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章 靈猿義犬 護主覓雙親 金雞龍女 合忿懲小賊

關燈
不會,倒是你剛才做的那些樣子,好像平時我同阿黑玩耍時使用的樣子差不多,難道那些動作就叫做武功嗎?” 霓裳仙子聽了,感到非常奇怪說:“柳侄,不錯,那樣玩就叫做武功,難道你沒有師父嗎?誰教你那樣玩的呢!如果有師父,他就應該告訴你,甚麼是武功呀!” 秦含柳說:“嗯,我沒有師父,除了平常的時候,義父叫我讀書以外,就是同小雪和阿黑在一起玩,玩的花樣,有些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大多數都是照着我撿到的一些圖書學的。

    我也不曉得那是不是武功!” 霓裳仙子現在才了解,秦含柳是一個無師自通的孩子,心裡想道:“武功這一門,如果沒有名師指點,那裡會有甚麼成就?”也就沒有再往下追問,不過看出這個孩子,是一塊未經雕塑的美玉,樣子非常聰明,資禀極佳,确實具備了練武的最好條件。

    很想等待機緣,替他介紹一位名師,好好的訓練,把他造就成一朵武林中的奇葩。

    她那裡知道,這個小孩,曾經遇到過數不清的一些曠世奇緣,實際已經練就了很多失傳了上千年的,上古秘笈裡的最上乘武功,隻是他自己并不知那些功夫,就是武功罷了。

     霓裳仙子還想再問一點旁的事情,蘭兒的心裡卻一直記着,秦含柳在涼棚裡的時候,說那小雪是他爹爹救命恩人的故事。

    就在旁邊,一股急勁地催着秦含柳,把它說了出來。

    霓裳仙子當然不好加以阻攔,等到秦含柳把這段故事,說了出來以後,直把霓裳仙子娘兒兩個,聽得目瞪口呆,稱奇不止。

     原來秦含柳的義父,是個飽學之士,對于醫道,更為愛好。

    平日沒有事情,常在山前山後,尋找那些奇花異草,研究它們的性能,預備制煉靈藥,用來濟世。

     在他還沒有收養秦含柳以前的第三年,老人家那時還隻有四十多歲。

     有一天,一早出去采藥,因為所住的龍潭嶺,是太涼山脈中,一個非常險阻的所在,前山的地勢,比較和緩。

    老人家的足迹,平時差不多已經踏遍了,隻有後山有幾處地方,形勢奇險,終年為雲霧所阻,并且有的還籠罩着一層千年毒瘴,不但沒有人迹,就是鳥獸,也很少從那裡經過。

     因此,一直沒有去過。

    這一天,天氣特别晴朗,一望無涯,沒有半點雲霧。

    為幾十年來,從來沒有的現象。

    老人家一時高興,口裡含了一點自己制煉的避瘴靈藥,決心到那幾個地方看看。

     信步而行,不知不覺地走到一片懸崖的頂上,從上往下一看,不覺為那底下的情況驚得呆了。

     原來這片懸崖,是早年地震陷下去的遺迹。

    大涼山脈的全部地質,都是堅硬的花岡石。

    所以整個斷口,構成了上面稍稍突出,略向内斜的削壁。

    整塊地面下陷,形成了一個長圓形的死谷。

     岩壁上寸草不生,隻有幾處裂縫裡,疏疏落落的,長着幾棵彎曲矮小的石松,和一些不知名的灌木。

    從岩頂到谷底的一段距離,足有百多丈高,朝下俯視,直叫人看得,目眩頭暈,心驚膽戰。

    如果從岩頂失足掉下,要不粉身碎骨,那才怪呢,雖然老人家過慣了爬山越嶺的生活,在岩邊站久了,也不免有些感到心寒。

    隻是崖底死谷裡面的怪事,把人吸引得忘記了處境,也就沒有留心自己的危險了。

