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 榄勝集冠裳 裙展缤紛大江東去 深情憐故劍 煙波浩沝一雁南飛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孫毓桐飛到武昌,為了要避免俗人注意,所以揀了一個僻靜的地方,降落地上。
然後,先安定了自己的栖身之所,走上街頭。
她不知道愛女究在何處,但既在黃鶴樓中懲過一個惡人,那就不妨先上黃鶴樓去看看,或者可以探到一些愛女的情形。
想定了主意,便向黃鶴樓走去了。
到後一看,樓上遊人茶客甚多;中一少年,生得方面大耳,氣度華貴,同坐三人均似武家中能手;隻當人家貴介公子,出來遊春,也未在意。
因見四人目光不時朝己注目,但又不似帶着邪意;心中讨厭,暗用法力将真身隐起,幻出一個替身,匆匆走下樓去。
剛到樓口,對面來了一人,兩下一撞,幻影便被撞散。
孫毓桐一看來人,是個年紀不大的白胖和尚,緩步去往旁桌坐下,神态甚是從容,若無其事。
如說對方有意破法,雙方一上一下,和尚走路并不莽撞,似把幻影當作真人,連往兩旁閃躲;無奈雙方避的都是同一方向,晃眼便撞在一起。
幻影撞散以後,和尚面色微微一驚,随往旁座走去,連目光均未斜視。
分明無心相遇,事出無知。
但又想到自己沒在行法,幻影不應如此易散;那和尚表面閃躲,實則幻影去路全被擋住,再沒有那等巧法。
心正奇怪,拿他不準,忽聞樓角有一茶客和店夥問答,意似說:“今日這女客,和咋日兩個美貌少女一樣,看去形迹可疑。
隻奇怪方才見她憑欄遠望,後來走到樓口便沒了影,莫要又是一位仙人吧?” 店夥答說:“這位女客雖是可疑,我看她決沒有小仙娃齊令賢、金靈劍孫寶玲本領大。
不過這位女客是個大人便了。
” 那茶客又問:“昨日齊、孫二位俠女在此鬥法,可曾眼見?”夥計随說昨日經過。
毓桐在旁一聽,才知當地城内有一土豪,名叫哈倫,乃漢陽駐防将軍之子。
時勢橫行,無惡不為,新近不知從何處交了兩個妖僧,越發驕狂。
昨日剛在樓上坐定,便令打手去劫一民家少女,不料被齊、孫二俠女尋來;并将哈倫和一般黨羽制住,二妖僧也都受傷逃走。
二女将哈倫殺死除害,因肆主怕吃官司,同了全樓上人一越跪地哀求。
二女心軟,迫着狗子立下悔約誓過,才行走去。
當時便有惡黨獻計,勸狗子報官,說二女是妖人邪教,行交官府,一體搜拿。
狗子雖是纨褲,并不外行,頗有心計;知道這類飛仙劍俠,不是人力所敵。
調動官乓,隻有送死,一旦事情鬧大,還要累他父親丢官。
好在二女時常往來湖湘,隻要找到法力高強的人,依然可制她的死命,随即率衆走去。
孫毓桐聽出二女出沒無常,膽大已極,越不放心,也未再理會那和尚。
因知當地人民,對于二女敬若天神,暗中跟随店夥,到了樓角無人之處。
用傳聲法朝他說道:“齊、孫二俠女命你速往樓側無人之處,有話詢問。
不可大驚小怪,也不要回答,你自走便了。
” 店夥聞言,驚喜交集,點頭會意。
去往櫃上,推說家中有事,告一會假,匆匆往下便走。
孫毓桐随他走到江邊僻靜之處,店夥忽然跪倒,口中祝告道:“這裡地僻無人,二位俠女有何話問?” 孫毓桐四顧無人,現身說道:“我是她二人的師父,知她不久有難,特來尋訪,你可知她蹤迹麼?”随取了一兩銀子遞過。
那店夥并不見錢見開,反因對方說話前後不符,生出疑慮;反口盤诘,意似他曾受過二俠女的好處,來人如有不利之心,甯死決不吐口。
說:“二俠女既是你的徒弟,當能知道她的衣飾形貌,如說得對,我便奉告。
”等語。
孫毓桐見他盤問甚詳,知他忠實,不便強迫,再三開導。
店夥本覺對方也是個異人,不敢得罪;詞色又那麼溫和,與惡黨妖人迥乎不同,稍為放心。
但是他仍不肯全說實話,隻答:“二位俠女時隐時現,平日尋不到,隻有喪天害理之事,她必忽然出頭,不論多大本領的人,也打她不過。
這一次如非全樓茶客店家怕事鬧得太大,狗子休想活命。
别的我也不知道。
隻在發落狗子之時,内一妖僧本已受傷逃走,忽然飛回,說二位俠女是好的,可往大别山九宮岩去尋他分個高下。
“孫俠女方要動手,被齋俠女攔住;說我姊妹在此等人,有一約會,向不離開湖湘一帶。
妖賊如有本領,随時去往漢陽白龍庵尋我姊妹;人如不在,隻要留話,定必赴約。
說時,妖僧本在一片綠光環繞之下,在樓窗外淩空而立;孫俠女忿他猖狂,揚手發出一道金光,妖僧已然飛走,沒有打中。
仙姑如真是她師父,可去漢陽白龍庵訪問,也許能夠遇見。
” 孫毓桐知道漢陽白龍庵,乃神尼優昙大弟子素因大師所居;二女既在庵山;必與相識,聞言心中稍放,強勸店夥把銀子收下便往漢陽飛去。
那白龍庵在漢陽鄰江一個漁村附近,地甚荒僻,庵也不大,共隻兩層殿堂。
左近漁民,隻知住持-行清苦,庵門常閉,經魚梵呗之聲日常不斷,誰也不知庵中住有一位神尼。
孫毓桐前生與素因大師僅有一面之緣,白龍庵卻未到過,連問數人,方始問出庵址所在。
因不甚遠,見那一帶港汊分歧,春暖花開,桃紅柳綠;江村景物,頗有清趣。
初意隻一尋到庵中,便可問出二女下落,于是沿着河邊,信步走去。
離庵還有裡許,走到一片柳林中,正待穿林而過;忽見側面林外人影一閃,頗似黃鶴樓上撞散幻影的白胖和尚。
心中一動,連忙隐身趕往一看,果然是那和尚,正向一個過路漁民問話。
說不幾句,不知說錯了什麼話,吃那漁民連罵帶打,抱頭鼠竄而去,看神情甚是懦弱,實在是個尋常和尚。
遙望前面已是廟牆,也未向那漁民詢問,徑直往前走去。
到了庵前,她伸手叩門,半晌不聽響應。
初次登門,不便飛入,又用傳聲之法朝内呼喚,連說了好幾遍,終無響應。
暗忖:“主人閉門清修不與外人來往,叩門不應,尚在意中。
自己所習傳聲之法,雖非高手,至少也能傳出三數十裡以外,似此咫尺之隔,斷無不聞之理,怎會無人應聲?雙方師門交誼其厚,更無見拒之理。
”心中奇怪,便飛身往裡查看。
見殿堂内一燈如豆,佛火清淡;佛前蒲團上坐着兩個小女尼,似在入定,看去靜悄悄的。
心料素因大師不在庵中,門徒正在入定,所以叩門不應,照此情勢自然不便驚擾人家。
如若候她做完功課,又不知等到何時?孫毓桐方自躊躇,猛瞥見兩個十四五歲的美貌少女手挽手,由殿側一路說笑,往佛像後走去。
内中一個正與前生愛女形态,有幾分相似,二女裝束年貌也和店夥所說齊、孫二俠女一樣,斷定不差。
心中一喜,更不尋思,立點飛身趕去。
目光到處,瞥見二女已然轉往佛像之後,方想二女并肩徐行,走并不快;剛一發現,便自趕下,那殿側離佛像有兩三丈遠近,怎會走得那麼快法?孫毓桐忙喊寶玲、令賢,就在這心念微動之際,一句話還未說完,人已落在殿前。
