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石陣戰氛豪情消積怨 荷塘月色詞意寄深心
關燈
小
中
大
張丹楓生性豁達,再翻讀那本《玄功要訣》,忽而笑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也是孔子說的。
我而今得此異書,如聞一代宗師親傳大道,可窺武學不傳之秘,獲前人未有之緣那還不心滿意足,卻還斤斤計較自己能活多少天,胸襟如此滞而不化,豈不為古聖先賢所笑!”如此一想頓把生死置之度外,就在石窟之中,按那異書所授,修習起上乘的内功來。
張丹楓惡鬥半日,本已漸感饑餓,做了一陣功課,氣透重關,舌底生津,反覺通體舒泰,納頭便睡,一醒來,洞中珠光寶氣,耀眼生缬,也不知外間是白天還是黑夜。
張丹楓又試依着自己所悟的妙理,揣摸自己所見過的大師伯董嶽的大力金剛手功夫,試行練習,一掌接着一掌,拍那玉門,玉門給掌力震得蓬蓬作響,雖打它不開,聽這掌力擊石之聲,也知自己無師自通的金剛手功夫,竟也有了幾分功力。
張丹楓餓了一天,還不覺怎樣,隻是口中焦渴,卻是難受之極。
要知常人不食,可支持至七日始死,但若無水喝,則三日必死。
張丹楓武功雖高,日餘滴水不進,亦五内如焚,好不容易才在石壁的隙罅之中,等得幾滴滲出來的水珠,仍是未解焦渴。
張丹楓屏神靜氣在心中默誦那本《玄功要訣》,從頭至尾,又從最後一字倒背回來,心有所注,焦渴之感果然減弱。
如此這般翻來複去背了幾遍,正在潛心默誦,忽聞得有一陣細微的悉索之聲,接着聽得有硬物挖掘土石之聲,張丹楓一躍而起高聲叫道:“是誰?”外面的人一聲不響,挖石掘土如故。
張丹楓奇道:“若是有心救我,為何卻不答話?”外面的人掘了許久,張丹楓奮起神力,一掌擊去,碰着玉門,“蓬”的一聲,玉門動也不動,手臂卻幾乎給反震得脫臼。
張丹楓想起這玉門堅固異常,斷非普通的鐵器所能開,若說是重掘地下一條隧道進來,雖然可能,但挖土鑿石,工程非小,隻怕地道通時自己已經渴死餓死了。
而且聽外面挖土之聲,又似乎隻是孤身一人,憑一人之力,那就更不易為。
張丹楓正在思想,忽見玉門下,石屑紛飛,泥土松動,張丹楓用寶劍在裡面接着那缺口一挖,外面忽地透進一絲亮光,原來外面的人,已在玉門之下,挖開土石,挖出了一條手指般大小的孔道。
張丹楓大奇,心道:“這是什麼用意?莫非是想先送食物給我,讓我敬廷殘喘嗎?隻是這孔道也太小了。
”仔細聽時,外面挖土之聲頓止,孔道中悉索之聲,似是有什麼硬物,從外面推塞進來,張丹楓全神注視,陡然間眼睛一亮,一枚金光閃閃的鎖匙,已從孔道塞了入來,張丹楓拿起一看,這枚金鎖匙和自己在快活林所得的那把,竟是一模一樣。
張丹楓何等機伶,急投進匙孔中一試,玉門應手而開,門外笑盈盈的站着一個少女! 張丹楓一見,幾乎疑在夢中,這少女笑靥盈盈紅暈雙頰,正是洞庭莊主的女兒!隻見她左手把長劍,右手持利鑿,劍尖還帶着泥土,洞口挂着一盞碧紗燈籠,想必是她帶來照明的。
玉門打開之後,燈籠的燭光給洞中的寶氣珠光映得黯然失色。
張丹楓滿腹疑團,攏袖一揖,道:“多謝姑娘相救。
”那少女忽地格格一笑,掩口說道:“少主人,我家等你已經等了三代了,昨晚我們不知是你,幾乎傷了你的性命,你不怪責我們,反而多謝麼?”張丹楓猛然省起,哈哈一笑,道:“快别這樣稱呼,我的祖先偶然曾稱王稱帝,與我何幹?我姓張名丹楓,你叫我丹楓好了。
