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恨如山重仇似海
關燈
小
中
大
站一旁,他一直就沒敢坐下,老婆子所說,一字一句,他都深刻在腦海中!
幸克繩直待母親出屋,方“哦”了一聲道:“原來這是喪門劍,據說江湖中有一長三短四柄兇劍,為人人所奪之物,敢情這是三短之一,隻可惜是劍鞘!”
薛仇道:“何謂兇劍?那長的又是什麼劍?”
幸克繩道:“喪門豈不兇?那長的我也沒見過,據說名叫‘飛魂劍’,長到怎麼個程度,我可說不上。
” 薛仇也沒有問,将喪門劍鞘收到革囊裡,卻轉變話題道:“幸見那位鵬叔,他住在太原何處?” 幸克繩也非愚笨之人,一聽薛仇獨獨提起他,心中不免大驚,道:“鵬叔,他怎麼樣?” 薛仇道:“事情在未曾水落石出之前,誰也不敢斷言說誰怎麼樣,不過,見台那位鵬叔處,稍一打聽,或能略知端倪,因為隻有他,才能知道令尊當夜受難,是出于何人之手,除了他……” 幸克繩聞之一愕,道:“我當時也曾想及此點,可是,待我趕進城時,鵬叔早已在家父蒙難一日前黃昏,就從莊中出去後,走了,不知到哪裡去了,據他一位老家人說,鵬叔也是畏懼有人相害,才逃走的。
” 薛仇本想從九頭鳥張鵬處打聽一些始末,這一來又不覺斷念了,不過,從幸免繩的所述中,他深深懷疑這位九頭鳥張鵬,其為人上有問題! 此際,天已大亮,薛仇起身告辭! 幸克繩挽留住上些時日,薛仇苦笑道:“一身罪孽,豈可偷閑,我這就上少林寺,除了報仇外,還要找他們讨取喪門劍,從這劍鞘上相信定能追出殺害令尊的罪禍魁首,及雲妹的下落!” 想到雲妹,幼失怙恃,複遭慘變,起因全是為他,心中怎能不痛,不恨,鼻中一酸,熱淚又已盈眶,趕忙低頭出屋。
走至門首,他忽然又站住了,回首打量了幸克繩兩眼,問道:“幸兄也學劍嗎?” 幸克繩歎了口氣,道:“恨隻恨家父突然遭難,未能留下他老人家兩手劍招絕藝,不然,豈能容人如此欺淩侮辱……” 薛仇心中一痛,臉上飛紅,又問道:“昨日另一位中年人與少年如何?怎的不見?” 幸克繩搖了搖頭道:“實對你說了吧!我原有兩個哥哥,為的是外出訪尋仇家,仇家不知是尋着也未,卻先後遭難,消息傳來,全家悲痛,對你,可說恨之入骨,我是因你對我有救命之恩,方對你将細節說出,若非如此,即使你将我全莊人都殺了,相信也沒誰會對你透漏半點消息……” “至于那中年人及少年,是我的舅舅藍之民和表哥藍仁倍,他們對人你,同樣懷恨,不見他們也罷!” 薛仇心中真是悲痛莫名,為他一人,先後牽連多少無辜之人為他送命,他應該用什麼報答?仇家應該怎麼追讨? 殺!隻有殺!才能消除他心中的仇與恨。
薛仇複又回身坐下道:“幸兄,我倒有兩手劍訣,想向幸見切磋讨教!” 幸克繩一聽,心知薛仇欲将絕藝傳他,哪能不大喜過望。
薛仇在幸家莊中住了三天,傳了幸克繩一套“七絕劍法”,與一套“七絕遊身步”,劍法七招,卻含有二十一式,威猛無比,狠辣異常。
而“七絕遊身步”卻隻有整整七步,别看隻有七步,其中卻暗藏着九宮八卦法門,波谲雲詭,精妙絕倫,遊身而走,縱然罕世高手,若不悟他步法精髓,要想傷他誠然不易。
第三天夜裡,他見幸克繩招式步法,全已精純爛熟,遂留條而去,待幸克繩據報趕出莊來,卻哪裡還有他的人影? 薛仇趁夜奔行,取道嵩山少林寺,剛離開幸家莊,就覺尾随有人,還隻道是幸克繩趕來了,伫兄稍候,尾随之人,也同時隐沒, 薛仇心知不是幸克繩,不覺一聲冷笑,自顧自往前奔。
