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相煎何急

關燈
到消息後會不會涉險來救?許驚弦歎了一口氣:“我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這圈套是丁先生設下的,我隻是生氣自己沒能及時覺察。

    ” “哼,你不是自話江湖經驗豐富麼?為何不能覺察?” 許驚弦頓時吸口無言。

    回想自己乍聞要處斬葉莺的消息時已然六神無主,哪還顧得上分辨其中真假? 葉莺瞧出許驚弦心中所想,咬着嘴唇,低低罵了一聲:“臭小子。

    ”聽到這一聲熟悉的“臭小子”,許驚弦臉上不由露出一絲會心的笑容。

    這一刻,她仍是那個外表上氣勢洶洶、内心卻孤獨而堅強的小姑娘,是否曾經欺騙過自己都已不再重要。

     “你怎麼笑得如此可惡?老實交代你在打什麼鬼主意?” “我……我隻是覺得有些不認識你了。

    ” “哼,才幾天不見,就忘了我的樣子。

    ” “隻是有些不敢相信你就是那非常道的殺手一活色!” “嘻嘻,本姑娘殺人不眨眼,你怕了吧?” “你答應過我,不再胡亂殺人。

    否則我就不認你當朋友。

    ” “呸,你以為我很希罕你麼?本姑娘甯做殺手,不交朋友。

    ” “那麼你願意做殺手,還是願意做公主?” 葉莺蓦然一怔,目光中閃過一絲迷茫,隔了一會才答非所問地道:“臭小子,你真不應該回來。

    ” 許驚弦想到離開焰天涯後她執意要與自己分道揚镳,是否就是不希望自己參與丁先生的計劃呢?可是他卻看不出來丁先生的計劃裡有何陰謀,他盯着葉莺的雙眼問道:“你是否知道一些刺明計劃的内幕?”葉莺别開頭去:“知道太多對你并沒有好處。

