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荒原镖客驚鳴镝 月夜佳人響佩環
關燈
小
中
大
的?但不管怎樣,看來她對我倒不像是不懷好意了。
” 韓佩瑛眼光一瞥,梳妝台上方的牆壁挂有一張條幅,上面寫着一首詞,韓佩瑛認得是奚玉瑾的字迹,詞道:“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盡養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韓佩瑛輕輕念了一遍,不覺一片茫然,心中隻是想道:“奚姐姐為什麼特别喜歡姜白石這一首詞?她書寫這一首詞,挂在當眼之處,是不是就為了留給我看的呢?” 原來這首詞是南宋詞人姜白石填的《揚州慢》(詞牌名),是姜白石的自度曲,慨歎戰亂之後揚州的荒涼。
詞前有一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
夜雪初霧,養麥彌望。
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
暮色漸起,戍角悲吟。
予懷滄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 南宋詞人怆懷家國,拿戰亂之後的荒涼作題材的甚是平常,這首《揚州慢》雖然是同一類同中的出類拔萃之作,按說也不應使得韓佩瑛特别陀異,但引起韓佩瑛異樣的感覺的卻是因為這首詞的背景乃是揚州。
她的未婚夫谷嘯風正是家住揚州竹西路的。
而且這首詞除了感懷戰亂荒涼之外,還隐約的寫了一段愛情的故事,詞人在揚州有一個舊好,重來尋覓,已是如夢如煙,“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了。
韓佩瑛不由得心念一動,暗自思量,“她特地寫這首詞,莫非是與谷郎有關?” 韓佩瑛又再想道:“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這“杜郎”又是指誰呢?若說是比拟谷郎吧,卻又不像。
谷郎本來就是家住揚州的,有何“重到須驚”?再說,這一首詞乃是感舊懷人纏綿诽憎的哀怨之詞。
奚姐姐寫下這一首詞留給我看,而我卻是就要和谷郎成婚的,雖說我不忌諱,她也不該這樣大殺風景。
” 韓佩瑛疑團滿腹,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自慰自解,啞然失笑,想道:“也許奚姐姐根本就是并無寄托,隻是我自作聰明而已。
她興之所至,随便的寫下這一首詞,我卻來給她猜啞謎了。
” 韓佩瑛等了許久,不見有人進來,故意咳嗽兩聲,外面也沒丫頭答應。
韓佩瑛心裡有氣,想道:“奚玉瑾嘴巴說得這樣親熱,卻又不來理我。
好,她不來難道我就不會找她嗎?” 韓佩瑛急于揭開的啞謎,還是關于她的未婚夫之事,奚玉瑾曾說過她已經把谷嘯風“請”來了,隻要韓佩瑛到了百花谷就可以和谷嘯風會面的,如今韓佩瑛就是想要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可是韓佩瑛畢竟是個“準新娘”的身份,倘若徑直地跑去向人家讨未婚夫,又伯惹人笑話。
但若果不去,悶坐房中,也是無聊。
韓佩瑛心想:“現在不知是什麼時候了?”打開窗子一看,隻見月在天心,清輝如水。
窗外是個大花園,園子裡靜省悄的也看不見有人。
韓佩瑛開了房門,走進花園。
園中處處都有奇花異草,有許多花草,韓佩瑛連名字也不知道。
花木竹石,依着地形布置,構成假山、幽徑,中間又點綴有亭台樓閣,端的是美妙清雅,有如圖畫。
韓佩瑛禁不住歡喜贊歎:“怪不得奚姐姐說她的百花谷是世外桃源,隻是這座花園,就不亞于神仙洞府了。
” 園中景色雖美,可惜韓佩瑛心事重重,卻是不能把全副心神用來欣賞美景,她走了一會,又自想道:“我如今功力已經恢複,此地又沒看守,我不如逃出去到揚州親自查個水落石出。
不過,現在還沒見着奚玉瑾,一走了之、又似乎不大妥當。
”韓佩瑛想了又想,仍是躊躇莫決。