天明時,官道上忽見一光頭和尚,在數十丈外一步步緩緩走着,從身後看不見和尚的容貌年紀,隻覺和尚身材矮小,光頭發亮。
“生死簿”上,當年少林寺簽名者,有四尊者十八羅漢,外帶行腳僧石頭陀,笑彌勒等三十餘人,為“生死簿”上一派裡人數最多的一門。
據恩公白雲叟尚妙仙告說,少林寺大舉入銅堡,系因有事路過,适逢其會,但卻不該不顧江湖道義,于次日發生血案後,拍腿一走了事! 擁有武林北鬥泰山之隆譽的少林寺,又複有這麼多高手在場,居然不追查源由,不主持正義,不聞不問,難免不使人疑心業起! 因此,薛仇對少林寺僧衆,也特别恨之入骨! 如今,一見光頭和尚,他就下由心頭冒火,施展開腳程急迫而去!眼看隻隔數十丈之遙,薛仇盡力兩三個起落,也就可以趕上了。
哪知,一氣追出十餘裡地,仍然隔這麼數十丈,就像水漲船高似的,毫無影響,你快他也快,你慢他慢! 更氣人的,和尚沒縱沒躍,一步步更沒加快半分,薛仇居然追他不上,這怎能不使薛仇大吃一驚,但他脾性偏傲倔強,毅力特堅,他就不信這個邪,難道和尚真是天上神君下凡,戲弄于他? 猛提一口真氣,薛仇施展開天池所學“飛龍騰空”,上古奇學,絕世輕功,尾追而去。
一口氣,又追出三十餘裡! 追着,追着,和尚人影倏忽不見。
這下好,連人也追丢了! 薛仇心中猛吃一驚,探首四望,左邊忽現連綿山峰,暗忖道:“難道就這刹忽間,被他縱上山去了!” 仁足候了一陣,仍不見和尚人影,薛仇心中透上一絲寒意:“他會是石頭陀的冤魂化身,前來索命?可是身形卻又不像。
難道世上真有鬼魅不成?” 一夜奔行,再加上這陣急趕,已微顯困累,薛仇遂也奔至山下,覓一樹下,盤坐調息! 靜坐間,時辰易逝,瞬息已是日正中天! 忽聞清越笛聲,如鳳鳴,如擊玉,悠悠揚揚,随風飄至,薛仇從靜坐中睜眼,秋陽下,樹影縱橫,卻無所見。
薛仇忽感笛聲柔和悅耳,誘人十分,心中微微一愕,山中莫不住有什麼高人隐士?突然,笛聲一轉而為激昂,高聳入雲,隐隐中暗藏殺伐之聲! 薛仇心中一怔,不由自主地起身循聲而去! 笛聲傳至山坳裡,薛仇轉過山後,仍覺笛聲不遠,心中不覺微微一凜,以這人吹笛看來,内功也不弱。
越是引人,越欲探個明白! 兩座山峰尚未轉過,笛聲倏然中斷,聲調未結,似不該于這時中斷的,薛仇驚疑未完…… 倏聞一聲尖銳驚呼,疾傳而至。
薛仇一驚,趕快飛身縱去。
臨近一看,山腰樹影之下,一條粗如碗口的長蛇,緊盤着一位文弱書生,而書生的雙掌,巧不巧正握住了蛇的七寸,可是,人面與蛇頭,相去卻隻有兩尺遠近。
長蛇頸子被捏,正是緻命之傷,可是血口張開,怕有面盆那麼大,一條舌信,更是吞吐不停,形态駭人已極! 薛仇一見長蛇,心中也不由寒意直冒,眼看書生,臉色鐵青,雙手微顫,似已到了精疲力竭之時,薛仇那敢怠慢,懷中摸出金蓮花,随手一抖。
金光景射之下,金蓮花倏伸三尺七八,薛仇大叫一聲道:“兄台别慌,我來助你!” 但見人影起處,金光倏閃“啪”的一聲響過,血花飛射,蛇與人同時萎頓倒地,那書生被蛇血濺了一臉,睡在地下,卻已無力爬起。
薛仇收起金蓮花,将書生攙起後,道:“小弟一時情急,未能顧及兄台,緻使兄台頭臉遍沾污血,這可怎麼辦?” 那書生終于定了定神,喘息道:“小弟一命還是兄台所救,些許污臭,算得什麼,我還另攜有衣具,少時更換滌洗,也就是了。
