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伽羅闖宮
關燈
小
中
大
羅說:“伽羅,眼下正在氣急之上,宣帝也正在氣極之中,此時進宮,不僅不能救下女兒,言語稍有不慎,反倒會加速斷送女兒的性命啊!女兒既死,随國公老少一個也活不了。
伽羅,為了家國,也為了女兒,你一定要冷靜啊。
” 伽羅聞言,驚痛難抑,驟然癱軟在楊堅懷裡了。
楊堅一面好言勸撫伽羅,一面命人速去請鄭大夫過府商定營救之策! 鄭大夫聞訊趕來後,也與伽羅言明利害。
他對楊堅說,夫人可以進宮救麗華,但決不是找宣帝理論,而是要向宣帝賠罪和道歉!不過,現在不能去,因為,每天此時陛下正在酣睡,叫醒他無疑是給他火上加油。
三言兩語,頃刻之間,血濺滿門的大禍便會降臨随國府的!事過之後,即使宣帝心裡再後悔,也是無濟于事了。
直到伽羅漸漸平息下來,眼見已是日上三竿時,鄭譯和楊堅兩人又再三再四地囑咐了伽羅一番:陛下已非往日之陛下,進宮之後,無論陛下如何羞辱她,無論如何發火,也無論發生什麼難忍難堪之事,伽羅也必得盡力忍耐!她所能做的事隻有一樣,那就是:一直叩頭陪罪,千萬不能為麗華辯解一句…… 宣帝昨晚鬧了一夜,又氣又悶。
到了黎明時分,直覺得腹内灼痛如攪,直到天大亮時才昏昏入睡。
伽羅進宮了。
她來到陛下的寝殿外面,什麼也不說,也請宮監不要叫醒陛下,隻等他自己醒來時告訴陛下一聲,讓他知道自己在外面為皇太後的事,入宮陪罪來了就可以。
她直挺挺地跪在殿外正午的毒太陽下,整整等到日頭偏午。
待宣帝醒來時,早有宮中伽羅多年的親腹跑來悄悄報知伽羅知道。
同時,也有伽羅宮中的親腹一面為陛下梳頭,洗臉,小心侍候,一面有意悄悄禀報宣帝:“陛下!随國夫人為昨晚皇太後對陛下的無禮,親自進宮向陛下陪罪來了。
夫人已經整整跪在殿外太陽下兩個時辰了!” 宣帝聞聽,陰沉着臉一語不作。
此時的伽羅強忍着滿腹的悲楚和屈辱,一級一級地跪叩、一級一級地爬上宣帝寝殿外高高的台階。
最後,直挺挺地跪在宣帝寝殿外被夏日的太陽曬得滾燙滾燙的石頭平台上,繼續以額頓地、替女兒謝罪…… 宣帝因餘怒未消,坐在殿内,聽伽羅在殿外磕頭之聲隐隐傳入殿内。
宮監輕聲禀報宣帝:“随國夫人額頭已經撞破,滿臉是血……” 宣帝喝着冰鎮酸梅湯,聞言眉頭不禁皺了皺。
随國夫人磕頭之聲,一下一下地,似乎是撞在宣帝的心上。
這時,就聽宮人禀報:“啟禀陛下,鄭大夫求見。
” 宣帝忙說:“請。
” 鄭譯路過平台,見伽羅跪在殿外的太陽下,眼都沒有斜一下,徑直走到了殿内。
見過陛下,鄭譯先問用過膳沒有?聽說用過了,便笑呵呵地說剛得了一份新的棋譜,想和陛下照着棋譜對弈一局。
宣帝卻轉過臉去,望了一眼窗外跪在太陽下的随國夫人,心内也清楚鄭譯此時趕來的目的。
因見他不提及随國夫人的話題,卻提出要與自己對弈的話,雖無心遊戲,也清知他是想借下棋的機會,勸說自己什麼的。
因宣帝也有心下這個台階,便和他擺開了弈陣。
喝了點冷飲,又與鄭譯對弈了兩局,閑話了一些輕松的話題後,鄭譯發覺,陛下的怒氣漸漸平息了,語氣也平和了。
代之而來的,是有些心神不甯的神情。
因見他不時地朝殿外望,鄭譯這才裝做無意地邊走棋子,邊問:“陛下,跪在外面的那個婦人是誰?我怎麼看着有點像随國夫人啊?” 宣帝歎了一聲:“正是楊皇後的母親随國夫人!” 鄭譯故作驚訝道:“啊?陛下……臣聽說昨晚陛下夫妻漚氣拌嘴了幾句,随國夫人肯定是因昨晚皇後惹陛下生氣之事,來替皇後賠罪的。
