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窮途遇救入蠻荒
關燈
小
中
大
t這兩人把省城将軍的女婿打傷,此去休想活命。
兩個窮人敢和富貴人家作對,膽子也太大了。
"鳳珠聞言心中一動,又見兩犯人業被官差戴上重枷和腳鐐手铐,正在打罵議論,内一少年犯人人最昂藏,罵得最兇,連挨了好幾十鞭仍不住口。
為首官差非要打得他住口才罷,餘人正在做好做歹,看意思似因案情重大,恐生意外,亂哄哄正鬧着一團。
恰巧另一少年犯人好似力竭聲嘶,倚在壁上,朝衆官差怒視,偶然也跟着罵上幾句。
忽然回過頭來,鳳珠正立殿前廊下注視,雙方目光恰巧相對。
和尚業已遣開,鳳珠忙用二指按着嘴唇,使一眼色,将頭微搖。
少年犯人立時會意,忙将同伴碰了一下,嘴皮微動,也不知說些什麼,二人同時住口,不再咒罵,衆官差也自停手。
一個官差假裝好人,并還問和尚讨了碗茶水遞過,由此目光一齊轉向正殿這面,神情越發輕薄,交頭接耳,說笑不休。
鳳珠所帶蠻兵均在偏殿避雨,身旁隻有四個貼身蠻女。
主仆五人本就年輕美貌,南荒天熱,穿的又是蠻裝,風珠原是漢人還好一些,那幾個山女年紀既輕,周身又未穿什衣服,隻上身一件雲肩遮着雙乳,下面一條蓮葉短裙,一身雪膚花貌倒有大半裸露在外。
這班虎狼色鬼一樣的官差調戲民間婦女本是家常便飯,越看越起勁,為首兩個競相繞着長廊走往正殿來找便宜。
總算和尚看出不妙,在旁警告,同時瞥見偏殿之中矛影刀光和一些奇裝異服、貌相兇猛的蠻兵,想起孟家土司的威名,連當地官府俱要怕他幾分,這幾朵鮮花都有毒刺,招惹不得,這才息了妄念。
南荒暴雨照例來得也快,去得也速。
下時仿佛天河倒傾,瀑布也似,一陣風過,當時雲散雨收,滿地奔流轉眼都盡,頭上天色反更鮮明。
這時日色業已偏西,天是一色澄碧,隻有小小兩片白雲在天邊緩緩浮沉。
殿前花樹上雀鳥交嗚,繁陰滿地,大雨之後甚是涼爽。
天一放晴,對面官差便押了犯人起身。
鳳珠見那兩個少年業已疲憊不支,拖着數十斤重的重枷重鎖,一颠一拐,踏着地上雨水,走得十分狼狽,越發激動義憤,忙命心腹蠻女暗下密令,先命幾個蠻兵偷偷尾随下去,看其是否就此起身,還是送往衙門囚禁。
等人去後,又故意與和尚談了一會,方命備馬起身。
剛被和尚送出,走不多遠,便遇蠻兵回報:官差因省裡催提犯人太緊,早來被他逃走,又耽擱了半日,現已準備連夜起身。
但見犯人傷病均重,恐其死在途中無法交差,現正想雇轎馬,無奈土人知道他們向不給錢,飲食自備,還要打罵,得到信息,是有馬的全都逃走。
太陽已快落山,市集早散,正在為難,向人打聽誰家有馬和車轎,想抓官差。
鳳珠原意打聽明了下落,回去逼着丈夫用金銀去向官府行賄買放,一聽這等說法,再想起那些官差的可惡,忽起殺機,立時喊過四個精明強悍的蠻兵,令将衣裝換掉,扮作趕集回來的山民,帶上幾匹馬,分為三起,先裝路過,對方一問便講生意。
這些狗差必當山人好欺,一說必成。
