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道家泰鬥

關燈
少人,但是刀槍劍戟在城下看得清清楚楚,隻是離城頭太遠,尚看不清城頭上敵軍的面目,但兩邊寨頭之上的官兵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鄭志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心忖:“信都軍怎會有如此多的人馬?在冀州城的信都軍有兩萬之衆,可在這裡,隻怕也有上萬餘衆!”這怎不讓他吃驚? 若是這枭城有上萬的信都軍,他身邊也隻有萬餘衆,對方憑堅城而守,根本就不可能有機會奪回這枭城,也難怪枭城這麼快便丢了,實因留守之軍太少。

    在眼下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面對如此枭城,鄭志根本就沒有任何奪城的信心。

     “将軍,我們該怎麼辦?與他們拼了!”鄭志身邊的親随焦灼地問道。

     “鄭志,投降吧,範滄海已死,隻要你們願意降服于我們,我們可以不計較你們昔日的任何過錯,否則,今日便是你們的末日!”寨頭之上悠然現出一人,聲如焦雷般高喊道。

     “放屁!我們豈會向你們這群下三濫的人投降?你們快快獻出城池,否則,我們将殺你個片甲不留!”鄭志身邊立刻有人開口大罵道。

     “好個不知死活的東西,讓你知道本将軍的厲害!”寨頭之人不屑地朗笑着,抓起身邊兩名戰士擡來的一銅胎大弓。

     鄭志駭然,他發現那寨頭之人竟以長槍作箭,搭于大弓之上。

     “呼……”鄭志身邊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聽風雷暴響,旋立刻傳來兩聲慘叫,那杆搭于大弓之上的長槍以無堅不摧之勢,将兩名義軍戰士穿在一起,然後釘于地上。

     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這是怎樣的神力?那寨頭在五百步之外,而普通強弓僅及兩百步,可是這些人居然以長槍當箭射出五百步還能穿殺兩人,這種力道怎不讓人心驚? “還有一箭!”寨頭之上的人朗聲大笑道,說話間,弓弦如驚雷響起。

     “喳……”衆人聞到弦響之際,鄭志不遠處的帥旗竟應聲而折,頓時軍中一陣大亂。

     “殺呀……”寨門大開,兩彪人馬迅速自寨中殺出。

     前方義軍已經被這兩“箭”射寒了膽,此刻見有人殺出,立時吓得倒退,後方義軍見帥旗折斷不知怎麼回事,見前方之軍倒退,也跟着一哄而退。

     鄭志回過神來,哪有心思戀戰?雖然自兩個寨頭之内沖出來的不過近千人,但是氣勢卻高昂之極,還有枭城之上的敵軍也在虎視眈眈,似乎随時準備出城攻擊一般,他哪敢再戰?而且任光的追兵也快要來了,他怎不急? “撤!”鄭志不等官兵趕來,便一馬當先呼道。

     “鄭志,納命來!”呼喝者正是剛才在寨頭連射兩“箭”之人。

     鄭志隻見此人一身青盔,光頭腦袋,一柄黑沉沉的巨大鐵槳,老遠便感覺到那奔湧的殺氣。

    此人正是鐵頭! 鄭志身邊的人也感覺到了來自鐵頭的威脅,迅速護住鄭志疾退。

     鐵頭安坐于馬背之上,有如一座鐵塔,一柄巨大的鐵槳猶如攪海蛟龍,一馬當先,見人就殺,擋者披靡,觸及槳風者也都被掀出,觸上鐵槳的,那更不用說。

    他到哪裡,哪裡的義軍便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紛紛避逃而開,那近千官兵猶如一柄巨刀一般,在義軍之中斬開一條血路,直奔鄭志狂殺而至! 銅馬軍陣腳大亂,迅速潰散,鄭志也在無奈之下被親衛夾護着迅速飛退。

