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坐而論道
關燈
小
中
大
是因我而起,所以我特意讓他将治傷之法告訴了我,若你有意……”
“且慢。
林叔叔都治不好我,他又能有什麼辦法?” “治傷可不是暗器王的拿手本領,何況點睛閣主是專治天下疑難雜症的名醫,又豈會洽不好自己造成的錯失?” “如要完全恢複武功需要多長時間?” “本是需要三年兩載。
但你受了蒙泊國師強注的功力,丹田雖損,卻令經脈容量大增,或許數日之間即可複原。
” 許驚弦漸漸冷靜下來:“你為何早不告訴我?” 明将軍歎道∶“别忘了你我是天生的對頭,我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幫你?如今我也不是安什麼好心,而是要借你之力助我脫困。
” “脫險之後呢?” “這隻是景成像為了彌補當年的錯誤而做的事,你不必承我的情,以後依然可以當我是敵人。
” 許驚弦沉默,能夠恢複被損的丹田實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如果這是景成像親自出手相救他當然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但借明将軍之手卻令他難以接受。
明将軍聳聳肩:“你自己心知肚明,你真正的殺父仇人首先是甯徊風,相信你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 “不!”許驚弦沉思許久,毅然擡頭,“我拒絕。
” 他的回答顯然大出明将軍的意料之外:“給我個理由。
” “我雖與景大叔接觸不多,但能看得出他不但視祖上遺訓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作為四大家族之首,亦是一個敢于擔當一切錯誤的人。
他既然出手毀了我,決不可能事後反悔,更不會由你來轉告我。
所以……”許驚弦長吐一口氣,直視明将軍,“你想要傳我的不是什麼景成像的補救之法,而是流轉神功。
” 明将軍怔了一下,仰天長歎:“第一次,你的智慧讓我有些害怕了。
”此言無疑承認了許驚弦的猜測。
許驚弦亦是一聲長歎:“我倒覺得自己像個傻瓜,如果我真有超人旳智慧,那就應該假裝不知道你的真正用意,先治好自己的傷再說。
”流轉神功之訣竅要便是講究全身功力流轉如意,内力周遊體内,全身上下任何一點既是最弱亦是最強,确與許驚弦目前的身體狀況不謀而合,何況流轉神功與《天命寶典》同出于昊空真人之手,彼此相生相克互補缺漏,若是許驚弦聽從明将軍之言,不但能把蒙泊殘留體内的七十年功力化為己用,更極有可能成為身兼昊空門兩項絕學于一體的絕世髙手。
“大智若愚。
你知道騙得了我卻騙不了你自己!”明将軍正色道,“如果你覺得我方才的做法侮辱了你,請接受我的道歉。
” “正是因為我當你是敵人,所以才不願意接受你的任何恩惠。
對敵人,不必道歉。
” “道歉是因為,我必須尊敬你這樣的對手!” 對手!這兩個字讓許驚弦大受震動。
普天之下,能被明将軍直承為對手的,又有幾人? 兩人四目對望,從明将軍的眼神裡,許驚弦仿佛看到了另一個暗器王。
似乎為了打破這種微妙的氣氛,許驚弦朗聲道:“如果将軍真覺得對我有歉意,那就告訴我景大叔廢我丹田的真正原因吧。
我知道此事與你有關,卻猜不出到底是為什麼?” 明将軍卻自嘲一笑:“現在我隻有你這一個護衛了,若是你聽到原因後棄我不顧豈不是大事不妙?所以還是等我們安全後再告訴你吧。
