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圍魏救趙

關燈
此三重罪!姐姐,我已見過長孫大人,求他與常山公、揚國公三人共同為太子讨一個公道。

    如此一來,即使陛下不好治他罪,也必會驚他一場!看他還何膽子敢再反過來陷害太子?” 母妃的聲音立馬顯得驚喜望外:“啊!妹妹,多虧你了。

    這幾天都把我給愁死了。

    唉!像我這般,天天困在宮中,什麼話也聽不到,什麼事也做不成。

    陛下批閱朝廷和各地奏折,幾乎天天忙到淩晨。

    我真怕,若他們一旦得逞,我們母子可真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妹妹,我不明白,他們為何這般與太子過不去呢?” 伽羅道:“姐姐,太子無辜!太子乃一國之儲君,他們這樣,或是本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野心,或是因為太子所親者非是他們的朋黨之輩……” 太子雖昏昏沉沉,聞聽此言,卻也恍然大悟:自己惶惑已久的事,如今一下子明白了! 原來,事情的源本竟在這裡! 因最擔心的一重危機解除,太子立馬覺得全身一陣的輕松。

    隐約之中,又感到母妃和随國夫人正在輕輕為自己擦傷敷藥。

     太子心下雖不想讓随公夫人親手做此事,全身神智卻已開始昏昏沉沉,無力阻止了。

    又覺得今天敷藥,果然沒了往日的鑽心巨疼,不知不覺中便已沉睡過去…… 伽羅的“圍魏救趙”之計果然厲害。

    朝中再沒有聽說有提議廢太子之事了。

     伽羅再次進宮探看太子時,李妃面露喜色地說,“妹妹,你送來的藥用了四五天,太子已經能翻身了。

    ” 伽羅暗暗松了一口氣,一面随李妃往太子的病榻跟前走去。

     還未走近太子,伽羅突然發現,守在太子床邊的兩個侍妾當中,有一個竟是挺着足月的大肚子! 伽羅心下不覺一涼:怎麼,正夫人太子妃還沒入主東宮呢,太子東宮的侍妾卻先要誕下孩子了麼? 伽羅用眼角掃了一下那個侍妾:看她的長相倒也算端莊。

    隻是,依她的年齡,看上去已有二十六七歲了。

    太子今年統共才有十五六歲,兩人相差這麼大,不知這位侍妾如何勾引太子的? 看來她的目的達到了。

    隻要生下一男半女,太子繼位,将來她在六宮就會有一席之地了。

     隻不知将來生下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 若是男孩兒,将來女兒入了宮,即使誕下嫡子,在立嗣之事上,恐怕也難免會有一場嫡庶長幼之争…… 再看她的肚子,恐怕孩子落地兒,就是近些日子的事了。

     伽羅雖說滿腹狐疑和郁悶,臉上卻依舊笑意盈盈的,視而不見的和李妃一起,徑直來到太子床前探看。

     “夫人!又勞您惦記。

    ”太子見伽羅和母妃走來,就要直起身來。

     伽羅忙扶着他仍舊躺好,柔聲詢問:“太子殿下,感覺好些了麼?” “啊!實在好多了。

    多虧夫人送來的神藥啊。

    ”太子滿臉感動地說,一面又要直身。

     伽羅輕聲說:“太子殿下躺下别動,好好養傷啊。

    ” 太子眼望着伽羅,嗫嗫嚅嚅地問:“夫人,麗華妹妹……她,她還好麼?妹妹,她也為我擔心了吧?” 伽羅見他問起麗華,心内冷冷一笑,和侍妾的兒子都快生下來了,還記得有個麗華妹妹?嘴裡卻說:“她聞聽你傷勢吓人,在家流了兩天的淚。

    非要扮成下人随我進宮,要親自看看殿下的,我怕她私下進宮,被人識出,又要連累太子,好歹勸住了。

    ” 太子滿眼感動地望着伽羅,一時眼中噙淚,卻不知該說什麼才好。

    過了好一會兒,才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嗳!夫人,我原想此番出征能夠建下大功,煌煌凱旋後,榮榮耀耀地迎娶妹妹入主東宮的。

