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石陣戰氛豪情消積怨 荷塘月色詞意寄深心
關燈
小
中
大
”澹台鏡明道:“哼,不行,不行!珠寶雖然是你們張家的,我們替你守了幾代,你要送與明朝皇帝,可得問過我們。
”張丹楓道:“我一說你們準會同意。
”便将他為國的苦心和抱負說了。
澹台鏡明笑道:“哈,原來并不是送給明朝皇帝,是送給打鞑子的人,我倒給你吓了一跳。
” 張丹楓把半藍枇杷吃完,澹台鏡明仍是留在洞中和他說話好像忘記了外面還有人在等待他們的消息似的。
張丹楓從她的話中也知道了許多關于澹台一家的事情。
原來張士誠在敗亡的前夕,将遺孤托與澹台歸真。
那澹台滅明的祖父,遠走蒙古,将快活林的“藏寶圖”托與一個姓石的心腹武士,即轟天雷石英的祖先,又暗中請澹台歸真的弟弟即澹台鏡明的祖父鎮守在西洞庭山,暗護寶藏,并留下了一枚隻能從裡面開出來的金鎖匙,布置可算十分周密。
排起輩分,澹台滅明和澹台鏡明是堂兄妹,但兩支人一在漠北,一在江南卻是幾代不通音訊,直到上一個月,澹台滅明乘着護送番王之便,偷偷溜到太湖一行,他們才知道“老主公”(張士誠)已經在蒙古留下了後代。
張丹楓見她笑語盈盈,在珠光寶氣映照之下分外妩媚,心中一動,說道:“我的小兄弟見了你一定會歡喜你。
”澹台鏡明說:“什麼,你的小兄弟?我為什麼要他歡喜?”張丹楓笑道:“我的小兄弟自幼失了親人,孤苦伶仃,沒有人和她玩,你和她一般年紀,不正是可以做個最好的朋友嗎?”澹台鏡明怒道:“什麼?要我陪你的小兄弟玩?哼,我不喜歡和臭小子玩!”其實張丹楓也是“臭小子”,澹台鏡明一說之後,立刻又發現自己說話的破綻,不覺面上又泛起紅潮。
隻聽得張丹楓笑道:“我的小兄弟不是臭小子。
”澹台鏡明道:“不是臭小子是香小子呀。
哼,香小子我也不喜歡。
”張丹楓笑道:“也不是香小子,她呀,她是一位小姑娘。
”澹台鏡明一怔,道:“是小姑娘?”張丹楓道:“是呀,是小姑娘。
我認識她時,她女扮男裝,我叫慣了她小兄弟,老是改不過口來。
”澹台鏡明見他提起“小兄弟”時,說得十分親熱,不知怎的,心頭突然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竟是平生從未有過的感覺,但也是一掠即過,面上并沒有現出什麼,可是張丹楓已似察覺了什麼,心中對這少女頗感歉意。
兩人停下話來,過了半晌,張丹楓忽似記起一事,問道:“你的爹爹為何不下來?”澹台鏡明道:“他發現有敵人上山想必是去布置八陣圖了。
”說得毫不在乎。
張丹楓驚道:“若有敵人上山,就必定是紮手的強敵,咱們快出去瞧!” 澹台鏡明道:“什麼紮手的強敵,料也闖不過我爹手中的漁叉,闖得過爹爹手中的漁叉,也闖不過那個石陣。
”她對爹爹的武功與八陣圖竟是十分信賴。
張丹楓心道:“呀,你這小妮子哪裡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今番來的敵人若非大内高手就定是紅發妖龍那班邪魔勁敵。
”說道:“咱們還是去瞧瞧的好。
