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回 喜獲良師 老尼談隐士 輕趨絕地 小俠戲群兇
關燈
小
中
大
求收留為徒。
老尼怔怔地想了一會,忽然驚叫道:“我怎會把這人忘記了!”然後滿面笑容,迅速扶起述先道:“我收你!我收你!”王仲甫,王述先兩人看到老尼在片刻之間,時驚時喜,都覺得異常奇怪。
老尼是何等人物,那有不明白他們心意之理,此時微微一笑道:“如果我猜得不錯,而述明這孩子真得到這個人做他的師父,那真是曠世仙緣了”!述先驚叫道:“師父認得他”? 老尼很莊容道:“我那裡配認識他?不過曾聽我師祖說過紫虛上人的法号,并且說他可能隐居在五指山而已,聽說他是南宋時代的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了,但是他已得了駐顔仙術,看上去就像一個三十多歲的書生,他的武功,已是運氣成劍,飛空蹈虛的仙俠之流,我們這些俗人那能望其項背?最近百年來,雖然有人知道他的名頭,可是也沒有人真正見過他,我因為你們說蒙天嶺的情形,而且述明又是從書本上學到‘引氣歸元’的内功,再而這個島上的奇人異俠,我畿乎全部認識,就不認識也會知道他的名頭和隐居的方向,可是沒有一個是焘居在蒙天嶺那絕地的,所以才猜到上人的身上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王大伯,丁世成和幾個陌生的中年人,已走進書齋,王述先一看連忙站起來喊聲“林伯伯”,接着王大伯把進來各人向明因老師太介紹了,同時,把明因帥太今夜到來破了昙幻惡道青-烈火彈的事,向各人重複一番,各人塞暄客氣一陣然後入座。
這時,王大伯滿臉焦急對王仲甫道:“乾玉不見了!”“怎麼不見?你且慢着急,先把情形說清楚。
”王仲甫心裡雖然着急,可是更急于知道詳情。
王大伯連忙對林逸夫道:“你說吧!”林逸夫才急急地說出所見的情形來,各人聽了也覺得任乾玉可能漕遇危險,王述先更是盈盈欲淚。
原來任乾玉騎看快馬離開邦加村之後,林逸夫兄弟也帶了村裡的壯漢随後趕來,可是馬匹先行,人那裡趕得上,想不到來到距離向濤村不及三裡的地方,卻見乾玉的馬傷倒在路上,而乾玉則蹤迹不見,林逸夫立刻指揮邦加村的壯漢,在附近展開搜索,搜索将近一個更次,也沒有可尋的蛛絲馬迹,隻好帶了村衆來向濤村,一方面是查看情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報信。
本來請各村來援,是邦加得訊最早,中途卻因為乾玉的事,反而到達最遲,林逸夫一面說,一面在臉上現出愧色……。
明因師太靜靜地聽完了林逸夫的陳述之後,氣憤偾道:“又是昙幻這惡道搗的鬼,真悔不該放了他,雖然他走得遠了,但是他那徒弟卻走得不夠快,還可以找到他的”立刻招呼蟬兒,述先兩人道:“徒兒随我走!”正待縱起身形,忽然殿角的屋脊上傳來一聲冷笑,接着是一句:“有屁用!”各人不禁大愕。
王述先身形較快,叱了一聲,撲上殿角,揮劍就斫。
明因帥太忙喊“不要魯莽”,立刻瓢身上瓦,隻聽到遠處哈哈大笑道:“老尼姑!你收了個好徒弟,卻留了一個傷患的給我,改日再和你算賬!” 明因師太随聲追上瓦面,隻聽到哈哈笑聲,一個模糊的背影,被黑暗所吞沒。