本想喚住二女再行走入,不料腳才着地,便發現佛殿前所懸一盞燈中隐蘊精光,有異尋常。
同時又看出那佛像貼牆而建,二女聞聲不曾回顧,便自進去,内坐二小女尼也不似什麼真人。
心中疑惑,便即止步未進。
暗忖照眼前所見,分明主人設有埋伏,在此誘敵。
前面殿堂并無一人,後殿所見又均幻影,人在何處,怎看不出? 孫毓桐不知佛家禁法神妙,威力甚大,身已入伏;幸而法力尚高,應變機警,先前一起疑心,不曾走入殿内,否則必蹈危機無疑了。
因為急于想見愛女,正在口呼寶玲,四下查看;猛想起主人和二女如在此地,豈有不出見之理?不是敵勢太強,先已避開,便是有什緣故,此時不能出現。
這禁法定必厲害,莫要一不小心,連自己也被陷在内。
想到這裡,便不再喚寶玲,意欲飛往庵外,先向來路漁村居民打聽;近日庵中可有什事發生,齊、孫兩俠女來過也未?誰知剛一離地飛起,瞥見金光電閃,耀眼欲花,上下四外立時成了一片光海,挾着絕大壓力,齊向身上湧到。
本來孫毓桐非被困住不可;總算預有戒心,應變神速,又是身劍合一,全身都在遁光籠罩之下。
飛起時,瞥見眼前金光奇亮,知道不妙,立以全力朝上猛沖。
雖幸未被陷住,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費了好些力氣,才得勉強沖出光圍。
到了上面,往下一看,大片金霞似潮水一般,正往四外退去,一閃不見。
同時殿中燈上,一朵金色燈花精芒四射,正離燈頭冉冉飛起,已然快出殿前。
四外金霞一退,燈花也自回收,落向燈頭之上;依依然佛火青熒,一燈如豆,回複了先前原狀,望去靜悄悄的,萬想不到中藏偌大危機。
待了一會,齋、孫二女又複出現,這次卻由佛像後走出。
互相說笑了兩句,便往兩小女身旁蒲團上坐定,互相說笑,甚是親密,語聲卻聽不見。
孫毓桐看出禁法埋伏隻齊殿頂而止,故意移向殿前,兩下相隔隻有兩三丈高遠,二女仍如未見;越知那是幻影,人決不在庵前。
隻奇怪主人不論,二女小小年紀,怎有這高法力!人不在庵,竟能把兩個幻影在遠處随意運用,隐現無常;如非自己是個行家,并還身臨切近,絕看不出作僞形迹。
待了一會,二女又複起身,走往前面,似這樣接連出現了幾次,每次情景無一雷同。
眼看夕陽平西,天已不早,始終不見真人出現;下是沒法再下,沒奈何,隻得去往離庵二三裡的漁村打聽。
因料庵中必有事故,也許強敵将臨;不知細底,匆促遇變,難于應付,特意隐身飛往。
準備到後,相準一家老實漁民,再行現身問話。
這短裡程,本是晃眼即至;已将到達,偶由空中側顧,忽然發現先前所經柳林外面聚着十幾個村民,男女都有,地下倒着一人。
隐聞婦女悲哭之聲,心中一動,轉身趕去,隐身降落。
近前一看,地上倒的果是先前打罵和尚的漁民,周身皮碎骨裂,鮮血淋漓;隻是喉間慘哼,氣還未斷,正由家屬村民尋來木闆搭回家去。
因傷太重,看去已無生理,正在啼哭;聽衆人口氣,尚不知因何受傷,家屬一路悲哭,甚是可憐。
疑是和尚邪法所害,反正尋人打聽,恰好借着救人向其訪問,便暗中尾随下去。
那漁民就住在柳林不遠河邊之上,共隻三家;送到以後,外人俱都散去,隻剩家屬守在床前悲哭。
另外兩家近鄰,有的往城内去請傷科醫生,餘在屋外商計後事。
孫毓桐聽出漁民邱四人甚耿直仗義,平日頗得人心,素無仇怨;遭此慘害,剩下妻子,無以為生,全都代抱不平。
她便往房内,用法力隔斷出入,然後現身,向邱妻說道:“你不要哭,我與你将人救活就是。
” 邱妻正在悲号,忽見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子突然出現,正吓得亂抖,想要叫人;及聽這等說法,當是神仙菩薩,忙率兒女跪地哭喊求救。
孫毓桐不願人知,忙攔她道:“你如再哭喊,我就不管了;且去取碗水來,将外屋的人遺走,包還你一個活人如何?” 邱妻驚喜交集,慌不疊往外屋走,說是:“病人已然回醒怕吵,請諸位先去隔壁王家暫住,少時我再登門道謝。
”衆人見她說時面帶驚喜,悲容已斂,不住擇手使眼色。
先就聽出屋内有生人說話,湖湘間神權最盛,本多異聞奇迹;料有原故,便各辭去。
邱妻回房一看,毓桐已令邱子取來碗水,将身藏靈丹取出,溶化在内;照準邱四傷處灑去,再取一粒塞入口中,令邱妻灌了一杯清水。
然後運用玄功,一口真氣噴向傷人頭上,邱四“嗳呀”一聲便自醒轉。
喜得邱妻跪在地下,急喊神仙菩薩,連碰響頭。
毓桐不願和她多說,仍問邱四:“怎會受傷,可是你所遇那個和尚?”邱四受傷甚重,先前已然痛昏過好幾次,到家時卻正回醒,心裡明白;隻是周身奇痛,氣被堵住,不能開口。
毓桐和妻子說話,已被聽去,丹水一灑,傷痛立止。
跟着靈丹入口,便覺一股陽和之氣流行全身,當時回醒過來;除傷口污血未淨外,已和好人差不許多,知是神仙解救。
邱四剛剛爬起跪謝,一聽發問,忙答道:“正是那賊和尚。
他先向我打聽白龍庵可有兩個女孩在内居住?我因他是和尚,卻向尼庵尋人,所問又是齊、孫二位俠女;疑心他不是好人,已然有氣。
後來他越說越不像人話,當着仙姑,那些痞子話我也沒法出口。
因齋、孫二位女俠是我們窮人的福星,人人感激,當她神仙菩薩一樣;秃賊如此無理,自然發火,打了他幾下。
事後還想,秃賊幸遇是我,被他逃走;要遇見兩個人氣大一點的人,不把他打個半死才怪。
“那知剛往前走不幾步,秃賊忽在面前出現;我也一時胡塗,明看出好些怪處,非但不知厲害?反因氣猶未消,還想打他。
正在喝問,他笑嘻嘻說道:“我叫散花羅漢玉禅,休說被人打罵,生平從沒人敢多看我一眼。
今日被你連罵帶打,如何能容?偏生我心愛的人也在旁邊,當時不便發作。
如今心愛的人已往白龍庵去,為此尋你算賬;姑念無知,不要你的性命,你打我多少下,也還你多少下如何?”秃賊随照我身上頭上打了幾掌。
“不知怎的,被他邪法制住,眼睜睜挨打,休說還手,連動也不能動。
秃賊打并不重,可是打到身上,彷佛骨碎欲裂,皮破血流,本就痛極。
打完,秃賊又說二次見面不該罵他,挨打時不該拿眼瞪他,太已可惡,還得加點報應。
命雖不要,卻須三月才罷。
說完,又朝我胸前按了一下,我便倒地,痛昏過去。
多虧仙姑顯靈保佑,感恩不盡。
” 孫毓桐一聽,那小胖和尚竟是左道中有名人物紅雲大師嫡傳孽徒。
自從紅雲師徒遭劫乓解,隻他一人漏網,上半部“蚩尤三盤經”,連紅雲一套“紅雲散花針”也被盜去。
雖着僧衣,并非佛門中人;邪法甚高,最厲害是不與交手,絕看不出左道邪氣。
那紅雲散花針中在人身,如影附形,極難化解,陰毒無比。
