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少林迷蹤
關燈
小
中
大
他處以罷官除爵,磨一磨他的性情,以觀後效。
楊堅便依了伽羅之計。
如此,将楊素被除官去職後,直隔了一年有餘,伽羅才命高颎私下尋到他,透露朝廷正在征集伐陳奇計,使高颎撺掇他進獻伐陳之計以功贖罪,而赢得重新啟用的際遇。
楊素在家賦閑一年,正覺得前程無望,苦悶異常之時,高颎驟然透露的消息,令他頓生一腔希望。
他夜以繼日,翻遍了古今典籍兵書,一時神思如湧,接連三次進獻滅陳之計。
其中多次提到長江三峽七百裡中,水闊浪急,兩岸連山,多有礁石。
其中,峽口夔峽為三峽最險處,江水咆嘯奔騰,旋渦四起。
船極難行,急流江心又有大礁石名滟澦堆者,方圓二十丈,高十丈。
有名的洩灘、青灘和崆嶺灘,俱是船工葬身、樯傾楫摧之地。
故而,若欲突破天險,一舉伐陳,必得分兵數路,且多建巨艦,訓練精銳水師,突破南陳水師攔阻,渡大隋雄兵辎重過江征戰…… 伽羅與楊堅攬而閱之,又令高颎尋到楊素,說楊素之計雖不乏贊賞,卻感覺仍有華而不實、大而不詳之嫌。
楊素第四番再獻滅陳之計。
這次,他詳細列出進兵方位,戰船設計圖,戰船拍竿,水師訓練步驟,并請廣募江北巴中熟悉水性者、谙熟水情者、江中善泅者,以及攻擊南朝敵船、攻克各峽關隘的種種奇計詐策。
伽羅撫而覽之,不覺拍案叫奇:“陛下,飛越天險,攻克南陳,此人堪當重用!” 楊堅以為極是。
不久,朝廷正式诏命拜楊素為信州總管,兼任長江全線水師船艦的監造,并以其進獻伐陳之計而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
楊素曆經一年的磨砥,性情果然蘊藏許多。
此番,他不負聖望,接诏之後,當即便動身南下信州。
三四年間,僅在信州永安江畔一地便建造戰艦七八百艘,又分别往來于長江上、中、下遊和淮水流域,親自監造大小戰船,訓練水軍。
眼下,已為各處共訓練精銳水軍十數萬人。
此時,楊素一面領衆人攀上五牙戰船,一面對皇後和晉王解說道:“此船高十丈,長四十丈。
前後左右共置六具高五丈的拍竿,盡頭墜以數噸巨鐵,發之可以砸擊敵船,或砸其沉毀,或令其傾覆,墜其敵兵而喪其魂膽。
” 伽羅問:“此船可容多少兵士?” 楊素答道:“五牙戰船每船可容戰士八百。
比五牙戰船略小一些的黃龍戰船,每船可置兵百人。
再小一些的,或為平乘,或為舴艋,其用途不一,或為沖鋒,或作運輸,或為偷襲,或為渡人,各有其責。
” 待伽羅攀上樓船最高處時,頓覺江風浩蕩、江水激湧。
因船艦浩大,人在其上,雖有風浪,卻也不覺颠簸難受。
她撫着船舷,望着船頭忽獵獵飄揚的大隋龍旗和水師旌旆,隻見遠遠近近的舟舻滿江。
遙想一天大軍乘流而下,渡江作戰的場景,想象萬舟競發,帆漲舟急,旌甲耀日,殺聲幹雲,一時豪情萬丈。
江風獵獵,江水奔騰,浪滔如湧,一瀉千裡…… 旭日初上,江花似火。
大隋獨孤皇後武将着扮,一件紫朱披風被江風吹得獵獵揚起,露出裡面的明光铠甲,炫炫耀眼。
大隋皇後今天要在此祭祀上天和江神。