” 鄭譯有意把宣帝昨晚暴怒之事,說成是居家夫妻拌嘴漚氣,輕描淡寫,大事化小,确實是鄭譯的機智之處。
宣帝沉默不語了。
此時,他驟然記起了以往自己受到父皇杖責後,她隻要一聞知,即刻要跑到東宮來,一面流着淚撫慰自己,一面親手為自己療傷的諸多往事和情景來。
平時,不管自己遇到什麼危機,她總是想法設法替自己排憂解難…… 宣帝眼睛不覺濕潤起來。
鄭譯看出了宣帝的情緒緩和,便道:“陛下,說來,統不過是陛下的後宮家務,夫妻二人鬥嘴漚氣的事罷了。
夫妻兩個不過各自一時氣急,說了幾句負氣的話,有什麼大不了的?倒是這大毒日頭底下的,随國夫人一旦中了暑,陛下心裡更會不安了。
” 宣帝點頭道:“鄭卿說得有理。
那,你就替朕傳旨吧:請夫人回府歇息去吧。
傳朕的話,念及随公夫人進宮求情,楊皇後赦免一死,仍請還歸原宮吧。
” 鄭譯聞言,匆匆走到殿外宣旨,看見一向俊美俏麗、善解人意的伽羅,此時跪在殿前,臉上又是血又是淚的,神情驚懼惶恐,頭上的倭堕髻也滑向了一邊,一身薄绮衣裙滿是汗水和髒污。
鄭譯與随公夫婦自小至今,一向親愛無間,何曾見她有過如此落魄之時?心下不覺一陣的酸楚和憐惜,一面宣旨,一面就要親自來扶。
伽羅剛說了一句“臣妾叩謝陛下不罪隆恩”,還未及低頭叩地,便一頭暈倒在殿前…… 鄭譯忍着心酸,急命内官備轎送伽羅還府。
宣帝見狀,不覺也擔憂起來,見随國夫人和鄭譯去後,忙命人傳禦醫速到随府去診看…… 天左皇後尉遲熾繁的祖父、大前疑尉遲迥進宮奏禀諸務時,正好遇見鄭譯奉旨護轎送伽羅回随國府。
君臣之禮後,尉遲迥無意問起:“陛下,鄭大夫所護出宮的那位女子是何人?” 聽宣帝告以實情後,尉遲迥有些擔憂地說:“陛下!楊皇後天性恬淡,此事過去也就過去了。
然而,臣想,楊堅和随國夫人恐怕不會就此罷休的。
伽羅,為了家國,也為了女兒,你一定要冷靜啊。
” 伽羅聞言,驚痛難抑,驟然癱軟在楊堅懷裡了。
楊堅一面好言勸撫伽羅,一面命人速去請鄭大夫過府商定營救之策! 鄭大夫聞訊趕來後,也與伽羅言明利害。
他對楊堅說,夫人可以進宮救麗華,但決不是找宣帝理論,而是要向宣帝賠罪和道歉!不過,現在不能去,因為,每天此時陛下正在酣睡,叫醒他無疑是給他火上加油。
三言兩語,頃刻之間,血濺滿門的大禍便會降臨随國府的!事過之後,即使宣帝心裡再後悔,也是無濟于事了。
直到伽羅漸漸平息下來,眼見已是日上三竿時,鄭譯和楊堅兩人又再三再四地囑咐了伽羅一番:陛下已非往日之陛下,進宮之後,無論陛下如何羞辱她,無論如何發火,也無論發生什麼難忍難堪之事,伽羅也必得盡力忍耐!她所能做的事隻有一樣,那就是:一直叩頭陪罪,千萬不能為麗華辯解一句…… 宣帝昨晚鬧了一夜,又氣又悶。
到了黎明時分,直覺得腹内灼痛如攪,直到天大亮時才昏昏入睡。
伽羅進宮了。
她來到陛下的寝殿外面,什麼也不說,也請宮監不要叫醒陛下,隻等他自己醒來時告訴陛下一聲,讓他知道自己在外面為皇太後的事,入宮陪罪來了就可以。
她直挺挺地跪在殿外正午的毒太陽下,整整等到日頭偏午。
待宣帝醒來時,早有宮中伽羅多年的親腹跑來悄悄報知伽羅知道。
同時,也有伽羅宮中的親腹一面為陛下梳頭,洗臉,小心侍候,一面有意悄悄禀報宣帝:“陛下!随國夫人為昨晚皇太後對陛下的無禮,親自進宮向陛下陪罪來了。
夫人已經整整跪在殿外太陽下兩個時辰了!” 宣帝聞聽,陰沉着臉一語不作。