等他上馬,假說抄近,引往野外樹林之中除去,将這兩人救下。
說完,蠻兵帶了幾個同伴和十三匹馬,照着所說,分成三起,往前走去。
鳳珠知道對方步行,又帶了兩個有傷病的犯人,決走不快。
回顧來路,人家廟字均在坡後,并無人迹,便将手一揮,帶了手下三四十個蠻女蠻兵,繞往前面荒野樹林之中埋伏等候。
那兩少年一名王翼,一名時再興,上輩均是前朝遺民,由蜀西故鄉逃來騰沖附近蓮山隐居,種了幾畝薄田。
因奉先人遺命,雖然讀書習武,并不求取功名,專以耕田度日。
農家生活本極勤苦,二人少年好友,又都慷慨好義,歡喜扶危濟困,愛打不平。
當地鄰近滇緬交界,雖極偏僻,卻住有一家姓金的豪紳,本是山民,改土歸流業已多年,家财豪富。
弟兄二人各有一點功名,因妹子生得美貌,經人拉攏,送與省城将軍為妾,非常得寵。
恰值正妻病故,又扶了正。
當年兩郎舅又結了親家。
經此一來,金氏弟兄威勢越大,橫行城市,無所不為。
王、時二人住處離金家二龍莊有三四十裡,平日雖有耳聞,心中憤恨,無如強弱相差太甚,相隔又遠,從未見過,也就不以為意。
為了耕田所得不夠食用,這日同往山中打獵,歸途遇見一個窮苦山民号哭飛奔而來。
攔住一問,才知那山人藍山在山中得了一大塊麝香和别的貴藥,正在高興,想往市場去換兩丈花布、幾鬥米吃,不料被金家狗子小閻王金文郎出來打獵撞見,硬說他是偷盜而來,強奪了去,還要鞭打。
藍山跑得極快,業已逃走,因舍不得那塊麝香,逃時氣不過咒罵了幾句。
狗子大怒,帶人由後追來。
因與二人相識,知其肯幫苦人出力,哭求相助。
話還沒有說完,狗子已帶了幾個惡奴趕到。
二人到底年少氣盛,一時激動義憤,迎上前去。
因見對方人多,心想擒賊擒王,一出手先将狗子擒住,打了一頓,立逼狗子将所奪庸香還有一大塊獲苓一齊還與藍山,并令惡奴退遠,立下重誓,不再欺壓善良,方始罷休。
狗子迫于無奈,隻得照辦,衆惡奴也被吓退,不敢上前,白吃了一頓苦頭,帶着重傷哭了回去。
金氏弟兄隻此獨子,聞報大怒,當夜便與官府商計,賣盜攀贓,說二人是殺人強盜,将人捉去,關在監中。
因當地官府心腸較軟,雖不肯駁他面子,終覺二人不過年少喜事,好打不平,罪不至死,不肯往死裡辦,二人也不肯招。
金氏弟兄心疼狗子,又因多年威望,連家中養的狗都無人敢于欺侮,這兩人如此大膽,将狗子打成重傷,如不殺以立威,面子難看。
因恨地方官不肯盡心,連夜命人騎了快馬去往省城告知妹子,強着妹夫派人将這兩個犯人提往省城當強盜辦。
那将軍本就懼内,狗子又是他新選中的女婿,聞報大怒,哪還管什傷天害理,立發令箭火牌,專差來提,準備押到省城嚴刑處死。
二人雖因那官不肯造孽問成死罪,受刑也不甚重,但是錢可通神,在牢中困了數月,吃了不少苦頭。
天氣又熱,本就有病,來的官差狐假虎威,再一虐待,途中非打即罵。
這日一早行經騰越城外,二人自知此去必死,忽然乘隙逃走。
饑疲交加,人又有病,四肢無力,好容易扭斷枷鎖,逃出毒手,餘力已盡,一路掩藏,逃到廟的後面,越牆進去,在廚房中偷吃了點東西,藏向草堆之中,被和尚發現。
