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赤手懲強梁 道人失劍 盧陵遇奇險 師太逢親
關燈
小
中
大
跟着就是“潛龍升天”迳取對方的下部;如果對方向後跳避,他跟着就是“野渡橫舟”直切對方的腰枝;如果對方朝着旁邊閃避,他隻要一翻手腕,劍走偏鋒,化為“穿楊渡柳”點進對方的脅下。
縱然不能即時緻敵死命,可是永遠操了主動,使敵人居然下風。
端的陰狠已極。
那料到于志敏卻給它一個不跳、不退,看看那劍身已剌到于志敏的腳經,于志敏的左腳卻好像是長眼睛似的,陡然往上一縮,堪堪讓過劍身,立刻向下一踹,竟把皈命賊道的寶劍,平平地壓在地面上,端的千鈞一發,危險萬分。
在于志敏腳下壓劍的同時,雙掌齊吐,直拍賊道的面門,“獨腿撩陰”右腿直沖賊道的洪門,喝聲“撤劍!” 這時,賊道人的劍已被壓住,隻剩下一邊左手,接于志敏的單掌倒是可以,但是要想接雙掌一腿,絕對不可能,隻要被于志敏任何一招打實,都要立刻廢命,隻好忍痛把劍向下一堆,藉這一推之勢,來個“鴨子大翻身”,空着雙手翻出五丈開外,喝聲“有膽的到分水町來!”的門面話,一縱又是十五六丈,一連幾縱,破空逃去。
于志敏也沒有再追下去,順手就給白無常一拳,白無常連哼也沒法再哼半個字,就當場死去。
蟬兒提了寶劍正想把其馀的四賊殺戮,被志敏攔住道:“這幾個饒了他吧!”蟬兒嘔起嘴道:“偏是你就可以殺,我要殺的時候你又要饒了!” 于志敏見她蠻不講理,隻好笑笑道:“話不是這樣說,因為那個白無常,深中匪毒,饒了他也不會改過,反而要挑撥是非,我們雖然不怕他,可是多數的老百姓就要受他荼毒,所以我為了老百姓的安全才殺他,也可以說是代表老百姓殺他。
至于這幾個就不同了,看他們滿臉慚愧悔恨的表情,現在親見連到他們的師祖也會棄之而去,也應該覺悟了,所以本着天地作育萬物的原則而饒了他,并不是我饒了他,可以說是他們自己忏悔的結果。
” 蟬兒聽了于志敏這一陣解釋,才回嗔作喜,明因師太見到于志敏年紀輕輕,竟能行忠恕之道,不斷地念佛。
于志敏見自己說的話,各人都同意了,才回頭對躺在地上那四個賊人叱道:“你們聽見了沒有,連到老師太都肯饒恕你們了,還有什麼好說,你們四人并沒有受什麼了不起的傷,現在再慈悲你們到底,每人再給你二粒丹藥,服下去之後,隻要再過一個時辰,就可以行動如常了,七天之後還可以做一般人所能做的事,隻是不能再練内外功罷了。
不過,因為這樣使你們得以安養天年,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 又指着那氣急攻心的賊人,對其馀三賊道:“這一個的武功并沒有廢,可是,你們要勸他棄惡從善,否則我一查到,随時就取他的性命,我所以不廢他的武功的緣因,是因為他還有一點血性,而且你們幾個樹敵已多,沒有他的保障,你們也不能安全,不過,他的武功隻準在别人欺上門來萬分危急的時候,才準用,如果是濫用傷害别人的性命,我同樣也不饒他,記住了我的話,青山不老,綠水長存,我們也許還有見面的馀地。
” 于志敏對這群賊人訓示了一番,随手給他們每人三粒丹藥,吩咐即時服用。
