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回 劍碧鞭寒 三兇新毀折 月明夜靜 千裡故交來
關燈
小
中
大
蟬兒還沒有醒過來,王仲甫笑對明因師太道:“蟬姑娘可要像宋朝陳搏老祖,一睡成仙了。
” 明因師太也笑道:“雖然不緻于一睡成仙,可是大凡吃了這類仙丹異果,最少也要經一周天的時間,等到功力充實之後,才能夠醒過來哩!”“那末徒兒和明弟吃那些銀果和先天紫氣丹,都沒有發生昏睡的現象?”述先仍然有點疑惑。
明因師太解釋道:“這就要看各人的禀賦和福緣了。
” 接着舉出那些成形的參實、何首烏、茯苓、黃精……服用的方法和功效,各人聽了都驚歎為前所未聞,不知不覺已是礁鼓三更,各自将息。
次日的己午時分,蟬兒醒了過來,各人見她神光煥發,目似朗星,心知是仙藥的靈效,王述先和燕雲姐妹首嬲她說出昨天的經過,再加上王大伯、丁世成、林逸夫兄弟等人慫恿,她知道不說是不行了,才一同來到廳上,指手畫腳說出一段奇遇來。
原來蟬兒聽到鳳英在她的耳邊說:“……”,她就追看鳳英要打,“二師姐,你說什麼?”王述先見蟬兒沒有把話說出來,就說追着要打,心裡覺得很疑惑,忍不住問上一句,那知蟬兒柳眉一豎,星目如電直射在述先的臉上,叱道:“你真要讨打?”述先吃她這麼一吓,把頭一縮,扮個鬼臉,嘀咕道:“問一句也要讨打,真是……”蟬兒當真追過來要打,述先連忙跑開了,惹得各人大笑。
王大伯對述先笑罵道:“你這頑猴子越大越頑皮……”“對!大伯教訓教訓他!”蟬兒裝出賭氣的樣子,補上一句。
王大伯笑道:“你隻管說你的吧!” 再說蟬兒和鳳英兩人在椰林裡追逐了一會,卻把羅鳳英追失了蹤,原來羅鳳英籍着椰林的掩蔽,一個“野鶴沖霄”上了樹頂,那椰樹的葉梗本來就很大,而且兩旁高,中間低,就像一艘小舟,所以羅鳳英到樹頂之後就睡在葉梗上,蟬兒隻注意在林裡尋找,那裡找得到? 給羅鳳英在上面看了,還暗暗好笑哩。
蟬兒在樹林裡找了一陣,沒有找到,嘴裡咕噜咕噜地:“我看你飛到天上去……”腳步還是慢慢地向林外移出,兩條小辮忽左忽右地幌動。
羅鳳英知道她非找到自己,是不甘心的,故意急她一急,偷偷從椰頂上飄了下來,朝着蟬兒相反的方向,走出椰林,大喊一聲: “我在這裡哩!”就聽到蟬兒“咦”一聲,以為她要追過來,急忙飛步回林。
那知蟬兒一出椰林,已聽到羅鳳英在後面大喊,本待回身追蹑,可是她這時候看到一件更奇怪的事,不覺就“咦”出聲來。
原來蟬兒一出椰林就看到一匹金色的小牛,靜靜地伏在一丈多遠的前面,這匹小金牛也小得出奇,不過是五六寸高,一尺來長,可是五官齊備,初看起來還以為是小孩子玩的玩偶。
但是蟬兒這一“咦”,那匹小牛竟然一躍而起,回頭就跑,惹起蟬兒孩子的心性,輕輕一縱,截斷了小牛的去路,那匹小牛倒也刁鑽,一見被截了去路,又向橫方向跑去,本來那小牛無論如何,也沒有蟬兒的身形迅速,可是它的身軀既小,動作尤其靈活,蟬兒隻存心活捉,所以有好幾次都是俯身伸手的時候,被它溜了出去,待得蟬兒轉身過來,小牛又已跑了四五丈,激得蟬兒呀呀亂喊,心裡暗想:“這隻小畜生,倒是那麼難纏。
”而腳步卻毫不放松地追了過去。