滿拟出家人必肯方
兩個窮人敢和富貴人家作對,膽子也太大了。
"鳳珠聞言心中一動,又見兩犯人業被官差戴上重枷和腳鐐手铐,正在打罵議論,内一少年犯人人最昂藏,罵得最兇,連挨了好幾十鞭仍不住口。
為首官差非要打得他住口才罷,餘人正在做好做歹,看意思似因案情重大,恐生意外,亂哄哄正鬧着一團。
恰巧另一少年犯人好似力竭聲嘶,倚在壁上,朝衆官差怒視,偶然也跟着罵上幾句。
忽然回過頭來,鳳珠正立殿前廊下注視,雙方目光恰巧相對。
和尚業已遣開,鳳珠忙用二指按着嘴唇,使一眼色,将頭微搖。
少年犯人立時會意,忙将同伴碰了一下,嘴皮微動,也不知說些什麼,二人同時住口,不再咒罵,衆官差也自停手。
一個官差假裝好人,并還問和尚讨了碗茶水遞過,由此目光一齊轉向正殿這面,神情越發輕薄,交頭接耳,說笑不休。
鳳珠所帶蠻兵均在偏殿避雨,身旁隻有四個貼身蠻女。
主仆五人本就年輕美貌,南荒天熱,穿的又是蠻裝,風珠原是漢人還好一些,那幾個山女年紀既輕,周身又未穿什衣服,隻上身一件雲肩遮着雙乳,下面一條蓮葉短裙,一身雪膚花貌倒有大半裸露在外。
這班虎狼色鬼一樣的官差調戲民間婦女本是家常便飯,越看越起勁,為首兩個競相繞着長廊走往正殿來找便宜。
總算和尚看出不妙,在旁警告,同時瞥見偏殿之中矛影刀光和一些奇裝異服、貌相兇猛的蠻兵,想起孟家土司的威名,連當地官府俱要怕他幾分,這幾朵鮮花都有毒刺,招惹不得,這才息了妄念。
南荒暴雨照例來得也快,去得也速。
下時仿佛天河倒傾,瀑布也似,一陣風過,當時雲散雨收,滿地奔流轉眼都盡,頭上天色反更鮮明。
這時日色業已偏西,天是一色澄碧,隻有小小兩片白雲在天邊緩緩浮沉。
殿前花樹上雀鳥交嗚,繁陰滿地,大雨之後甚是涼爽。
天一放晴,對面官差便押了犯人起身。
鳳珠見那兩個少年業已疲憊不支,拖着數十斤重的重枷重鎖,一颠一拐,踏着地上雨水,走得十分狼狽,越發激動義憤,忙命心腹蠻女暗下密令,先命幾個蠻兵偷偷尾随下去,看其是否就此起身,還是送往衙門囚禁。
等人去後,又故意與和尚談了一會,方命備馬起身。
剛被和尚送出,走不多遠,便遇蠻兵回報:官差因省裡催提犯人太緊,早來被他逃走,又耽擱了半日,現已準備連夜起身。
但見犯人傷病均重,恐其死在途中無法交差,現正想雇轎馬,無奈土人知道他們向不給錢,飲食自備,還要打罵,得到信息,是有馬的全都逃走。
太陽已快落山,市集早散,正在為難,向人打聽誰家有馬和車轎,想抓官差。
鳳珠原意打聽明了下落,回去逼着丈夫用金銀去向官府行賄買放,一聽這等說法,再想起那些官差的可惡,忽起殺機,立時喊過四個精明強悍的蠻兵,令将衣裝換掉,扮作趕集回來的山民,帶上幾匹馬,分為三起,先裝路過,對方一問便講生意。
這些狗差必當山人好欺,一說必成。
等他上馬,假說抄近,引往野外樹林之中除去,将這兩人救下。
說完,蠻兵帶了幾個同伴和十三匹馬,照着所說,分成三起,往前走去。
鳳珠知道對方步行,又帶了兩個有傷病的犯人,決走不快。
