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琴瑟和諧
關燈
小
中
大
自楊堅臨危受命,為便于每天早朝廷議,即時召見内外諸臣,商定軍國萬機等,已在宮中外朝專門僻出的丞相府夜以繼日地署理軍國萬機了。
夫君駐進丞相府後,随國府越發比以往賓客盈門了。
伽羅自然明白孤掌難鳴的道理。
楊堅署理朝國,無疑需要一大幫子有實力、有德望的元老和文武重臣支持,也需要更多的口碑傳贊。
因而,楊堅在丞相府日夜忙于朝國大事,伽羅在外越發頻繁交遊和來往于朝廷文武大臣府上和内眷之間,接人待物也更加謙恭禮讓了。
三朝元老、鄖國公韋孝寬兵法經略過人,又是伽羅和楊堅的父黨舊好。
當年,父親獨孤信為新野和洛陽郡守時,兩人攜手撫治,深得百姓官吏贊譽。
不獨公事和諧,私誼也更是親好。
江陵之戰中,韋孝寬又與公爹楊忠并肩作戰,屢建奇功。
楊堅輔政之後,伽羅便以兩代世交之誼,以晚輩的身份頻頻造訪鄖國府,在鄖國夫人面前奉行晚輩之禮。
韋孝寬雖說在外戍守,卻早已接到家人和丞相府外孫子皇甫績的書信,韋孝寬即令不信别人,也相信自家外孫子皇甫績之言。
加上原與獨孤信和楊忠的私交,自然全力擁贊。
并州總管、申國公李穆,當年與楊忠也為袍澤故舊,且與楊家有姻親。
李穆之兄李遠父子當年因參預謀圖宇文護罹禍滿門,李穆曾受牽連一度被免官。
複官之後,為人變得曆練世故,也懂得了凡事謹慎觀望以保全身家。
他在并州戍地得知先帝崩駕,楊堅輔政的消息後,便反複思量:以公心而論,楊堅既為後父又素有武勳,且在朝中人緣甚好,擔當朝廷萬機倒也名正言順,頗合衆意。
從私心而論,他原為楊堅之父的同袍故舊,世交姻親,也沒有不肯歸服之理。
故而,當他得知楊堅為國之輔相的消息後,即刻派子弟趕回京城,專程到丞相府拜訪,并呈上他的親筆書信,明确表示擁贊之情。
然而,此時,也有幾位朝中元老,或是因為性格清高不肯主動就附者,或是因當年曾有舊隙,不便主動來附的。
如上柱國宇文盛父子,上柱國窦毅子侄父子。
伽羅便會尋些由頭,奉上精心備下的禮物,不時拜訪走動,叙談交結,以示親好。
伽羅五姐的公爹、百戰奇勳的宇文盛,當年曾因懼禍和自保的原故密告趙貴謀反,不意卻連累得兒女親家獨孤信也送了命。
宇文盛的嗣長子宇文述便是伽羅的五姐夫。
五姐夫和五姐的公爹一樣,少年時代便顯出了過人的騎射和骁銳。
隻因親家獨孤信被連累緻死,很多年來,宇文盛父子一直都覺得愧疚難安,故而,彼此來往也顯得疏遠了。
獨孤伽羅卻清知孰輕孰重。
當她獲悉五姐的公爹宇文盛病重的消息,每天都要在府上親手做上一鍋滋補湯肴乘車送到府上,還和五姐一起四處奔走,為宇文盛求醫問藥,煎湯侍候。
如今的随國夫人,決非當年的獨孤伽羅了。
她竟能如此不計前嫌,且以晚輩之禮而奉孝,如此以德報怨之人,越發令宇文盛父子心下感動和不安了。