”那少女道:“我在兩個月前已經知道你的名字,那時我就想:這個名字真美,我們的洞庭山腰也種有好多楓樹,你看到嗎?” 這少女笑語盈盈,吹氣如蘭,與張丹楓竟然一見如故,閑聊起來,張丹楓不覺心中暗笑:雲蕾是天真之中帶有矜持,而這少女則是天真之中帶着爽朗,正是春蘭秋菊,各擅勝場。
張丹楓瞧她一眼,笑道:“你别忙告訴我你的名字,讓我猜猜,你是不是複姓澹台,名字中有一個‘明’字的?”那少女道:“你猜對了,是不是澹台滅明告訴你的?”張丹楓笑道:“澹台将軍可從來沒有對我說過有你這樣一位聰明伶俐的妹妹。
”那少女也笑道:“隻怕他以前還不知道有我這個笨丫頭呢。
他上個月匆匆來到這裡,認識家人,隻住了一宵,便又跑了。
”張丹楓計算日期,澹台滅明到太湖之日,正是番王将要回國,自己在京中見過澹台與于謙之後。
他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偷離京數日,可笑京中的錦衣衛竟是無人發覺,任他來去。
那少女道:“這麼說來,澹台滅明離開這裡之後,還沒有見過你了。
他上個月來時,說起你偷入中原,可能會到蘇州訪尋先人遺寶,叫我們留意。
可惜他來去匆匆,沒有詳細說起你的形貌,我們以為你也像他一樣,在蒙古多年已是胡兒相貌,誰知你比我們蘇杭的少年子弟,還要俊秀得多。
”說完之後,忽地抿嘴一笑,似乎是發覺自己說話孟浪,但卻也沒有尋常女兒家的羞澀之容。
張丹楓心中暗笑:澹台滅明貌似胡兒,那是因為他的祖父和父親娶的都是胡婦,并非因為在蒙古住得久了相貌就會變的,可笑這少女天真未鑿,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得。
這少女又道:“前日你來遊山之時,我們已有疑心,隻因最近恰巧發生一樁事情,聽說有一個叛賊偷到蘇州畫圖的副本猜疑寶藏是埋在快活林中,半月來不斷有人到快活林踩探,我們這裡的秘密雖無外人得知,但也不能不分外提防。
所以你前日來到此山周圍察看,我們還以為你是想來盜寶的賊人呢。
” 張丹楓笑道:“你看我的相貌像強盜嗎?”少女道:“就是因為不像,要不然你哪裡還有性命。
我爹爹聽你談吐風雅,摸不清你的來曆。
想試探你是不是少主,又怕萬一不是,這天大的秘密,就要洩出去。
所以隻好甯枉毋縱将你困在八陣中,但又怕誤傷好人,所以手下留情,要不然你雖然識破陣,恐也不易闖得出去。
”張丹楓道:“後來你們又怎樣識穿我的來曆的呢?”那少女笑道:“普天之下,除了你一人之外,還有誰能夠從外面開啟這個玉門?”張丹楓也笑道:“普天之下,除了你一人之外,也沒有誰能夠救我出來。
”那少女頗有得意之色,笑道:“可不正是?這兩把金鎖匙就這麼巧,我這把開不進去,你這把開不出來。
”說到此處面上忽然飛起一陣紅暈,原來她小時聽媽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姻緣匹配有如鎖匙開鎖一把鎖匙一把鎖,絲毫不能勉強。
她無意之中說出鎖匙開鎖的話,想起了母親之言,不覺羞紅了臉。
張丹楓甚是納罕,不明這少女何以忽然之間忸忸作态,咳了一聲笑道:“你的姓名我已知道三個字,還有一個字不知道呢。