”澹台鏡明道:“好,去就去吧。
”與張丹楓走出石洞關了玉門,通過隧道,洞口挂有一根長繩,兩人攀援而上,外面一片燦爛的陽光,看光影已是正午時分。
把眼一望,洞庭山莊莊門緊閉,山腰的亂石叢中人影幢幢傳出了一陣陣兵器的劇烈碰擊之聲,張丹楓急忙加快腳步,趕去助陣。
澹台鏡明道:“你急什麼?我的媽媽和妹妹都來了,還怕它什麼強敵。
”張丹楓昨晚到洞庭山莊投宿,并沒有見着女主人,詫道:“啊,原來你還有媽媽。
”澹台鏡明道:“我怎麼沒有媽媽,不過她住在外面,十天半月才回來一次,我剛才見她上到半山,才下來救你。
”張丹楓甚感奇怪想道:“放着這樣好的人間仙境不住,卻夫妻分開,住在外面,卻是為何呢?”但這時急着助陣,無暇多問。
兩人來到八陣圖前,不覺大吃一驚,陣中困住的敵人,竟是個個武功高強。
尤其厲害的是一個老漢和一個道人,那老漢的兵器怪異之極,形似龍頭拐杖,可又比普通的龍頭拐杖多了兩樣東西,一樣是在拐杖的尖端,伸出一個形如手掌的東西,五枝明晃晃的利鈎,有如手指;另一樣是拐杖上長滿尖刺,舞動起來有如毛茸茸的猿臂,作勢攫人。
那道人的兵器,卻是一柄長劍,雖不怪異,但抽刺之際,飛起一朵朵劍花更是駭人。
另有一個少年軍官,掌風虎虎,石陣中較小的石塊,竟然給他的掌力震得飛震起來。
澹台鏡明再仔細瞧時,隻見自己的爹爹雖然把守着死門要戶,但是在強敵圍攻之下,陣勢施展不開。
澹台鏡明一聲嬌叱,拔出利劍,就待闖入石陣,忽見張丹楓定着雙睛,如癡似呆,兀立不動。
澹台鏡明嗔道:“你這人是怎麼的?剛才那麼着急,現在卻又不上前去助我的爹爹,你等什麼?”張丹楓暗叫糟糕,原來那老漢與道人正是鐵臂金猿龍鎮方與三花劍玄靈子,這兩人也還罷了,那少年軍官卻是雲蕾的哥哥,新中恩科武狀元的雲蕾。
看兩邊鬥得如此激烈,隻怕會有死傷。
張丹楓心道:“我雖然暗助雲重中了恩科狀元,隻是他心中對我的敵意實未消除,說明真相,他又不肯相信,如何是好?我若然上前與他動手,豈不誤會更深?”忽見三花劍玄靈子突展絕招,劍花朵朵向把守杜門的一個老婆婆殺去,那老婆婆手使拐杖,呼呼還了兩招,雲重忽然連發三掌,助玄靈子将那老婆婆逼得退出了杜門,張丹楓又是一驚! 另一守在驚門的少女也給敵人逼得手忙腳亂。
張丹楓道:“這兩人是你的媽媽和妹妹嗎?”澹台鏡明怒道:“怎麼,你還等什麼?”說話之間已奔出數丈之地,張丹楓一笑道:“原來都是熟人!”身形一起,倏地搶過了澹台鏡明的前頭,先入石陣,長劍一指,叫道:“澹台大娘,守緊杜門,玉明妹子,轉過休門,我來也!”縱身一躍,掠過鐵臂金猿的頭頂,奔入生門,與洞庭莊主澹台仲元并肩一立,守穩了八陣圖的門戶。
原來雲重那晚在快活林一無所得,反給張丹楓留字嘲笑,自是不肯罷休。
其實張丹楓是好意勸他,他卻當為嘲笑,當下恨恨然回轉撫衙。
第二日京中的七大高手都已會齊,探出張丹楓已進了太湖,于是七大高手,連同雲重,共是八人,急急追蹤而至,就在張丹楓陷入石洞之後的第二日日間,追到了西洞庭山山上。
正在滿山搜索,忽聽得嘿嘿冷笑之聲,擡頭一看,隻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揚着一面錦緞,錦緞上繡着十朵大紅花其中七朵周圍圍以紅線,十分刺目。
