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大俠鐵笛子

關燈
子一面伸手向後一搖,接口笑道:"他就是這樣暴脾氣,你小小年紀,這樣剛強,我真喜歡。

    空話不要說了,幸而有我在此,便是三太爺見你年小,又不知我二人來曆,一心想拜鐵笛子為師,聽人背後議論,娃兒家的性情自然有氣。

    他雖因你無禮發怒,也決不會傷你;如遇别人,你這條小命就真的難保了。

    本來我有好些話說,看你此時神氣正恨我們,說将出來你也不聽,将來再說也好。

    我隻問你,山口開酒店的老漢姓名,他家共有幾人,可有兒孫,有一少年村婦是他什人?" 旺子早得王老漢指教,脫口答道:"他是我們這裡第一個好人,人都叫他王老漢。

     有兩個兒子,均在天水會甯一帶販藥材做藥夫子,隻媳婦在家,幫他開酒店。

    這兩弟兄年近四十,常時往來本地,他家在此住家已有幾十年,人是再好沒有,你問他作什,莫非也是你們兩人對頭?"瘦長子見他答話不假思索,辭色自然,聽完想了一想,笑問道: "你才幾歲,他家在此住了幾十年怎會知道?我們和他無仇無怨,不過見那村婦像個會武功的,随便問兩句。

    " 旺子原知道王老漢當年是江湖中人,先已聽出對方口氣,先問明了村婦年貌,故意氣道:"她便是王二嫂,她爹她哥都是本山有名獵戶,去年弟兄姊妹三人曾在半日之内打殺一狼一豹,我們都恭敬她。

    人雖大方,卻極正派,前有壞人酒後說了兩句瘋話,差一點沒被她打死。

    你這老漢偌大年紀,打聽人家女子作什?她家由王老漢的爹起就住在山口裡面,單酒店就開了二十多年,我爹在日和他是酒友,常時談起,怎不知道?天已不早,我肚皮餓,要回去了。

    人家雖是女子,她公公年老無力,她娘家爹和兩個哥哥卻不像我年小好欺呢!"瘦長子笑說:"我另有用意,你這娃兒不要誤會。

    " 旺子已假裝氣憤,轉身就走。

    雖是連縱帶跳往下急馳,王老漢所傳身法卻不使出,裝成平日用心熬練出來的本領,并非有人傳授。

    到了半山,正覺裝得頗好,又料瘦長子必在崖上窺探,頭也不回,正要順坡而下,隐聞上面笑說:"這娃真鬼,看他多會做作!"心想,這兩對頭是何來曆,老的更是好猾,他曾打聽王老漢翁媳,莫要有什惡意,不如趕緊回去送信。

    因自己怎麼裝腔也瞞不過對方雙目,又忙着回家報警,到了山下連雞也忘了吃,一賭氣索性施展輕功,加急往前飛馳。

     前面不遠便是岔道,一條是來路,一條是往梧桐岡附近打獵的谷徑,仿佛一個人字的尖端,當中隔着一片峭壁。

    再往前去,轉過昔日放羊之地便是出山大路。

    正走之間,忽聽隔崖谷中笑語喧嘩之聲,人數甚多。

    這條路常有獵人藥夫子成群來往,回來都在日落黃昏之際,旺子見慣無奇,心又有事,不曾留意,隻管朝前急馳,不料谷中那夥人成群趕出,當頭恰是十來個手持刀槍、肩挑灌兔山雞之類的獵人,業已走在前面,雙方正好撞在一起。

    那一段山路較厭,兩邊都是竹林,旺子跑得太急,無意之中沖到人叢裡面,夕陽明滅中也未看清。

     當地山中野獸藥材均多,偶然也有别處富貴人家子弟乘着好天趕來打獵,初見對方獵人裝束華麗整齊,刀槍雪亮,個個精神,隻當城裡富貴人家來此行獵,自恃人小腿快,身法輕巧,路被這夥人擋住,都是前呼後應,互相說笑,談論稱贊,走得并不甚快。

    回來心急,打算由人縫中穿過,耳聽身後有人喝罵,也不知是在罵他,見前面還有五六人并排同行,邊說邊走,後面一罵,忽同應聲回過身來,剛看出内有兩個熟臉,心中一慌,忙往旁邊一閃,待由密竹林中繞出,不去惹他,後面兩人業已連罵帶追先後趕來。

