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道家泰鬥
關燈
小
中
大
都是暢通無阻,便連齊萬壽也感到了眼紅。
不過,這些日子來,齊萬壽确實顯得極為低調,府中大小事務似乎從不親自過問,一切都由家中之人打理,這種情況倒讓人覺得有些意外。
當然,沒有齊萬壽打理的齊家,倒對彙仁行是一件好事,正因為沒有齊萬壽幹擾,小刀六和姜萬寶才可以在宛城内外為所欲為地發展,并在幾個月中毫無顧忌地做各種買賣,大發橫财,更隐隐成了宛城最具聲望的人物。
不過,這也是因為劉秀起事宛城之時,城内的豪強多跟其揭竿而起,宛城之内也沒剩幾家真正的豪族,以至于小刀六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
據守宛城的是前隊副大夫嚴說,前隊大夫甄阜戰死,嚴說便是最高首領。
嚴說與嚴尤乃是自家人,而小刀六也是嚴尤看重之人,兼之又為軍中造兵器,是以在宛城之中,嚴說對小刀六的産業也極為支持,行事極其自由。
姜萬寶卻知道,當第一批天機弩送給義軍之後,他便該策劃離開宛城了,所幸此刻無論是人力财力都足以支撐他們發展。
所以,遷移并不是一件難事。
△△△△△△△△△ “大哥何用為這小小的銅馬軍而犯愁?雖其有大軍三萬,卻不足為患。
”林渺肅然道。
“哦,三弟有何妙計?”任光訝然問道。
“很簡單,因為銅馬軍來攻我信都,乃是極不明智之舉。
鄭志此來,已經太過沖動,他們以為信都近來發生了這麼多事,又是兵權新更,才會以為信都易破。
因此,便是沒有鄭飛之事他們也會前來攻打的。
我昨日觀之城外駐軍有數萬之衆,想必銅馬軍已大部分傾巢而出,請大哥給我三千人馬,奇襲枭城,讓銅馬軍先失老巢,那他們自然會不攻自破!”林渺淡淡一笑道。
“奇襲枭城?”任光的眸子裡閃過一絲亮彩,反問道。
“不錯,銅馬大軍新來,必不會穩守四面,而且他們也不夠守四面的兵力,如果對這三千人馬稍加修飾,便不難悄然出信都。
我們再繞道而行,待到了枭城,隻怕他們仍沒反應過來!”林渺自信地道。
“好!就依三弟之計,我給你三千人馬!”任光爽快地道。
“另請大哥為其每人準備三天口糧,一律輕裝上陣!”林渺肯定地道。
任光又一呆,望着林渺的表情,吸了口氣道:“好,一切由你!”“保證不讓大哥失望!”林渺信心十足地道。
…… 林渺點齊三千人馬,卻全都換去這些人的甲胄,皆以輕裝便衣攜三日之糧。
他将這些人分成三十組百人小分隊,然後分批出城,而他則在城外集齊衆人乘夜色繞道北上。
銅馬軍确如林渺所說,因其正大批趕至,尚無暇圍城,其先鋒緊逼,卻被官兵所阻。
林渺則選相反之道自新河而出,又是夜幕深重,自然不會讓銅馬軍發現。
信都距枭城并不遠,隻百餘裡地,三千人馬隻一個夜晚便已趕到枭城之外二十裡處,林渺将人馬隐于山谷密林之中,天亮之際,又立刻派魯青、猴七手等人領着一支百人小分隊分批混入城中。
城内雖然戒備極嚴,但絕沒料到信都軍會如此快便來到了枭城之下,是以并沒什麼防範。
猴七手諸人一來是入城打探城内的軍情,二來也是作内應,林渺本就是要打一場出其不備的奇襲之仗,而這一切便是靠速度來維持先機。
整個白天,三千大軍皆蟄伏休息,養精蓄銳,以備夜間之戰。
因衆人皆備幹糧,是以無須升煙火之類的,不怕被人發現。
枭城,并不大,這也是銅馬軍何以急欲找尋一塊更大的發展之地的原因。
其東有河間,南有信都,這都是朝廷的兵馬,對他們存在着極大的威脅,而西面則是屬于王校軍的地盤臨平城。
枭城雖被銅馬軍經營得城池堅固,卻并适合堅守。
若是對方大軍相犯,易于被圍,是以銅馬首領範滄海總想奪下像信都或河間這樣的大城作為根本,也隻有這樣,才能穩定地發展。
是以,範滄海見信都軍方出了内亂,便立刻傾城而出,欲趁機占些便宜。
當然,枭城之中依然留下三千餘守軍,另有兩千軍士分布于各寨之中。
枭城的防護單憑主城難以成事,隻好在城外廣布寨口,以備戰時而用。
猴七手是個極為滑溜之人,來去于枭城之中,也便記下了各處地形和哨口,而在信都軍中,有數名偏将對這裡的地形了若指掌,更知道義軍的寨口所處的位置。
天一黑,林渺便領兵自僻靜的小道避開衆寨口直接繞至城下。
△△△△△△△△△ 鄭志領兵越過衡水,首戰告捷,破衡水集,大軍過滏陽河而與任光親率之大軍對峙。
