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珠
關燈
小
中
大
八月十五的正日子,秋高氣爽,風和日麗。
寒州沿江搭起彩台,四處人頭攢動,将一個競比大會擠得水洩不通,布政使董裡州親自到場,州織染局、織染行會、大内針工局内織染局采辦等二十多人結為評審,同登高台,台上張橫杆數十面,用以懸挂參比佳絹,一時風舞羅緞,人映霓裳,衆人穿行在寒絹之中,猶如雲端漫步,飄然不知所至。
忙了一上午,最終選定十家能織上等小寒絹的老字号。
其他作坊雖說落選,但因參比的寒絹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會上就有人高價搶購,也是熱熱鬧鬧,沸沸揚揚。
董裡州因寒江承運局顧全大局,抛售新絲,才使這次競比最後圓滿收場,中午便在寒韻樓宴請吳十六、李雙實等,席上自然還有寒州官員、辟邪、康健、織染行會和寒州各界名士、富商巨賈。
酒過三巡,常重元道:這次寒絹競比也算是寒州多年來的一大盛事,董大人在此擺宴,在下倒有一個助興的節目。
說着連連擊掌,便有四個妙齡的青衣少女擡了一扇九面屏風出來,緩緩打開。
常重元道:這扇九歌圖是撷珠繡館的代師傅宋明珠所繡,向在下開價六千兩,各位大人、各位名士先生看看如何? 衆人方在笑他大開海口,有人道:任你是金線銀絲繡的,不過是扇屏風,哪值六千兩?話剛出口,卻頓時随衆人一聲驚呼。
隻見屏風上的人物各個出塵飄逸,仙風道骨,呼之欲出,尤其是潇湘妃子那雙細目,神光微隐,哀怨幽深,勾魂攝魄。
衆人全不顧董裡州在場,紛紛圍攏細看,有人大聲道:常會長,我願出七千兩,你将此神物讓給小弟如何? 常重元笑道:萬萬不可,這撷珠繡館的繡品十年來流傳于世的,不過這麼一件,小弟得了,拿出來大家品評,你仁兄卻想掠美,萬萬不可。
任他連說兩句萬萬不可,仍有人道:我再加五百兩。
如此價格節節飙升,常重元忙道:收起來,收起來,再過一會兒隻怕有人要動手搶了。
忽聽董裡州笑道:會長且慢,我願用一萬兩請會長割愛,會長以為如何? 常重元為難道:既是大人高價要購,小人怎敢藏私?對手下人道:收起來,送到大人府上。
衆人都向董裡州道:恭喜大人得了寶物。
董裡州也甚是得意,與衆人幹了幾杯,盡興而歸。
常重元臨走時拉住辟邪,低聲道:公公,小人昨天将承運局提出的新絲又清點一遍,真正上等能作進貢之用的仍是不多,隻怕還不夠數。
辟邪笑道:你不用擔心,這些上等的新絲,到時候自然會出來,你隻管拿了那些花樣子分派下去就是了。
常重元見他不以為意,隻得又道:小人聽董大人言道公公想帶一批繡工進京,不知可有此事? 原是這麼打算,不過擔心硬讓這些繡工和父母兄弟離别,也是罪過,再者針工局的老師傅還有不少,我想着不如帶一兩個福地繡坊的繡工進宮指點一二。
是是,朝廷仁慈,想得周到。
我明天就要回宮複命,這裡的事還要仰仗會長。
一定一定。
辟邪出來,獨自往寒州街道閑逛,不一會兒吳十六就跟了上來。
兩人會心一笑,也不多言,在幾條繁華街道上浏覽。
見到前面一大堆人群情激奮地圍着什麼在看,辟邪道:我們也瞧瞧熱鬧去。
走近才知道有人在州府衙門對面貼了一幅大大的字報,吳十六分開衆人,讓辟邪細看。
這幅字寫得龍飛鳳舞,一氣呵成,講的是州府、布政司衙門強斂重稅,新造長虹橋,卻貪贓枉法偷工減料,緻使橋成不到一年,便即坍塌,百姓多有傷亡一事。
辟邪見這篇文章寫得字字珠玑不算,更難得切中要害,見地頗深,十分煽動。
吳十六道:今天是鄉試最後一場,各地學生都在寒州,前些天長虹橋坍塌,偏偏砸死了兩個趕考的秀才,他們讀書人同氣連聲,隻怕要鬧事。
辟邪道:這篇文章寫得極好,頗有見地,你去查一查,到底是誰作的。
吳十六笑道:不用查,能寫這種文章的不少,膽敢貼在衙門對面的,隻有一個。
這是寒州有名的浪子,名叫霍炎,字燎原。
他們霍家幾代以前也在朝中為官,說起來還是當地的世族大戶,人人讀書上進,隻有他自懂事起就在煙花柳巷斯混,前兩年迷上了個清官人,日日揮金如土,幾乎将他老娘氣死,直到那女子又被賣到離都才作罷。
辟邪笑道:這也是個俠骨柔腸的人,隻怕和十六哥還對了脾氣。