    ” 許驚弦知道事關重大,她既不肯說,多問亦無用,朗然一笑:“明将軍是我的仇人,就算不借助丁先生之力,或許我也會潛入軍中行刺。

    ”葉莺咬牙罵道:“你這個笨蛋,快去送死吧。

    ” “嘻嘻,送死之前還要拜托公主照看好扶搖哦。

    ” “這個不勞你操心,小家夥這幾日和我朝夕相處,隻怕已不認識你這個舊主人啦。

    一旦開戰後隔段時間便放小家夥出去,鷹兒眼力極好,在高空中就能從千軍萬馬中看到你,但你沒有得到指令千萬不要與它聯系,以免被敵人看出破綻。

    ” 許驚弦立刻醒悟到如果自己能夠混入明将軍的軍隊中,便可利用扶搖察知敵方主将的行蹤,丁先生此計可謂一舉數得。

     當下許驚弦便将平日訓練扶搖的數種口令告訴葉莺,又将自己常用的鷹笛交給她。

    不覺過了三更,兩人皆知将要離别,不免有些戀戀不舍。

     葉莺低聲道:“臭小子好好保重,記得身處險境,不要太信任别人。

    ” 許驚弦聽她似乎話中有話,正想再問,葉莺咬牙跺腳,背過身去:“我怎麼也變得婆婆媽媽了?你快走吧。

    ” 許驚弦暗歎一口氣:“你也保重。

    到了門口忽又轉過頭來,還有一件事。

    ” “什麼?” 許驚弦一本正經地問道:“你和香公子的關系好不好?”葉莺白他一眼:“他雖是我的師兄,但武功卻及不上我,恐怕對我還有些忌妒。

    ”她眨眨眼睛,顯然誤會了許驚弦的意思,“喂,我過去的那些事情隻告訴過你—人,連師父也不知道。

    ” 許驚弦嘿嘿一笑:“他欠我一個問題,我來問你好不好?”葉莺失笑:“問吧,隻要别觸及師門隐秘。

    ” “保證與你師門隐秘無關。

    ”許驚弦調皮地泛眼睛,“你今年多大啦?” 葉莺拿不準許驚弦的意圖,如實道:“到了今年七月,就年滿十六啦。

    ” 許驚弦哈哈大笑:“我是四月過生日,比你大三個月哦。

    ”他自從離開清水鎮聞蕩江湖以來,遇見的女孩子無論是水柔清、平惑、白媽等人,皆是比他年長,此刻終于有機會做一次兄長,實是喜不自勝。

    葉營才明白過來:“呸,我才是老大!” “嘿嘿,此乃天意,你就乖乖地做我的小妹妹吧。

    ”許驚弦大笑着思門而去,留着葉莺在屋中頓足,後悔不疊。

     許驚弦悄然離開驿館,閃入山林沿原路返回大理,才走出十餘步,忽聽樹林中一人低聲道:“賢侄請留步。

    ”卻是馮破天的聲音。

     許驚弦不料馮破天并未離開,又見他面蒙黑布,深夜在此等候必有要事,心知有異,亦壓低聲音道:“馮叔叔有何指教?” 馮破天伸手遞來一件東西,許驚弦順手接過,卻是一根小巧玲珑的竹管,裡面或是放着什麼爬蟲活物,隐隐顫動,許驚弦不由一怔,心頭隐隐有些發毛。

    卻聽馮破天緩緩道:“我懷疑陸教主在給你敬的那杯酒裡下了蠱,你拿着此物貼身收藏,大約半年後蠱毒便會自解,切記切記。

    ” 許驚弦悚然一驚,回想當時陸文定敬酒的神态,料想他所說不假。

    馮破天又道:“陸教主下蠱之術遠在我之上,我也不敢肯定酒中是否一定有毒。

    但若我所料不錯,酒中必然下的是曦桑之蠱,此蠱無色無味,中者渾然不覺,行動武功不受影響,直至一年之後才會發作。

    我給你的竹管中放着一隻百年暮蟬,每日聽其無聲鳴叫便可化去曦桑之蠱。

    ” 許驚弦驚怖交集,想不到苗疆下蠱之術竟然如此神奇,酒水入肚明明全無感應,卻已不知不覺中了毒手,而且潛伏一年後方才發作,實是防不勝防。

    若非馮破天亦精通蠱術,以此匪夷所思的方法解去盤毒,隻怕自己死到臨頭都不知是怎麼回事。

    他拱手謝過馮破天,将那根竹管貼身藏好。

     馮破天歎了一口氣:“我身為媚雲教之人,本不應該插手你們兄弟家事,但念及許兄的情義,所以才冒死提醒賢侄一聲。

    你也無須去找陸教主理論,暗中防範便可。

    ”說罷更不停留,就此離去。

     許驚弦以往曾聽人提及那些皇子皇孫為了奪權篡位而弑父殺兄,但總覺得都是小說家言,不足為憑,卻從未想到這樣的事情竟也會落在自己頭上,唯一親人也會對自己暗下毒手。

    他怔立良久,遙望暗夜中的洱海,思緒亦如那潮水一般起伏。

    直到東方露出破曉的曙光,方才帶着一絲不舍離開,隻覺腳步沉重,如墜鉛石。

    這裡雖然是他的出生之地,但如果可以選擇,他再也不會回來! 許驚弦當日離開大理,往北行去。

    一路上留意着關于戰事的各種流言,才過金沙江,就聽說明将軍已率數十萬大軍離開京師,經太原、鄭州後沿黃河西進,預計經潼關、長安後穿秦嶺由劍閣入蜀,二十天後即可抵達成都。

     等他到達川中嘉定府時,便傳來昆明、大理、武定、貴陽、昭通等重鎮士兵嘩變的消息,當地的朝廷官員或率兵造反或被亂軍所殺,泸州、瑜州、洽陵、宜賓等地亦時有暴亂發生,而包括擒天堡在内川南數大幫派已撤至金沙江南岸,又将北岸的船隻調往南岸,橋梁盡數燒毀;同時烏槎國數萬大軍兵分兩路,由普洱、永昌侵入中原,集結于昆明…… 這是一次預謀已久的叛亂。