”他輕描淡寫的語氣讓許驚弦無可奈何。
明将軍轉開話題:“鬥蠻力隻是江湖漢子比拼的笨方法,武功相較的上乘之道是戰略戰術的運用、心态的調整、對環境的利用、背水一戰的勇決。
你雖錯失恢複武功的機會,但若真與甯徊風對決,兩年之後你必勝他,如今雖是勝負難料,但我更願意把賭注押在你身上。
” 許驚弦半信半疑:“将軍此話隻是想給我信心吧。
” “我見過你的身手,在少年一代之中,亦算是出類拔萃,但要對付甯徊風這樣的老江湖仍顯不夠。
但要記住,對于已經初窺武道堂奧的高手來說,境界的差别才是決定性的。
” 明将軍的話激起許驚弦心中層層漣漪,他垂頭思索起來。
同樣的話,林青與鶴發也曾說過,但從明将軍口中說出,又讓他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他雖隻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但自幼習得《天命寶典》,再經暗器王林青細心提攜,更耳濡目染了諸多高手的風範,對武道的理解早已超過同齡之人,稍加點撥即可舉一反三。
明将軍忽從懷中取出一物,許驚弦定睛看去,認得正是當日童顔搦戰未果後勁透劍氣淩空斬下的那根樹枝。
明将軍道:“我早知鶴發識人精準,乃是難得一見的明師。
卻仍未料到童顔年紀輕輕卻已做到劍随意動,發出淩空劍氣,确是習武奇才。
可惜此人徒有剛勇,略欠變通,或是與幼時經曆有關,若能走出心魔,劍法還可再進一步。
即使如此,試觀目前江湖中年輕一代高手之中,他亦可排名前五之列。
” 許驚弦被激起了好奇心:“不知将軍眼中的高手還有何人?” “砗空刀葉風,刀路變化多端、刀意淩烈懾人、出手剛柔相濟,幾近無迹可尋。
此人先以天地為師悟得刀中精髓,再得刀王秦空盡傳所學,我曾親眼目睹其擊潰鬼王曆輕笙一戰,刀王的‘忘情七式’被他融會貫通後,将其‘刀意行空、刀氣橫空、刀風掠空、刀光碎空’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緻,更将刀式‘忘情七式’的最後一招‘忘情’以‘陷情’而代之。
試觀江湖中刀法大家,他可謂是唯一掌握刀魂之人。
他本是年輕高手中我最看好的一人,可惜因于心結,去年秋曰在穹隆山一戰後不知所蹤…… “第二人是蟲大師的四弟子墨留白,此人武功因畫而生,進攻時蒼郁恣肆,似拙實秀,守禦則是轉折靈變,柔中有骨,身法更是逸氣橫生,渾若天成,極是難纏。
作畫本是講究筆情狂縱,不拘成法,他卻偏偏執于留白之意,于不求完整而得完整,這才是此人最可怕的地方。
但墨留白也正是因為執于筆意,武功中仍脫不開匠氣,加上其身為殺手,視規則如無物,無形中灑脫過餘而含斂不足,欠缺名劍淬火的錘煉。
若他能遇挫折而不倒,武功當可更盡一步,堪比其師。
“第三人是裂空幫主夏天雷嫡傳弟子沈羽,夏天雷以九霄戟成名,他卻改使長槍,雖不脫戟法,卻又夾雜了钺、矛等長兵器的招法。
此人雖早早在裂空幫中行護法之職,偏又從未出手過,似乎出道以來就隻是在練功。
但最令人驚訝的是夏天雷九霄戟雖是短戟,卻重達百斤,走的是剛猛無俦的路子,沈羽之長槍先由數十斤的镔鐵所制,轉為數斤的寒玉槍,然後化為數兩的木槍,而到最後又改使雙槍,一柄由玄鐵雜以沉鉛打造,重近百斤,其性火烈,喚作‘征衣’;另一柄卻是以韌性最強的冰蠶絲浸入黏性最強的冷楓樹膠中,再以特别的功法絞結而成,輕若鴻羽,其性寒冽,取名‘缥缈’。
雖然無人見過他的真正武功,但他能從大巧不工回歸舉輕若重,直至最後若輕若重,集寒熱于一體,這種境界的轉換被我所看重。