王述先卻怔在殿角發-,明因師太過去拍拍他的肩背:“孩子,我們下去吧!”王述先無可奈何地收劍入鞘,随明因師太回到書齋。
雖然不過是片刻的事,可是屋裡的各人已等待得着急,一見明因帥太回來,立即擁上去詢問來人是誰?蟬兒看到跟在明因師太後面的述先,面色鐵青,咬緊了嘴唇皮一言不發,失魂落魄的樣子,暗暗好笑。
這時明因師太對各人道:“各位檀越已用不着耽心了,你們那位朋友已經給我一位老朋友救去,幾年後,江湖俠義道上又要多一位傑出的人才了”。
各人聽明因師太這麼說,真個放心,而且各自為乾玉慶幸。
這時,王述先的臉上也展露一絲笑容道:“師父!他的身法好快!”“難道隻準你快不成?”蟬兒站在師太的後面頂了一句,述先的嫩臉上倒給她迫紅了,隻好辯道:“不是這個意思,因為我看到那位老前輩的身法,就想起明弟來,他們兩人都差不多哩!”蟬兒聽了更加不服,哼了一聲道:“差不多?祗要有一天我看到你那寶貝的明弟,要是他跑不快,我不好好捶他一頓才怪!”一片天真的嬌态,流露在臉上。
“你打他不到”!“我偏……” 明因師太輕叱一聲:“不準拌嘴!”把蟬兒未出口的話禁住了,蹩得蟬兒瞪眼鼓腮望着述先,王述先卻給她扮個鬼臉,又惹得幾個大人一陣好笑。
林逸夫兄弟雖然不懂武術,可是胸懷豁達,大有丈夫氣概;幾年前,也曾請了一位本地名武師雷公明來家裡教虎誠兄弟,不料克誠兄弟武藝雖然不高,而驕氣卻相當不弱,林逸夫悶在心裡,好容易等到三年期滿,備了一席酒菜,把雷公明餞行了。
但雷公明走後,克誠兄弟年紀雖小,卻會欺壓别人,幸得遇上王述先把他倆制得服服貼貼,煞一煞他倆的驕氣。
現在,林逸夫兄弟遇着世外高人,蓦然想起克功兄弟的前途,那肯放過這個機曾,他料到明因師太小會馬上就走,遂藉口說是遣回村衆,走出去秘密吩附村人回去,快點把克功兄弟帶來依照明因師太的本意,就想要述先立刻收拾起程,但是王大伯,王仲甫,那肯就放走? 明因師太禁不住主人殷情,隻得答應留下。
王仲甫立刻吩附述先去打掃客室,請師太過去休息,各人也趁機散去,隻剩有王仲甫,王大伯,丁世成,和林家兄弟留在書齋裡,暢談今夜的兇險。
王述先送明因師太到客室之後,本來就要退出,卻被師太留住,更詳細地問他到蒙天嶺的經過,述先毫不隐瞞地說了。
師太聽他說到七弓三奇與蚺頭有關的話,立刻叫他回房取那面竹牌,王述先應了一聲,走了,但回來的時候,除了竹牌之外,還有一包軟綿綿的東西交給明因師太,笑吟吟道:“這點小東西,就請師父給了師姊吧……”明因帥太打開小包一看,原來是薄如蟬翼五色斑爛的鳗皮衣靠。
明因師太忙道:“這件衣服給了師姊,你拿什麼來用……?”王述先忙道:“我還有一件比較厚的水靠和背心,盡夠用了,如果将來學得像師父的本事,可不是也用不着了?” 明因師太知道他說的真話,順手把鳗皮衣給了蟬兒收了,拿起小竹牌仔細端詳起來。
王述先怔怔地望看師父的臉色,忽然問:“師父!事情很嚴重嗎?”明因師太一愕道:“雖然不見得嚴重,但是我們總要往七弓嶺走一趟了”,王述先聽到明因說事情不嚴重,可是要上七弓嶺,以他這孩子心性來說;上七弓嶺他是高興的,不過帥父的意思,卻叫他摸不着頭腦,一雙星目,注視在師父的臉上。
