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關燈
” “他當然信心十足,”康納說道,“如果他知道你對他很惱火,他會感到吃驚的。

    你認為他很不道德,他則認為你太天真。

    因為對日本人來說,表現得始終如一是不可能的。

    在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面前,日本人的表現就各不相同。

    他在自己的家裡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時,身份都在變化。

    ” “是啊,”我說道,“這沒什麼,問題是他是個撒謊的雜種。

    ” 康納看了看我。

    “你會這樣跟你母親談話嗎?” “當然不會。

    ” “所以你也随着不同場合而變化嘛,”康納說道,“事實上我們大家都是如此。

    隻不過美國人認為人的個性核心是不随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而日本人則認為一切都受場合的制約。

    ” “在我看來這倒像是撒謊的借口。

    ” “他并不認為這是撒謊。

    ” “但實際上這就是。

    ” 康納聳聳肩。

    “後輩,這僅僅是你的看法,他并不認為那是撒謊。

    ” “見鬼。

    ” “聽我說,你有自己的選擇。

    你可以按照日本人的方式理解他們,與他們打交道,你也可以對他們大為惱火。

    不過我們的問題是在這個國家裡,我們與日本人打交道時,并沒有認清他們,并采取相應的方式。

    ”這時汽車從一個大坑上開過,猛地一颠,把車内無線電送話器都颠掉下來了。

    康納把它擡起來,放到挂鈎上。

     前方不遠處就是離開高速公路去班迪的路口,我拐上右邊的車道。

    “有件事我不太明白,”我說道,“你為什麼覺得在保安值班室裡帶着公文箱的那個人可能就是兇手呢?” “根據時間順序。

    你看,報警的時間是8點32分。

    過了不到一刻鐘,也就是8點45分,就有個日本人在那兒調換錄像帶,想消滅證據、掩蓋事實。

    這個反應相當快,遠非一家日本公司做得到的。

    ” “為什麼呢?” “日本人的組織機構對危機的反應實際上非常慢。

    他們在決策方面對過去的先例有很大的依賴性。

    如果以前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還記得電傳的事嗎?我相信整個晚上他們與東京的中本公司總部的電傳往來都沒斷過。

    毫無疑問,公司方面仍在尋找對策。

    遇到新的情況,日本人的組織機構怎麼也無法做出快速反應。

    ” “可是,一個人單獨行動就能做到?” “是啊,完全可以。

    ” 我說道:“所以你才認為帶公文提箱的那個人也許就是兇手。

    ” 康納點點頭。

    “是的,不是兇手本人,就是與兇手關系密切的人。

    不過等我們到了奧斯汀小姐的公寓,知道的情況就會多一些。

    我想我已經看見了,就在前面,在右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