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銀鈴女俠 神功驚雙燕 辣手仙娘 立志報父仇
關燈
小
中
大
不詳,究竟是甚麼事情,還是一點也不明白。
那位送信的怪客,是個啞巴,一問三不知,秋萍母女沒有辦法,隻好遵照他的囑咐,漏夜奉着母親,根據信裡所附的地圖,到洛陽來找金旭瑞,果然一下便找到了此地。
棗林愚叟問清楚了詳細的情形以後,就替她們在此地蓋好了這棟房子,并找來一個小丫頭來服侍她們。
一等就是半年,美髯公公始終不見回來,母女兩人憂心如焚,又央求棗林愚叟,請他出山去打聽一下清息,誰知棗林愚叟出去以後,也就杏如黃鶴,再也不見回來。
母女兩人,就在此地一住幾年,白秋萍閑來無事,除了偶或進城采購一點日常用品以外,整天都待在家裡,練習自己父親傳授的武功,同時看到小丫環菱兒非常可愛,也就把她當作自己的小妹看待,沒有事的時候,也傳授她幾手武功。
菱兒年輕淘氣,每天在山林裡鑽來鑽去,找那些小生物的晦氣,在一個偶而的機會裡,捉到這麼一隻白鹦鹉,馬上送給小姐養着。
白秋萍登時把它愛逾性命,替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玉奴,每天親自調教,沒想到這隻鹦鹉居然靈慧得很,隻幾年功夫,差不多甚麼話都能對答出來,野性也馴服下來。
因此,不再把它關在籠子裡,每天讓它在外面自由飛翔,隻要一叫玉奴,準會聞聲飛回。
因此山居雖然沒有鄰居,也一點不感到寂寞。
可是好景不長,白秋萍的母親由于思念她的父親,同時高處氣候寒冷,年老體衰,抵抗不了,在半年以前,就病倒了,老人家害怕洩露蹤迹把仇人引來,怎麼樣也不肯讓白秋萍到外面去找大夫來看,還說甚麼不藥為中醫,偶或一點感冒,過幾天自然會好的。
沒想到這樣一拖就是半年,老人家的病況,時好時壞,隻要白秋萍離開稍久一點,老人家就要叫喚,弄得白秋萍就是想私自進城去請大夫也辦不到,因此終日愁眉不展,隻好自己把父親的一點醫書找了出來,尋一點現成的溫和丹方,找一點草藥,煎給老人家去喝,你想這樣怎麼能夠治得好病,近幾天來,老人家的身體似乎愈來愈不行了,白秋萍隻好每天守在母親的床前,暗自偷泣再也沒有心思去調教那隻鹦鹉了! 這樣,鹦鹉才讓小蛇纏住,把燕文靖主仆兩人引到這邊來。
小丫環正在說到高興頭上,白秋萍剛好一腳跨了進來,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說道:“菱兒,誰叫你在這亂嚼舌頭,瞎說甚麼!” 菱兒沒有想到她這個時候進來,吓得把舌頭吐了吐,向茗煙扮了一個有趣的鬼臉,就一溜煙似的跑了出去,白秋萍這才轉頭來,很羞怯地說道:“謝謝你們從蛇口裡救出我的玉奴,結果反而讓菱兒把相公傷了,真不好意思。
這丫頭越來越寵得不像話了,明天我就把她送了回去,免得以後動不動就把别人傷了。