然後撿起地下那把旋風劍,遞給羅鳳英道:“師姐就用這枝劍吧,這枝劍比蟬姐那枝還要強些。
” 羅鳳英望了明因師太一眼,見到師太微笑點頭道:“蟬兒那枝劍是于志強奪過來的,現在這一枝又是志敏奪來的,真是無獨有偶了,小友既然給你,你就收下來吧!” 羅鳳英接過旋風劍,用指甲在劍身上輕輕一彈,“汪”一聲,竟然是龍吟的聲音,曆久不散,心裡大喜。
明因師太笑道:“這次皈命老道真是鍛羽而歸了,大概他有生以來這次還是第一次大敗哩!我在五十年前還未出道的時候,他已經是名滿中原,想不到今天親眼看到給小友一雙空手,打得他丢臉棄徒,才是大快人心哩!” 于志敏笑笑道,“本來這個賊道的武技,兀是不弱,要想以空手勝他兵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一下來被我先養成他的驕氣,再則氣到他發昏,後來因為蟬姐一笑,引他轉頭,被我打了一掌,減去他一半的功力,三方面一湊合。
他想不敗也不行了。
事實上,他那旋風劍法倒有不少絕招,可惜他還沒有使完出來,害我隻能夠學到一半,真是功虧一篑了,可惜!可惜!” 蟬兒見志敏捧了她一句,心裡感到甜甜地,最後見志敏連呼可惜,不禁噗哧笑道:“那麼你為什麼奪下他的劍,不讓他繼續下去?” 于志敏笑笑迳自走開,跑到樹林裡牽出兩匹駿馬,蟬兒一見,蹦蹦跳跳也跑到林子裡牽出兩匹,于志敏把馬交到羅鳳英手裡,又回去再牽一匹。
羅鳳英看了笑道:“敏弟想是要當弼馬溫了,一下子要那麼多馬做什麼用?” 于志敏笑道:“師太和你們兩人每人一匹,駱伯伯和強哥每人一匹,可不是需要五匹?” “那麼你呢?”蟬兒忍不住問道。
“我?我騎兩腳馬遠比較快些!”志敏一面說一面去收拾地下那五枝長劍,捆成一堆,馱在馬背上道:“這幾枝劍雖非寶物,可也是精銅煉成,帶在路上贈人也好!” 收拾完畢,明因師太和于志敏各自囑咐群賊幾句,除了用一匹馬馱各人的衣包和五枝長劍之外,每人騎上一匹緩步往石虎莊的路上走去。
這時,已經是日斜西山的時分,樹影婆娑,涼風吹送,馬蹄得得追着隊隊歸鴉,另是一番令人悠然的境界,尤其于志強,羅鳳英和蟬兒,都是第一次騎上這種雄壯的馬,更是高興非常,一路說個不停,不知不覺已到石虎莊,李全藩迎入莊内,盛宴款待,席間,明因師太說起志敏氣走皈命賊道,又得了五匹駿馬。
說到馬,于志強大感興趣了,插嘴問道:“馬呢?怎麼一匹也沒有看到?” 各人被他這一提醒,全部覺得奇怪,不但見不到馬,而且連馬嘶的聲音也沒有。
明因師太笑道:“這就是你這兄弟後來的搞鬼了!” 于志敏正在吃着,聽了笑道:“師太怎麼說是我搗的鬼?” 蟬兒道:“不是你是誰?” 志敏急道:“難道你沒有份?還要講我哩!” 明因師太見蟬兒和志敏拌嘴,也好笑道:“要說起來連我都犯了串通欺騙的罪過哩!” 羅鳳英笑道:“師父有什麼罪過,還不都是他們倆個小鬼頭玩出的把戲?” 于志敏,蟬兒兩人同時朝着羅鳳英一瞪眼道:“你倒大得很哪?” “好!好!恕我口拙講不過你們!”羅鳳英一笑作罷,可是把那個于志強急到不可忍耐,磨着志敏道:“好兄弟!你到底把馬藏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說你猴急性子,就真是猴急性子,馬在莊外右邊裡多路的樹林子裡!”于志強好容易等到志敏說這麼一句,急忙朝各人打一個招呼,匆匆出去,連到志敏在後面喊:“當心馬兒踢了你!”也聽不到,事實上人已去遠了。
