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劍發虹飛北鬥寒
關燈
小
中
大
“會意”等六格中,他認為别的都有取巧途徑可循,惟有“會意格”最難,而猜起來,也惟有“會意格”最饒趣味,因此,他向最末一盞宮燈前面走去。
最末一盞宮燈前,圍觀者遠較他處為多,但是,人們都站得離燈遠遠的,這是燈謎出深了常有的現象,多數一方面好奇,一方面又怕站近了久久不能猜中一條而難為情,單劍飛充滿信心,所以,他老實不客氣的越衆往燈前湊去。
單劍飛站定,首先落入眼中的一條燈謎是:“柳腰軟擺,花心輕折,露滴牡丹開打四書一段。
” 單劍飛看了,眉峰不禁為之微皺。
他知道這段文字出于西廂,在西廂中尚不怎樣,但如将它單單摘出,且射四書一段,就未免有點過分了。
他無法想象聖賢之言中曾有那一段能适合這個謎面,于是,用手一撥,轉過去,再看下面一條。
第二條是:“孺子不可教也打唐詩七言一句。
” 這一條,單劍飛倒覺得非常有趣,思索了片刻,一時卻找不出适當的一句來,心想,等全部看完,慢慢再想不遲,于是,又将這一條撥了過去。
第三條是:“百合打唐詩五言兩句。
” 單劍飛沉吟半,仍然不得靈感,便又順手撥開,下首忽然有人輕輕一笑道:“這又不是‘走馬燈’,閣下撥慢點好不好?” 單劍飛雙頰為之一熱,循聲側臉望去,發話者竟是一名五官俊秀,年紀與自己不相上下的紫衣少年。
他見紫衣少年正以一雙明賽荷珠的眸子含笑打量着自己,不禁讪讪笑了一下道:“真沒有想到這些謎如此難猜。
” 紫衣少年斂眉道:“這裡的主人該打之至。
”說着,不知怎地臉孔竟也紅了一下。
單劍飛還以為對方也跟自己一樣,始終沒猜着一條,聞言反倒暗慰,于是附和地答了句:“可不是”眼光又向燈上移去。
這時,隔燈對面,一個蒼老的聲音忽然大笑起來道:“拿紙筆來,老漢猜着這條了!” 所有的眼光,立被吸引,會意格這邊大概尚屬首次發利市,很多别處的閑人都紛紛擠了過來。
單劍飛看那老人年紀總在七八十之間,一身藍布袍,稀稀疏疏幾根山羊胡子,相貌雖不佳,精神卻頗健旺,這時正咧着兩排黃牙左右顧盼着,等候紙筆取至,燈旁值事中年人一面揮手要紙筆,一面含笑向老人間道:“老先生打中的那一條?” 老人用手中旱煙筒一指道:“這一條!” 那名值事中年人眼角一溜,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單劍-乜探頭望去,原來是“孺子不可教也”那一條,心頭不禁生出一絲滑稽之感,暗笑道:“這種年紀打中這一條倒滿有意思,謎底不充滿橫秋老氣才怪。
” 紙筆取至,老人振腕寫出謎底:”老翁八十猶能行!” 衆人看了,一時默然,直到有人将謎面和謎底反複聯念了數遍,哄笑之聲,這才一下子爆發了開來。
鼓響三通,一隻大紅封由主事人以紅盤捧過來,老人接下,洪聲大笑,忽然,笑聲由大笑變成幹笑,接着,頭一低,向身後人群鑽去。
同一時候,一名面如鸠盤的老婆子,揚着一根壽星拐,由另一邊一路嚷了過來,道: “你這殺千刀,老不死的,騙老娘說接到-筆生意,原來是躲在這兒取樂子?你多大了?你這老不死的,殺千刀的!” 閑人趕快閃避,單劍飛仔細觀察之下,立即看出老婆子不但步履矯健,就是那支壽星拐,也非凡器,黑黝黝的,顯是純鋼打造,他沒有想到這對老夫婦原來竟是武林中的人物。
