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聽時
關燈
小
中
大
他的話聽來極得體,周遭的人都不住點頭。
隻有辟邪和姜放知他指的是聞善和尚的瘋話,姜放已忍不住出了身冷汗。
黎燦向着辟邪點頭微笑,臣得監軍指點頗多。
軍中竟無大将可勝辟邪?皇帝搖了搖頭,看來高手仍在大内。
吉祥,皇帝惡意地笑着,你們同門師兄弟,應該差不多,你替朕與辟邪比劃兩下。
辟邪和吉祥都躬身領命,立時有人過來服侍吉祥佩甲,兩人思量着此戰該是個什麼打法,慢吞吞持槍執盾走入場中。
圍觀的官兵都在竊笑,喧喧嚷嚷地擠了上前。
辟邪對吉祥一躬到地,師哥請。
兄弟請。
吉祥還禮不疊。
兩人客客氣氣将槍拄在地上,辟邪垂目沉思,吉祥更是仰頭看着天掐指盤算,不住搖頭。
連皇帝身邊的姜放見此情景也掌不住笑了。
皇帝笑道:朕看着呢,你們敢留手,便小心了。
哦是。
吉祥心不在焉地應着,将槍杆在地上猛然一頓,靠得近的人頓覺烈焰撲身,心神動搖,皇帝和姜放的戰馬嘶了一聲,連連後退。
對面的辟邪揉身在盾牌之後,跟着大地微微顫了顫。
了不得。
姜放挽住缰繩,驚道,來真的。
黎燦大喜,将身邊的人推開,湊得更前,隻見吉祥提槍,将盾牌護住前胸,緩緩前行,每一步都沉重猶如山行平川。
辟邪隻是藏身盾牌之後,聲息皆無。
吉祥已在辟邪身前數步,以拔山之勢舉槍,凝神刺下,槍尖凝滞着夏日緩慢灼熱的風,慢得讓人透不過起來。
潑!盾牌破碎的聲音也悶得扼人咽喉,盾後的辟邪卻倏然不見。
吉祥将盾牌疾轉身側,身形随之蕩出半周,迎着辟邪的槍尖硬接一記。
眼見迅雷般的槍勢擊于盾上,卻是風拂青山,寂然無聲,倒是圍觀者吓得嘩然一退。
吉祥趁辟邪收轉槍尖,将盾牌向辟邪劈面摔去,一瞬間又紮住身形。
辟邪槍杆蕩開重盾,槍尖帶出一道疾風,刺入吉祥飽滿威勢之中,吉祥微微搖動身軀閃避,擱擋之際,那一槍卻變得輕靈飄忽,飛揚而取吉祥面門,出人意料的刁鑽。
人們眼見吉祥避無可避,驚呼間隻見辟邪的槍尖刺出又縮回,吉祥似動未動,安然無恙。
但隻這一招間,吉祥便從攻勢轉為守勢,辟邪的槍招更快,身形尤作黑光,流連在吉祥偉岸身軀周圍。
吉祥雖處守勢,卻因步伐迅疾詭異,在辟邪淩厲攻勢之下絲毫不落下風。
兩人越戰越快,開始時姜放和黎燦還能辨清兩人攻防招法,後來漸漸不能領悟,離着近的黎燦更覺吉祥慢慢被辟邪逼出沖天的煞氣,兩人四周翔風粘結,辟邪就仿佛撲火的飛蛾,雖輾轉奔馳,卻最終必與夕陽的光芒一同卷入吉祥那日轉天界般的真氣之中。
要分出勝負了!黎燦心念閃過。
辟邪的槍勢卻猛然一挫,看似漫不經心地向地下搠去,也不甚快。
原本鎮定自若的吉祥反倒大驚,那股煞氣猛然消散,人一掠而去,手中長槍破空擲來。
辟邪似乎也有些意外,本要湧身相追,此時不得不穩住下盤,以槍尖點刺吉祥擲來的長槍。
當的一聲,是吉祥的長槍落地。
辟邪看了看自己手中前端粉碎的槍杆,出了口氣笑道:我卻是輸了。
周圍的人看得不明,隻是不住議論感歎。
兩人交托了槍,摘下頭盔,向皇帝重又施禮。
皇帝笑問黎燦:你看怎麼樣? 太高深。
黎燦搖頭,臣沒看明白。
姜放?皇帝又問姜放。
臣看是吉祥勝了。
姜放也不明白其中奧妙,隻是吉祥替皇帝下場比試,自然是必勝。
皇帝很高興,将身上的荷包分賞給了吉祥和辟邪,對黎燦也另有賞賜,你們都來,朕有話問你們。
皇帝對姜放和辟邪道,随後想了想,陸過不也在京營裡麼,也叫他來。
皇帝在姜放的帳中坐了,一會兒辟邪卸了甲,和陸過一同請見。
皇帝很随和,連辟邪也賜了座位。