李全藩連忙到外面叫幾個壯漢,一同前往把馬牽進莊子,于志強也嘻嘻哈哈地回來。
這時,駱中明觸起一件心事。
心中陡然一驚,告誡于志敏道:“你對皈命賊道那麼高的武技,交手時為什麼不用兵刃,萬一失手,才後悔來不及哩,以後千萬不可如此,以你的藝業來說,上人既肯放你出山闖鍊,當然是已有了相當成就,可是仍然要小心為是!” 志敏沉吟了一會,才道:“駱伯伯說的話确是真理,不過蒙天劍派是集彙各派精華而成,而各派又有各派的絕招,除了衣缽門徒之外,别人無從學到。
隻好利用機會,随時留意,因此,惟有空手過招,才打得久些,别人那套功夫才有時間演出來,我要學也學得更澈底。
再則我現在沒有什麼兵器好用……” 各人聽到于志敏說沒有兵器好用,大為驚訝,明明他身上帶着兩枝寶劍,還說沒有兵器用,甚至于明因帥太都認為他有點逞能,還是志強忍不住道:“你不是帶着兩枝寶劍,怎說沒有兵器使用?” “是啊!”蟬兒也附和一句。
于志敏莊容道:“你不知道,我背上這枝劍是師門的至寶,前幾輩的俠義道和綠林道對它都很熟悉,隻要劍一出匣,他們就會看得出我的師承,為了不替師門多招恩怨,隻好備而不用。
至于我那枝綠虹,卻是煞氣太重,尤其幾年來我已把它練到能發能收,差一點的寶刀寶劍遇上了非折不可,恩師上人曾再三囑咐,非遇到萬惡不可赦的兇徒,或本身已遇到絕境的時候,不準用。
師命當然不可違,并且我還有一點私心……” 頓了一頓,接着道:“如果我用起綠虹劍,就沒得打的了,那還能夠注意強學别人的絕招?” 各人聽了志敏這番話,才知道他存心忠厚,顧及師門,并不是炫奇好勝,無不動容,倒是蟬兒嘴快,笑道:“你這叫做關起猴子無法耍,才氣悶哩!難道你不會找一枝普通刀劍來用?” “我又不開兵器店,要那麼多幹啥?”說得各人哈哈大笑。
這時,各人已經是酒醉飯飽,于志敏回後面去打開衣包,取出一件背心和一件鳗皮衫交給明因師太道:“這兩件衣服雖然不能算是上好的寶物,可是對于防禦别人的暗器倒很有用,就給師太随意使用吧!” 回過頭來對駱中明道:“伯伯!你們到了南昌再等我幾天吧!現在我要去分水町找那皈命賊道學劍法去!”也不待各人答應,提起一個小小的包裹,朝着各人點一點頭,肩膀一晃,燈影一搖,各人眼睛一花,已失去于志敏的所在。
李全藩無限感慨道:“像于二公子這種藝業,不但沒有半點自驕,反而異常謙虛,處處尋找學習的機會;不但向自己人學習,甚至于向敵人學習。
我們才學得一點點皮毛就自高自大,豈不愧死?” 蟬兒口快接道:“李伯伯還說他謙虛哩!他嘴裡倒是謙虛,可是做起事來,卻獨斷獨行,一點也不問别人……”說到這裡自己覺得話裡有毛病。
反而把末說出的話,咽了回去。
柳營道:“這也難怪!以他這樣深厚的功力,别人認為做不到的,他做起來卻很容易,叫他和誰商量去?譬如剛才他要往分水町,慢說那邊有皈命妖道為敵,就單單以路程來說,也有将二百裡的遠近,給我們走也要走兩天,可是他走起來也許一兩個時辰就可以到達,實在也找不到和他商量的人來。
