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回 情重故交 寶相夫人煩七矮 窮追情女 瘋癫和尚遺雙頑
關燈
小
中
大
更無音信,便自悲悔。
雖然事過境遷,寶相夫人對于此女心終不無介介,見她反來叩關求見,自非所願。
何況奉有仙示預誡,如何敢違?知道此女神通不小,再不應聲,不是用她黎母教中隔水照形之法查看蹤迹,便以法力強攻洞壁。
全崖設有隐形禁制,雖然不怕,到底難纏。
聽她所說口氣,尚未真個查見自己,正好先行下手。
便将禁法暗中發動,隐去真形,回到此間。
此女查不見寶相夫人的蹤迹,便以法寶攻山。
不料法寶無功,幾吃大虧,越斷定人隐在内。
眼看時機緊迫,一班同道法力比她還差,以為平生至好隻此一人,雖然前嫌未消,照着對方以往熱腸對友,隻要能相見,略微認過負荊,即可修好求助。
于是求見之心愈急。
雲九姑也不是不知峨眉的威力,但想本身雖是旁門,平日無什大惡,此來隻為求見故交,未存敵意;又知諸長老閉關,門人多已奉命下山。
因此盡管仙府密迩,依然用盡心力,想将洞壁攻穿,迫令出見。
此女本來極有心計,初來試出禁制神妙,地域廣大,山壁堅厚,兩面崖壁均有禁制,拿不定人在何方。
此時算計時限還有一年多,惟恐被人發覺,到此不數日,便強迫唐家婆将原庵燒掉重建,以便早晚無人之際,暗用水磨功夫察訪。
因是初來,略試即止。
寶相夫人恰在新移石窟之内勤修,雲九姑又是謀定後動,隔了數日,窺探出了一點線索,才行下手,所以事前并不知道。
連日定中默運玄功察看,得知此女雖然力绌計窮,心終不死。
每到夜靜,便往對崖攻山叩壁求告;日裡入定神遊,到處向人求借攻山法寶。
前夜雲九姑哀求不應,忽以惡言恫吓說:他姊弟不久大難将臨,非借元丹寶珠一用,或代向峨眉教祖求恩,不能解免。
以前雖有愧對良友之處,但是此舉已令對方轉禍為福,務請顧念前好,恕過相見,助她脫難。
再如視同陌路,她弟雲翼因和女仙苗楚芳的門人楊厚有交,日前劫後重逢,蒙允将昔年紅花鬼母朱櫻所遺七寶中的碧靈斧,以及當年準備抵禦幻波池聖姑伽因所煉乾天一元霹靂子的陰磷神火珠借他,那便豁出樹下強敵,同歸于盡,用此二寶将解脫坡方圓三十裡内毀滅。
寶相夫人雖隻開府時奉命誅戮妖人離洞一次,以後不曾外出,紫玲、寒萼、司徒平三人下山時曾來隔崖話别,詳談開府盛況與群邪擾鬧經過。
得知苗楚芳正是鬼母朱櫻轉世,不特師徒四人早已改邪歸正,并還在處治叛徒何煥時,将七寶中的碧磷沖交由嵩山二老轉贈妙一真人,向往本門甚切。
心想: “楊厚縱與雲翼交好,别的尚可,決不會将師門至寶借他來此侵擾。
”聞言仍未答理。
雲九姑好說歹說,俱都無用,忿忿而去。
一連多日,沒有動靜。
寶相夫人一心戒備,守定仙示,不敢出探。
再運玄功推算,對方好似有了防備,但隻知她元神出遊甚勤,行止不定,别的全算不出。
雖料此女不知後洞石窟,隻向對崖下手,無異背道而馳,未足為慮。
但是廣慧師太原有石窟通路所設禁制,卻未必阻得她住。
可惜當時不知底細,用本門靈符禁制時不曾細查,留此漏洞,如被發覺,卻是讨厭。
憑本身法力雖不緻敗,畢竟多年不見,深淺難知,想起也頗犯愁。
适才定中警覺洞中禁制發動,為防萬一,剛剛行法戒備,意欲在敵人破禁以前設伏相待,來人已然穿山越禁而入,不料竟是一家。
衆人正說之間,阿童、靈奇見原有禁制複原以後,并無異狀,不耐久候,相繼随入。