吳十六忙搖
寒州沿江搭起彩台,四處人頭攢動,将一個競比大會擠得水洩不通,布政使董裡州親自到場,州織染局、織染行會、大内針工局内織染局采辦等二十多人結為評審,同登高台,台上張橫杆數十面,用以懸挂參比佳絹,一時風舞羅緞,人映霓裳,衆人穿行在寒絹之中,猶如雲端漫步,飄然不知所至。
忙了一上午,最終選定十家能織上等小寒絹的老字号。
其他作坊雖說落選,但因參比的寒絹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會上就有人高價搶購,也是熱熱鬧鬧,沸沸揚揚。
董裡州因寒江承運局顧全大局,抛售新絲,才使這次競比最後圓滿收場,中午便在寒韻樓宴請吳十六、李雙實等,席上自然還有寒州官員、辟邪、康健、織染行會和寒州各界名士、富商巨賈。
酒過三巡,常重元道:這次寒絹競比也算是寒州多年來的一大盛事,董大人在此擺宴,在下倒有一個助興的節目。
說着連連擊掌,便有四個妙齡的青衣少女擡了一扇九面屏風出來,緩緩打開。
常重元道:這扇九歌圖是撷珠繡館的代師傅宋明珠所繡,向在下開價六千兩,各位大人、各位名士先生看看如何? 衆人方在笑他大開海口,有人道:任你是金線銀絲繡的,不過是扇屏風,哪值六千兩?話剛出口,卻頓時随衆人一聲驚呼。
隻見屏風上的人物各個出塵飄逸,仙風道骨,呼之欲出,尤其是潇湘妃子那雙細目,神光微隐,哀怨幽深,勾魂攝魄。
衆人全不顧董裡州在場,紛紛圍攏細看,有人大聲道:常會長,我願出七千兩,你将此神物讓給小弟如何? 常重元笑道:萬萬不可,這撷珠繡館的繡品十年來流傳于世的,不過這麼一件,小弟得了,拿出來大家品評,你仁兄卻想掠美,萬萬不可。
任他連說兩句萬萬不可,仍有人道:我再加五百兩。
如此價格節節飙升,常重元忙道:收起來,收起來,再過一會兒隻怕有人要動手搶了。
忽聽董裡州笑道:會長且慢,我願用一萬兩請會長割愛,會長以為如何? 常重元為難道:既是大人高價要購,小人怎敢藏私?對手下人道:收起來,送到大人府上。
衆人都向董裡州道:恭喜大人得了寶物。
董裡州也甚是得意,與衆人幹了幾杯,盡興而歸。
常重元臨走時拉住辟邪,低聲道:公公,小人昨天将承運局提出的新絲又清點一遍,真正上等能作進貢之用的仍是不多,隻怕還不夠數。
辟邪笑道:你不用擔心,這些上等的新絲,到時候自然會出來,你隻管拿了那些花樣子分派下去就是了。
常重元見他不以為意,隻得又道:小人聽董大人言道公公想帶一批繡工進京,不知可有此事? 原是這麼打算,不過擔心硬讓這些繡工和父母兄弟離别,也是罪過,再者針工局的老師傅還有不少,我想着不如帶一兩個福地繡坊的繡工進宮指點一二。
是是,朝廷仁慈,想得周到。
我明天就要回宮複命,這裡的事還要仰仗會長。
一定一定。
辟邪出來,獨自往寒州街道閑逛,不一會兒吳十六就跟了上來。
兩人會心一笑,也不多言,在幾條繁華街道上浏覽。
見到前面一大堆人群情激奮地圍着什麼在看,辟邪道:我們也瞧瞧熱鬧去。
走近才知道有人在州府衙門對面貼了一幅大大的字報,吳十六分開衆人,讓辟邪細看。
這幅字寫得龍飛鳳舞,一氣呵成,講的是州府、布政司衙門強斂重稅,新造長虹橋,卻貪贓枉法偷工減料,緻使橋成不到一年,便即坍塌,百姓多有傷亡一事。
辟邪見這篇文章寫得字字珠玑不算,更難得切中要害,見地頗深,十分煽動。
吳十六道:今天是鄉試最後一場,各地學生都在寒州,前些天長虹橋坍塌,偏偏砸死了兩個趕考的秀才,他們讀書人同氣連聲,隻怕要鬧事。
辟邪道:這篇文章寫得極好,頗有見地,你去查一查,到底是誰作的。
吳十六笑道:不用查,能寫這種文章的不少,膽敢貼在衙門對面的,隻有一個。
這是寒州有名的浪子,名叫霍炎,字燎原。
他們霍家幾代以前也在朝中為官,說起來還是當地的世族大戶,人人讀書上進,隻有他自懂事起就在煙花柳巷斯混,前兩年迷上了個清官人,日日揮金如土,幾乎将他老娘氣死,直到那女子又被賣到離都才作罷。
辟邪笑道:這也是個俠骨柔腸的人,隻怕和十六哥還對了脾氣。
吳十六忙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