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香閨名畫誰偷換 月夜幽林慧婢來
關燈
小
中
大
這與韓佩瑛平日的性格,是大不相符的。
記得當時的情景,韓佩瑛讓她見到這幅藏畫,登時面都紅了,好像是一個小孩子無意中做錯了一件事似的,那神情不僅僅是女孩兒家的害羞,而且還似有幾分惶急。
“難道她當時就會預料得到我會橫刀奪愛麼?” 奚玉瑾當然不會知道,這是韓大維鄭重的告誡過他的女兒,不許女兒讓奚玉瑾知道的。
因為谷嘯風的母親本來是奚玉瑾父親的未過門妻子,成婚前夕才和谷若虛私奔的。
韓大維也絕對沒有想到,上一代的事情,可能在後一代重演。
此際奚玉瑾見了這幅畫,勾起了往事的回憶,但此際卻不容她有餘暇細想往事了,她必須立即決定,要不要跟這兩個丫鬟去見她們的主人。
這是韓佩瑛家中的藏畫,而且是韓佩瑛最珍貴的一幅畫,這畫既然不假,她們的話想來也是不假的了。
奚玉瑾本來就是要探查韓佩瑛的下落的,當下就決定冒這個險。
奚玉瑾把米芾畫的這幅畫卷起,交回那個丫鬟。
擡頭—看,隻見清輝如水,明月已上梢頭。
奚玉瑾笑道:“良夜迢迢,我正欲望門投止,難得有賢主人邀客,我是卻之不恭了。
” 那兩個丫鬟見她答應,甚為高興,侍梅收起了畫,說道:“多謝奚小姐賞面,請跟我來,路上若然碰見有人問你,你不必說話,由我們替你回答好了。
” 奚玉瑾不知她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既已決定冒險,也就顧不得這麼多了。
她見這兩個丫鬟向山上走去,不覺怔了—怔,問道:“你們住得遠嗎?”侍菊答道:“不遠,就在這座山上。
再走—會就到了。
” 奚玉瑾好生詫異,她在韓家作客之時,天天和韓佩瑛在山上遊玩,深知山上沒有人家,所以她剛才還以為這兩個丫鬟是要翻過山頭,帶她到别的山村去的。
這丫鬟的回答,大出她意料之外。
奚玉瑾忍不住再問:“你們是新搬來的嗎?”侍梅道:“不是。
我今年十七歲,我出生的時候,主人就是住在這裡的了。
” 奚玉瑾越發詫異,但心想她既然說是再過一會就可走到,悶葫蘆遲早是要打破的,也就不再問了。
不知不覺走到了那道瀑布下面,前頭已無去路,奚玉瑾方自納罕,侍梅取出了一件五彩斑斓的鬥篷,叫奚玉瑾披上。
奚玉瑾道:“要這個做什麼?”侍梅道:“請奚小姐跟我們穿過水簾,這鬥篷可以權當雨衣,雖不能遮掩全身,也可以免得濕透衣裳。
” 這兩個丫鬟穿上了同樣的鬥篷,侍梅說罷,一個“燕子穿簾式”躍入瀑布,侍菊跟着過去。
奚玉瑾把心一橫,想道:“管她弄的是甚玄虛,我跟着過去就是!” 穿過水簾,果然别有洞天。
侍菊收起鬥篷,贊道:“奚小姐好功夫,衣裳全沒着水,婢子是自愧不如了。
”要知鬥篷隻能遮着上半身,要使衣裳不受水珠濺濕,那還得憑着上乘的輕身功夫。
奚玉瑾一看這件鬥篷,這才知道是孔雀的羽毛織成的,拈在手上,輕如羽扇,心裡想道:“怪不得可以折起來放在身上,但這三件鬥篷不知要用多少頭孔雀的羽毛,縱非價值連城,也是勝于一般珠寶了。
這家人家,想必是和韓家一樣的大富人家。
” 擡頭一看,隻見山上有座堡壘形的建築,侍梅噓了一聲,說道:“快走,快走,最好不要給堡裡的人看見。
” 奚玉瑾以為她們是住在堡壘中的,聽了侍梅的話,這才知道堡中住的又是另一夥人。
奚玉瑾暗自想道:“山中不知藏有多少詭秘的人物,佩瑛從未和我說過,想必她也不知這個所在。
”心中更是覺得奇怪了! 這兩個丫鬟的輕功頗是不弱,帶領着奚玉瑾在亂石與茅草叢中找路,借物障形,蛇行兔伏,不多一會,已是遠遠離開了那個堡壘。
侍梅長身而起,籲了口氣,低聲說道:“幸好堡壘中沒人出來。
” 奚玉瑾忍不住問道:“堡中是什麼人,是你們主人的仇家嗎?” 侍菊比較歡喜說話,此時她松了口氣,便咭咭呱呱地說道:“堡中新近來了兩個老家夥,一個名叫西門牧野,一個名叫朱九穆,聽說都是練有獨門的邪派功夫,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梅姐對這兩個老魔頭着實有點害怕,我倒不怕他們。