     原來這片死谷,平時因為終年雪霧封頂不見陽光,從山頂上吹下的落葉,長年淤積,都發黴腐爛了,經過幾次山雨,一起沖積在那些低窪的地方,變成了一塘一塘的爛泥,奇毒無比。

     這一天,碰到了幾十年難得遇到的好天氣,谷底的毒物,都給太陽的熱力,曬得往上蒸發,到了上空,幾陣山風經過,全被吹散。

    因此現在對于谷底的景色,一覽無遺,看得清清楚楚。

     隻見那谷底的中央部份,凸起幾個小丘,大約都有十幾丈方圓。

    每個小丘上,長滿了一叢叢的淡藍細草,樣子和普通編草席的蔺草差不多,有一尺多高,映着陽光,閃閃發光。

     圍着小丘的旁邊,到處布滿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爛泥坑。

    許多形似蜥蜴,紅頭綠身的怪物,在泥巴裡面鑽上鑽下,攪得那些爛泥,像煮開了的糖漿一樣,上下翻滾,弄得腥氣四溢,不時随風飄上,令人欲嘔。

     對面崖壁的下端,有一個深洞,從洞裹隐隐傳出一種仿佛鈴铛振蕩的聲音,由緩而急,愈來愈響。

     泥坑裡面的怪物,也就愈鑽愈急,把一坑爛泥,攪得泥漿四外飛濺,片刻間,所有怪物,全部鑽出泥面,大的在前,小的在後,急急忙忙,密密麻麻地,躲開藍草一尺左右,朝着洞口的方向擠去,紅綠相間,給太陽一照,閃閃發光,配上那幾丘藍草,遠遠望去,宛似一塊極名貴的地毯,當中編織着幾朵藍色的圖案,鋪在地上,煞是好看。

     這時洞裡的鈴聲,忽然靜止,從洞裡飄出一股白煙,聚而不散,暗中好像有人在指揮一樣,由近而遠,逐漸向着谷底那群怪物的身上掃去。

    刹那間,挨着白煙的怪物,都像吃了麻醉藥一樣,癱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了。

     等到掃遍了那群怪物之後,這股白煙,才緩緩地向洞裡縮回。

    接着,從那個深洞的暗影處,露出兩點藍光,一閃一閃地朝外射出,鈴铛振蕩的聲音,又複大作。

    “呼”的一聲,從裡面竄出一條怪物,頭如蟾蜍,頂上長滿了癞球,前半截身子肥肥的,往後逐漸縮小,尾巴細長,像響尾蛇一樣,鼓起幾個環節,微一擺動,就發出一片釘釘铛铛的響聲,脖子下面,長着兩條長腿,形如雞爪,口如大盆,吐出兩條長信,火也似的紅。

    兩隻眼睛,微微鼓起精瑩如珠,光華四射,整個身軀,足有十幾尺長。

     隻見它竄出洞後,兩腿一蹲,長尾盤做一團,納于腹下,把頭左右偏了兩偏,睨着雙眼,朝着四周癱瘓了的怪物,掃視一遍,仿佛感到陽光過于強烈,又重新把兩眼閉緊,靜靜地養了一會兒神。

     大約有一頓飯的光景,驟見怪物兩腮一鼓,身材暴起,騰空飛離地面一丈左右,長尾亂擺,兩條紅信,一伸一縮地,分别對準地上那群紅綠色的怪物頭頂,一一點去,就像兩把燒得通紅的鋼鑽,一點就是一個小洞。

    瞬刻間,全部點遍,沒有一個遺漏,方才回到原來的地方,重新蹲下,張口呼氣,原來早先從洞裡面冒出的那一股白煙,就是這條怪物嘴裡的毒焰。

     這次噴了出來,到達半空,并不再行凝聚,散布開來,像一層薄紗,慢慢地罩到地上那片怪物的身上,也躲開了那幾堆藍草,谷底的景色,又是一變,好像一匹平鋪的白色绫羅,上面繡了幾朵藍花,端的清麗無比,焉知在這當中,卻蘊藏着無限危機呢? 隻見那條怪物,腹部用勁,猛然一吸,這層白煙,重新向它口裡回竄。