一個侍衛奇道:“咦,這不是澹台村茶亭的那個老妪嗎?她的女兒呢?我那日經過茶亭正見她繡這錦緞上的紅花。
”另一個大内高手道:“是呀,那日我經過花亭,也正見她繡這錦緞上的紅花。
她還說什麼這是第十朵。
”雲重心中一怔,想起自己那日離開茶亭之時,錦緞上的還是第八朵紅花,忙問那兩個侍衛道:“你們那日是不是向她們打聽過張丹楓?”那兩個侍衛道:“是呀,這和錦緞上的大紅花又有什麼關系?”雲重道:“這個老婆婆定是張丹楓的黨羽!”急急飛身追趕,那老婆婆又将錦緞一揚,陰恻恻的說道:“呀,可惜,可惜!你也來了!這三朵紅花也要給明兒摘下來了。
” 鐵臂金猿大怒,喝道:“兀你這妖婦,裝神弄鬼。
”率先便追,那老婆婆身法奇快,左一兜,右一繞,不消一盞茶的時刻已将雲重與大内七大高手,都帶到了八陣圖前面。
雲重見亂石堆疊,有如重門疊戶,内中隐有煞氣,他雖不識八陣圖,卻比那些人多讀過幾本兵書,不覺一陣躊躇,停下腳步。
忽見亂石堆中,現出一個少女,笑道:“哈,你們都來了嗎?他們等候同伴已等得不耐煩了。
”将手一指,隻見左側的一堆石堆上并列着七顆頭顱,不知用什麼藥水煉過,面目尚栩栩如生。
雲重認出其中一人,正是那日策馬經過茶亭的那個停士,鐵臂金猿與三花劍也認出其中兩人是司禮太監王振府中的衛士,另一個高手認出一人是海龍幫的副幫主,想來他們都是因為打聽張丹楓而被這兩母女割下頭顱。
大内七大高手都激怒,恃着藝高膽大一齊闖入了八陣中,雲重身不由己,也跟衆人闖入石陣。
石陣中異聲驟起,隻見一個老者,三绺長須,提着一把漁叉,現出身來,接着現
”張丹楓道:“我一說你們準會同意。
”便将他為國的苦心和抱負說了。
澹台鏡明笑道:“哈,原來并不是送給明朝皇帝,是送給打鞑子的人,我倒給你吓了一跳。
” 張丹楓把半藍枇杷吃完,澹台鏡明仍是留在洞中和他說話好像忘記了外面還有人在等待他們的消息似的。
張丹楓從她的話中也知道了許多關于澹台一家的事情。
原來張士誠在敗亡的前夕,将遺孤托與澹台歸真。
那澹台滅明的祖父,遠走蒙古,将快活林的“藏寶圖”托與一個姓石的心腹武士,即轟天雷石英的祖先,又暗中請澹台歸真的弟弟即澹台鏡明的祖父鎮守在西洞庭山,暗護寶藏,并留下了一枚隻能從裡面開出來的金鎖匙,布置可算十分周密。
排起輩分,澹台滅明和澹台鏡明是堂兄妹,但兩支人一在漠北,一在江南卻是幾代不通音訊,直到上一個月,澹台滅明乘着護送番王之便,偷偷溜到太湖一行,他們才知道“老主公”(張士誠)已經在蒙古留下了後代。
張丹楓見她笑語盈盈,在珠光寶氣映照之下分外妩媚,心中一動,說道:“我的小兄弟見了你一定會歡喜你。
”澹台鏡明說:“什麼,你的小兄弟?我為什麼要他歡喜?”張丹楓笑道:“我的小兄弟自幼失了親人,孤苦伶仃,沒有人和她玩,你和她一般年紀,不正是可以做個最好的朋友嗎?”澹台鏡明怒道:“什麼?要我陪你的小兄弟玩?哼,我不喜歡和臭小子玩!”其實張丹楓也是“臭小子”,澹台鏡明一說之後,立刻又發現自己說話的破綻,不覺面上又泛起紅潮。
隻聽得張丹楓笑道:“我的小兄弟不是臭小子。