老婆子叱喝聲漸去漸遠,人潮也散而複合,就在這時候,一名黃衣青年,忽然于燈前出現。
黃衣青年年約廿四五,面目生得還頗端正,隻是那雙眼神閃閃爍爍的,令人看了有點鬼祟之感。
黃衣青年顯然為适才那陣笑鬧聲所引來,他來全無猜謎之意,一雙眼珠骨溜溜地四下亂轉,似乎想在人群中發現什麼一般。
最後,臉一低,忽然看到就站在他對面不遠的紫衣少年,臉上失望之色頓時消失,雙手一拱,笑問道:“這位弟兄請了!弟台大概也不是本城人氏吧?” 紫衣少年淡淡側目道:“那麼閣下不是本城人氏了?” 黃衣青年連忙笑答道:“是的……”還待再說下去,見紫衣少年已轉臉望去燈上,不由得讪讪一笑,改口又問道:“弟台如何稱呼?” 紫衣少年冷冷說道:“我是打燈謎來的。
”不折不扣,一個軟釘子! 單劍飛心想:“這黃衣青年也真臉厚,彼此萍水相逢,為什麼一定要與人家攀緣結交? 對方神色早就該看出來了,這種釘子碰得多無謂?” 不意事情到此尚未算完,黃衣青年不但不知趣,反挨身走來紫衣少年邊,口中自言自語地笑着道:“是的,是的……打燈謎……很有趣,小弟出身書香世家,一直很喜歡這些玩意兒,唔,讓我也來猜猜看……弟台現在看的哪一條?” 紫衣少年唇角噙着一絲冷笑,原已抽身準備離去,眼角偶掃單劍飛,忽又輕輕咬了咬下唇,轉過來站回原處。
紫衣少年這種微妙的舉動,黃衣青年沒有留意,單劍飛也沒有覺察到,黃衣青年說話時眼光正望去宮燈上面,而單劍飛的眼光則始終沒有離開過宮燈;現在,單劍飛正在揣摩着這麼一條:“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打藥名一種。
” 單劍飛沉吟了片刻,忽然想起:“怕是‘王不留行’這味藥吧?” 不過,經剛才那一陣吵鬧,他雖自信打中,卻已失去揭條報底的興趣,這時,身後忽然有人大聲問道:“喂,這一條謎底是不是‘王不留行’?” 值事人望了謎面,連連點頭,大聲笑答道:“正是,正是!” 跟着手臂一揚,向後面朗報道:“‘王不留行’,中了!” 接着,鳴鼓,奉彩,猜中者是一名身材瘦小的走方郎中,手持虎撐,背背藥箱,年紀看上去足有三旬出頭,嗓音卻脆越得像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單劍飛看清後,不禁暗暗失笑:“原來又是一位‘行家’。
”他雖然犧牲了一次領彩機會,卻無悔意,畢竟是自己搶先猜中一步,就憑這一點,即已夠他感到快慰的了。
走方郎中剛剛接下贈彩,另一個聲音突又大笑了起來,一疊聲喊道:“快拿紙筆來,剩下的敝人通通包了!” 發話的,正是那個黃衣青年,單劍飛一愣,心想這人真有如此能耐麼?那位紫衣少年明眸溜動,也似有着不信之色。
黃衣青年這種豪語,立即引起一陣騷動。
紙筆取至,閑人也密密地圍攏好幾層,一個個墊足引頸,目光一起集中在黃衣青年筆尖上。
黃衣青年握筆在手,行睨視了身旁紫衣少年一眼,然後這才筆尖一點,笑道:“先答這一條!” 筆尖所點的那條是:“百合打唐詩五言兩句”。
但見黃衣青年揮毫疾書出:“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片驚歎聲中,有人喊“好!”有人喊“妙!”也有人喊“絕!”接着是一陣推擠哄笑。