韓佩瑛懷着滿腔心事,穿過回廊,繞過假山,忽地眼睛一亮,原來面前是個荷塘。
月色澄明,荷塘泛影,田田荷葉,朵朵蓮花,翠蓋紅裳,景色佳絕。
韓佩瑛給這荷塘夜色迷住了,不知不覺的抛開了心事,臨流照影。
忽然看見水中多了一個影子,是個男人的影子。
韓佩瑛吃了一驚,回頭看時,隻見一個白衣少年正在她的背後,倚着花樹,含笑看她。
韓佩瑛呆了一呆,蓦地變了面色,喝道:“你是誰?” 原來她最初還以為是谷嘯風偷來會她,待到看得清楚了,才發覺是個從未見過面的陌生男子。
她和谷嘯風是自小訂婚的,訂婚那年她才三歲。
那年谷嘯風的父親谷若虛作客洛陽,就住在她的家裡。
谷嘯風比她大工歲,已經是開始練“童子功”的八歲大的孩子了。
谷若虛十分疼愛這個孩子,到什麼地方都把孩子帶在身邊。
韓佩瑛的父親韓大維和谷若虛是老朋友,彼此都很欣賞對方的子女,就這樣給他們訂下了婚事。
韓佩瑛隻有三歲,還未懂事,對于訂婚,隻是覺得好玩而已,對谷嘯風并未留下印象。
谷家父子回去之前,由于路途遙遠,兩家很少往來。
十年當中,隻有韓大維去過一次揚州,韓佩瑛一來因為年紀小,二來因為是未過門的小姐身份,自是不便跟她父親同去。
韓佩瑛再見到谷嘯鳳的時候,她已經是十四歲了。
那次谷嘯風是來報喪的,他的父親谷若虛已經在原籍逝世。
韓大維聽得老朋友逝世的消息,很是傷心,不免也談起了他們的婚事。
谷嘯風推說年紀還小.二來他要按照古禮服三年之孝,不便接個“童養媳”過門。
韓大維也是有點舍不得這樣小的女兒離開他,終于同意了谷嘯風的意見,待他三年脫孝之後,再來迎親。
不料自此之後,時局日非,兵荒馬亂,南北阻隔。
谷嘯風不能來迎親,韓大維又因遭了一次意外,得了一個内傷的病,武功雖然未失,行動已是不便,因此也不能親自送女兒去完婚。
于是一個三年又一個三年,終于拖到了今年,韓佩瑛二十歲了,她的父親才決定由虎威镖局“護送”她到揚州完婚。
那次谷嘯風到她家報喪,韓佩瑛害羞,不敢出去和未婚夫見面,但也在簾後愉偷的看過,這次當然是和三歲的時候不同,未婚夫的面貌已經是深印她的腦海。
她見未婚夫長得英俊,心裡也曾暗暗喜歡。
現在站在她面前的這個男子,和谷嘯風差
” 韓佩瑛眼光一瞥,梳妝台上方的牆壁挂有一張條幅,上面寫着一首詞,韓佩瑛認得是奚玉瑾的字迹,詞道:“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過春風十裡,盡養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韓佩瑛輕輕念了一遍,不覺一片茫然,心中隻是想道:“奚姐姐為什麼特别喜歡姜白石這一首詞?她書寫這一首詞,挂在當眼之處,是不是就為了留給我看的呢?” 原來這首詞是南宋詞人姜白石填的《揚州慢》(詞牌名),是姜白石的自度曲,慨歎戰亂之後揚州的荒涼。
詞前有一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
夜雪初霧,養麥彌望。
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
暮色漸起,戍角悲吟。
予懷滄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 南宋詞人怆懷家國,拿戰亂之後的荒涼作題材的甚是平常,這首《揚州慢》雖然是同一類同中的出類拔萃之作,按說也不應使得韓佩瑛特别陀異,但引起韓佩瑛異樣的感覺的卻是因為這首詞的背景乃是揚州。
她的未婚夫谷嘯風正是家住揚州竹西路的。
而且這首詞除了感懷戰亂荒涼之外,還隐約的寫了一段愛情的故事,詞人在揚州有一個舊好,重來尋覓,已是如夢如煙,“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了。
韓佩瑛不由得心念一動,暗自思量,“她特地寫這首詞,莫非是與谷郎有關?” 韓佩瑛又再想道:“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
這“杜郎”又是指誰呢?若說是比拟谷郎吧,卻又不像。
谷郎本來就是家住揚州的,有何“重到須驚”?再說,這一首詞乃是感舊懷人纏綿诽憎的哀怨之詞。
