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容易度良宵 轉眼間楊柳岸 曉風殘月
關燈
小
中
大
蘭花遣散衆人,拉了幹翼掩往對面一看,再興同那蠻女姬棠已由花林走往湖邊,同坐山石之上,正在并頭握手,喝隅細語,神情親切。
二人料知雙方已有情愫,均頗高興。
王翼還想走往一問,蘭花笑說:"呆子,人家正是好時候,你去作什?方才我們說話,有人在旁讨厭,你願意麼?你如喜水,我同你去往西面日裡釣魚石上,那地方是我一人釣魚之處,無人敢去,比這裡還要清靜,你看可好?"王翼隻知蘭花對他鐘情,還沒想到事成定局,非此不可,想起方才對方那些柔情蜜意,想要拒絕,又覺不忍,心情甚是矛盾,隻得賠笑一同走去。
初意再興人最方正,不喜女色,今夜也許見那蠻女美貌,生出情愛,哪知再興本心并不如此。
先是一時仗義救了蠻女,剛将蠻人避開,便聽蠻女低聲急呼。
"我姬家人沒有無恥女子,但你此時必須假裝我的野郎,否則休看是他們的客,總是漢人,此舉難免不犯衆怒,就是主人幫你,也與蠻人結怨。
他們最重報仇,都不怕死,何苦為我苦命人害了自己?"說罷,先将再興的手拉住,歌舞起來。
再興原知道一點蠻人風俗,又見那蠻女語事凄苦,眉目之間隐有無窮幽怨,說時目蘊淚珠,月光照處,哀豔欲絕,既防後思,心又憐惜,便照所說一同歌舞。
到了林中,蠻女立刻停了歌唱,低聲悄說:"我知你看我不上,肯同我尋一無人之處談上些時麼?" 再興本就覺那蠻女與衆不同,非但漢話說得極好,清婉悅耳,人更生得修短适中,豐神楚楚。
沒有蘭花豐麗,而秀美過之,人也安詳文雅。
聽她方才所說身世,料是被敵人擄來,孤苦無依,越生憐惜,也想問她來曆,含笑點頭。
因見對方新受驚險,對自己表面雖極大方,歌舞一停,手都放開,看那前後口氣神情,分明鐘情甚深,恐其心中悲苦,便将她手拉住,一同前行。
蠻女也不拒絕,面上也無喜容,低着個頭,依依身旁。
同到湖邊無人之處,尋一原有石條,并肩而坐,笑問:"姬家人乃周室之後,人多讀書識字,在衆人中最知禮讓,也最文明,所居相隔城市較近,怎會來此?"蠻女随将經過說出。
原來西南蠻夷蠻人種類甚多,少說也有一兩百種,内中隻姬家人性最善良。
雖然耕作也頗勤苦,人數也多,從不喜歡擄劫兇殺,喜與漢人來往。
因其人多聰明,又頗愛群,勇于公鬥,人雖文雅,外族欺逼太甚,讓無可讓,必起反抗。
所居離城又近,一般蠻人十九潛伏深山之中,輕易也侵害不到他們。
隻為姬棠之父與漢人通婚,母親是個走方郎中之女,常往各蠻人寨中行醫,日久相安,立了家業,住在蓮山西南國境深山村寨之中。
這年想念父母,夫妻二人同往看望,遇見一夥吃人蠻人将其擄走,正要生吃人肉,人已綁好,快要動手。
不料那夥蠻人前月殺死幾個金牛寨運送藥材的蠻子,内有兩人帶傷逃回,孟雄叔侄俱都得信,不禁大怒,到處搜尋他們蹤迹。
這日孟雄恰巧派了蠻兵尋到,全數捉去,先将上月殺傷自己人的幾個殺死報仇,又尋到他的巢穴,連男帶女一齊擄走,送往小金牛寨為奴,強迫做那采荒之事。
姬氏夫妻雖經分說,又知他是姬家人,隻未毒打,照樣不肯釋放。
這時姬妻懷孕七月,尚未生養,出身又是漢族,押送入山時連受驚險疲勞,動了胎氣,剛一到達,便生一女。
彼時盂龍法嚴,一味以暴力壓制蠻人,總算見他夫妻均是山民漢家,性情溫和,能守規矩,不像别的蠻人兇野怨恨,隻派他管理所養牛羊,不令入林,比較輕松一點。
事又湊巧,姬棠比蘭花小兩歲,因其從小靈慧,生得美秀,從三四歲上蘭花便喜和她一起玩耍。
姬氏夫婦更會巴結,所管牛羊也比以前每年增多,孟龍始終沒有對他虐待。
勉強過了幾年,姬妻思鄉病死,彼時姬棠年已八歲,常聽父母說起自家來曆身世,心中悲苦。
母死不久,乃父又因追尋逃羊,在樹林中為毒蛇所傷,雖經特産藥草醫治,保得性命,人已殘廢。
蠻人專喜以強淩弱,許多蠻人又是他的仇敵,常受蠻人欺侮。
如非姬棠聰明靈巧,能得蘭花歡心,一見父親受欺,暗往求救,早已不保。
就這樣,乃父仍是日常氣苦悲憤,終于悶氣而死。
姬棠年才十二三歲,想起父母生前受罪,全隻三十多歲便先後身死,非但把那些蠻人當作仇人。
便對盂龍這般蠻人也都懷恨,隻蘭花幫過她忙,結有情分。
蠻人早婚,每年又有兩次最重要的歌舞盛典,與尋常歌舞不同,成年男女專跳野郎,不容避免。