” 果然一旁樹下,确有一小包袱。
然而,書生松手沒往那走,卻走向一旁的草堆,翻呀翻的,從草堆中擡起一物,竟是一隻兩尺來長的銀笛。
薛仇心中一懼,原來是他在弄笛,以笛聲來揣測,吹笛之人,定是一武林人物,怎會竟被這長蛇纏盤住。
忽聽那書生道:“小弟姓古名铮,生來畏蛇,雖也練也幾年武功,卻無寸進,一旦遇蛇,更是骨軟筋酥,通體無力,若非兄台及時趕到,實不堪設想。
” 古铮說完,綻嘴一笑!适才的驚險恐怖,早已消失無蹤,可是那滿面點點鮮血,将他一張俊臉,已點綴成小醜之造型,一笑更滑稽。
薛仇見了真想笑,卻沒笑得出來,但他心中早笑了,他笑古铮既怕蛇,卻又玩笛,因為這悠揚笛聲,正是招蛇之唯一妙音。
薛仇心性坦爽,不存奸詐,卻沒往旁的方面想。
随又聽古铮道:“請問台兄貴姓?” 薛仇報了名,古铮毫無驚奇之感,似對近日江湖傳聞毫無所知般,薛仇也不以為意。
古铮道:“此地腥臭,且離去尋一水源,待小弟更衣後,再為爽談。
” 薛仇當然贊同,他自幼毀家,随恩公白雲叟,河湖奔波十一年,雖有雲妹作伴,兩小無猜,但仍卻孤寂! 天池藝成下山,一連串全是鮮血殺動,一大難得與人說上半句話,幸家莊中與幸克繩盤桓三日,卻因幸家莊中無人不對其仇視,也使他心情低落,有心與幸克繩談談,幸克繩又一心習武。
如今,得遇一年齡相仿的書生,看情形人也十分坦爽,薛仇哪能不高興萬分,惟恐失之交臂。
走了一陣,眼前境界忽變,耳中隻聽濤聲雷震,低頭一看,橫在眼前竟是一條五丈餘寬的峽谷,峭壁深處,奔出一條急流,湍急澎湃,觸目驚心! 古铮側睑一笑,道:“薛兄,你就在這稍候片刻,我去去就來!” 語聲一落,但見身影一晃,古铮已飛身縱落峽谷,瞧其身法,去若流星,輕身功夫十分高妙,薛仇心中又是一陣錯愕! 蓦聽疾風絲絲,胸前飛過,循聲望去,原來是一支松針,松針既輕又細,居然橫飛能發出絲絲風聲,這份功力,誠然驚人。
然而,驚人的還不止此,那支松枝所去方向,正是一株合抱大樹,以薛仇的猜測,這支松針,定能插入樹中盈寸。
豈知,那支松針見在樹皮上輕輕一觸,立即飄飄而墜,忽見一小黑點般大的東西,竟随着松針落了下來! 及地一看,小黑點竟爾會動,兩個翻滾爬了起來,敢情是隻山螞蟻! 螞蟻大小隻不過細香頭那麼一點,被松針擊中而落,竟會沒死…… 緊接着又是一支接一支的松針,疾飄而過,每支極針,無不疾帶絲絲之聲,而每支極針,忽高忽低,也無不擊下一個螞蟻,更怪的,所擊落的螞蟻,竟無一傷死,全都兩個翻滾,爬起四散奔逃。
這情景,立将薛仇驚駭得目瞪口呆,乍舌難下,天池苦習五年,含恨下山複仇,自以為憑藉天池上古絕學,定能揚名寰宇,天下無敵,随心所欲,為所欲為,殺盡“生死簿”中,當年一些毫無江湖道義之徒! 哪知“生死簿”中方始勾得兩筆,就遇上這等怪事…… 猛回首,數十丈外一株百年古松,松針一支支從上飛落,及地六七尺之距離,倏然折轉,快如流星飛矢般,立朝合抱大樹射去。
松針不是直接而發,更不是無意飛落,薛仇一看就知是被人以“玄戈神功”,一支支的吸下,再以“曲陽指”彈射而出! “玄戈神功”以及“曲陽指”,天池中全都記載着有,薛仇苦習五年,也已登堂入窒,長白山下來時,薛仇襲擊那搶奪他“辟毒寶項”的黑衣蒙面女子,所用的就是“曲陽指”上古絕學。