    沒承想,吐谷渾一戰,竟落得如此狼狽和屈辱的結果!” 伽羅忙道:“太子說哪裡的話來?此番西征,雖說無功而返,也不過是因為吃了他人的虧罷了。

    何況,以後太子有的是出征打仗、建功立業的機會。

    吃一塹長一智麼!得此教訓,其實更是萬金難買!我以為,遠比俘獲敵國千軍萬馬要珍貴。

    ” 太子聞言連連點頭:“啊!夫人所言極是!隻怪我自己,往日隻知修習詩書禮樂,隻知交結親近文人儒士,東宮官屬内,幾乎沒有一個我自己的知兵屬将。

    一國儲君,如此忽視武略的進取,出征打仗,豈有不吃虧之理?傷好後,我想盡快加強兵事武略上的實習,還要招攬和交結一幫子武将。

    總有一天,我宇文赟要汗馬提劍,沙場建功,雪此奇恥大辱!” 伽羅從太子的目光中,突然看到了一絲武帝身上那種威烈的影子來。

    因見太子雖說吃了這番大虧,卻悟透了幾分道理,心下感到欣慰,一時間,倒把看到太子大肚子侍妾的不快釋然了些許。

     太子的傷痊愈不久,太子的東宮侍妾便誕下一個大胖小子。

     武帝聞聽得一皇太孫,實在欣喜異常。

    為此,專門诏敕朝廷文武官員普加一階,并且在帝宮大擺喜酒,宴請朝廷和在京文武百官和王公命婦,以賀歡慶。

     接到喜帖,伽羅的心卻是驟然涼了半截! 她兀自一人怔怔地坐在那裡,呆了好半晌…… 這年晚秋的九月壬午,長安帝京萬人空巷,百姓官吏、商家行旅一起擁上街頭,競相争睹皇家太子迎娶大周皇太子妃的浩大場面。

     舉目望去,見皇城禦街之上,迎送太子妃的儀仗車馬潮水般漫漫而過。

    無數青衣宮娥和朱衣衛士們一排排、一行行,或持金钺,或舉翠扇,或箱籠金帛,或玉辂彩轎,望不到邊的是彩旌如林、車辇綴錦,聽不到頭的是鼓樂喧天、人聲鼎沸。

     直到諸般大典禮儀結束,大周帝王皇家隆隆重重的将随國公楊堅的長女——大周國皇太子妃楊麗華迎娶入東宮,賓客也俱到帝宮暢飲皇家盛大的喜慶酒宴,随國府又還了幾天的喜宴後,終于開始寂靜下來。

     夜深人靜,伽羅送走最後一個客人,又安排了一番家人,查驗了一番諸事,長舒了一口氣,來到自己和楊堅所居的後庭時,蓦地,伴着清涼的晚風和秋桂陣陣芳香,驟然傳來一陣優美抑揚的琴聲。

     原來是夫君楊堅在屋内彈琴。

     伽羅悄悄站在窗外,側耳傾聽,他彈的什麼曲子? 以往,伽羅從未聞聽過楊堅彈這支曲子。

    她雖不知曲名,然而,品咂個中弦律音韻,隻覺時爾清越,時爾沉雄,時爾抑揚,時爾空泛,雲輕海闊,萬木葳蕤…… 頗識音律的伽羅不覺怔住了! 正癡迷間,隻聽一串仿如奔流直下的滾搖和琶音之後,七弦驟止,萬籁俱喑! 伽羅邁檻入門時,楊堅仍舊撫琴沉思,默然無語。

     “這是什麼曲子?旋韻之間,天高地回,氣象萬千。

    ” 楊堅握着伽羅的一隻手,凝視着她依舊美麗絕倫的五官眉目說:“伽羅果然為我知音!因我與你遙隔千裡,離别相思,積年累月,竟成兩首琴曲,一為《天高》、一為《地厚》,以訴你我夫妻情比天高,誼似地厚之意。

    ” 伽羅聞言,心下一熱,将臉兒深深地埋在楊堅寬大的掌心,頓時珠淚迸濺起來! 楊堅一手撫着她濃密的頭發,心内萬千滋味,卻是滿眼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