寶相夫人知阿童行輩較高,經衆叙見,立即下拜。
阿童還禮不疊。
金蟬便問:“此事如何處置?”寶相夫人道:“我隻守定本門師長之命,不與外人交往接談,别的均非所知。
不過此女以前除卻性情倔強外,委實無甚大惡。
分手後為人如何,卻未聽說。
她要我出山相脅,自是不可。
我意仙府密迩,竟敢在此久留纏繞不休,想必還有幾分自信。
我知這位道友法力甚高,莫如尋上門去,告以我奉師命清修,不能見人,并非懷什仇怨;糾纏無用,最好另請高明,否則彼此不便。
能聽好言,遣走最妙;她如反臉出手,自非諸位道友之敵,隻請不要傷她好了。
” 石生因聽唐家婆先說受虐之事,見時那等驚惶,轉詢經過。
寶相夫人道:“此女性剛,必是初來強人所難。
唐道友故主恩深,先存仇視,被她看破,因此以法力強制,迫令服役。
她又未斷煙火,唐道友日常服侍,自然不免怨憤憂疑。
如真是惡人,早沒命了。
”唐家婆聞言,回憶對方初來,本是好言相商。
嗣因利誘不從,始被制住。
中間兩次行刺,均吃警覺,也隻當時受點辱罵,迫令服役。
事後氣消,并加寬慰,還給了兩次靈藥珍果,自允日後修複原庵。
不過故主恩深,又看出她是旁門左道,行事詭秘,法力厲害,心存疑念,以為市重言甘,必有詭謀,悲憤愁慮,日甚一日。
雲九姑見怎麼也買不動,近日為防壞事,方始變臉,将元神下了禁制。
如照以前,并無苛待。
現聽出她此來實為尋人,并無他意,也就不再懷忿,便把前後相待情景照實說出。
金、石諸人聽出寶相夫人仍念故交,意在保全,此女既無惡迹,也就消了敵意。
方在商談如何迫令就範,阿童笑道:“我們立意,原是許人為善自新。
聽秦道友所說,此女隻為歸正清修,所求之事關她成敗。
如若可行,我們日内反正無事,便大家助她一臂,成全兩個修道人不也好麼?”甄艮方說:“此女我不知道。
那黎人雲翼曾受妖婦許飛娘蠱惑,勾引袁化師侄為惡,恐非善類。
”忽聽寶相夫人笑道:“諸位道友既肯加恩,人已在此,不消去了。
”話未說完,唐家婆忽似吃了一驚,轉瞬複原。
跟着佛光一閃,唐家婆身上發出另一女子口音,求告道:“諸位道友請勿生疑,容我分說完後,如有不合,再聽憑諸位處治如何?” 原來阿童人雖随衆走進,因先受有金蟬之托,始終仍運玄功戒備,隻沒想到來人會附在唐家婆身上随同混進。
後聽寶相夫人一說,來人恰又想現身出見,阿童心靈忽起警兆,匆促間隻當來了敵人,忙将佛光放出,來人元神立被制住,隐現不得。
寶相夫人已先發覺,便向阿童道:“這說話的,便是舊友雲九姑。
許是入定醒來,見唐道友失蹤生疑。
她那元神附身之法具有專長,隻要将對方元神禁制,便能與之相合,如影附形,多遠也能趕去。
外面禁法未破,本也無此容易,必是先前甄道友師徒穿行之路忘了複原,或是諸位未到此以前她便趕到,附在唐道友的身上随了進來。
因知我對她并不仇視,小神僧與諸位道友又有助她脫難之意,故此現身相求。
我聽唐道友說起元神受禁之事,便疑她要尋來,剛剛看出一點形迹,小神僧便出手了。
九姑雖非妖邪一流,終是旁門,她那元神怎禁得住佛光照體?請快收起,容她面談吧。
”阿童道:“我那佛光可由心靈主持,來勢雖然突兀,因已猜得幾分,且喜不曾傷她。
既是道友故交,請出相見吧。
”說時,佛光早撤。
随見一團青煙由唐家婆身上飛起,就地一卷,現出一個姿容美豔,裸着臂腿的短裝山女,一現身,便朝衆人禮拜。
衆人因看主人情面,分别還禮起立。
雲九姑道:“适聽甄道友所說,原有其事。
不過我弟雲翼因受許飛娘之愚,蠱惑袁道友不成,化友為敵。