于幸家莊前,收取藍念敏母子老少四人漫天暗器,所施展的就是“玄戈神功”,而這兩樣上古絕學,在他以為,已達得心應手,爐火純青之境,萬料不到于此荒山之中,竟出現了這麼個隐身人,功力竟然已達化境,比他還要高一籌! 尤其,松針于“曲
” 薛仇也沒有問,将喪門劍鞘收到革囊裡,卻轉變話題道:“幸見那位鵬叔,他住在太原何處?” 幸克繩也非愚笨之人,一聽薛仇獨獨提起他,心中不免大驚,道:“鵬叔,他怎麼樣?” 薛仇道:“事情在未曾水落石出之前,誰也不敢斷言說誰怎麼樣,不過,見台那位鵬叔處,稍一打聽,或能略知端倪,因為隻有他,才能知道令尊當夜受難,是出于何人之手,除了他……” 幸克繩聞之一愕,道:“我當時也曾想及此點,可是,待我趕進城時,鵬叔早已在家父蒙難一日前黃昏,就從莊中出去後,走了,不知到哪裡去了,據他一位老家人說,鵬叔也是畏懼有人相害,才逃走的。
” 薛仇本想從九頭鳥張鵬處打聽一些始末,這一來又不覺斷念了,不過,從幸免繩的所述中,他深深懷疑這位九頭鳥張鵬,其為人上有問題! 此際,天已大亮,薛仇起身告辭! 幸克繩挽留住上些時日,薛仇苦笑道:“一身罪孽,豈可偷閑,我這就上少林寺,除了報仇外,還要找他們讨取喪門劍,從這劍鞘上相信定能追出殺害令尊的罪禍魁首,及雲妹的下落!” 想到雲妹,幼失怙恃,複遭慘變,起因全是為他,心中怎能不痛,不恨,鼻中一酸,熱淚又已盈眶,趕忙低頭出屋。
走至門首,他忽然又站住了,回首打量了幸克繩兩眼,問道:“幸兄也學劍嗎?” 幸克繩歎了口氣,道:“恨隻恨家父突然遭難,未能留下他老人家兩手劍招絕藝,不然,豈能容人如此欺淩侮辱……” 薛仇心中一痛,臉上飛紅,又問道:“昨日另一位中年人與少年如何?怎的不見?” 幸克繩搖了搖頭道:“實對你說了吧!我原有兩個哥哥,為的是外出訪尋仇家,仇家不知是尋着也未,卻先後遭難,消息傳來,全家悲痛,對你,可說恨之入骨,我是因你對我有救命之恩,方對你将細節說出,若非如此,即使你将我全莊人都殺了,相信也沒誰會對你透漏半點消息……” “至于那中年人及少年,是我的舅舅藍之民和表哥藍仁倍,他們對人你,同樣懷恨,不見他們也罷!” 薛仇心中真是悲痛莫名,為他一人,先後牽連多少無辜之人為他送命,他應該用什麼報答?仇家應該怎麼追讨? 殺!隻有殺!才能消除他心中的仇與恨。
薛仇複又回身坐下道:“幸兄,我倒有兩手劍訣,想向幸見切磋讨教!” 幸克繩一聽,心知薛仇欲将絕藝傳他,哪能不大喜過望。
薛仇在幸家莊中住了三天,傳了幸克繩一套“七絕劍法”,與一套“七絕遊身步”,劍法七招,卻含有二十一式,威猛無比,狠辣異常。
而“七絕遊身步”卻隻有整整七步,别看隻有七步,其中卻暗藏着九宮八卦法門,波谲雲詭,精妙絕倫,遊身而走,縱然罕世高手,若不悟他步法精髓,要想傷他誠然不易。
第三天夜裡,他見幸克繩招式步法,全已精純爛熟,遂留條而去,待幸克繩據報趕出莊來,卻哪裡還有他的人影? 薛仇趁夜奔行,取道嵩山少林寺,剛離開幸家莊,就覺尾随有人,還隻道是幸克繩趕來了,伫兄稍候,尾随之人,也同時隐沒, 薛仇心知不是幸克繩,不覺一聲冷笑,自顧自往前奔。
天明時,官道上忽見一光頭和尚,在數十丈外一步步緩緩走着,從身後看不見和尚的容貌年紀,隻覺和尚身材矮小,光頭發亮。
“生死簿”上,當年少林寺簽名者,有四尊者十八羅漢,外帶行腳僧石頭陀,笑彌勒等三十餘人,為“生死簿”上一派裡人數最多的一門。