”那少女道:“你看我可真高興得傻了,連姓名也忘記告訴你,我叫做澹台鏡明,我爹叫做澹台仲元,我的太祖叫做澹台歸真,是你祖張皇帝手下的大将。
”張丹楓笑道:“你太祖的名字我知道。
如此說來,我真要多謝你們一家。
澹台将軍随我們含垢忍辱,遠處異國,作化外之民。
而你們又為我家在這個山頭守了幾代。
”澹台鏡明笑道:“在這裡住有什麼不好?朝夕面對湖山,你還不滿意嗎?”張丹楓微微一笑,澹台鏡明忽然“啊哎”一聲,叫了起來,道:“你瞧,我又忘記了一件事。
”張丹楓道:“忘記什麼?”澹台鏡明道:“忘記你困在洞中已經是一天一夜了。
你瞧,我給你帶了好東西來呢。
”走出洞口,将擱在地上的一個小花藍提了進來。
藍中有太湖洞庭山的名果白沙枇杷,還有幹糧肉脯。
張丹楓先吃枇杷,後嚼肉脯,真覺是平生從所未賞的妙品。
澹台鏡明在洞中東瞧西望,把玩珠寶,笑道:“怪不得古往今來,許多人想做皇帝。
你的太祖不過做了幾年皇帝,就積下了這麼多好玩的東西。
”把幾粒夜明珠抛上抛落,像小孩子玩玩具似的,忽而又笑道:“這些東西确是好玩。
可是既不能止饑,又不能止渴,我看呀,這些珠子還不如我的枇杷。
”張丹楓笑道:“所以呀,我甯願要你的枇杷,不要這些珠子。
”澹台鏡明道:“你說得好聽,你若不要這些珠寶,為何冒了這般大的危險,從蒙古一直跑到太湖來?”張丹楓道:“我要把這些珠寶,盡數送給别人。
”澹台鏡明道:“送與何人?”張丹楓道:“送與明朝的皇帝。
”澹台鏡明叫道:“什麼,送與明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不是你家的大仇人嗎?” 張丹楓道:“不錯,明朝的皇帝是我家的大仇人。
”澹台鏡明道:“那麼你還要将珠寶送與他?”張丹楓道:“不錯,我是要送與他。
這也是孔子說的。
我而今得此異書,如聞一代宗師親傳大道,可窺武學不傳之秘,獲前人未有之緣那還不心滿意足,卻還斤斤計較自己能活多少天,胸襟如此滞而不化,豈不為古聖先賢所笑!”如此一想頓把生死置之度外,就在石窟之中,按那異書所授,修習起上乘的内功來。
張丹楓惡鬥半日,本已漸感饑餓,做了一陣功課,氣透重關,舌底生津,反覺通體舒泰,納頭便睡,一醒來,洞中珠光寶氣,耀眼生缬,也不知外間是白天還是黑夜。
張丹楓又試依着自己所悟的妙理,揣摸自己所見過的大師伯董嶽的大力金剛手功夫,試行練習,一掌接着一掌,拍那玉門,玉門給掌力震得蓬蓬作響,雖打它不開,聽這掌力擊石之聲,也知自己無師自通的金剛手功夫,竟也有了幾分功力。
張丹楓餓了一天,還不覺怎樣,隻是口中焦渴,卻是難受之極。
要知常人不食,可支持至七日始死,但若無水喝,則三日必死。
張丹楓武功雖高,日餘滴水不進,亦五内如焚,好不容易才在石壁的隙罅之中,等得幾滴滲出來的水珠,仍是未解焦渴。
張丹楓屏神靜氣在心中默誦那本《玄功要訣》,從頭至尾,又從最後一字倒背回來,心有所注,焦渴之感果然減弱。
如此這般翻來複去背了幾遍,正在潛心默誦,忽聞得有一陣細微的悉索之聲,接着聽得有硬物挖掘土石之聲,張丹楓一躍而起高聲叫道:“是誰?”外面的人一聲不響,挖石掘土如故。
張丹楓奇道:“若是有心救我,為何卻不答話?”外面的人掘了許久,張丹楓奮起神力,一掌擊去,碰着玉門,“蓬”的一聲,玉門動也不動,手臂卻幾乎給反震得脫臼。