    早在數年前,意圖謀反的泰親王就已未雨綢缪,一方面與烏槎國交好,另一方面在川南、滇、黔等地安置親信,廣布暗哨,以備萬全。

    四年前泰親王敗走京師,徑直投奔烏援國,經過幾年的招兵買馬,元氣漸複,終于卷土重來。

    此次西南數鎮一并造反,實令朝廷措手不及,轉眼間形勢大變,西南一帶自金沙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已被叛軍所控制,泰親王聯合擒天堡、媚雲教等武林勢力,再加上彜、苗、瑤、白、傣、蕪等異族力量,厲兵秣馬,欲憑長江天險與明将軍的大軍決一死戰。

     三月初一,許驚弦來到成都。

    這裡不似滇、貴等地戰亂将起,流言頻生,表面上百姓依然安居樂業,悠閑自在,隻有當看到那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在城中來回巡視時,才能感覺到那一絲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息。

    值此非常時期,街頭巷角随處可見一些提刀帶劍的江湖人物,大多是金刀堂的弟子,聯同當地駐軍一并維持秩序。

    按丁先生的計劃,目前陳長江暫借金刀堂栖身,許驚弦應當趁明将軍大軍未至之際與他聯絡,由其引薦入軍。

    但許驚弦心知魯莽行事反會引起懷疑,最好是假裝無意中與陳長江相逢,所以并不打聽他的下落,而是猶如普通遊客般尋家客棧住下,每日或去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勝遊曆,或是找家小店,品味天府之國聞名八方的小吃。

     許驚弦原本并不甘心被丁先生利用,但這些日子經過反複考慮又改變了主意,固然是為了殺明将軍報仇,但他内心深處還有另一層原因:葉莺作為東海非常道的第二号殺手,怎會與丁先生這樣一個瞎子扯上關系?她曾說丁先生與非常道主慕松臣的一個朋友有些交情,所以才奉師命前來相助,或許那隻是托詞,實際上是被泰親王重金收買行剌明将軍?如果葉莺就是刺明計劃的最終執行者,那麼他能否混入明将軍大軍,順利完成丁先生交付的任務必然事關她的安危,不容有失…… 他常常回想起與葉莺相處的時光,雖不過短短十餘日的光景,卻有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歡笑與快樂,憤怒與悲傷……從小到大,盡管他認識了許多人,交過許多朋友,但在他的内心深處,始終是孤獨的。

    直到遇見了她,才體會到一種異樣情緒,仿佛深夜獨行的旅人找到了同伴。

    雖然她心狠手辣,有時又顯得那麼的不可理喻,但他不得不承認,在她的身上有一些說不清楚的東西,深深地打動了自己。

    曾幾何時,他也在水柔清身上找到過類似的感覺,但那時畢竟年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随着年齡漸大,閱曆漸長,那份不可抑制的少年情懷終于因葉莺而在心頭悄悄萌動。

     他不願去設想對葉莺的感情是否已經超出友誼的範圍,他隻是不希望她受到任何傷害。

    所以,為了林青、為了她,他将竭盡全力完成刺明計劃! 她是他的公主! 金刀堂乃是成都最大的幫會,若在平日,來往的江湖人物必逃不過其耳目,但這段時間三教九流齊聚錦官城,哪還顧得上逐一盤查?許驚弦在成都足足呆了兩天全無收獲,不但沒有找到陳長江,似乎根本未能引起金刀堂的注意,不免有些着急。