若我此行出征有選擇,如此人物當是三軍先鋒之首選。
當然,他武功的高下尚未被進一步證實,而雙槍制作得太過花哨,亦少了返璞歸真的氣度。
“至于第四個人嘛,乃是一位女子,你應該比我更熟悉,不用我多說了……” 許驚弦正聽得津津有味,忽感應到明将軍的目光中含了一絲調侃的味道,臉上不由有些泛紅:“将軍說的是葉莺葉姑娘吧。
” “她的武功應是走小巧奇詭一路,招式的變化倒在其次。
但非常道的武功最講究以意馭身,勁未至而勢先發,對決時務求先在氣勢上壓倒對手。
所以慕松臣有‘膽寒’、‘心驚’之道勢,香公子有‘生香’之殺氣,但最令我驚訝的還是葉莺的‘活色’之術,我曾聽天行說起過她出手,近于蠱媚妖惑,卻又依然保持着非常道殺手的犀利幹練。
她能從女子的角度别辟蹊徑,殺人于夢幻之中,這決然不同于非常道素來的風格。
當然,我甯願相信那是慕松臣晚年另有所悟傳授于她,不然小小年紀心機就如此之深,更能推陳出新,日後那還了得?” 聽到明将軍對葉莺似貶實褒的言語,許驚弦心頭百味雜陳,一時讪讪說不出話來。
以他對葉莺的了解,并不覺得她有何複雜的心機,相信她那“活色”之功必是慕松臣所授。
但另一個疑問忽然浮了上來:慕松臣為何要對她那麼好?按葉莺的故事,當年那七名少年殺手在紫薇堡的拼鬥之中,勝出的本是桔子師兄,可慕松臣卻不顧定下的規矩留下了葉莺,作為一個殺手組織的首領,一旦此事被弟子知道,威信何存?或許此事隻有他師徙二人知道,但無可否認,慕松臣必是極其喜歡葉莺。
聽明将軍的口氣,慕松臣年齡已至晚年,莫非他那樣一個老頭子竟會對自己的女徒弟……他不敢再想下去,匆匆止住自己近乎荒唐的念頭。
許驚弦隻怕明将軍追問自己與葉莺的關系,搶先開口道:“将軍說的這些人物固然厲害,但卻沒有解釋我能勝過甯徊風的原因啊。
” 明将軍目光重又落在手中那根樹枝上:“以上幾個人之所以被我看好,是因為他們都踏入了武學的新境界:童顔的劍乃是勇者之劍,可伏妖孽;葉風的碎空刀可謂是癡者之刀,可鎮天地;墨留白的畫者之筆,可坦襟懷;沈羽的武者之槍,可掃千軍;葉莺的舞者之剌,可蕩濁世。
除此之外,另有一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少年成名的淩霄公子何其狂,我一直有意不去看他那一把可懾鬼神的狂者之鈎……” 許驚弦眼前不由浮現出何其狂那桀骜不馴的面容,連聲追問:“将軍為何不看他的瘦柳鈎?” 明将軍嘿嘿一笑:“在他還沒有做好挑戰我的準備之前,我盡量不去做任何可能刺激他的事。
” 許驚弦脫口道:“我知道,你怕把何公子看成第二個林叔叔。
” 明将軍神情似黯然似興奮:“泰山絕頂一戰後,我剩下的對手已經不多了。
”不等許驚弦開口,話鋒一轉,“最後還有一個人,憑他的劍亦在我心中亦占了一席之地。
” 許驚弦想了想:“雪紛飛的歸心劍?” 明将軍微笑搖頭,目光落在未出鞘的顯鋒劍上:“記得我們在京師初見時,你隻是一個拘謹的小孩子,話也未多說一句。
我知道暗器王放言你是我的克星并非出于一時沖動失言,而是源自于苦慧大師的天命谶語,但我連祖上的遺命都可棄之不顧,又豈會理會苦慧大師那虛妄的天命谶語?所以根本未把你放在心上,何況你亦算我同門師弟,是以更有一些惜護之情。
” 許驚弦突然聽明将軍提及他一直耿耿于懷的天命谶語,心頭蓦然恍惚起來,欲問無言。
“但你第一次讓我吃驚,是因為一向獨斷專行的鬼失驚竟會那麼在乎你,竟然明知不是雪紛飛的對手,卻徒勞地跟着他跑了大半個京城,這件事幾乎成了豪門宴客時茶餘飯後的談資。