聞說此人最是狡詐,鑒于紅雲師徒前車覆轍,并不常在外面走動,不知怎會來此? 照今日聞見形勢,分明有心要尋二女為難;二女和庵中主人也必早知此事。
不知受了什麼人指教,不往别處,卻去庵中暗設埋伏相待。
這等強敵,固應小心應付;但是妖人邪法雖高,絕非素因大師之敵,不應如此膽怯,人全避開。
多半大師雲遊未歸,隻剩兩個徒弟,因和二女交好,欲用大師所留佛法禁制,設此一計,也未可知。
照初遇妖人時情景,不特幻影為他所破;連自己引出店夥盤問以及去往庵中,全被看見,碰巧連隐身法也瞞他不過。
情知不是好鬥,一則思念愛女,急于探訪下落,不舍就回;又恐先前引發殿中埋伏,萬一妖人尾随在後,被他看出佛法禁制,不去上當,卻往别處尋覓敵蹤?這高邪法的妖人,二女如何能是他對手?深悔先前不應冒夫。
為防二女被妖人尋去,抵敵不住;又想雙鏡合璧,恰都帶在身旁,多厲害的邪法也可無害。
想了一想,決計尋到二女,問明與妖人結仇原因,帶回船去;使得父女重逢,再商議應付之策。
孫毓桐便問邱四:“近日白龍庵可有什麼事發生?齊、孫二女常往庵中走動也未?” 邱四答說:“白龍庵是個年青貌美女尼住持,隻有兩個徒弟,最守清規,三兩年也不見她師徒一面。
又是家廟,不受供養施舍,從無事故發生。
兩位俠女近年方始在武漢三鎮往來,也隻遇事偶然出現,事完人便無蹤。
我隻在去年秋天這裡發蛟,水漲成災,又起瘟疫;她在附近散放銀米,用符水與人治病,見過一面。
“看去真似富貴人家的兩個小姑娘,年紀至多十三四歲,誰也不想到會有那大法力神通。
十幾丈長的牛頭蛟随身波浪,少說有五六丈高;所過之處,不論田園房舍、人和牛馬,全都一掃而光。
被二位俠女由别處看見,各駕一道電光飛趕上去;也未見怎樣動手,便斬成兩段,那被電光劈碎的蛟頭,竟比水缸還大。
“此時庵中師太曾往附近土堆上現了一現,二位俠女好似并不相識。
後來師太用一塊木闆撐着回去,好似吃力異常,她又不願男人幫助,費了好些事才行回庵。
二位俠女忙着救人,雙方始終沒有文談。
再說庵中師太隻是人好,守清規,并無法力。
二位俠女照例兩姊妹同來同往,不加外人;她兩位是女神仙,如何肯與庵中師太交朋友?我雖隻見過面,兩位俠女的奇事卻聽得多,我想她絕不會住在庵裡。
恩人仙姑問他做甚?” 孫毓桐想就便令其傳布,引使二女來見;便說自己姓孫,乃二女的師長。
一别多年,新近聞她倆在此行道,特從峨嵋山凝碧崖趕來尋訪,現在船停漢臯,明早便往洞庭遊玩。
如若有人相遇,可與她帶話,令其往尋。
邱四一聽,恩人竟是二女師父,越發驚喜感戴,連聲應諾。
孫毓桐知道素因不願顯露行藏,二女往見,蹤迹隐秘,無人得知,底下已問不出所以然來;隻有囑付好了邱四夫妻,仍然隐身飛走。
路上一想,二女不知隐往何處,如何尋找?莫如還是去往庵中再探一回,看看有無迹兆可尋,妖人入伏也未可知?心念一動,便往庵中飛去。
先恐身形雖隐又被妖人發現,孫毓桐途中頗有戒心;直到庵中殿房之上并無異兆,再仔細往下一看,不覺大吃一驚!為着救人往返,半個時辰的工夫,二女幻影不見;中坐兩小女尼的幻影也都無蹤,全庵裡外空空,不見一人。
天巳入夜,到處靜沉沉的,最奇的是當中那盞佛燈,也與先前精光内蘊迥乎不同,隻是一朵尋常燈火,彷佛所有埋伏禁制已然撤去。
估量庵中埋伏如為邪法所破,殿堂内外必多殘毀,絕無如此安靜;姑且試探着降塔下去,果然禁法全撤,毫無動靜。
隻是尋遍全庵不見一人,想不出個什麼道理?孫毓桐見内問禅堂封鎖,隔着門縫外望,裡面空無一物,隻當中擺着一個蒲團,知是素因大師修煉之所。
主人不在,自不便破門入内,沒奈何,隻得退了出來。
心想人海茫茫,何處去尋二女蹤迹?莫如回船,與衆人商計之後再說。
她剛由庵中起身飛出不遠,忽見前面臨江一片樹林之内,似有遁光,微微一閃,看出是正教中高明人物。
心想這裡地勢荒僻,四無人家;江岸淺灘,無可觀賞,怎會有人來此?疑與二女有關,便把遁光降落,入林查看。
剛一下落,猛覺心中微動,似有警兆。
仔細查看,見前面空地上,罩着一幢淡紅光影;光色極淡,又無邪氣,不是行家絕看不出,便自己也幾乎誤撞上去。
知是一件極厲害的法寶,寶光被人隐去,不用目力絕難發見。
暗忖: “此間既有這類異寶奇珍,寶主人必在附近掩藏。
尤其此寶精光内蘊,人能透視過去,頗有威力,照在當地,必非無故;也許内中困得有人,也未可知。
此寶雖然不帶邪氣,但是寶光特異,隐藏殺機,與先見遁光不同,決非正教中人所有。
” 想到這裡,她立生戒心,方自暗中準備;光影中忽起波動,金星銀光不住亂閃,心越奇怪,斷定有人被困在内。
本來看出寶主人決不好惹,對方隐身法又極神妙,不願多事。
無如心念二女安危,起了疑心;因對方好似無甚敵意,打算設詞探詢,問明來曆姓名,先請其現身,再作計較。
忽聽光影中有兩個少女口音,急喚道,“道長不可近前,快請退出林外,以免妖僧暗算。
如蒙相助,請往前面白龍庵一行。
庵主如回,自是極妙;如尚未回,請在庵中稍待,庵主兩個徒弟必要回廟。
可對她說我姊妹适中誘敵之計,被困在此,邪法雖然厲害,我二人均有法寶防身,暫時可以無害。
請她二位照日間所說行事,她便明白,人卻千萬不可前來。
話已說完,請快走罷。
” 孫毓桐一聽,光中被困的是兩個少女,對頭又是妖僧;一着急便脫口問道:“你兩姊妹可是寶玲我兒與令賢侄女麼?”少女立答:“外面是我娘麼?怪不得看去有點像呢! 素因大師本定今明日回來,女兒不知娘轉劫後法力如何?這妖僧委實很是厲害,如無制他之法,最好還是照适才所說行事,比較穩妥。
” 另一女子也在旁插口說:“四嬸還是快走為是,最好先用法寶防身。
妖僧行蹤詭秘,神出鬼沒;适才因見侄女雖為邪法所困,急切間仍是無可奈何。
口發狂言,說他那法寶名叫紅雲散花針,與他心靈相合,無人敢收。
又将寶光掩去,來人隻一近前,立被困住,我姊妹已是網中之魚,如不降順,早晚必死。
不過要挨些時候,懶得在此守候,意欲抽空尋他心愛的女子。
走的時候雖然不久,但是妖僧飛遁神速,詭詐多端;就許悄悄掩回,隐身在旁,都不一定。
” 話未說完,便聽身後有人接口道:“小乖乖果然聰明,難得你們還是母女,這更妙了。
”孫毓桐聽出被困的果是齋、孫二女,本就急怒交加;又知素因大師不在庵中,兩小女尼不是妖僧對手,母女關心,如何肯定?意欲用那兩面寶鏡破那妖僧。
忽聽後面有人答話,忙即回顧,果有前見妖僧;正站對面詭笑嘻嘻,朝着自己發話,不由氣往上撞。
不等話完,早将先準備好的法寶飛劍一齊施為,揚手一道青光,三枝火雷針先朝妖僧發去;緊跟着雙鏡合璧,兩道金紅光華交射而出。