明因師太察言觀色,豈不明白述先的意思,當下笑問道:“你很懷疑我的意思,是小是?”王述先點點頭,師太道:“這也難怪!你要知道,七弓三奇是瓊南的一霸,兄弟三人,武藝倒也不惡,尤其他的師父仲霄劍客在五十年前,憑一枝仲霄劍,陰魂掌,和九巧連環獨門暗器,就震撼了東南七省,後來誤入歧途,包庇幾個無惡不作的大盜,被我的師父聯合了幾位前輩劍客,找到福建仙霞嶺,挑了他的老巢,一時作惡的門徒,死傷殆盡,但是仲霄劍客本領确也高強,在那麼多成名劍客的重圍中,不但自己逃脫了性命,同時還掩護四個本領高強的門徒,奪命逃去,過了二十年,才聽說他在七弓嶺的黎峒裡收了三個門徒之後,不知所終,而這三個門徒也是欺壓善良無惡不作的兇手,我倒不是怕七弓三兇的武藝,也不是怕他師父來出頭,主要的是耽心他蠱惑黎峒裡無知的黎人,和我們漢族為難,造成滔天無比的大判!”慈祥的面孔籠上一層愁雲。
王述先皺皺眉道:“要是這樣說,我們不問他們要蚺頭,讓他一次,可不就行了”明因師太看他一眼,憐恤地說:“孩子!你心存忠厚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你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為他這塊小牌,在江湖道上叫做‘追魂令’拿到竹牌的人,必須在一百天内到七弓嶺和他了斷,否則他盡其千方百計也要找到失落竹牌的地方,而找别人的麻煩,我們雖然不怕他,可是我們不能害了這一帶無辜的村民!”王述先聽了也覺得心驚,默默不語。
這時,蟬兒問道:“難道就沒有辦法解決了?”“這就是我們要往七弓嶺的原因,如果我們在限期内到了七弓嶺,再約他們定期決勝,他們當然不能再找别人麻煩,那末這一帶村子也就能夠保存了”“那末,師父還愁什麼哩?”蟬兒這一問,卻把明因師太問得莞爾而笑。
明因帥徒這樣談着談着,不覺就是雄雞報曉的時刻,各自盤膝用功,不久東方大白,師太和蟬兒梳洗完畢,王仲甫和王大伯兩人已經過來招呼,可是述先仍然瞑目枯坐,王仲甫是見過述先經常這樣用功,明因師太也是過來人當然都不以為奇,唯有蟬兒年輕淘氣,他喊了兩聲“師弟”見述先不答應她,便走上向前探探鼻息,還想把述先搖醒過來,被明因師太一眼瞥見連忙喝止了,可是這時蟬兒手指顫抖,一臉驚慌指看述先道:“師弟的鼻孔沒有氣了!”師太喝聲“胡說!”但也不由得多瞥述先一眼,點點頭道:“難得……”接着用莊嚴的口吻對蟠兒道:“你師弟的功夫,已做到道冢所謂‘龜息’的階段了,修道人沒有三四十年的時間,也鍊不到這樣的火候哩!”一面說一面和王仲甫步出門外,順手把門反扣了,不讓别人打擾述先的調息。
明因師太一進入書齋,就見林逸夫兄弟帶了四個靈慧孩子近上來,師太微微一愕果然落座寒暄之後,林逸夫就替克功兄弟和燕雲姊姝提起拜師學藝的事,師太推辭再四,隻答應收燕雲姊姝,而且要待到七弓嶺的事告一段落之後,才帶她們到山上去,蟬兒憑空得了兩位師妹,喜得口笑眉開,拉着燕雲姊妹往外面唧唧哝哝去了。
唯有克功兄弟悶然不樂,後來聽到明因帥太說起給他們倆引到另一位奇俠門下,這才破涕為笑,皆大歡喜。
早膳後,明因師太帶了蟬兒,述先兩小起程回山,林逸夫等都送到村外殷殷而别,并留下克功,克誠,一方面是和仲甫作伴,一方面順便學點武功不表。
且說明因師太帶了述先回到銅鼓嶺碧霞庵,替他引見同門的師姐,從第二天起就指點他學習内家拳劍,和輕功的各種招術。