這兩天議的都是進兵與否的事。
你們怎麼看呢?皇帝環顧四周,目光最後停在陸過身上。
臣陸過起身,躬着身為難,目光瞥向姜放和辟邪,卻見那兩人都是微笑不語,絲毫沒有替他圓場的打算。
陸過無奈道:臣人微言輕,但在皇上面前,不敢有語不吐。
臣看他想了想,大軍當進,且需急進。
什麼緣故?皇帝問。
陸過走至姜放帳中的軍圖前,道:皇上請看。
努西阿河上下千裡,兩岸雪山聳立,江面狹窄,河床深險,水流湍急。
臣自小所讀兵書,都言道:努西阿河乃是中原北方的天險,千裡長河,隻在百裡渡口可行大軍。
是故中原與匈奴交惡百年,都是反反複複争奪努西阿渡口。
此話不錯。
皇帝點頭,但大将中也有人覺得震北軍和涼州軍十六萬兵馬守住渡口綽綽有餘。
均成的人馬分散,沒有異動,如此僵持之際,現在重關的兵馬倒不如休整一季,以備入秋大戰。
陸過道:臣卻很贊成監軍的見解。
皇帝看了看辟邪笑道:他的見解極多,且不知你說的是哪個呢? 臣也以為均成急于南下,絕對不會拖到秋季。
姜放笑道:臣也這麼以為,就等着人搶着說呢。
陸過哭笑不得,接着道:均成觊觎中原多年,此前雖然忙于掃平草原内患,但這十幾年下來,必有一戰而勝的韬略。
姜放哦了一聲,追問道:你看他會如何突破努西阿渡口? 強奪渡口是兩敗俱傷的戰法,均成不會行此一招。
陸過笑道,但要說他的謀劃,臣才疏學淺,真的猜不透。
辟邪一笑,轉臉不語。
皇帝不愉道:看來我中原無人,幾萬萬中原子民,多少年才出一個武狀元,還是不如一個北狄均成。
姜放道:陸過,且不說均成如何南攻,若你掌握震北軍,又當如何防守努西阿河? 陸過透了口氣,一春交戰之下,震北軍和涼州軍的殘兵仍有十五六萬,再派重兵防守努西阿渡口,功效也不過如此。
你這話說得倒似勸朕退兵呢。
皇帝拂袖而起,看着軍圖皺眉,均成到底是個什麼打算 辟邪站在皇帝身後,笑道:皇上,陸過才剛說了,大軍應急進 對啊。
皇帝被他提醒,撫着軍圖轉臉看向陸過,既然大軍屯于努西阿渡口功效不大,那麼所謂急進,又向哪裡去呢? 陸過指着渡口以南百裡的出雲隘口,道:當以重兵防守出雲城隘口壕營。
為什麼? 一旦匈奴開始強奪努西阿渡口,此處的重兵可以進而守之;哪怕最壞被匈奴奪下渡口,也至少可以保證渡口的殘兵可在此止住敗勢。
姜放已開始點頭,皇帝想了想,道:這是當進的緣故。
那麼何以要急進? 話又兜了個圈子,陸過被逼得走投無路,隻得笑道:臣覺得匈奴那面太安靜了。
要發難的話,應已有動作了。
再者他低聲對皇帝道,皇上身邊自有高人,知道的比臣多得多。
跪安吧。
皇帝點了點頭,你這個武狀元名副其實,才堪大用,朝廷沒有選錯人。
陸過退出,帳中片刻沉默,皇帝看着姜放和辟邪冷笑:你們兩個,好得很啊。
姜放賠笑道:皇上,陸過大才,臣要說的話都讓他說盡了。
辟邪,朕隻問你,皇帝瞪了姜放一眼,陸過說的急進究竟是什麼意思? 回皇上,辟邪道,陸過的意思奴婢猜個八九分。
其一,匈奴搶奪渡口已有成算,也就是在這幾天;其二,匈奴不會強奪渡口,必然已自均成王帳分重兵南下,此時突襲均成王帳,倒也有可乘之機。
你為何不勸谏朕進兵突襲均成?皇帝訝然。
辟邪笑道:奴婢請教皇上,突襲均成王帳應遣哪支騎兵?樂州軍中騎兵不過兩萬,京營拱衛聖駕,不可輕動,震北軍與涼州軍就在前線,稍有調防便易為匈奴所覺,剩下的隻有洪州兵馬四萬,可有勝算? 皇帝想了想,笑道:若以樂州騎兵與洪州軍共進,又當如何? 恐怕皇上便再也見不到樂州兩萬騎師了。
辟邪道,洪定國多半會帶着這六萬人遠遁,待匈奴擊破中原王師,他與洪州軍一南一北加擊,倒成就了洪老王爺的蓋世奇功。