原是恨極敵人,立意制他死命。
那知妖僧邪法厲害,人影一晃,便即無蹤,話仍說個不完;隻是語聲時前時後,時左時右,若遠若近,難于捉摸,末後口氣更是污穢不堪。
氣得孫毓桐咬牙切齒,大罵妖僧。
孫毓桐正在手指飛劍,朝那發話之處追殺;忽聽二女急喊道:“邪法厲害,防身要緊,妖僧曾得紅雲大師蚩尤三盤經的真傳,那散花針更是厲害。
隻有北海陷空島的“吸星神球”和百禽道人公冶黃的“七禽火珠”能破。
此外隻有佛門中的“有無相神光”能夠将他化去。
” 最厲害的是,妖僧已将此針煉得與本身元靈相合,能随主人心念運用,其應如響。
無論多高法力,中上此針,死活全由對方作主;不是血肉消溶,化為一灘血水而死,便是昏迷失志,住憑敵人擺布。
孫毓桐本非吃他大虧不可,總算不該遭難,那一雙古鏡乃古仙人千年前留藏至寶奇珍;一經合璧,萬邪不侵,恰巧又是一件克制妖針的至寶。
雖因初得不久,未經妙一真人仙法傳授,不能發揮它的全部威力妙用,将妖針破去;但用以抵禦防身,尚非難事。
孫毓桐三世修為,見聞頗多;又深知紅雲師徒的厲害,再見二女被困情景,預有戒心。
本意是想用飛劍、雷針殺敵,一面用那寶鏡沖破妖光,去救二女脫險。
因忿妖僧可惡,連指雷針、飛劍,虹飛電舞,向那妖僧四下追殺。
那兩道鏡光,不特沒有将其引開,反把另一道劍光放起,護往全身,以防萬一。
及聽二女急呼告驚,猛想起前聽武當七女中的張錦雯說;昔年在洞庭上空,曾與紅雲門下妖徒相遇,所用金牛劍乃武當派鎮山之寶,僅僅掃着一點妖光芒尾,便幾乎禁受不住,可知其着實厲害。
如是對面撞上,許無幸理,飛劍防身恐難抵禦。
妖僧故意發話誘激,必是引逗自己分神,敵暗我明,莫要中他鬼計。
方想用鏡光先将全身護住,然後連人帶寶,朝那困陷二女的妖光中沖去。
心念才動,前面那片淡紅色的光影,突化成大片其紅如血的妖光;中雜着碧森森紫陰陰的箭兩,電也似急當頭壓倒,胸前寶鏡也同時發動,恰好對撞上去。
妖僧雖然看出寶鏡精光強烈,迥異尋常,但因平日驕狂,自恃無敵,以為未必如何厲害。
一時疏忽,妖光雖由上而下,晃眼展布了數十百丈高廣,将毓桐籠罩在内,當頭妖光已被沖開一洞。
孫毓桐瞥見二女在内,不顧對敵,立即沖光而入;二女也各在一幢金霞籠罩之下,待要乘機沖出,長幼三人立即會合一處。
妖僧本意想用妖針光網将孫毓桐困住,單獨隔禁一處,暗用邪法陰謀,遂他邪念。
不料三女乘機會合一起,又看出鏡光神妙,威力甚大;齊、孫二女各有至寶防身,急切間已無法使其降伏。
況又加上一個強敵,經此一來,事更艱難。
不由激發兇橫之性,心還在想:“師傅散花針陰毒異常,厲害無比,本來分開力弱,這樣合圍也好。
三女之中,隻有一人稍為疏忽,被妖針侵入,或是心神稍受迷惑,立可成功如願。
”一面現身,口中大罵:“你母女休再執迷不悟,再不降順,人遭慘死,元神被我擒去,還要受那煉魂之苦。
那時你們這千嬌百媚的肉身已失,我那憐香惜玉之心就沒有了。
” 說時,見三女齊聲怒罵,鏡光也自加強;沖蕩得妖針結成的光網,波濤一般起伏不停,光中箭兩紛紛消散。
妖僧雖仗邪法厲害,随滅随生,敵人不知虛實變幻之妙,未被沖破;但是此舉大耗元氣,稍為持久,受傷定必不輕。
因此越發暴怒,将手一揚,五指尖上立發出五股血焰。
正待施展毒手,再試一下,忽聽又一女子口音叱道:“無知妖賊,死在眼前,還敢狂麼?” 孫毓桐見來人已在外面現身,正是先前廟中所見小女尼。
方覺要糟,二女已齊聲急呼道““二位師姊留神,邪法厲害,還不快走!”話未說完,妖僧仍是一面詭笑,朝兩女尼說道:“她三個不聽勸,先用你兩個煞一煞火也好。
” 兩女尼本在一片紅霞護身之下,突然出現;妖僧也是惡貫将盈,色令智昏,也不想想敵人并非自空飛降,怎會在所設禁網之中突然出現?方自調笑打趣,猛聽當空連聲怒喝,五六道劍光寶光,驚虹電射,夾着數十百丈金光雷火自天直下。
這時天已深夜,星月無光,隻剩那片妖針光網,籠罩在江岸淺灘數十畝方圓地面。
三女寶光,又被那紫碧血紅的三色妖光籠罩在外;遠望過去,好似大堆鬼火,色彩雖濃,光并不強。
四境又荒涼,四外漆黑,大片神雷突然臨空下擊,照得滿林金光齊亮。
遍地雷火橫飛,霹靂之聲驚天動地,威勢越發驚人。
孫毓桐聽出來人是齊、彭、李、孫諸好友,同了丈夫、姊妹趕來,心中大喜,精神一振。
正要就勢裡應外合,帶了二女沖将出去;目光到處,一片黑煙先被神雷震散,才知妖僧另外還設有禁制埋伏。
同時兩幼尼也怒視妖僧,口中喝罵,雙雙把手一揚。
一個發出一朵如意形的燈花,初出時大才如指,冉冉飛來;晃眼穿入妖僧光網之内,忽然暴漲,化為拷栳大一團青光。
“波”的一磬爆炸開來,光網立被震破,那無數箭雨形的紫色妖針,也被震滅了大半,上面神雷更連珠爆發。
孫毓桐再将雙鏡合璧的寶光就勢一照,殘餘妖光又照滅了好些。
另一少尼,楊手一片金光祥霞,直朝妖僧飛去。
妖僧先見神雷、飛劍自天直降,來了不少強敵,心方一驚,仍然妄想用那散花針抵禦。
一時驕敵疏忍,隻顧施展異寶,放出大片慘碧妖光防身,抵禦上空飛來的強敵,未把兩女尼放在心上。
不料敵人年紀雖小,此次卻是奉命而來,早有制勝之策,發動又快。
等到那一朵佛火燈花飛出,知道不妙,未及收回妖針;佛光祥霞同時飛到,上空敵人紛紛飛降。
所用法寶、飛劍無不厲害異常,再加上峨嵋派的太乙神雷連珠亂打,任是邪法多高,也自手忙腳亂。
妖僧微一疏忽,那一套紅雲散花針已給敵人幾下夾攻,晃眼之間,本身元靈首先大震,毀滅了十之八九,那佛光祥霞也壓到頂上。
心驚情急之下,連縱妖遁,沖了兩沖,沒有沖動。
情知危機一發,那裡還敢怠慢,慌不疊收轉殘餘妖針,化作一縷黑煙,往地下鑽去,晃眼無迹。
衆人知已逃走,會在一起,略談前事;得知二女劫後重逢,俱都高興非常。
妖僧已無尋蹤,兩幼尼随向衆人拜見,說道,.“家師剛由成都回來,與弟子途中相遇,得知齊、孫二位師妹為妖僧所困。
因正有事,不能親來,特命弟子帶了一朵佛火和一道降魔靈符來此相助。
并令弟子轉告: “嶽陽樓上敵人,因報二位師妹之仇,另約了兩個妖人相助,不料被一微服出遊的清室皇子走來碰上。
此人夙具雄心,養有不少死士,常常微服出遊,到處尋訪異人奇士;受他網羅的人甚多,頗有幾個道術之士。
雖是皇室嫡裔,除禀性殘忍,好殺異己而外,平日并不倚勢淩人。
最恨貪官惡霸,好打不平;因他有财有勢,更有不少能人黨羽,所到之處,頗做幾件濟困扶危的事。
“就這半日工夫,狗子已被他命人殺死,狗官受了警戒,連官也做不成。