” 許驚弦此刻方知無意在京師賭場相會的那個神秘老人竟是北雪,雪紛飛雖對他言語不多,卻是發人警醒,受益良多,心底感激不盡。
而更始料不及的是堂堂黑道殺手之王鬼失驚竟因此成為京師笑柄,雖然以他一代宗師的身份氣度未必會計較閑言碎語,但自己心底總歸有些過意不去。
細細回想鬼失驚對自己的态度,确實是頗出意外。
自己不過是在困龍山莊誤打誤撞救了他一次,想不到他竟會一直念着這份恩情,比起許多名門大派的僞君子來說,反倒更顯光明磊落。
明将軍續道:“你第二次讓我吃驚,是天行和千仇對你的态度。
我看得出他們皆對你有所懷疑,卻意外地表現得非常寬容,從沒有對我說過關于你任何不利的言語。
你救過天行暫且不論,千仇出身靜塵齋,禅定功力可謂将軍府第一人,幾乎可以做到對任何人心如止水,完全平實客觀地進行觀察,唯獨對你,我能感應到她心态上的波動。
” 想到挑千仇因自己而死,許驚弦眼眶微紅。
而更令他意外的是,明将軍亦是一個暗中的觀察者,沒有放過與自己相關的一舉一動,這樣的行為是否恰恰說明他對苦慧大師的天命谶語一直信以為真呢?那八句谶語到底是什麼?如今八句已知其四:千古昊空……神兵顯鋒……勳業可成,破碎山河。
卻依然不明白其所要表達的意思。
“我姑且認為那是因為自幼修習《天命寶典》,能夠在無意中影響周圍人判斷的緣故。
但你第三次讓我吃驚……”明将軍并不理會正在冥想的許驚弦,自語道,“就是數日前在那密林之中,你竟然輕而易舉地原諒了一意要殺你的陸文定。
我自問處于你的位置,或許會有同樣的舉動,但絕對做不到你那般淡定從容,這份境界實令我歎服!” 許驚弦直到此刻才恍然大悟,嗫嚅道:“将軍說的最後一個人,難道是我?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明将軍沒有笑,一字一句道:“仁者之劍,或許無法斬下江湖好漢之首,但可定山河!”
林叔叔都治不好我,他又能有什麼辦法?” “治傷可不是暗器王的拿手本領,何況點睛閣主是專治天下疑難雜症的名醫,又豈會洽不好自己造成的錯失?” “如要完全恢複武功需要多長時間?” “本是需要三年兩載。
但你受了蒙泊國師強注的功力,丹田雖損,卻令經脈容量大增,或許數日之間即可複原。
” 許驚弦漸漸冷靜下來:“你為何早不告訴我?” 明将軍歎道∶“别忘了你我是天生的對頭,我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幫你?如今我也不是安什麼好心,而是要借你之力助我脫困。
” “脫險之後呢?” “這隻是景成像為了彌補當年的錯誤而做的事,你不必承我的情,以後依然可以當我是敵人。
” 許驚弦沉默,能夠恢複被損的丹田實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如果這是景成像親自出手相救他當然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但借明将軍之手卻令他難以接受。
明将軍聳聳肩:“你自己心知肚明,你真正的殺父仇人首先是甯徊風,相信你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 “不!”許驚弦沉思許久,毅然擡頭,“我拒絕。
” 他的回答顯然大出明将軍的意料之外:“給我個理由。
” “我雖與景大叔接觸不多,但能看得出他不但視祖上遺訓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作為四大家族之首,亦是一個敢于擔當一切錯誤的人。