本來早就被人強娶了去,全仗前數年身材瘦小,蠻人嫌她文弱,看她不上。
姬棠
二人料知雙方已有情愫,均頗高興。
王翼還想走往一問,蘭花笑說:"呆子,人家正是好時候,你去作什?方才我們說話,有人在旁讨厭,你願意麼?你如喜水,我同你去往西面日裡釣魚石上,那地方是我一人釣魚之處,無人敢去,比這裡還要清靜,你看可好?"王翼隻知蘭花對他鐘情,還沒想到事成定局,非此不可,想起方才對方那些柔情蜜意,想要拒絕,又覺不忍,心情甚是矛盾,隻得賠笑一同走去。
初意再興人最方正,不喜女色,今夜也許見那蠻女美貌,生出情愛,哪知再興本心并不如此。
先是一時仗義救了蠻女,剛将蠻人避開,便聽蠻女低聲急呼。
"我姬家人沒有無恥女子,但你此時必須假裝我的野郎,否則休看是他們的客,總是漢人,此舉難免不犯衆怒,就是主人幫你,也與蠻人結怨。
他們最重報仇,都不怕死,何苦為我苦命人害了自己?"說罷,先将再興的手拉住,歌舞起來。
再興原知道一點蠻人風俗,又見那蠻女語事凄苦,眉目之間隐有無窮幽怨,說時目蘊淚珠,月光照處,哀豔欲絕,既防後思,心又憐惜,便照所說一同歌舞。
到了林中,蠻女立刻停了歌唱,低聲悄說:"我知你看我不上,肯同我尋一無人之處談上些時麼?" 再興本就覺那蠻女與衆不同,非但漢話說得極好,清婉悅耳,人更生得修短适中,豐神楚楚。
沒有蘭花豐麗,而秀美過之,人也安詳文雅。
聽她方才所說身世,料是被敵人擄來,孤苦無依,越生憐惜,也想問她來曆,含笑點頭。
因見對方新受驚險,對自己表面雖極大方,歌舞一停,手都放開,看那前後口氣神情,分明鐘情甚深,恐其心中悲苦,便将她手拉住,一同前行。
蠻女也不拒絕,面上也無喜容,低着個頭,依依身旁。
同到湖邊無人之處,尋一原有石條,并肩而坐,笑問:"姬家人乃周室之後,人多讀書識字,在衆人中最知禮讓,也最文明,所居相隔城市較近,怎會來此?"蠻女随将經過說出。
原來西南蠻夷蠻人種類甚多,少說也有一兩百種,内中隻姬家人性最善良。
雖然耕作也頗勤苦,人數也多,從不喜歡擄劫兇殺,喜與漢人來往。
因其人多聰明,又頗愛群,勇于公鬥,人雖文雅,外族欺逼太甚,讓無可讓,必起反抗。
所居離城又近,一般蠻人十九潛伏深山之中,輕易也侵害不到他們。
隻為姬棠之父與漢人通婚,母親是個走方郎中之女,常往各蠻人寨中行醫,日久相安,立了家業,住在蓮山西南國境深山村寨之中。
這年想念父母,夫妻二人同往看望,遇見一夥吃人蠻人将其擄走,正要生吃人肉,人已綁好,快要動手。
不料那夥蠻人前月殺死幾個金牛寨運送藥材的蠻子,内有兩人帶傷逃回,孟雄叔侄俱都得信,不禁大怒,到處搜尋他們蹤迹。
這日孟雄恰巧派了蠻兵尋到,全數捉去,先将上月殺傷自己人的幾個殺死報仇,又尋到他的巢穴,連男帶女一齊擄走,送往小金牛寨為奴,強迫做那采荒之事。
姬氏夫妻雖經分說,又知他是姬家人,隻未毒打,照樣不肯釋放。
這時姬妻懷孕七月,尚未生養,出身又是漢族,押送入山時連受驚險疲勞,動了胎氣,剛一到達,便生一女。
彼時盂龍法嚴,一味以暴力壓制蠻人,總算見他夫妻均是山民漢家,性情溫和,能守規矩,不像别的蠻人兇野怨恨,隻派他管理所養牛羊,不令入林,比較輕松一點。
事又湊巧,姬棠比蘭花小兩歲,因其從小靈慧,生得美秀,從三四歲上蘭花便喜和她一起玩耍。
姬氏夫婦更會巴結,所管牛羊也比以前每年增多,孟龍始終沒有對他虐待。
勉強過了幾年,姬妻思鄉病死,彼時姬棠年已八歲,常聽父母說起自家來曆身世,心中悲苦。
母死不久,乃父又因追尋逃羊,在樹林中為毒蛇所傷,雖經特産藥草醫治,保得性命,人已殘廢。
蠻人專喜以強淩弱,許多蠻人又是他的仇敵,常受蠻人欺侮。
如非姬棠聰明靈巧,能得蘭花歡心,一見父親受欺,暗往求救,早已不保。
就這樣,乃父仍是日常氣苦悲憤,終于悶氣而死。
姬棠年才十二三歲,想起父母生前受罪,全隻三十多歲便先後身死,非但把那些蠻人當作仇人。
便對盂龍這般蠻人也都懷恨,隻蘭花幫過她忙,結有情分。
蠻人早婚,每年又有兩次最重要的歌舞盛典,與尋常歌舞不同,成年男女專跳野郎,不容避免。
本來早就被人強娶了去,全仗前數年身材瘦小,蠻人嫌她文弱,看她不上。
姬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