狗子所請妖人一個已被他收服,成了黨羽;另一妖僧,便是那敗逃之後、重又回向二位師妹定約的妖僧,也為此人同行能手飛劍所殺。
但他人甚機警,遇事留心,今日孫師叔在嶽陽樓上轉了一下,竟被看出異人,現在令他手下羽黨到處尋訪孫師叔
然後,先安定了自己的栖身之所,走上街頭。
她不知道愛女究在何處,但既在黃鶴樓中懲過一個惡人,那就不妨先上黃鶴樓去看看,或者可以探到一些愛女的情形。
想定了主意,便向黃鶴樓走去了。
到後一看,樓上遊人茶客甚多;中一少年,生得方面大耳,氣度華貴,同坐三人均似武家中能手;隻當人家貴介公子,出來遊春,也未在意。
因見四人目光不時朝己注目,但又不似帶着邪意;心中讨厭,暗用法力将真身隐起,幻出一個替身,匆匆走下樓去。
剛到樓口,對面來了一人,兩下一撞,幻影便被撞散。
孫毓桐一看來人,是個年紀不大的白胖和尚,緩步去往旁桌坐下,神态甚是從容,若無其事。
如說對方有意破法,雙方一上一下,和尚走路并不莽撞,似把幻影當作真人,連往兩旁閃躲;無奈雙方避的都是同一方向,晃眼便撞在一起。
幻影撞散以後,和尚面色微微一驚,随往旁座走去,連目光均未斜視。
分明無心相遇,事出無知。
但又想到自己沒在行法,幻影不應如此易散;那和尚表面閃躲,實則幻影去路全被擋住,再沒有那等巧法。
心正奇怪,拿他不準,忽聞樓角有一茶客和店夥問答,意似說:“今日這女客,和咋日兩個美貌少女一樣,看去形迹可疑。
隻奇怪方才見她憑欄遠望,後來走到樓口便沒了影,莫要又是一位仙人吧?” 店夥答說:“這位女客雖是可疑,我看她決沒有小仙娃齊令賢、金靈劍孫寶玲本領大。
不過這位女客是個大人便了。
” 那茶客又問:“昨日齊、孫二位俠女在此鬥法,可曾眼見?”夥計随說昨日經過。
毓桐在旁一聽,才知當地城内有一土豪,名叫哈倫,乃漢陽駐防将軍之子。
時勢橫行,無惡不為,新近不知從何處交了兩個妖僧,越發驕狂。
昨日剛在樓上坐定,便令打手去劫一民家少女,不料被齊、孫二俠女尋來;并将哈倫和一般黨羽制住,二妖僧也都受傷逃走。
二女将哈倫殺死除害,因肆主怕吃官司,同了全樓上人一越跪地哀求。
二女心軟,迫着狗子立下悔約誓過,才行走去。
當時便有惡黨獻計,勸狗子報官,說二女是妖人邪教,行交官府,一體搜拿。
狗子雖是纨褲,并不外行,頗有心計;知道這類飛仙劍俠,不是人力所敵。
調動官乓,隻有送死,一旦事情鬧大,還要累他父親丢官。
好在二女時常往來湖湘,隻要找到法力高強的人,依然可制她的死命,随即率衆走去。
孫毓桐聽出二女出沒無常,膽大已極,越不放心,也未再理會那和尚。
因知當地人民,對于二女敬若天神,暗中跟随店夥,到了樓角無人之處。
用傳聲法朝他說道:“齊、孫二俠女命你速往樓側無人之處,有話詢問。
不可大驚小怪,也不要回答,你自走便了。
” 店夥聞言,驚喜交集,點頭會意。
去往櫃上,推說家中有事,告一會假,匆匆往下便走。
孫毓桐随他走到江邊僻靜之處,店夥忽然跪倒,口中祝告道:“這裡地僻無人,二位俠女有何話問?” 孫毓桐四顧無人,現身說道:“我是她二人的師父,知她不久有難,特來尋訪,你可知她蹤迹麼?”随取了一兩銀子遞過。
那店夥并不見錢見開,反因對方說話前後不符,生出疑慮;反口盤诘,意似他曾受過二俠女的好處,來人如有不利之心,甯死決不吐口。
說:“二俠女既是你的徒弟,當能知道她的衣飾形貌,如說得對,我便奉告。
”等語。
孫毓桐見他盤問甚詳,知他忠實,不便強迫,再三開導。
店夥本覺對方也是個異人,不敢得罪;詞色又那麼溫和,與惡黨妖人迥乎不同,稍為放心。
但是他仍不肯全說實話,隻答:“二位俠女時隐時現,平日尋不到,隻有喪天害理之事,她必忽然出頭,不論多大本領的人,也打她不過。
這一次如非全樓茶客店家怕事鬧得太大,狗子休想活命。
别的我也不知道。
隻在發落狗子之時,内一妖僧本已受傷逃走,忽然飛回,說二位俠女是好的,可往大别山九宮岩去尋他分個高下。
“孫俠女方要動手,被齋俠女攔住;說我姊妹在此等人,有一約會,向不離開湖湘一帶。
妖賊如有本領,随時去往漢陽白龍庵尋我姊妹;人如不在,隻要留話,定必赴約。
說時,妖僧本在一片綠光環繞之下,在樓窗外淩空而立;孫俠女忿他猖狂,揚手發出一道金光,妖僧已然飛走,沒有打中。
仙姑如真是她師父,可去漢陽白龍庵訪問,也許能夠遇見。
” 孫毓桐知道漢陽白龍庵,乃神尼優昙大弟子素因大師所居;二女既在庵山;必與相識,聞言心中稍放,強勸店夥把銀子收下便往漢陽飛去。
那白龍庵在漢陽鄰江一個漁村附近,地甚荒僻,庵也不大,共隻兩層殿堂。
左近漁民,隻知住持-行清苦,庵門常閉,經魚梵呗之聲日常不斷,誰也不知庵中住有一位神尼。
孫毓桐前生與素因大師僅有一面之緣,白龍庵卻未到過,連問數人,方始問出庵址所在。
因不甚遠,見那一帶港汊分歧,春暖花開,桃紅柳綠;江村景物,頗有清趣。
初意隻一尋到庵中,便可問出二女下落,于是沿着河邊,信步走去。
離庵還有裡許,走到一片柳林中,正待穿林而過;忽見側面林外人影一閃,頗似黃鶴樓上撞散幻影的白胖和尚。
心中一動,連忙隐身趕往一看,果然是那和尚,正向一個過路漁民問話。
說不幾句,不知說錯了什麼話,吃那漁民連罵帶打,抱頭鼠竄而去,看神情甚是懦弱,實在是個尋常和尚。
遙望前面已是廟牆,也未向那漁民詢問,徑直往前走去。
到了庵前,她伸手叩門,半晌不聽響應。
初次登門,不便飛入,又用傳聲之法朝内呼喚,連說了好幾遍,終無響應。
暗忖:“主人閉門清修不與外人來往,叩門不應,尚在意中。
自己所習傳聲之法,雖非高手,至少也能傳出三數十裡以外,似此咫尺之隔,斷無不聞之理,怎會無人應聲?雙方師門交誼其厚,更無見拒之理。
”心中奇怪,便飛身往裡查看。
見殿堂内一燈如豆,佛火清淡;佛前蒲團上坐着兩個小女尼,似在入定,看去靜悄悄的。
心料素因大師不在庵中,門徒正在入定,所以叩門不應,照此情勢自然不便驚擾人家。
如若候她做完功課,又不知等到何時?孫毓桐方自躊躇,猛瞥見兩個十四五歲的美貌少女手挽手,由殿側一路說笑,往佛像後走去。
内中一個正與前生愛女形态,有幾分相似,二女裝束年貌也和店夥所說齊、孫二俠女一樣,斷定不差。
心中一喜,更不尋思,立點飛身趕去。
目光到處,瞥見二女已然轉往佛像之後,方想二女并肩徐行,走并不快;剛一發現,便自趕下,那殿側離佛像有兩三丈遠近,怎會走得那麼快法?孫毓桐忙喊寶玲、令賢,就在這心念微動之際,一句話還未說完,人已落在殿前。
本想喚住二女再行走入,不料腳才着地,便發現佛殿前所懸一盞燈中隐蘊精光,有異尋常。
同時又看出那佛像貼牆而建,二女聞聲不曾回顧,便自進去,内坐二小女尼也不似什麼真人。
