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雅室調弦迎遠客 遊蜂戲蝶是何心
關燈
小
中
大
袅袅輕煙,透出紗窗,香氣如蘭,中人欲醉。
奚玉瑾心裡想道:“月明之夜,焚香操琴,的确是人生一大樂事。
想不到這位前輩女俠,乃是巾帼中高士!”忽覺這香氣似乎甚為熟悉,想了一想,恍然大悟:“原來她焚的這爐沉香屑,正是佩瑛經常用的那種檀香。
” 侍梅低聲說道:“主人正在彈琴,我不便打斷她,請你稍等一會。
” 琴聲恍似珠落玉盤,莺語花間。
奚玉瑾頗解音作,聽得出她彈的是詩經“小雅”中的“白駒篇”,這是一首送客惜别的詩,詩道:“皎皎白駒,食我場苗。
繁之維之,以永今朝。
所謂伊人,于焉逍遙。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那意思是說:“那人騎來的白馬,吃我場上的青苗。
拴起它拴起它啊,延長歡樂的今朝。
那個人那個人啊,曾在這兒和我共樂逍遙。
白馬兒回到山谷去了,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兒啊玉—般美好,别忘了你的約言——給我捎個信啊!别有疏遠我的心啊!” 輕快歡愉的琴音,聽得奚玉瑾神清氣爽,心裡卻又不禁暗暗好笑,想道:“這個曲調最适宜于少女惜别她的情人,若不是我看得見彈琴的是什麼人,真想不到是出于一位婆婆之手。
” 心念未已,琴音忽變,恍如流泉幽咽,空山猿啼,說不盡的凄涼意味。
翻來覆去彈的隻是四句曲調:“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彼何人哉?”聽得奚玉瑾也覺心酸,想道:“我隻道她是超然物外的巾帼高士,卻原來也是傷心人别有懷抱,但不知她要彈到幾時?”奚玉瑾急于知道韓佩瑛的消息,這女人的琴雖然彈得極好,她究已是無心欣賞了。
彈琴的人好像知道她的心意,就在此時,五弦一劃,琴聲戛然而止。
那女人說道:“教貴客久候了,請進來吧。
” 珠簾揭開,奚玉瑾擡頭一看,隻見主人是個年約五十左右的婦人,雖是年華逝去,仍可看出當年風韻。
奚玉瑾暗自想道:“她少女之時,定然是個美人胚子。
” 那女人向奚玉瑾仔細端詳,笑道:“百花谷的姑娘當真是名不虛傳,長得就像花朵兒似的。
奚姑娘,咱們雖然是初次見面,我卻是打心眼兒裡喜歡你。
你不必客氣,請坐下說話。
侍菊,你待在這裡做什麼,給客人沏一壺香片來呀!”奚玉瑾想不到主人一見她就是這樣熟絡,戒備的心情不覺松懈下來。
聽得她稱贊自己貌美,心裡暗暗歡喜。
奚玉瑾道:“多蒙召見,不知我應該如何稱呼前輩?”繞個彎兒,請教主人的姓名。
那女人笑道:“别用前輩後輩的稱呼了,我姓辛,排行十四,若不見外,你就叫我一聲十四姑吧。
” 按照當地的習慣,未婚的中年女人,才會對小一輩的外客自稱為什麼“姑”。
奚玉瑾心裡想道:“想必是她少女之時情場失意,故而幽谷獨居,她不喜歡人家說她老,我倒是不宜叫她婆婆了。
” 侍菊奉上香茶,侍梅将那幅畫放在幾上,行過了禮,兩個丫鬟同時退下。
辛十四姑道:“清茶奉客,姑娘莫嫌簡慢。
” 奚玉瑾道:“十四姑是世外高人,這正合上了古人寒夜客來茶當酒的詩句。
”辛十四姑微微一笑,道:“夏姑娘,你真會說話。