正在鬥法,吃昆侖派遊龍子韋少少、小髯客向善趕來,幾乎送命,已然有些悔悟;又遇師叔麻冠道人司太虛再三告誡,曉以利害,益發害怕。
他本和我一樣,雖是旁門,從未為惡。
經此一來,便與妖婦斷了來往。
妖婦本就懷恨,嗣值峨眉開府,妖婦知他持有兩件穿山行水的法寶,因聞天師派教祖天靈子将孔雀河畔聖泉贈與妙一真人,兩地泉脈相通,欲借此寶前往侵擾。
翼弟想起司師叔前言,堅拒不允。
妖婦益發憤怒,翻臉成仇,到處尋人與我姊弟為難。
我姊弟不久有場大難也由于此,對頭乃是雲貴深山中隐伏多年的旁門散仙癫和尚。
” 甄艮聞言,接口驚問道:“你說的可是昔年為追雲叟白老前輩夫妻在貴州遵義縣婁山關削去左手三指的癫和尚韋秃麼?”九姑答道:“正是此人。
他并非佛門弟子,因他小時随父去越南為商,患了麻瘋。
又受繼母虐待,給了些刀箭,逐入深山之中。
正欲求死,偶見蛇、蟒相鬥。
蟒長三丈,蛇隻二尺。
那蟒先又吞食了好幾條大蛇,甚是兇殘。
他不知那小蛇乃最罕見的有名怪蛇金銀串,身蘊奇毒,專食蛇蟒等毒惡之物。
那蟒如非歲久通靈,腹有丹黃,已早慘死。
他因見那蛇周身金、銀二色花紋甚是好看,又甚靈巧。
先死大蛇俱為蟒口所噴彩團毒倒,然後咀嚼吞吃。
小蛇好似驟出不意,突然與蟒相遇。
那蟒先是盤踞發威,昂首噴毒。
小蛇幾次被蟒吸近口邊,都被掙脫,倒退下去。
因忿那蟒心貪狠毒,以大欺小,已然吞吃了幾條大的,剩這一條小蛇還不肯放過。
他心想: ‘自己逃路已斷,早晚必落蟒口,連全屍都保不住。
反正沒有想活,莫如試拼一下,萬一将蟒殺死,得了蟒肉,還能多活兩天。
’便把身帶毒箭乘蟒噴毒之際照口射去。
也是事有湊巧。
那蟒分明見有人在側,隻為強敵當前,素性相克,非拼存亡不可,全神都
雖然事過境遷,寶相夫人對于此女心終不無介介,見她反來叩關求見,自非所願。
何況奉有仙示預誡,如何敢違?知道此女神通不小,再不應聲,不是用她黎母教中隔水照形之法查看蹤迹,便以法力強攻洞壁。
全崖設有隐形禁制,雖然不怕,到底難纏。
聽她所說口氣,尚未真個查見自己,正好先行下手。
便将禁法暗中發動,隐去真形,回到此間。
此女查不見寶相夫人的蹤迹,便以法寶攻山。
不料法寶無功,幾吃大虧,越斷定人隐在内。
眼看時機緊迫,一班同道法力比她還差,以為平生至好隻此一人,雖然前嫌未消,照着對方以往熱腸對友,隻要能相見,略微認過負荊,即可修好求助。
于是求見之心愈急。
雲九姑也不是不知峨眉的威力,但想本身雖是旁門,平日無什大惡,此來隻為求見故交,未存敵意;又知諸長老閉關,門人多已奉命下山。
因此盡管仙府密迩,依然用盡心力,想将洞壁攻穿,迫令出見。
此女本來極有心計,初來試出禁制神妙,地域廣大,山壁堅厚,兩面崖壁均有禁制,拿不定人在何方。
此時算計時限還有一年多,惟恐被人發覺,到此不數日,便強迫唐家婆将原庵燒掉重建,以便早晚無人之際,暗用水磨功夫察訪。
因是初來,略試即止。
寶相夫人恰在新移石窟之内勤修,雲九姑又是謀定後動,隔了數日,窺探出了一點線索,才行下手,所以事前并不知道。
連日定中默運玄功察看,得知此女雖然力绌計窮,心終不死。
每到夜靜,便往對崖攻山叩壁求告;日裡入定神遊,到處向人求借攻山法寶。
前夜雲九姑哀求不應,忽以惡言恫吓說:他姊弟不久大難将臨,非借元丹寶珠一用,或代向峨眉教祖求恩,不能解免。
以前雖有愧對良友之處,但是此舉已令對方轉禍為福,務請顧念前好,恕過相見,助她脫難。