心中疑惑,便即止步未進。
暗忖照眼前所見,分明主人設有埋伏,在此誘敵。
前面殿堂并無一人,後殿所見又均幻影,人在何處,怎看不出? 孫毓桐不知佛家禁法神妙,威力甚大,身已入伏;幸而法力尚高,應變機警,先前一起疑心,不曾走入殿内,否則必蹈危機無疑了。
因為急于想見愛女,正在口呼寶玲,四下查看;猛想起主人和二女如在此地,豈有不出見之理?不是敵勢太強,先已避開,便是有什緣故,此時不能出現。
這禁法定必厲害,莫要一不小心,連自己也被陷在内。
想到這裡,便不再喚寶玲,意欲飛往庵外,先向來路漁村居民打聽;近日庵中可有什事發生,齊、孫兩俠女來過也未?誰知剛一離地飛起,瞥見金光電閃,耀眼欲花,上下四外立時成了一片光海,挾着絕大壓力,齊向身上湧到。
本來孫毓桐非被困住不可;總算預有戒心,應變神速,又是身劍合一,全身都在遁光籠罩之下。
飛起時,瞥見眼前金光奇亮,知道不妙,立以全力朝上猛沖。
雖幸未被陷住,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費了好些力氣,才得勉強沖出光圍。
到了上面,往下一看,大片金霞似潮水一般,正往四外退去,一閃不見。
同時殿中燈上,一朵金色燈花精芒四射,正離燈頭冉冉飛起,已然快出殿前。
四外金霞一退,燈花也自回收,落向燈頭之上;依依然佛火青熒,一燈如豆,回複了先前原狀,望去靜悄悄的,萬想不到中藏偌大危機。
待了一會,齋、孫二女又複出現,這次卻由佛像後走出。
互相說笑了兩句,便往兩小女身旁蒲團上坐定,互相說笑,甚是親密,語聲卻聽不見。
孫毓桐看出禁法埋伏隻齊殿頂而止,故意移向殿前,兩下相隔隻有兩三丈高遠,二女仍如未見;越知那是幻影,人決不在庵前。
隻奇怪主人不論,二女小小年紀,怎有這高法力!人不在庵,竟能把兩個幻影在遠處随意運用,隐現無常;如非自己是個行家,并還身臨切近,絕看不出作僞形迹。
待了一會,二女又複起身,走往前面,似這樣接連出現了幾次,每次情景無一雷同。
眼看夕陽平西,天已不早,始終不見真人出現;下是沒法再下,沒奈何,隻得去往離庵二三裡的漁村打聽。
因料庵中必有事故,也許強敵将臨;不知細底,匆促遇變,難于應付,特意隐身飛往。
準備到後,相準一家老實漁民,再行現身問話。
這短裡程,本是晃眼即至;已将到達,偶由空中側顧,忽然發現先前所經柳林外面聚着十幾個村民,男女都有,地下倒着一人。
隐聞婦女悲哭之聲,心中一動,轉身趕去,隐身降落。
近前一看,地上倒的果是先前打罵和尚的漁民,周身皮碎骨裂,鮮血淋漓;隻是喉間慘哼,氣還未斷,正由家屬村民尋來木闆搭回家去。
因傷太重,看去已無生理,正在啼哭;聽衆人口氣,尚不知因何受傷,家屬一路悲哭,甚是可憐。
疑是和尚邪法所害,反正尋人打聽,恰好借着救人向其訪問,便暗中尾随下去。
那漁民就住在柳林不遠河邊之上,共隻三家;送到以後,外人俱都散去,隻剩家屬守在床前悲哭。
另外兩家近鄰,有的往城内去請傷科醫生,餘在屋外商計後事。
孫毓桐聽出漁民邱四人甚耿直仗義,平日頗得人心,素無仇怨;遭此慘害,剩下妻子,無以為生,全都代抱不平。
她便往房内,用法力隔斷出入,然後現身,向邱妻說道:“你不要哭,我與你将人救活就是。
” 邱妻正在悲号,忽見一個美如天仙的女子突然出現,正吓得亂抖,想要叫人;及聽這等說法,當是神仙菩薩,忙率兒女跪地哭喊求救。
孫毓桐不願人知,忙攔她道:“你如再哭喊,我就不管了;且去取碗水來,将外屋的人遺走,包還你一個活人如何?” 邱妻驚喜交集,慌不疊往外屋走,說是:“病人已然回醒怕吵,請諸位先去隔壁王家暫住,少時我再登門道謝。
”衆人見她說時面帶驚喜,悲容已斂,不住擇手使眼色。
先就聽出屋内有生人說話,湖湘間神權最盛,本多異聞奇迹;料有原故,便各辭去。
邱妻回房一看,毓桐已令邱子取來碗水,将身藏靈丹取出,溶化在内;照準邱四傷處灑去,再取一粒塞入口中,令邱妻灌了一杯清水。
然後運用玄功,一口真氣噴向傷人頭上,邱四“嗳呀”一聲便自醒轉。
喜得邱妻跪在地下,急喊神仙菩薩,連碰響頭。
毓桐不願和她多說,仍問邱四:“怎會受傷,可是你所遇那個和尚?”邱四受傷甚重,先前已然痛昏過好幾次,到家時卻正回醒,心裡明白;隻是周身奇痛,氣被堵住,不能開口。
毓桐和妻子說話,已被聽去,丹水一灑,傷痛立止。
跟着靈丹入口,便覺一股陽和之氣流行全身,當時回醒過來;除傷口污血未淨外,已和好人差不許多,知是神仙解救。
邱四剛剛爬起跪謝,一聽發問,忙答道:“正是那賊和尚。
他先向我打聽白龍庵可有兩個女孩在内居住?我因他是和尚,卻向尼庵尋人,所問又是齊、孫二位俠女;疑心他不是好人,已然有氣。
後來他越說越不像人話,當着仙姑,那些痞子話我也沒法出口。
因齋、孫二位女俠是我們窮人的福星,人人感激,當她神仙菩薩一樣;秃賊如此無理,自然發火,打了他幾下。
事後還想,秃賊幸遇是我,被他逃走;要遇見兩個人氣大一點的人,不把他打個半死才怪。
“那知剛往前走不幾步,秃賊忽在面前出現;我也一時胡塗,明看出好些怪處,非但不知厲害?反因氣猶未消,還想打他。
正在喝問,他笑嘻嘻說道:“我叫散花羅漢玉禅,休說被人打罵,生平從沒人敢多看我一眼。
今日被你連罵帶打,如何能容?偏生我心愛的人也在旁邊,當時不便發作。
如今心愛的人已往白龍庵去,為此尋你算賬;姑念無知,不要你的性命,你打我多少下,也還你多少下如何?”秃賊随照我身上頭上打了幾掌。
“不知怎的,被他邪法制住,眼睜睜挨打,休說還手,連動也不能動。
秃賊打并不重,可是打到身上,彷佛骨碎欲裂,皮破血流,本就痛極。
打完,秃賊又說二次見面不該罵他,挨打時不該拿眼瞪他,太已可惡,還得加點報應。
命雖不要,卻須三月才罷。
說完,又朝我胸前按了一下,我便倒地,痛昏過去。
多虧仙姑顯靈保佑,感恩不盡。
” 孫毓桐一聽,那小胖和尚竟是左道中有名人物紅雲大師嫡傳孽徒。
自從紅雲師徒遭劫乓解,隻他一人漏網,上半部“蚩尤三盤經”,連紅雲一套“紅雲散花針”也被盜去。
雖着僧衣,并非佛門中人;邪法甚高,最厲害是不與交手,絕看不出左道邪氣。
那紅雲散花針中在人身,如影附形,極難化解,陰毒無比。
聞說此人最是狡詐,鑒于紅雲師徒前車覆轍,并不常在外面走動,不知怎會來此? 照今日聞見形勢,分明有心要尋二女為難;二女和庵中主人也必早知此事。
不知受了什麼人指教,不往别處,卻去庵中暗設埋伏相待。
這等強敵,固應小心應付;但是妖人邪法雖高,絕非素因大師之敵,不應如此膽怯,人全避開。