漸漸,蟬兒看出那小牛盡管它跑來跑去,左右閃避,但是一有機會就朝着圈外而跑,而且每次都是跑同一的方向,蟬兒心中暗喜,決意把它放松,看它到底跑到什麼地方。
果然,那小牛得到這個機會,急如流星,頭也不回的直跑,蟬兒隻在它後面七八丈遠跟着,一直就追到河邊,卻見那小牛縱身進入一叢青草,就無影無蹤。
蟬兒四面仔細一看,就尋到那個小小的洞口,心裡不由暗笑道:“你這個笨畜生,這回給我追到你的家來了,看你還往那裡跑?”估量那個小洞,自己還可以進去,更不猶豫跟着往裡面爬,進了那間石室,就嗅到一陣陣的清香。
蟬兒很快就尋到香源的所在,原來是從一株傘形的金菌上發出來的香氣,菌的旁邊還有一張簡帖,說明金菌的服用法,蟬兒福至心靈,知是仙品,立刻就拔起那金菌,彈去根上的泥土,按照簡帖所示的方法把它吃了,隻是那匹小金牛始終不見蹤迹,蟬兒又在石室的周圍,石棹、石椅的附近亂找,此時隻覺得天旋地轉,身上發熱,頭腦發暈,忙躺上石床,才覺得一陣涼,竟自沉沉睡去。
林逸華聽了贊歎道:“這個金牛洞的傳說,已經有好幾百年了,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也曾爬到裡面去,可是裡面陰風凄恻,進不好遠就退出來了,卻真是這麼一條小金牛留待蟬姑娘來發現,真是一飲一啄俱有前定,半點也不能勉強哩!”王大伯聽了奇道:“照你這樣說,難道蟬姑娘竟把那金牛吃了不成?” 明因師太點頭笑道:“誰說不是?蟬兒所吃的金菌,名喚做金芝,是道家三十六種珍品之一,得天地的靈氣而生,經了一千五百年而幻化成形,最初隻能化成小牛,再經過五百年就化成小馬,再經五百年幻化成為小人,這時候如果能躲過九九天劫,再修鍊五百年,就可以離開它托根的地方,而升降太虛紫府,以現這在金芝的氣候來說,最少也在一千八百年以上,那知還會遭到劫運,可見蟬兒的仙緣也是不小哩!” 午餐後,明因師太别了王大伯,王仲甫,林氏兄弟等人,迳自帶羅鳳英,蟬兒,王述先和燕雲,燕霞姐妹回銅鼓嶺去了。
明因師太回到銅鼓嶺,稍事休息一兩天,便又安排起各人每天的功課,親自教導三個首徒,至于燕雲,燕霞姐妹,則由羅鳳英代師傳授,倒也進步神速,尤其是蟬兒自從服食了金芝之後,自覺身輕體健,以前鍊氣不到的地方,居然也能鍊到了。
明因師太和羅鳳英服食了紫虛上人贈給的靈藥,也是覺到中氣充沛異常,師徒心中各自大喜,不知不覺又過了三年。
在這三年當中,述先,蟬兒,鳳英,固然有飛躍的進步,就是燕雲,燕霞兩人也在細心調教之下,鍊成了一身軟硬功夫,普通三幾十個壯漢,顯然不是敵手,輕功方面三四丈遠近,二三丈高低也能一蹴而到,明因師太見到各人的造詣,心裡也是大大的歡慰。
這一年的中秋月夜,明因師徒在銅鼓嶺上共同賞月,在這月色加霜,被涼如水的情景裡,固然另有一番風味,但更易引起孤臣孽子的遐思,正在大家興高采烈的當兒,明因師太低頭沉吟了一會,忽然喟然長歎。
