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回 月夜除奸 劍光寒石虎 梅關卻敵 克敏救明因
關燈
小
中
大
朝竹叢後面一看,那裡還有人影。
再往地面一看,也沒有半點潮迹,知道于志敏是藉故走了,可是想不出他為什麼要走,而且這一叢山竹,四面都是田野,隻有左面四五十丈遠的地方,有一個疏疏落落的林子,但是從竹叢到達林子的路,正對着原先所走的大路,要是一個人從那條路經過,萬無看不到之理,心裡隻是惶惑,隻好垂頭喪氣,跟上駱中明等人。
駱中明原是看到于志敏匆匆走向竹叢,後來于志強也跟了去,但是隻見于志強一個人回來,臉色也有點不大對,已明白就裡,仍然忍不住問道:“你的兄弟呢?” 于志強苦笑道:“丢了!”駱中明不禁好笑,雖然覺得于志敏不告而行,是有點不對,可是知道他不會出什麼岔子,也許他另有所見,所以追下去了。
惟有李全藩幾個聽說于志敏丢了,一時聯想不起來,詫異道:“他好好跟在我們後面,那就會丢了?” 駱中明笑道:“那裡是丢?還不是給他看到了什麼古怪,連招呼也不招呼一下就走了! 這孩子從小就古怪,現在學到一身絕技,更加頑皮了!”接着就把自己心裡的懷疑,告訴了各人,李全藩等也都贊同駱中明那種看法,一齊回了石虎莊。
到了掌燈的時候,李全藩忙着肅客入座的當兒,忽然燈影一晃,于志敏已回到廳上,不待各人開口,就喊道:“快快迎接,快快迎接!”各人就是一愕。
于志強一肚子沒好氣,跳過來就給他一捶,罵道:“我看你還會溺遁!”惹得各人一陣大笑。
于志敏正色道:“别鬧!别鬧!”回頭又對于志強道:“你師父快要到了,還不去迎接?” 駱中明喝道:“不要胡說!” 于志敏笑道:“我一點也不胡說,我拿這個來騙伯伯做什麼?” 駱中明看他的表情,倒有幾分相信,正待招呼各人到門外迎接,已聽到哈哈的笑聲,門外已現出明因師徒的影子。
駱中明連忙和各人迎上去招呼,各人見說面前這位頭發皤白,身軀高大,雙目放光,面目慈祥的老尼,就是二十年前綠林聞名喪膽的明因師太秦寒梅,無不肅然起敬。
經過了入座引見之後,駱中明笑問:“師太在什麼地方遇着志敏這孩子?當志敏來說賢師徒要到的時候,我還斥他胡說,那知師太果然來到了!” 明因師太笑道:“今天我師徒算是栽到家了,如果不是小友及時趕到,恐怕今生已經難以相見哩!” 駱中明聞言大驚道:“難道憑師太絕頂的武功,還會落到别人的手裡不成?” 明因師太苦笑道:“老施主不要恭維貧尼太過份了,反使貧尼不安。
像貧尼這一點功夫,那能夠稱得上絕頂兩個字,如果和小友這種藝業比較起來,貧尼隻算是才才入門哩!……” “老前輩你可不要恭維我!”于志敏喊道。
各人見明因師太這樣推崇于志敏,自然不是無因,不約而同地望于志敏一眼,但是,于志敏隻顧低頭吃菜。
蟬兒和志敏像是冤家似的,看在眼裡,指着于志敏對羅鳳英笑道:“師姐!你看他就像是從餓鬼道出來一樣,吃得那付兇相,也不怕人家笑話!” 蟬兒說話的聲音本來很小,可是于志敏是何等人物,能不聽得一清二楚。
羅鳳英正待答言,已聽到于志敏咕噜咕噜道:“你不吃才是傻瓜,五髒廟不修,什麼都不能做,連到孔夫子都考究吃,何況我?”一面說,仍然是頭不擡氣不透地在吃。
蟬兒又笑道:“你看啊!他又要拿出孔夫子來頂扛了。
”停一停,又對于志敏道:“孔夫子考究吃?你可拿得出證據來!”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孔夫子自己說的!”于志敏沖口而出。
蟬兒原來也是書香之後,她的父親柳仲元在她四歲那一年,全家從金陵南遷,在洞庭湖誤乘賊船,全被慘戮,因為當時群賊見她年小,而且聰明活潑,一時不忍下手,卻被明因師太巧遇,殺退群賊把她救了下來,後來探悉群賊是洞庭湖君山水寇,鬧江龍白道生的手下。