”澹台鏡明道:“不是臭小子是香小子呀。
哼,香小子我也不喜歡。
”張丹楓笑道:“也不是香小子,她呀,她是一位小姑娘。
”澹台鏡明一怔,道:“是小姑娘?”張丹楓道:“是呀,是小姑娘。
我認識她時,她女扮男裝,我叫慣了她小兄弟,老是改不過口來。
”澹台鏡明見他提起“小兄弟”時,說得十分親熱,不知怎的,心頭突然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竟是平生從未有過的感覺,但也是一掠即過,面上并沒有現出什麼,可是張丹楓已似察覺了什麼,心中對這少女頗感歉意。
兩人停下話來,過了半晌,張丹楓忽似記起一事,問道:“你的爹爹為何不下來?”澹台鏡明道:“他發現有敵人上山想必是去布置八陣圖了。
”說得毫不在乎。
張丹楓驚道:“若有敵人上山,就必定是紮手的強敵,咱們快出去瞧!” 澹台鏡明道:“什麼紮手的強敵,料也闖不過我爹手中的漁叉,闖得過爹爹手中的漁叉,也闖不過那個石陣。
”她對爹爹的武功與八陣圖竟是十分信賴。
張丹楓心道:“呀,你這小妮子哪裡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今番來的敵人若非大内高手就定是紅發妖龍那班邪魔勁敵。
”說道:“咱們還是去瞧瞧的好。
”澹台鏡明道:“好,去就去吧。
”與張丹楓走出石洞關了玉門,通過隧道,洞口挂有一根長繩,兩人攀援而上,外面一片燦爛的陽光,看光影已是正午時分。
把眼一望,洞庭山莊莊門緊閉,山腰的亂石叢中人影幢幢傳出了一陣陣兵器的劇烈碰擊之聲,張丹楓急忙加快腳步,趕去助陣。
澹台鏡明道:“你急什麼?我的媽媽和妹妹都來了,還怕它什麼強敵。
”張丹楓昨晚到洞庭山莊投宿,并沒有見着女主人,詫道:“啊,原來你還有媽媽。
”澹台鏡明道:“我怎麼沒有媽媽,不過她住在外面,十天半月才回來一次,我剛才見她上到半山,才下來救你。
”張丹楓甚感奇怪想道:“放着這樣好的人間仙境不住,卻夫妻分開,住在外面,卻是為何呢?”但這時急着助陣,無暇多問。
兩人來到八陣圖前,不覺大吃一驚,陣中困住的敵人,竟是個個武功高強。
尤其厲害的是一個老漢和一個道人,那老漢的兵器怪異之極,形似龍頭拐杖,可又比普通的龍頭拐杖多了兩樣東西,一樣是在拐杖的尖端,伸出一個形如手掌的東西,五枝明晃晃的利鈎,有如手指;另一樣是拐杖上長滿尖刺,舞動起來有如毛茸茸的猿臂,作勢攫人。
那道人的兵器,卻是一柄長劍,雖不怪異,但抽刺之際,飛起一朵朵劍花更是駭人。
另有一個少年軍官,掌風虎虎,石陣中較小的石塊,竟然給他的掌力震得飛震起來。
澹台鏡明再仔細瞧時,隻見自己的爹爹雖然把守着死門要戶,但是在強敵圍攻之下,陣勢施展不開。
澹台鏡明一聲嬌叱,拔出利劍,就待闖入石陣,忽見張丹楓定着雙睛,如癡似呆,兀立不動。
澹台鏡明嗔道:“你這人是怎麼的?剛才那麼着急,現在卻又不上前去助我的爹爹,你等什麼?”張丹楓暗叫糟糕,原來那老漢與道人正是鐵臂金猿龍鎮方與三花劍玄靈子,這兩人也還罷了,那少年軍官卻是雲蕾的哥哥,新中恩科武狀元的雲蕾。
看兩邊鬥得如此激烈,隻怕會有死傷。