相公,現在好點了嗎?家母現在病中,招待不周,尚請多加原諒!” 燕文靖飽讀群書,對于古今藥案,也看得不算少數,并且跟幾位名醫學過問聞切望四個字的要訣,醫道可說是有相當研究,隻差沒有挂牌,不為人知而已!此時正感與玉人沒有辦法更進一步的接近,曉得了對方的母親卧病在床,當然不肯放棄這一個獻殷勤的機會,馬上說道:“小可傷勢已經痊愈,菱兒一片為主忠心,千萬不能怪她,隻要約束她以後不可太過冒失就行了!何況伯母卧病在床,小姐一個人恐怕也招呼不過來,何必一定要把她送回去呢?隻不知伯母病勢如何,小可自幼對于醫學,稍為窺得一點門徑,不知能否略效微勞,麻煩小姐替我向伯母引見如何!” 白秋萍聽說對方精通醫學,不禁大喜過望,兩隻眼睛充滿了感激的光輝,望了燕文靖一眼,恰好與燕文靖的眼光對個正着,臉上不禁又是一陣羞紅,馬上又把頭垂下,心裡撲通撲通的亂跳,想道:“這位相公怎麼長得這麼英俊,不知他結了婚沒有,我把他帶回家裡醫病,母親正已入睡,此時還不知道,羞人答答地,怎麼好向母親引見呢?” 正在考慮待會母親醒了,如何敔齒引見的時候,已經聽到母親在後房裡喊道:“秋萍,家裡來了貴客,也不把我叫醒一下,在甚麼地方,引來讓我見見好嗎?” 白秋萍一聽母親這樣叫她,就知一定又是小菱兒去饒舌了,不過聽老人家的口氣裡,對于自己随便把年輕的男人領到家裡來的事,似乎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心裡已經大定。
因此,馬上站起身來,很深情地望了燕文靖一眼,說道:“燕相公,家母已經醒了,請跟我來吧!” 說完,就領着燕文靖主仆,往裡面一間屋子走去,燕文靖走進那間房子一看,隻見對門的那一邊牆壁的當中,靠緊牆壁擺着一張長桌,桌上供着一尊白玉觀昔,香爐裡面插着幾段檀香,輕煙烏亮,那一股香味,聞着使人感到心神一爽。
長桌左邊,開着一面很大的窗戶,隔窗外望,山光水色,盡現眼前,長桌右邊,放着一張雕花大床,床上用幾床被子墊着,斜靠着一位病容滿臉的老太太,雖然病得很重,但身上還是收拾得幹幹淨淨,纖塵不染,骨格清秀,顯見年輕的時候,也一定是一位絕色佳人。
此時,菱兒正站在旁邊給老太太捶腰,看到小姐領着兩人進來,馬上用手一指,附在老太太的耳朵裡,輕輕地不知說了幾句甚麼話,老太太馬上笑容滿臉,向他們點了點頭,用手指着長桌前面的幾張藤椅說道:“賤恙在身,不能迎接,尚請貴客見諒,寒舍簡陋,秋萍又不懂禮貌,招待不周的地方,還希望不要見怪,請過去坐着談談吧!” 白秋萍此時已經搶到前面,往床上她母親的身旁坐下,一五一十把燕文靖來到自己家裡的經過,全部告訴母親。
老太太一面聽她叙述經過,一面用眼不斷打量燕文靖,從頭到腳,仔細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倒把燕文靖看得非常不好意思,坐在那裡尴尬不安。
老太太聽完白秋萍的話後,就對她說:“秋萍,菱兒太小不懂事,好在燕相公的傷已經好了,不要再怪她了吧!” 說完,又轉過頭來,好像征求燕文靖同意似地說道:“燕相公,你大概不會見怪吧!” 燕文靖當然表示同意,馬上接着說道:“伯母,我早就對小姐說過,此事不能怪罪菱兒,何況她還是為主一片忠心呢?” 老太太聽到燕文靖這麼一說,馬上叫菱兒道:“小丫頭,還不過去叩謝相公,下次再這麼魯莽,我就讓秋萍送你回去,再不管你了!” 菱兒當真就跑過來對燕文靖行禮,燕文靖一個文弱書生,當然拉她不住,隻好閃在一邊,受了半禮。
老太太似乎對燕文靖非常喜愛,向他問長問短,當聽到他至今還未結婚的時候,更是喜笑顔開。