羅鳳英追随明因師太已有十多年了,這種長歎也見到無數次,可是,師父這次長歎的音調裡,卻有點怆然,忍不住問道:“師父!可是又想起大師姐來了!” 明因師太又歎了一口氣,一臉悲怆之色,才微微地點頭說:“你們那戴師姐出山已經七年了,連到音信也沒有回來,那得不令人思念?可是這種思念倒不過是一種私情,最重要的還是:自從太祖驅除鞑靼,鼎定中原之後,殺戮功臣太過,自毀長城,到了成祖纂位,忠良盡絕,大明天下已潛伏了滅亡的因素……” 忽然站起來叫道:“你這野和尚,來到了還不現身,難道還要請你不成?” 王述先忽然見師父轉了口風,不禁一愕,知道必然有人到了,但是憑自己的耳朵竟然沒有聽到動靜,可見來人武功之高,而自己也太過于大意了,師太的喊話一停,就聽到後面七八丈遠的一株荔枝樹上,哈哈大笑,飄下一位身軀高大,慈眉祥目的老和尚來,羅鳳英,蟬兒兩人忙喊一聲“老師伯!” 老和尚笑道:“這兩隻頑猴倒也刁鑽,師伯就是師伯,還要給我加上一個老字!” “你就是怕人家說你老,其實老有什麼不好?”明因師太笑笑又說上一句。
“都是你縱慣了的,過兩天她們不喊你做老師父才怪!”一眼看到王述先,又呵呵笑道:“你這個好徒弟,那晚上如果不是我跑得快,幾乎就要吃他一劍劈個半死!” 王述先聽他這麼一說,知道就是三年前救去任乾玉那位怪人,急忙跪下去叩見,滿面慚羞道:“當時徒兒不知是師伯,多得罪了!”那和尚一見王述先跪下,忙一拂袍袖,一股無形的潛力沖了過來,可是卻沒有把述先攔上,王述先已經在那裡恭恭敬敬叩頭不已,和尚連忙把他才起來道:“你師伯今晚可說是栽到家了,可是卻看不慣你這叩頭蟲的樣子!”罵得王述先怔怔地發呆,羅鳳英和蟬兒卻咬着嘴唇皮暗笑。
明因師太笑道:“先兒多給師伯叩幾頭吧,他的功夫可多哩,你磨着他教,總要得點好處!”述先聽了當真又要跪下去。
和尚真發急起來道:“你這老尼姑真讨厭!”又對述先道:“你再矮下半截,我就要高起幾丈走了!”王述先吃他這麼一說,真個不敢再跪下去了。
這時明因師太才把王述先,燕雲,燕霞姐妹向老和尚引見了。
原來這老和尚俗家的名字叫做葉希賢,原是惠帝建文朝代的禦史,成祖纂位,建文出走,葉希賢也就削發為僧,聽說建文太子避禍在黔貴一帶,他也就遠走苗疆,一心追随故主,那知故主雖然沒有尋到,卻被他在貢噶山的絕頂,一個雪窟裡,得到一部“瑜迦秘笈” 的上篇,便依着瑜迦上篇按步就班地苦鍊了十年,居然鍊到周身罡氣,刀劍不入的地步,然後下山行道,自号為“雪庵和尚”,仍然曆遍苗疆,尋找故主,八年前偶然在十萬大山遇上了明因師太,彼此志同道合,才結伴來到海南島,結廬于七星嶺,本來和明因師太過從甚密,可是這幾年來因為那晚上巧救了任乾玉回去,醫好了他的創傷,又傳授各種武藝,明因師太也因為收了王述先和燕雲姐妹,彼此都為徒弟忙碌,竟也是四年多不見面了。
落坐獻茶完畢,明因師太再不和他打哈哈了,莊容地問道:“我們三年不見了,這幾年來你可尋到了惠帝的蹤迹?”“說起來也是冤孽太甚,無端無故地找來那個徒弟累了我幾年,要想再往苗疆,又恐怕他一個人在山上闖出禍來,到了今年見他已經有了相當基礎,我才放心四處走走,卻在羅浮山遇上了馮翁……” “那就奇怪,馮翁不是在夔州做他那教書匠,為什麼又到嶺南來了?” “我也曾經問過他來,他還不是為着追蹤惠帝而到嶺南的?他還說見到惠帝的親筆詩,可能已經不在苗疆了,所以來嶺南找一找呢!” “惠帝的詩?怎麼講?” “還不是思念故都,傷懷身世的作品?等我念出來給你聽聽吧!”雪庵和尚說完了就莊容合十念道:“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發即臨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他鄉哭未休!”念完了已是凄然欲淚。