再如視同陌路,她弟雲翼因和女仙苗楚芳的門人楊厚有交,日前劫後重逢,蒙允将昔年紅花鬼母朱櫻所遺七寶中的碧靈斧,以及當年準備抵禦幻波池聖姑伽因所煉乾天一元霹靂子的陰磷神火珠借他,那便豁出樹下強敵,同歸于盡,用此二寶将解脫坡方圓三十裡内毀滅。
寶相夫人雖隻開府時奉命誅戮妖人離洞一次,以後不曾外出,紫玲、寒萼、司徒平三人下山時曾來隔崖話别,詳談開府盛況與群邪擾鬧經過。
得知苗楚芳正是鬼母朱櫻轉世,不特師徒四人早已改邪歸正,并還在處治叛徒何煥時,将七寶中的碧磷沖交由嵩山二老轉贈妙一真人,向往本門甚切。
心想: “楊厚縱與雲翼交好,别的尚可,決不會将師門至寶借他來此侵擾。
”聞言仍未答理。
雲九姑好說歹說,俱都無用,忿忿而去。
一連多日,沒有動靜。
寶相夫人一心戒備,守定仙示,不敢出探。
再運玄功推算,對方好似有了防備,但隻知她元神出遊甚勤,行止不定,别的全算不出。
雖料此女不知後洞石窟,隻向對崖下手,無異背道而馳,未足為慮。
但是廣慧師太原有石窟通路所設禁制,卻未必阻得她住。
可惜當時不知底細,用本門靈符禁制時不曾細查,留此漏洞,如被發覺,卻是讨厭。
憑本身法力雖不緻敗,畢竟多年不見,深淺難知,想起也頗犯愁。
适才定中警覺洞中禁制發動,為防萬一,剛剛行法戒備,意欲在敵人破禁以前設伏相待,來人已然穿山越禁而入,不料竟是一家。
衆人正說之間,阿童、靈奇見原有禁制複原以後,并無異狀,不耐久候,相繼随入。
寶相夫人知阿童行輩較高,經衆叙見,立即下拜。
阿童還禮不疊。
金蟬便問:“此事如何處置?”寶相夫人道:“我隻守定本門師長之命,不與外人交往接談,别的均非所知。
不過此女以前除卻性情倔強外,委實無甚大惡。
分手後為人如何,卻未聽說。
她要我出山相脅,自是不可。
我意仙府密迩,竟敢在此久留纏繞不休,想必還有幾分自信。
我知這位道友法力甚高,莫如尋上門去,告以我奉師命清修,不能見人,并非懷什仇怨;糾纏無用,最好另請高明,否則彼此不便。
能聽好言,遣走最妙;她如反臉出手,自非諸位道友之敵,隻請不要傷她好了。
” 石生因聽唐家婆先說受虐之事,見時那等驚惶,轉詢經過。
寶相夫人道:“此女性剛,必是初來強人所難。
唐道友故主恩深,先存仇視,被她看破,因此以法力強制,迫令服役。
她又未斷煙火,唐道友日常服侍,自然不免怨憤憂疑。
如真是惡人,早沒命了。
”唐家婆聞言,回憶對方初來,本是好言相商。
嗣因利誘不從,始被制住。
中間兩次行刺,均吃警覺,也隻當時受點辱罵,迫令服役。
事後氣消,并加寬慰,還給了兩次靈藥珍果,自允日後修複原庵。
不過故主恩深,又看出她是旁門左道,行事詭秘,法力厲害,心存疑念,以為市重言甘,必有詭謀,悲憤愁慮,日甚一日。
雲九姑見怎麼也買不動,近日為防壞事,方始變臉,将元神下了禁制。
如照以前,并無苛待。
現聽出她此來實為尋人,并無他意,也就不再懷忿,便把前後相待情景照實說出。
金、石諸人聽出寶相夫人仍念故交,意在保全,此女既無惡迹,也就消了敵意。
方在商談如何迫令就範,阿童笑道:“我們立意,原是許人為善自新。
聽秦道友所說,此女隻為歸正清修,所求之事關她成敗。
如若可行,我們日内反正無事,便大家助她一臂,成全兩個修道人不也好麼?”甄艮方說:“此女我不知道。
那黎人雲翼曾受妖婦許飛娘蠱惑,勾引袁化師侄為惡,恐非善類。
”忽聽寶相夫人笑道:“諸位道友既肯加恩,人已在此,不消去了。