冀州軍将并不多,相對而言尚少于義軍的三萬之衆。
在調給林渺三千人馬之後,冀州僅有步兵、騎士七千餘人,但任家卻得冀州豪強的支持,合劉植、耿純的宗族子弟,兵力也達兩萬餘,占地利之勢,鄭志一時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任光有堅城相守,而鄭志則四下攻掠諸鎮,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吞噬了冀州周圍的地方。
這群身經百戰的銅馬軍極勇悍,不過任光似乎有意不與鄭志正面交鋒,而是退兵于冀州城内。
事實上他似乎也料到了這一切,先一步撤走了冀州四臨的百姓。
他相信林渺,雖然林渺從沒有帶兵的經驗,但林渺卻有着極靈活而聰明的頭腦,也曾經曆戰争血腥的洗禮。
果然,在林渺出兵的第三天,任光便收到了探報,鄭志大軍開始後撤,而林渺則已飛鴿傳書而至,枭城大破,擒範滄海! 任光再不猶豫,兵分兩路,一路自己親率,一路由郡丞李方帶領自兩翼追殺鄭志的退兵。
鄭志本欲對冀州來個總攻,但是聽說老巢被端,頓時軍心大亂,他也亂了心神,急忙率兵向枭城趕回,他期望有一絲僥幸出現。
李方的追兵遇上鄭志斷後之軍,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而任光則以快騎趁李方纏住對方斷後之兵時繼續狂追鄭志。
鄭志在渡滏陽之時,又折兵數千,更有許多戰士來不及渡河便降了信都軍。
此刻銅馬軍早無鬥志,隻知向枭城方向急逃,有若喪家之犬。
逃到辛集之時,鄭志身邊已隻剩下萬餘人,餘者皆被追散,或是降殺,這使他後悔莫及,也是他始料不及的。
本來興緻高昂地領兵來攻信都,但卻後院起火,一切來得這般突然,使他措手不及。
到現在,枭城已在望了,他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隻知枭城被破,而這破城之軍究竟是從何而來?他根本就不清楚,真是有些悲哀。
終于,鄭志來到枭城之下,各處寨口幾乎已被毀得差不多了,隻有枭城東西兩面成犄角的寨頭尚在,但卻全都插滿了信都軍的大旗。
城頭之上亮光閃爍,人頭攢動,一時也不知道有多
不過,這些日子來,齊萬壽确實顯得極為低調,府中大小事務似乎從不親自過問,一切都由家中之人打理,這種情況倒讓人覺得有些意外。
當然,沒有齊萬壽打理的齊家,倒對彙仁行是一件好事,正因為沒有齊萬壽幹擾,小刀六和姜萬寶才可以在宛城内外為所欲為地發展,并在幾個月中毫無顧忌地做各種買賣,大發橫财,更隐隐成了宛城最具聲望的人物。
不過,這也是因為劉秀起事宛城之時,城内的豪強多跟其揭竿而起,宛城之内也沒剩幾家真正的豪族,以至于小刀六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
據守宛城的是前隊副大夫嚴說,前隊大夫甄阜戰死,嚴說便是最高首領。
嚴說與嚴尤乃是自家人,而小刀六也是嚴尤看重之人,兼之又為軍中造兵器,是以在宛城之中,嚴說對小刀六的産業也極為支持,行事極其自由。
姜萬寶卻知道,當第一批天機弩送給義軍之後,他便該策劃離開宛城了,所幸此刻無論是人力财力都足以支撐他們發展。
所以,遷移并不是一件難事。
△△△△△△△△△ “大哥何用為這小小的銅馬軍而犯愁?雖其有大軍三萬,卻不足為患。
”林渺肅然道。
“哦,三弟有何妙計?”任光訝然問道。
“很簡單,因為銅馬軍來攻我信都,乃是極不明智之舉。
鄭志此來,已經太過沖動,他們以為信都近來發生了這麼多事,又是兵權新更,才會以為信都易破。
因此,便是沒有鄭飛之事他們也會前來攻打的。
我昨日觀之城外駐軍有數萬之衆,想必銅馬軍已大部分傾巢而出,請大哥給我三千人馬,奇襲枭城,讓銅馬軍先失老巢,那他們自然會不攻自破!”林渺淡淡一笑道。
“奇襲枭城?”任光的眸子裡閃過一絲亮彩,反問道。
“不錯,銅馬大軍新來,必不會穩守四面,而且他們也不夠守四面的兵力,如果對這三千人馬稍加修飾,便不難悄然出信都。
我們再繞道而行,待到了枭城,隻怕他們仍沒反應過來!”林渺自信地道。
“好!就依三弟之計,我給你三千人馬!”任光爽快地道。
“另請大哥為其每人準備三天口糧,一律輕裝上陣!”林渺肯定地道。
