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報親仇忍痛嫁蠻王
關燈
小
中
大
t心肝真好!我決不怕漢宮作對,隻敢為難,我便造反。
這裡又在我的界内,是他無理,都殺了也不妨事。
這狗巡檢更是可惡,他隻是藍家寨的千戶,因漢官和他勾結,以為這裡是兩交界,用漢人做巡檢容易生事,命他接任,才隻三年,平日欺壓人民,最壞沒有。
漢官因我答應在先,當我親近的手下,由他兩面鬧鬼,不敢換人。
我因他對我本族中人從不敢欺,也未管他。
如今膽子越大,竟敢欺我的新夫人,萬萬容他不得!方才對你又說許多該死的話,就此放掉,情理難容,看你面上,将那些豬狗放掉便了。
" 風珠看出蠻王大有威權,本就恨極狗官,又聽出蠻王心意,低聲悄問:"狗官雖是山族,到底漢官,他又是個土官,手下不少山人,你不怕他報仇麼?"蠻王哈哈笑道: "妹妹放心,馬王寨的巡檢向例不是我答應官府不敢派人。
他們隻想太平無事,決不會為一土官巡檢和我作對。
就是漢人殺得太多,還要遇到有點本事的官兒才會派人-嗦,否則,也隻作為我們蠻人械鬥,糊裡糊塗報将上去拉倒。
不是真真把事鬧大,決不會引動官兵。
心肝好意我也知道,你怕我惹出事來,想得周到,我并不願多事,這狗巡檢卻是饒他不得。
"便用蠻語發令,舉手一揮,蠻兵立時後退。
孟雄朝衆喝道:"看在夫人分上,饒你們的狗命!以後隻敢到我界内窺探,必令蠻兵殺你們的全家,雞犬不留!銅鼓崖石佛壩雖不在我境内,那廟乃我夫人供神的地方,誰敢動它一草一木,欺負廟中和尚,我必要他狗命!"說時,狗官似知無幸,跪在地上連聲哀求,蠻兵早将那二十多騎人馬看住,不令起身。
餘人都似皇恩大赦,紛朝鳳珠叩謝起身,背了死屍和受傷同伴狼狽走去。
蠻王随命蠻兵将狗官兩耳割下,令其速回青竹墟送信,告知同族準備三日之内由我親身前往問罪。
狗官知此一舉丢人大甚,蠻王還要帶人前往擄掠,搶奪财物牲畜,把人擄去為奴,不由吓得心驚膽戰。
随行那些土兵均他本族山人,也跟着悲聲哭喊哀求起來。
鳳珠見蠻王說完,把手一揚,蠻兵便搶上前去将狗官兩耳割下,滿臉鮮血,慘号不已,覺着方才親手殺人都無如此看了難過,惟恐下餘土兵也要受刑,一問蠻王,才知因恨狗官方才說話可惡,竟準備在成婚前夕帶人踏平山區,大舉燒殺,把年輕的男女蠻人擄去為奴,作為新夫人的賀禮,心更不安。
看出蠻王對她寵愛,忙又勸說:"身是漢人,婚姻大喜,不願有此兇殺之事,請其息怒寬容。
"蠻王這才收回成命,向衆土兵大喝: "狗官冒犯夫人,本應踏平你們山墟,一人不留。
現因夫人再三講情,速将狗官押送回去,告知同族,将他家産全數送往金牛寨,外加八十條牛、一千擔谷,事便罷休。
月圓以前如不送到,我仍和方才所說一樣親自往取,莫怪我狠。
"那些土兵先對狗官十分恭順,本在地上哭求;聽完,忽然搶先縱起,不知怎的,竟将狗官綁了一個結實,一面用土語朝上拜謝,紛紛上馬,舍了原路,往側面山野中飛馳而去。