甲闆之上,擺滿了祭祀的香爐,果點,豬羊,五谷。
左右侍衛捧酒扶樽。
軍樂奏響了莊嚴的《肆夏》: 天大親嚴,匪敬伊孝。
永言肆飨,宸明增耀。
陰澤雲暢。
天回地旋,鳴銮引警。
且萬且億,皇曆惟永…… 大隋獨孤皇後從兒子楊廣手中接過斟得滿滿的禦制佳釀,緩緩傾入滔滔江水,如是,三巡…… 伽羅巡視五牙戰船之時,大隋皇帝陛下楊堅增派的大隊儀仗武衛也已随後趕來。
迎接皇後和晉王要先行回京了。
高颎則要留下,繼續順流東下,巡閱長江中遊和下遊諸軍水師及沿岸諸兵備軍事。
驿道青蔥,遠山蒼黛。
皇家的車辇儀仗和數百武士明光铠甲,扶戟持戈。
楊素、高颎等恭送皇後和晉王返京。
仍舊武将着扮的獨孤皇後叫過楊素,命晉王捧出一件疊得方方整整的玄狐戰袍,撫着長而厚密的裘毛,望着楊素說:“清河公,天已入冬,這裡雖比京師暖和一些,然你整日處在江邊,風大浪急,倒比北方更濕冷逼人了。
這是我親手所縫的玄狐裘袍,特賜于你,好歹抵一些寒涼潮濕吧。
” 玄狐衣袍,曆來為裘中極品。
若依規制,除了皇帝,太上皇,皇太子,王公重臣可以穿着,有的一品大員平素也不敢輕易穿着。
楊素明白,皇後賞賜自己親手所縫的玄狐裘袍,其尊榮自不待說,其蘊意也是十分深遠厚重的。
楊素眼睛一熱,急忙跪叩謝恩:“臣,臣叩謝二聖隆恩……” 晉王雙手捧着裘袍,俯身遞到楊素手中。
楊素雙手抖抖地接過裘袍,再三叩恩,擡頭時,已滿臉是淚…… 開皇八年十月,大隋皇帝楊堅傳敕中外,發讨南檄文,曆數南朝國主陳叔寶二十惡過,命抄錄檄文三十萬份頒布天下、遍示江南,诏晉王楊廣南為行省尚書令,節度諸軍。
以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并為行軍元帥,授左仆射高颎為晉王元帥府長史,右仆射王韶為司馬。
即而,晉王楊廣率兵出六合,秦王楊俊率兵出襄陽,清河公楊素率軍出信州,荊州刺史劉仁恩兵出江陵,宜陽公王世積兵出蕲春,新義公韓擒虎兵出廬江,襄邑公賀若弼兵出吳州,落叢公燕榮兵出東海,聚合大隋境各地總管兵馬,東接滄海,西拒巴蜀,舉兵共計五十一萬八千,旌旗舟楫橫亘綿延幾十裡,從長江上中下遊分兵八路,合力撲陳! 上遊,行軍元帥楊素親率數萬水師,以四艘“五牙”戰船開路,幾千艘“黃龍”和“舴艨”緊緊跟随,借夜色掩護,順流直下。
風高帆滿,浪急水湍,大軍借流乘風,直逼峽口。
南朝水軍大将呂忠肅,忠勇威猛,他将自己的全部私産捐出,犒賞立功将士。
南朝水軍鬥志高漲,在兩岸栅障營壘,攔設鐵索,并“青龍”戰船數百艘,每船載水軍百人,各備強弩火箭,于下遊各險關峽口,布以重兵,以死抵禦上遊逼近的隋朝大軍。
上遊楊素所率大軍遭到未曾料及的頑強抵抗—— 從開皇八年秋,楊素率兵猛攻南朝水軍并沿岸各城,呂忠肅率部據險而戰,兩軍激戰四十多次,隋軍可進不可退,傷亡慘重,死傷五千餘衆,南朝士兵割掉隋朝死傷士兵的鼻子領賞。
隋軍被激怒,拚死奮戰,截斷南朝三條攔江鐵索,最終突破最險要的幾道關口。
此時,又聞報長江下遊各軍相繼攻克南軍,捷報飛傳,楊素鼓舞士氣,繼續率軍順流而,向下遊進逼。
