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慈父點化
關燈
小
中
大
大周帝宮,紫宸殿内。
一身布衣常服的武帝獨自伫立于窗前,久久地凝視着遠處的天空。
從背影上看,武帝宇文邕的身姿依舊挺拔而英武。
當他轉過臉來時,當年那個少年宇文邕,如今竟已是滿臉滄桑、神情深沉,美髯飄逸的一位中年漢子了。
歲月實在是蝕人。
大周武帝伫立在那裡,耳畔萦徊着内史下大夫王軌剛才的一番私密告誡: “陛下!太師擅政已整整八年!至今仍未有還政于陛下的半點意思。
就算陛下可以任憑他人始終專擅,他人又豈能滿足一直擅政下去麼?” 武帝的眉頭越皺越緊。
漸漸地,他一雙沉郁的眸子顯得威烈起來。
紫檀架上,是父親宇文泰留下的陸斬犀兕、水屠蛟龍的蓋世寶劍。
武帝慢慢走到寶劍前,雙目炯炯地凝視片刻,爾後,雙手将寶劍緩緩取下,托在兩掌之間,眯着眼,細細地觀賞着鑲嵌着七星珠寶的劍鞘。
他左手托着劍,右手輕輕地撫摩着劍鞘上的七星,當手掌漸漸滑到劍柄之處時,攥住劍柄,慢慢用力握緊,末了,隻聽“砉”然一聲,轉眼,已然拔劍出鞘! 懾人的劍光刹然迸射! 他一把扔掉劍鞘,雙手握緊劍柄,将劍慢慢地、高高地豎舉在面前。
劍光驟然流瀉迸濺于正午的陽光之下,灼灼逼人。
武帝的眉宇和雙目随着劍光一點點閃動起來,劍芒即刻便映入一雙碧澈如劍刃般的眸子裡。
蓦地,隻見他雙手将劍憑空一劃、橫斜裡刺去! 驟然間的神威電發,與平素那個一向舉止木讷而遲緩的大周陛下,頓時判若兩人! 威勇勃發的武帝揮劍上下左右橫豎劈斬,一時間電光飛射,橫掃八極,令人目眩魂驚。
此時的武帝,面前呈現出的是自己少年時代随父出征、陣前殺敵那時,敵衆兵馬血肉橫飛,紛紛退避、潰敗四逃的酣戰情形…… 收劍入鞘後,仍舊沉浸在壯懷激越的情緒中,久久不能平靜。
轉過臉時,宇文邕犀利的目光,漸漸恢複到以往的茫然和無神。
蓦地,有禀報聲一路傳來:啟禀陛下,突厥國大周使臣羽書回朝—— 武帝打了一個激淩,轉過臉來,令宮監速傳信使進殿。
信使趨步進殿,雙膝跪地,雙手高高舉起一封書信:“陛下!” 宮監雙手奉上書信。
武帝急切地一把撕開信封,匆匆浏覽了一番,即刻面露驚喜! 原來,大周派遣四位王公率衆長途跋涉北上突厥,請求突厥大可汗允準大周國迎娶阿史那皇後回歸中原。
突厥可汗見北齊國力昌盛超過大周,遂生悔婚之意,撕掉舊日婚約,并公然羞辱大周使臣…… 大周使臣幾年間,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突厥和大周之間,迎娶十幾年前太祖為兩國聘定的婚事。
大周使臣的真情執着和不屈不撓,最終感動突厥可汗,終于答應了婚事。
來信說:突厥汗國眼下正在準備公主的嫁妝,即日便可啟程南下。
更讓武帝喜出望外的是,突厥汗國鄭重應允:大周一旦對北齊舉國征讨之際,突厥願派十萬兵馬,從北部直接攻打北齊,助大周一舉平定! 突厥自從幾年前吞并了周邊大小諸多遊牧部落之後,眼下,東西疆域綿延已達萬裡之長,擁兵十數萬衆。
南鄰周、齊,東逐契丹,北接漠北,南北大小諸國,竟相與之求結親好。
恰逢此時迎回突厥阿史那公主,無疑的,為一向并無半點兵權和實力的武帝驟然平添了巨大的勢力! 如此一來,對内,使他與奸相的抗衡平白多了一道堅實的盾牌。
對外,将來大周對北齊舉國興兵之時,不僅不會再為西北部落的乘虛而入憂患,反倒增添了十萬精悍兵馬! 終于看到一抹曙色了! 大周武帝宇文邕對空遙拜默禱:“父親!請您老的在天之靈保佑兒子!使兒子能及早完成父親未竟的宏圖!” 天和三年春,二十六歲的武帝終于迎回了他的正妻——突厥阿史那公主、大周皇後。