” 奚玉瑾客套了幾句,便即開門見山地問道:“十四姑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賜教?” 辛十四姑指着侍梅放在幾上的畫說道:“這一幅畫,侍梅想必已經給你看過了?” 奚玉瑾道:“我正想請問,這幅畫不知十四姑從何處得來?”暗自尋思:“看這情形,佩瑛不像是藏在這裡的了。
” 辛十四姑淡淡說道:“這幅畫是韓大維送給我的。
” 奚玉瑾怔了一怔,心裡想道:“這不但是韓家珍藏的名畫,而且還牽連着韓谷兩家的情誼。
倘若她說的不假,她和韓伯伯的交情,可真是太不尋常了。
” 辛十四姑看出她有點半信半疑的神氣,說道:“不僅是這一幅畫,韓大維把他家中所藏的字畫早已全部送給我了。
他所藏的都是珍品,尋常難得一見的。
奚姑娘你若是有興趣的話,我倒不妨給你看看。
” 奚玉瑾心想:“諒她不會知道,這些畫我是早已看過的了。
”當下說道,“難得有此眼福,正所願也,不敢請耳!” 辛十四姑笑道:“素聞奚姑娘才貌雙全,琴棋書畫無不通曉,果然名不虛傳。
這些名畫今晚是遇上識主了。
”端起茶杯,接着說道:“茶快涼了,請奚姑娘喝過了茶,咱們就去賞畫。
” 奚玉瑾笑道:“我隻是附庸風雅,哪說得是個解人。
”當下喝了那杯香片,隻覺香留舌底,沁人睥腑。
不覺贊道:“好茶!”辛十四姑道:“這是我叫小丫頭自采的山茶,難得奚姑娘喜歡,再喝—杯吧?”奚玉瑾道:“佳茗不宜牛飲,咱們還是先去看畫如何?”辛十四姑道:“主随客意,那麼咱們回頭再喝。
” 辛十四姑打開隔室的門,說道:“這是我的畫室,裡面挂的都是韓大維送來的名畫。
”侍梅、侍菊剛才聽說主人要請客賞畫,早已在四壁挂上宮燈,光如白晝。
這間畫室比琴房大得多,奚玉瑾放眼一看,隻見滿壁琳琅,她在韓佩瑛香閨看過的那些名畫果然都在其中。
辛十四姑笑道:“韓大
奚玉瑾心裡想道:“月明之夜,焚香操琴,的确是人生一大樂事。
想不到這位前輩女俠,乃是巾帼中高士!”忽覺這香氣似乎甚為熟悉,想了一想,恍然大悟:“原來她焚的這爐沉香屑,正是佩瑛經常用的那種檀香。
” 侍梅低聲說道:“主人正在彈琴,我不便打斷她,請你稍等一會。
” 琴聲恍似珠落玉盤,莺語花間。
奚玉瑾頗解音作,聽得出她彈的是詩經“小雅”中的“白駒篇”,這是一首送客惜别的詩,詩道:“皎皎白駒,食我場苗。
繁之維之,以永今朝。
所謂伊人,于焉逍遙。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那意思是說:“那人騎來的白馬,吃我場上的青苗。
拴起它拴起它啊,延長歡樂的今朝。
那個人那個人啊,曾在這兒和我共樂逍遙。
白馬兒回到山谷去了,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兒啊玉—般美好,别忘了你的約言——給我捎個信啊!别有疏遠我的心啊!” 輕快歡愉的琴音,聽得奚玉瑾神清氣爽,心裡卻又不禁暗暗好笑,想道:“這個曲調最适宜于少女惜别她的情人,若不是我看得見彈琴的是什麼人,真想不到是出于一位婆婆之手。
” 心念未已,琴音忽變,恍如流泉幽咽,空山猿啼,說不盡的凄涼意味。
翻來覆去彈的隻是四句曲調:“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彼何人哉?”聽得奚玉瑾也覺心酸,想道:“我隻道她是超然物外的巾帼高士,卻原來也是傷心人别有懷抱,但不知她要彈到幾時?”奚玉瑾急于知道韓佩瑛的消息,這女人的琴雖然彈得極好,她究已是無心欣賞了。