明因師太人單勢孤,隻好帶她回瓊崖隐居,平日除了教她鍛鍊武技之外,也指點她讀些佛經,古學,所以對于于志敏說這兩句,倒也不見得生疏。
當下好笑道:“吃!吃!算你嘴強,有理!”于志敏望了她一眼道:“這才是啊!”又吃了起來。
駱中明也見于志敏吃得有點不大雅相,笑道:“這孩子大概是在山上餓慌了,所以一見這些美味,就不管伯伯們笑話,吃個不停!”于志敏聽了,把筷子往棹上一放,笑道:“伯伯也要拿我笑話,其實我在山上才好哩,烤蚺龍、炙野豬、燒鹧鸪、烹兔子、炖鹿肉……那一樣不是奇珍美味,不過,今晚上我還有事,所以吃飽一點罷了!”駱中明和于志強都詫異道:“你有什麼事?” “天下人管天下事,除非不管,管起來就多啦!不過,今夜的事是天機不可洩漏,現在也不便說!”于志敏故示神秘。
明因師太微笑道:“你還想到分水町去?” 于志敏笑了一笑。
駱中明急于要知道明因師徒遇險的緣因,問道:“師太在什麼地方遇上敵人了?”明因師太笑道:“說起來話長哩!”接着把遇險的經過說了出來。
原來,明因師徒走在駱中明的後面,兩者相隔也不過是一天的路程。
這一天的中午,明因師太在梅關用了午餐,向山下走來的時候,忽然,從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轉眼之間,已到了明因師徒的身後。
明因師徒急忙向路旁一閃,讓那些快馬過去,這時,才看出來的這九匹駿馬,上各馱一位壯漢,而這九名壯漢都是一律黑色的勁裝,肩上都斜插着一枝長劍。
看起來,都是一時的豪雄人物,尤其是,最後一匹赤骝馬上,騎着一位年約三十歲的壯漢,長得蜂腰猿背,廣額虎颔,太陽穴高高地鼓起。
他經過明因師太的身旁,有意無意地掃了明因師徒一眼,坐騎似乎緩了一緩,鼻孔裡似乎“哼”一聲,飛馳過去。
明因師太雖然有精堪的内功,可是被那人雙目掃到,也覺得精光照人,心裡就是一懔,暗道:“這些人不知道是友?是敵?倒不可以輕視哩!”但是,表面上仍然不露形色,等到他們走遠了,才對鳳英、蟬兒兩人說:“我們要小心了!剛才過去的那些人不知是友是敵,而且在這條狹窄的山路上相遇,雖然是官道,可是行人稀少,兩邊又都是懸崖削壁,深溪絕壑,萬一是敵人,今天倒有得好打哩!” 明因師徒戒備着向大庾墟進發,山地也漸漸開朗,遠處炊煙袅袅,料道再走二三十裡,就可以到達墟上。
而且,今天恰巧是兩起人會師的日期,合起五人的實力,對付這九條壯漢也不見得落敗,心裡也就大大安慰,腳下也漸漸地加快起來。
堪堪出得山邊,前面就是一塊空曠的平地,右邊不遠還有一個連綿不斷的森林,那條官道就順着森林的邊緣,繞往前面。
忽然,“汪--”一聲,一枝響箭破空而過,接着又“汪--”一枝響箭,本來,在北方的綠林道行劫的時候,是先發響箭警告,但那種響箭,是用以對付镖行,或是大群商隊之用;如果行人偶而闖入他們的勢力圈,有時也發響示警。
然而,現在明因師從走的這條路,卻是一條官商大道,照理說:不應該有綠林豪客的山寨在鄰近,同時,明因師徒三人都是女子,除了兩枝長劍比較露目之外,隻有一個小小的包袱,是由羅鳳英-着,也沒有引起别人觊觎之理。
然而,這兩枝響箭,明顯地是為着明因師徒這一群人而發,縱然明因師太恁般老練,也一時想不出其所以然來,隻好停下腳步靜觀其變。
