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柳色青青離愁付湖水 烽煙處處冒險入京華
關燈
小
中
大
雲蕾悲喜交集,含淚說道:“哥哥,我知道你憐我疼我!”雲重忽地歎口氣,道:“後來,咱們第一次在青龍峽見面,那時你又扮男裝,幫仇人與我們相鬥,我就想,這人不知是哪裡見過的,呀,好像是我至親至近的人,所以那時我怎樣也下不了殺手。
”雲蕾道:“呀,咱們兄妹竟是心意相通,那時,我也是這樣。
”雲重忽地道:“昨日,我知道你果然是我的妹子,我很歡喜但又很痛心。
呀,你竟和他那樣親熱。
”雲蕾心頭一震,垂下頭來,淚珠奪眶而出。
雲重道:“妹妹,你的劍法已盡足闖蕩江湖,就可惜太柔弱了。
妹妹,你是雲家的女兒,我要你硬起心腸答允我一件事。
”雲蕾面色慘白,低聲說道:“哥哥請說。
”雲重道:“張丹楓之仇我可以不報,但無論如何,他總是我們爺爺切齒痛恨的仇人之子,你今生今世,絕不能與他成為夫妻。
你與他護送地圖,那是為了大明江山,路上同行,你可不能為他甜言蜜語所騙。
若然你真要喜歡他,那麼咱們兄妹的情分就此一刀兩斷!阿蕾,我絕不許你與他成為夫婦,就是這一句話,你答允還是不答允,你說,你說呀!” 這霎時間,雲蕾心中酸苦難言,哥哥若是像昨天那樣,硬邦邦的疾言厲色呵責她,那麼她也許會負氣不答。
然而此刻,哥哥卻是用哀求的眼光在看着她,在感情的激動之中,雲蕾忍着悲痛,擡頭凝視她的哥哥,低聲說道:“嗯,哥哥,我答允你!” 吃過早飯,張丹楓與雲蕾辭别衆人,下山渡湖,澹台父女直送到湖邊。
湖邊柳色青青垂楊覆蓋之下,已備好輕舟一葉,舟中置有洞庭山自釀的美酒,還有風幹了的山雞野味,那是洞庭莊主的一番心意。
澹台鏡明手攀垂柳,目送他們上船,心中暗念:“垂柳千絲,不系行舟住。
”兩句小詞不覺默然神傷。
雲蕾道:“鏡明姐姐,多煩你照料我的哥哥,咱們他日在京再見。
”澹台鏡明也笑道:“雲蕾姐姐多煩你照料我們少主。
”洞庭莊主接口道:“祝你們一路平安,将地圖帶到京城,不負我們數代相守的心意。
”雲蕾面上泛起一陣嬌紅,但洞庭莊主說得如此莊重,隻好裣衽答謝。
張丹楓經過幾許風波,而今又得與雲蕾相聚,心中自是快慰之極,放舟中流,拍舷歌道:“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鬓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偶一回頭,卻見澹台鏡明還是手執垂柳,怔怔地目送自己。
雲蕾心中雖然也覺高興,但高興之中,卻又似帶着淡淡的哀愁,羊皮血書的陰影雖然淡了,但新的陰影,她哥哥那番言語所帶來的陰影,卻又籠罩心頭。
張丹楓見雲蕾意殊落寞,笑道:“小兄弟,你怎麼不笑呀?” 雲蕾輕弄衣帶,道:“有什麼可笑呀?”張丹楓道:“咱們能結伴同行,豈非一樂?”雲蕾道:“這路途也未免太短了呀!”張丹楓一怔,随即明白她的話中含意,心道:“是啊,人生的旅程遙遠,咱們這一段是太短了。
”說道:“你不必說我已猜得出你哥哥對你的言語,但這不必心焦,你哥哥既許咱們同走這一段旅途,也許将來就會讓咱們同走更長的旅途。
”雲蕾一聽此言,心中一動,想道:“哥哥昨晚與今朝之間,果然已是有所不同。
若在以前,他哪裡肯讓我與丹楓同行?他以前固執之極,非向張丹楓報仇不可,但而今這仇恨總算已減了許多。
呀,大哥的話說得有理,世間上總不會有永遠不變的東西。
”然而轉念一想:“哥哥今早的說話,句句動自真情,隻怕他再也不能讓步了。
”心中又是郁郁不歡,但再轉念一想,自己從來不把婚嫁之事放在心上,隻要兩人能夠時常見面,不至于像仇敵般的見面,那麼已是于願已足。
張丹楓不住地微笑看她,他早已猜透了她心中的思想,也不去打攪她,讓她一直沉思,在無言之中享受着人生的妙境。
傍晚時分,渡過太湖,在蘇州住宿一宵。
張丹楓上次上洞庭山時,曾将“照夜獅子馬”寄托給澹台大娘的一位侄子照管這次回來先将寶馬取了,第二日一早就與雲蕾連騎北上,沿途見夫馬糧車,絡繹不絕,顯見軍情甚為緊急。
踏入了河北境,情勢更是不對,北上的人少了,南下的難民卻越來越多,再走兩日,北上的人,除了張、雲二人之外,竟是絕無僅有。
道路田野,都擠滿了逃難的人群,扶老攜幼,呼爺覓娘,一片戰時的凄慘景象,慘不忍睹。
道路傳聞,有的說蒙古兵已打進了居庸關,有的說已到了懷柔和密雲(京師北面的兩個縣分),有的說已過了八達嶺,有的甚至說已包圍了北京。
難民們聽說張丹楓與雲蕾還要趕往北京都是大為驚詫,紛紛勸他們不要前往送死。
張丹楓焦急非常,索性避開官道,專抄險窄難行的小路行走,再走兩日,道路行人絕迹,村落亦已十室九空,想是已迫近戰區,能逃難的都逃難去了。