明因師太也凄然道:“蒙塵天子的苦況,落難王孫的哀鳴,從這首詩裡也表現無遺了,但是你還找不找他呢?” 葉希賢正容道:“隻要我稍為能夠分身,那怕天涯海角,我也應該前往一見,不過,總要度過這一次魔劫之後才說吧!這兩年内委實是沒有時間哩!” 明因師太點點頭道:“難道你以方外之身,存忠義的浩氣,将來我佛總會保佑你,達成你的志願,但是,你說沒有時間,我真是猜不透,難道你還有其他俗事不成?” 雪庵鹿和尚正色道:“還不是為了你們的事?”“我們的事?”明因師太更覺奇怪。
雪庵鹿和尚笑道:“你這個老尼姑倒也會撇青,你約人家在中秋比試的事,難道就忘記了?” “啊”明因師太把尾音拉得長長地,又笑道:“淩霄那老不死的鬼怪,我才不怕他哩!” “如果僅是淩霄那老怪物,不但你不怕他,就是我也不怕他,可是你知道他要請什麼人出來撐腰?” “難道他還會請到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你終日躲在這草棚裡,當然不知道。
可是我在上月中遇上他那大徒弟閃電手管中天,鬼鬼祟祟地前往雲霧山,我覺得很是奇怪,當時我又有事,沒有跟蹤他,可是回來之後,我立刻到天角潭老怪的巢裡去踩探了一陣,才知道他派出了三個門徒,分頭去找幫手,聽說預定的人選中還有雪山的老魅,岡底斯山的赤身魔女……” 明因師太聽說到“赤身魔女”,也不禁面色慘變—— 熾天使書城掃校
” 明因師太也笑道:“雖然不緻于一睡成仙,可是大凡吃了這類仙丹異果,最少也要經一周天的時間,等到功力充實之後,才能夠醒過來哩!”“那末徒兒和明弟吃那些銀果和先天紫氣丹,都沒有發生昏睡的現象?”述先仍然有點疑惑。
明因師太解釋道:“這就要看各人的禀賦和福緣了。
” 接着舉出那些成形的參實、何首烏、茯苓、黃精……服用的方法和功效,各人聽了都驚歎為前所未聞,不知不覺已是礁鼓三更,各自将息。
次日的己午時分,蟬兒醒了過來,各人見她神光煥發,目似朗星,心知是仙藥的靈效,王述先和燕雲姐妹首嬲她說出昨天的經過,再加上王大伯、丁世成、林逸夫兄弟等人慫恿,她知道不說是不行了,才一同來到廳上,指手畫腳說出一段奇遇來。
原來蟬兒聽到鳳英在她的耳邊說:“……”,她就追看鳳英要打,“二師姐,你說什麼?”王述先見蟬兒沒有把話說出來,就說追着要打,心裡覺得很疑惑,忍不住問上一句,那知蟬兒柳眉一豎,星目如電直射在述先的臉上,叱道:“你真要讨打?”述先吃她這麼一吓,把頭一縮,扮個鬼臉,嘀咕道:“問一句也要讨打,真是……”蟬兒當真追過來要打,述先連忙跑開了,惹得各人大笑。
王大伯對述先笑罵道:“你這頑猴子越大越頑皮……”“對!大伯教訓教訓他!”蟬兒裝出賭氣的樣子,補上一句。
王大伯笑道:“你隻管說你的吧!” 再說蟬兒和鳳英兩人在椰林裡追逐了一會,卻把羅鳳英追失了蹤,原來羅鳳英籍着椰林的掩蔽,一個“野鶴沖霄”上了樹頂,那椰樹的葉梗本來就很大,而且兩旁高,中間低,就像一艘小舟,所以羅鳳英到樹頂之後就睡在葉梗上,蟬兒隻注意在林裡尋找,那裡找得到? 給羅鳳英在上面看了,還暗暗好笑哩。