張丹楓想起這玉門堅固異常,斷非普通的鐵器所能開,若說是重掘地下一條隧道進來,雖然可能,但挖土鑿石,工程非小,隻怕地道通時自己已經渴死餓死了。
而且聽外面挖土之聲,又似乎隻是孤身一人,憑一人之力,那就更不易為。
張丹楓正在思想,忽見玉門下,石屑紛飛,泥土松動,張丹楓用寶劍在裡面接着那缺口一挖,外面忽地透進一絲亮光,原來外面的人,已在玉門之下,挖開土石,挖出了一條手指般大小的孔道。
張丹楓大奇,心道:“這是什麼用意?莫非是想先送食物給我,讓我敬廷殘喘嗎?隻是這孔道也太小了。
”仔細聽時,外面挖土之聲頓止,孔道中悉索之聲,似是有什麼硬物,從外面推塞進來,張丹楓全神注視,陡然間眼睛一亮,一枚金光閃閃的鎖匙,已從孔道塞了入來,張丹楓拿起一看,這枚金鎖匙和自己在快活林所得的那把,竟是一模一樣。
張丹楓何等機伶,急投進匙孔中一試,玉門應手而開,門外笑盈盈的站着一個少女! 張丹楓一見,幾乎疑在夢中,這少女笑靥盈盈紅暈雙頰,正是洞庭莊主的女兒!隻見她左手把長劍,右手持利鑿,劍尖還帶着泥土,洞口挂着一盞碧紗燈籠,想必是她帶來照明的。
玉門打開之後,燈籠的燭光給洞中的寶氣珠光映得黯然失色。
張丹楓滿腹疑團,攏袖一揖,道:“多謝姑娘相救。
”那少女忽地格格一笑,掩口說道:“少主人,我家等你已經等了三代了,昨晚我們不知是你,幾乎傷了你的性命,你不怪責我們,反而多謝麼?”張丹楓猛然省起,哈哈一笑,道:“快别這樣稱呼,我的祖先偶然曾稱王稱帝,與我何幹?我姓張名丹楓,你叫我丹楓好了。
”那少女道:“我在兩個月前已經知道你的名字,那時我就想:這個名字真美,我們的洞庭山腰也種有好多楓樹,你看到嗎?” 這少女笑語盈盈,吹氣如蘭,與張丹楓竟然一見如故,閑聊起來,張丹楓不覺心中暗笑:雲蕾是天真之中帶有矜持,而這少女則是天真之中帶着爽朗,正是春蘭秋菊,各擅勝場。
張丹楓瞧她一眼,笑道:“你别忙告訴我你的名字,讓我猜猜,你是不是複姓澹台,名字中有一個‘明’字的?”那少女道:“你猜對了,是不是澹台滅明告訴你的?”張丹楓笑道:“澹台将軍可從來沒有對我說過有你這樣一位聰明伶俐的妹妹。
”那少女也笑道:“隻怕他以前還不知道有我這個笨丫頭呢。
他上個月匆匆來到這裡,認識家人,隻住了一宵,便又跑了。
”張丹楓計算日期,澹台滅明到太湖之日,正是番王将要回國,自己在京中見過澹台與于謙之後。
他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偷離京數日,可笑京中的錦衣衛竟是無人發覺,任他來去。
那少女道:“這麼說來,澹台滅明離開這裡之後,還沒有見過你了。
他上個月來時,說起你偷入中原,可能會到蘇州訪尋先人遺寶,叫我們留意。
可惜他來去匆匆,沒有詳細說起你的形貌,我們以為你也像他一樣,在蒙古多年已是胡兒相貌,誰知你比我們蘇杭的少年子弟,還要俊秀得多。
”說完之後,忽地抿嘴一笑,似乎是發覺自己說話孟浪,但卻也沒有尋常女兒家的羞澀之容。
張丹楓心中暗笑:澹台滅明貌似胡兒,那是因為他的祖父和父親娶的都是胡婦,并非因為在蒙古住得久了相貌就會變的,可笑這少女天真未鑿,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得。