不過,像他這樣,恐怕要寂寞一輩子!” 龔華笑道:“你這是什麼話,為什麼要寂寞一輩子?” 柳營哈哈笑道:“你這個猴子精,平日自诩聰明,這回倒給我難住了!這就是因為‘曲高和寡’呀!” 到了就寝的時候,于志強發覺枕頭底下壓着一封信,拿起一看,上面寫着:“代呈明因師太親拆”,那字迹卻認出是于志敏的筆法,心裡詫異道:“他有什麼話不能當面講,卻要多費筆墨,而且是什麼時候寫的?”雖然是這樣疑惑,到底是急急忙忙地拿去交給師父。
明因師太拆開一看,不禁呵呵大笑,其樂已極,羅鳳英、蟬兒、和于志強,都不知道師父為什麼那樣高興,反而怔着了。
明因師太笑了一陣。
把信交給于志強道:“你看你這位兄弟多聰明,真是深得我心。
我多年來沒有解決的謎。
卻給他幾句話就點破。
好吧,你們統統出去,替我守着門外,在明天這個時候我不自動開門以前,不準任何人來打擾我!”揮一揮手,羅鳳英師姐弟隻好悄然退出。
到了外廂,各人湧上前來看志敏那封信,大意是說:三年前,上人用千裡傳音的方法,告訴師太練那瑜迦秘笈的口訣,但是今天在梅關遇敵,卻沒有用上,料必是口訣中有一兩句費解的地方,所以練起來總覺得五氣不能歸一。
其實要正氣歸一倒也容易,隻要在打坐的時候,手心腳心向上,舌尖抵住上颚,瞑目内視,摒息咽氣,口内自然靈液生津,經過了十二時辰的來複,就覺到氣魄充足,運劍欲飛… ……。
鳳英師姐弟讀了志敏給師太這封信,知道師父需要有整整一晝夜,不能動彈。
在這個緊要關頭,深恐别人進來騷擾,更防外敵到來破壞,雖然擾亂一天,第二次還可以再練,到底也是讨厭。
師姐弟商量了一陣,決定分班輪流侍護,一直到第二天的亥刻,師太開門出來,果然精神煥發,師徒都慶幸不已。
駱中明和明因師徒,在石虎莊住了三天
縱然不能即時緻敵死命,可是永遠操了主動,使敵人居然下風。
端的陰狠已極。
那料到于志敏卻給它一個不跳、不退,看看那劍身已剌到于志敏的腳經,于志敏的左腳卻好像是長眼睛似的,陡然往上一縮,堪堪讓過劍身,立刻向下一踹,竟把皈命賊道的寶劍,平平地壓在地面上,端的千鈞一發,危險萬分。
在于志敏腳下壓劍的同時,雙掌齊吐,直拍賊道的面門,“獨腿撩陰”右腿直沖賊道的洪門,喝聲“撤劍!” 這時,賊道人的劍已被壓住,隻剩下一邊左手,接于志敏的單掌倒是可以,但是要想接雙掌一腿,絕對不可能,隻要被于志敏任何一招打實,都要立刻廢命,隻好忍痛把劍向下一堆,藉這一推之勢,來個“鴨子大翻身”,空着雙手翻出五丈開外,喝聲“有膽的到分水町來!”的門面話,一縱又是十五六丈,一連幾縱,破空逃去。
于志敏也沒有再追下去,順手就給白無常一拳,白無常連哼也沒法再哼半個字,就當場死去。
蟬兒提了寶劍正想把其馀的四賊殺戮,被志敏攔住道:“這幾個饒了他吧!”蟬兒嘔起嘴道:“偏是你就可以殺,我要殺的時候你又要饒了!” 于志敏見她蠻不講理,隻好笑笑道:“話不是這樣說,因為那個白無常,深中匪毒,饒了他也不會改過,反而要挑撥是非,我們雖然不怕他,可是多數的老百姓就要受他荼毒,所以我為了老百姓的安全才殺他,也可以說是代表老百姓殺他。
至于這幾個就不同了,看他們滿臉慚愧悔恨的表情,現在親見連到他們的師祖也會棄之而去,也應該覺悟了,所以本着天地作育萬物的原則而饒了他,并不是我饒了他,可以說是他們自己忏悔的結果。