他既然出手毀了我,決不可能事後反悔,更不會由你來轉告我。
所以……”許驚弦長吐一口氣,直視明将軍,“你想要傳我的不是什麼景成像的補救之法,而是流轉神功。
” 明将軍怔了一下,仰天長歎:“第一次,你的智慧讓我有些害怕了。
”此言無疑承認了許驚弦的猜測。
許驚弦亦是一聲長歎:“我倒覺得自己像個傻瓜,如果我真有超人旳智慧,那就應該假裝不知道你的真正用意,先治好自己的傷再說。
”流轉神功之訣竅要便是講究全身功力流轉如意,内力周遊體内,全身上下任何一點既是最弱亦是最強,确與許驚弦目前的身體狀況不謀而合,何況流轉神功與《天命寶典》同出于昊空真人之手,彼此相生相克互補缺漏,若是許驚弦聽從明将軍之言,不但能把蒙泊殘留體内的七十年功力化為己用,更極有可能成為身兼昊空門兩項絕學于一體的絕世髙手。
“大智若愚。
你知道騙得了我卻騙不了你自己!”明将軍正色道,“如果你覺得我方才的做法侮辱了你,請接受我的道歉。
” “正是因為我當你是敵人,所以才不願意接受你的任何恩惠。
對敵人,不必道歉。
” “道歉是因為,我必須尊敬你這樣的對手!” 對手!這兩個字讓許驚弦大受震動。
普天之下,能被明将軍直承為對手的,又有幾人? 兩人四目對望,從明将軍的眼神裡,許驚弦仿佛看到了另一個暗器王。
似乎為了打破這種微妙的氣氛,許驚弦朗聲道:“如果将軍真覺得對我有歉意,那就告訴我景大叔廢我丹田的真正原因吧。
我知道此事與你有關,卻猜不出到底是為什麼?” 明将軍卻自嘲一笑:“現在我隻有你這一個護衛了,若是你聽到原因後棄我不顧豈不是大事不妙?所以還是等我們安全後再告訴你吧。
”他輕描淡寫的語氣讓許驚弦無可奈何。
明将軍轉開話題:“鬥蠻力隻是江湖漢子比拼的笨方法,武功相較的上乘之道是戰略戰術的運用、心态的調整、對環境的利用、背水一戰的勇決。
你雖錯失恢複武功的機會,但若真與甯徊風對決,兩年之後你必勝他,如今雖是勝負難料,但我更願意把賭注押在你身上。
” 許驚弦半信半疑:“将軍此話隻是想給我信心吧。
” “我見過你的身手,在少年一代之中,亦算是出類拔萃,但要對付甯徊風這樣的老江湖仍顯不夠。
但要記住,對于已經初窺武道堂奧的高手來說,境界的差别才是決定性的。
” 明将軍的話激起許驚弦心中層層漣漪,他垂頭思索起來。
同樣的話,林青與鶴發也曾說過,但從明将軍口中說出,又讓他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他雖隻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但自幼習得《天命寶典》,再經暗器王林青細心提攜,更耳濡目染了諸多高手的風範,對武道的理解早已超過同齡之人,稍加點撥即可舉一反三。
明将軍忽從懷中取出一物,許驚弦定睛看去,認得正是當日童顔搦戰未果後勁透劍氣淩空斬下的那根樹枝。
明将軍道:“我早知鶴發識人精準,乃是難得一見的明師。
卻仍未料到童顔年紀輕輕卻已做到劍随意動,發出淩空劍氣,确是習武奇才。
可惜此人徒有剛勇,略欠變通,或是與幼時經曆有關,若能走出心魔,劍法還可再進一步。
即使如此,試觀目前江湖中年輕一代高手之中,他亦可排名前五之列。
” 許驚弦被激起了好奇心:“不知将軍眼中的高手還有何人?” “砗空刀葉風,刀路變化多端、刀意淩烈懾人、出手剛柔相濟,幾近無迹可尋。