據恩公白雲叟尚妙仙告說,少林寺大舉入銅堡,系因有事路過,适逢其會,但卻不該不顧江湖道義,于次日發生血案後,拍腿一走了事! 擁有武林北鬥泰山之隆譽的少林寺,又複有這麼多高手在場,居然不追查源由,不主持正義,不聞不問,難免不使人疑心業起! 因此,薛仇對少林寺僧衆,也特别恨之入骨! 如今,一見光頭和尚,他就下由心頭冒火,施展開腳程急迫而去!眼看隻隔數十丈之遙,薛仇盡力兩三個起落,也就可以趕上了。
哪知,一氣追出十餘裡地,仍然隔這麼數十丈,就像水漲船高似的,毫無影響,你快他也快,你慢他慢! 更氣人的,和尚沒縱沒躍,一步步更沒加快半分,薛仇居然追他不上,這怎能不使薛仇大吃一驚,但他脾性偏傲倔強,毅力特堅,他就不信這個邪,難道和尚真是天上神君下凡,戲弄于他? 猛提一口真氣,薛仇施展開天池所學“飛龍騰空”,上古奇學,絕世輕功,尾追而去。
一口氣,又追出三十餘裡! 追着,追着,和尚人影倏忽不見。
這下好,連人也追丢了! 薛仇心中猛吃一驚,探首四望,左邊忽現連綿山峰,暗忖道:“難道就這刹忽間,被他縱上山去了!” 仁足候了一陣,仍不見和尚人影,薛仇心中透上一絲寒意:“他會是石頭陀的冤魂化身,前來索命?可是身形卻又不像。
難道世上真有鬼魅不成?” 一夜奔行,再加上這陣急趕,已微顯困累,薛仇遂也奔至山下,覓一樹下,盤坐調息! 靜坐間,時辰易逝,瞬息已是日正中天! 忽聞清越笛聲,如鳳鳴,如擊玉,悠悠揚揚,随風飄至,薛仇從靜坐中睜眼,秋陽下,樹影縱橫,卻無所見。
薛仇忽感笛聲柔和悅耳,誘人十分,心中微微一愕,山中莫不住有什麼高人隐士?突然,笛聲一轉而為激昂,高聳入雲,隐隐中暗藏殺伐之聲! 薛仇心中一怔,不由自主地起身循聲而去! 笛聲傳至山坳裡,薛仇轉過山後,仍覺笛聲不遠,心中不覺微微一凜,以這人吹笛看來,内功也不弱。
越是引人,越欲探個明白! 兩座山峰尚未轉過,笛聲倏然中斷,聲調未結,似不該于這時中斷的,薛仇驚疑未完…… 倏聞一聲尖銳驚呼,疾傳而至。
薛仇一驚,趕快飛身縱去。
臨近一看,山腰樹影之下,一條粗如碗口的長蛇,緊盤着一位文弱書生,而書生的雙掌,巧不巧正握住了蛇的七寸,可是,人面與蛇頭,相去卻隻有兩尺遠近。
長蛇頸子被捏,正是緻命之傷,可是血口張開,怕有面盆那麼大,一條舌信,更是吞吐不停,形态駭人已極! 薛仇一見長蛇,心中也不由寒意直冒,眼看書生,臉色鐵青,雙手微顫,似已到了精疲力竭之時,薛仇那敢怠慢,懷中摸出金蓮花,随手一抖。
金光景射之下,金蓮花倏伸三尺七八,薛仇大叫一聲道:“兄台别慌,我來助你!” 但見人影起處,金光倏閃“啪”的一聲響過,血花飛射,蛇與人同時萎頓倒地,那書生被蛇血濺了一臉,睡在地下,卻已無力爬起。
薛仇收起金蓮花,将書生攙起後,道:“小弟一時情急,未能顧及兄台,緻使兄台頭臉遍沾污血,這可怎麼辦?” 那書生終于定了定神,喘息道:“小弟一命還是兄台所救,些許污臭,算得什麼,我還另攜有衣具,少時更換滌洗,也就是了。
” 果然一旁樹下,确有一小包袱。
然而,書生松手沒往那走,卻走向一旁的草堆,翻呀翻的,從草堆中擡起一物,竟是一隻兩尺來長的銀笛。
薛仇心中一懼,原來是他在弄笛,以笛聲來揣測,吹笛之人,定是一武林人物,怎會竟被這長蛇纏盤住。
