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宮中二聖

關燈
隋朝乍興,萬象更新。

     群臣面對他們自己誠心擁戴出來的一代國主,紛紛奏禀和上表興國利民之策,如提請科舉,取代世襲,内修制度,外撫戎夷,為政節儉,大崇惠政,精簡地方等等…… 新朝大隋皇帝陛下楊堅,依舊還是以往溫良恭讓、禮賢臣僚的大丞相風格。

     他神情祥和,行止緩穩。

    耐心聞奏并命内史逐一詳錄,之後再分緩急,诏敕實施。

     臨光殿内,百官朝士你方奏罷我上表,君臣相處,其樂融融。

     文武群臣,三朝元老,朝堂之上,君臣禮敬,實為多年未見的氣象。

     因諸臣皆有奏表,故而,這幾天的早朝每每要比往常延耽一兩個時辰。

    直到内史宣布退朝,百官漸漸離去後,幾名常參大臣們仍舊意猶未盡,他們仰慕着溫良謙和的大隋陛下,雖腹内已是饑腸噜噜,卻并不急着趕去用宮中專為他們備下的“廊餐”。

     “樂平長公主進殿求見——” 忽然,殿外傳來宮人内官的奏報。

     諸位大臣知道:樂平長公主,正是前朝宣帝時的楊皇後,靜帝時的天元皇太後,當今陛下的長女楊麗華。

     諸位大臣悄悄退去。

    尚未退到階前,便見一身素服的樂平長公主早已大步闖到臨光殿來了。

     偌大的臨光殿内,一時寂無雜人,隻剩下了父女二人和幾位泥塑般面無表情的左右宮人。

     “樂平,何事求見?” 隋帝楊堅見諸臣退去,溫和而親愛地望着麗華輕聲問道。

     麗華冷冷地望了望坐在高高的禦座上,昨日的大丞相,今日的大隋皇帝陛下,自家的父親。

    半晌,才語氣冰冷地說:“父親,女兒恭喜父親了!父親從輔佐我大周幼主到入篡皇帝大位,前後攏共不足一年,便不費一刀一劍就易我宇文氏大周江山成為楊氏大隋天下!即使操莽之輩,恐怕也沒有父親的江山來得這般容易啊!” 楊堅聞言,不覺臉色一沉,沉默片刻,卻仍舊語氣溫和地問:“樂平,何出此言?” “父親,女兒一向以為父親是天下英雄,是忠良之輩!萬沒料到,父親竟如此迫不及待地搶奪我孤兒寡母之天下為自家所有!” 麗華望着父親,義正辭嚴地指責道。

     “麗華……” 麗華卻不給父親解釋的機會:“父親曾教誨孩兒,我楊門三世受國恩深重,理當以忠節信義為立身之本!可是,父親卻憑借手中權勢,竊宇文氏江山為楊姓天下。

    莫非,這就是父親的忠節信義麼?” “大膽!”麗華的話音未落,忽聽背後一聲厲喝傳來! 麗華轉過臉去,隻見一臉威烈的母親不知何時進到殿來,神情凜然地站立在那裡。

     母親的左右,是一群捧拂持巾,刀劍護衛的内侍和禁衛。

     “母親!”麗華不覺叫了一聲。

     伽羅冷冷地望了麗華一眼,沒有理會她,一步一步地邁上高高的丹墀玉階,緊挨着大隋皇帝陛下楊堅并肩坐定後,居高臨下地俯視着麗華:“樂平!你剛才說什麼來着?” 原來,伽羅一直在臨光殿的側殿等候夫君,等待夫君下朝後,兩人再同乘禦辇趕回後宮。

    平素,伽羅從不肯踏進朝堂一步的。

    即使朝中有了重大朝議的話題,夫君欲請她在禦座玉簾後聽朝,她也不肯。

    隻是命宮監來回于朝堂與側殿之間,通達朝議詳情而已。

     當她聽内官報說長樂公主闖入朝堂,清知不妙,專門趕來救駕的。

     麗華朝上望去,隻見禦座上的母後往父親身畔那麼一坐,那一番母儀天下的風采和威儀!實實在在地令楊麗華感覺到了某種無以言說的莊嚴! 這是自己的母親? 麗華有些迷茫了。

     是的,她正是主宰大隋後宮,入居昭陽正殿永安宮的大隋國皇後! 母後高高的迎仙髻上飾以八雀九華十二钿的皇後鳳冠,身着繡有日月雲霞長而曳地的明黃羽緞衮龍裙袍,腳踏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