明因師徒停下腳步之後,樹林裡飕一聲,跳出一位勁裝的漢子,手持一枝精光耀目的長劍,擋着明因師徒的去路,喝道:“你這個尼姑帶着這兩個女孩,是到什麼地方的?” 明因師太一看,正是剛才那九人中之一,乃莊容稽首:“這兩人是貧尼的弟子,正是一同到大庾墟去!施主何必多問?” 那漢子嘿嘿了一陣,才道:“你這賊尼,在真人的面前還要講假話,難道我不知道你要去大庾墟?”停一停,又道:“你們從什麼地方來的?” 明因師太還沒有回答,蟬兒已忍不住嬌叱道:“我們從什麼地方來,和你有啥關系?” 那漢子臉色陡變,冷笑道:“想不到你這胎毛未乾的小東西,居然敢和你三爺頂扛,等下子我包你有痛快的!你當我不知道你們的來曆不成?告訴你吧!你這個賊老尼是不是叫做明因?” 貧尼正是明因,但貧尼與施主素不謀面,往日無仇,近日無怨,施主問它怎的,請道其詳?” 這時,森林裡忽然一聲長長的哨子,從森林裡又來八個勁裝的漢子,擋在前面,而且切斷了出入的道路,為首那位廣額虎颔的漢子喝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回全不費工夫你既然是明因賊尼就得了,今天你一個也不要走!久聞你一枝雷霆劍,一手菩提子,打盡中原無敵手,現在等我白無常路華明來領教你幾招!” 明因師太雖然知道,面前這班強徒不甘罷休,然而,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和他們結下梁子,看這班強徒的年紀,每人都在三四十歲之間,自己則在二十年來很少出手,不可能和這些強徒直接結梁子,料必是那一門惡魔的手下,在沒有弄清楚門路之前,實在不願和這些強徒結怨,忍着一口氣笑道:“貧尼是一個出家人,學得三招兩式也不過為了山行方便,防防野獸而已,跟路施主既無仇恨,何必要貧尼獻醜?” 白無常聽了呵呵笑道:“賊尼倒會撇清,我告訴你也使你死得瞑目,萬洋山的事難道你就忘記了?老實告訴你吧!從你一到雷州,我們教主就派人掇着你,現在已經是布好了天羅地網,跑也跑不掉了,還是在這裡納命吧!” 這時,明因師太雙目一豎,滿臉煞氣,冷笑道:“貧尼以為是那一路的英雄人物,說穿了原來是赤身魔鬼任可夫裙下的野獸,大概不給你知道厲害,你也不肯悔改,既然擋着貧尼的去路,就請進招吧!” 這席話罵得路華明三屍咆哮,七窺生煙,一抑長劍就要動手。
賊人中一聲喝道:“等小弟效勞吧!”人随聲去,站在明因師太的面前冷笑道:“賊尼把命交給我甯華元吧!”明因師太正待答話,蟬兒一聲嬌叱:“憑你也配和我師父動手!”兩絲白光直取甯華元雙目。
甯華元聽到一聲嬌叱,兩絲白光已到了面前,知道是針形暗器,這時已無法躲避,百忙中身軀往後一倒,“啊唷一聲,一枝蚺骨針正順着鼻尖穿上,把甯華元的鼻子給多開了一個小洞。
甯華元一上來就吃了大虧,那咽得這口惡氣,立刻“鯉魚打挺”反跳起來,朝着蟬兒就是一劍。
蟬兒見到自己初試蚺骨針,居然得手,早已一抖鳗骨長鞭,跳了上去。
這時又見敵人竟不顧針穿鼻子,一劍砍來,連忙一翻手腕,那鞭梢直朝上卷,“-!”一聲,甯華元那枝長劍,竟吃她鞭梢蕩開二尺,震的虎口發麻,幾乎把長劍磕飛。
甯華元本來并非弱者,可是因為一出手就被蟬兒打傷了鼻子,引起他的怒火。
在急怒之下,又過份輕敵,被蟬兒震麻了他的虎口,才知道面前這個小女孩也非易與,立刻施展出“靈蛇劍法”,一招緊似一招,同蟬兒猛攻。
蟬兒使鞭本非所長,十招之後已被甯華元追得手忙腳亂,疊遇險招。
羅鳳英在旁邊替她暗暗着急,想道:“這丫頭怎麼這樣不懂事,放着好好一把劍不用,卻要使什麼鞭!”正待提醒她用劍,那知蟬兒也是這樣的心思,陡然騰起六七丈,喝聲:“打!”兩絲白光又奔甯華元的穴門。
同時,喊聲“師姐接鞭!”把手中鞭抛給羅鳳英接了,束在腰上。
甯華元見到自己占了上風,正待出言嘲笑,忽然又見兩絲白光直奔穴道,知道又是那話兒來了,自己已吃了一次虧,那敢怠慢,連忙舞起一團劍花,把蚺骨針打落。