向以水師精銳而聞名遐迩的南朝水師,多少年裡,曾經阻擋了北朝無數次的大小進攻。
曆朝曆代,兩軍作戰,到了長江天塹,幾乎都是以北朝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
此時,南朝水軍忽然聞知上遊兩軍交戰中,各關隘及沿岸城郡已被隋軍相繼攻克,又傳說隋軍“五牙”戰船乃天龍引路種種傳說時,無不心驚膽寒! 當隋軍水師浩浩蕩蕩行至三峽最後的西陵峽口時,南朝水軍果然望見高于自己黃龍戰船數倍的四艘五牙戰船,黑山一般昂首破浪,撲面壓來那時,南朝水軍魂飛魄散,也隻能硬着頭皮駕船迎擊。
此時,南朝數百艘黃龍戰船強弩火箭萬箭齊發,一刹時,漆黑的江面如流星迸灑一般,如墨的江面一時映如白晝! 江滔聲,喊殺聲,戰鼓聲,響弩聲,如雷鳴電閃。
五牙戰船因有鐵甲護頭,又高大雄猛,弓弩火箭傷及不了根本。
相反,因居高臨下,箭弩齊發時,每發必中。
南朝青龍戰船相繼被火箭強弩擊中。
南朝大将呂仲肅指揮百艘“青龍”戰船,兵分數隊,合力圍攻并撞擊五牙戰船! 青龍戰船也有鐵甲圍護,且有轉向陡快、沖撞兇猛的特點。
楊素見南朝戰船逼近,号令各船放倒拍竿,數十壯士一齊拉動滑輪,高高揚起,猛然落下,以所墜巨鐵猛砸南朝戰船。
南朝水軍何曾見過這等陣勢?數百青龍戰船,或是被五牙戰船撞翻撞傾,或是被拍毀拍沉,或是轉頭自撞,擁擠一團。
此時,天已開始放亮,江上一團混戰。
江面上,一片戰船的殘骸,泅逃的士兵…… 乘混亂之際,楊素又派出舴艨小船上數百善泅的兵士潛入水底,以利斧鑿穿南朝青龍戰船的船底。
南朝
楊堅便依了伽羅之計。
如此,将楊素被除官去職後,直隔了一年有餘,伽羅才命高颎私下尋到他,透露朝廷正在征集伐陳奇計,使高颎撺掇他進獻伐陳之計以功贖罪,而赢得重新啟用的際遇。
楊素在家賦閑一年,正覺得前程無望,苦悶異常之時,高颎驟然透露的消息,令他頓生一腔希望。
他夜以繼日,翻遍了古今典籍兵書,一時神思如湧,接連三次進獻滅陳之計。
其中多次提到長江三峽七百裡中,水闊浪急,兩岸連山,多有礁石。
其中,峽口夔峽為三峽最險處,江水咆嘯奔騰,旋渦四起。
船極難行,急流江心又有大礁石名滟澦堆者,方圓二十丈,高十丈。
有名的洩灘、青灘和崆嶺灘,俱是船工葬身、樯傾楫摧之地。
故而,若欲突破天險,一舉伐陳,必得分兵數路,且多建巨艦,訓練精銳水師,突破南陳水師攔阻,渡大隋雄兵辎重過江征戰…… 伽羅與楊堅攬而閱之,又令高颎尋到楊素,說楊素之計雖不乏贊賞,卻感覺仍有華而不實、大而不詳之嫌。
楊素第四番再獻滅陳之計。
這次,他詳細列出進兵方位,戰船設計圖,戰船拍竿,水師訓練步驟,并請廣募江北巴中熟悉水性者、谙熟水情者、江中善泅者,以及攻擊南朝敵船、攻克各峽關隘的種種奇計詐策。
伽羅撫而覽之,不覺拍案叫奇:“陛下,飛越天險,攻克南陳,此人堪當重用!” 楊堅以為極是。
不久,朝廷正式诏命拜楊素為信州總管,兼任長江全線水師船艦的監造,并以其進獻伐陳之計而賜錢百萬,錦千段,馬二百匹。
楊素曆經一年的磨砥,性情果然蘊藏許多。