蠻王因聽老和尚之言,備有藤兜,便抱鳳珠坐上,自己騎馬緊随在旁,連人帶馬同往廟中趕去。
到後一看,老和尚已将靈堂設好,并在鎮上賒了棺木衣服,準備盛殓。
開頭還有好些惡奴去往廟中吵鬧,說和尚與女賊同謀殺人。
老和尚胸有成竹,斷定蠻王必來,事前曾命徒弟等人走遠,假裝發現死屍,去向土豪家中送信,一切皆有準備,知其有心訛詐,仍裝老實,極口敷衍,推宕時刻,并将偏殿關閉,說是要等巡檢老爺驗屍,連土豪的死屍也不許人動。
韋六見兄一死,隻有歡喜,一心想将鳳珠擒回為妾,連乃兄屍首也未細看,便連夜追去。
後來韋家妻妾入廟哭鬧,地保裡正紛紛趕來,越鬧得不可開交。
老和尚久候無信,不勝其煩;業已動怒,快要現出本相,先是六個蠻兵趕進,向老和尚問明情由,兩個把住偏殿,四個拿着矛杆藤鞭,發威亂打,口中喝罵,說死人乃新夫人的老爹,老王少時就到,誰敢在此擾鬧!蠻王在當地威勢雖盛,但因銅鼓崖這一帶不在他的界内,孟雄平日比較别的寨主謹細,勢力最大,法令也最嚴,手下蠻兵不許無故在界外生事,與漢家人結怨,偶然經過,也不相擾。
那些狗男女多半将信将疑,退到廟外,還在守候不去。
隔不多時,忽有兩個惡奴飛馬趕回報信,說:"那女賊竟是金牛寨主的新夫人,六老爺和幾個同伴先被殺死,跟着蠻王趕到,伏兵四起,連巡檢大老爺和許多土兵均被擒住,也許還要尋來。
兩位老爺已死,家中都是婆娘,不如乘此時機早打主意。
"狗男女們方始驚慌起來,女的紛紛哭喊趕回,衆惡奴均想乘火打劫,地保裡正更要于中取利,一哄而散。
老和尚立帶蠻兵去往鎮上,取來上等棺木,剛剛停當,想等人到入殓,蠻王便大隊趕來。
老和尚一聽經過,甚是高興,又恐鳳珠不慣蠻俗,又向雙方分頭解說。
鳳珠早哭得淚人也似,就在廟中成服,在鎮上趕制了一身素服,先想過了百日成婚。
蠻王雖知漢俗,但愛鳳珠太甚,不願久等。
老和尚也恐夜長夢多,鳳珠父女正受官府通緝,有案未了,再三兩面商勸,曉以利害,并勸盂雄,熱孝頭上,便是蠻俗也應有點禁忌。
孟雄便說:"寨中巫師可以化兇為吉,新夫人必須用漢禮安葬,我也依她。
但我實在愛她,準備本月十六成婚,離今天恰巧兩七。
我意由我陪伴,在廟中念上兩天經,再連和尚一齊請去,先到金牛寨旁小山上面覓地安葬,就在當地搭篷念經守孝。
到了十六早上再陪新夫人回寨,豈不是好?" 鳳珠看出對方意思堅決,比起來路所說三日之後成婚業已讓了又讓,除此一件,無不言聽計從,愛護備至,隻得忍住悲懷,勉強依了。
因見蠻王對她百依百随,雖是蠻人,并不兇野,又通漢俗漢語。
到了墓地一看,威勢更是驚人,共隻兩日夜的功夫,在他嚴令之下,許多蠻人日夜興建,竟建成一座高大整齊的竹樓,和一所可容千餘人禮拜的蘆棚靈堂,以為自己居住和和尚念經之用。
身邊伏侍的蠻女有好幾十個,趕制衣服的人更多,端的一呼百諾,威風已極。
偶然談到一兩句衣物飲食,當地沒有的,至多三日必用蠻兵通事飛騎去往遠近城鎮采辦回來。