黃衣青年又指了指那條:“柳腰軟擺,花心輕折,露滴牡丹開-打四書一段。
”笑着接下去寫道:“
最末一盞宮燈前,圍觀者遠較他處為多,但是,人們都站得離燈遠遠的,這是燈謎出深了常有的現象,多數一方面好奇,一方面又怕站近了久久不能猜中一條而難為情,單劍飛充滿信心,所以,他老實不客氣的越衆往燈前湊去。
單劍飛站定,首先落入眼中的一條燈謎是:“柳腰軟擺,花心輕折,露滴牡丹開打四書一段。
” 單劍飛看了,眉峰不禁為之微皺。
他知道這段文字出于西廂,在西廂中尚不怎樣,但如将它單單摘出,且射四書一段,就未免有點過分了。
他無法想象聖賢之言中曾有那一段能适合這個謎面,于是,用手一撥,轉過去,再看下面一條。
第二條是:“孺子不可教也打唐詩七言一句。
” 這一條,單劍飛倒覺得非常有趣,思索了片刻,一時卻找不出适當的一句來,心想,等全部看完,慢慢再想不遲,于是,又将這一條撥了過去。
第三條是:“百合打唐詩五言兩句。
” 單劍飛沉吟半,仍然不得靈感,便又順手撥開,下首忽然有人輕輕一笑道:“這又不是‘走馬燈’,閣下撥慢點好不好?” 單劍飛雙頰為之一熱,循聲側臉望去,發話者竟是一名五官俊秀,年紀與自己不相上下的紫衣少年。
他見紫衣少年正以一雙明賽荷珠的眸子含笑打量着自己,不禁讪讪笑了一下道:“真沒有想到這些謎如此難猜。
” 紫衣少年斂眉道:“這裡的主人該打之至。
”說着,不知怎地臉孔竟也紅了一下。
單劍飛還以為對方也跟自己一樣,始終沒猜着一條,聞言反倒暗慰,于是附和地答了句:“可不是”眼光又向燈上移去。
這時,隔燈對面,一個蒼老的聲音忽然大笑起來道:“拿紙筆來,老漢猜着這條了!” 所有的眼光,立被吸引,會意格這邊大概尚屬首次發利市,很多别處的閑人都紛紛擠了過來。
單劍飛看那老人年紀總在七八十之間,一身藍布袍,稀稀疏疏幾根山羊胡子,相貌雖不佳,精神卻頗健旺,這時正咧着兩排黃牙左右顧盼着,等候紙筆取至,燈旁值事中年人一面揮手要紙筆,一面含笑向老人間道:“老先生打中的那一條?” 老人用手中旱煙筒一指道:“這一條!” 那名值事中年人眼角一溜,笑了笑,沒再說什麼。
單劍-乜探頭望去,原來是“孺子不可教也”那一條,心頭不禁生出一絲滑稽之感,暗笑道:“這種年紀打中這一條倒滿有意思,謎底不充滿橫秋老氣才怪。
” 紙筆取至,老人振腕寫出謎底:”老翁八十猶能行!” 衆人看了,一時默然,直到有人将謎面和謎底反複聯念了數遍,哄笑之聲,這才一下子爆發了開來。
鼓響三通,一隻大紅封由主事人以紅盤捧過來,老人接下,洪聲大笑,忽然,笑聲由大笑變成幹笑,接着,頭一低,向身後人群鑽去。
同一時候,一名面如鸠盤的老婆子,揚着一根壽星拐,由另一邊一路嚷了過來,道: “你這殺千刀,老不死的,騙老娘說接到-筆生意,原來是躲在這兒取樂子?你多大了?你這老不死的,殺千刀的!” 閑人趕快閃避,單劍飛仔細觀察之下,立即看出老婆子不但步履矯健,就是那支壽星拐,也非凡器,黑黝黝的,顯是純鋼打造,他沒有想到這對老夫婦原來竟是武林中的人物。
老婆子叱喝聲漸去漸遠,人潮也散而複合,就在這時候,一名黃衣青年,忽然于燈前出現。
黃衣青年年約廿四五,面目生得還頗端正,隻是那雙眼神閃閃爍爍的,令人看了有點鬼祟之感。