蟬兒在樹林裡找了一陣,沒有找到,嘴裡咕噜咕噜地:“我看你飛到天上去……”腳步還是慢慢地向林外移出,兩條小辮忽左忽右地幌動。
羅鳳英知道她非找到自己,是不甘心的,故意急她一急,偷偷從椰頂上飄了下來,朝着蟬兒相反的方向,走出椰林,大喊一聲: “我在這裡哩!”就聽到蟬兒“咦”一聲,以為她要追過來,急忙飛步回林。
那知蟬兒一出椰林,已聽到羅鳳英在後面大喊,本待回身追蹑,可是她這時候看到一件更奇怪的事,不覺就“咦”出聲來。
原來蟬兒一出椰林就看到一匹金色的小牛,靜靜地伏在一丈多遠的前面,這匹小金牛也小得出奇,不過是五六寸高,一尺來長,可是五官齊備,初看起來還以為是小孩子玩的玩偶。
但是蟬兒這一“咦”,那匹小牛竟然一躍而起,回頭就跑,惹起蟬兒孩子的心性,輕輕一縱,截斷了小牛的去路,那匹小牛倒也刁鑽,一見被截了去路,又向橫方向跑去,本來那小牛無論如何,也沒有蟬兒的身形迅速,可是它的身軀既小,動作尤其靈活,蟬兒隻存心活捉,所以有好幾次都是俯身伸手的時候,被它溜了出去,待得蟬兒轉身過來,小牛又已跑了四五丈,激得蟬兒呀呀亂喊,心裡暗想:“這隻小畜生,倒是那麼難纏。
”而腳步卻毫不放松地追了過去。
漸漸,蟬兒看出那小牛盡管它跑來跑去,左右閃避,但是一有機會就朝着圈外而跑,而且每次都是跑同一的方向,蟬兒心中暗喜,決意把它放松,看它到底跑到什麼地方。
果然,那小牛得到這個機會,急如流星,頭也不回的直跑,蟬兒隻在它後面七八丈遠跟着,一直就追到河邊,卻見那小牛縱身進入一叢青草,就無影無蹤。
蟬兒四面仔細一看,就尋到那個小小的洞口,心裡不由暗笑道:“你這個笨畜生,這回給我追到你的家來了,看你還往那裡跑?”估量那個小洞,自己還可以進去,更不猶豫跟着往裡面爬,進了那間石室,就嗅到一陣陣的清香。
蟬兒很快就尋到香源的所在,原來是從一株傘形的金菌上發出來的香氣,菌的旁邊還有一張簡帖,說明金菌的服用法,蟬兒福至心靈,知是仙品,立刻就拔起那金菌,彈去根上的泥土,按照簡帖所示的方法把它吃了,隻是那匹小金牛始終不見蹤迹,蟬兒又在石室的周圍,石棹、石椅的附近亂找,此時隻覺得天旋地轉,身上發熱,頭腦發暈,忙躺上石床,才覺得一陣涼,竟自沉沉睡去。
林逸華聽了贊歎道:“這個金牛洞的傳說,已經有好幾百年了,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也曾爬到裡面去,可是裡面陰風凄恻,進不好遠就退出來了,卻真是這麼一條小金牛留待蟬姑娘來發現,真是一飲一啄俱有前定,半點也不能勉強哩!”王大伯聽了奇道:“照你這樣說,難道蟬姑娘竟把那金牛吃了不成?” 明因師太點頭笑道:“誰說不是?蟬兒所吃的金菌,名喚做金芝,是道家三十六種珍品之一,得天地的靈氣而生,經了一千五百年而幻化成形,最初隻能化成小牛,再經過五百年就化成小馬,再經五百年幻化成為小人,這時候如果能躲過九九天劫,再修鍊五百年,就可以離開它托根的地方,而升降太虛紫府,以現這在金芝的氣候來說,最少也在一千八百年以上,那知還會遭到劫運,可見蟬兒的仙緣也是不小哩!” 午餐後,明因師太别了王大伯,王仲甫,林氏兄弟等人,迳自帶羅鳳英,蟬兒,王述先和燕雲,燕霞姐妹回銅鼓嶺去了。