” 蟬兒聽了于志敏這一陣解釋,才回嗔作喜,明因師太見到于志敏年紀輕輕,竟能行忠恕之道,不斷地念佛。
于志敏見自己說的話,各人都同意了,才回頭對躺在地上那四個賊人叱道:“你們聽見了沒有,連到老師太都肯饒恕你們了,還有什麼好說,你們四人并沒有受什麼了不起的傷,現在再慈悲你們到底,每人再給你二粒丹藥,服下去之後,隻要再過一個時辰,就可以行動如常了,七天之後還可以做一般人所能做的事,隻是不能再練内外功罷了。
不過,因為這樣使你們得以安養天年,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 又指着那氣急攻心的賊人,對其馀三賊道:“這一個的武功并沒有廢,可是,你們要勸他棄惡從善,否則我一查到,随時就取他的性命,我所以不廢他的武功的緣因,是因為他還有一點血性,而且你們幾個樹敵已多,沒有他的保障,你們也不能安全,不過,他的武功隻準在别人欺上門來萬分危急的時候,才準用,如果是濫用傷害别人的性命,我同樣也不饒他,記住了我的話,青山不老,綠水長存,我們也許還有見面的馀地。
” 于志敏對這群賊人訓示了一番,随手給他們每人三粒丹藥,吩咐即時服用。
然後撿起地下那把旋風劍,遞給羅鳳英道:“師姐就用這枝劍吧,這枝劍比蟬姐那枝還要強些。
” 羅鳳英望了明因師太一眼,見到師太微笑點頭道:“蟬兒那枝劍是于志強奪過來的,現在這一枝又是志敏奪來的,真是無獨有偶了,小友既然給你,你就收下來吧!” 羅鳳英接過旋風劍,用指甲在劍身上輕輕一彈,“汪”一聲,竟然是龍吟的聲音,曆久不散,心裡大喜。
明因師太笑道:“這次皈命老道真是鍛羽而歸了,大概他有生以來這次還是第一次大敗哩!我在五十年前還未出道的時候,他已經是名滿中原,想不到今天親眼看到給小友一雙空手,打得他丢臉棄徒,才是大快人心哩!” 于志敏笑笑道,“本來這個賊道的武技,兀是不弱,要想以空手勝他兵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一下來被我先養成他的驕氣,再則氣到他發昏,後來因為蟬姐一笑,引他轉頭,被我打了一掌,減去他一半的功力,三方面一湊合。
他想不敗也不行了。
事實上,他那旋風劍法倒有不少絕招,可惜他還沒有使完出來,害我隻能夠學到一半,真是功虧一篑了,可惜!可惜!” 蟬兒見志敏捧了她一句,心裡感到甜甜地,最後見志敏連呼可惜,不禁噗哧笑道:“那麼你為什麼奪下他的劍,不讓他繼續下去?” 于志敏笑笑迳自走開,跑到樹林裡牽出兩匹駿馬,蟬兒一見,蹦蹦跳跳也跑到林子裡牽出兩匹,于志敏把馬交到羅鳳英手裡,又回去再牽一匹。
羅鳳英看了笑道:“敏弟想是要當弼馬溫了,一下子要那麼多馬做什麼用?” 于志敏笑道:“師太和你們兩人每人一匹,駱伯伯和強哥每人一匹,可不是需要五匹?” “那麼你呢?”蟬兒忍不住問道。
“我?我騎兩腳馬遠比較快些!”志敏一面說一面去收拾地下那五枝長劍,捆成一堆,馱在馬背上道:“這幾枝劍雖非寶物,可也是精銅煉成,帶在路上贈人也好!” 收拾完畢,明因師太和于志敏各自囑咐群賊幾句,除了用一匹馬馱各人的衣包和五枝長劍之外,每人騎上一匹緩步往石虎莊的路上走去。