     鐵頭追敵十裡,以千餘騎大破銅馬軍于枭城之外,斬敵數千,更帶着數倍降兵返回城中。

     城内迅速有人打開城門,迎得勝而回的鐵頭。

     鐵頭不無得意地昂首望了望城頭那些顫微微的持刀持槍的百姓,不由得“哈哈”大笑。

     “主公真是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呀!”猴七手不由得歡聲贊道。

     “好了,我們可以按主公吩咐的去做了,給衆百姓分糧!”鐵頭也贊賞地道。

     “不忙,待主人回來再給他們分糧和衣物也不遲,雖然他們吓退了鄭志的兵馬,但也難保不會發生其它的變故。

    ”猴七手忙攔住鐵頭肅然道。

     鐵頭望了望猴七手,又望了望那些在城頭凍得瑟瑟發抖,卻不敢亂動的枭城百姓和難民,心中倒有些同情。

    不過他也知道,戰争本身就是殘酷的,于是打馬與猴七手同上城樓。

     “鄉親們,你們辛苦了,但你們還要堅持一會兒,我們承諾你們的,一定會做到。

    從今天起,枭城便不再是銅馬軍的,不過,你們可以放心,我們主公向來以仁愛為本,絕對會善待城中百姓,可是你們要記住我們的約定,如果你們誰在城頭上疏懶或是搗亂,我們定斬不饒!”鐵頭高聲道。

     城頭的信都軍對這位剛才殺得銅馬軍屁滾尿流的将軍都是極為敬服,剛才鐵頭的神威早已深烙在衆人的心上,便是城頭那些持刀持槍的百姓也對其極為敬服。

    而鐵頭這一番軟中帶硬的話更讓城頭的百姓心裡踏實多了,哪敢有半點疏懶?何況隻要他們站完崗之後,便可以拿到許多口糧和衣服,說明信都軍并沒有虧待和欺瞞他們,這也是明買明賣的一種交易,反正開始林渺說過,不需要他們參與戰鬥,隻是像稻草人一般在城頭拿刀持槍裝裝樣子。

    至于會起到什麼效果,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可是見鄭志大軍被這一千多信都軍以少勝多,打得大敗,他們對銅馬軍也沒有了什麼信心,反倒更傾向這群強悍的信都軍。

     林渺夜間偷襲,一舉奪下了枭城,随即再破城外的寨堡,雖在枭城之中大放了幾把火,但卻在戰後迅速撲滅,對受損的百姓進行賠償,更張貼安民的榜文,及開倉分糧,這一系列舉措倒是極得民心。

    而後又招募百姓站崗,更承諾分每人一鬥米和一件冬衣。

    于是在饑寒交迫中的百姓人人競相報名來城頭站崗,以換取冬衣和糧食。

    而且在站崗前還可以像戰士一樣飽餐一頓,這對于他們來說,确實是一種誘惑。

     而這些競相站崗的百姓倒把鄭志給吓着了,他以為這些人全是信都軍,這才連半點鬥志也沒有,如果他走近一些看,定可發現城頭之上許多人是熟識之人,但林渺故意在城外留下兩寨,也便是為了阻止銅馬軍走近枭城而識破其詐敵之計。

    也正因如此,鐵頭才會趁勢破敵以少勝多,因為一開始便在心理上讓鄭志大敗了一場。

     事實上,銅馬軍這一路來就已經鬥志不振,被任光追得滿地找牙,回到枭城已經銳氣盡喪,鐵頭再來個先聲奪人,是以雖隻千人,但在銅馬軍無心還手之下,也被殺得大敗而逃。

     鄭志則是窩囊透頂,惟有領殘兵敗将奔向臨平,找王校的軍馬相助乃是他的最後出路。

     剛擺脫鐵頭騎兵的追襲,鄭志再點兵卻發現又折損了一半人馬,剩下的五六千人馬跟在他的後面有如喪家之犬,沒有半點鬥志,人人頹然不振,無精打采。

     鄭志心中幾乎有些絕望,本來是躊躇滿志地去打信都,可是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