眼睛似有意又似無意地向自己的女兒飄了一眼,羞得白姑娘粉臉通紅,恐怕老人家當着自己的面,再說出一些使人難為情的話來,趕緊從中打岔說:“娘,你老人家不要說得太累了,燕相公還精通醫道,請他替你老人家看過病後,再談好不好!” 老太太當然知道自己女兒的心思,雖然有意想把女兒許配給對方,但第一次見面,外表雖然看過了,人品究竟如何,同時人家是不是喜歡自己的女兒,都還拿不準,當然不會再說下去。
因此,聽了女兒的話後,馬上不再問了,很客氣地對燕文靖說:“這樣,豈不是太麻煩燕相公了嗎?” 燕文靖與老太太談了一陣以後,知道對方可能有意把女兒許配給自己,心裡那份高興,實在難以形容,情不自禁地偷偷用眼睛飄了過去,恰好白秋萍那雙眼睛,也不自主地在那裡偷看自己,四道目光一對,兩人都感到很不好意思,趕緊各自把眼光收回,内心裡都撲通撲通地跳過不停。
正好老太太向他問話,馬上借此掩飾自己的窘态,很恭謹地說道:“伯母,說那裡話來,小侄理當效勞!” 接着就詳細的問了一遍得病的經過,再把了一把脈,看了看舌苔和氣色,又叫白秋萍把從前自己吃過的單方拿出來看了看,然後才說:“伯母,其實您的病,并沒有甚麼了不起的,隻不過此地早晚太寒,伯母的身體抵抗不了,再加上心裡有點憂郁,才弄得這個樣子。
最好能搬到山下去住,讓小侄替您細心調理,有兩三個月,一定可以完全複原!” 老太太聽後,長長地歎了一口,說道:“燕相公說得一點也不錯,可是老身家中自有難言之隐,雖然感到與氣候有關,也隻能待在這兒,不敢搬動。
何況,老身在此地舉目無親,要搬也沒有合适的地方呀!” 燕文靖說:“伯母的身世,小菱兒已經向我說了一大半,我想,事隔多年,老伯的仇人,恐舊也已經把事忘了,搬到平地去住,隻要隐秘一點,絕不至于給他們發現,如果不嫌棄的話,小侄家裡,倒有不少房屋,而且自成一個天地,閑雜人等,絕對不會在我家裡出現,伯母就搬到我家裡去住一段時間如何!” 老太太心裡雖然願意,可是與人家還隻一面之識,怎麼好意思答應呢?因此,聽完燕文靖的話後,當時沉吟不語,在那裡深深地考慮。
倒是白秋萍聽到燕文靖如此一說,心裡真是又高興又感激,更加對他增多了幾分愛意,又向他投過深情的一瞥,見母親還在那裡考慮,恐怕她不答應,馬上應道:“娘,你老人家的病體要緊,女兒近來勤練爹爹留下的拳經劍譜,感到已有很深的進境,就是仇人不來,女兒也要出去打聽一個水落石出,如果爹爹真要給他們害了,我還要找上門去,怕他們做甚麼?燕相公對我們是一片誠意,你老人家就答應了吧!” 老太太聽到女兒這麼一說,又把兩人彼此關顧的情形看到眼裡,因此也就不再多加考慮,向燕文靖說道:“燕相公,那樣豈不是太打擾了府上嗎?” 燕文靖聽到老太太答應願意搬到自己家裡去,心裡那份高興,真是筆墨所不能形容,馬上說道:“伯母,承你老人家看得起我,這是我無限的榮幸,小侄很早父母雙亡,意欲拜認老人家做義母,這樣,彼此就方便多了,不知老人家的意思怎麼樣?” 老太太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兒子,聽到他這麼一說,那有不願意的道理,因此嘴裡一連串地說道:“老身那裡能有這份福氣呀!這樣做恐怕要折煞老身啦!” 