往日,宇文述也常聞聽朝中諸臣說起自己的這位小妻妹:無論是當年楊堅在外戍守,還是現今貴為太後之母、丞相夫人,凡在路上與朝中諸臣車馬相遇之時,她從不讓手下人搶道先行,即使别人按禮制品命應該給她讓路的,她也常常再三禮讓,堅持請對方先行。
如今,留心觀看七妹伽羅的言談舉止,再想想自己的連襟楊堅,其實無論是當年在太學讀書時,還是後來領兵打仗中,文經武緯俱非格外出衆之輩。
他能有今天,有如此廣多的人緣相助,也多得益于這個七妹背後的鼎力相助! 父親宇文盛卧床逾月,最終不治而薨。
臨終前交待宇文述:今後,隻要随國公、大丞相楊堅有用得着的地方,你當竭力效命! 在父親宇文盛的葬儀之上,宇文述見獨孤伽羅竟和自家夫人獨孤波羅一樣的缞麻大喪,還和妻子一起幫着迎送朝廷諸公内眷時,心下越發涕泣感念了。
以往,在獨孤家的諸多兄弟姐妹中,隻因當年之事,兄弟姐妹們也很少和五姐家來往了。
今見七妹伽羅一直在府上幫助料理喪事,兄弟姐妹各自接到伽羅的話,自然不敢怠慢,也相繼先後趕來吊唁。
四姐獨孤毗羅是諸多兄弟姐妹中最後一個到府吊唁的。
她和丈夫李昺帶着嫡子李淵來到五姐家時,獨孤家兄妹十數人,自父親獨孤信死後十幾年來,獨孤兄弟姐妹和侄甥輩,竟第一次在五姐家中聚齊了。
說來,當年大姐、四姐、五姐,加上伽羅,七位姐妹中,這四位姐妹的交情算是最親近的。
多年不聚,如今乍然相逢,諸多往事一齊湧上心頭,姐妹三人相扶相攜,望望彼此已開始花白的頭發,又想起早已作古的大姐,一時百感交集,三姐妹抱成一團,趁着喪事的悲情氛圍,淋漓盡緻地放聲悲哭一通…… 當姐妹終于平複一些時,四姐獨孤毗羅把站在楊勇、楊廣和五姐的長子宇文化及等一群表兄
夫君駐進丞相府後,随國府越發比以往賓客盈門了。
伽羅自然明白孤掌難鳴的道理。
楊堅署理朝國,無疑需要一大幫子有實力、有德望的元老和文武重臣支持,也需要更多的口碑傳贊。
因而,楊堅在丞相府日夜忙于朝國大事,伽羅在外越發頻繁交遊和來往于朝廷文武大臣府上和内眷之間,接人待物也更加謙恭禮讓了。
三朝元老、鄖國公韋孝寬兵法經略過人,又是伽羅和楊堅的父黨舊好。
當年,父親獨孤信為新野和洛陽郡守時,兩人攜手撫治,深得百姓官吏贊譽。
不獨公事和諧,私誼也更是親好。
江陵之戰中,韋孝寬又與公爹楊忠并肩作戰,屢建奇功。
楊堅輔政之後,伽羅便以兩代世交之誼,以晚輩的身份頻頻造訪鄖國府,在鄖國夫人面前奉行晚輩之禮。
韋孝寬雖說在外戍守,卻早已接到家人和丞相府外孫子皇甫績的書信,韋孝寬即令不信别人,也相信自家外孫子皇甫績之言。
加上原與獨孤信和楊忠的私交,自然全力擁贊。
并州總管、申國公李穆,當年與楊忠也為袍澤故舊,且與楊家有姻親。
李穆之兄李遠父子當年因參預謀圖宇文護罹禍滿門,李穆曾受牽連一度被免官。
複官之後,為人變得曆練世故,也懂得了凡事謹慎觀望以保全身家。
他在并州戍地得知先帝崩駕,楊堅輔政的消息後,便反複思量:以公心而論,楊堅既為後父又素有武勳,且在朝中人緣甚好,擔當朝廷萬機倒也名正言順,頗合衆意。
從私心而論,他原為楊堅之父的同袍故舊,世交姻親,也沒有不肯歸服之理。