     這晚在客棧用飯時,忽聽夥計談起明日是三月三,按慣例錦江之上有聲勢浩大的龍舟競賽,他靈機一動,心想若能在龍舟會上稍顯身手,必可引起關注,不愁陳長江不找來。

     當晚許驚弦安心睡個好覺,養精蓄銳。

    第二日一早便趕往那龍舟會。

     初春的成都,山色潤朗,草綠花陰,微風拂柳,雛燕呢喃,一派春光明媚之盛景。

    而在那錦江之畔的望江樓前,人聲鼎沸,雀舞室歌,樓前有一個大戲台,數名女戲子載歌載舞,裙褶擺動,如踏雲裳。

     江橋前一字橫着數十艘龍舟,或雕龍畫鳳,或繪色描彩,千奇百态,各具巧妙,每艘龍舟上隻坐着一名舵手,槳手尚未就位,但旁觀者早已喊作一片,給自己支持的龍舟隊打氣助威。

    成都乃是西南最大的城市,人口衆多,一年一度的龍舟會又是極重要的節日,雖然戰争的陰雲已隐隐籠罩在上空,這裡依舊是歌舞升平。

     面對繁華景況,饒是許驚弦心事重重,也不禁忘憂開懷。

    他注意到望江樓的主位上已坐了十幾人,皆是身着華服,态度威嚴之輩,除了朝廷官員之外,就是一些在當地有影響力的名門望族,想必金刀堂主左睹英也在其中。

    但觀望良久,也未發現陳長江的蹤迹。

     許驚弦好不容易擠到江邊,龍舟賽尚未開始,百舟待發。

    一隊隊身着各色服裝的年輕漢子手執木槳,在岸邊小跑熱身,每個人臉上都是難以壓抑的興奮,不時對人群揮手緻意,惹來陣陣歡呼。

    每一艘龍舟都是由當地有勢力的鄉紳出資組建而成,操舟的槳手亦都經過層層篩選,能夠參加龍舟大賽本身就是極榮耀的事情。

     許驚弦暗暗叫苦,他本還想加入某個龍舟隊中,力争取勝引來關注,如今看來此計不通。

    正尋思用什麼方法才好出出風頭,忽聽旁邊有人道:“那個不是羅家的小三麼,怎麼回事?” 卻見不遠處身着青衣的龍舟隊中,一位十八九歲的年輕人腰身蜷縮,手梧小腹,額間滲出一顆顆汗珠來,大概是突發急病。

     劃龍舟并非以力大取勝,每舟二十一人,除了一名蛇手在船頭負責掌控方向,呼喊口令外,左右各有十人操槳,講究配合默契,使力均勾,哪怕有一人掌握不好力道,便會失去平衡減慢速度,每個人都要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參加比賽。

    那青衣舟隊的頭領乃是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壯漢,眼看龍舟賽即将開始,自家兄弟卻突然發病,看他雙目翻白,口吐白沬,顯然已無法上場,亦是急出一頭大汗。

    許驚弦見此良機,更不遲疑,擠到那壯漢面前:“我可替換他操槳。

    ”壯漢見他年輕,猶豫道:“你劃過龍舟麼?” 許驚弦看那羅三已痛得失去知覺,應該不會揭穿自己的謹言,便硬着頭皮道:“我自幼就常常與羅三哥一起劃龍舟,絕無問題。

    ” 隻聽望江樓上有人高喊道:“龍舟隊各就各位,比賽即将開始。

    ”壯漢見許驚弦身材略顯單薄,本是有些懷疑他的能力,但聽他說出羅三的名字,也就信了幾分,何況情急之下,也隻好将死馬當作活馬醫,容他替換入隊。

     龍舟比賽由橋頭開始,前方五百步的江面上立着一根高竿,上面挂着一個彩球,先搶到彩球者為勝。

     許驚弦匆匆換上青衣勁裝,将顯鋒劍背在身後,随着諸人下到橋底在本隊的龍舟上坐定。

    舟身窄長,僅容兩人并坐,船首塗成青色,上面畫了一頭張牙舞爪的豹子。

    許驚弦的位置是右首前排第二人,但才一拿起菜,就聽背後有人小聲嘀枯道:“小兄弟,你到底會不會劃啊?” 旁邊一人亦道:“我們青豹組本是有資格拿頭名的,如今羅三這一病,換上這個愣頭小子,隻怕是無甚希望了……” 許驚弦知道必是被别人看出自己拿槳的姿勢不對。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自己這個假冒的槳手隻怕