燕文靖一聽口風,知道老太太心裹是千肯萬肯,打鐵趁熱,那裡還肯放過機會,馬上推金山,倒玉柱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九個響頭,老太太嘴裡雖然還在說着不敢當,不敢當!身子可沒有挪動半分,受完了燕文靖的禮後,馬上叫着白秋萍說:“秋萍,還不前去将哥哥扶起!” 白秋萍當然聽從母親的吩咐,走了過去,扶起燕文靖來,燕文靖自從治傷以後,這還是第一次得親芳澤,當白秋萍那隻春蔥似的玉手扶過來的時候,心裡真是暈陶陶地,說不出來的舒服,幾乎忘了禮儀,幸虧白秋萍發現他那一種癡呆的樣子,在扶他的時候,狠狠地揑了他一把,方才把他從癡迷中驚醒過來,趕緊起立,向白秋萍作了一揖說:“愚兄這廂有禮了!” 白秋萍也紅着臉,還了他一福,說道:“小妹見過靖哥!” 兩人這樣見禮,由于彼此有情,倒顯得非常拘謹,樣子很是可笑,菱兒輿茗煙兩個在一旁看到,幾乎忍不住要笑出聲來,等到兩人見完禮後,方才一起上來,叩見少爺小姐,退出門去,再也忍不住了,一齊放聲大笑。
白老太太在屋裡,不知是怎麼回事,因此喊道:“菱丫頭,發甚麼瘋了!今天我心裡高興,病也似乎好了一點,趕快給我弄點酒菜來,替少爺洗塵吧!” 菱兒在外面趕緊止住笑聲,答應了一個是字,人已經拉了茗煙的手,跳跳蹦蹦地往廚房鑽去了!白秋萍恐怕她弄得不好,因此,對母親說道:“娘,讓我去弄好了,您陪靖哥談談好吧!” 老太太點了點頭,白秋萍馬上起身,也向廚房走去,燕文靖的眼睛一直把她送出門外,方才收了回來。
老太太在湖北是名門閨秀,早年有女學士之稱,因此,主動提出很多問題來同燕文靖談,這一下,兩人可都對上了味口,不論老太太提出甚麼問題來,燕文靖都能對答如流,而且還有很多見解,連老太太自己也都沒有想到,真喜得老太太笑口常開,對于燕文靖更是越看越愛,心裡決定再過一段時間考察,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了卻自己心裡一件大事。
娘兒兩人,愈談愈起勁,連白秋萍等把酒菜擺好了,都不知道,直到菱兒在旁邊催着說道:“奶奶,菜要涼啦!” 兩人方才如夢初醒,由燕文靖與白秋萍兩人,把老太太扶下床鋪,大家一起圍在桌子上共進飲食。
席間大家決定,燕文靖主仆,因為當天時刻已經很晚,暫時就在這裡歇上一宿,第二天再派茗煙回家,預備兩頂官轎,就說是燕文靖碰上了一門遠房親戚,特地接到家裡去。
一宿無話,白老太太母女,并沒有多少行李,燕文靖就吩咐把一切粗重的家俱,全部留下,另從家中仆人裡面,叫來一對年老的夫婦,看住這所房子,以備棗林愚叟回來的時候,好取得聯系,白秋萍看他顧慮得這麼周到,内心又增加了幾分好感。
燕文靖把白氏母女接回家中以後,果然在後花園裡收拾一處最幽靜的院落,讓她們住下,自己更婉辭了外面一切應酬,守在白老太太身邊,全心全意地為老人家治病。
燕文靖醫道既好,家裡又很有錢,藥物齊備,更加上每天的滋補,老人家的身體,那還有不複原的道理。
果然,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老人家已經康健,甚至比起沒有得病以前,還要來得飽滿。
白秋萍與他之間的感情,也因為彼此整天見面,與日俱增,終于互相深深地陷入愛河之中,老太太看到眼裡,那還有不明白的道理,經過自己一個多月的旁觀,對于燕文靖的學問,容貌,人品,可以說是沒有一點不對自己心思的。