張丹楓心道:“我雖然暗助雲重中了恩科狀元,隻是他心中對我的敵意實未消除,說明真相,他又不肯相信,如何是好?我若然上前與他動手,豈不誤會更深?”忽見三花劍玄靈子突展絕招,劍花朵朵向把守杜門的一個老婆婆殺去,那老婆婆手使拐杖,呼呼還了兩招,雲重忽然連發三掌,助玄靈子将那老婆婆逼得退出了杜門,張丹楓又是一驚! 另一守在驚門的少女也給敵人逼得手忙腳亂。
張丹楓道:“這兩人是你的媽媽和妹妹嗎?”澹台鏡明怒道:“怎麼,你還等什麼?”說話之間已奔出數丈之地,張丹楓一笑道:“原來都是熟人!”身形一起,倏地搶過了澹台鏡明的前頭,先入石陣,長劍一指,叫道:“澹台大娘,守緊杜門,玉明妹子,轉過休門,我來也!”縱身一躍,掠過鐵臂金猿的頭頂,奔入生門,與洞庭莊主澹台仲元并肩一立,守穩了八陣圖的門戶。
原來雲重那晚在快活林一無所得,反給張丹楓留字嘲笑,自是不肯罷休。
其實張丹楓是好意勸他,他卻當為嘲笑,當下恨恨然回轉撫衙。
第二日京中的七大高手都已會齊,探出張丹楓已進了太湖,于是七大高手,連同雲重,共是八人,急急追蹤而至,就在張丹楓陷入石洞之後的第二日日間,追到了西洞庭山山上。
正在滿山搜索,忽聽得嘿嘿冷笑之聲,擡頭一看,隻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揚着一面錦緞,錦緞上繡着十朵大紅花其中七朵周圍圍以紅線,十分刺目。
一個侍衛奇道:“咦,這不是澹台村茶亭的那個老妪嗎?她的女兒呢?我那日經過茶亭正見她繡這錦緞上的紅花。
”另一個大内高手道:“是呀,那日我經過花亭,也正見她繡這錦緞上的紅花。
她還說什麼這是第十朵。
”雲重心中一怔,想起自己那日離開茶亭之時,錦緞上的還是第八朵紅花,忙問那兩個侍衛道:“你們那日是不是向她們打聽過張丹楓?”那兩個侍衛道:“是呀,這和錦緞上的大紅花又有什麼關系?”雲重道:“這個老婆婆定是張丹楓的黨羽!”急急飛身追趕,那老婆婆又将錦緞一揚,陰恻恻的說道:“呀,可惜,可惜!你也來了!這三朵紅花也要給明兒摘下來了。
” 鐵臂金猿大怒,喝道:“兀你這妖婦,裝神弄鬼。
”率先便追,那老婆婆身法奇快,左一兜,右一繞,不消一盞茶的時刻已将雲重與大内七大高手,都帶到了八陣圖前面。
雲重見亂石堆疊,有如重門疊戶,内中隐有煞氣,他雖不識八陣圖,卻比那些人多讀過幾本兵書,不覺一陣躊躇,停下腳步。
忽見亂石堆中,現出一個少女,笑道:“哈,你們都來了嗎?他們等候同伴已等得不耐煩了。
”将手一指,隻見左側的一堆石堆上并列着七顆頭顱,不知用什麼藥水煉過,面目尚栩栩如生。
雲重認出其中一人,正是那日策馬經過茶亭的那個停士,鐵臂金猿與三花劍也認出其中兩人是司禮太監王振府中的衛士,另一個高手認出一人是海龍幫的副幫主,想來他們都是因為打聽張丹楓而被這兩母女割下頭顱。
大内七大高手都激怒,恃着藝高膽大一齊闖入了八陣中,雲重身不由己,也跟衆人闖入石陣。
石陣中異聲驟起,隻見一個老者,三绺長須,提着一把漁叉,現出身來,接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