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劫後剩餘生女兒淚灑 門前傷永别公子情傷
關燈
小
中
大
形态與社會物,一在蒙邊,彼此不相往來。
我也以為這事說過便算了。
哪知今年春初,聽這裡的一位武林朋友說,上官天野仍有意踐約。
所以我才趕回去通知你的師祖,當時他老人家不置可否,隻說你們先到瓦刺去吧。
還不知他會不會來呢。
”張丹楓道:“我聽師父說過,師祖所創的雙劍合璧的玄機劍法,就是準備對付這老魔頭的,想來他老人家不願親自出手了。
”董嶽道:“雙劍合璧的威力我尚未見,三師弟和四師妹雖然聰颍過人,比我強得多,但若說要對付那魔頭,那卻還相差尚遠。
”張丹楓深知雙劍合璧的威力,對董嶽之言,殊不相信。
但不願在師伯面前誇耀自己師父的劍法,亦不出聲。
董嶽忽道:“丹楓,你的小友呢?” 董嶽口中所說的“小友”,當然指的乃是雲蕾。
張丹楓心頭一跳,他尚未與父親談過,不願便即提出,當下抛了一個眼色,董嶽似解不解,道:“你就不挂念她了嗎?”張宗周道:“楓兒,你既與好友同來,就該請他來見我呀。
”張丹楓道:“他有事先走了。
”董嶽道:“她不是要到唐古拉山南面的峽谷去找母親嗎?”張丹楓心頭又是一跳:原來董嶽亦已見着雲蕾了,要不然他不會知道此事。
當下歡喜之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他是絕頂聰明的人,當然猜到雲蕾之住到碧羅山乃是董嶽的安排了。
張宗周面上現出疑惑的神情,問道:“什麼朋友?”張丹楓道:“一位肝膽照人的朋友。
”張宗周道:“既然如此,他日你一定要請他到咱們家裡來。
”張丹楓應了一聲,想起雲蕾發誓不願見他父親,心中無限凄酸。
董嶽又道:“上官魔頭就在唐古拉山北面的高峰,從南面峽谷愕羅族人聚居之地北行,爬上北面的高峰,大約有三日的路程。
适才張大人問起天華,他已經先去了。
”張丹楓問道:“上官天野叫你們何時拜山?”董嶽道:“日期尚未确定,總在清明之前。
天華先走,是我叫他去先會一位武林朋友,必要之時,出來調解的。
你的二師伯呢?聽說他也來了,隻是天華和我都還沒見着他。
”張丹楓道:“他和震三界畢道凡在一起呢。
”當下将昨夜發生之事,約略說了一遍。
董嶽笑道:“潮音的脾氣還是依然如故。
好吧,我再逗留幾天,找到他後和他說話。
”張丹楓忽道:“那麼,明天我也先走了。
” 張宗周愕然道:“楓兒,你剛回來,怎麼又走?”張丹楓道:“師尊有事,弟子服其勞,我的師父既然前往履險,我怎能不追随呢?”張宗周想自己的兒子乃是謝天華一手培養成材的,張丹楓所說的自是正理,當下雖覺黯然,卻也不加阻撓。
隻是問道:“你那匹照夜獅子馬呢?”張丹楓道:“我那位朋友帶它先走了。
”張宗周“哦”了一聲,心道:“他和這位朋友交情确是不比尋常。
”心中越發想知道那是何人。
第二日一早董嶽和張丹楓向張宗周辭行,張宗周道:“我送你們出去。
”攜着兒子的手,緩緩而行,董嶽則在澹台滅明陪伴之下,先到門前相候。
張丹楓道:“爹,你回去吧,你還要上朝呢。
”張宗周道:“辭呈昨夜我已修好了,不必着忙。
從此我無官一身輕,隻有盼望你回來了。
”張丹楓道:“爹爹不必挂心,我和師父都會回來的。
”張宗周道:“隻恐你回來這後,又要走了。
你回來時,明朝的使臣想亦應當來了。
”張丹楓道:“你為什麼不與我們一同回去?”張宗周道:“昨夜早已說過,不必多說了。