迎娶大周皇後的典儀異常隆重而富麗。
皇家衛士,國禮大樂,百官朝賀,彩旌飄搖,長安城内萬人空巷,展示着從未有過的熱鬧盛況。
阿史那雖對中原諸多風俗習慣不大适應,然因從突厥陪嫁到中原來的左右下人有數百人之多,除了服侍她日常的衣食住行之外,另有一支突厥的歌舞樂伎。
武帝對皇後不僅處處體貼入微,每天都會抽些時間陪皇後欣賞胡人的音樂和歌舞。
故而,乍入中原的阿史那皇後倒也不覺得孤獨煩悶。
令使臣帶回故鄉的信中,對突厥汗父說她在中原很是開心。
說大周國的繁華富麗遠遠超出了她往日對中夏的想象。
還說大周陛下對她很好,宮中諸位嫔妃姐妹也對她敬重親愛。
阿史那入主大周六宮之後,突厥汗國與大周兩國的往來驟然密切笃好。
此後,大周先後幾次對北齊用兵,突厥皆從北方響應,南北夾擊,使齊國腹背受敵,接連失掉十數座城池。
大周國的版圖,正在繼續的向外拓張着…… 伽羅踏進李妃寝殿時,見李妃的女兒賀公主的奶娘秀月和幾位宮娥們領着小公主,在寝殿外面的小花園邊編花冠。
見伽羅進門,秀月笑吟吟地一揖:“夫人來了?娘娘正等着你呢。
” 伽羅也不急着上台階,一把抱起賀公主,親了親她花朵似的小臉兒。
一面和秀月一起編花冠,又為小公主戴在頭上。
娥姿聽到小公主的笑聲,走出殿堂。
伽羅猜想,不知李妃今兒急匆匆召自己進宮有何要事? 伽羅見娥姿今兒一身的青绮襦裙,淡素裝扮,更襯得她的清麗婉約,肌膚如玉。
奶娘秀月知道夫人和娘娘有話私下說,便哄着小公主,守在門外。
這個奶娘雖是鄉下人,卻天生得機靈聰穎。
雖說賀公主已好幾歲了,李妃卻一直不舍得放她回家。
如今留在身邊,一是幫着照看公主,二是命她帶着公主在各宮監宮娥中間和宮中各院四處走動,成了李妃的心腹和耳目之一。
伽羅來到李妃的内殿時,不覺暗
一身布衣常服的武帝獨自伫立于窗前,久久地凝視着遠處的天空。
從背影上看,武帝宇文邕的身姿依舊挺拔而英武。
當他轉過臉來時,當年那個少年宇文邕,如今竟已是滿臉滄桑、神情深沉,美髯飄逸的一位中年漢子了。
歲月實在是蝕人。
大周武帝伫立在那裡,耳畔萦徊着内史下大夫王軌剛才的一番私密告誡: “陛下!太師擅政已整整八年!至今仍未有還政于陛下的半點意思。
就算陛下可以任憑他人始終專擅,他人又豈能滿足一直擅政下去麼?” 武帝的眉頭越皺越緊。
漸漸地,他一雙沉郁的眸子顯得威烈起來。
紫檀架上,是父親宇文泰留下的陸斬犀兕、水屠蛟龍的蓋世寶劍。
武帝慢慢走到寶劍前,雙目炯炯地凝視片刻,爾後,雙手将寶劍緩緩取下,托在兩掌之間,眯着眼,細細地觀賞着鑲嵌着七星珠寶的劍鞘。
他左手托着劍,右手輕輕地撫摩着劍鞘上的七星,當手掌漸漸滑到劍柄之處時,攥住劍柄,慢慢用力握緊,末了,隻聽“砉”然一聲,轉眼,已然拔劍出鞘! 懾人的劍光刹然迸射! 他一把扔掉劍鞘,雙手握緊劍柄,将劍慢慢地、高高地豎舉在面前。
劍光驟然流瀉迸濺于正午的陽光之下,灼灼逼人。
武帝的眉宇和雙目随着劍光一點點閃動起來,劍芒即刻便映入一雙碧澈如劍刃般的眸子裡。
蓦地,隻見他雙手将劍憑空一劃、橫斜裡刺去! 驟然間的神威電發,與平素那個一向舉止木讷而遲緩的大周陛下,頓時判若兩人! 威勇勃發的武帝揮劍上下左右橫豎劈斬,一時間電光飛射,橫掃八極,令人目眩魂驚。
此時的武帝,面前呈現出的是自己少年時代随父出征、陣前殺敵那時,敵衆兵馬血肉橫飛,紛紛退避、潰敗四逃的酣戰情形…… 收劍入鞘後,仍舊沉浸在壯懷激越的情緒中,久久不能平靜。
轉過臉時,宇文邕犀利的目光,漸漸恢複到以往的茫然和無神。
