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沙場擇婿
關燈
小
中
大
,睿哲博聞’,誇他的四子宇文邕‘成我志者,必待此兒!’,誇他的五子宇文憲‘此兒智識不凡,當成重器’,結果怎麼樣呢?立儲之時,為何反倒立了個聲德未聞、潛質未現,也從沒聽他誇獎過的老三宇文覺呢?”孤獨信氣沖沖地說。
伽羅道:“父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女兒在太學與他同窗數月,親曆目睹,冷眼察觀,得識楊堅外相沉雄,内藏威儀,龍骧虎步,觸變不驚,果有常人沒有的沉雄穩練。
宇文憲雖稱得威武俊逸、才智過人,但性情之中卻藏着幾分好勇鬥狠,雖有才智,到底武烈有餘、蘊斂不足。
這種性情,若遇世事動蕩,風雲變幻,隻恐富貴未來,先遭傷折!” 獨孤信聞女兒此言,不覺又是幾分驚駭:小小年齡,便這般出語驚人,見識不凡,實在了得! 然而,因楊堅之父在朝中的職爵遠在人後,平時根本沒把他列入自家視線,故而以往确未發覺楊堅的行事為人有何過人之處。
他想,伽羅雖才識過人,但畢竟少年男女,初涉世事,容易為情所惑而亂了根本和心智。
而他獨孤信是決不會把自己最珍愛,也是寄望最深的愛女輕許他人的。
重要的是,伽羅若能嫁給宇文泰最偏愛的五子,便能保住獨孤家族在以後的日子裡滿門無虞! “伽羅,父親此意已決,你不要再胡思亂想了。
”獨孤信不容伽羅再辨。
伽羅見父親突然如此執拗,一時珠淚迸濺:“父親從來都信任和疼惜女兒,女兒不明白,為何在女兒的終身大事上,父親為何如此偏執,竟不肯與女兒相商便自做決斷?” 獨孤信聞言,不覺沮喪萬分,他沉默半晌,才長歎了一口氣:“唉!女兒知道,自從上次太師立嗣之事以後,父親已經感覺到宇文泰對我設防之心越來越甚了。
父親擔心的是,他一旦廢魏而代,恐怕,恐怕……天下既定,我固當烹啊!” 伽羅聞言,直如一個霹靂在頭頂炸響! 朝廷讨伐北齊的诏敕發出後,各柱國大将軍奉命後分别率領府下兵馬,或水路或旱道,攻城克敵、數路并舉。
獨孤信親率自己治下的大軍,沿東北分兩路進發。
獨孤信自己親率一軍,與另外一路大軍分别圍攻僞齊西汾州和南汾州二城。
發兵前,獨孤信把自己治下的都督大将軍楊忠的長子、車騎将軍楊堅調遣到自己的帥帳下直接聽命。
大軍一過北河,便與僞齊汾州外圍的守軍展開了一場惡戰。
最後直達汾州城下。
獨孤信命屬下将攻城車、砲石機、雲梯等諸多攻城器具一擁而上,連日猛撲。
然而,因汾州敵兵據險而守,幾天下來,傷亡不小,敵城仍舊固若金湯。
獨孤信見汾州久攻不下,便派楊堅率一支兵馬繞道城北,令他在北門佯攻敵城,吸引齊兵的兵力向北門援救。
這邊的主力可日夜不停的在西門處向城内挖通地道,然後從地上和地下一齊攻克。
楊堅得令後,迅速率軍北進。
途中,夜霧漸漸四起,待兵馬趕到北城門附近時,大霧已經彌漫開來,五步以外,唯聞其聲而不見人馬。
楊堅兵臨城下時,卻下令部下不許驚動守城敵兵。
他先派出探子潛行于城牆之下,觀察城牆和守兵形勢,後來,察覺一段城牆的地勢建在一處斜坡上,牆體也有些往城裡傾斜。
楊堅與諸将議定:此時,若乘大霧四起敵兵不察之際,在此處用奇兵之略速攻,沖入城去之後,主帥西門那裡雖說守兵較重,但敵兵一旦聞聽北門已破,必然軍心大亂!那時,我與西門主帥裡應外合,便可乘敵兵混亂虛弱之機,一舉攻克。
諸将皆以為此計甚好! 楊堅急派靠得住的腹将,命他急奔主帥大營向大司馬請命! 此時,主帥大營的獨孤信正在調派兵力、動用諸計,一次又一次發起攻城之際,突然接到了楊堅請求允準以計攻敵的軍書。
獨孤信看完信,臉色陰沉地幾把撕掉軍書:“傳令,不可躁動!” 楊堅接到獨孤信的軍令後,目光沉碧地思索了一番,對主帥的阻止甚為不解。
待詢問了一番主帥那邊的攻城情形,越發疑惑了。
因急于破敵立功,便與左右屬僚商定:不管主帥是否應允,依舊按設計的奇兵之計,迅速攻下北門! 鄭譯有些擔心的勸道:“我以為不大可行。
此乃自行用兵,成則罷了,一旦有什麼失利,必将擔當重責啊!” 楊堅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主帥攻城之計雖說穩妥可行,然挖通暗道和強攻,畢竟耗時太長,即令開通,一旦被敵軍發現,敵軍隻以石塊亂木火柴,便可重新堵塞通道。