故而,當他得知楊堅為國之輔相的消息後,即刻派子弟趕回京城,專程到丞相府拜訪,并呈上他的親筆書信,明确表示擁贊之情。
然而,此時,也有幾位朝中元老,或是因為性格清高不肯主動就附者,或是因當年曾有舊隙,不便主動來附的。
如上柱國宇文盛父子,上柱國窦毅子侄父子。
伽羅便會尋些由頭,奉上精心備下的禮物,不時拜訪走動,叙談交結,以示親好。
伽羅五姐的公爹、百戰奇勳的宇文盛,當年曾因懼禍和自保的原故密告趙貴謀反,不意卻連累得兒女親家獨孤信也送了命。
宇文盛的嗣長子宇文述便是伽羅的五姐夫。
五姐夫和五姐的公爹一樣,少年時代便顯出了過人的騎射和骁銳。
隻因親家獨孤信被連累緻死,很多年來,宇文盛父子一直都覺得愧疚難安,故而,彼此來往也顯得疏遠了。
獨孤伽羅卻清知孰輕孰重。
當她獲悉五姐的公爹宇文盛病重的消息,每天都要在府上親手做上一鍋滋補湯肴乘車送到府上,還和五姐一起四處奔走,為宇文盛求醫問藥,煎湯侍候。
如今的随國夫人,決非當年的獨孤伽羅了。
她竟能如此不計前嫌,且以晚輩之禮而奉孝,如此以德報怨之人,越發令宇文盛父子心下感動和不安了。
往日,宇文述也常聞聽朝中諸臣說起自己的這位小妻妹:無論是當年楊堅在外戍守,還是現今貴為太後之母、丞相夫人,凡在路上與朝中諸臣車馬相遇之時,她從不讓手下人搶道先行,即使别人按禮制品命應該給她讓路的,她也常常再三禮讓,堅持請對方先行。
如今,留心觀看七妹伽羅的言談舉止,再想想自己的連襟楊堅,其實無論是當年在太學讀書時,還是後來領兵打仗中,文經武緯俱非格外出衆之輩。
他能有今天,有如此廣多的人緣相助,也多得益于這個七妹背後的鼎力相助! 父親宇文盛卧床逾月,最終不治而薨。
臨終前交待宇文述:今後,隻要随國公、大丞相楊堅有用得着的地方,你當竭力效命! 在父親宇文盛的葬儀之上,宇文述見獨孤伽羅竟和自家夫人獨孤波羅一樣的缞麻大喪,還和妻子一起幫着迎送朝廷諸公内眷時,心下越發涕泣感念了。
以往,在獨孤家的諸多兄弟姐妹中,隻因當年之事,兄弟姐妹們也很少和五姐家來往了。
今見七妹伽羅一直在府上幫助料理喪事,兄弟姐妹各自接到伽羅的話,自然不敢怠慢,也相繼先後趕來吊唁。
四姐獨孤毗羅是諸多兄弟姐妹中最後一個到府吊唁的。
她和丈夫李昺帶着嫡子李淵來到五姐家時,獨孤家兄妹十數人,自父親獨孤信死後十幾年來,獨孤兄弟姐妹和侄甥輩,竟第一次在五姐家中聚齊了。
說來,當年大姐、四姐、五姐,加上伽羅,七位姐妹中,這四位姐妹的交情算是最親近的。
多年不聚,如今乍然相逢,諸多往事一齊湧上心頭,姐妹三人相扶相攜,望望彼此已開始花白的頭發,又想起早已作古的大姐,一時百感交集,三姐妹抱成一團,趁着喪事的悲情氛圍,淋漓盡緻地放聲悲哭一通…… 當姐妹終于平複一些時,四姐獨孤毗羅把站在楊勇、楊廣和五姐的長子宇文化及等一群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