蓦地,有禀報聲一路傳來:啟禀陛下,突厥國大周使臣羽書回朝—— 武帝打了一個激淩,轉過臉來,令宮監速傳信使進殿。
信使趨步進殿,雙膝跪地,雙手高高舉起一封書信:“陛下!” 宮監雙手奉上書信。
武帝急切地一把撕開信封,匆匆浏覽了一番,即刻面露驚喜! 原來,大周派遣四位王公率衆長途跋涉北上突厥,請求突厥大可汗允準大周國迎娶阿史那皇後回歸中原。
突厥可汗見北齊國力昌盛超過大周,遂生悔婚之意,撕掉舊日婚約,并公然羞辱大周使臣…… 大周使臣幾年間,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突厥和大周之間,迎娶十幾年前太祖為兩國聘定的婚事。
大周使臣的真情執着和不屈不撓,最終感動突厥可汗,終于答應了婚事。
來信說:突厥汗國眼下正在準備公主的嫁妝,即日便可啟程南下。
更讓武帝喜出望外的是,突厥汗國鄭重應允:大周一旦對北齊舉國征讨之際,突厥願派十萬兵馬,從北部直接攻打北齊,助大周一舉平定! 突厥自從幾年前吞并了周邊大小諸多遊牧部落之後,眼下,東西疆域綿延已達萬裡之長,擁兵十數萬衆。
南鄰周、齊,東逐契丹,北接漠北,南北大小諸國,竟相與之求結親好。
恰逢此時迎回突厥阿史那公主,無疑的,為一向并無半點兵權和實力的武帝驟然平添了巨大的勢力! 如此一來,對内,使他與奸相的抗衡平白多了一道堅實的盾牌。
對外,将來大周對北齊舉國興兵之時,不僅不會再為西北部落的乘虛而入憂患,反倒增添了十萬精悍兵馬! 終于看到一抹曙色了! 大周武帝宇文邕對空遙拜默禱:“父親!請您老的在天之靈保佑兒子!使兒子能及早完成父親未竟的宏圖!” 天和三年春,二十六歲的武帝終于迎回了他的正妻——突厥阿史那公主、大周皇後。
迎娶大周皇後的典儀異常隆重而富麗。
皇家衛士,國禮大樂,百官朝賀,彩旌飄搖,長安城内萬人空巷,展示着從未有過的熱鬧盛況。
阿史那雖對中原諸多風俗習慣不大适應,然因從突厥陪嫁到中原來的左右下人有數百人之多,除了服侍她日常的衣食住行之外,另有一支突厥的歌舞樂伎。
武帝對皇後不僅處處體貼入微,每天都會抽些時間陪皇後欣賞胡人的音樂和歌舞。
故而,乍入中原的阿史那皇後倒也不覺得孤獨煩悶。
令使臣帶回故鄉的信中,對突厥汗父說她在中原很是開心。
說大周國的繁華富麗遠遠超出了她往日對中夏的想象。
還說大周陛下對她很好,宮中諸位嫔妃姐妹也對她敬重親愛。
阿史那入主大周六宮之後,突厥汗國與大周兩國的往來驟然密切笃好。
此後,大周先後幾次對北齊用兵,突厥皆從北方響應,南北夾擊,使齊國腹背受敵,接連失掉十數座城池。
大周國的版圖,正在繼續的向外拓張着…… 伽羅踏進李妃寝殿時,見李妃的女兒賀公主的奶娘秀月和幾位宮娥們領着小公主,在寝殿外面的小花園邊編花冠。
見伽羅進門,秀月笑吟吟地一揖:“夫人來了?娘娘正等着你呢。
” 伽羅也不急着上台階,一把抱起賀公主,親了親她花朵似的小臉兒。
一面和秀月一起編花冠,又為小公主戴在頭上。
娥姿聽到小公主的笑聲,走出殿堂。
伽羅猜想,不知李妃今兒急匆匆召自己進宮有何要事? 伽羅見娥姿今兒一身的青绮襦裙,淡素裝扮,更襯得她的清麗婉約,肌膚如玉。
奶娘秀月知道夫人和娘娘有話私下說,便哄着小公主,守在門外。
這個奶娘雖是鄉下人,卻天生得機靈聰穎。
雖說賀公主已好幾歲了,李妃卻一直不舍得放她回家。
如今留在身邊,一是幫着照看公主,二是命她帶着公主在各宮監宮娥中間和宮中各院四處走動,成了李妃的心腹和耳目之一。
伽羅來到李妃的内殿時,不覺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