奚姐姐寫下這一首詞留給我看,而我卻是就要和谷郎成婚的,雖說我不忌諱,她也不該這樣大殺風景。
” 韓佩瑛疑團滿腹,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自慰自解,啞然失笑,想道:“也許奚姐姐根本就是并無寄托,隻是我自作聰明而已。
她興之所至,随便的寫下這一首詞,我卻來給她猜啞謎了。
” 韓佩瑛等了許久,不見有人進來,故意咳嗽兩聲,外面也沒丫頭答應。
韓佩瑛心裡有氣,想道:“奚玉瑾嘴巴說得這樣親熱,卻又不來理我。
好,她不來難道我就不會找她嗎?” 韓佩瑛急于揭開的啞謎,還是關于她的未婚夫之事,奚玉瑾曾說過她已經把谷嘯風“請”來了,隻要韓佩瑛到了百花谷就可以和谷嘯風會面的,如今韓佩瑛就是想要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可是韓佩瑛畢竟是個“準新娘”的身份,倘若徑直地跑去向人家讨未婚夫,又伯惹人笑話。
但若果不去,悶坐房中,也是無聊。
韓佩瑛心想:“現在不知是什麼時候了?”打開窗子一看,隻見月在天心,清輝如水。
窗外是個大花園,園子裡靜省悄的也看不見有人。
韓佩瑛開了房門,走進花園。
園中處處都有奇花異草,有許多花草,韓佩瑛連名字也不知道。
花木竹石,依着地形布置,構成假山、幽徑,中間又點綴有亭台樓閣,端的是美妙清雅,有如圖畫。
韓佩瑛禁不住歡喜贊歎:“怪不得奚姐姐說她的百花谷是世外桃源,隻是這座花園,就不亞于神仙洞府了。
” 園中景色雖美,可惜韓佩瑛心事重重,卻是不能把全副心神用來欣賞美景,她走了一會,又自想道:“我如今功力已經恢複,此地又沒看守,我不如逃出去到揚州親自查個水落石出。
不過,現在還沒見着奚玉瑾,一走了之、又似乎不大妥當。
”韓佩瑛想了又想,仍是躊躇莫決。
韓佩瑛懷着滿腔心事,穿過回廊,繞過假山,忽地眼睛一亮,原來面前是個荷塘。
月色澄明,荷塘泛影,田田荷葉,朵朵蓮花,翠蓋紅裳,景色佳絕。
韓佩瑛給這荷塘夜色迷住了,不知不覺的抛開了心事,臨流照影。
忽然看見水中多了一個影子,是個男人的影子。
韓佩瑛吃了一驚,回頭看時,隻見一個白衣少年正在她的背後,倚着花樹,含笑看她。
韓佩瑛呆了一呆,蓦地變了面色,喝道:“你是誰?” 原來她最初還以為是谷嘯風偷來會她,待到看得清楚了,才發覺是個從未見過面的陌生男子。
她和谷嘯風是自小訂婚的,訂婚那年她才三歲。
那年谷嘯風的父親谷若虛作客洛陽,就住在她的家裡。
谷嘯風比她大工歲,已經是開始練“童子功”的八歲大的孩子了。
谷若虛十分疼愛這個孩子,到什麼地方都把孩子帶在身邊。
韓佩瑛的父親韓大維和谷若虛是老朋友,彼此都很欣賞對方的子女,就這樣給他們訂下了婚事。
韓佩瑛隻有三歲,還未懂事,對于訂婚,隻是覺得好玩而已,對谷嘯風并未留下印象。
谷家父子回去之前,由于路途遙遠,兩家很少往來。
十年當中,隻有韓大維去過一次揚州,韓佩瑛一來因為年紀小,二來因為是未過門的小姐身份,自是不便跟她父親同去。
韓佩瑛再見到谷嘯鳳的時候,她已經是十四歲了。
那次谷嘯風是來報喪的,他的父親谷若虛已經在原籍逝世。
韓大維聽得老朋友逝世的消息,很是傷心,不免也談起了他們的婚事。
谷嘯風推說年紀還小.二來他要按照古禮服三年之孝,不便接個“童養媳”過門。
韓大維也是有點舍不得這樣小的女兒離開他,終于同意了谷嘯風的意見,待他三年脫孝之後,再來迎親。
不料自此之後,時局日非,兵荒馬亂,南北阻隔。
谷嘯風不能來迎親,韓大維又因遭了一次意外,得了一個内傷的病,武功雖然未失,行動已是不便,因此也不能親自送女兒去完婚。
于是一個三年又一個三年,終于拖到了今年,韓佩瑛二十歲了,她的父親才決定由虎威镖局“護送”她到揚州完婚。
那次谷嘯風到她家報喪,韓佩瑛害羞,不敢出去和未婚夫見面,但也在簾後愉偷的看過,這次當然是和三歲的時候不同,未婚夫的面貌已經是深印她的腦海。
她見未婚夫長得英俊,心裡也曾暗暗喜歡。
現在站在她面前的這個男子,和谷嘯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