回顧來路,人家廟字均在坡後,并無人迹,便将手一揮,帶了手下三四十個蠻女蠻兵,繞往前面荒野樹林之中埋伏等候。
那兩少年一名王翼,一名時再興,上輩均是前朝遺民,由蜀西故鄉逃來騰沖附近蓮山隐居,種了幾畝薄田。
因奉先人遺命,雖然讀書習武,并不求取功名,專以耕田度日。
農家生活本極勤苦,二人少年好友,又都慷慨好義,歡喜扶危濟困,愛打不平。
當地鄰近滇緬交界,雖極偏僻,卻住有一家姓金的豪紳,本是山民,改土歸流業已多年,家财豪富。
弟兄二人各有一點功名,因妹子生得美貌,經人拉攏,送與省城将軍為妾,非常得寵。
恰值正妻病故,又扶了正。
當年兩郎舅又結了親家。
經此一來,金氏弟兄威勢越大,橫行城市,無所不為。
王、時二人住處離金家二龍莊有三四十裡,平日雖有耳聞,心中憤恨,無如強弱相差太甚,相隔又遠,從未見過,也就不以為意。
為了耕田所得不夠食用,這日同往山中打獵,歸途遇見一個窮苦山民号哭飛奔而來。
攔住一問,才知那山人藍山在山中得了一大塊麝香和别的貴藥,正在高興,想往市場去換兩丈花布、幾鬥米吃,不料被金家狗子小閻王金文郎出來打獵撞見,硬說他是偷盜而來,強奪了去,還要鞭打。
藍山跑得極快,業已逃走,因舍不得那塊麝香,逃時氣不過咒罵了幾句。
狗子大怒,帶人由後追來。
因與二人相識,知其肯幫苦人出力,哭求相助。
話還沒有說完,狗子已帶了幾個惡奴趕到。
二人到底年少氣盛,一時激動義憤,迎上前去。
因見對方人多,心想擒賊擒王,一出手先将狗子擒住,打了一頓,立逼狗子将所奪庸香還有一大塊獲苓一齊還與藍山,并令惡奴退遠,立下重誓,不再欺壓善良,方始罷休。
狗子迫于無奈,隻得照辦,衆惡奴也被吓退,不敢上前,白吃了一頓苦頭,帶着重傷哭了回去。
金氏弟兄隻此獨子,聞報大怒,當夜便與官府商計,賣盜攀贓,說二人是殺人強盜,将人捉去,關在監中。
因當地官府心腸較軟,雖不肯駁他面子,終覺二人不過年少喜事,好打不平,罪不至死,不肯往死裡辦,二人也不肯招。
金氏弟兄心疼狗子,又因多年威望,連家中養的狗都無人敢于欺侮,這兩人如此大膽,将狗子打成重傷,如不殺以立威,面子難看。
因恨地方官不肯盡心,連夜命人騎了快馬去往省城告知妹子,強着妹夫派人将這兩個犯人提往省城當強盜辦。
那将軍本就懼内,狗子又是他新選中的女婿,聞報大怒,哪還管什傷天害理,立發令箭火牌,專差來提,準備押到省城嚴刑處死。
二人雖因那官不肯造孽問成死罪,受刑也不甚重,但是錢可通神,在牢中困了數月,吃了不少苦頭。
天氣又熱,本就有病,來的官差狐假虎威,再一虐待,途中非打即罵。
這日一早行經騰越城外,二人自知此去必死,忽然乘隙逃走。
饑疲交加,人又有病,四肢無力,好容易扭斷枷鎖,逃出毒手,餘力已盡,一路掩藏,逃到廟的後面,越牆進去,在廚房中偷吃了點東西,藏向草堆之中,被和尚發現。
滿拟出家人必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