任光又一呆,望着林渺的表情,吸了口氣道:“好,一切由你!”“保證不讓大哥失望!”林渺信心十足地道。
…… 林渺點齊三千人馬,卻全都換去這些人的甲胄,皆以輕裝便衣攜三日之糧。
他将這些人分成三十組百人小分隊,然後分批出城,而他則在城外集齊衆人乘夜色繞道北上。
銅馬軍确如林渺所說,因其正大批趕至,尚無暇圍城,其先鋒緊逼,卻被官兵所阻。
林渺則選相反之道自新河而出,又是夜幕深重,自然不會讓銅馬軍發現。
信都距枭城并不遠,隻百餘裡地,三千人馬隻一個夜晚便已趕到枭城之外二十裡處,林渺将人馬隐于山谷密林之中,天亮之際,又立刻派魯青、猴七手等人領着一支百人小分隊分批混入城中。
城内雖然戒備極嚴,但絕沒料到信都軍會如此快便來到了枭城之下,是以并沒什麼防範。
猴七手諸人一來是入城打探城内的軍情,二來也是作内應,林渺本就是要打一場出其不備的奇襲之仗,而這一切便是靠速度來維持先機。
整個白天,三千大軍皆蟄伏休息,養精蓄銳,以備夜間之戰。
因衆人皆備幹糧,是以無須升煙火之類的,不怕被人發現。
枭城,并不大,這也是銅馬軍何以急欲找尋一塊更大的發展之地的原因。
其東有河間,南有信都,這都是朝廷的兵馬,對他們存在着極大的威脅,而西面則是屬于王校軍的地盤臨平城。
枭城雖被銅馬軍經營得城池堅固,卻并适合堅守。
若是對方大軍相犯,易于被圍,是以銅馬首領範滄海總想奪下像信都或河間這樣的大城作為根本,也隻有這樣,才能穩定地發展。
是以,範滄海見信都軍方出了内亂,便立刻傾城而出,欲趁機占些便宜。
當然,枭城之中依然留下三千餘守軍,另有兩千軍士分布于各寨之中。
枭城的防護單憑主城難以成事,隻好在城外廣布寨口,以備戰時而用。
猴七手是個極為滑溜之人,來去于枭城之中,也便記下了各處地形和哨口,而在信都軍中,有數名偏将對這裡的地形了若指掌,更知道義軍的寨口所處的位置。
天一黑,林渺便領兵自僻靜的小道避開衆寨口直接繞至城下。
△△△△△△△△△ 鄭志領兵越過衡水,首戰告捷,破衡水集,大軍過滏陽河而與任光親率之大軍對峙。
冀州軍将并不多,相對而言尚少于義軍的三萬之衆。
在調給林渺三千人馬之後,冀州僅有步兵、騎士七千餘人,但任家卻得冀州豪強的支持,合劉植、耿純的宗族子弟,兵力也達兩萬餘,占地利之勢,鄭志一時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任光有堅城相守,而鄭志則四下攻掠諸鎮,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吞噬了冀州周圍的地方。
這群身經百戰的銅馬軍極勇悍,不過任光似乎有意不與鄭志正面交鋒,而是退兵于冀州城内。
事實上他似乎也料到了這一切,先一步撤走了冀州四臨的百姓。
他相信林渺,雖然林渺從沒有帶兵的經驗,但林渺卻有着極靈活而聰明的頭腦,也曾經曆戰争血腥的洗禮。
果然,在林渺出兵的第三天,任光便收到了探報,鄭志大軍開始後撤,而林渺則已飛鴿傳書而至,枭城大破,擒範滄海! 任光再不猶豫,兵分兩路,一路自己親率,一路由郡丞李方帶領自兩翼追殺鄭志的退兵。
鄭志本欲對冀州來個總攻,但是聽說老巢被端,頓時軍心大亂,他也亂了心神,急忙率兵向枭城趕回,他期望有一絲僥幸出現。
李方的追兵遇上鄭志斷後之軍,雙方殺得天昏地暗,而任光則以快騎趁李方纏住對方斷後之兵時繼續狂追鄭志。
鄭志在渡滏陽之時,又折兵數千,更有許多戰士來不及渡河便降了信都軍。
此刻銅馬軍早無鬥志,隻知向枭城方向急逃,有若喪家之犬。
逃到辛集之時,鄭志身邊已隻剩下萬餘人,餘者皆被追散,或是降殺,這使他後悔莫及,也是他始料不及的。
本來興緻高昂地領兵來攻信都,但卻後院起火,一切來得這般突然,使他措手不及。
到現在,枭城已在望了,他還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隻知枭城被破,而這破城之軍究竟是從何而來?他根本就不清楚,真是有些悲哀。
終于,鄭志來到枭城之下,各處寨口幾乎已被毀得差不多了,隻有枭城東西兩面成犄角的寨頭尚在,但卻全都插滿了信都軍的大旗。
城頭之上亮光閃爍,人頭攢動,一時也不知道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