多半大師雲遊未歸,隻剩兩個徒弟,因和二女交好,欲用大師所留佛法禁制,設此一計,也未可知。
照初遇妖人時情景,不特幻影為他所破;連自己引出店夥盤問以及去往庵中,全被看見,碰巧連隐身法也瞞他不過。
情知不是好鬥,一則思念愛女,急于探訪下落,不舍就回;又恐先前引發殿中埋伏,萬一妖人尾随在後,被他看出佛法禁制,不去上當,卻往别處尋覓敵蹤?這高邪法的妖人,二女如何能是他對手?深悔先前不應冒夫。
為防二女被妖人尋去,抵敵不住;又想雙鏡合璧,恰都帶在身旁,多厲害的邪法也可無害。
想了一想,決計尋到二女,問明與妖人結仇原因,帶回船去;使得父女重逢,再商議應付之策。
孫毓桐便問邱四:“近日白龍庵可有什麼事發生?齊、孫二女常往庵中走動也未?” 邱四答說:“白龍庵是個年青貌美女尼住持,隻有兩個徒弟,最守清規,三兩年也不見她師徒一面。
又是家廟,不受供養施舍,從無事故發生。
兩位俠女近年方始在武漢三鎮往來,也隻遇事偶然出現,事完人便無蹤。
我隻在去年秋天這裡發蛟,水漲成災,又起瘟疫;她在附近散放銀米,用符水與人治病,見過一面。
“看去真似富貴人家的兩個小姑娘,年紀至多十三四歲,誰也不想到會有那大法力神通。
十幾丈長的牛頭蛟随身波浪,少說有五六丈高;所過之處,不論田園房舍、人和牛馬,全都一掃而光。
被二位俠女由别處看見,各駕一道電光飛趕上去;也未見怎樣動手,便斬成兩段,那被電光劈碎的蛟頭,竟比水缸還大。
“此時庵中師太曾往附近土堆上現了一現,二位俠女好似并不相識。
後來師太用一塊木闆撐着回去,好似吃力異常,她又不願男人幫助,費了好些事才行回庵。
二位俠女忙着救人,雙方始終沒有文談。
再說庵中師太隻是人好,守清規,并無法力。
二位俠女照例兩姊妹同來同往,不加外人;她兩位是女神仙,如何肯與庵中師太交朋友?我雖隻見過面,兩位俠女的奇事卻聽得多,我想她絕不會住在庵裡。
恩人仙姑問他做甚?” 孫毓桐想就便令其傳布,引使二女來見;便說自己姓孫,乃二女的師長。
一别多年,新近聞她倆在此行道,特從峨嵋山凝碧崖趕來尋訪,現在船停漢臯,明早便往洞庭遊玩。
如若有人相遇,可與她帶話,令其往尋。
邱四一聽,恩人竟是二女師父,越發驚喜感戴,連聲應諾。
孫毓桐知道素因不願顯露行藏,二女往見,蹤迹隐秘,無人得知,底下已問不出所以然來;隻有囑付好了邱四夫妻,仍然隐身飛走。
路上一想,二女不知隐往何處,如何尋找?莫如還是去往庵中再探一回,看看有無迹兆可尋,妖人入伏也未可知?心念一動,便往庵中飛去。
先恐身形雖隐又被妖人發現,孫毓桐途中頗有戒心;直到庵中殿房之上并無異兆,再仔細往下一看,不覺大吃一驚!為着救人往返,半個時辰的工夫,二女幻影不見;中坐兩小女尼的幻影也都無蹤,全庵裡外空空,不見一人。
天巳入夜,到處靜沉沉的,最奇的是當中那盞佛燈,也與先前精光内蘊迥乎不同,隻是一朵尋常燈火,彷佛所有埋伏禁制已然撤去。
估量庵中埋伏如為邪法所破,殿堂内外必多殘毀,絕無如此安靜;姑且試探着降塔下去,果然禁法全撤,毫無動靜。
隻是尋遍全庵不見一人,想不出個什麼道理?孫毓桐見内問禅堂封鎖,隔着門縫外望,裡面空無一物,隻當中擺着一個蒲團,知是素因大師修煉之所。
主人不在,自不便破門入内,沒奈何,隻得退了出來。
心想人海茫茫,何處去尋二女蹤迹?莫如回船,與衆人商計之後再說。
她剛由庵中起身飛出不遠,忽見前面臨江一片樹林之内,似有遁光,微微一閃,看出是正教中高明人物。
心想這裡地勢荒僻,四無人家;江岸淺灘,無可觀賞,怎會有人來此?疑與二女有關,便把遁光降落,入林查看。
剛一下落,猛覺心中微動,似有警兆。
仔細查看,見前面空地上,罩着一幢淡紅光影;光色極淡,又無邪氣,不是行家絕看不出,便自己也幾乎誤撞上去。
知是一件極厲害的法寶,寶光被人隐去,不用目力絕難發見。
暗忖: “此間既有這類異寶奇珍,寶主人必在附近掩藏。
尤其此寶精光内蘊,人能透視過去,頗有威力,照在當地,必非無故;也許内中困得有人,也未可知。
此寶雖然不帶邪氣,但是寶光特異,隐藏殺機,與先見遁光不同,決非正教中人所有。
” 想到這裡,她立生戒心,方自暗中準備;光影中忽起波動,金星銀光不住亂閃,心越奇怪,斷定有人被困在内。
本來看出寶主人決不好惹,對方隐身法又極神妙,不願多事。
無如心念二女安危,起了疑心;因對方好似無甚敵意,打算設詞探詢,問明來曆姓名,先請其現身,再作計較。
忽聽光影中有兩個少女口音,急喚道,“道長不可近前,快請退出林外,以免妖僧暗算。
如蒙相助,請往前面白龍庵一行。
庵主如回,自是極妙;如尚未回,請在庵中稍待,庵主兩個徒弟必要回廟。
可對她說我姊妹适中誘敵之計,被困在此,邪法雖然厲害,我二人均有法寶防身,暫時可以無害。
請她二位照日間所說行事,她便明白,人卻千萬不可前來。
話已說完,請快走罷。
” 孫毓桐一聽,光中被困的是兩個少女,對頭又是妖僧;一着急便脫口問道:“你兩姊妹可是寶玲我兒與令賢侄女麼?”少女立答:“外面是我娘麼?怪不得看去有點像呢! 素因大師本定今明日回來,女兒不知娘轉劫後法力如何?這妖僧委實很是厲害,如無制他之法,最好還是照适才所說行事,比較穩妥。
” 另一女子也在旁插口說:“四嬸還是快走為是,最好先用法寶防身。
妖僧行蹤詭秘,神出鬼沒;适才因見侄女雖為邪法所困,急切間仍是無可奈何。
口發狂言,說他那法寶名叫紅雲散花針,與他心靈相合,無人敢收。
又将寶光掩去,來人隻一近前,立被困住,我姊妹已是網中之魚,如不降順,早晚必死。
不過要挨些時候,懶得在此守候,意欲抽空尋他心愛的女子。
走的時候雖然不久,但是妖僧飛遁神速,詭詐多端;就許悄悄掩回,隐身在旁,都不一定。
” 話未說完,便聽身後有人接口道:“小乖乖果然聰明,難得你們還是母女,這更妙了。
”孫毓桐聽出被困的果是齋、孫二女,本就急怒交加;又知素因大師不在庵中,兩小女尼不是妖僧對手,母女關心,如何肯定?意欲用那兩面寶鏡破那妖僧。
忽聽後面有人答話,忙即回顧,果有前見妖僧;正站對面詭笑嘻嘻,朝着自己發話,不由氣往上撞。
不等話完,早将先準備好的法寶飛劍一齊施為,揚手一道青光,三枝火雷針先朝妖僧發去;緊跟着雙鏡合璧,兩道金紅光華交射而出。
原是恨極敵人,立意制他死命。
那知妖僧邪法厲害,人影一晃,便即無蹤,話仍說個不完;隻是語聲時前時後,時左時右,若遠若近,難于捉摸,末後口氣更是污穢不堪。
氣得孫毓桐咬牙切齒,大罵妖僧。
孫毓桐正在手指飛劍,朝那發話之處追殺;忽聽二女急喊道:“邪法厲害,防身要緊,妖僧曾得紅雲大師蚩尤三盤經的真傳,那散花針更是厲害。