彈琴的人好像知道她的心意,就在此時,五弦一劃,琴聲戛然而止。
那女人說道:“教貴客久候了,請進來吧。
” 珠簾揭開,奚玉瑾擡頭一看,隻見主人是個年約五十左右的婦人,雖是年華逝去,仍可看出當年風韻。
奚玉瑾暗自想道:“她少女之時,定然是個美人胚子。
” 那女人向奚玉瑾仔細端詳,笑道:“百花谷的姑娘當真是名不虛傳,長得就像花朵兒似的。
奚姑娘,咱們雖然是初次見面,我卻是打心眼兒裡喜歡你。
你不必客氣,請坐下說話。
侍菊,你待在這裡做什麼,給客人沏一壺香片來呀!”奚玉瑾想不到主人一見她就是這樣熟絡,戒備的心情不覺松懈下來。
聽得她稱贊自己貌美,心裡暗暗歡喜。
奚玉瑾道:“多蒙召見,不知我應該如何稱呼前輩?”繞個彎兒,請教主人的姓名。
那女人笑道:“别用前輩後輩的稱呼了,我姓辛,排行十四,若不見外,你就叫我一聲十四姑吧。
” 按照當地的習慣,未婚的中年女人,才會對小一輩的外客自稱為什麼“姑”。
奚玉瑾心裡想道:“想必是她少女之時情場失意,故而幽谷獨居,她不喜歡人家說她老,我倒是不宜叫她婆婆了。
” 侍菊奉上香茶,侍梅将那幅畫放在幾上,行過了禮,兩個丫鬟同時退下。
辛十四姑道:“清茶奉客,姑娘莫嫌簡慢。
” 奚玉瑾道:“十四姑是世外高人,這正合上了古人寒夜客來茶當酒的詩句。
”辛十四姑微微一笑,道:“夏姑娘,你真會說話。
” 奚玉瑾客套了幾句,便即開門見山地問道:“十四姑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賜教?” 辛十四姑指着侍梅放在幾上的畫說道:“這一幅畫,侍梅想必已經給你看過了?” 奚玉瑾道:“我正想請問,這幅畫不知十四姑從何處得來?”暗自尋思:“看這情形,佩瑛不像是藏在這裡的了。
” 辛十四姑淡淡說道:“這幅畫是韓大維送給我的。
” 奚玉瑾怔了一怔,心裡想道:“這不但是韓家珍藏的名畫,而且還牽連着韓谷兩家的情誼。
倘若她說的不假,她和韓伯伯的交情,可真是太不尋常了。
” 辛十四姑看出她有點半信半疑的神氣,說道:“不僅是這一幅畫,韓大維把他家中所藏的字畫早已全部送給我了。
他所藏的都是珍品,尋常難得一見的。
奚姑娘你若是有興趣的話,我倒不妨給你看看。
” 奚玉瑾心想:“諒她不會知道,這些畫我是早已看過的了。
”當下說道,“難得有此眼福,正所願也,不敢請耳!” 辛十四姑笑道:“素聞奚姑娘才貌雙全,琴棋書畫無不通曉,果然名不虛傳。
這些名畫今晚是遇上識主了。
”端起茶杯,接着說道:“茶快涼了,請奚姑娘喝過了茶,咱們就去賞畫。
” 奚玉瑾笑道:“我隻是附庸風雅,哪說得是個解人。
”當下喝了那杯香片,隻覺香留舌底,沁人睥腑。
不覺贊道:“好茶!”辛十四姑道:“這是我叫小丫頭自采的山茶,難得奚姑娘喜歡,再喝—杯吧?”奚玉瑾道:“佳茗不宜牛飲,咱們還是先去看畫如何?”辛十四姑道:“主随客意,那麼咱們回頭再喝。
” 辛十四姑打開隔室的門,說道:“這是我的畫室,裡面挂的都是韓大維送來的名畫。
”侍梅、侍菊剛才聽說主人要請客賞畫,早已在四壁挂上宮燈,光如白晝。
這間畫室比琴房大得多,奚玉瑾放眼一看,隻見滿壁琳琅,她在韓佩瑛香閨看過的那些名畫果然都在其中。
辛十四姑笑道:“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