王述先本來已經打好了上乘輕功和内功的底子,練習起來進步神速,所以到了第二個月和二師姐羅鳳英過招的時候,羅鳳英隻能在拳術和内功上稍占便宜,而劍術則每次走下風,至于輕功方面,羅鳳英更是望塵莫及。
不過,王述先為人忠厚,每次對招都是守多攻少,不令師姐難堪,日常見面更是姐姐長,姐姐短,喊得羅鳳英眉開目笑,明因師太見得徒如此,也是老懷大慰。
這是臘盡春回,春光明媚的上午,王大伯,王仲甫,丁世成和幾泣村裡的父老,正在祠堂前面閑話桑麻,忽然間村口門樓下走進幾個人來,王仲甫還來小及細看,已聽到:“爺! 大伯,世成哥!……”一陣亂喊,王仲甫等連忙迎上去,卻是明因師太帶了述先,蟬兒回來,後面還跟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眉目之間,隐含英氣。
兩月不見,王述先似乎又高了許多,王仲甫和師太招呼過了,攜着述先的手,竟是喜歡得流下淚來;王大伯連忙請明因師太一行四衆,進入書齋,落坐之後,師太首先說明往七弓嶺的事,為了避免路上耽擱,并且隐避形迹起見,請派出一艘小舟送往新村港,王大伯連聲答應了,一面吩附弄飲菜,師太也把羅鳳英給大家介紹認識了,談了一會,酒菜已經拿了進來,師太在席上說起要趕在三天内到達七弓,不能再耽擱時間誤了大事,各人問起有什麼要事,師太簡略地說了,各人心裡也是着急萬分,因為此舉有關全村的安危,那能夠不耽心呢? 王大伯忙離席出去吩附準備一艘中型的帆船,并且充分備些柴米水酒,匆匆吃飯之後,由王大伯,王仲甫,丁世成,扮作船夫,老少七人揚帆出海,第二天的黃昏已經泊碇在新村港
老尼怔怔地想了一會,忽然驚叫道:“我怎會把這人忘記了!”然後滿面笑容,迅速扶起述先道:“我收你!我收你!”王仲甫,王述先兩人看到老尼在片刻之間,時驚時喜,都覺得異常奇怪。
老尼是何等人物,那有不明白他們心意之理,此時微微一笑道:“如果我猜得不錯,而述明這孩子真得到這個人做他的師父,那真是曠世仙緣了”!述先驚叫道:“師父認得他”? 老尼很莊容道:“我那裡配認識他?不過曾聽我師祖說過紫虛上人的法号,并且說他可能隐居在五指山而已,聽說他是南宋時代的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了,但是他已得了駐顔仙術,看上去就像一個三十多歲的書生,他的武功,已是運氣成劍,飛空蹈虛的仙俠之流,我們這些俗人那能望其項背?最近百年來,雖然有人知道他的名頭,可是也沒有人真正見過他,我因為你們說蒙天嶺的情形,而且述明又是從書本上學到‘引氣歸元’的内功,再而這個島上的奇人異俠,我畿乎全部認識,就不認識也會知道他的名頭和隐居的方向,可是沒有一個是焘居在蒙天嶺那絕地的,所以才猜到上人的身上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王大伯,丁世成和幾個陌生的中年人,已走進書齋,王述先一看連忙站起來喊聲“林伯伯”,接着王大伯把進來各人向明因老師太介紹了,同時,把明因帥太今夜到來破了昙幻惡道青-烈火彈的事,向各人重複一番,各人塞暄客氣一陣然後入座。
這時,王大伯滿臉焦急對王仲甫道:“乾玉不見了!”“怎麼不見?你且慢着急,先把情形說清楚。