隻有辟邪和姜放知他指的是聞善和尚的瘋話,姜放已忍不住出了身冷汗。
黎燦向着辟邪點頭微笑,臣得監軍指點頗多。
軍中竟無大将可勝辟邪?皇帝搖了搖頭,看來高手仍在大内。
吉祥,皇帝惡意地笑着,你們同門師兄弟,應該差不多,你替朕與辟邪比劃兩下。
辟邪和吉祥都躬身領命,立時有人過來服侍吉祥佩甲,兩人思量着此戰該是個什麼打法,慢吞吞持槍執盾走入場中。
圍觀的官兵都在竊笑,喧喧嚷嚷地擠了上前。
辟邪對吉祥一躬到地,師哥請。
兄弟請。
吉祥還禮不疊。
兩人客客氣氣将槍拄在地上,辟邪垂目沉思,吉祥更是仰頭看着天掐指盤算,不住搖頭。
連皇帝身邊的姜放見此情景也掌不住笑了。
皇帝笑道:朕看着呢,你們敢留手,便小心了。
哦是。
吉祥心不在焉地應着,将槍杆在地上猛然一頓,靠得近的人頓覺烈焰撲身,心神動搖,皇帝和姜放的戰馬嘶了一聲,連連後退。
對面的辟邪揉身在盾牌之後,跟着大地微微顫了顫。
了不得。
姜放挽住缰繩,驚道,來真的。
黎燦大喜,将身邊的人推開,湊得更前,隻見吉祥提槍,将盾牌護住前胸,緩緩前行,每一步都沉重猶如山行平川。
辟邪隻是藏身盾牌之後,聲息皆無。
吉祥已在辟邪身前數步,以拔山之勢舉槍,凝神刺下,槍尖凝滞着夏日緩慢灼熱的風,慢得讓人透不過起來。
潑!盾牌破碎的聲音也悶得扼人咽喉,盾後的辟邪卻倏然不見。
吉祥将盾牌疾轉身側,身形随之蕩出半周,迎着辟邪的槍尖硬接一記。
眼見迅雷般的槍勢擊于盾上,卻是風拂青山,寂然無聲,倒是圍觀者吓得嘩然一退。
吉祥趁辟邪收轉槍尖,将盾牌向辟邪劈面摔去,一瞬間又紮住身形。
辟邪槍杆蕩開重盾,槍尖帶出一道疾風,刺入吉祥飽滿威勢之中,吉祥微微搖動身軀閃避,擱擋之際,那一槍卻變得輕靈飄忽,飛揚而取吉祥面門,出人意料的刁鑽。
人們眼見吉祥避無可避,驚呼間隻見辟邪的槍尖刺出又縮回,吉祥似動未動,安然無恙。
但隻這一招間,吉祥便從攻勢轉為守勢,辟邪的槍招更快,身形尤作黑光,流連在吉祥偉岸身軀周圍。
吉祥雖處守勢,卻因步伐迅疾詭異,在辟邪淩厲攻勢之下絲毫不落下風。
兩人越戰越快,開始時姜放和黎燦還能辨清兩人攻防招法,後來漸漸不能領悟,離着近的黎燦更覺吉祥慢慢被辟邪逼出沖天的煞氣,兩人四周翔風粘結,辟邪就仿佛撲火的飛蛾,雖輾轉奔馳,卻最終必與夕陽的光芒一同卷入吉祥那日轉天界般的真氣之中。
要分出勝負了!黎燦心念閃過。
辟邪的槍勢卻猛然一挫,看似漫不經心地向地下搠去,也不甚快。
原本鎮定自若的吉祥反倒大驚,那股煞氣猛然消散,人一掠而去,手中長槍破空擲來。
辟邪似乎也有些意外,本要湧身相追,此時不得不穩住下盤,以槍尖點刺吉祥擲來的長槍。
當的一聲,是吉祥的長槍落地。
辟邪看了看自己手中前端粉碎的槍杆,出了口氣笑道:我卻是輸了。
周圍的人看得不明,隻是不住議論感歎。
兩人交托了槍,摘下頭盔,向皇帝重又施禮。
皇帝笑問黎燦:你看怎麼樣? 太高深。
黎燦搖頭,臣沒看明白。
姜放?皇帝又問姜放。
臣看是吉祥勝了。
姜放也不明白其中奧妙,隻是吉祥替皇帝下場比試,自然是必勝。
皇帝很高興,将身上的荷包分賞給了吉祥和辟邪,對黎燦也另有賞賜,你們都來,朕有話問你們。
皇帝對姜放和辟邪道,随後想了想,陸過不也在京營裡麼,也叫他來。
皇帝在姜放的帳中坐了,一會兒辟邪卸了甲,和陸過一同請見。
皇帝很随和,連辟邪也賜了座位。
這兩天議的都是進兵與否的事。
你們怎麼看呢?皇帝環顧四周,目光最後停在陸過身上。
臣陸過起身,躬着身為難,目光瞥向姜放和辟邪,卻見那兩人都是微笑不語,絲毫沒有替他圓場的打算。