可是,因此慢了一着,蟬兒已把肩上的長劍持在手上,身軀剛
再往地面一看,也沒有半點潮迹,知道于志敏是藉故走了,可是想不出他為什麼要走,而且這一叢山竹,四面都是田野,隻有左面四五十丈遠的地方,有一個疏疏落落的林子,但是從竹叢到達林子的路,正對着原先所走的大路,要是一個人從那條路經過,萬無看不到之理,心裡隻是惶惑,隻好垂頭喪氣,跟上駱中明等人。
駱中明原是看到于志敏匆匆走向竹叢,後來于志強也跟了去,但是隻見于志強一個人回來,臉色也有點不大對,已明白就裡,仍然忍不住問道:“你的兄弟呢?” 于志強苦笑道:“丢了!”駱中明不禁好笑,雖然覺得于志敏不告而行,是有點不對,可是知道他不會出什麼岔子,也許他另有所見,所以追下去了。
惟有李全藩幾個聽說于志敏丢了,一時聯想不起來,詫異道:“他好好跟在我們後面,那就會丢了?” 駱中明笑道:“那裡是丢?還不是給他看到了什麼古怪,連招呼也不招呼一下就走了! 這孩子從小就古怪,現在學到一身絕技,更加頑皮了!”接着就把自己心裡的懷疑,告訴了各人,李全藩等也都贊同駱中明那種看法,一齊回了石虎莊。
到了掌燈的時候,李全藩忙着肅客入座的當兒,忽然燈影一晃,于志敏已回到廳上,不待各人開口,就喊道:“快快迎接,快快迎接!”各人就是一愕。
于志強一肚子沒好氣,跳過來就給他一捶,罵道:“我看你還會溺遁!”惹得各人一陣大笑。
于志敏正色道:“别鬧!别鬧!”回頭又對于志強道:“你師父快要到了,還不去迎接?” 駱中明喝道:“不要胡說!” 于志敏笑道:“我一點也不胡說,我拿這個來騙伯伯做什麼?” 駱中明看他的表情,倒有幾分相信,正待招呼各人到門外迎接,已聽到哈哈的笑聲,門外已現出明因師徒的影子。
駱中明連忙和各人迎上去招呼,各人見說面前這位頭發皤白,身軀高大,雙目放光,面目慈祥的老尼,就是二十年前綠林聞名喪膽的明因師太秦寒梅,無不肅然起敬。
經過了入座引見之後,駱中明笑問:“師太在什麼地方遇着志敏這孩子?當志敏來說賢師徒要到的時候,我還斥他胡說,那知師太果然來到了!” 明因師太笑道:“今天我師徒算是栽到家了,如果不是小友及時趕到,恐怕今生已經難以相見哩!” 駱中明聞言大驚道:“難道憑師太絕頂的武功,還會落到别人的手裡不成?” 明因師太苦笑道:“老施主不要恭維貧尼太過份了,反使貧尼不安。
像貧尼這一點功夫,那能夠稱得上絕頂兩個字,如果和小友這種藝業比較起來,貧尼隻算是才才入門哩!……” “老前輩你可不要恭維我!”于志敏喊道。
各人見明因師太這樣推崇于志敏,自然不是無因,不約而同地望于志敏一眼,但是,于志敏隻顧低頭吃菜。
蟬兒和志敏像是冤家似的,看在眼裡,指着于志敏對羅鳳英笑道:“師姐!你看他就像是從餓鬼道出來一樣,吃得那付兇相,也不怕人家笑話!” 蟬兒說話的聲音本來很小,可是于志敏是何等人物,能不聽得一清二楚。
羅鳳英正待答言,已聽到于志敏咕噜咕噜道:“你不吃才是傻瓜,五髒廟不修,什麼都不能做,連到孔夫子都考究吃,何況我?”一面說,仍然是頭不擡氣不透地在吃。
蟬兒又笑道:“你看啊!他又要拿出孔夫子來頂扛了。
”停一停,又對于志敏道:“孔夫子考究吃?你可拿得出證據來!”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孔夫子自己說的!”于志敏沖口而出。
蟬兒原來也是書香之後,她的父親柳仲元在她四歲那一年,全家從金陵南遷,在洞庭湖誤乘賊船,全被慘戮,因為當時群賊見她年小,而且聰明活潑,一時不忍下手,卻被明因師太巧遇,殺退群賊把她救了下來,後來探悉群賊是洞庭湖君山水寇,鬧江龍白道生的手下。