”王仲甫心裡雖然着急,可是更急于知道詳情。
王大伯連忙對林逸夫道:“你說吧!”林逸夫才急急地說出所見的情形來,各人聽了也覺得任乾玉可能漕遇危險,王述先更是盈盈欲淚。
原來任乾玉騎看快馬離開邦加村之後,林逸夫兄弟也帶了村裡的壯漢随後趕來,可是馬匹先行,人那裡趕得上,想不到來到距離向濤村不及三裡的地方,卻見乾玉的馬傷倒在路上,而乾玉則蹤迹不見,林逸夫立刻指揮邦加村的壯漢,在附近展開搜索,搜索将近一個更次,也沒有可尋的蛛絲馬迹,隻好帶了村衆來向濤村,一方面是查看情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報信。
本來請各村來援,是邦加得訊最早,中途卻因為乾玉的事,反而到達最遲,林逸夫一面說,一面在臉上現出愧色……。
明因師太靜靜地聽完了林逸夫的陳述之後,氣憤偾道:“又是昙幻這惡道搗的鬼,真悔不該放了他,雖然他走得遠了,但是他那徒弟卻走得不夠快,還可以找到他的”立刻招呼蟬兒,述先兩人道:“徒兒随我走!”正待縱起身形,忽然殿角的屋脊上傳來一聲冷笑,接着是一句:“有屁用!”各人不禁大愕。
王述先身形較快,叱了一聲,撲上殿角,揮劍就斫。
明因帥太忙喊“不要魯莽”,立刻瓢身上瓦,隻聽到遠處哈哈大笑道:“老尼姑!你收了個好徒弟,卻留了一個傷患的給我,改日再和你算賬!” 明因師太随聲追上瓦面,隻聽到哈哈笑聲,一個模糊的背影,被黑暗所吞沒。
王述先卻怔在殿角發-,明因師太過去拍拍他的肩背:“孩子,我們下去吧!”王述先無可奈何地收劍入鞘,随明因師太回到書齋。
雖然不過是片刻的事,可是屋裡的各人已等待得着急,一見明因帥太回來,立即擁上去詢問來人是誰?蟬兒看到跟在明因師太後面的述先,面色鐵青,咬緊了嘴唇皮一言不發,失魂落魄的樣子,暗暗好笑。
這時明因師太對各人道:“各位檀越已用不着耽心了,你們那位朋友已經給我一位老朋友救去,幾年後,江湖俠義道上又要多一位傑出的人才了”。
各人聽明因師太這麼說,真個放心,而且各自為乾玉慶幸。
這時,王述先的臉上也展露一絲笑容道:“師父!他的身法好快!”“難道隻準你快不成?”蟬兒站在師太的後面頂了一句,述先的嫩臉上倒給她迫紅了,隻好辯道:“不是這個意思,因為我看到那位老前輩的身法,就想起明弟來,他們兩人都差不多哩!”蟬兒聽了更加不服,哼了一聲道:“差不多?祗要有一天我看到你那寶貝的明弟,要是他跑不快,我不好好捶他一頓才怪!”一片天真的嬌态,流露在臉上。
“你打他不到”!“我偏……” 明因師太輕叱一聲:“不準拌嘴!”把蟬兒未出口的話禁住了,蹩得蟬兒瞪眼鼓腮望着述先,王述先卻給她扮個鬼臉,又惹得幾個大人一陣好笑。
林逸夫兄弟雖然不懂武術,可是胸懷豁達,大有丈夫氣概;幾年前,也曾請了一位本地名武師雷公明來家裡教虎誠兄弟,不料克誠兄弟武藝雖然不高,而驕氣卻相當不弱,林逸夫悶在心裡,好容易等到三年期滿,備了一席酒菜,把雷公明餞行了。
但雷公明走後,克誠兄弟年紀雖小,卻會欺壓别人,幸得遇上王述先把他倆制得服服貼貼,煞一煞他倆的驕氣。
