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發誓洗沉冤
關燈
小
中
大
老少兩人眼淚相對良久。
還是老酒鬼先收淚,推推少年道:“小子,去洗把臉,不要像個娘們似的,阿拉老夫喜歡一個達觀上進而又有幽默感的少年,不喜歡一個成天挂着鼻涕眼淚的小可憐。
” 少年默默點頭,先跪下對老酒鬼大拜四拜道:“頭一個四拜,小子代紀家列祖列宗,敬謝保全紀氏一脈香煙。
” 又再拜四拜道:“第二拜,敬謝十五載授藝傳功之恩。
”說完又待再拜。
老酒鬼慌忙搖手阻止:“慢來慢來,你小子像個磕頭蟲似的亂拜,前面拜阿拉老夫倒可坦然接受,但是阿拉老夫覺得除此以外,沒有再接受的理由。
你得把話先說清楚再拜,否則阿拉老夫覺得受當不起時,退還又退不了,要阿拉老夫重新拜還你,豈不大傷腦筋?” “第三拜,孫兒叩見祖叔。
” “這一拜倒也使得。
” “第四拜,求祖叔告訴我仇家是誰?” “這可使不得!”老酒鬼連連搖頭。
“祖叔不願說?”少年有些奇怪。
“不是阿拉老夫不肯說,因為阿拉老夫也不知道。
” “什麼?你也不知道?” “你先起來,這件轟動武林的大案,内情錯綜複雜撲朔迷離,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阿拉老夫會一五一十的說給你聽。
現在最重要的是,你要恢複你樂觀進取的态度和平常的機智與幽默,這樣才會靈活多變,判斷事情才會中肯與明确,不至幹失之偏頗。
” “是的,祖叔。
”少年遵從的站起。
“什麼祖叔不祖叔的,阿拉老夫跟令祖又沒磕頭拜把子,别叫阿拉老夫祖叔,老酒鬼都叫十幾年了,這一改口還真蹩蹩扭扭的不習慣,你還是叫阿拉老夫老酒鬼,阿拉老夫還是叫你臭小子好些。
” “這……這怎麼可以?” “你懂個屁!有什麼不可以的?人與人相處,除非是血親稱呼不可亂七八糟外,其他的愛怎麼叫就怎麼叫,隻要皆大歡喜,叫阿貓阿狗又有何妨?” 老酒鬼确是很達觀的人。
“這……”少年仍在猶疑。
“來來來!臭小子,先喝他半葫蘆酒下去,保證什麼拘束都沒啦!豈不聞‘賭花牌,牽金牛,赢錢将之換米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就當什麼屁事都沒發生,好好以第三者的眼光來研判案情吧!”說完把葫蘆遞給了少年…… 少年也不推辭,一仰頭把半葫蘆酒灌進肚子裡,臉上也恢複了往日的神采:“好吧!既然這麼說,我隻好遵你的老命了,依你看,這件事是誰幹的?” 少年也是很樂觀的人了,普通人經過這麼大的打擊,哪還能平心靜氣的讨論這種大事? 老酒鬼歎了一口氣道:“其實阿拉老夫真的不知道,要是阿拉老夫能夠知道,怕不早殺上他家宰他娘去了。
阿拉老夫每年都會帶你下山三個月,表面上是增加你的曆練,增加你的江湖經驗,明了江湖大勢,其實真正的目的還是暗暗偵查仇蹤。
阿拉老夫每次下山總要改變一下裝束,也不敢露出昔年名号,為的是恐怕打草驚蛇,也為了方便查探。
這批人物心狠手辣又神秘萬分,惟恐一個‘小心大意’陰溝裡翻船,豈不是‘三丈九寸,公龜一對’嗎?” 少年想了半天,才明白老酒鬼的話,原來老酒鬼是說“山仗九仞,功虧一篑’”,至于為什麼會說成“三丈九寸,公龜一對”,那隻有天知道了! “為了怕愧對一代奇人,也為了這一段十餘載的江湖沉冤,阿拉老夫不得不小心大意的做,甚至連阿拉老夫在鎮江的老家都不敢踏進半步,以免洩漏了行藏,這十幾年來,阿拉老夫實在過得很窩囊,幾曾受這種鳥氣? 今天,你總算略有小成,阿拉老夫也可以喘口老氣,等你斬了那頭火螭虬後,阿拉老夫準備好好享幾年老福。