    煙霧起處,紅綠怪物頭頂的小洞裡,冒出幾點白漿,像箭似的,随着白煙的後面,朝着怪物的口裡飛去。

    地上癱瘓了的身體,好似恢複了知覺,疼痛難忍,亂蹦亂跳,瞬刻間,但見滿谷星跳丸躍,腥風四起,沒有多久,一個個肚皮朝天,死在當地。

     老人家幾時見過像這樣的兇殘場面,不自覺地吓得從嘴裡發出聲來。

    怪物的聽覺極靈,馬上擡起頭來,目光睢睢,注視崖上,立刻發現了老人家藏身的位置,猛然一口白煙箭也似急,對準崖上噴來。

     老人家大喊一聲:“我命休矣!”腿一軟,咚的一聲,人便暈倒過去。

     等到醒來,發現自己睡在一間石室裡面,兩手往下一撐,想要起身,微一用力,即感到兩眼金星亂冒,混身骨痛欲裂。

    仿佛感覺到有人把自己的身子按住,同時在耳邊,聽到一個老年人的聲音在說:“施主中了千年蜍龍的丹毒,受傷太重,正由貧僧替你治療,千萬動彈不得。

    隻要有一絲毒氣,留在體内,沒有去淨,就有後患,在十年以後,發為背疽,潰爛而死,那個時候,除了有千年靈芝液以外,就沒有其他東西可治了。

    ” 老人家微微睜開眼睛一看,才發現在自己的身邊坐着一位老和尚,慈眉善目,滿面紅光,長髯過胸,雪也似白,年齡最少恐怕也有八九十歲了。

    兩眼精光内蘊,神儀内瑩,寶相外宣,氣象體态,莊嚴已極。

     這時正一手按在自己的胸前,微笑着注視自己,一臉祥和之氣,令人心中油然生起一種敬愛的感覺。

    說話的語聲不大,但極清晰。

    親切裡仿佛含着一股極大的力量,叫人不得不聽他的吩咐。

     因此,隻好把頭在枕上微微地點了一點,略表謝意,就遵命躺着,再不動了。

     稍過片刻,才見老和尚把自己的上衣,完全解開,露出胸膛,然後看到他從石床旁邊,拿起一塊淡藍色的草席,編織用的原料,好像就是那片死谷中間長的蔺草。

    老和尚把它鋪在自己的胸上,接着卷起衣袖,五指平伸,将手掌離開草席,大約一寸高下,緩緩地摩轉。

    随着手掌轉動的地方,草席上面,就像剛開蓋的蒸籠一樣,往上直冒白煙,馬上感到一股涼氣,從石床四周,向體内鑽去,循着脈絡,朝胸口集中。

     老和尚的手掌,好像挽着一件千斤重物,越轉越慢,草席上的白煙,随出随散,也愈來愈顯得稀薄,往身上鑽的涼氣,卻逐漸變得暖和起來。

     約莫一個時辰,涼氣變成了熱流,混身流轉,舒暢已極。

    等到草席上的白煙,全部消失之後,老和尚方才住手,卻已經累得滿身大汗,青筋暴起,臉色蒼白不堪。

    巍巍颠颠地離開石床,走向一個蒲團,盤膝坐下,在那裡閉目養神。

     老人家這時,已經痛苦全失,隻是四肢軟綿綿地,感到沒有一點力氣。

     原來剛才老和尚,是用内家最高的功力,把老人身上的毒氣,全部吸出,這種功夫,最耗真力。

    療毒的時間,花得太久,雖然老和尚已有幾十年的火候,仍然累得萎頓不堪。

     好一會工夫,老和尚的臉色,慢慢回複,又重新精神抖擻,滿臉紅光的從蒲團上,走了下來。

    同時嘴裡連說:“好厲害,好厲害!要不是有這樣多的清涼草,老衲本事再大,恐怕也治不好你。

    施主元氣大傷,就這樣,恐怕也還要休養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完全複原呢!” 一邊說着,一邊走到石室門口,喊了一聲:“小雪,弄幾個果子來。

    ”隻見一條白影,在門口閃了一閃,一會兒,從外面竄進來一頭小白猿,身材細小,火眼金睛,閃閃發光,一身皮毛,細軟雪白,長臂垂地,可愛已極。

    手裡平平穩穩地,捧着一雙木盤,裡面裝了好些山果,蹦蹦跳跳的,站到老和尚的身邊。

     老和尚伸手把木盤接了過來,另一隻手摸着小猿的頭頂,用半帶責備口吻說道:“聽了這麼久的佛經,猴子終是野性未馴,也不怕吵了客人,還不與我安靜一點。

    ” 小猿好像懂得人話,果然安靜多了,不過仍拉着老和尚的衣袖,依依不肯離去。

     老和尚把木盤遞到老人的面前,說道:“施主遇險至今,差不多已經有一晝夜的時間,早先毒氣未盡,不能進食,現在恐怕早就餓了。

    隻是山居清淡,老衲久已不食煙火,匆促之間,不曾準備飲食,隻好用點山果奉客,雖然不成敬意,但施主也不可小看了這幾枚果子,卻都是小雪它們,從那些地氣靈秀的隐秘地方摘來,裡面有幾樣,功能益氣輕身,對于施主的身體,倒不無小補呢!” 老人家這時,确實感到饑腸辘辘,也就不再客氣,仔細端詳了一下盤裡的果子,除了一些桃李之外,有好幾樣居然叫不出名字來。

    其中有幾粒形如龍眼,通體翠綠的果子,為數最少,卻極可愛,因此首先拿來剝食,但覺果肉晶瑩如玉,入口即溶,甘芳無比,而且沒有一點果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