此人先以天地為師悟得刀中精髓,再得刀王秦空盡傳所學,我曾親眼目睹其擊潰鬼王曆輕笙一戰,刀王的‘忘情七式’被他融會貫通後,将其‘刀意行空、刀氣橫空、刀風掠空、刀光碎空’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緻,更将刀式‘忘情七式’的最後一招‘忘情’以‘陷情’而代之。
試觀江湖中刀法大家,他可謂是唯一掌握刀魂之人。
他本是年輕高手中我最看好的一人,可惜因于心結,去年秋曰在穹隆山一戰後不知所蹤…… “第二人是蟲大師的四弟子墨留白,此人武功因畫而生,進攻時蒼郁恣肆,似拙實秀,守禦則是轉折靈變,柔中有骨,身法更是逸氣橫生,渾若天成,極是難纏。
作畫本是講究筆情狂縱,不拘成法,他卻偏偏執于留白之意,于不求完整而得完整,這才是此人最可怕的地方。
但墨留白也正是因為執于筆意,武功中仍脫不開匠氣,加上其身為殺手,視規則如無物,無形中灑脫過餘而含斂不足,欠缺名劍淬火的錘煉。
若他能遇挫折而不倒,武功當可更盡一步,堪比其師。
“第三人是裂空幫主夏天雷嫡傳弟子沈羽,夏天雷以九霄戟成名,他卻改使長槍,雖不脫戟法,卻又夾雜了钺、矛等長兵器的招法。
此人雖早早在裂空幫中行護法之職,偏又從未出手過,似乎出道以來就隻是在練功。
但最令人驚訝的是夏天雷九霄戟雖是短戟,卻重達百斤,走的是剛猛無俦的路子,沈羽之長槍先由數十斤的镔鐵所制,轉為數斤的寒玉槍,然後化為數兩的木槍,而到最後又改使雙槍,一柄由玄鐵雜以沉鉛打造,重近百斤,其性火烈,喚作‘征衣’;另一柄卻是以韌性最強的冰蠶絲浸入黏性最強的冷楓樹膠中,再以特别的功法絞結而成,輕若鴻羽,其性寒冽,取名‘缥缈’。
雖然無人見過他的真正武功,但他能從大巧不工回歸舉輕若重,直至最後若輕若重,集寒熱于一體,這種境界的轉換被我所看重。
若我此行出征有選擇,如此人物當是三軍先鋒之首選。
當然,他武功的高下尚未被進一步證實,而雙槍制作得太過花哨,亦少了返璞歸真的氣度。
“至于第四個人嘛,乃是一位女子,你應該比我更熟悉,不用我多說了……” 許驚弦正聽得津津有味,忽感應到明将軍的目光中含了一絲調侃的味道,臉上不由有些泛紅:“将軍說的是葉莺葉姑娘吧。
” “她的武功應是走小巧奇詭一路,招式的變化倒在其次。
但非常道的武功最講究以意馭身,勁未至而勢先發,對決時務求先在氣勢上壓倒對手。
所以慕松臣有‘膽寒’、‘心驚’之道勢,香公子有‘生香’之殺氣,但最令我驚訝的還是葉莺的‘活色’之術,我曾聽天行說起過她出手,近于蠱媚妖惑,卻又依然保持着非常道殺手的犀利幹練。
她能從女子的角度别辟蹊徑,殺人于夢幻之中,這決然不同于非常道素來的風格。
當然,我甯願相信那是慕松臣晚年另有所悟傳授于她,不然小小年紀心機就如此之深,更能推陳出新,日後那還了得?” 聽到明将軍對葉莺似貶實褒的言語,許驚弦心頭百味雜陳,一時讪讪說不出話來。
以他對葉莺的了解,并不覺得她有何複雜的心機,相信她那“活色”之功必是慕松臣所授。
但另一個疑問忽然浮了上來:慕松臣為何要對她那麼好?按葉莺的故事,當年那七名少年殺手在紫薇堡的拼鬥之中,勝出的本是桔子師兄,可慕松臣卻不顧定下的規矩留下了葉莺,作為一個殺手組織的首領,一旦此事被弟子知道,威信何存?或許此事隻有他師徙二人知道,但無可否認,慕松臣必是極其喜歡葉莺。
聽明将軍的口氣,慕松臣年齡已至晚年,莫非他那樣一個老頭子竟會對自己的女徒弟……他不敢再想下去,匆匆止住自己近乎荒唐的念頭。
許驚弦隻怕明将軍追問自己與葉莺的關系,搶先開口道:“将軍說的這些人物固然厲害,但卻沒有解釋我能勝過甯徊風的原因啊。
