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齊王之殇

關燈
臉:“同胞骨肉尚且如此顧及自身,他人外姓,誰又情願為朕和社稷效命?” 齊王聞言驟感驚恐:他越來越捉摸不透皇帝四哥了!于是,也隻得強打精神,率軍北上。

     早已心生退隐的齊王,在先皇武帝駕崩的那一天,就已經抱定了遲早辭呈的主意。

    因見宣帝繼位不久,怕驟遞辭呈反而會引起他的反感。

    所以,後來宣帝诏敕削除自己和諸子的軍國實權時,他不僅沒有感到不滿,反倒感到了一種說不出的輕松。

     他滿心以為,如此一來,自己阖府老少從此再不用再擔驚受怕,也可以放心踏實的安身養命了。

     他發覺,他的對手楊堅,才是真正的智者! 自從被除官職閑居在家,他每天或是栽栽花,或是下下棋。

    或是孝奉老母,或是含饴弄孫,日子倒也過得怡然自得。

     因見好友宇文孝伯來到王府,齊王實在感到欣喜望外——自宣帝繼位之後,為着避嫌之故,有意疏遠了往來。

    然而,雖多日未見,彼此心下卻是常惦着對方的。

     齊王一面命人上茶上點,一面互道安好後,彼此感歎了一番滄海桑田,宇文孝伯便代陛下傳诏詢問:“陛下今欲晉齊王和九叔,十一叔三人為太師、太傅、太保三公要職,叔父以為如何?” 齊王急忙推辭不疊,誠心實意地請孝伯代為回禀:“臣才輕位重,早懼滿盈。

    三師重任非所敢當。

    再之,若三公之位專用臣之兄弟和皇室諸王,恐引發物議,臣懇請陛下三思。

    ” 如此,幾番推讓,宇文孝伯和齊王二人俱不知是計,竟是幾番的往返傳達。

    最後,宣帝再次命孝伯傳诏:是晚召諸王入殿,共同議定三公等職的晉命。

     傍晚,齊王奉诏來到帝宮前,命車辂屬将等在掖門,自己徒步入宮。

     當來到禦殿之外時,放眼望去,卻見周圍冷冷清清的,不見有禁衛守護,也不見有别的兄弟諸王的身影時,齊王心下雖有些疑惑。

    然而人既已進宮,也隻能坦然前行了。

     當他踏上高高的玉階,見殿内隐隐約約似有人時,便跨入敞開的大殿之門,步入殿内。

    忽然,隻聽背後“砉然”一聲,轉臉去望,隻見殿門早已被人嚴嚴阖上! 正驚駭之時,“唿啦”一聲,殿内埋伏着的衆多武士早已一齊擁上來。

     齊王原本膂力武藝過人,見衆武士突然撲來,一邊仿如野獸般“啊啊”狂叫,一邊以手中玉笏瘋狂地左擊右砍、奮力搏鬥, 衆多武士各披犀甲,手持短劍,卻被身上僅着一件薄紗羽袍,手持一把玉笏的齊王手下紛紛前後相仆,一連被撂倒數人。

     如此,無數回合下來,相峙之時,衆人擡眼去看,武士中或是鼻破嘴爛,或是頭額流血。

    而齊王卻是全身上下從皮肉到衣服,統被衆武士的短劍劃得血迹斑斑,竟無一處完好!再看他手中的玉笏,早已被衆武士的亂劍劈得隻剩下掌中短短的一截,兩手臂皮肉盡脫,血裡浸着白森森的骨頭,卻仍舊握着半截玉笏,怒目圓睜,喘聲籲籲,全身鮮血汩汩,仿如一隻困入陷阱的野獸般,令人不敢近前! 當衆武士再一次發起襲擊時,隻聽一聲慘叫,一個武士手中短劍竟被齊王奪去,頸部也早被齊王順手一刀割斷喉管、匍地而亡了! 乘衆武士驚恐後退之際,齊王突然跳出衆圍,将手中利劍奮力一把将一面厚厚的簾帷斬斷,藏在簾後的宣帝猝不及防之中,便被齊王一把攬住! 齊王将短劍抵在宣帝喉間,一面喘息,一面喝問:“本王何罪?為何拿我?” 宣帝哪裡料到會有這一着?直驚得全身發抖,斜眼望着抵着自己脖子、滴着鮮血的短劍,望着滿是劍傷血口和白骨森森的齊王的胳膊,哆哆嗦嗦的說,“你,你,欲問問何罪,請請,請于将将軍告訴你你。

    ” 于智扶着手中短劍,氣喘籲籲地道:“你你!大膽!放下陛下!你被削除職權後,對朝廷陛下心懷不滿,近日,又有朝廷武将頻頻出入齊王府,與你共圖犯亂,欲舉兵謀逆,篡取大位……” 齊王怒喝一聲:“屬好往來,乃人之常情!爾等鼠輩小人,竟敢如此捕風捉影,陷害本王?” 于智冷笑道:“我一向以為齊王還是個明白之人,以齊王往日之作為,再看今日之形勢,齊王,莫非,還須本将多言挑明嗎?你你,你趕快放開陛下,否則,必定将你千刀萬剮,再千刀萬剮你滿門老少!” 齊王哈哈大笑一串,一面全身發抖,一面格格吱吱地咬着牙吼道:“昏君!本王欲反的話,何至等到今日?先帝葬儀之上,何不一刀結果了你狗命? “上天!這就是我宇文憲為大周社稷拚殺幾十年得到的結果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昏君哪昏君,看你這副熊樣!本王不會殺你的,本王不是懼怕你滅我滿門而不敢殺你,本王為着大周江山,為着社稷免遭動蕩,會留你一條狗命的!” 言罷,一把将宣帝狠狠推出,以陰鸷吓人的目光逼退衆人後,一面跪地,一面淚流道:“母親!恕兒不能奉孝膝下了!” 忽地,将短劍高高舉起,高喊“大哥二哥三哥四哥,護兄六弟,老五——來啦!” 喊罷,将短劍狠狠紮入自己胸口…… 鮮血迸濺,滿室血腥! 宣帝何曾見過這等陣勢? 他怔怔地望着山一般訇然摔倒在地、雙目圓睜、血人一樣的齊王屍首,身子一軟、昏了過去…… 齊王既死,齊王的五個兒子和諸多孫兒也被诏令盡皆誅除。

     安邑公王興、獨孤熊等三位大将軍,因近期頻繁出入齊王府,以合謀圖逆之罪而除死。

     于智為誅除齊王建下大功,朝廷诏布:晉于智為上柱國,晉爵齊郡公。

     *阿摐,楊廣的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