” 奚玉瑾吃了—驚,心裡想道:“原來是韓家的對頭住在這裡,朱九穆是曾經和我交過手的,可真是不能讓他見着啊。
”當下問侍菊道:“你為什麼不怕他們?” 侍菊撇了撇嘴,意殊不屑地說道:“諒這兩個老魔頭再兇,他們也不敢得罪我們的主人。
”侍梅說道:“我并非害怕他們,隻是不想多惹麻煩。
”奚玉瑾弄不清楚朱九穆和她們主人的關系,不禁又擔了一重心事。
這兩個丫髫帶領她到了一條水流湍急的河邊,這條河的水源就是山上的瀑布,奔騰而下轟轟發發的激浪拍岸之聲,震耳欲聾。
河邊系有一隻小舟,侍梅招呼奚玉瑾上船,說道:“奚小姐請坐穩了,我們送你上山。
”拿起一支碧玉船篙,輕輕一點,小舟立刻往前駛去,逆流而上。
到了激流湍急之處,小舟颠簸得十分厲害,抛起抛落,好像騰雲駕霧一般。
奚玉瑾用重身法幫忙她們使小舟平穩,不覺想起了題畫的兩句詞來:“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
”心中暗自好笑:“眼前的風光倒也是雙槳輕舟,丫鬟迎客。
但與詞中的詩情畫意可差得遠了。
” 過了約一盞茶的時分,小舟逆流而上,到了山頂。
侍梅、侍菊汗濕輕羅,仍是相當矯健。
奚玉瑾不禁暗暗佩服,心裡想道:“婢子如此,主人可知,一定是位極不尋常的武林前輩了。
” 奚玉瑾跟着這兩個丫鬟終于到了她們的住處。
隻見是幾間用竹木搭蓋的房子,令奚玉瑾頗感意外。
她原以為是大富之家的,卻不料住的是如此簡陋的平房。
但房子雖然簡陋,進去一看,卻别有一種幽雅情調。
隻見門欄窗戶,都是用綠竹雕花做成的,闆壁也是漆上菏綠的顔色。
藤蘿牽蔓,從屋檐上倒挂下來,萦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幽香陣陣,撲入鼻觀,令人俗念頓消。
隻聽得叮叮咚咚的琴聲從内進的一間雅室傳出,奚玉瑾踏上台階,隔窗遙望,從碧紗窗上的影子,看得山是個女人正在彈琴。
正是: 輕舟慧婢迎佳客,幽谷奇人獨撫琴。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記得當時的情景,韓佩瑛讓她見到這幅藏畫,登時面都紅了,好像是一個小孩子無意中做錯了一件事似的,那神情不僅僅是女孩兒家的害羞,而且還似有幾分惶急。
“難道她當時就會預料得到我會橫刀奪愛麼?” 奚玉瑾當然不會知道,這是韓大維鄭重的告誡過他的女兒,不許女兒讓奚玉瑾知道的。
因為谷嘯風的母親本來是奚玉瑾父親的未過門妻子,成婚前夕才和谷若虛私奔的。
韓大維也絕對沒有想到,上一代的事情,可能在後一代重演。
此際奚玉瑾見了這幅畫,勾起了往事的回憶,但此際卻不容她有餘暇細想往事了,她必須立即決定,要不要跟這兩個丫鬟去見她們的主人。
這是韓佩瑛家中的藏畫,而且是韓佩瑛最珍貴的一幅畫,這畫既然不假,她們的話想來也是不假的了。
奚玉瑾本來就是要探查韓佩瑛的下落的,當下就決定冒這個險。
奚玉瑾把米芾畫的這幅畫卷起,交回那個丫鬟。
擡頭—看,隻見清輝如水,明月已上梢頭。
奚玉瑾笑道:“良夜迢迢,我正欲望門投止,難得有賢主人邀客,我是卻之不恭了。
” 那兩個丫鬟見她答應,甚為高興,侍梅收起了畫,說道:“多謝奚小姐賞面,請跟我來,路上若然碰見有人問你,你不必說話,由我們替你回答好了。
” 奚玉瑾不知她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既已決定冒險,也就顧不得這麼多了。
她見這兩個丫鬟向山上走去,不覺怔了—怔,問道:“你們住得遠嗎?”侍菊答道:“不遠,就在這座山上。
再走—會就到了。
” 奚玉瑾好生詫異,她在韓家作客之時,天天和韓佩瑛在山上遊玩,深知山上沒有人家,所以她剛才還以為這兩個丫鬟是要翻過山頭,帶她到别的山村去的。
這丫鬟的回答,大出她意料之外。
奚玉瑾忍不住再問:“你們是新搬來的嗎?”侍梅道:“不是。
我今年十七歲,我出生的時候,主人就是住在這裡的了。
