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關燈
她總是鐘愛淺色。

    她穿着米色的套裝和一件奶油色的寬大絲質套衫。

    她金色的頭發往後梳着,沒有戴任何首飾。

    充滿性感而又一本正經似乎是她的天賦。

     我們在公園旁邊的人行道上走着,一邊看孩子們打壘球,兩人誰也不開腔。

    和她同來的那名男子在汽車裡等着。

    在一個街區之外,我們可以看到那些記者們聚集在我的公寓的外面。

     勞倫望着他們說道:“見鬼,我的老天,彼得。

    我無法相信你,真的無法相信你,這件事辦得糟透了,但對我的立場毫無影響。

    ” 我問道:“誰告訴他們的?” “不是我。

    ” “有人幹的,有人告訴他們,你4點鐘來這兒。

    ” “唔,反正不是我。

    ” “你隻是碰巧才着意打扮一番來到這兒?” “我今天上午出庭。

    ” “好,不錯。

    ” “見你的鬼,彼得。

    ” “我說不錯嘛。

    ” “你這個臭警探。

    ” 她轉過了身子。

    我們又往回走着,遠遠地離開了那些記者。

     她歎了口氣。

    “好吧,”她說道,“讓我們設法心平氣和地解決這個問題。

    ” “行啊。

    ” “我不知道,你是怎麼讓自己卷到這個旋渦中去的,彼得。

    我很抱歉,不過你将不得不放棄監護權,我不能讓我的女兒在一個令人可疑的環境裡長大,我絕不允許。

    我是顧及我的地位、我在辦公室的名聲。

    ” 勞倫總是過分追求表面的東西。

    “為什麼環境會令人可疑?” “為什麼?虐待兒童是極其嚴重的指控,彼得。

    ” “根本不存在虐待兒童。

    ” “關于你過去的說法不能不考慮。

    ” “那都是無稽之談,”我辯解道,“你我曾經是夫妻,你對此一清二楚。

    ” 勞倫固執地堅持道:“米歇爾得去做檢查。

    ” “好吧,檢查的結論将是沒這回事。

    ” “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實在無所謂檢查是什麼結果。

    問題不在這裡,彼得。

    我得取得監護權,這樣我心裡才能安甯。

    ” “哦,看在上帝的分上。

    ” “正是這樣,彼得。

    ” “你根本不知道撫養孩子是怎麼回事。

    這會占去你過多的工作時間。

    ” “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彼得。

    是你使我走投無路嘛。

    ”現在聽她的語氣,她似乎受了長時間的折磨似的。

    裝出受苦受難的樣子是她達到目的的拿手好戲。

     我說道:“勞倫,你知道,過去那些指控都是捏造的。

    你趕到這兒來談這件事是因為威利給你挂了電話。

    ” “他沒有給我挂電話,他給助理檢察官挂的電話,給我的上司挂的電話。

    ” “勞倫。

    ” “我很抱歉,彼得。

    不過你是自找的。

    ” “勞倫。

    ” “我的主意已定。

    ” “勞倫,這樣做很危險。

    ” 她發出刺耳的笑聲。

    “告訴我,難道你認為我不知道這有多危險,彼得?這會使我出盡洋相。

    ” “你在胡扯些什麼?” “你以為我在胡扯什麼,你這狗娘養的?”她怒氣沖沖地說道,“我是在說拉斯維加斯。

    ” 我不再吭聲,我壓根兒趕不上她的思路。

     “你說,”她說道,“你到拉斯維加斯去了幾次?” “隻有一次。

    ” “那次你去那兒,赢了一大筆錢?” “勞倫,你不是全知道……” “是的,我知道,知道得一清二楚。

    你到拉斯維加斯去赢大錢選的是什麼時間?指控你虐待兒童又是什麼時間?相隔一周?相隔兩周?” 情況原來是這樣。

    她在擔心,有人會把那兩件事聯系起來,人們會以某種形式重新追查,那樣就會牽連到她。

     “你去年本該第二次去那兒。

    ” “我當時忙得很。

    ” “要是你還記得的話,彼得,我曾對你說,在以後的幾年中,你每年都要去一次,形成一種慣例。

    ” “我忙得很,還得撫養一個孩子。

    ” “唔,”她搖搖頭,“現在我們都跑不掉了。

    ” 我問道:“有什麼關系?他們永遠也搞不清。

    ” 這下她真火冒三丈了。

    “永遠也搞不清?他們早已搞清了。

    他們已經知道啦。

    我相信他們已經和馬丁内斯或赫南德斯或是随便什麼名字的那兩口子談過了。

    ” “但是他們不可能……” “你算了吧!你知道,你是怎樣得到日本人聯絡官的職務的嗎?你是怎樣得到這個職務的,彼得?” 我皺起眉頭回想着,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

    “當時在特種勤務處有個空缺,一長串的人在申請……” “是的,但後來呢?”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事實上,我也說不清管理部門是如何決定的。

    我隻是申請了一下,便把這件事擱在腦後,後來卻通過了。

    那段時間我忙得夠嗆,在新聞處工作沒有悠閑的時候。

     “我來告訴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勞倫說道,“特種勤務處的處長征求了亞洲方面的意見,最後确定了合适的人選。

    ” “唔,也許真是這樣,但是我不知道……” “你知道亞洲方面花了多長時間來審查這張候選人名單嗎?3個月,彼得。

    他們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