現在,林逸夫兄弟遇着世外高人,蓦然想起克功兄弟的前途,那肯放過這個機曾,他料到明因師太小會馬上就走,遂藉口說是遣回村衆,走出去秘密吩附村人回去,快點把克功兄弟帶來依照明因師太的本意,就想要述先立刻收拾起程,但是王大伯,王仲甫,那肯就放走? 明因師太禁不住主人殷情,隻得答應留下。
王仲甫立刻吩附述先去打掃客室,請師太過去休息,各人也趁機散去,隻剩有王仲甫,王大伯,丁世成,和林家兄弟留在書齋裡,暢談今夜的兇險。
王述先送明因師太到客室之後,本來就要退出,卻被師太留住,更詳細地問他到蒙天嶺的經過,述先毫不隐瞞地說了。
師太聽他說到七弓三奇與蚺頭有關的話,立刻叫他回房取那面竹牌,王述先應了一聲,走了,但回來的時候,除了竹牌之外,還有一包軟綿綿的東西交給明因師太,笑吟吟道:“這點小東西,就請師父給了師姊吧……”明因帥太打開小包一看,原來是薄如蟬翼五色斑爛的鳗皮衣靠。
明因師太忙道:“這件衣服給了師姊,你拿什麼來用……?”王述先忙道:“我還有一件比較厚的水靠和背心,盡夠用了,如果将來學得像師父的本事,可不是也用不着了?” 明因師太知道他說的真話,順手把鳗皮衣給了蟬兒收了,拿起小竹牌仔細端詳起來。
王述先怔怔地望看師父的臉色,忽然問:“師父!事情很嚴重嗎?”明因師太一愕道:“雖然不見得嚴重,但是我們總要往七弓嶺走一趟了”,王述先聽到明因說事情不嚴重,可是要上七弓嶺,以他這孩子心性來說;上七弓嶺他是高興的,不過帥父的意思,卻叫他摸不着頭腦,一雙星目,注視在師父的臉上。
明因師太察言觀色,豈不明白述先的意思,當下笑問道:“你很懷疑我的意思,是小是?”王述先點點頭,師太道:“這也難怪!你要知道,七弓三奇是瓊南的一霸,兄弟三人,武藝倒也不惡,尤其他的師父仲霄劍客在五十年前,憑一枝仲霄劍,陰魂掌,和九巧連環獨門暗器,就震撼了東南七省,後來誤入歧途,包庇幾個無惡不作的大盜,被我的師父聯合了幾位前輩劍客,找到福建仙霞嶺,挑了他的老巢,一時作惡的門徒,死傷殆盡,但是仲霄劍客本領确也高強,在那麼多成名劍客的重圍中,不但自己逃脫了性命,同時還掩護四個本領高強的門徒,奪命逃去,過了二十年,才聽說他在七弓嶺的黎峒裡收了三個門徒之後,不知所終,而這三個門徒也是欺壓善良無惡不作的兇手,我倒不是怕七弓三兇的武藝,也不是怕他師父來出頭,主要的是耽心他蠱惑黎峒裡無知的黎人,和我們漢族為難,造成滔天無比的大判!”慈祥的面孔籠上一層愁雲。
王述先皺皺眉道:“要是這樣說,我們不問他們要蚺頭,讓他一次,可不就行了”明因師太看他一眼,憐恤地說:“孩子!你心存忠厚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你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為他這塊小牌,在江湖道上叫做‘追魂令’拿到竹牌的人,必須在一百天内到七弓嶺和他了斷,否則他盡其千方百計也要找到失落竹牌的地方,而找别人的麻煩,我們雖然不怕他,可是我們不能害了這一帶無辜的村民!”王述先聽了也覺得心驚,默默不語。
這時,蟬兒問道:“難道就沒有辦法解決了?”“這就是我們要往七弓嶺的原因,如果我們在限期内到了七弓嶺,再約他們定期決勝,他們當然不能再找别人麻煩,那末這一帶村子也就能夠保存了”“那末,師父還愁什麼哩?”蟬兒這一問,卻把明因師太問得莞爾而笑。