明因師太回到銅鼓嶺,稍事休息一兩天,便又安排起各人每天的功課,親自教導三個首徒,至于燕雲,燕霞姐妹,則由羅鳳英代師傳授,倒也進步神速,尤其是蟬兒自從服食了金芝之後,自覺身輕體健,以前鍊氣不到的地方,居然也能鍊到了。
明因師太和羅鳳英服食了紫虛上人贈給的靈藥,也是覺到中氣充沛異常,師徒心中各自大喜,不知不覺又過了三年。
在這三年當中,述先,蟬兒,鳳英,固然有飛躍的進步,就是燕雲,燕霞兩人也在細心調教之下,鍊成了一身軟硬功夫,普通三幾十個壯漢,顯然不是敵手,輕功方面三四丈遠近,二三丈高低也能一蹴而到,明因師太見到各人的造詣,心裡也是大大的歡慰。
這一年的中秋月夜,明因師徒在銅鼓嶺上共同賞月,在這月色加霜,被涼如水的情景裡,固然另有一番風味,但更易引起孤臣孽子的遐思,正在大家興高采烈的當兒,明因師太低頭沉吟了一會,忽然喟然長歎。
羅鳳英追随明因師太已有十多年了,這種長歎也見到無數次,可是,師父這次長歎的音調裡,卻有點怆然,忍不住問道:“師父!可是又想起大師姐來了!” 明因師太又歎了一口氣,一臉悲怆之色,才微微地點頭說:“你們那戴師姐出山已經七年了,連到音信也沒有回來,那得不令人思念?可是這種思念倒不過是一種私情,最重要的還是:自從太祖驅除鞑靼,鼎定中原之後,殺戮功臣太過,自毀長城,到了成祖纂位,忠良盡絕,大明天下已潛伏了滅亡的因素……” 忽然站起來叫道:“你這野和尚,來到了還不現身,難道還要請你不成?” 王述先忽然見師父轉了口風,不禁一愕,知道必然有人到了,但是憑自己的耳朵竟然沒有聽到動靜,可見來人武功之高,而自己也太過于大意了,師太的喊話一停,就聽到後面七八丈遠的一株荔枝樹上,哈哈大笑,飄下一位身軀高大,慈眉祥目的老和尚來,羅鳳英,蟬兒兩人忙喊一聲“老師伯!” 老和尚笑道:“這兩隻頑猴倒也刁鑽,師伯就是師伯,還要給我加上一個老字!” “你就是怕人家說你老,其實老有什麼不好?”明因師太笑笑又說上一句。
“都是你縱慣了的,過兩天她們不喊你做老師父才怪!”一眼看到王述先,又呵呵笑道:“你這個好徒弟,那晚上如果不是我跑得快,幾乎就要吃他一劍劈個半死!” 王述先聽他這麼一說,知道就是三年前救去任乾玉那位怪人,急忙跪下去叩見,滿面慚羞道:“當時徒兒不知是師伯,多得罪了!”那和尚一見王述先跪下,忙一拂袍袖,一股無形的潛力沖了過來,可是卻沒有把述先攔上,王述先已經在那裡恭恭敬敬叩頭不已,和尚連忙把他才起來道:“你師伯今晚可說是栽到家了,可是卻看不慣你這叩頭蟲的樣子!”罵得王述先怔怔地發呆,羅鳳英和蟬兒卻咬着嘴唇皮暗笑。
明因師太笑道:“先兒多給師伯叩幾頭吧,他的功夫可多哩,你磨着他教,總要得點好處!”述先聽了當真又要跪下去。
和尚真發急起來道:“你這老尼姑真讨厭!”又對述先道:“你再矮下半截,我就要高起幾丈走了!”王述先吃他這麼一說,真個不敢再跪下去了。
這時明因師太才把王述先,燕雲,燕霞姐妹向老和尚引見了。