蠻王更是長日陪伴,體貼周到,無微不至,夜來方始戀戀辭去。
除
這裡又在我的界内,是他無理,都殺了也不妨事。
這狗巡檢更是可惡,他隻是藍家寨的千戶,因漢官和他勾結,以為這裡是兩交界,用漢人做巡檢容易生事,命他接任,才隻三年,平日欺壓人民,最壞沒有。
漢官因我答應在先,當我親近的手下,由他兩面鬧鬼,不敢換人。
我因他對我本族中人從不敢欺,也未管他。
如今膽子越大,竟敢欺我的新夫人,萬萬容他不得!方才對你又說許多該死的話,就此放掉,情理難容,看你面上,将那些豬狗放掉便了。
" 風珠看出蠻王大有威權,本就恨極狗官,又聽出蠻王心意,低聲悄問:"狗官雖是山族,到底漢官,他又是個土官,手下不少山人,你不怕他報仇麼?"蠻王哈哈笑道: "妹妹放心,馬王寨的巡檢向例不是我答應官府不敢派人。
他們隻想太平無事,決不會為一土官巡檢和我作對。
就是漢人殺得太多,還要遇到有點本事的官兒才會派人-嗦,否則,也隻作為我們蠻人械鬥,糊裡糊塗報将上去拉倒。
不是真真把事鬧大,決不會引動官兵。
心肝好意我也知道,你怕我惹出事來,想得周到,我并不願多事,這狗巡檢卻是饒他不得。
"便用蠻語發令,舉手一揮,蠻兵立時後退。
孟雄朝衆喝道:"看在夫人分上,饒你們的狗命!以後隻敢到我界内窺探,必令蠻兵殺你們的全家,雞犬不留!銅鼓崖石佛壩雖不在我境内,那廟乃我夫人供神的地方,誰敢動它一草一木,欺負廟中和尚,我必要他狗命!"說時,狗官似知無幸,跪在地上連聲哀求,蠻兵早将那二十多騎人馬看住,不令起身。
餘人都似皇恩大赦,紛朝鳳珠叩謝起身,背了死屍和受傷同伴狼狽走去。
蠻王随命蠻兵将狗官兩耳割下,令其速回青竹墟送信,告知同族準備三日之内由我親身前往問罪。
狗官知此一舉丢人大甚,蠻王還要帶人前往擄掠,搶奪财物牲畜,把人擄去為奴,不由吓得心驚膽戰。
随行那些土兵均他本族山人,也跟着悲聲哭喊哀求起來。
鳳珠見蠻王說完,把手一揚,蠻兵便搶上前去将狗官兩耳割下,滿臉鮮血,慘号不已,覺着方才親手殺人都無如此看了難過,惟恐下餘土兵也要受刑,一問蠻王,才知因恨狗官方才說話可惡,竟準備在成婚前夕帶人踏平山區,大舉燒殺,把年輕的男女蠻人擄去為奴,作為新夫人的賀禮,心更不安。
看出蠻王對她寵愛,忙又勸說:"身是漢人,婚姻大喜,不願有此兇殺之事,請其息怒寬容。
"蠻王這才收回成命,向衆土兵大喝: "狗官冒犯夫人,本應踏平你們山墟,一人不留。
現因夫人再三講情,速将狗官押送回去,告知同族,将他家産全數送往金牛寨,外加八十條牛、一千擔谷,事便罷休。
月圓以前如不送到,我仍和方才所說一樣親自往取,莫怪我狠。
"那些土兵先對狗官十分恭順,本在地上哭求;聽完,忽然搶先縱起,不知怎的,竟将狗官綁了一個結實,一面用土語朝上拜謝,紛紛上馬,舍了原路,往側面山野中飛馳而去。
蠻王因聽老和尚之言,備有藤兜,便抱鳳珠坐上,自己騎馬緊随在旁,連人帶馬同往廟中趕去。
到後一看,老和尚已将靈堂設好,并在鎮上賒了棺木衣服,準備盛殓。
