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金鞍、銀蹬、七怒馬

關燈
金策易倏然一驚道:“哪個金重山?” 武揚加重語氣道:“自然是在魔幫中擔任總護法的金重山。

    ” 金策易神色更為凝重,雙眉聚集在一處.疾聲道:“金重山是魔幫中的總護法?我還以為那厮早已死了哩!” 武揚冷笑道:“難得前輩認識地,不過,他并沒有死,仍然活得很好,活得很威風風。

    ” 金策易訝聲道:“咦!少俠!你今天的言辭好像有些不大對勁?” 武揚傲然點頭道:“的确有些不大對勁。

    ” 金策易問道:“是何緣故呢?” 武揚直言道:“前輩的回答,難令在晚滿意。

    ” 金策易強顔笑道:“總算找出毛病來了,少俠!直說吧!” 武揚振聲道:“在晚曾身入魔幫,也曾數度與那位金總護法交談,那位金總護法雖然以巾蒙面,隐去廬山,但他的身材、體型、聲調,卻盡入在晚的眼裡耳中。

    在晚覺得那位總護法與前輩有一些相像。

    ” 金策易喃喃畸重複道:“有一些相像?” 武揚微微冷笑道:“在晚似乎說輕了一點,應該說有九分相似。

    ” 金策易苦笑道:“買不相瞞;,金重山是我的兄弟。

    ” 武揚輕哼道:“前輩解釋得很好。

    ” 金策易駭然張目道:“你不信?” 武揚搖搖頭道:“不是不信,而是難以令人相信。

    ” 金策易凝視武揚良久,方沉聲一歎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看來少俠對我病郎中的誤會并不隻這一點,今天是個難遇的機會,幹脆一古腦說出來吧!” 武揚道:“如果前輩樂意聽。

    在晚倒想一吐為快。

    ” 金策易一揮衣袖道:“說吧!” 百裡良從旁插口道:“老弟!金大夫是武林前輩,說話要留分寸” 武揚點頭道:“百裡兄放心,小弟對‘尊長敬老’的道理還懂得……” 說着,轉頭向全策易道:“丹碧山莊之宴,前輩因何珊珊來遲?” 金策易跌足歎道:“此為金某人平生一大恨事。

    赴宴途中,路經洛陽玄妙觀,那瘟牛鼻子非拖我弈幾盤不可,最後一盤必死之棋,他偏要拖着走到底,就這麼誤了時辰。

    ” 百裡良插口道:“真是陰差陽錯!” 武揚冷哼道:“真是湊巧!看來先祖的命運,早已由人安排好了!現在,在晚再問一句:前輩岐黃高明,武功也不弱,素以濟世為本。

    那日丹碧山莊遭受殺戮,前輩坐觀其變,未加勸阻,莫非是有甚顧忌?” 金策易長歎一聲道:“這也難怪年少俠有所誤會,金某人也時以此事為憾,但是……” 武揚神情冷漠地插口道:“在晚無暇聆聽前輩的感懷,隻想知道個中隐情,各有立場,誰也不能勉強,在晚雖年輕曆淺,卻懂得恩怨分明的道理,前輩直言無妨。

    ” 這幾句話铿锵有力,而且字字如刀,一字一痕,将金策易的心肝五髒割了個七零八落.當下微溫道:“少俠即如不責,金某亦必含愧于心了!說實話,當對在場之人均已迹近瘋狂,金某縱有阻擋之意,亦無能為力,何況……” 武揚接聲說道:“何況前輩亦無意阻擋。