這日張、雲二人到了房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落,覓了半日,
”雲蕾道:“呀,咱們兄妹竟是心意相通,那時,我也是這樣。
”雲重忽地道:“昨日,我知道你果然是我的妹子,我很歡喜但又很痛心。
呀,你竟和他那樣親熱。
”雲蕾心頭一震,垂下頭來,淚珠奪眶而出。
雲重道:“妹妹,你的劍法已盡足闖蕩江湖,就可惜太柔弱了。
妹妹,你是雲家的女兒,我要你硬起心腸答允我一件事。
”雲蕾面色慘白,低聲說道:“哥哥請說。
”雲重道:“張丹楓之仇我可以不報,但無論如何,他總是我們爺爺切齒痛恨的仇人之子,你今生今世,絕不能與他成為夫妻。
你與他護送地圖,那是為了大明江山,路上同行,你可不能為他甜言蜜語所騙。
若然你真要喜歡他,那麼咱們兄妹的情分就此一刀兩斷!阿蕾,我絕不許你與他成為夫婦,就是這一句話,你答允還是不答允,你說,你說呀!” 這霎時間,雲蕾心中酸苦難言,哥哥若是像昨天那樣,硬邦邦的疾言厲色呵責她,那麼她也許會負氣不答。
然而此刻,哥哥卻是用哀求的眼光在看着她,在感情的激動之中,雲蕾忍着悲痛,擡頭凝視她的哥哥,低聲說道:“嗯,哥哥,我答允你!” 吃過早飯,張丹楓與雲蕾辭别衆人,下山渡湖,澹台父女直送到湖邊。
湖邊柳色青青垂楊覆蓋之下,已備好輕舟一葉,舟中置有洞庭山自釀的美酒,還有風幹了的山雞野味,那是洞庭莊主的一番心意。
澹台鏡明手攀垂柳,目送他們上船,心中暗念:“垂柳千絲,不系行舟住。
”兩句小詞不覺默然神傷。
雲蕾道:“鏡明姐姐,多煩你照料我的哥哥,咱們他日在京再見。
”澹台鏡明也笑道:“雲蕾姐姐多煩你照料我們少主。
”洞庭莊主接口道:“祝你們一路平安,将地圖帶到京城,不負我們數代相守的心意。
”雲蕾面上泛起一陣嬌紅,但洞庭莊主說得如此莊重,隻好裣衽答謝。
張丹楓經過幾許風波,而今又得與雲蕾相聚,心中自是快慰之極,放舟中流,拍舷歌道:“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鬓蕭疏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偶一回頭,卻見澹台鏡明還是手執垂柳,怔怔地目送自己。
雲蕾心中雖然也覺高興,但高興之中,卻又似帶着淡淡的哀愁,羊皮血書的陰影雖然淡了,但新的陰影,她哥哥那番言語所帶來的陰影,卻又籠罩心頭。
張丹楓見雲蕾意殊落寞,笑道:“小兄弟,你怎麼不笑呀?” 雲蕾輕弄衣帶,道:“有什麼可笑呀?”張丹楓道:“咱們能結伴同行,豈非一樂?”雲蕾道:“這路途也未免太短了呀!”張丹楓一怔,随即明白她的話中含意,心道:“是啊,人生的旅程遙遠,咱們這一段是太短了。
”說道:“你不必說我已猜得出你哥哥對你的言語,但這不必心焦,你哥哥既許咱們同走這一段旅途,也許将來就會讓咱們同走更長的旅途。
”雲蕾一聽此言,心中一動,想道:“哥哥昨晚與今朝之間,果然已是有所不同。
若在以前,他哪裡肯讓我與丹楓同行?他以前固執之極,非向張丹楓報仇不可,但而今這仇恨總算已減了許多。
呀,大哥的話說得有理,世間上總不會有永遠不變的東西。
”然而轉念一想:“哥哥今早的說話,句句動自真情,隻怕他再也不能讓步了。
”心中又是郁郁不歡,但再轉念一想,自己從來不把婚嫁之事放在心上,隻要兩人能夠時常見面,不至于像仇敵般的見面,那麼已是于願已足。
張丹楓不住地微笑看她,他早已猜透了她心中的思想,也不去打攪她,讓她一直沉思,在無言之中享受着人生的妙境。
傍晚時分,渡過太湖,在蘇州住宿一宵。
張丹楓上次上洞庭山時,曾将“照夜獅子馬”寄托給澹台大娘的一位侄子照管這次回來先将寶馬取了,第二日一早就與雲蕾連騎北上,沿途見夫馬糧車,絡繹不絕,顯見軍情甚為緊急。
踏入了河北境,情勢更是不對,北上的人少了,南下的難民卻越來越多,再走兩日,北上的人,除了張、雲二人之外,竟是絕無僅有。
道路田野,都擠滿了逃難的人群,扶老攜幼,呼爺覓娘,一片戰時的凄慘景象,慘不忍睹。
道路傳聞,有的說蒙古兵已打進了居庸關,有的說已到了懷柔和密雲(京師北面的兩個縣分),有的說已過了八達嶺,有的甚至說已包圍了北京。
難民們聽說張丹楓與雲蕾還要趕往北京都是大為驚詫,紛紛勸他們不要前往送死。
張丹楓焦急非常,索性避開官道,專抄險窄難行的小路行走,再走兩日,道路行人絕迹,村落亦已十室九空,想是已迫近戰區,能逃難的都逃難去了。
這日張、雲二人到了房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落,覓了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