這時,已經是日斜西山的時分,樹影婆娑,涼風吹送,馬蹄得得追着隊隊歸鴉,另是一番令人悠然的境界,尤其于志強,羅鳳英和蟬兒,都是第一次騎上這種雄壯的馬,更是高興非常,一路說個不停,不知不覺已到石虎莊,李全藩迎入莊内,盛宴款待,席間,明因師太說起志敏氣走皈命賊道,又得了五匹駿馬。
說到馬,于志強大感興趣了,插嘴問道:“馬呢?怎麼一匹也沒有看到?” 各人被他這一提醒,全部覺得奇怪,不但見不到馬,而且連馬嘶的聲音也沒有。
明因師太笑道:“這就是你這兄弟後來的搞鬼了!” 于志敏正在吃着,聽了笑道:“師太怎麼說是我搗的鬼?” 蟬兒道:“不是你是誰?” 志敏急道:“難道你沒有份?還要講我哩!” 明因師太見蟬兒和志敏拌嘴,也好笑道:“要說起來連我都犯了串通欺騙的罪過哩!” 羅鳳英笑道:“師父有什麼罪過,還不都是他們倆個小鬼頭玩出的把戲?” 于志敏,蟬兒兩人同時朝着羅鳳英一瞪眼道:“你倒大得很哪?” “好!好!恕我口拙講不過你們!”羅鳳英一笑作罷,可是把那個于志強急到不可忍耐,磨着志敏道:“好兄弟!你到底把馬藏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說你猴急性子,就真是猴急性子,馬在莊外右邊裡多路的樹林子裡!”于志強好容易等到志敏說這麼一句,急忙朝各人打一個招呼,匆匆出去,連到志敏在後面喊:“當心馬兒踢了你!”也聽不到,事實上人已去遠了。
李全藩連忙到外面叫幾個壯漢,一同前往把馬牽進莊子,于志強也嘻嘻哈哈地回來。
這時,駱中明觸起一件心事。
心中陡然一驚,告誡于志敏道:“你對皈命賊道那麼高的武技,交手時為什麼不用兵刃,萬一失手,才後悔來不及哩,以後千萬不可如此,以你的藝業來說,上人既肯放你出山闖鍊,當然是已有了相當成就,可是仍然要小心為是!” 志敏沉吟了一會,才道:“駱伯伯說的話确是真理,不過蒙天劍派是集彙各派精華而成,而各派又有各派的絕招,除了衣缽門徒之外,别人無從學到。
隻好利用機會,随時留意,因此,惟有空手過招,才打得久些,别人那套功夫才有時間演出來,我要學也學得更澈底。
再則我現在沒有什麼兵器好用……” 各人聽到于志敏說沒有兵器好用,大為驚訝,明明他身上帶着兩枝寶劍,還說沒有兵器用,甚至于明因帥太都認為他有點逞能,還是志強忍不住道:“你不是帶着兩枝寶劍,怎說沒有兵器使用?” “是啊!”蟬兒也附和一句。
于志敏莊容道:“你不知道,我背上這枝劍是師門的至寶,前幾輩的俠義道和綠林道對它都很熟悉,隻要劍一出匣,他們就會看得出我的師承,為了不替師門多招恩怨,隻好備而不用。
至于我那枝綠虹,卻是煞氣太重,尤其幾年來我已把它練到能發能收,差一點的寶刀寶劍遇上了非折不可,恩師上人曾再三囑咐,非遇到萬惡不可赦的兇徒,或本身已遇到絕境的時候,不準用。
師命當然不可違,并且我還有一點私心……” 頓了一頓,接着道:“如果我用起綠虹劍,就沒得打的了,那還能夠注意強學别人的絕招?” 各人聽了志敏這番話,才知道他存心忠厚,顧及師門,并不是炫奇好勝,無不動容,倒是蟬兒嘴快,笑道:“你這叫做關起猴子無法耍,才氣悶哩!難道你不會找一枝普通刀劍來用?” “我又不開兵器店,要那麼多幹啥?”說得各人哈哈大笑。
