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章 靈猿義犬 護主覓雙親 金雞龍女 合忿懲小賊

關燈
老和尚見到,哈哈大笑說道:“施主好眼力,剛才我倒沒有留意,今天小雪居然采得幾枚翠果,這東西雖然比不上道家典籍上所載的朱果那樣,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卻也差不了那裡去。

    而且因為顔色和草木不分,更不容易找到,如今有了這幾粒東西,施主就不用卧床太久了。

    ” 老人家聽到老和尚如此一說,感到自己沒有留下一兩粒來給恩人嘗嘗,臉色現得非常尴尬。

    老和尚知道他的意思,又告訴他說:“施主不要如此,老衲如今已不需要假借這些草木之靈,盡吃無妨。

    ” 這樣,老人家才感到心裡泰然,又吃了幾枚其他的果子,果然不久,就感到一股熱力,從丹田之内,慢慢布達四肢,雖然精神并未馬上複原,卻不再感到四肢無力。

    因此,馬上爬起身來,走到地上,嘴裡說道:“晚生出來采藥,自不小心,遭此大變,如果不是恩人搭救,恐怕早已身遭怪吻,再造之德,不敢言報,請閣下受我一拜,同時并請告之名諱,以便永志不忘。

    ”說完,向着老和尚,納頭便拜,隻見老和尚雙手一擋,隻覺一股勁氣,往上一掀,再也拜不下去。

    同時聽到老和尚在說:“施主,這樣可使不得,老衲從來不喜俗禮,就怕人磕頭,何況這一次并不能說是我把你救了起來,真正要謝,倒得感謝這頭小猴子呢,它才真正算是施主的救命恩人咧!” 老人家聞言一楞,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老和尚曉得他一定滿腹懷疑,忙叫他坐下,然後才将經過,細說一遍。

     這樣,才曉得老和尚法名昆昙上人,早年在少林寺出家,因生性閑散,過不慣寺院裡嚴謹的生活,遂四海雲遊,足迹遍曆各地名山大川。

    晚年悟道尚靜,發現此地後山,風景奇佳,甚少人迹。

    遂在山頂附近,找到一個石洞,定居下來,每日誦經修行。

     由于上人法力高深,經聲傳播幽遠,把周圍的野獸,都感動得前來聽經。

    此地猿猴最多,其中有十幾頭白猿,每每自動留下,替上人做點雜事,日子一久,人獸之間,産生了感情,上人就幹脆把它們留在洞裡,加以特殊點化。

    在上人法力之下已然化除了野性,除了因為喉有橫骨,不會說話以外,差不多一切與人無殊。

     其中尤以小雪,最解人意,深得上人喜愛。

    上人雖然不吃煙火,但究竟不是神仙,仍須以山果為糧。

    自從養了這批白猿以後,個個都想讨取上人喜愛,采摘山果的事,都由它們搶着去做。

    每天一采就是一大堆,上人不願暴殄天物,因此告誡它們,不準采得太多,必須等第一批吃完了,才準再去采摘第二批。

     這天天氣太好,所有白猿,都出洞到山右一帶樹林裡,耍樂去了。

    隻有小雪想找幾樣新奇的果子,讨好上人.獨自朝山左跑來,結果發現老人中毒昏迷。

     當時的情形,可說危險極了,原來老人所站的位置,正在懸崖的邊緣,也隻有這樣,才能把谷底的情景,全部收入眼底,看得清清楚楚。

    中毒昏倒以後,自然順着崖壁,向谷底滾去,幸好在距離崖頂五六丈的地方,崖壁上有一條橫的裂縫,從縫裡密密的長出一排石松,和一些其他的雜樹,因為年代久遠,枝幹縱橫交錯,織成一面樹網。