因此,當燕文靖托他的
那位送信的怪客,是個啞巴,一問三不知,秋萍母女沒有辦法,隻好遵照他的囑咐,漏夜奉着母親,根據信裡所附的地圖,到洛陽來找金旭瑞,果然一下便找到了此地。
棗林愚叟問清楚了詳細的情形以後,就替她們在此地蓋好了這棟房子,并找來一個小丫頭來服侍她們。
一等就是半年,美髯公公始終不見回來,母女兩人憂心如焚,又央求棗林愚叟,請他出山去打聽一下清息,誰知棗林愚叟出去以後,也就杏如黃鶴,再也不見回來。
母女兩人,就在此地一住幾年,白秋萍閑來無事,除了偶或進城采購一點日常用品以外,整天都待在家裡,練習自己父親傳授的武功,同時看到小丫環菱兒非常可愛,也就把她當作自己的小妹看待,沒有事的時候,也傳授她幾手武功。
菱兒年輕淘氣,每天在山林裡鑽來鑽去,找那些小生物的晦氣,在一個偶而的機會裡,捉到這麼一隻白鹦鹉,馬上送給小姐養着。
白秋萍登時把它愛逾性命,替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玉奴,每天親自調教,沒想到這隻鹦鹉居然靈慧得很,隻幾年功夫,差不多甚麼話都能對答出來,野性也馴服下來。
因此,不再把它關在籠子裡,每天讓它在外面自由飛翔,隻要一叫玉奴,準會聞聲飛回。
因此山居雖然沒有鄰居,也一點不感到寂寞。
可是好景不長,白秋萍的母親由于思念她的父親,同時高處氣候寒冷,年老體衰,抵抗不了,在半年以前,就病倒了,老人家害怕洩露蹤迹把仇人引來,怎麼樣也不肯讓白秋萍到外面去找大夫來看,還說甚麼不藥為中醫,偶或一點感冒,過幾天自然會好的。
沒想到這樣一拖就是半年,老人家的病況,時好時壞,隻要白秋萍離開稍久一點,老人家就要叫喚,弄得白秋萍就是想私自進城去請大夫也辦不到,因此終日愁眉不展,隻好自己把父親的一點醫書找了出來,尋一點現成的溫和丹方,找一點草藥,煎給老人家去喝,你想這樣怎麼能夠治得好病,近幾天來,老人家的身體似乎愈來愈不行了,白秋萍隻好每天守在母親的床前,暗自偷泣再也沒有心思去調教那隻鹦鹉了! 這樣,鹦鹉才讓小蛇纏住,把燕文靖主仆兩人引到這邊來。
小丫環正在說到高興頭上,白秋萍剛好一腳跨了進來,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說道:“菱兒,誰叫你在這亂嚼舌頭,瞎說甚麼!” 菱兒沒有想到她這個時候進來,吓得把舌頭吐了吐,向茗煙扮了一個有趣的鬼臉,就一溜煙似的跑了出去,白秋萍這才轉頭來,很羞怯地說道:“謝謝你們從蛇口裡救出我的玉奴,結果反而讓菱兒把相公傷了,真不好意思。
這丫頭越來越寵得不像話了,明天我就把她送了回去,免得以後動不動就把别人傷了。
相公,現在好點了嗎?家母現在病中,招待不周,尚請多加原諒!” 燕文靖飽讀群書,對于古今藥案,也看得不算少數,并且跟幾位名醫學過問聞切望四個字的要訣,醫道可說是有相當研究,隻差沒有挂牌,不為人知而已!此時正感與玉人沒有辦法更進一步的接近,曉得了對方的母親卧病在床,當然不肯放棄這一個獻殷勤的機會,馬上說道:“小可傷勢已經痊愈,菱兒一片為主忠心,千萬不能怪她,隻要約束她以後不可太過冒失就行了!何況伯母卧病在床,小姐一個人恐怕也招呼不過來,何必一定要把她送回去呢?