” 奚玉瑾越發詫異,但心想她既然說是再過一會就可走到,悶葫蘆遲早是要打破的,也就不再問了。
不知不覺走到了那道瀑布下面,前頭已無去路,奚玉瑾方自納罕,侍梅取出了一件五彩斑斓的鬥篷,叫奚玉瑾披上。
奚玉瑾道:“要這個做什麼?”侍梅道:“請奚小姐跟我們穿過水簾,這鬥篷可以權當雨衣,雖不能遮掩全身,也可以免得濕透衣裳。
” 這兩個丫鬟穿上了同樣的鬥篷,侍梅說罷,一個“燕子穿簾式”躍入瀑布,侍菊跟着過去。
奚玉瑾把心一橫,想道:“管她弄的是甚玄虛,我跟着過去就是!” 穿過水簾,果然别有洞天。
侍菊收起鬥篷,贊道:“奚小姐好功夫,衣裳全沒着水,婢子是自愧不如了。
”要知鬥篷隻能遮着上半身,要使衣裳不受水珠濺濕,那還得憑着上乘的輕身功夫。
奚玉瑾一看這件鬥篷,這才知道是孔雀的羽毛織成的,拈在手上,輕如羽扇,心裡想道:“怪不得可以折起來放在身上,但這三件鬥篷不知要用多少頭孔雀的羽毛,縱非價值連城,也是勝于一般珠寶了。
這家人家,想必是和韓家一樣的大富人家。
” 擡頭一看,隻見山上有座堡壘形的建築,侍梅噓了一聲,說道:“快走,快走,最好不要給堡裡的人看見。
” 奚玉瑾以為她們是住在堡壘中的,聽了侍梅的話,這才知道堡中住的又是另一夥人。
奚玉瑾暗自想道:“山中不知藏有多少詭秘的人物,佩瑛從未和我說過,想必她也不知這個所在。
”心中更是覺得奇怪了! 這兩個丫鬟的輕功頗是不弱,帶領着奚玉瑾在亂石與茅草叢中找路,借物障形,蛇行兔伏,不多一會,已是遠遠離開了那個堡壘。
侍梅長身而起,籲了口氣,低聲說道:“幸好堡壘中沒人出來。
” 奚玉瑾忍不住問道:“堡中是什麼人,是你們主人的仇家嗎?” 侍菊比較歡喜說話,此時她松了口氣,便咭咭呱呱地說道:“堡中新近來了兩個老家夥,一個名叫西門牧野,一個名叫朱九穆,聽說都是練有獨門的邪派功夫,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梅姐對這兩個老魔頭着實有點害怕,我倒不怕他們。
” 奚玉瑾吃了—驚,心裡想道:“原來是韓家的對頭住在這裡,朱九穆是曾經和我交過手的,可真是不能讓他見着啊。
”當下問侍菊道:“你為什麼不怕他們?” 侍菊撇了撇嘴,意殊不屑地說道:“諒這兩個老魔頭再兇,他們也不敢得罪我們的主人。
”侍梅說道:“我并非害怕他們,隻是不想多惹麻煩。
”奚玉瑾弄不清楚朱九穆和她們主人的關系,不禁又擔了一重心事。
這兩個丫髫帶領她到了一條水流湍急的河邊,這條河的水源就是山上的瀑布,奔騰而下轟轟發發的激浪拍岸之聲,震耳欲聾。
河邊系有一隻小舟,侍梅招呼奚玉瑾上船,說道:“奚小姐請坐穩了,我們送你上山。
”拿起一支碧玉船篙,輕輕一點,小舟立刻往前駛去,逆流而上。
到了激流湍急之處,小舟颠簸得十分厲害,抛起抛落,好像騰雲駕霧一般。
奚玉瑾用重身法幫忙她們使小舟平穩,不覺想起了題畫的兩句詞來:“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
”心中暗自好笑:“眼前的風光倒也是雙槳輕舟,丫鬟迎客。
但與詞中的詩情畫意可差得遠了。
” 過了約一盞茶的時分,小舟逆流而上,到了山頂。
侍梅、侍菊汗濕輕羅,仍是相當矯健。
奚玉瑾不禁暗暗佩服,心裡想道:“婢子如此,主人可知,一定是位極不尋常的武林前輩了。
” 奚玉瑾跟着這兩個丫鬟終于到了她們的住處。
隻見是幾間用竹木搭蓋的房子,令奚玉瑾頗感意外。
她原以為是大富之家的,卻不料住的是如此簡陋的平房。
但房子雖然簡陋,進去一看,卻别有一種幽雅情調。
隻見門欄窗戶,都是用綠竹雕花做成的,闆壁也是漆上菏綠的顔色。
藤蘿牽蔓,從屋檐上倒挂下來,萦砌盤階,或如翠帶飄搖,或如金繩盤屈,幽香陣陣,撲入鼻觀,令人俗念頓消。
隻聽得叮叮咚咚的琴聲從内進的一間雅室傳出,奚玉瑾踏上台階,隔窗遙望,從碧紗窗上的影子,看得山是個女人正在彈琴。
正是: 輕舟慧婢迎佳客,幽谷奇人獨撫琴。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