”話未說完,唐家婆忽似吃了一驚,轉瞬複原。
跟着佛光一閃,唐家婆身上發出另一女子口音,求告道:“諸位道友請勿生疑,容我分說完後,如有不合,再聽憑諸位處治如何?” 原來阿童人雖随衆走進,因先受有金蟬之托,始終仍運玄功戒備,隻沒想到來人會附在唐家婆身上随同混進。
後聽寶相夫人一說,來人恰又想現身出見,阿童心靈忽起警兆,匆促間隻當來了敵人,忙将佛光放出,來人元神立被制住,隐現不得。
寶相夫人已先發覺,便向阿童道:“這說話的,便是舊友雲九姑。
許是入定醒來,見唐道友失蹤生疑。
她那元神附身之法具有專長,隻要将對方元神禁制,便能與之相合,如影附形,多遠也能趕去。
外面禁法未破,本也無此容易,必是先前甄道友師徒穿行之路忘了複原,或是諸位未到此以前她便趕到,附在唐道友的身上随了進來。
因知我對她并不仇視,小神僧與諸位道友又有助她脫難之意,故此現身相求。
我聽唐道友說起元神受禁之事,便疑她要尋來,剛剛看出一點形迹,小神僧便出手了。
九姑雖非妖邪一流,終是旁門,她那元神怎禁得住佛光照體?請快收起,容她面談吧。
”阿童道:“我那佛光可由心靈主持,來勢雖然突兀,因已猜得幾分,且喜不曾傷她。
既是道友故交,請出相見吧。
”說時,佛光早撤。
随見一團青煙由唐家婆身上飛起,就地一卷,現出一個姿容美豔,裸着臂腿的短裝山女,一現身,便朝衆人禮拜。
衆人因看主人情面,分别還禮起立。
雲九姑道:“适聽甄道友所說,原有其事。
不過我弟雲翼因受許飛娘之愚,蠱惑袁道友不成,化友為敵。
正在鬥法,吃昆侖派遊龍子韋少少、小髯客向善趕來,幾乎送命,已然有些悔悟;又遇師叔麻冠道人司太虛再三告誡,曉以利害,益發害怕。
他本和我一樣,雖是旁門,從未為惡。
經此一來,便與妖婦斷了來往。
妖婦本就懷恨,嗣值峨眉開府,妖婦知他持有兩件穿山行水的法寶,因聞天師派教祖天靈子将孔雀河畔聖泉贈與妙一真人,兩地泉脈相通,欲借此寶前往侵擾。
翼弟想起司師叔前言,堅拒不允。
妖婦益發憤怒,翻臉成仇,到處尋人與我姊弟為難。
我姊弟不久有場大難也由于此,對頭乃是雲貴深山中隐伏多年的旁門散仙癫和尚。
” 甄艮聞言,接口驚問道:“你說的可是昔年為追雲叟白老前輩夫妻在貴州遵義縣婁山關削去左手三指的癫和尚韋秃麼?”九姑答道:“正是此人。
他并非佛門弟子,因他小時随父去越南為商,患了麻瘋。
又受繼母虐待,給了些刀箭,逐入深山之中。
正欲求死,偶見蛇、蟒相鬥。
蟒長三丈,蛇隻二尺。
那蟒先又吞食了好幾條大蛇,甚是兇殘。
他不知那小蛇乃最罕見的有名怪蛇金銀串,身蘊奇毒,專食蛇蟒等毒惡之物。
那蟒如非歲久通靈,腹有丹黃,已早慘死。
他因見那蛇周身金、銀二色花紋甚是好看,又甚靈巧。
先死大蛇俱為蟒口所噴彩團毒倒,然後咀嚼吞吃。
小蛇好似驟出不意,突然與蟒相遇。
那蟒先是盤踞發威,昂首噴毒。
小蛇幾次被蟒吸近口邊,都被掙脫,倒退下去。
因忿那蟒心貪狠毒,以大欺小,已然吞吃了幾條大的,剩這一條小蛇還不肯放過。
他心想: ‘自己逃路已斷,早晚必落蟒口,連全屍都保不住。
反正沒有想活,莫如試拼一下,萬一将蟒殺死,得了蟒肉,還能多活兩天。
’便把身帶毒箭乘蟒噴毒之際照口射去。
也是事有湊巧。
那蟒分明見有人在側,隻為強敵當前,素性相克,非拼存亡不可,全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