明因師太人單勢孤,隻好帶她回瓊崖隐居,平日除了教她鍛鍊武技之外,也指點她讀些佛經,古學,所以對于于志敏說這兩句,倒也不見得生疏。
當下好笑道:“吃!吃!算你嘴強,有理!”于志敏望了她一眼道:“這才是啊!”又吃了起來。
駱中明也見于志敏吃得有點不大雅相,笑道:“這孩子大概是在山上餓慌了,所以一見這些美味,就不管伯伯們笑話,吃個不停!”于志敏聽了,把筷子往棹上一放,笑道:“伯伯也要拿我笑話,其實我在山上才好哩,烤蚺龍、炙野豬、燒鹧鸪、烹兔子、炖鹿肉……那一樣不是奇珍美味,不過,今晚上我還有事,所以吃飽一點罷了!”駱中明和于志強都詫異道:“你有什麼事?” “天下人管天下事,除非不管,管起來就多啦!不過,今夜的事是天機不可洩漏,現在也不便說!”于志敏故示神秘。
明因師太微笑道:“你還想到分水町去?” 于志敏笑了一笑。
駱中明急于要知道明因師徒遇險的緣因,問道:“師太在什麼地方遇上敵人了?”明因師太笑道:“說起來話長哩!”接着把遇險的經過說了出來。
原來,明因師徒走在駱中明的後面,兩者相隔也不過是一天的路程。
這一天的中午,明因師太在梅關用了午餐,向山下走來的時候,忽然,從後面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轉眼之間,已到了明因師徒的身後。
明因師徒急忙向路旁一閃,讓那些快馬過去,這時,才看出來的這九匹駿馬,上各馱一位壯漢,而這九名壯漢都是一律黑色的勁裝,肩上都斜插着一枝長劍。
看起來,都是一時的豪雄人物,尤其是,最後一匹赤骝馬上,騎着一位年約三十歲的壯漢,長得蜂腰猿背,廣額虎颔,太陽穴高高地鼓起。
他經過明因師太的身旁,有意無意地掃了明因師徒一眼,坐騎似乎緩了一緩,鼻孔裡似乎“哼”一聲,飛馳過去。
明因師太雖然有精堪的内功,可是被那人雙目掃到,也覺得精光照人,心裡就是一懔,暗道:“這些人不知道是友?是敵?倒不可以輕視哩!”但是,表面上仍然不露形色,等到他們走遠了,才對鳳英、蟬兒兩人說:“我們要小心了!剛才過去的那些人不知是友是敵,而且在這條狹窄的山路上相遇,雖然是官道,可是行人稀少,兩邊又都是懸崖削壁,深溪絕壑,萬一是敵人,今天倒有得好打哩!” 明因師徒戒備着向大庾墟進發,山地也漸漸開朗,遠處炊煙袅袅,料道再走二三十裡,就可以到達墟上。
而且,今天恰巧是兩起人會師的日期,合起五人的實力,對付這九條壯漢也不見得落敗,心裡也就大大安慰,腳下也漸漸地加快起來。
堪堪出得山邊,前面就是一塊空曠的平地,右邊不遠還有一個連綿不斷的森林,那條官道就順着森林的邊緣,繞往前面。
忽然,“汪--”一聲,一枝響箭破空而過,接着又“汪--”一枝響箭,本來,在北方的綠林道行劫的時候,是先發響箭警告,但那種響箭,是用以對付镖行,或是大群商隊之用;如果行人偶而闖入他們的勢力圈,有時也發響示警。
然而,現在明因師從走的這條路,卻是一條官商大道,照理說:不應該有綠林豪客的山寨在鄰近,同時,明因師徒三人都是女子,除了兩枝長劍比較露目之外,隻有一個小小的包袱,是由羅鳳英-着,也沒有引起别人觊觎之理。
然而,這兩枝響箭,明顯地是為着明因師徒這一群人而發,縱然明因師太恁般老練,也一時想不出其所以然來,隻好停下腳步靜觀其變。
