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眦睚必報
關燈
小
中
大
屢谄害陛下,做賊心虛,所以,一旦遇有時機,終究還會為自保而生動變!”
宣帝望着窗外層層疊疊的宮殿樓閣:“眼下之大周,西北諸部對我中夏年年侵擾掠襲,南朝陳國也一直伺機以待。
王軌、宇文神舉、宇文孝伯和尉遲運等,往日雖屢屢陷害于朕,可是他們畢竟個個文韬武略、智勇雙全,是我大周不可多得的龍虎之将。
而且,今年夏秋之際,朕要并發大周水步騎大軍,禦駕親征,南讨陳國,朕聽說,當年清水一戰,王軌的威名令陳國聞之喪膽。
說實話,眼前,朕還真舍不得動他這個對大周還算忠心的百戰功勳啊!” 鄭譯冷笑道:“陛下,臣一向也極佩服、極欣賞王軌的雄才奇略,可是若說他是大周的忠臣,且而還誇他是百戰功勳,臣卻不以為然。
陛下若憑他替陛下掃滅南朝,完成超邁前人的帝王功業,臣更覺得靠不住!” “哦?鄭大夫不妨直言。
”宣帝望着鄭譯。
“誠如陛下所說,王軌乃南朝陳國的勁敵!當年,他奉先帝之命救援彭城,僅率三萬大軍,在與南陳吳明徹的八萬水陸大軍之戰中,以千具鐵輪沉鎖水底以截斷江流,此一計,便将吳明徹的數萬兵馬盡滅沒于清水,何其雄才偉略!可是,當年的吐谷渾之戰,如此雄才大略的大将軍,受先帝之命,輔弼一國儲君實習軍事,總理一切兵事進退。
為何一萬多大軍在大漠延耽數月,竟不得敵國一兵一騎,落了個無功返國的戰果?若王軌真為忠臣,幼主被罰,他為何不以失職之罪而自請先帝處罰?害陛下遭先帝當衆杖策,卻袖手旁觀,事後還欲借此撺掇先帝廢除陛下的太子之位!陛下,自古以來,陛下可曾見過有如此的忠臣良将嗎?”鄭譯說。
鄭譯的話驟然驚醒了宣帝! 其實,他往日也多次思忖此事:自己率大軍西讨,軍駐數月無功而返,歸朝後,被父皇當衆罰杖、身受屈辱倒也算不得什麼;而王軌、孝伯二人身為朝廷重臣,又受先帝重托,身兼靖保社稷和輔佐幼主的雙重委命,卻因個人恩怨,有意延誤兵機,反過來又以此陷害幼主,單此一條,便是萬死不赦的欺君渎職大罪了! 再聯想到,當年,因為他們一幫奸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谄害,自己屢屢被先帝當衆捶杖責罵的諸般屈辱時,宣帝神情陰郁地撫着隐隐作痛的雙腿,咬牙切齒,不作一語。
“捋須之事,陛下可曾聽說麼?”鄭譯又問。
“什麼捋須?”宣帝詫異地問。
“臣近日聞聽,當年,先帝在禦苑壽宴左右親近大臣,王軌曾借酒醉移至先帝身邊,當着諸多朝臣的面,捋着先帝的胡須說,‘咳!真是位可愛的好老公啊!隻恨,後嗣太弱啊’。
此事,陛下竟未聽說過麼?” 宣帝的臉一下子青紫起來:“竟有此事?” “當時,有來和等好幾位老臣在場,臣豈敢信口胡言?先帝何其内蘊之人?雖說當時并沒有責怪王軌的不敬,可是,從沒喝醉過酒的先帝,聽說那天醉得一塌糊塗!” 于智在旁點頭道:“此事,臣也曾聞聽家兄說過。
” 宣帝的手開始發抖起來:“啊?竟有此事?奸臣啊奸臣!竟敢如此猖獗,如此無禮!如此肆無忌憚地谄害朕!” 鄭譯繼續說:“陛下固然有惜才之心,可是,自古以來,有哪一朝的江山社稷最終不是斷送在這些所謂的曠世武勳手中?他們擁兵自重,功大欺主,盛氣淩人,為了自保富貴,必然黨朋勾結。
稍有不遂,便仗着手中的兵權和朋黨義氣,串通聯合,及至颠覆大位!” 宣帝沉吟道:“如此說來,即令朕舍不得殺他,隻要得遇機會,他也仍舊會生反變?” 鄭譯道:“陛下,臣以為,治國用臣,上德上才當然最好。
否則,甯可用平凡之輩、上德之人,也不可用奇詭之才、下德之人。
下德之人,若再手握重權,一遇風浪,必為大患。
” 這晚,宣帝整整碾轉反側了大半夜都未曾入睡。
剛剛一阖眼,便會從惡夢中驟然驚醒,夢見王軌等人率兵作反,殺入帝宮…… “殺!殺!殺!”宣帝咬牙切齒連連大叫…… 第二天,雖是朝廷依例沐朝的日子,然而,一大早,宣帝便氣咻咻地命宮監即刻傳幾位常值官和内史進殿。