找幾個老朋友,喝幾盅老酒,哈幾壺老人茶,弄碟老花生,下幾盤老棋,說些老話,這些老心願者是做不到,今後可别老事纏身老辦不到……” “哇噻!别忘了,老酒鬼,老糊塗,放着老大的事不辦,一心想進老人院享老福,算什麼老前輩嘛!” “呵呵!臭小子,又來捏阿拉老夫痛腳,這當然是阿拉老夫的老願而已,能不能有這份閑情,阿拉老夫看是‘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的了!” “哇噻!阿拉老酒鬼,你也不用太悲觀,詩裡不是說:‘天生狗才必有用,牽筋散形不還财’嗎?” “你懂個屁!你才是狗才。
這句詩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複還來’,什麼不還财?那可是要吃官司的哩!” “哇噻!老酒鬼,你口根聲聲說老字,其實你一點也不老,隻是年紀大了些而已,要比起彭祖,您還是小孩兒呢!” “說得也是啊!敢情阿拉老夫還要人家噓尿喂換尿布哩!開什麼玩笑,人老了是不能不服老的。
” “哇噻!人生七十才開始,您的人生才正要開出青春火花,燦爛的花朵,養好的前程,跳躍的生命,正等着您去享受這甘美的源泉……” 老酒鬼捋着雪白亂須,不禁飄飄然的受用起來:“不錯不錯,阿拉老夫早就該剃掉胡子,重披儒衫,必然十分婀娜多姿傾倒衆生,将有多少名門淑女,拜倒在阿拉老夫的ab褲下,實在難以逆料。
” 這兩個亦師亦徒,又非師非徒的怪人,放着大事不管,竟然插科打诨起來,真是怪到了極點。
“哇噻!可不是嗎?不過先得去美容醫院去拉拉皮才好。
” “臭小子,爛小子,原來你隻是在消遣阿拉老夫,阿拉老夫人老心不老,老骥伏枥,還想有一番作為呢!” “哇噻當然,以您老酒鬼的名頭,在江湖上登高一呼,‘盲從’者必然多如過江之鲫,好歹也弄個寨主
還是老酒鬼先收淚,推推少年道:“小子,去洗把臉,不要像個娘們似的,阿拉老夫喜歡一個達觀上進而又有幽默感的少年,不喜歡一個成天挂着鼻涕眼淚的小可憐。
” 少年默默點頭,先跪下對老酒鬼大拜四拜道:“頭一個四拜,小子代紀家列祖列宗,敬謝保全紀氏一脈香煙。
” 又再拜四拜道:“第二拜,敬謝十五載授藝傳功之恩。
”說完又待再拜。
老酒鬼慌忙搖手阻止:“慢來慢來,你小子像個磕頭蟲似的亂拜,前面拜阿拉老夫倒可坦然接受,但是阿拉老夫覺得除此以外,沒有再接受的理由。
你得把話先說清楚再拜,否則阿拉老夫覺得受當不起時,退還又退不了,要阿拉老夫重新拜還你,豈不大傷腦筋?” “第三拜,孫兒叩見祖叔。
” “這一拜倒也使得。
” “第四拜,求祖叔告訴我仇家是誰?” “這可使不得!”老酒鬼連連搖頭。
“祖叔不願說?”少年有些奇怪。
“不是阿拉老夫不肯說,因為阿拉老夫也不知道。
” “什麼?你也不知道?” “你先起來,這件轟動武林的大案,内情錯綜複雜撲朔迷離,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阿拉老夫會一五一十的說給你聽。
現在最重要的是,你要恢複你樂觀進取的态度和平常的機智與幽默,這樣才會靈活多變,判斷事情才會中肯與明确,不至幹失之偏頗。
” “是的,祖叔。
”少年遵從的站起。
“什麼祖叔不祖叔的,阿拉老夫跟令祖又沒磕頭拜把子,别叫阿拉老夫祖叔,老酒鬼都叫十幾年了,這一改口還真蹩蹩扭扭的不習慣,你還是叫阿拉老夫老酒鬼,阿拉老夫還是叫你臭小子好些。
” “這……這怎麼可以?” “你懂個屁!有什麼不可以的?人與人相處,除非是血親稱呼不可亂七八糟外,其他的愛怎麼叫就怎麼叫,隻要皆大歡喜,叫阿貓阿狗又有何妨?” 老酒鬼确是很達觀的人。