隻不知伯母病勢如何,小可自幼對于醫學,稍為窺得一點門徑,不知能否略效微勞,麻煩小姐替我向伯母引見如何!” 白秋萍聽說對方精通醫學,不禁大喜過望,兩隻眼睛充滿了感激的光輝,望了燕文靖一眼,恰好與燕文靖的眼光對個正着,臉上不禁又是一陣羞紅,馬上又把頭垂下,心裡撲通撲通的亂跳,想道:“這位相公怎麼長得這麼英俊,不知他結了婚沒有,我把他帶回家裡醫病,母親正已入睡,此時還不知道,羞人答答地,怎麼好向母親引見呢?” 正在考慮待會母親醒了,如何敔齒引見的時候,已經聽到母親在後房裡喊道:“秋萍,家裡來了貴客,也不把我叫醒一下,在甚麼地方,引來讓我見見好嗎?” 白秋萍一聽母親這樣叫她,就知一定又是小菱兒去饒舌了,不過聽老人家的口氣裡,對于自己随便把年輕的男人領到家裡來的事,似乎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心裡已經大定。
因此,馬上站起身來,很深情地望了燕文靖一眼,說道:“燕相公,家母已經醒了,請跟我來吧!” 說完,就領着燕文靖主仆,往裡面一間屋子走去,燕文靖走進那間房子一看,隻見對門的那一邊牆壁的當中,靠緊牆壁擺着一張長桌,桌上供着一尊白玉觀昔,香爐裡面插着幾段檀香,輕煙烏亮,那一股香味,聞着使人感到心神一爽。
長桌左邊,開着一面很大的窗戶,隔窗外望,山光水色,盡現眼前,長桌右邊,放着一張雕花大床,床上用幾床被子墊着,斜靠着一位病容滿臉的老太太,雖然病得很重,但身上還是收拾得幹幹淨淨,纖塵不染,骨格清秀,顯見年輕的時候,也一定是一位絕色佳人。
此時,菱兒正站在旁邊給老太太捶腰,看到小姐領着兩人進來,馬上用手一指,附在老太太的耳朵裡,輕輕地不知說了幾句甚麼話,老太太馬上笑容滿臉,向他們點了點頭,用手指着長桌前面的幾張藤椅說道:“賤恙在身,不能迎接,尚請貴客見諒,寒舍簡陋,秋萍又不懂禮貌,招待不周的地方,還希望不要見怪,請過去坐着談談吧!” 白秋萍此時已經搶到前面,往床上她母親的身旁坐下,一五一十把燕文靖來到自己家裡的經過,全部告訴母親。
老太太一面聽她叙述經過,一面用眼不斷打量燕文靖,從頭到腳,仔細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倒把燕文靖看得非常不好意思,坐在那裡尴尬不安。
老太太聽完白秋萍的話後,就對她說:“秋萍,菱兒太小不懂事,好在燕相公的傷已經好了,不要再怪她了吧!” 說完,又轉過頭來,好像征求燕文靖同意似地說道:“燕相公,你大概不會見怪吧!” 燕文靖當然表示同意,馬上接着說道:“伯母,我早就對小姐說過,此事不能怪罪菱兒,何況她還是為主一片忠心呢?” 老太太聽到燕文靖這麼一說,馬上叫菱兒道:“小丫頭,還不過去叩謝相公,下次再這麼魯莽,我就讓秋萍送你回去,再不管你了!” 菱兒當真就跑過來對燕文靖行禮,燕文靖一個文弱書生,當然拉她不住,隻好閃在一邊,受了半禮。
老太太似乎對燕文靖非常喜愛,向他問長問短,當聽到他至今還未結婚的時候,更是喜笑顔開。
眼睛似有意又似無意地向自己的女兒飄了一眼,羞得白姑娘粉臉通紅,恐怕老人家當着自己的面,再說出一些使人難為情的話來,趕緊從中打岔說:“娘,你老人家不要說得太累了,燕相公還精通醫道,請他替你老人家看過病後,再談好不好!” 老太太當然知道自己女兒的心思,雖然有意想把女兒許配給對方,但第一次見面,外表雖然看過了,人品究竟如何,同時人家是不是喜歡自己的女兒,都還拿不準,當然不會再說下去。