    老人的身體,從上掉下,恰被網住,這才沒有落到谷底,成為蜍龍口裡的食糧。

     但是老人昏迷不醒,中毒太深,時間一久毒血攻心,那時就是有大羅金仙,也沒有辦法救了。

     小雪本來不容易發現老人家,卻因為谷底的怪物,眼見到口的食物,突然受阻,可望而不可及,激得發火,長尾亂擺,使得鈴聲高響,讓小雪聽到了,才把它引到此地。

    馬上發現老人家,困在樹上,小雪已通人性,自然要加援救,可是樹網距離崖邊太遠,小雪雖然縱跳如飛,究竟身體太小,力量有限,無法把人背上。

    加以谷底怪物,虎視眈眈,雖然無法竄上,給那一口毒煙噴着,也得送命,小雪通靈,當然知道利害。

    因此馬上跑回石洞,把上人拖了出來。

     上人見多識廣,一看谷底的情況,就知道事情并不尋常,必須先把怪物鏟除,才能進行救人,否則人沒有救上,自己先要受害。

     原來谷底兩種怪物,都是上古留下來的毒物。

    那些形如蜥蜴,紅綠相間的怪東西,名叫眩蜥,以腐葉為食,所産糞便,奇毒無比,略沾皮膚,立起紅泡。

    但多生于陰濕的地方,性喜群居,很少輿人類接近,故為害不大。

     那條頭如蟾蜍的怪物,正是它們唯一的克星,名叫蜍龍,性極兇殘,喜食獸腦,腹内的毒煙,就是獸腦裡的磷質凝聚而成的丹氣,毒性奇重,嗅着一點,就要昏迷不醒人事,二三天以後,如果還沒有治療,就會全身發黑死去,隻有清涼草可解。

     平時潛居地底,不是陽和天氣,不出地面,隻要一出地面,眼光所及,全部生物,必須殺盡,才肯回轉。

    如果不是死谷的地形特殊,四面全是百十丈高的削壁,讓它竄上山來,立刻成為大害。

     假使給它吃夠了十萬條炫蜥的腦子以後,更會在身旁長出兩條肉翅,飛行無阻,更要成為以後的隐憂。

     幸好上人懂得克制它的方法,因為怪物最厲害的,就是那股丹氣,這股丹氣為磷質凝聚而成,見火即燃。

    不過怪物的兩眼,卻具有避火的性能,必須先把它兩眼打瞎,拿着火把,才能把它制服。

     上人看好地勢以後,馬上返回石洞,找了一大把油藤,紮了十幾個火把,另外準備兩條長繩,帶到死谷的崖頂,先用打暗器的手法,丢下幾個火把,封住洞口,阻斷怪物的歸路,然後執着一個大的火把,全身布滿先天罡氣,護住全身穴道,飛身躍下谷底。

     怪物見了火光以後,果然不敢再噴丹氣,但這條蜍龍,已有千年氣候,身軀龐大,力大無比,并且異常靈活,一見上人躍下,沒有等他落地,馬上吐出兩條紅信,對準上人的頭頂,就是一點。

    上人武功已臻化境,不慌不忙,就在半空,身形一扭,一個“飛鷹盤空”,避開來勢,反手一掌,用重手法朝着蜍龍的腹部拍去,這一掌足有七八百斤氣力,啪的一聲,擊個正着,把蜍龍掀得一個筋鬥,肚皮朝天,跌倒地上。

     蜍龍出世以來,根本沒有吃過這等苦頭,當時長尾往地面一頂,翻身騰空,趁勢一擺,長尾對準上人落腳的地方,攔腰就是一掃,上人雙足使勁一點“白鶴沖天”,身形淩空拔起一丈多高,堪堪避開來勢。

    蜍龍的頭部,早又順着尾部一掃之勢,掉轉過來,伸出兩條紅信,朝着上人的腳跟,絞了過來,眼看就要纏上,上人會者不忙,忙者不會,隻見他左腳往右腳背上一搭,忽又騰高半丈。

    就在半空,一個轉折,化作“飛燕掠水”,身子平飛,伸出兩指,運用金剛指力,對準蜍龍兩眼,隔空點去,隻聽得嗤的一聲,點個正着,兩股鮮血,順着蜍龍的眼眶,急射而出。

    上人的身體,也就面對面的,從蜍龍的背上,急飛而過,落到蜍龍的尾後。

     蜍龍受此重創,隻痛得長尾亂擺,忘了顧忌,一口白煙就向上人剛才停留的位置噴去。

    上人一看機不可失,馬上一個“鯉魚打挺”,反身一個筋鬥,拿着火把,迎風一點,嘩的一聲暴響,白煙着火,化成一道藍焰,閃了兩閃,猛然一炸。

    直把蜍龍的身子,震得淩空飛起丈高,吧的一聲,碰到崖壁上面,撞得血肉馍糊,再行掉到地面,一動也不動了。

     上人雖然早有準備,全身布滿罡氣,不怕受傷,但也給那一陣爆炸,震得在半空裡,連翻了十幾個筋鬥,方才落下。

    喘息略定,回想一下,不由在心裡說道:“好險,好險,如果不是機緣湊巧,還真不容易,兩三個照面,就把它收拾了呢!” 上人在谷底稍微休息了一下,放眼觀察谷底的形勢,發現這片死谷的位置,正當本山靈脈,怪不得中間會長那麼多的清涼草。