”張丹楓忽道:“大人可還記得以前那位明朝的使臣雲靖嗎?” 張宗周怔了一怔,張丹楓隻覺他的掌心淌汗,微微發抖。
過了半晌,張宗周歎了口氣,說道:“呀,三十年了,三十年前之事還曆曆如在目前,雲使臣是我生平所見的第一條硬漢,我怎會不記得?算起來他回國也有十年了。
”張丹楓道:“他剛踏進國門,便被王振假傳聖旨,将他害死了。
”張宗周道:“這事情我亦聽說。
呀,都是我的罪過。
想那時我少年氣盛,恨極明朝的天子,連同效忠明朝的人,我都憎恨,以至令雲靖在冰天雪地的湖邊,牧馬了二十年。
他二十年來飲冰嚼雪,對朱家天子始終是丹心一片,他雖然是與我作對,我倒很佩服他的。
近年來我一想到這件事情,就覺得難過,這是我生平所作的唯一罪孽。
我倒希望将來明朝派來的使臣,也像雲靖一樣,是個鐵铮铮的硬漢。
”張丹楓忽道:“聽說雲靖還留下兩個孫兒,一男一女,年歲和我差不多。
”張宗周道:“是嗎,但願能見着他們。
”張丹楓道:“若然他們有求助于你的地方,你願意嗎?”張宗周道:“你是我所寶貝的兒子,若然要為了他們,舍棄了你,我也情願。
”忽又歎道:“他們若然還在人世長大成人,定知他爺爺當年之事,他們一定将我當作仇人,又怎會向我求助?”張丹楓聽他父親所說的話,出于肺腑,心中大慰,隻聽得他父親又道:“你怎麼知道這兩個孩子下落?”張丹楓本想将他與雲蕾之事說知,但一轉念間,卻忍着不說,隻道:“聽說他們也跟了明師,學成了一身武藝,雲靖的孫兒好像還在明朝為官呢,我是聽得江湖上的朋友說的。
”張宗周喜道:“這樣我就安心了。
但願将來明朝派來的使者,就是雲靖的孫兒。
” 說話之間,已到了門邊。
張丹楓道:“爹爹保重。
”和董嶽走出後門,隻見張宗周淚光瑩然,還倚在門邊凝望。
董嶽道:“天華師弟真有耐心遠見,現在我才知道他肯留在你們家中十年的理由。
你的父親願暗助中國,看來也先亦興不起什麼波浪了。
” 張丹楓道:“師伯,咱們現在上哪兒?”董嶽道:“當然是上碧羅山呀,你的小兄弟正在挂念你呢。
”張丹楓道:“原來是你老叫她上山去住的。
”董嶽道:“碧羅山上有我的一位朋友,雲蕾在客店居住,終是不妥,因此我叫她到這位朋友家中暫住。
” 兩人腳程甚快,不到一刻就來到了碧羅山。
寒冬肅殺,滿山黃葉,但張丹楓心中卻充滿生氣,對着殘冬臘月,卻如看見了明媚的春光。
走上半山,隻見山坡上一家人家,土牆木門,倒也齊整,門前倚着一個少女,正是雲蕾。
張丹楓叫道:“小兄弟,小兄弟,我回來了!”雲蕾淡淡應了一聲,神情甚是冷漠。
董嶽瞧了他們一眼,搖搖頭道:“你們真是一對冤家。
” 張丹楓道:“我和父親談起當年之事,他甚是後悔。
”正想告訴雲蕾他的父親是怎樣盼望能見到他們,雲蕾冷冷說道:“我也在後悔呢。
”張丹楓道:“後悔什麼?”雲蕾道:“我的爺爺牧馬,我的母親現在給人家放羊,将來若和你一道見着母親,我也不知該怎說好。
”張丹楓歎了口氣。
原來雲蕾是覺得和他相好,對不起母親,故此後悔。
董嶽笑道:“你們這兩個小家夥一見面就唉聲歎氣,真令我這老頭子莫名其妙,有話進裡面去說。
”張丹楓歎氣道:“我就是赴湯蹈火,也要同你尋着母親。
将來不論伯母怎樣責怪我,我也甘受。
”雲蕾忽地噗嗤一笑道:“責怪你做什麼?我的母親生平從不責怪人的。
别作得那樣可憐相啦。
”一笑之下,春意盎然,好像滿天的陰霾都被陽光驅逐了。
董嶽的朋友是一位客居蒙古的回族武師,甚是豪爽,接他們進門之後,便自去洗剝昨日獵來的一頭黃羊,給他們下酒。