    ” 金策易張目道:“少俠紅口白牙,說話須留分寸.” 武揚微微冷笑道:“在晚相信,前輩已無法作圓滿之解釋。

    不錯,前輩懸壺濟世,趕到現場後,當以救人為先。

    事實上,前輩救活之人,又再殺人,這等于是前輩假他人之手在從事殺戮勾當。

    ……咳!還有一些令人難解的事情,比如說,像少林、武當的掌門竟然未獲救治,而邪道中的一些巨惡大孽卻無一落難.嘿嘿!前輩的心思可算非常缜密了,但是,卻不夠高明得很哩!” 武揚一大段冷嘲熱諷,隻刺得金策易目光如火,也不知是因被人道破隐私而激怒,還足含冤莫白而憤怒? 林中一片寂靜…… 一片朝霞映照在各人的面上,使得病郎中金策易那張蠟黃的面孔也格外紅起來。

     武揚怒目而視,血債、索價,使他滿腔熱血加速奔流。

    現在,隻要對方點一下頭,或者說一句:“不錯!這是我金某人有意的,你姓武的來報仇吧!……”行了!武揚會毫不猶豫地沖上前去和金策易拼個你死我活…… 偏偏,金策易目光雖如噴火,語氣卻軟如敗絮,仰首長歎了一聲道:“是非黑白,自有水落石出之日,那古老頭,金某相信他還死不了,他應當了解現場的狀況。

    ” 武揚冷笑道:“在晚也有此信心,古老前輩不是那麼容易死的人物,可是,現在卻有人望其速速死去……” 金策易擺袖一揮,打斷武揚的話頭道:“好了!少俠血仇在身,金某不想耽擱少俠寶貴時光,你我不妨談點正事。

    ” 百裡良也從旁言道:“武老弟!聽金大夫說幾句話。

    ” 武揚側面一抱拳道:“小弟敬遵台命……” 說着,又轉對金策易,神情恢複冷漠地道:“有何交道?盼前輩直截了當,不必多費唇舌地拐彎抹角。

    ” 金策易雖覺武揚的辭色有些令人不大好受,卻未介意,神色仍平靜地道:“有一封密函,煩情少俠轉交七公主。

    ” 武揚陡地一怔,這厮在弄什麼鬼?對方那些小鬼頭,都有點神出鬼沒的能耐,一封信還會投不上?” 愣了一愣,裝着極為詫異而又茫然的神情反問道:“哪個七公王? 金策易那張蠟黃的臉,似乎是泥塑木雕一般,依然毫無表情,冷冷地道:“七鳳香車主人何慧卿姑娘,也可稱之為駱來卿姑娘。

    ” 武揚在對方冷漠的神色中搜尋良久,一無聽獲,幹脆一搖頭道:“在晚不識此人。

    ” 金策易道:“少俠可就行道江湖之便,順便打聽。

    ” 武揚不禁迷糊了,自己行蹤.對方了若指掌。

    說不認識七公主其人,分明是句假話,而對方卻不予拆穿,用心又安在呢? 武揚想了好一陣子方道:“難道貴教無傳信使者?” 這時,金策易方緩緩擡起眼皮,深深地朝武揚投以一瞥道:“有一點金某人需加說明,全某并非天官教中之人.隻是受教主之托,山面消少俠代投這封密函而已!” 武場問道:“此函何人所書?” 金策易答道:“自然是教主所書。

    ” 武場又問道:“在晚能請教他的貴姓大名麼?” 金策易一字字如敲金擊玉般道:“‘九天俠’何鳳鳴。

    ” 武場雙目上翻,似在努力思索這個陌生的名字,口中南哺:“九天俠?何鳳鳴?哼…… 鳳鳴九天?’” 陡地一聲冷笑道:“在晚今天的疑問似乎太多了,何教主行俠仗義,又何必藏頭露尾?” 金策易道:“各有苦衷!少快多疑也罷,不疑也罷,隻求勿拒是幸。

    ” 武揚一伸手道:“信函拿來.” 金策易道:“少俠答應了?” 武揚冷哼遣:“前輩一向幹脆利落,今天怎麼也變成拖.泥帶水了?” 金策易強額一笑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說着,回顧左右,揮手一喝道:“快去将怒馬牽來!” 身後兩名少年應了一聲,飛步向林中奔去。