因此,聽了女兒的話後,馬上不再問了,很客氣地對燕文靖說:“這樣,豈不是太麻煩燕相公了嗎?” 燕文靖與老太太談了一陣以後,知道對方可能有意把女兒許配給自己,心裡那份高興,實在難以形容,情不自禁地偷偷用眼睛飄了過去,恰好白秋萍那雙眼睛,也不自主地在那裡偷看自己,四道目光一對,兩人都感到很不好意思,趕緊各自把眼光收回,内心裡都撲通撲通地跳過不停。
正好老太太向他問話,馬上借此掩飾自己的窘态,很恭謹地說道:“伯母,說那裡話來,小侄理當效勞!” 接着就詳細的問了一遍得病的經過,再把了一把脈,看了看舌苔和氣色,又叫白秋萍把從前自己吃過的單方拿出來看了看,然後才說:“伯母,其實您的病,并沒有甚麼了不起的,隻不過此地早晚太寒,伯母的身體抵抗不了,再加上心裡有點憂郁,才弄得這個樣子。
最好能搬到山下去住,讓小侄替您細心調理,有兩三個月,一定可以完全複原!” 老太太聽後,長長地歎了一口,說道:“燕相公說得一點也不錯,可是老身家中自有難言之隐,雖然感到與氣候有關,也隻能待在這兒,不敢搬動。
何況,老身在此地舉目無親,要搬也沒有合适的地方呀!” 燕文靖說:“伯母的身世,小菱兒已經向我說了一大半,我想,事隔多年,老伯的仇人,恐舊也已經把事忘了,搬到平地去住,隻要隐秘一點,絕不至于給他們發現,如果不嫌棄的話,小侄家裡,倒有不少房屋,而且自成一個天地,閑雜人等,絕對不會在我家裡出現,伯母就搬到我家裡去住一段時間如何!” 老太太心裡雖然願意,可是與人家還隻一面之識,怎麼好意思答應呢?因此,聽完燕文靖的話後,當時沉吟不語,在那裡深深地考慮。
倒是白秋萍聽到燕文靖如此一說,心裡真是又高興又感激,更加對他增多了幾分愛意,又向他投過深情的一瞥,見母親還在那裡考慮,恐怕她不答應,馬上應道:“娘,你老人家的病體要緊,女兒近來勤練爹爹留下的拳經劍譜,感到已有很深的進境,就是仇人不來,女兒也要出去打聽一個水落石出,如果爹爹真要給他們害了,我還要找上門去,怕他們做甚麼?燕相公對我們是一片誠意,你老人家就答應了吧!” 老太太聽到女兒這麼一說,又把兩人彼此關顧的情形看到眼裡,因此也就不再多加考慮,向燕文靖說道:“燕相公,那樣豈不是太打擾了府上嗎?” 燕文靖聽到老太太答應願意搬到自己家裡去,心裡那份高興,真是筆墨所不能形容,馬上說道:“伯母,承你老人家看得起我,這是我無限的榮幸,小侄很早父母雙亡,意欲拜認老人家做義母,這樣,彼此就方便多了,不知老人家的意思怎麼樣?” 老太太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兒子,聽到他這麼一說,那有不願意的道理,因此嘴裡一連串地說道:“老身那裡能有這份福氣呀!這樣做恐怕要折煞老身啦!” 燕文靖一聽口風,知道老太太心裹是千肯萬肯,打鐵趁熱,那裡還肯放過機會,馬上推金山,倒玉柱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九個響頭,老太太嘴裡雖然還在說着不敢當,不敢當!