明因師徒停下腳步之後,樹林裡飕一聲,跳出一位勁裝的漢子,手持一枝精光耀目的長劍,擋着明因師徒的去路,喝道:“你這個尼姑帶着這兩個女孩,是到什麼地方的?” 明因師太一看,正是剛才那九人中之一,乃莊容稽首:“這兩人是貧尼的弟子,正是一同到大庾墟去!施主何必多問?” 那漢子嘿嘿了一陣,才道:“你這賊尼,在真人的面前還要講假話,難道我不知道你要去大庾墟?”停一停,又道:“你們從什麼地方來的?” 明因師太還沒有回答,蟬兒已忍不住嬌叱道:“我們從什麼地方來,和你有啥關系?” 那漢子臉色陡變,冷笑道:“想不到你這胎毛未乾的小東西,居然敢和你三爺頂扛,等下子我包你有痛快的!你當我不知道你們的來曆不成?告訴你吧!你這個賊老尼是不是叫做明因?” 貧尼正是明因,但貧尼與施主素不謀面,往日無仇,近日無怨,施主問它怎的,請道其詳?” 這時,森林裡忽然一聲長長的哨子,從森林裡又來八個勁裝的漢子,擋在前面,而且切斷了出入的道路,為首那位廣額虎颔的漢子喝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回全不費工夫你既然是明因賊尼就得了,今天你一個也不要走!久聞你一枝雷霆劍,一手菩提子,打盡中原無敵手,現在等我白無常路華明來領教你幾招!” 明因師太雖然知道,面前這班強徒不甘罷休,然而,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和他們結下梁子,看這班強徒的年紀,每人都在三四十歲之間,自己則在二十年來很少出手,不可能和這些強徒直接結梁子,料必是那一門惡魔的手下,在沒有弄清楚門路之前,實在不願和這些強徒結怨,忍着一口氣笑道:“貧尼是一個出家人,學得三招兩式也不過為了山行方便,防防野獸而已,跟路施主既無仇恨,何必要貧尼獻醜?” 白無常聽了呵呵笑道:“賊尼倒會撇清,我告訴你也使你死得瞑目,萬洋山的事難道你就忘記了?老實告訴你吧!從你一到雷州,我們教主就派人掇着你,現在已經是布好了天羅地網,跑也跑不掉了,還是在這裡納命吧!” 這時,明因師太雙目一豎,滿臉煞氣,冷笑道:“貧尼以為是那一路的英雄人物,說穿了原來是赤身魔鬼任可夫裙下的野獸,大概不給你知道厲害,你也不肯悔改,既然擋着貧尼的去路,就請進招吧!” 這席話罵得路華明三屍咆哮,七窺生煙,一抑長劍就要動手。
賊人中一聲喝道:“等小弟效勞吧!”人随聲去,站在明因師太的面前冷笑道:“賊尼把命交給我甯華元吧!”明因師太正待答話,蟬兒一聲嬌叱:“憑你也配和我師父動手!”兩絲白光直取甯華元雙目。
甯華元聽到一聲嬌叱,兩絲白光已到了面前,知道是針形暗器,這時已無法躲避,百忙中身軀往後一倒,“啊唷一聲,一枝蚺骨針正順着鼻尖穿上,把甯華元的鼻子給多開了一個小洞。
甯華元一上來就吃了大虧,那咽得這口惡氣,立刻“鯉魚打挺”反跳起來,朝着蟬兒就是一劍。
蟬兒見到自己初試蚺骨針,居然得手,早已一抖鳗骨長鞭,跳了上去。
這時又見敵人竟不顧針穿鼻子,一劍砍來,連忙一翻手腕,那鞭梢直朝上卷,“-!”一聲,甯華元那枝長劍,竟吃她鞭梢蕩開二尺,震的虎口發麻,幾乎把長劍磕飛。
甯華元本來并非弱者,可是因為一出手就被蟬兒打傷了鼻子,引起他的怒火。
在急怒之下,又過份輕敵,被蟬兒震麻了他的虎口,才知道面前這個小女孩也非易與,立刻施展出“靈蛇劍法”,一招緊似一招,同蟬兒猛攻。
蟬兒使鞭本非所長,十招之後已被甯華元追得手忙腳亂,疊遇險招。
羅鳳英在旁邊替她暗暗着急,想道:“這丫頭怎麼這樣不懂事,放着好好一把劍不用,卻要使什麼鞭!”正待提醒她用劍,那知蟬兒也是這樣的心思,陡然騰起六七丈,喝聲:“打!”兩絲白光又奔甯華元的穴門。
同時,喊聲“師姐接鞭!”把手中鞭抛給羅鳳英接了,束在腰上。
甯華元見到自己占了上風,正待出言嘲笑,忽然又見兩絲白光直奔穴道,知道又是那話兒來了,自己已吃了一次虧,那敢怠慢,連忙舞起一團劍花,把蚺骨針打落。
可是,因此慢了一着,蟬兒已把肩上的長劍持在手上,身軀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