開頭還有好些惡奴去往廟中吵鬧,說和尚與女賊同謀殺人。
老和尚胸有成竹,斷定蠻王必來,事前曾命徒弟等人走遠,假裝發現死屍,去向土豪家中送信,一切皆有準備,知其有心訛詐,仍裝老實,極口敷衍,推宕時刻,并将偏殿關閉,說是要等巡檢老爺驗屍,連土豪的死屍也不許人動。
韋六見兄一死,隻有歡喜,一心想将鳳珠擒回為妾,連乃兄屍首也未細看,便連夜追去。
後來韋家妻妾入廟哭鬧,地保裡正紛紛趕來,越鬧得不可開交。
老和尚久候無信,不勝其煩;業已動怒,快要現出本相,先是六個蠻兵趕進,向老和尚問明情由,兩個把住偏殿,四個拿着矛杆藤鞭,發威亂打,口中喝罵,說死人乃新夫人的老爹,老王少時就到,誰敢在此擾鬧!蠻王在當地威勢雖盛,但因銅鼓崖這一帶不在他的界内,孟雄平日比較别的寨主謹細,勢力最大,法令也最嚴,手下蠻兵不許無故在界外生事,與漢家人結怨,偶然經過,也不相擾。
那些狗男女多半将信将疑,退到廟外,還在守候不去。
隔不多時,忽有兩個惡奴飛馬趕回報信,說:"那女賊竟是金牛寨主的新夫人,六老爺和幾個同伴先被殺死,跟着蠻王趕到,伏兵四起,連巡檢大老爺和許多土兵均被擒住,也許還要尋來。
兩位老爺已死,家中都是婆娘,不如乘此時機早打主意。
"狗男女們方始驚慌起來,女的紛紛哭喊趕回,衆惡奴均想乘火打劫,地保裡正更要于中取利,一哄而散。
老和尚立帶蠻兵去往鎮上,取來上等棺木,剛剛停當,想等人到入殓,蠻王便大隊趕來。
老和尚一聽經過,甚是高興,又恐鳳珠不慣蠻俗,又向雙方分頭解說。
鳳珠早哭得淚人也似,就在廟中成服,在鎮上趕制了一身素服,先想過了百日成婚。
蠻王雖知漢俗,但愛鳳珠太甚,不願久等。
老和尚也恐夜長夢多,鳳珠父女正受官府通緝,有案未了,再三兩面商勸,曉以利害,并勸盂雄,熱孝頭上,便是蠻俗也應有點禁忌。
孟雄便說:"寨中巫師可以化兇為吉,新夫人必須用漢禮安葬,我也依她。
但我實在愛她,準備本月十六成婚,離今天恰巧兩七。
我意由我陪伴,在廟中念上兩天經,再連和尚一齊請去,先到金牛寨旁小山上面覓地安葬,就在當地搭篷念經守孝。
到了十六早上再陪新夫人回寨,豈不是好?" 鳳珠看出對方意思堅決,比起來路所說三日之後成婚業已讓了又讓,除此一件,無不言聽計從,愛護備至,隻得忍住悲懷,勉強依了。
因見蠻王對她百依百随,雖是蠻人,并不兇野,又通漢俗漢語。
到了墓地一看,威勢更是驚人,共隻兩日夜的功夫,在他嚴令之下,許多蠻人日夜興建,竟建成一座高大整齊的竹樓,和一所可容千餘人禮拜的蘆棚靈堂,以為自己居住和和尚念經之用。
身邊伏侍的蠻女有好幾十個,趕制衣服的人更多,端的一呼百諾,威風已極。
偶然談到一兩句衣物飲食,當地沒有的,至多三日必用蠻兵通事飛騎去往遠近城鎮采辦回來。
蠻王更是長日陪伴,體貼周到,無微不至,夜來方始戀戀辭去。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