“這……”少年仍在猶疑。
“來來來!臭小子,先喝他半葫蘆酒下去,保證什麼拘束都沒啦!豈不聞‘賭花牌,牽金牛,赢錢将之換米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就當什麼屁事都沒發生,好好以第三者的眼光來研判案情吧!”說完把葫蘆遞給了少年…… 少年也不推辭,一仰頭把半葫蘆酒灌進肚子裡,臉上也恢複了往日的神采:“好吧!既然這麼說,我隻好遵你的老命了,依你看,這件事是誰幹的?” 少年也是很樂觀的人了,普通人經過這麼大的打擊,哪還能平心靜氣的讨論這種大事? 老酒鬼歎了一口氣道:“其實阿拉老夫真的不知道,要是阿拉老夫能夠知道,怕不早殺上他家宰他娘去了。
阿拉老夫每年都會帶你下山三個月,表面上是增加你的曆練,增加你的江湖經驗,明了江湖大勢,其實真正的目的還是暗暗偵查仇蹤。
阿拉老夫每次下山總要改變一下裝束,也不敢露出昔年名号,為的是恐怕打草驚蛇,也為了方便查探。
這批人物心狠手辣又神秘萬分,惟恐一個‘小心大意’陰溝裡翻船,豈不是‘三丈九寸,公龜一對’嗎?” 少年想了半天,才明白老酒鬼的話,原來老酒鬼是說“山仗九仞,功虧一篑’”,至于為什麼會說成“三丈九寸,公龜一對”,那隻有天知道了! “為了怕愧對一代奇人,也為了這一段十餘載的江湖沉冤,阿拉老夫不得不小心大意的做,甚至連阿拉老夫在鎮江的老家都不敢踏進半步,以免洩漏了行藏,這十幾年來,阿拉老夫實在過得很窩囊,幾曾受這種鳥氣? 今天,你總算略有小成,阿拉老夫也可以喘口老氣,等你斬了那頭火螭虬後,阿拉老夫準備好好享幾年老福。
找幾個老朋友,喝幾盅老酒,哈幾壺老人茶,弄碟老花生,下幾盤老棋,說些老話,這些老心願者是做不到,今後可别老事纏身老辦不到……” “哇噻!别忘了,老酒鬼,老糊塗,放着老大的事不辦,一心想進老人院享老福,算什麼老前輩嘛!” “呵呵!臭小子,又來捏阿拉老夫痛腳,這當然是阿拉老夫的老願而已,能不能有這份閑情,阿拉老夫看是‘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的了!” “哇噻!阿拉老酒鬼,你也不用太悲觀,詩裡不是說:‘天生狗才必有用,牽筋散形不還财’嗎?” “你懂個屁!你才是狗才。
這句詩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複還來’,什麼不還财?那可是要吃官司的哩!” “哇噻!老酒鬼,你口根聲聲說老字,其實你一點也不老,隻是年紀大了些而已,要比起彭祖,您還是小孩兒呢!” “說得也是啊!敢情阿拉老夫還要人家噓尿喂換尿布哩!開什麼玩笑,人老了是不能不服老的。
” “哇噻!人生七十才開始,您的人生才正要開出青春火花,燦爛的花朵,養好的前程,跳躍的生命,正等着您去享受這甘美的源泉……” 老酒鬼捋着雪白亂須,不禁飄飄然的受用起來:“不錯不錯,阿拉老夫早就該剃掉胡子,重披儒衫,必然十分婀娜多姿傾倒衆生,将有多少名門淑女,拜倒在阿拉老夫的ab褲下,實在難以逆料。
” 這兩個亦師亦徒,又非師非徒的怪人,放着大事不管,竟然插科打诨起來,真是怪到了極點。
“哇噻!可不是嗎?不過先得去美容醫院去拉拉皮才好。
” “臭小子,爛小子,原來你隻是在消遣阿拉老夫,阿拉老夫人老心不老,老骥伏枥,還想有一番作為呢!” “哇噻當然,以您老酒鬼的名頭,在江湖上登高一呼,‘盲從’者必然多如過江之鲫,好歹也弄個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