原來這老和尚俗家的名字叫做葉希賢,原是惠帝建文朝代的禦史,成祖纂位,建文出走,葉希賢也就削發為僧,聽說建文太子避禍在黔貴一帶,他也就遠走苗疆,一心追随故主,那知故主雖然沒有尋到,卻被他在貢噶山的絕頂,一個雪窟裡,得到一部“瑜迦秘笈” 的上篇,便依着瑜迦上篇按步就班地苦鍊了十年,居然鍊到周身罡氣,刀劍不入的地步,然後下山行道,自号為“雪庵和尚”,仍然曆遍苗疆,尋找故主,八年前偶然在十萬大山遇上了明因師太,彼此志同道合,才結伴來到海南島,結廬于七星嶺,本來和明因師太過從甚密,可是這幾年來因為那晚上巧救了任乾玉回去,醫好了他的創傷,又傳授各種武藝,明因師太也因為收了王述先和燕雲姐妹,彼此都為徒弟忙碌,竟也是四年多不見面了。
落坐獻茶完畢,明因師太再不和他打哈哈了,莊容地問道:“我們三年不見了,這幾年來你可尋到了惠帝的蹤迹?”“說起來也是冤孽太甚,無端無故地找來那個徒弟累了我幾年,要想再往苗疆,又恐怕他一個人在山上闖出禍來,到了今年見他已經有了相當基礎,我才放心四處走走,卻在羅浮山遇上了馮翁……” “那就奇怪,馮翁不是在夔州做他那教書匠,為什麼又到嶺南來了?” “我也曾經問過他來,他還不是為着追蹤惠帝而到嶺南的?他還說見到惠帝的親筆詩,可能已經不在苗疆了,所以來嶺南找一找呢!” “惠帝的詩?怎麼講?” “還不是思念故都,傷懷身世的作品?等我念出來給你聽聽吧!”雪庵和尚說完了就莊容合十念道:“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發即臨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他鄉哭未休!”念完了已是凄然欲淚。
明因師太也凄然道:“蒙塵天子的苦況,落難王孫的哀鳴,從這首詩裡也表現無遺了,但是你還找不找他呢?” 葉希賢正容道:“隻要我稍為能夠分身,那怕天涯海角,我也應該前往一見,不過,總要度過這一次魔劫之後才說吧!這兩年内委實是沒有時間哩!” 明因師太點點頭道:“難道你以方外之身,存忠義的浩氣,将來我佛總會保佑你,達成你的志願,但是,你說沒有時間,我真是猜不透,難道你還有其他俗事不成?” 雪庵鹿和尚正色道:“還不是為了你們的事?”“我們的事?”明因師太更覺奇怪。
雪庵鹿和尚笑道:“你這個老尼姑倒也會撇青,你約人家在中秋比試的事,難道就忘記了?” “啊”明因師太把尾音拉得長長地,又笑道:“淩霄那老不死的鬼怪,我才不怕他哩!” “如果僅是淩霄那老怪物,不但你不怕他,就是我也不怕他,可是你知道他要請什麼人出來撐腰?” “難道他還會請到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你終日躲在這草棚裡,當然不知道。
可是我在上月中遇上他那大徒弟閃電手管中天,鬼鬼祟祟地前往雲霧山,我覺得很是奇怪,當時我又有事,沒有跟蹤他,可是回來之後,我立刻到天角潭老怪的巢裡去踩探了一陣,才知道他派出了三個門徒,分頭去找幫手,聽說預定的人選中還有雪山的老魅,岡底斯山的赤身魔女……” 明因師太聽說到“赤身魔女”,也不禁面色慘變—— 熾天使書城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