” 明将軍目光重又落在手中那根樹枝上:“以上幾個人之所以被我看好,是因為他們都踏入了武學的新境界:童顔的劍乃是勇者之劍,可伏妖孽;葉風的碎空刀可謂是癡者之刀,可鎮天地;墨留白的畫者之筆,可坦襟懷;沈羽的武者之槍,可掃千軍;葉莺的舞者之剌,可蕩濁世。
除此之外,另有一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少年成名的淩霄公子何其狂,我一直有意不去看他那一把可懾鬼神的狂者之鈎……” 許驚弦眼前不由浮現出何其狂那桀骜不馴的面容,連聲追問:“将軍為何不看他的瘦柳鈎?” 明将軍嘿嘿一笑:“在他還沒有做好挑戰我的準備之前,我盡量不去做任何可能刺激他的事。
” 許驚弦脫口道:“我知道,你怕把何公子看成第二個林叔叔。
” 明将軍神情似黯然似興奮:“泰山絕頂一戰後,我剩下的對手已經不多了。
”不等許驚弦開口,話鋒一轉,“最後還有一個人,憑他的劍亦在我心中亦占了一席之地。
” 許驚弦想了想:“雪紛飛的歸心劍?” 明将軍微笑搖頭,目光落在未出鞘的顯鋒劍上:“記得我們在京師初見時,你隻是一個拘謹的小孩子,話也未多說一句。
我知道暗器王放言你是我的克星并非出于一時沖動失言,而是源自于苦慧大師的天命谶語,但我連祖上的遺命都可棄之不顧,又豈會理會苦慧大師那虛妄的天命谶語?所以根本未把你放在心上,何況你亦算我同門師弟,是以更有一些惜護之情。
” 許驚弦突然聽明将軍提及他一直耿耿于懷的天命谶語,心頭蓦然恍惚起來,欲問無言。
“但你第一次讓我吃驚,是因為一向獨斷專行的鬼失驚竟會那麼在乎你,竟然明知不是雪紛飛的對手,卻徒勞地跟着他跑了大半個京城,這件事幾乎成了豪門宴客時茶餘飯後的談資。
” 許驚弦此刻方知無意在京師賭場相會的那個神秘老人竟是北雪,雪紛飛雖對他言語不多,卻是發人警醒,受益良多,心底感激不盡。
而更始料不及的是堂堂黑道殺手之王鬼失驚竟因此成為京師笑柄,雖然以他一代宗師的身份氣度未必會計較閑言碎語,但自己心底總歸有些過意不去。
細細回想鬼失驚對自己的态度,确實是頗出意外。
自己不過是在困龍山莊誤打誤撞救了他一次,想不到他竟會一直念着這份恩情,比起許多名門大派的僞君子來說,反倒更顯光明磊落。
明将軍續道:“你第二次讓我吃驚,是天行和千仇對你的态度。
我看得出他們皆對你有所懷疑,卻意外地表現得非常寬容,從沒有對我說過關于你任何不利的言語。
你救過天行暫且不論,千仇出身靜塵齋,禅定功力可謂将軍府第一人,幾乎可以做到對任何人心如止水,完全平實客觀地進行觀察,唯獨對你,我能感應到她心态上的波動。
” 想到挑千仇因自己而死,許驚弦眼眶微紅。
而更令他意外的是,明将軍亦是一個暗中的觀察者,沒有放過與自己相關的一舉一動,這樣的行為是否恰恰說明他對苦慧大師的天命谶語一直信以為真呢?那八句谶語到底是什麼?如今八句已知其四:千古昊空……神兵顯鋒……勳業可成,破碎山河。
卻依然不明白其所要表達的意思。
“我姑且認為那是因為自幼修習《天命寶典》,能夠在無意中影響周圍人判斷的緣故。
但你第三次讓我吃驚……”明将軍并不理會正在冥想的許驚弦,自語道,“就是數日前在那密林之中,你竟然輕而易舉地原諒了一意要殺你的陸文定。
我自問處于你的位置,或許會有同樣的舉動,但絕對做不到你那般淡定從容,這份境界實令我歎服!” 許驚弦直到此刻才恍然大悟,嗫嚅道:“将軍說的最後一個人,難道是我?你不是在開玩笑吧?” 明将軍沒有笑,一字一句道:“仁者之劍,或許無法斬下江湖好漢之首,但可定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