陸過無奈道:臣人微言輕,但在皇上面前,不敢有語不吐。
臣看他想了想,大軍當進,且需急進。
什麼緣故?皇帝問。
陸過走至姜放帳中的軍圖前,道:皇上請看。
努西阿河上下千裡,兩岸雪山聳立,江面狹窄,河床深險,水流湍急。
臣自小所讀兵書,都言道:努西阿河乃是中原北方的天險,千裡長河,隻在百裡渡口可行大軍。
是故中原與匈奴交惡百年,都是反反複複争奪努西阿渡口。
此話不錯。
皇帝點頭,但大将中也有人覺得震北軍和涼州軍十六萬兵馬守住渡口綽綽有餘。
均成的人馬分散,沒有異動,如此僵持之際,現在重關的兵馬倒不如休整一季,以備入秋大戰。
陸過道:臣卻很贊成監軍的見解。
皇帝看了看辟邪笑道:他的見解極多,且不知你說的是哪個呢? 臣也以為均成急于南下,絕對不會拖到秋季。
姜放笑道:臣也這麼以為,就等着人搶着說呢。
陸過哭笑不得,接着道:均成觊觎中原多年,此前雖然忙于掃平草原内患,但這十幾年下來,必有一戰而勝的韬略。
姜放哦了一聲,追問道:你看他會如何突破努西阿渡口? 強奪渡口是兩敗俱傷的戰法,均成不會行此一招。
陸過笑道,但要說他的謀劃,臣才疏學淺,真的猜不透。
辟邪一笑,轉臉不語。
皇帝不愉道:看來我中原無人,幾萬萬中原子民,多少年才出一個武狀元,還是不如一個北狄均成。
姜放道:陸過,且不說均成如何南攻,若你掌握震北軍,又當如何防守努西阿河? 陸過透了口氣,一春交戰之下,震北軍和涼州軍的殘兵仍有十五六萬,再派重兵防守努西阿渡口,功效也不過如此。
你這話說得倒似勸朕退兵呢。
皇帝拂袖而起,看着軍圖皺眉,均成到底是個什麼打算 辟邪站在皇帝身後,笑道:皇上,陸過才剛說了,大軍應急進 對啊。
皇帝被他提醒,撫着軍圖轉臉看向陸過,既然大軍屯于努西阿渡口功效不大,那麼所謂急進,又向哪裡去呢? 陸過指着渡口以南百裡的出雲隘口,道:當以重兵防守出雲城隘口壕營。
為什麼? 一旦匈奴開始強奪努西阿渡口,此處的重兵可以進而守之;哪怕最壞被匈奴奪下渡口,也至少可以保證渡口的殘兵可在此止住敗勢。
姜放已開始點頭,皇帝想了想,道:這是當進的緣故。
那麼何以要急進? 話又兜了個圈子,陸過被逼得走投無路,隻得笑道:臣覺得匈奴那面太安靜了。
要發難的話,應已有動作了。
再者他低聲對皇帝道,皇上身邊自有高人,知道的比臣多得多。
跪安吧。
皇帝點了點頭,你這個武狀元名副其實,才堪大用,朝廷沒有選錯人。
陸過退出,帳中片刻沉默,皇帝看着姜放和辟邪冷笑:你們兩個,好得很啊。
姜放賠笑道:皇上,陸過大才,臣要說的話都讓他說盡了。
辟邪,朕隻問你,皇帝瞪了姜放一眼,陸過說的急進究竟是什麼意思? 回皇上,辟邪道,陸過的意思奴婢猜個八九分。
其一,匈奴搶奪渡口已有成算,也就是在這幾天;其二,匈奴不會強奪渡口,必然已自均成王帳分重兵南下,此時突襲均成王帳,倒也有可乘之機。
你為何不勸谏朕進兵突襲均成?皇帝訝然。
辟邪笑道:奴婢請教皇上,突襲均成王帳應遣哪支騎兵?樂州軍中騎兵不過兩萬,京營拱衛聖駕,不可輕動,震北軍與涼州軍就在前線,稍有調防便易為匈奴所覺,剩下的隻有洪州兵馬四萬,可有勝算? 皇帝想了想,笑道:若以樂州騎兵與洪州軍共進,又當如何? 恐怕皇上便再也見不到樂州兩萬騎師了。
辟邪道,洪定國多半會帶着這六萬人遠遁,待匈奴擊破中原王師,他與洪州軍一南一北加擊,倒成就了洪老王爺的蓋世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