三人坐定,雲蕾道:“三師伯和師父昨天已經走了。
”董
我也以為這事說過便算了。
哪知今年春初,聽這裡的一位武林朋友說,上官天野仍有意踐約。
所以我才趕回去通知你的師祖,當時他老人家不置可否,隻說你們先到瓦刺去吧。
還不知他會不會來呢。
”張丹楓道:“我聽師父說過,師祖所創的雙劍合璧的玄機劍法,就是準備對付這老魔頭的,想來他老人家不願親自出手了。
”董嶽道:“雙劍合璧的威力我尚未見,三師弟和四師妹雖然聰颍過人,比我強得多,但若說要對付那魔頭,那卻還相差尚遠。
”張丹楓深知雙劍合璧的威力,對董嶽之言,殊不相信。
但不願在師伯面前誇耀自己師父的劍法,亦不出聲。
董嶽忽道:“丹楓,你的小友呢?” 董嶽口中所說的“小友”,當然指的乃是雲蕾。
張丹楓心頭一跳,他尚未與父親談過,不願便即提出,當下抛了一個眼色,董嶽似解不解,道:“你就不挂念她了嗎?”張宗周道:“楓兒,你既與好友同來,就該請他來見我呀。
”張丹楓道:“他有事先走了。
”董嶽道:“她不是要到唐古拉山南面的峽谷去找母親嗎?”張丹楓心頭又是一跳:原來董嶽亦已見着雲蕾了,要不然他不會知道此事。
當下歡喜之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他是絕頂聰明的人,當然猜到雲蕾之住到碧羅山乃是董嶽的安排了。
張宗周面上現出疑惑的神情,問道:“什麼朋友?”張丹楓道:“一位肝膽照人的朋友。
”張宗周道:“既然如此,他日你一定要請他到咱們家裡來。
”張丹楓應了一聲,想起雲蕾發誓不願見他父親,心中無限凄酸。
董嶽又道:“上官魔頭就在唐古拉山北面的高峰,從南面峽谷愕羅族人聚居之地北行,爬上北面的高峰,大約有三日的路程。
适才張大人問起天華,他已經先去了。
”張丹楓問道:“上官天野叫你們何時拜山?”董嶽道:“日期尚未确定,總在清明之前。
天華先走,是我叫他去先會一位武林朋友,必要之時,出來調解的。
你的二師伯呢?聽說他也來了,隻是天華和我都還沒見着他。
”張丹楓道:“他和震三界畢道凡在一起呢。
”當下将昨夜發生之事,約略說了一遍。
董嶽笑道:“潮音的脾氣還是依然如故。
好吧,我再逗留幾天,找到他後和他說話。
”張丹楓忽道:“那麼,明天我也先走了。
” 張宗周愕然道:“楓兒,你剛回來,怎麼又走?”張丹楓道:“師尊有事,弟子服其勞,我的師父既然前往履險,我怎能不追随呢?”張宗周想自己的兒子乃是謝天華一手培養成材的,張丹楓所說的自是正理,當下雖覺黯然,卻也不加阻撓。
隻是問道:“你那匹照夜獅子馬呢?”張丹楓道:“我那位朋友帶它先走了。
”張宗周“哦”了一聲,心道:“他和這位朋友交情确是不比尋常。
”心中越發想知道那是何人。
第二日一早董嶽和張丹楓向張宗周辭行,張宗周道:“我送你們出去。
”攜着兒子的手,緩緩而行,董嶽則在澹台滅明陪伴之下,先到門前相候。
張丹楓道:“爹,你回去吧,你還要上朝呢。
”張宗周道:“辭呈昨夜我已修好了,不必着忙。
從此我無官一身輕,隻有盼望你回來了。
”張丹楓道:“爹爹不必挂心,我和師父都會回來的。
”張宗周道:“隻恐你回來這後,又要走了。
你回來時,明朝的使臣想亦應當來了。
”張丹楓道:“你為什麼不與我們一同回去?”張宗周道:“昨夜早已說過,不必多說了。
”張丹楓忽道:“大人可還記得以前那位明朝的使臣雲靖嗎?” 張宗周怔了一怔,張丹楓隻覺他的掌心淌汗,微微發抖。