     須臾,蹄聲喝賠,嘶聲淋淋,兩名少年牽着一匹健馬從林中而出。

     隻見那匹健馬渾身墨黑,遍體無半很雜毛,唯獨四蹄雪白,一般俗名,都管它叫“雪裡站”。

     楊頭掙級,吐氣如吼,極為不馴,背上配着金鞍銀蹬,氈墊裘圍,端的是一匹絕佳坐騎。

     金策易接過級辔,往前一帶,以金策易的内力,不過将那馬兒的前蹄挪動了半尺光景。

     金策易皺了皺眉頭道:“這匹寶馬名為‘七怒馬’,本為何教主之坐騎。

    現因煩少俠傳書遞簡,特将此馬相贈。

    ” 武揚一看見這匹健馬時極已喜愛不已,此時反倒躊躇起來了,沉吟一陣道:“素味平生,何敢接受重賜。

    ” 金策易淡笑道:“少使何須拘泥,試乘如何?” 說着,猛一用力,揮臂一帶級辔。

     那馬兒“味章孝”一聲長嘶,前蹄一豎,往武揚面前直沖而來。

     武揚微一側身,讓過馬頭,左手抄住級扣,飛身躍起,人已跨上雕鞍,雙手持低,猛地往内一緊。

     座下馬兒,既怒且狂,哪裡還勒得住,眨眼之間,已然沖出一箭之地。

    耳中聽金策易高聲叫道:“密函在鞍邊皮囊之内,就此麻煩少俠了,金某人要和百裡大俠盤桓數日,不勞武少俠關注……” 馬行如脫弦之箭,興風貫耳,以下的話,武揚也聽不見了。

     怒馬穿林而出,轉入官道.仍是狂奔怒馳.所幸方向正是對準青川城而去。

     武揚豪性頓起,素性兩腿猛夾,揚掌在馬背身上一拍。

     這一突一拍,馬兒一聲怒嘶,四蹄如飛.比先前的速度又加上了一倍有餘。

     官道上的行人隻聽得身後一陣如雷般的蹄聲響來,方回頭,一道黑影已自身邊煉過.别說馬身人形,就是馬毛,他們也不會看見一根。

     這樣一來,可驚動了一個人. 他就是驚鴻客。

     京鴻客不但輕功獨步武林,即使眼力也有過人之處。

     可是,今天他可吃癟了!不過,他還不算太膿包,馬上人兒雖未看清,他卻看清了馬兒長着一身烏黑油亮的鬃毛和四隻潔白如雪的蹄子。

     驚鴻客自懷中掏出一方桑皮紙,又取出一隻柳枝燒成的炭棒,在桑皮紙上揮“筆”疾書起來。

     急函寫好,将桑皮紙卷好,驚鴻客複又左臂一抖,袖簡内立時撲出一隻火晴灰羽飛鴿。

     行了,七怒馬的腳程雖快,也許還比不上這隻日飛千裡的飛鴿哩! 時光不過是巳正的光景,青川城的早市未收。

     “咯咯!咯咯!……”一陣悠揚有緻的蹄聲自東門響了過來,行人紛紛側目望去.大街的兩側,剛好有幅巨大的市招遙遙相對;一幅是.“萬家香醬園”,一幅是“陳年花雕”。

     這兩幅市招用巨木制成,中有镌花雕飾。

     此時,有幾個灰衣勁裝大漢正靠在兩幅市招後面,懶洋洋地在那裡曝曬春日的豔陽。

     蹄聲傳來,這幾個灰衣大漢突地緊張起來。

     遠遠一個膏藥攤子上。

    坐着一個胡子白花花的老頭。

    不早不晚地在這個當口,打起鍊裆取了火種,燃着了手裡捏着的煙杆。

     一陣藍煙從白花花的胡須中噴了出來。

     藍煙似乎是一種信号,那幾個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