    人多雜亂,心慌太甚,又未留意側面,微一疏忽,恰撞在為首一個少年身上。

     旺子從小孤苦,生長山野之間,終年勞作,筋力本極健強,王老漢又是一個成名多年的巨盜,雖然洗手多年,功夫并未抛荒,表面和氣,看去年老無能,實則本領甚高。

     旺子近半年多得了他的傳授,更肯下苦用功,武功差一點的大人尚非其敵,何況是個纨绔少年;起勢又猛了一點,一不留神恰巧撞中那人左肩,身子一歪,連胸膛也撞了一個重的。

    旺子原知這夥人的來曆和厲害,見誤撞了人心更發慌,無意中又踏了一腳,隻聽"唉呀"一聲人便後倒。

    目光到處,知道闖了大禍,剛一伸手想将少年拉住,忽想起亂子太大,怎麼也是沒命,不如逃走的好。

    微一遲疑,少年已仰跌在地,大聲哭喊咒罵起來,跟着便聽衆對頭同聲怒喝。

    少年原是單人搶上,身後一人還未趕到人便跌倒,後面還有二三十人都是手拿刀叉、棍棒、鳥槍之類,見狀同聲怒吼,宛如一群虎狼猛撲過來,後随那人已先趕到,回轉矛杆惡狠狠想要打下。

    旺子知道不妙,情急驚慌,慌不疊想往竹林中竄去,不料夕陽已快落山,兩面竹樹又多又密,光景昏暗,事前心慌太甚,不曾看清,逃的這一面竹林更密,等到發現林中無路,喊聲不好,想要閃避業已無及。

     這原是瞬息間事,等到慌不擇路,待要回身往另一面林中竄進,衆聲怒吼喝罵中剛聽出少年哭喊大罵:"将這小驢日的放羊娃捉回去,由我親自動手活活打死!"未兩句話還未聽清;猛覺叭齧兩聲,肩腿等處已連中了好幾棍棒,當時打倒,被人擒住。

    這班對頭倚仗威勢一向強橫,常人稍與争執當被打個半死,随便傷害人命不以為奇,何況一個放羊的孤兒,又将他的衣食父母誤傷,越認為對方大逆不道。

    既以行兇為樂,又想巴結主人,上來便下毒手,幸而少年從小嬌生慣養,本心是因旺子在他所帶人叢中沖擠,不知閃避,認為冒犯威嚴,新近又學了一點武功,倚仗人多勢盛,打算親自捉住,把新學會的幾手花拳拿人演習,顯他本領,就便出氣,不料害人不成先吃了眼前虧,受傷也自不輕,并還當衆丢人,連手都未交,便被一個平日看得豬狗不如的放羊娃撞跌在地,越發怒火攻心,傷又疼痛,恨到極點。

    被人扶起之後,氣得颠着一隻腳哭喊大罵,定要生擒回去親自打死,不許先傷他的性命。

    旺子總算在少年破口怒罵之下僥幸把命保住,否則對方人多勢盛,又都帶有刀槍器械,就是體力健強,練過半年武功,照樣休想活命。

     旺子被人打了好幾棍,又挨了兩矛杆,如換旁人也早殘廢,後又被人綁起,自知無幸,先氣得大聲咒罵,後覺這樣白吃人虧,多挨幾下,便不再開口,咬牙切齒,任憑對頭拖了就走。

    少年已被人背起,衆口一詞同聲喝罵威吓,一窩蜂似往山口外趕去。

    走過王家酒鋪時,旺子拼着挨打,正在故意大聲叫罵,想使王老漢翁媳知道,前往相救,暗中偷觑酒鋪裡面,王家人一個不見,隻一個小夥計,面還向内,正在做事,好似不曾理會。

    心方發急,猛瞥見對面樹下立着兩人,正是方才崖頂所見的老三、老五,瘦長子手中還拿着自己方才随手丢向林内的兩隻山雞,上面還帶有一點泥土,分明随後跟來,不知怎會搶在前面。

    心中一動。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集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