身子可沒有挪動半分,受完了燕文靖的禮後,馬上叫着白秋萍說:“秋萍,還不前去将哥哥扶起!” 白秋萍當然聽從母親的吩咐,走了過去,扶起燕文靖來,燕文靖自從治傷以後,這還是第一次得親芳澤,當白秋萍那隻春蔥似的玉手扶過來的時候,心裡真是暈陶陶地,說不出來的舒服,幾乎忘了禮儀,幸虧白秋萍發現他那一種癡呆的樣子,在扶他的時候,狠狠地揑了他一把,方才把他從癡迷中驚醒過來,趕緊起立,向白秋萍作了一揖說:“愚兄這廂有禮了!” 白秋萍也紅着臉,還了他一福,說道:“小妹見過靖哥!” 兩人這樣見禮,由于彼此有情,倒顯得非常拘謹,樣子很是可笑,菱兒輿茗煙兩個在一旁看到,幾乎忍不住要笑出聲來,等到兩人見完禮後,方才一起上來,叩見少爺小姐,退出門去,再也忍不住了,一齊放聲大笑。
白老太太在屋裡,不知是怎麼回事,因此喊道:“菱丫頭,發甚麼瘋了!今天我心裡高興,病也似乎好了一點,趕快給我弄點酒菜來,替少爺洗塵吧!” 菱兒在外面趕緊止住笑聲,答應了一個是字,人已經拉了茗煙的手,跳跳蹦蹦地往廚房鑽去了!白秋萍恐怕她弄得不好,因此,對母親說道:“娘,讓我去弄好了,您陪靖哥談談好吧!” 老太太點了點頭,白秋萍馬上起身,也向廚房走去,燕文靖的眼睛一直把她送出門外,方才收了回來。
老太太在湖北是名門閨秀,早年有女學士之稱,因此,主動提出很多問題來同燕文靖談,這一下,兩人可都對上了味口,不論老太太提出甚麼問題來,燕文靖都能對答如流,而且還有很多見解,連老太太自己也都沒有想到,真喜得老太太笑口常開,對于燕文靖更是越看越愛,心裡決定再過一段時間考察,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了卻自己心裡一件大事。
娘兒兩人,愈談愈起勁,連白秋萍等把酒菜擺好了,都不知道,直到菱兒在旁邊催着說道:“奶奶,菜要涼啦!” 兩人方才如夢初醒,由燕文靖與白秋萍兩人,把老太太扶下床鋪,大家一起圍在桌子上共進飲食。
席間大家決定,燕文靖主仆,因為當天時刻已經很晚,暫時就在這裡歇上一宿,第二天再派茗煙回家,預備兩頂官轎,就說是燕文靖碰上了一門遠房親戚,特地接到家裡去。
一宿無話,白老太太母女,并沒有多少行李,燕文靖就吩咐把一切粗重的家俱,全部留下,另從家中仆人裡面,叫來一對年老的夫婦,看住這所房子,以備棗林愚叟回來的時候,好取得聯系,白秋萍看他顧慮得這麼周到,内心又增加了幾分好感。
燕文靖把白氏母女接回家中以後,果然在後花園裡收拾一處最幽靜的院落,讓她們住下,自己更婉辭了外面一切應酬,守在白老太太身邊,全心全意地為老人家治病。
燕文靖醫道既好,家裡又很有錢,藥物齊備,更加上每天的滋補,老人家的身體,那還有不複原的道理。
果然,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老人家已經康健,甚至比起沒有得病以前,還要來得飽滿。
白秋萍與他之間的感情,也因為彼此整天見面,與日俱增,終于互相深深地陷入愛河之中,老太太看到眼裡,那還有不明白的道理,經過自己一個多月的旁觀,對于燕文靖的學問,容貌,人品,可以說是沒有一點不對自己心思的。
因此,當燕文靖托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