此番,他不負聖望,接诏之後,當即便動身南下信州。
三四年間,僅在信州永安江畔一地便建造戰艦七八百艘,又分别往來于長江上、中、下遊和淮水流域,親自監造大小戰船,訓練水軍。
眼下,已為各處共訓練精銳水軍十數萬人。
此時,楊素一面領衆人攀上五牙戰船,一面對皇後和晉王解說道:“此船高十丈,長四十丈。
前後左右共置六具高五丈的拍竿,盡頭墜以數噸巨鐵,發之可以砸擊敵船,或砸其沉毀,或令其傾覆,墜其敵兵而喪其魂膽。
” 伽羅問:“此船可容多少兵士?” 楊素答道:“五牙戰船每船可容戰士八百。
比五牙戰船略小一些的黃龍戰船,每船可置兵百人。
再小一些的,或為平乘,或為舴艋,其用途不一,或為沖鋒,或作運輸,或為偷襲,或為渡人,各有其責。
” 待伽羅攀上樓船最高處時,頓覺江風浩蕩、江水激湧。
因船艦浩大,人在其上,雖有風浪,卻也不覺颠簸難受。
她撫着船舷,望着船頭忽獵獵飄揚的大隋龍旗和水師旌旆,隻見遠遠近近的舟舻滿江。
遙想一天大軍乘流而下,渡江作戰的場景,想象萬舟競發,帆漲舟急,旌甲耀日,殺聲幹雲,一時豪情萬丈。
江風獵獵,江水奔騰,浪滔如湧,一瀉千裡…… 旭日初上,江花似火。
大隋獨孤皇後武将着扮,一件紫朱披風被江風吹得獵獵揚起,露出裡面的明光铠甲,炫炫耀眼。
大隋皇後今天要在此祭祀上天和江神。
甲闆之上,擺滿了祭祀的香爐,果點,豬羊,五谷。
左右侍衛捧酒扶樽。
軍樂奏響了莊嚴的《肆夏》: 天大親嚴,匪敬伊孝。
永言肆飨,宸明增耀。
陰澤雲暢。
天回地旋,鳴銮引警。
且萬且億,皇曆惟永…… 大隋獨孤皇後從兒子楊廣手中接過斟得滿滿的禦制佳釀,緩緩傾入滔滔江水,如是,三巡…… 伽羅巡視五牙戰船之時,大隋皇帝陛下楊堅增派的大隊儀仗武衛也已随後趕來。
迎接皇後和晉王要先行回京了。
高颎則要留下,繼續順流東下,巡閱長江中遊和下遊諸軍水師及沿岸諸兵備軍事。
驿道青蔥,遠山蒼黛。
皇家的車辇儀仗和數百武士明光铠甲,扶戟持戈。
楊素、高颎等恭送皇後和晉王返京。
仍舊武将着扮的獨孤皇後叫過楊素,命晉王捧出一件疊得方方整整的玄狐戰袍,撫着長而厚密的裘毛,望着楊素說:“清河公,天已入冬,這裡雖比京師暖和一些,然你整日處在江邊,風大浪急,倒比北方更濕冷逼人了。
這是我親手所縫的玄狐裘袍,特賜于你,好歹抵一些寒涼潮濕吧。
” 玄狐衣袍,曆來為裘中極品。
若依規制,除了皇帝,太上皇,皇太子,王公重臣可以穿着,有的一品大員平素也不敢輕易穿着。
楊素明白,皇後賞賜自己親手所縫的玄狐裘袍,其尊榮自不待說,其蘊意也是十分深遠厚重的。
楊素眼睛一熱,急忙跪叩謝恩:“臣,臣叩謝二聖隆恩……” 晉王雙手捧着裘袍,俯身遞到楊素手中。
楊素雙手抖抖地接過裘袍,再三叩恩,擡頭時,已滿臉是淚…… 開皇八年十月,大隋皇帝楊堅傳敕中外,發讨南檄文,曆數南朝國主陳叔寶二十惡過,命抄錄檄文三十萬份頒布天下、遍示江南,诏晉王楊廣南為行省尚書令,節度諸軍。
以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并為行軍元帥,授左仆射高颎為晉王元帥府長史,右仆射王韶為司馬。