此時的伽羅強忍着滿腹的悲楚和屈辱,一級一級地跪叩、一級一級地爬上宣帝寝殿外高高的台階。
最後,直挺挺地跪在宣帝寝殿外被夏日的太陽曬得滾燙滾燙的石頭平台上,繼續以額頓地、替女兒謝罪…… 宣帝因餘怒未消,坐在殿内,聽伽羅在殿外磕頭之聲隐隐傳入殿内。
宮監輕聲禀報宣帝:“随國夫人額頭已經撞破,滿臉是血……” 宣帝喝着冰鎮酸梅湯,聞言眉頭不禁皺了皺。
随國夫人磕頭之聲,一下一下地,似乎是撞在宣帝的心上。
這時,就聽宮人禀報:“啟禀陛下,鄭大夫求見。
” 宣帝忙說:“請。
” 鄭譯路過平台,見伽羅跪在殿外的太陽下,眼都沒有斜一下,徑直走到了殿内。
見過陛下,鄭譯先問用過膳沒有?聽說用過了,便笑呵呵地說剛得了一份新的棋譜,想和陛下照着棋譜對弈一局。
宣帝卻轉過臉去,望了一眼窗外跪在太陽下的随國夫人,心内也清楚鄭譯此時趕來的目的。
因見他不提及随國夫人的話題,卻提出要與自己對弈的話,雖無心遊戲,也清知他是想借下棋的機會,勸說自己什麼的。
因宣帝也有心下這個台階,便和他擺開了弈陣。
喝了點冷飲,又與鄭譯對弈了兩局,閑話了一些輕松的話題後,鄭譯發覺,陛下的怒氣漸漸平息了,語氣也平和了。
代之而來的,是有些心神不甯的神情。
因見他不時地朝殿外望,鄭譯這才裝做無意地邊走棋子,邊問:“陛下,跪在外面的那個婦人是誰?我怎麼看着有點像随國夫人啊?” 宣帝歎了一聲:“正是楊皇後的母親随國夫人!” 鄭譯故作驚訝道:“啊?陛下……臣聽說昨晚陛下夫妻漚氣拌嘴了幾句,随國夫人肯定是因昨晚皇後惹陛下生氣之事,來替皇後賠罪的。
” 鄭譯有意把宣帝昨晚暴怒之事,說成是居家夫妻拌嘴漚氣,輕描淡寫,大事化小,确實是鄭譯的機智之處。
宣帝沉默不語了。
此時,他驟然記起了以往自己受到父皇杖責後,她隻要一聞知,即刻要跑到東宮來,一面流着淚撫慰自己,一面親手為自己療傷的諸多往事和情景來。
平時,不管自己遇到什麼危機,她總是想法設法替自己排憂解難…… 宣帝眼睛不覺濕潤起來。
鄭譯看出了宣帝的情緒緩和,便道:“陛下,說來,統不過是陛下的後宮家務,夫妻二人鬥嘴漚氣的事罷了。
夫妻兩個不過各自一時氣急,說了幾句負氣的話,有什麼大不了的?倒是這大毒日頭底下的,随國夫人一旦中了暑,陛下心裡更會不安了。
” 宣帝點頭道:“鄭卿說得有理。
那,你就替朕傳旨吧:請夫人回府歇息去吧。
傳朕的話,念及随公夫人進宮求情,楊皇後赦免一死,仍請還歸原宮吧。
” 鄭譯聞言,匆匆走到殿外宣旨,看見一向俊美俏麗、善解人意的伽羅,此時跪在殿前,臉上又是血又是淚的,神情驚懼惶恐,頭上的倭堕髻也滑向了一邊,一身薄绮衣裙滿是汗水和髒污。
鄭譯與随公夫婦自小至今,一向親愛無間,何曾見她有過如此落魄之時?心下不覺一陣的酸楚和憐惜,一面宣旨,一面就要親自來扶。
伽羅剛說了一句“臣妾叩謝陛下不罪隆恩”,還未及低頭叩地,便一頭暈倒在殿前…… 鄭譯忍着心酸,急命内官備轎送伽羅還府。
宣帝見狀,不覺也擔憂起來,見随國夫人和鄭譯去後,忙命人傳禦醫速到随府去診看…… 天左皇後尉遲熾繁的祖父、大前疑尉遲迥進宮奏禀諸務時,正好遇見鄭譯奉旨護轎送伽羅回随國府。
君臣之禮後,尉遲迥無意問起:“陛下,鄭大夫所護出宮的那位女子是何人?” 聽宣帝告以實情後,尉遲迥有些擔憂地說:“陛下!楊皇後天性恬淡,此事過去也就過去了。
然而,臣想,楊堅和随國夫人恐怕不會就此罷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