過了半晌,張宗周歎了口氣,說道:“呀,三十年了,三十年前之事還曆曆如在目前,雲使臣是我生平所見的第一條硬漢,我怎會不記得?算起來他回國也有十年了。
”張丹楓道:“他剛踏進國門,便被王振假傳聖旨,将他害死了。
”張宗周道:“這事情我亦聽說。
呀,都是我的罪過。
想那時我少年氣盛,恨極明朝的天子,連同效忠明朝的人,我都憎恨,以至令雲靖在冰天雪地的湖邊,牧馬了二十年。
他二十年來飲冰嚼雪,對朱家天子始終是丹心一片,他雖然是與我作對,我倒很佩服他的。
近年來我一想到這件事情,就覺得難過,這是我生平所作的唯一罪孽。
我倒希望将來明朝派來的使臣,也像雲靖一樣,是個鐵铮铮的硬漢。
”張丹楓忽道:“聽說雲靖還留下兩個孫兒,一男一女,年歲和我差不多。
”張宗周道:“是嗎,但願能見着他們。
”張丹楓道:“若然他們有求助于你的地方,你願意嗎?”張宗周道:“你是我所寶貝的兒子,若然要為了他們,舍棄了你,我也情願。
”忽又歎道:“他們若然還在人世長大成人,定知他爺爺當年之事,他們一定将我當作仇人,又怎會向我求助?”張丹楓聽他父親所說的話,出于肺腑,心中大慰,隻聽得他父親又道:“你怎麼知道這兩個孩子下落?”張丹楓本想将他與雲蕾之事說知,但一轉念間,卻忍着不說,隻道:“聽說他們也跟了明師,學成了一身武藝,雲靖的孫兒好像還在明朝為官呢,我是聽得江湖上的朋友說的。
”張宗周喜道:“這樣我就安心了。
但願将來明朝派來的使者,就是雲靖的孫兒。
” 說話之間,已到了門邊。
張丹楓道:“爹爹保重。
”和董嶽走出後門,隻見張宗周淚光瑩然,還倚在門邊凝望。
董嶽道:“天華師弟真有耐心遠見,現在我才知道他肯留在你們家中十年的理由。
你的父親願暗助中國,看來也先亦興不起什麼波浪了。
” 張丹楓道:“師伯,咱們現在上哪兒?”董嶽道:“當然是上碧羅山呀,你的小兄弟正在挂念你呢。
”張丹楓道:“原來是你老叫她上山去住的。
”董嶽道:“碧羅山上有我的一位朋友,雲蕾在客店居住,終是不妥,因此我叫她到這位朋友家中暫住。
” 兩人腳程甚快,不到一刻就來到了碧羅山。
寒冬肅殺,滿山黃葉,但張丹楓心中卻充滿生氣,對着殘冬臘月,卻如看見了明媚的春光。
走上半山,隻見山坡上一家人家,土牆木門,倒也齊整,門前倚着一個少女,正是雲蕾。
張丹楓叫道:“小兄弟,小兄弟,我回來了!”雲蕾淡淡應了一聲,神情甚是冷漠。
董嶽瞧了他們一眼,搖搖頭道:“你們真是一對冤家。
” 張丹楓道:“我和父親談起當年之事,他甚是後悔。
”正想告訴雲蕾他的父親是怎樣盼望能見到他們,雲蕾冷冷說道:“我也在後悔呢。
”張丹楓道:“後悔什麼?”雲蕾道:“我的爺爺牧馬,我的母親現在給人家放羊,将來若和你一道見着母親,我也不知該怎說好。
”張丹楓歎了口氣。
原來雲蕾是覺得和他相好,對不起母親,故此後悔。
董嶽笑道:“你們這兩個小家夥一見面就唉聲歎氣,真令我這老頭子莫名其妙,有話進裡面去說。
”張丹楓歎氣道:“我就是赴湯蹈火,也要同你尋着母親。
将來不論伯母怎樣責怪我,我也甘受。
”雲蕾忽地噗嗤一笑道:“責怪你做什麼?我的母親生平從不責怪人的。
别作得那樣可憐相啦。
”一笑之下,春意盎然,好像滿天的陰霾都被陽光驅逐了。
董嶽的朋友是一位客居蒙古的回族武師,甚是豪爽,接他們進門之後,便自去洗剝昨日獵來的一頭黃羊,給他們下酒。
三人坐定,雲蕾道:“三師伯和師父昨天已經走了。
”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