。
當師父逃時十分狼狽,先命小畜去往前山等待。
師父忽又暗中傳聲:‘去了隻有送死,不可前往。
最好仍在當地,或許因禍得福。
’小畜心正遲疑,見要被擒,想起二師兄死時慘狀,恐難免死,跑又跑不脫,懷念師恩,心中愁憤,意欲求死。
不料佛光上身,便被恩主止住神僧,并未加害。
及将禁法破去,悟出前因,小畜本是恩主前生洞中黑猿。
恩主見了玉環,當已想起。
此洞乃西南十四洞天,應為諸位師長所有,靈景頗多,尚未開辟。
望乞恩主憐念小畜誓死相随區區微誠,許小畜棄邪歸正,從此随侍門下,永不離開。
并請諸位師長大發慈悲,念在小畜前師雖是左道,但他近數十年并無惡行,此次與雲九姑作對也非得已,情有可原,好在為惡隻二師兄一人,已遭惡報,敬乞格外開恩,小畜感恩不盡。
” 韋蛟說時,石生早一口真氣噴向玉環之上,一片精光當頭照過,立把前生經曆全都想起。
知道韋蛟本是守洞小猿,平素靈慧機警,自己也曾傳他道法,甚是憐愛。
今見他以身殉主,這等忠義,再想起方才相待情景,越發心許。
方要開口,金蟬已先問道: “石師弟,果然是這樣麼?”石生笑道:“一句不差。
他心性還好,隻可惜陷身左道,把路走錯。
”金蟬、阿童同聲說道:“這又何妨?我們奉命收徒,原許便宜行事,何況極樂真人又是那等說法,你就收他為徒便了。
”随命韋蛟重行拜師之禮,師徒二人均頗欣慰。
韋蛟原想前師恩義難忘,隻當可以保全。
剛向衆人禮拜完畢,甄兌說道:“秃賊實是兇狠可惡,照他行為,萬不能容。
并且此洞是他老巢,絕不甘休,休看逃走,早晚卷土重來,還須預為之備。
”石完接口道:“師父說得對。
方才他将雲九姑困住時所說的話,已是該死。
後來竟想用邪法将九姑和那道人一齊害死,幸虧被小神僧吓跑,不曾如願。
後來我和九姑尋到他的兄弟一看,渾身上下均被那黑顔色的妖火燒得稀爛,體無完膚。
并且弟子晚到一步,仍要遭他毒手。
如今九姑在禁法防護之下,正為他醫傷,可憐極了。
諸位師怕、師父,萬不可容他逃走。
”韋蛟聞言,方在不快,石生笑道:“這妖孽邪法真高,連幹道友那麼神通,均未與他對面,隻用妖徒殘屍回敬了一下,破去他的妖火,便自遁走。
大家也趕來了。
”金蟬驚問:“幹道友也來了麼?如何未見?”石生道:“他說此時未到相見時機,隻在我面前略微現形,便将妖徒吊起,秃賊一來,立時遁走,未再見面。
你們救人的事,我已得知大概。
九姑怎會被他攝去?如何破他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