衆人來到殿中,見陛下臉色陰沉,不知出了何事?忽聽陛下命宮監宣诏,曆數了一番大将軍王軌的諸般罪名後,即命内史元岩、岩複繼等人馬上拟敕,诏杜虔信率衛兵前往徐州,斬殺王軌! 宣帝沒有料到,當衆人聞聽
王軌、宇文神舉、宇文孝伯和尉遲運等,往日雖屢屢陷害于朕,可是他們畢竟個個文韬武略、智勇雙全,是我大周不可多得的龍虎之将。
而且,今年夏秋之際,朕要并發大周水步騎大軍,禦駕親征,南讨陳國,朕聽說,當年清水一戰,王軌的威名令陳國聞之喪膽。
說實話,眼前,朕還真舍不得動他這個對大周還算忠心的百戰功勳啊!” 鄭譯冷笑道:“陛下,臣一向也極佩服、極欣賞王軌的雄才奇略,可是若說他是大周的忠臣,且而還誇他是百戰功勳,臣卻不以為然。
陛下若憑他替陛下掃滅南朝,完成超邁前人的帝王功業,臣更覺得靠不住!” “哦?鄭大夫不妨直言。
”宣帝望着鄭譯。
“誠如陛下所說,王軌乃南朝陳國的勁敵!當年,他奉先帝之命救援彭城,僅率三萬大軍,在與南陳吳明徹的八萬水陸大軍之戰中,以千具鐵輪沉鎖水底以截斷江流,此一計,便将吳明徹的數萬兵馬盡滅沒于清水,何其雄才偉略!可是,當年的吐谷渾之戰,如此雄才大略的大将軍,受先帝之命,輔弼一國儲君實習軍事,總理一切兵事進退。
為何一萬多大軍在大漠延耽數月,竟不得敵國一兵一騎,落了個無功返國的戰果?若王軌真為忠臣,幼主被罰,他為何不以失職之罪而自請先帝處罰?害陛下遭先帝當衆杖策,卻袖手旁觀,事後還欲借此撺掇先帝廢除陛下的太子之位!陛下,自古以來,陛下可曾見過有如此的忠臣良将嗎?”鄭譯說。
鄭譯的話驟然驚醒了宣帝! 其實,他往日也多次思忖此事:自己率大軍西讨,軍駐數月無功而返,歸朝後,被父皇當衆罰杖、身受屈辱倒也算不得什麼;而王軌、孝伯二人身為朝廷重臣,又受先帝重托,身兼靖保社稷和輔佐幼主的雙重委命,卻因個人恩怨,有意延誤兵機,反過來又以此陷害幼主,單此一條,便是萬死不赦的欺君渎職大罪了! 再聯想到,當年,因為他們一幫奸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谄害,自己屢屢被先帝當衆捶杖責罵的諸般屈辱時,宣帝神情陰郁地撫着隐隐作痛的雙腿,咬牙切齒,不作一語。
“捋須之事,陛下可曾聽說麼?”鄭譯又問。
“什麼捋須?”宣帝詫異地問。
“臣近日聞聽,當年,先帝在禦苑壽宴左右親近大臣,王軌曾借酒醉移至先帝身邊,當着諸多朝臣的面,捋着先帝的胡須說,‘咳!真是位可愛的好老公啊!隻恨,後嗣太弱啊’。
此事,陛下竟未聽說過麼?” 宣帝的臉一下子青紫起來:“竟有此事?” “當時,有來和等好幾位老臣在場,臣豈敢信口胡言?先帝何其内蘊之人?雖說當時并沒有責怪王軌的不敬,可是,從沒喝醉過酒的先帝,聽說那天醉得一塌糊塗!” 于智在旁點頭道:“此事,臣也曾聞聽家兄說過。
” 宣帝的手開始發抖起來:“啊?竟有此事?奸臣啊奸臣!竟敢如此猖獗,如此無禮!如此肆無忌憚地谄害朕!” 鄭譯繼續說:“陛下固然有惜才之心,可是,自古以來,有哪一朝的江山社稷最終不是斷送在這些所謂的曠世武勳手中?他們擁兵自重,功大欺主,盛氣淩人,為了自保富貴,必然黨朋勾結。
稍有不遂,便仗着手中的兵權和朋黨義氣,串通聯合,及至颠覆大位!” 宣帝沉吟道:“如此說來,即令朕舍不得殺他,隻要得遇機會,他也仍舊會生反變?” 鄭譯道:“陛下,臣以為,治國用臣,上德上才當然最好。
否則,甯可用平凡之輩、上德之人,也不可用奇詭之才、下德之人。
下德之人,若再手握重權,一遇風浪,必為大患。
” 這晚,宣帝整整碾轉反側了大半夜都未曾入睡。
剛剛一阖眼,便會從惡夢中驟然驚醒,夢見王軌等人率兵作反,殺入帝宮…… “殺!殺!殺!”宣帝咬牙切齒連連大叫…… 第二天,雖是朝廷依例沐朝的日子,然而,一大早,宣帝便氣咻咻地命宮監即刻傳幾位常值官和内史進殿。
衆人來到殿中,見陛下臉色陰沉,不知出了何事?忽聽陛下命宮監宣诏,曆數了一番大将軍王軌的諸般罪名後,即命内史元岩、岩複繼等人馬上拟敕,诏杜虔信率衛兵前往徐州,斬殺王軌! 宣帝沒有料到,當衆人聞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