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柳色青青離愁付湖水 烽煙處處冒險入京華

關燈
隻有一家農戶,還未逃走。

    這家農戶,隻有一個老妪,一個少年,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母親年老體弱,行走不動,兒子不忍舍她獨自逃生。

     張丹楓叩門求宿,那老妪心地仁慈,雖在兵荒馬亂之時,也叫兒子招呼他們,隻是家中米糧所剩無幾,難以為炊,幸好張丹楓還有一袋炒米,就送了半袋給她,又替她看病,知是普通的痢疾,張丹楓随身攜有一些日常應用的藥品,就開了一劑藥粉,替她止痢,果然甚是見效。

    問起戰事消息,他們也不太清楚,隻是前兩日聽得避難路過的親威說,懷來城已确實失陷了,而懷來距他們所住的村莊,僅不過百來裡路。

     雲蕾上路之時,早已改了男兒裝束,農家沒有多餘的客房他們就同住在柴房,兩人憂心國事,都睡不着覺。

    三更時分,忽聽得“砰”的一聲巨響,農家的木門給人撞開,張丹楓急忙跳起,起出去看,隻見一個軍官打扮的人,滿臉血污,執着那個農家少年,氣急敗壞地嚷道:“快開飯給老子吃,不然就把你殺了!”那老妪顫巍巍地走了出來,叫道:“老總,你行行好,放了我的兒子吧。

    ”那軍官“哼”了一聲,道:“好,你去弄飯。

    哈,妙極啦,這裡居然還有兩匹馬。

    把一匹給我,叫你的兒子給我背東西。

    ”老妪哭道:“弄飯可以,但我三個兒子,給你們拉走了兩個,現在隻有這一個兒子啦,老總,你高擡貴手,放了他吧。

    ”那軍官罵道:“你這老糊塗,蒙古兵已打了進來,誰都要去打仗。

    ”斜眼一瞥,忽見張丹楓站在屋角油燈黯淡,看不清面影。

    那軍官大笑一聲,道:“你這老母豬說謊,這裡不是還有一個嗎?” 那軍官左手扣着農家少年的脈門不放,騰出右手,就撲上前去抓張丹楓。

    張丹楓冷冰冰地盯他一眼,道:“你不去打仗反來欺侮百姓!”反手一擒,雙掌一交,那軍官“咦”的一聲一拳直搗,張丹楓隻用了三成力量,忽覺那軍官一抓一拳,竟然是點蒼派的上乘武功,内勁亦甚沉雄,好生詫異,使個“脫袍解甲”,肩頭一矮,揮掌一送,左腳又飛起踢他手腕。

    那軍官迫得放了農家少年,左拳橫格,右掌托張丹楓的腳尖,張丹楓突将勁力一收,輕飄飄的一帶,那軍官“哎喲”一聲,跌倒地上,忽然擡頭說道:“咦,你不是張丹楓嗎?你、你饒了我吧,不要捉我到蒙古去。

    ” 張丹楓道:“胡說,誰捉你到蒙古去?”提起了那個軍官衣袖一抹,将他面上的血污抹淨,定睛一看,登時呆了,這軍官竟然是大内總管康超海。

    張丹楓在校場比武,奪武狀元之時曾見過他陪着皇帝在看台上做主考官。

     那老婆婆松了口氣,道:“呀,這些官爺也真橫蠻。

    ”忽而又歎了口氣,道:“呀,他也可憐,傷成這個樣子。

    ”康超海身上中了十幾支箭,衣裳都沾了鮮血,斑斑點點,有兩支箭且尚未拔出,雙眼失驚無神,顯見得十分疲乏。

    張丹楓心道:“這□也真了得,居然在受傷之後,筋疲力竭之時,還能接我兩招。

    ” 張丹楓一看,他所受的箭傷都是外傷,無大防礙,将還插在他關節之處的兩支箭,也用輕巧的手法給他拔了,并替他敷上了金創藥。

    那老婆婆問道:“這位老總是你朋友嗎?”張丹楓含糊應了一聲,好生慚愧,心中想道:“若然他們知道這人意是大内總管,皇帝的臉皮也都丢盡了。

    ” 那老妪真的要進去弄飯,張丹楓道:“不必啦。

    你們進去睡吧,我服侍他。

    ”把剩下的半袋炒米,泡了開水,道:“康總管,你将就點吧。

    ” 康超海當日在校場比武之時,曾下令要捉張丹楓,這時見他并不記仇,還替他治傷,哪裡還敢多說。

    他狼吞虎咽,把張丹楓僅剩的半袋炒米全都吃完,精神漸漸恢複。

    張凡楓問道:“康總管,你怎麼不跟随皇上,單身逃到這兒?”康超海道:“呀,一言難盡。

    我是跟随皇上,我們五十萬大軍全都垮了,我若不逃,性命不保!” 張丹楓大吃一驚,道:“什麼?你本來是跟随皇上的?難道蒙古兵已進了北京嗎?”康超海道:“不,皇上禦駕親征,現在懷來城外,已陷入了敵人的重重圍困之中了。

    ”張丹楓更驚道:“什麼,皇上居然會禦駕親征?這是誰的主意?”康超海道:“這是王公公的主意。

    ”張丹楓大怒,“啪”的一掌,把飯桌斫了一角,怒道:“王振這□,好毒的心腸!” 康超海不敢作聲,雲蕾走了出來,道:“你不要生氣,再問問他。

    ”張丹楓道:“為什麼不叫于謙大人領兵?”康超海道:“朝廷之事,我哪懂得?隻聽他們說于謙是文官,不能領兵。

    ”張丹楓道:“哼,他們領兵現在怎麼啦?”康超海道:“皇上與王公公領兵,七月十六日從北京出發,十九日過居庸關,二十三日到宣府,八月初一進到大同城,那時連日大風急雨,軍士沒備寒衣,竟然就在大同城凍死了幾萬人,未見敵人軍容已亂。

    兵部尚書邝塵墜馬重傷,戶部尚書王佐奏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