忽聽那書生道:“小弟姓古名铮,生來畏蛇,雖也練也幾年武功,卻無寸進,一旦遇蛇,更是骨軟筋酥,通體無力,若非兄台及時趕到,實不堪設想。
” 古铮說完,綻嘴一笑!适才的驚險恐怖,早已消失無蹤,可是那滿面點點鮮血,将他一張俊臉,已點綴成小醜之造型,一笑更滑稽。
薛仇見了真想笑,卻沒笑得出來,但他心中早笑了,他笑古铮既怕蛇,卻又玩笛,因為這悠揚笛聲,正是招蛇之唯一妙音。
薛仇心性坦爽,不存奸詐,卻沒往旁的方面想。
随又聽古铮道:“請問台兄貴姓?” 薛仇報了名,古铮毫無驚奇之感,似對近日江湖傳聞毫無所知般,薛仇也不以為意。
古铮道:“此地腥臭,且離去尋一水源,待小弟更衣後,再為爽談。
” 薛仇當然贊同,他自幼毀家,随恩公白雲叟,河湖奔波十一年,雖有雲妹作伴,兩小無猜,但仍卻孤寂! 天池藝成下山,一連串全是鮮血殺動,一大難得與人說上半句話,幸家莊中與幸克繩盤桓三日,卻因幸家莊中無人不對其仇視,也使他心情低落,有心與幸克繩談談,幸克繩又一心習武。
如今,得遇一年齡相仿的書生,看情形人也十分坦爽,薛仇哪能不高興萬分,惟恐失之交臂。
走了一陣,眼前境界忽變,耳中隻聽濤聲雷震,低頭一看,橫在眼前竟是一條五丈餘寬的峽谷,峭壁深處,奔出一條急流,湍急澎湃,觸目驚心! 古铮側睑一笑,道:“薛兄,你就在這稍候片刻,我去去就來!” 語聲一落,但見身影一晃,古铮已飛身縱落峽谷,瞧其身法,去若流星,輕身功夫十分高妙,薛仇心中又是一陣錯愕! 蓦聽疾風絲絲,胸前飛過,循聲望去,原來是一支松針,松針既輕又細,居然橫飛能發出絲絲風聲,這份功力,誠然驚人。
然而,驚人的還不止此,那支松枝所去方向,正是一株合抱大樹,以薛仇的猜測,這支松針,定能插入樹中盈寸。
豈知,那支松針見在樹皮上輕輕一觸,立即飄飄而墜,忽見一小黑點般大的東西,竟随着松針落了下來! 及地一看,小黑點竟爾會動,兩個翻滾爬了起來,敢情是隻山螞蟻! 螞蟻大小隻不過細香頭那麼一點,被松針擊中而落,竟會沒死…… 緊接着又是一支接一支的松針,疾飄而過,每支極針,無不疾帶絲絲之聲,而每支極針,忽高忽低,也無不擊下一個螞蟻,更怪的,所擊落的螞蟻,竟無一傷死,全都兩個翻滾,爬起四散奔逃。
這情景,立将薛仇驚駭得目瞪口呆,乍舌難下,天池苦習五年,含恨下山複仇,自以為憑藉天池上古絕學,定能揚名寰宇,天下無敵,随心所欲,為所欲為,殺盡“生死簿”中,當年一些毫無江湖道義之徒! 哪知“生死簿”中方始勾得兩筆,就遇上這等怪事…… 猛回首,數十丈外一株百年古松,松針一支支從上飛落,及地六七尺之距離,倏然折轉,快如流星飛矢般,立朝合抱大樹射去。
松針不是直接而發,更不是無意飛落,薛仇一看就知是被人以“玄戈神功”,一支支的吸下,再以“曲陽指”彈射而出! “玄戈神功”以及“曲陽指”,天池中全都記載着有,薛仇苦習五年,也已登堂入窒,長白山下來時,薛仇襲擊那搶奪他“辟毒寶項”的黑衣蒙面女子,所用的就是“曲陽指”上古絕學。
于幸家莊前,收取藍念敏母子老少四人漫天暗器,所施展的就是“玄戈神功”,而這兩樣上古絕學,在他以為,已達得心應手,爐火純青之境,萬料不到于此荒山之中,竟出現了這麼個隐身人,功力竟然已達化境,比他還要高一籌! 尤其,松針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