若咱們先攻入城去,裡應外合,克敵破城,更有迅速勝敵的把握。
” 楊堅左右屬将皆以為有理。
鄭譯依舊不很贊成:“
伽羅道:“父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女兒在太學與他同窗數月,親曆目睹,冷眼察觀,得識楊堅外相沉雄,内藏威儀,龍骧虎步,觸變不驚,果有常人沒有的沉雄穩練。
宇文憲雖稱得威武俊逸、才智過人,但性情之中卻藏着幾分好勇鬥狠,雖有才智,到底武烈有餘、蘊斂不足。
這種性情,若遇世事動蕩,風雲變幻,隻恐富貴未來,先遭傷折!” 獨孤信聞女兒此言,不覺又是幾分驚駭:小小年齡,便這般出語驚人,見識不凡,實在了得! 然而,因楊堅之父在朝中的職爵遠在人後,平時根本沒把他列入自家視線,故而以往确未發覺楊堅的行事為人有何過人之處。
他想,伽羅雖才識過人,但畢竟少年男女,初涉世事,容易為情所惑而亂了根本和心智。
而他獨孤信是決不會把自己最珍愛,也是寄望最深的愛女輕許他人的。
重要的是,伽羅若能嫁給宇文泰最偏愛的五子,便能保住獨孤家族在以後的日子裡滿門無虞! “伽羅,父親此意已決,你不要再胡思亂想了。
”獨孤信不容伽羅再辨。
伽羅見父親突然如此執拗,一時珠淚迸濺:“父親從來都信任和疼惜女兒,女兒不明白,為何在女兒的終身大事上,父親為何如此偏執,竟不肯與女兒相商便自做決斷?” 獨孤信聞言,不覺沮喪萬分,他沉默半晌,才長歎了一口氣:“唉!女兒知道,自從上次太師立嗣之事以後,父親已經感覺到宇文泰對我設防之心越來越甚了。
父親擔心的是,他一旦廢魏而代,恐怕,恐怕……天下既定,我固當烹啊!” 伽羅聞言,直如一個霹靂在頭頂炸響! 朝廷讨伐北齊的诏敕發出後,各柱國大将軍奉命後分别率領府下兵馬,或水路或旱道,攻城克敵、數路并舉。
獨孤信親率自己治下的大軍,沿東北分兩路進發。
獨孤信自己親率一軍,與另外一路大軍分别圍攻僞齊西汾州和南汾州二城。
發兵前,獨孤信把自己治下的都督大将軍楊忠的長子、車騎将軍楊堅調遣到自己的帥帳下直接聽命。
大軍一過北河,便與僞齊汾州外圍的守軍展開了一場惡戰。
最後直達汾州城下。
獨孤信命屬下将攻城車、砲石機、雲梯等諸多攻城器具一擁而上,連日猛撲。
然而,因汾州敵兵據險而守,幾天下來,傷亡不小,敵城仍舊固若金湯。
獨孤信見汾州久攻不下,便派楊堅率一支兵馬繞道城北,令他在北門佯攻敵城,吸引齊兵的兵力向北門援救。
這邊的主力可日夜不停的在西門處向城内挖通地道,然後從地上和地下一齊攻克。
楊堅得令後,迅速率軍北進。
途中,夜霧漸漸四起,待兵馬趕到北城門附近時,大霧已經彌漫開來,五步以外,唯聞其聲而不見人馬。
楊堅兵臨城下時,卻下令部下不許驚動守城敵兵。
他先派出探子潛行于城牆之下,觀察城牆和守兵形勢,後來,察覺一段城牆的地勢建在一處斜坡上,牆體也有些往城裡傾斜。
楊堅與諸将議定:此時,若乘大霧四起敵兵不察之際,在此處用奇兵之略速攻,沖入城去之後,主帥西門那裡雖說守兵較重,但敵兵一旦聞聽北門已破,必然軍心大亂!那時,我與西門主帥裡應外合,便可乘敵兵混亂虛弱之機,一舉攻克。
諸将皆以為此計甚好! 楊堅急派靠得住的腹将,命他急奔主帥大營向大司馬請命! 此時,主帥大營的獨孤信正在調派兵力、動用諸計,一次又一次發起攻城之際,突然接到了楊堅請求允準以計攻敵的軍書。
獨孤信看完信,臉色陰沉地幾把撕掉軍書:“傳令,不可躁動!” 楊堅接到獨孤信的軍令後,目光沉碧地思索了一番,對主帥的阻止甚為不解。
待詢問了一番主帥那邊的攻城情形,越發疑惑了。
因急于破敵立功,便與左右屬僚商定:不管主帥是否應允,依舊按設計的奇兵之計,迅速攻下北門! 鄭譯有些擔心的勸道:“我以為不大可行。
此乃自行用兵,成則罷了,一旦有什麼失利,必将擔當重責啊!” 楊堅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主帥攻城之計雖說穩妥可行,然挖通暗道和強攻,畢竟耗時太長,即令開通,一旦被敵軍發現,敵軍隻以石塊亂木火柴,便可重新堵塞通道。
若咱們先攻入城去,裡應外合,克敵破城,更有迅速勝敵的把握。
” 楊堅左右屬将皆以為有理。
鄭譯依舊不很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