黃衣青年顯然為适才那陣笑鬧聲所引來,他來全無猜謎之意,一雙眼珠骨溜溜地四下亂轉,似乎想在人群中發現什麼一般。
最後,臉一低,忽然看到就站在他對面不遠的紫衣少年,臉上失望之色頓時消失,雙手一拱,笑問道:“這位弟兄請了!弟台大概也不是本城人氏吧?” 紫衣少年淡淡側目道:“那麼閣下不是本城人氏了?” 黃衣青年連忙笑答道:“是的……”還待再說下去,見紫衣少年已轉臉望去燈上,不由得讪讪一笑,改口又問道:“弟台如何稱呼?” 紫衣少年冷冷說道:“我是打燈謎來的。
”不折不扣,一個軟釘子! 單劍飛心想:“這黃衣青年也真臉厚,彼此萍水相逢,為什麼一定要與人家攀緣結交? 對方神色早就該看出來了,這種釘子碰得多無謂?” 不意事情到此尚未算完,黃衣青年不但不知趣,反挨身走來紫衣少年邊,口中自言自語地笑着道:“是的,是的……打燈謎……很有趣,小弟出身書香世家,一直很喜歡這些玩意兒,唔,讓我也來猜猜看……弟台現在看的哪一條?” 紫衣少年唇角噙着一絲冷笑,原已抽身準備離去,眼角偶掃單劍飛,忽又輕輕咬了咬下唇,轉過來站回原處。
紫衣少年這種微妙的舉動,黃衣青年沒有留意,單劍飛也沒有覺察到,黃衣青年說話時眼光正望去宮燈上面,而單劍飛的眼光則始終沒有離開過宮燈;現在,單劍飛正在揣摩着這麼一條:“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打藥名一種。
” 單劍飛沉吟了片刻,忽然想起:“怕是‘王不留行’這味藥吧?” 不過,經剛才那一陣吵鬧,他雖自信打中,卻已失去揭條報底的興趣,這時,身後忽然有人大聲問道:“喂,這一條謎底是不是‘王不留行’?” 值事人望了謎面,連連點頭,大聲笑答道:“正是,正是!” 跟着手臂一揚,向後面朗報道:“‘王不留行’,中了!” 接着,鳴鼓,奉彩,猜中者是一名身材瘦小的走方郎中,手持虎撐,背背藥箱,年紀看上去足有三旬出頭,嗓音卻脆越得像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單劍飛看清後,不禁暗暗失笑:“原來又是一位‘行家’。
”他雖然犧牲了一次領彩機會,卻無悔意,畢竟是自己搶先猜中一步,就憑這一點,即已夠他感到快慰的了。
走方郎中剛剛接下贈彩,另一個聲音突又大笑了起來,一疊聲喊道:“快拿紙筆來,剩下的敝人通通包了!” 發話的,正是那個黃衣青年,單劍飛一愣,心想這人真有如此能耐麼?那位紫衣少年明眸溜動,也似有着不信之色。
黃衣青年這種豪語,立即引起一陣騷動。
紙筆取至,閑人也密密地圍攏好幾層,一個個墊足引頸,目光一起集中在黃衣青年筆尖上。
黃衣青年握筆在手,行睨視了身旁紫衣少年一眼,然後這才筆尖一點,笑道:“先答這一條!” 筆尖所點的那條是:“百合打唐詩五言兩句”。
但見黃衣青年揮毫疾書出:“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片驚歎聲中,有人喊“好!”有人喊“妙!”也有人喊“絕!”接着是一陣推擠哄笑。
黃衣青年又指了指那條:“柳腰軟擺,花心輕折,露滴牡丹開-打四書一段。
”笑着接下去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