明因帥徒這樣談着談着,不覺就是雄雞報曉的時刻,各自盤膝用功,不久東方大白,師太和蟬兒梳洗完畢,王仲甫和王大伯兩人已經過來招呼,可是述先仍然瞑目枯坐,王仲甫是見過述先經常這樣用功,明因師太也是過來人當然都不以為奇,唯有蟬兒年輕淘氣,他喊了兩聲“師弟”見述先不答應她,便走上向前探探鼻息,還想把述先搖醒過來,被明因師太一眼瞥見連忙喝止了,可是這時蟬兒手指顫抖,一臉驚慌指看述先道:“師弟的鼻孔沒有氣了!”師太喝聲“胡說!”但也不由得多瞥述先一眼,點點頭道:“難得……”接着用莊嚴的口吻對蟠兒道:“你師弟的功夫,已做到道冢所謂‘龜息’的階段了,修道人沒有三四十年的時間,也鍊不到這樣的火候哩!”一面說一面和王仲甫步出門外,順手把門反扣了,不讓别人打擾述先的調息。
明因師太一進入書齋,就見林逸夫兄弟帶了四個靈慧孩子近上來,師太微微一愕果然落座寒暄之後,林逸夫就替克功兄弟和燕雲姊姝提起拜師學藝的事,師太推辭再四,隻答應收燕雲姊姝,而且要待到七弓嶺的事告一段落之後,才帶她們到山上去,蟬兒憑空得了兩位師妹,喜得口笑眉開,拉着燕雲姊妹往外面唧唧哝哝去了。
唯有克功兄弟悶然不樂,後來聽到明因帥太說起給他們倆引到另一位奇俠門下,這才破涕為笑,皆大歡喜。
早膳後,明因師太帶了蟬兒,述先兩小起程回山,林逸夫等都送到村外殷殷而别,并留下克功,克誠,一方面是和仲甫作伴,一方面順便學點武功不表。
且說明因師太帶了述先回到銅鼓嶺碧霞庵,替他引見同門的師姐,從第二天起就指點他學習内家拳劍,和輕功的各種招術。
王述先本來已經打好了上乘輕功和内功的底子,練習起來進步神速,所以到了第二個月和二師姐羅鳳英過招的時候,羅鳳英隻能在拳術和内功上稍占便宜,而劍術則每次走下風,至于輕功方面,羅鳳英更是望塵莫及。
不過,王述先為人忠厚,每次對招都是守多攻少,不令師姐難堪,日常見面更是姐姐長,姐姐短,喊得羅鳳英眉開目笑,明因師太見得徒如此,也是老懷大慰。
這是臘盡春回,春光明媚的上午,王大伯,王仲甫,丁世成和幾泣村裡的父老,正在祠堂前面閑話桑麻,忽然間村口門樓下走進幾個人來,王仲甫還來小及細看,已聽到:“爺! 大伯,世成哥!……”一陣亂喊,王仲甫等連忙迎上去,卻是明因師太帶了述先,蟬兒回來,後面還跟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眉目之間,隐含英氣。
兩月不見,王述先似乎又高了許多,王仲甫和師太招呼過了,攜着述先的手,竟是喜歡得流下淚來;王大伯連忙請明因師太一行四衆,進入書齋,落坐之後,師太首先說明往七弓嶺的事,為了避免路上耽擱,并且隐避形迹起見,請派出一艘小舟送往新村港,王大伯連聲答應了,一面吩附弄飲菜,師太也把羅鳳英給大家介紹認識了,談了一會,酒菜已經拿了進來,師太在席上說起要趕在三天内到達七弓,不能再耽擱時間誤了大事,各人問起有什麼要事,師太簡略地說了,各人心裡也是着急萬分,因為此舉有關全村的安危,那能夠不耽心呢? 王大伯忙離席出去吩附準備一艘中型的帆船,并且充分備些柴米水酒,匆匆吃飯之後,由王大伯,王仲甫,丁世成,扮作船夫,老少七人揚帆出海,第二天的黃昏已經泊碇在新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