    心裡打算一下,如果掃清這批毒物的殘骸倒是一塊培養靈藥的極佳苗圃,然而四周絕壁千仞,要加整理,談何容易。

    并且靈藥亦不易求,無從移植,隻有俟諸異日了。

    這個念頭,一直等到秦含柳巧遇奇緣,練就上乘武功以後,才把它完成。

     上人看完形勢以後,先把清涼草割下,拿了一點放在手裡,其餘把它捆成幾捆,再從身上解下一把玉刀,剖開龍頭頂的癞球,取下十幾顆明珠,又從眼眶裡,挖出兩粒紅色的避火珠。

    然後長嘯一聲,招呼小雪,把留置崖頂的長繩放下,背起幾捆清涼草,施展輕功,緣繩直上,瞬息間就到達崖頂。

    這時才從樹網上,救起老人,把他擡回石洞,進行施救。

     上人說完經過,随口贊了小雪幾句,隻喜得小猴子拉住上人的衣袖,一連翻了好幾個筋鬥,同時連叫帶比地,好像在說甚麼。

     上人留心聽了一會,才笑着對老人家說:“原來那些翠果,也長在那片死谷裡,果樹就生在你被困的那片樹網的下面。

    如果不是救人,根本就發現不了,倒想不到這樣兇險的所在,卻出産那麼多的奇珍異果,甯非異事。

    佛家最重因果,施主大概平常做了不少善事吧,否則怎麼會有這些機緣呢!” 老人家自謙的說:“晚生并沒有做甚麼善事,隻因酷愛醫道,經常配點丸藥送人而已,就是這回跑到後山,目的也不過是想發現一點新藥。

    ” 上人也精通醫理,聽了此話,心裡極端高興,兩下交談已見,愈來愈感到投機。

     不知不覺間,又在洞裡過了一夜,次日清晨,老人家身體大好,始拜别上人,訂了後會之期,回到家裡,從此以後,兩人遂結成方外之交,時時往返。

     三年以後,老人家收養了秦含柳,就經常帶他到上人的洞裡玩耍,上人精于相鑒,知道秦含柳的骨格不凡,将來一定大有成就,不過卻不是富貴中人,如果加以造就,必定可以使他成為一朵武林奇葩。

    但知自己的期限将至,不久就要圓寂,與他沒有師徒的緣份。

     因此,遂與秦含柳的義父,兩人合力,為他練了不少靈丹,替他伐毛洗髓,并且用本身的真力,替他打通奇經八脈,為他奠定一點根本的基礎,等待機緣遇合。

     果然沒有多久,就在秦含柳四歲的那一年,老和尚在所居的石洞裡,無疾而終,悠然而化。

    因為本身沒有弟子,全部遺物,均指定由秦含柳的義父保管,等秦含柳長成以後,全部交他承受。

    那批白猿,也同時轉歸老人家豢養了。

    後來秦含柳也就因為已經有了這點基礎,才得到很多奇遇,為武林放一異彩,達成了上人對他的期望。

     霓裳仙子與秦含柳等三人,在屋裡經過這番細談,不知不覺地已經到了黃昏,大家全都感到饑腸辘辘,就此打住話頭,招呼店夥,要來幾份飲食。

    席間霓裳仙子問清秦含柳的義父,名叫秦逸庵,是自己伯父,失蹤多年。

    那時霓裳仙子尚在繦褓之中,逸庵已快三十左右,因為科場屢次失意,自感無顔見人,離家出走,多年以來,屢尋不獲,卻沒有想到今天會在無意之中,碰到了他的義子,真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來,三人的關系,經此一來,就更加顯得親熱多了。

     飯後,蘭兒因為一直住在翠碧山莊,從來沒有出過家門,所以筷子一放,就吵着要母親帶他們上街去玩,霓裳仙子愛極了秦含柳,心裡有一個打算,存心要讓倆小多多親近,因此說道:“娘今天很困,要先休息一會,你同柳表哥自己去玩吧!小心不要闖禍啊!” 蘭兒巴不得如此,去了管頭,可以玩得更痛快,於是馬上拉了秦含柳的手,說道:“表哥哥,走!”也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拖着他就往外跑。

     秦含柳從小就單獨同義父住在深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