這時,各人已經是酒醉飯飽,于志敏回後面去打開衣包,取出一件背心和一件鳗皮衫交給明因師太道:“這兩件衣服雖然不能算是上好的寶物,可是對于防禦别人的暗器倒很有用,就給師太随意使用吧!” 回過頭來對駱中明道:“伯伯!你們到了南昌再等我幾天吧!現在我要去分水町找那皈命賊道學劍法去!”也不待各人答應,提起一個小小的包裹,朝着各人點一點頭,肩膀一晃,燈影一搖,各人眼睛一花,已失去于志敏的所在。
李全藩無限感慨道:“像于二公子這種藝業,不但沒有半點自驕,反而異常謙虛,處處尋找學習的機會;不但向自己人學習,甚至于向敵人學習。
我們才學得一點點皮毛就自高自大,豈不愧死?” 蟬兒口快接道:“李伯伯還說他謙虛哩!他嘴裡倒是謙虛,可是做起事來,卻獨斷獨行,一點也不問别人……”說到這裡自己覺得話裡有毛病。
反而把末說出的話,咽了回去。
柳營道:“這也難怪!以他這樣深厚的功力,别人認為做不到的,他做起來卻很容易,叫他和誰商量去?譬如剛才他要往分水町,慢說那邊有皈命妖道為敵,就單單以路程來說,也有将二百裡的遠近,給我們走也要走兩天,可是他走起來也許一兩個時辰就可以到達,實在也找不到和他商量的人來。
不過,像他這樣,恐怕要寂寞一輩子!” 龔華笑道:“你這是什麼話,為什麼要寂寞一輩子?” 柳營哈哈笑道:“你這個猴子精,平日自诩聰明,這回倒給我難住了!這就是因為‘曲高和寡’呀!” 到了就寝的時候,于志強發覺枕頭底下壓着一封信,拿起一看,上面寫着:“代呈明因師太親拆”,那字迹卻認出是于志敏的筆法,心裡詫異道:“他有什麼話不能當面講,卻要多費筆墨,而且是什麼時候寫的?”雖然是這樣疑惑,到底是急急忙忙地拿去交給師父。
明因師太拆開一看,不禁呵呵大笑,其樂已極,羅鳳英、蟬兒、和于志強,都不知道師父為什麼那樣高興,反而怔着了。
明因師太笑了一陣。
把信交給于志強道:“你看你這位兄弟多聰明,真是深得我心。
我多年來沒有解決的謎。
卻給他幾句話就點破。
好吧,你們統統出去,替我守着門外,在明天這個時候我不自動開門以前,不準任何人來打擾我!”揮一揮手,羅鳳英師姐弟隻好悄然退出。
到了外廂,各人湧上前來看志敏那封信,大意是說:三年前,上人用千裡傳音的方法,告訴師太練那瑜迦秘笈的口訣,但是今天在梅關遇敵,卻沒有用上,料必是口訣中有一兩句費解的地方,所以練起來總覺得五氣不能歸一。
其實要正氣歸一倒也容易,隻要在打坐的時候,手心腳心向上,舌尖抵住上颚,瞑目内視,摒息咽氣,口内自然靈液生津,經過了十二時辰的來複,就覺到氣魄充足,運劍欲飛… ……。
鳳英師姐弟讀了志敏給師太這封信,知道師父需要有整整一晝夜,不能動彈。
在這個緊要關頭,深恐别人進來騷擾,更防外敵到來破壞,雖然擾亂一天,第二次還可以再練,到底也是讨厭。
師姐弟商量了一陣,決定分班輪流侍護,一直到第二天的亥刻,師太開門出來,果然精神煥發,師徒都慶幸不已。
駱中明和明因師徒,在石虎莊住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