即而,晉王楊廣率兵出六合,秦王楊俊率兵出襄陽,清河公楊素率軍出信州,荊州刺史劉仁恩兵出江陵,宜陽公王世積兵出蕲春,新義公韓擒虎兵出廬江,襄邑公賀若弼兵出吳州,落叢公燕榮兵出東海,聚合大隋境各地總管兵馬,東接滄海,西拒巴蜀,舉兵共計五十一萬八千,旌旗舟楫橫亘綿延幾十裡,從長江上中下遊分兵八路,合力撲陳! 上遊,行軍元帥楊素親率數萬水師,以四艘“五牙”戰船開路,幾千艘“黃龍”和“舴艨”緊緊跟随,借夜色掩護,順流直下。
風高帆滿,浪急水湍,大軍借流乘風,直逼峽口。
南朝水軍大将呂忠肅,忠勇威猛,他将自己的全部私産捐出,犒賞立功将士。
南朝水軍鬥志高漲,在兩岸栅障營壘,攔設鐵索,并“青龍”戰船數百艘,每船載水軍百人,各備強弩火箭,于下遊各險關峽口,布以重兵,以死抵禦上遊逼近的隋朝大軍。
上遊楊素所率大軍遭到未曾料及的頑強抵抗—— 從開皇八年秋,楊素率兵猛攻南朝水軍并沿岸各城,呂忠肅率部據險而戰,兩軍激戰四十多次,隋軍可進不可退,傷亡慘重,死傷五千餘衆,南朝士兵割掉隋朝死傷士兵的鼻子領賞。
隋軍被激怒,拚死奮戰,截斷南朝三條攔江鐵索,最終突破最險要的幾道關口。
此時,又聞報長江下遊各軍相繼攻克南軍,捷報飛傳,楊素鼓舞士氣,繼續率軍順流而,向下遊進逼。
向以水師精銳而聞名遐迩的南朝水師,多少年裡,曾經阻擋了北朝無數次的大小進攻。
曆朝曆代,兩軍作戰,到了長江天塹,幾乎都是以北朝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
此時,南朝水軍忽然聞知上遊兩軍交戰中,各關隘及沿岸城郡已被隋軍相繼攻克,又傳說隋軍“五牙”戰船乃天龍引路種種傳說時,無不心驚膽寒! 當隋軍水師浩浩蕩蕩行至三峽最後的西陵峽口時,南朝水軍果然望見高于自己黃龍戰船數倍的四艘五牙戰船,黑山一般昂首破浪,撲面壓來那時,南朝水軍魂飛魄散,也隻能硬着頭皮駕船迎擊。
此時,南朝數百艘黃龍戰船強弩火箭萬箭齊發,一刹時,漆黑的江面如流星迸灑一般,如墨的江面一時映如白晝! 江滔聲,喊殺聲,戰鼓聲,響弩聲,如雷鳴電閃。
五牙戰船因有鐵甲護頭,又高大雄猛,弓弩火箭傷及不了根本。
相反,因居高臨下,箭弩齊發時,每發必中。
南朝青龍戰船相繼被火箭強弩擊中。
南朝大将呂仲肅指揮百艘“青龍”戰船,兵分數隊,合力圍攻并撞擊五牙戰船! 青龍戰船也有鐵甲圍護,且有轉向陡快、沖撞兇猛的特點。
楊素見南朝戰船逼近,号令各船放倒拍竿,數十壯士一齊拉動滑輪,高高揚起,猛然落下,以所墜巨鐵猛砸南朝戰船。
南朝水軍何曾見過這等陣勢?數百青龍戰船,或是被五牙戰船撞翻撞傾,或是被拍毀拍沉,或是轉頭自撞,擁擠一團。
此時,天已開始放亮,江上一團混戰。
江面上,一片戰船的殘骸,泅逃的士兵…… 乘混亂之際,楊素又派出舴艨小船上數百善泅的兵士潛入水底,以利斧鑿穿南朝青龍戰船的船底。
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