隻有北海陷空島的“吸星神球”和百禽道人公冶黃的“七禽火珠”能破。
此外隻有佛門中的“有無相神光”能夠将他化去。
” 最厲害的是,妖僧已将此針煉得與本身元靈相合,能随主人心念運用,其應如響。
無論多高法力,中上此針,死活全由對方作主;不是血肉消溶,化為一灘血水而死,便是昏迷失志,住憑敵人擺布。
孫毓桐本非吃他大虧不可,總算不該遭難,那一雙古鏡乃古仙人千年前留藏至寶奇珍;一經合璧,萬邪不侵,恰巧又是一件克制妖針的至寶。
雖因初得不久,未經妙一真人仙法傳授,不能發揮它的全部威力妙用,将妖針破去;但用以抵禦防身,尚非難事。
孫毓桐三世修為,見聞頗多;又深知紅雲師徒的厲害,再見二女被困情景,預有戒心。
本意是想用飛劍、雷針殺敵,一面用那寶鏡沖破妖光,去救二女脫險。
因忿妖僧可惡,連指雷針、飛劍,虹飛電舞,向那妖僧四下追殺。
那兩道鏡光,不特沒有将其引開,反把另一道劍光放起,護往全身,以防萬一。
及聽二女急呼告驚,猛想起前聽武當七女中的張錦雯說;昔年在洞庭上空,曾與紅雲門下妖徒相遇,所用金牛劍乃武當派鎮山之寶,僅僅掃着一點妖光芒尾,便幾乎禁受不住,可知其着實厲害。
如是對面撞上,許無幸理,飛劍防身恐難抵禦。
妖僧故意發話誘激,必是引逗自己分神,敵暗我明,莫要中他鬼計。
方想用鏡光先将全身護住,然後連人帶寶,朝那困陷二女的妖光中沖去。
心念才動,前面那片淡紅色的光影,突化成大片其紅如血的妖光;中雜着碧森森紫陰陰的箭兩,電也似急當頭壓倒,胸前寶鏡也同時發動,恰好對撞上去。
妖僧雖然看出寶鏡精光強烈,迥異尋常,但因平日驕狂,自恃無敵,以為未必如何厲害。
一時疏忽,妖光雖由上而下,晃眼展布了數十百丈高廣,将毓桐籠罩在内,當頭妖光已被沖開一洞。
孫毓桐瞥見二女在内,不顧對敵,立即沖光而入;二女也各在一幢金霞籠罩之下,待要乘機沖出,長幼三人立即會合一處。
妖僧本意想用妖針光網将孫毓桐困住,單獨隔禁一處,暗用邪法陰謀,遂他邪念。
不料三女乘機會合一起,又看出鏡光神妙,威力甚大;齊、孫二女各有至寶防身,急切間已無法使其降伏。
況又加上一個強敵,經此一來,事更艱難。
不由激發兇橫之性,心還在想:“師傅散花針陰毒異常,厲害無比,本來分開力弱,這樣合圍也好。
三女之中,隻有一人稍為疏忽,被妖針侵入,或是心神稍受迷惑,立可成功如願。
”一面現身,口中大罵:“你母女休再執迷不悟,再不降順,人遭慘死,元神被我擒去,還要受那煉魂之苦。
那時你們這千嬌百媚的肉身已失,我那憐香惜玉之心就沒有了。
” 說時,見三女齊聲怒罵,鏡光也自加強;沖蕩得妖針結成的光網,波濤一般起伏不停,光中箭兩紛紛消散。
妖僧雖仗邪法厲害,随滅随生,敵人不知虛實變幻之妙,未被沖破;但是此舉大耗元氣,稍為持久,受傷定必不輕。
因此越發暴怒,将手一揚,五指尖上立發出五股血焰。
正待施展毒手,再試一下,忽聽又一女子口音叱道:“無知妖賊,死在眼前,還敢狂麼?” 孫毓桐見來人已在外面現身,正是先前廟中所見小女尼。
方覺要糟,二女已齊聲急呼道““二位師姊留神,邪法厲害,還不快走!”話未說完,妖僧仍是一面詭笑,朝兩女尼說道:“她三個不聽勸,先用你兩個煞一煞火也好。
” 兩女尼本在一片紅霞護身之下,突然出現;妖僧也是惡貫将盈,色令智昏,也不想想敵人并非自空飛降,怎會在所設禁網之中突然出現?方自調笑打趣,猛聽當空連聲怒喝,五六道劍光寶光,驚虹電射,夾着數十百丈金光雷火自天直下。
這時天已深夜,星月無光,隻剩那片妖針光網,籠罩在江岸淺灘數十畝方圓地面。
三女寶光,又被那紫碧血紅的三色妖光籠罩在外;遠望過去,好似大堆鬼火,色彩雖濃,光并不強。
四境又荒涼,四外漆黑,大片神雷突然臨空下擊,照得滿林金光齊亮。
遍地雷火橫飛,霹靂之聲驚天動地,威勢越發驚人。
孫毓桐聽出來人是齊、彭、李、孫諸好友,同了丈夫、姊妹趕來,心中大喜,精神一振。
正要就勢裡應外合,帶了二女沖将出去;目光到處,一片黑煙先被神雷震散,才知妖僧另外還設有禁制埋伏。
同時兩幼尼也怒視妖僧,口中喝罵,雙雙把手一揚。
一個發出一朵如意形的燈花,初出時大才如指,冉冉飛來;晃眼穿入妖僧光網之内,忽然暴漲,化為拷栳大一團青光。
“波”的一磬爆炸開來,光網立被震破,那無數箭雨形的紫色妖針,也被震滅了大半,上面神雷更連珠爆發。
孫毓桐再将雙鏡合璧的寶光就勢一照,殘餘妖光又照滅了好些。
另一少尼,楊手一片金光祥霞,直朝妖僧飛去。
妖僧先見神雷、飛劍自天直降,來了不少強敵,心方一驚,仍然妄想用那散花針抵禦。
一時驕敵疏忍,隻顧施展異寶,放出大片慘碧妖光防身,抵禦上空飛來的強敵,未把兩女尼放在心上。
不料敵人年紀雖小,此次卻是奉命而來,早有制勝之策,發動又快。
等到那一朵佛火燈花飛出,知道不妙,未及收回妖針;佛光祥霞同時飛到,上空敵人紛紛飛降。
所用法寶、飛劍無不厲害異常,再加上峨嵋派的太乙神雷連珠亂打,任是邪法多高,也自手忙腳亂。
妖僧微一疏忽,那一套紅雲散花針已給敵人幾下夾攻,晃眼之間,本身元靈首先大震,毀滅了十之八九,那佛光祥霞也壓到頂上。
心驚情急之下,連縱妖遁,沖了兩沖,沒有沖動。
情知危機一發,那裡還敢怠慢,慌不疊收轉殘餘妖針,化作一縷黑煙,往地下鑽去,晃眼無迹。
衆人知已逃走,會在一起,略談前事;得知二女劫後重逢,俱都高興非常。
妖僧已無尋蹤,兩幼尼随向衆人拜見,說道,.“家師剛由成都回來,與弟子途中相遇,得知齊、孫二位師妹為妖僧所困。
因正有事,不能親來,特命弟子帶了一朵佛火和一道降魔靈符來此相助。
并令弟子轉告: “嶽陽樓上敵人,因報二位師妹之仇,另約了兩個妖人相助,不料被一微服出遊的清室皇子走來碰上。
此人夙具雄心,養有不少死士,常常微服出遊,到處尋訪異人奇士;受他網羅的人甚多,頗有幾個道術之士。
雖是皇室嫡裔,除禀性殘忍,好殺異己而外,平日并不倚勢淩人。
最恨貪官惡霸,好打不平;因他有财有勢,更有不少能人黨羽,所到之處,頗做幾件濟困扶危的事。
“就這半日工夫,狗子已被他命人殺死,狗官受了警戒,連官也做不成。
狗子所請妖人一個已被他收服,成了黨羽;另一妖僧,便是那敗逃之後、重又回向二位師妹定約的妖僧,也為此人同行能手飛劍所殺。
但他人甚機警,遇事留心,今日孫師叔在嶽陽樓上轉了一下,竟被看出異人,現在令他手下羽黨到處尋訪孫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