這少女又道:“前日你來遊山之時,我們已有疑心,隻因最近恰巧發生一樁事情,聽說有一個叛賊偷到蘇州畫圖的副本猜疑寶藏是埋在快活林中,半月來不斷有人到快活林踩探,我們這裡的秘密雖無外人得知,但也不能不分外提防。
所以你前日來到此山周圍察看,我們還以為你是想來盜寶的賊人呢。
” 張丹楓笑道:“你看我的相貌像強盜嗎?”少女道:“就是因為不像,要不然你哪裡還有性命。
我爹爹聽你談吐風雅,摸不清你的來曆。
想試探你是不是少主,又怕萬一不是,這天大的秘密,就要洩出去。
所以隻好甯枉毋縱将你困在八陣中,但又怕誤傷好人,所以手下留情,要不然你雖然識破陣,恐也不易闖得出去。
”張丹楓道:“後來你們又怎樣識穿我的來曆的呢?”那少女笑道:“普天之下,除了你一人之外,還有誰能夠從外面開啟這個玉門?”張丹楓也笑道:“普天之下,除了你一人之外,也沒有誰能夠救我出來。
”那少女頗有得意之色,笑道:“可不正是?這兩把金鎖匙就這麼巧,我這把開不進去,你這把開不出來。
”說到此處面上忽然飛起一陣紅暈,原來她小時聽媽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姻緣匹配有如鎖匙開鎖一把鎖匙一把鎖,絲毫不能勉強。
她無意之中說出鎖匙開鎖的話,想起了母親之言,不覺羞紅了臉。
張丹楓甚是納罕,不明這少女何以忽然之間忸忸作态,咳了一聲笑道:“你的姓名我已知道三個字,還有一個字不知道呢。
”那少女道:“你看我可真高興得傻了,連姓名也忘記告訴你,我叫做澹台鏡明,我爹叫做澹台仲元,我的太祖叫做澹台歸真,是你祖張皇帝手下的大将。
”張丹楓笑道:“你太祖的名字我知道。
如此說來,我真要多謝你們一家。
澹台将軍随我們含垢忍辱,遠處異國,作化外之民。
而你們又為我家在這個山頭守了幾代。
”澹台鏡明笑道:“在這裡住有什麼不好?朝夕面對湖山,你還不滿意嗎?”張丹楓微微一笑,澹台鏡明忽然“啊哎”一聲,叫了起來,道:“你瞧,我又忘記了一件事。
”張丹楓道:“忘記什麼?”澹台鏡明道:“忘記你困在洞中已經是一天一夜了。
你瞧,我給你帶了好東西來呢。
”走出洞口,将擱在地上的一個小花藍提了進來。
藍中有太湖洞庭山的名果白沙枇杷,還有幹糧肉脯。
張丹楓先吃枇杷,後嚼肉脯,真覺是平生從所未賞的妙品。
澹台鏡明在洞中東瞧西望,把玩珠寶,笑道:“怪不得古往今來,許多人想做皇帝。
你的太祖不過做了幾年皇帝,就積下了這麼多好玩的東西。
”把幾粒夜明珠抛上抛落,像小孩子玩玩具似的,忽而又笑道:“這些東西确是好玩。
可是既不能止饑,又不能止渴,我看呀,這些珠子還不如我的枇杷。
”張丹楓笑道:“所以呀,我甯願要你的枇杷,不要這些珠子。
”澹台鏡明道:“你說得好聽,你若不要這些珠寶,為何冒了這般大的危險,從蒙古一直跑到太湖來?”張丹楓道:“我要把這些珠寶,盡數送給别人。
”澹台鏡明道:“送與何人?”張丹楓道:“送與明朝的皇帝。
”澹台鏡明叫道:“什麼,送與明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不是你家的大仇人嗎?” 張丹楓道:“不錯,明朝的皇帝是我家的大仇人。
”澹台鏡明道:“那麼你還要将珠寶送與他?”張丹楓道:“不錯,我是要送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